沒有任何地方更比這裏適合稱作黑暗之海。


    廣袤無邊的海水像墨汁一樣又黑又深沉,淒涼的感覺像蓋子一樣籠罩在這裏。航行在這片海域之中的絕望感,絕非普通水手能想象到。


    海水的兩側各有一道黑而嶙峋的峭壁,就像是守護這個黑暗世界的鋼石堡壘,讓人覺得渾身冷、心生恐懼。海浪瘋了一般地拍打懸崖,慘白無力的浪花衝擊著黑乎乎的壁岩,煥出奇異的碎光。它們就像是墜入到世界盡頭之海的可悲靈魂,無力地掙紮、絕望地唿喊,渴望得到拯救。


    天際深處,偶爾能看到幾座烏黑的小島時隱時現,島礁輪廓崎嶇怪異,四周還有一些奇異的黑石環繞。


    海麵上,強勁的狂風襲掠著四萬五千噸的航空戰艦“新明斯克”號。


    這艘成名於新東都觀艦式防空作戰的戰艦已經獲得新生,如同一把全新的鋼鐵巨劍,將黑色的海水一分為二,剖出潔白璀璨的浪花。


    她是一艘真正屬於自由傭兵的遊擊戰艦,也是賞金獵人們夢寐以求的好船。


    紛爭不斷、四海為家的年代,稱職的傭兵都會見過很多稀奇古怪、或者追求極致的戰艦。海上的美人各具特色,有的如同前蘇聯造的基洛夫、或者光榮級巨大戰艦,展現的是一種鋼鐵壓迫感的美;還有的則像是前美製朱姆沃爾特,或者獨立級這種充滿了未來色彩的隱身作戰艦隻。雖然,她們作為當年海戰的主力,大多在甲午年戰爭中損失殆盡,但偶爾也還能看到一兩條,成為眾多艦群中格外美豔的身影。


    不過,新明斯克號與之都不同,她是大洋之上絕對罕有的戰艦。


    左舷和航空母艦一樣,擁有起降固定翼飛機的飛行甲板;右舷則如同一艘標準巡洋艦,彈炮林立,火力充沛。她的艦身是一條血統純正、飽含滄桑的古老船體。足跡遍布四大洋的各個戰場,而且一度曾作為前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旗艦,長期遊弋於對馬海峽。


    因為在大海上承受了太多的怒濤駭浪,經過無數次烈日暴曬、狂風大雨的侵襲,這條老船的艦身早已脫了鏽跡斑斑的階段,在陽光下甚至會泛出老水手皮膚那樣古銅色的光澤。


    戰艦艦艏的可放倒式折疊旗杆,應該是全船最新的部分。在每次戰鬥航行中。狂濤上浪第一時間就會摧毀這個位置的設施,而折疊旗杆也就常常需要更換。不過。換的次數太多,反複焊接修複的基座位置也顯得格外膨脹,像是受傷的老樹腫起的樹瘤。陳舊的甲板雖然經過反複塗刷,有的地方還是能看到斑駁的皴皺,像是蛇蛻一般。


    不僅如此,明斯克號在幾經易手之中,保留了各任艦長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審美痕跡。他們在這條本來就已經奇形怪狀的船上,不停地雕琢、裝飾著,用了很多精致卻來路不明的材料。將這條船打扮得異常華美。


    她就像是藝術作品中的亞馬遜女戰士,性感、頑強,而且身上還掛滿了諸多不切實際的裝飾物。


    聽說,這艘戰艦還曾經用對手的遺骸作為裝飾,以表現其野蠻無情。


    最著名的莫過於艦島後部曾經把白根號的大型機庫裝在上麵,作為上甲板緊急擴容機庫。這完全是炫耀戰利品性質的改裝。至於小的地方,例如帶纜樁、導纜鉗。或者欄杆,都是從其他戰艦上切割而來。總之哪條船敢把明斯克號的什麽零件弄壞了,她便一定要擊毀那條船,將對方的殘骸對應部分拆來,用於修補自身損傷部位。


    一艘真正的、所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傭兵戰艦。


    當然,這些舊日戰爭的痕跡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新東都觀艦式的遊擊防空戰之後。她便開始了絕境重生的蛻變。不僅電子設備和武器係統進行全麵翻新,利用原光榮深圳號導彈驅逐艦的現代化設備進行升級;整條船的艦身、航空甲板,以及航空作戰體係也以日王號為標準進行改裝。


    僅前甲板就増裝了重達15oo噸的滑跳甲板模塊,以供常規艦載戰鬥機起飛。這個前甲板模塊的重量幾乎相當於一艘護衛艦的排水量。不僅如此,艦身左右舷甲板也進行加寬,使得飛行甲板總麵積大為擴大。


    作為一艘航空戰艦,她還保留了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幾乎全部的戰鬥力。具備隱身炮塔的pj33a雙聯1oo毫米艦炮和海紅旗7防空導彈射器仍然安裝在前甲板,隻是前後調換了位置。右舷的車輛通道安裝有4座4聯裝鷹擊係列導彈射器。


    新明斯克號,一艘左舷一馬平川、供艦載機起降的航空母艦;右舷是一艘彈炮林立、刺蝟一般的導彈驅逐艦。凡是想得到的各種武器,這條船上都有。這便是多功能作戰雜糅體的航空戰艦、“新明斯克”號傭兵遊擊艦。


    如果是在戰前,這樣的大雜燴戰艦一定會被各種批評逼到自沉。但現在的傭兵世界是另一迴事。艦隊戰術沒落、崇尚單艦機動遊獵的時代,遊擊戰艦講究花樣多、功能全,一條船恨不得遂行所有任務,適應所有的作戰環境。


    “新明斯克”號除了不能騰空而起、不能潛海鑽地,其他能力基本都齊備了。


    這艘巨艦在黑色的海麵一起一伏,飛剪式大西洋艦艏激起如山般的白浪。


    海麵的波濤似乎憎惡這不之客,將這條船推上推下,左右搖擺。船身向一側傾斜時,所有的繩索和金屬鏈條也都叮叮鐺鐺地跟著撞到另一邊。巨大的主桅杆和旋轉不止的探測雷達在狂風中似乎會被拔掉似的,出喀啦喀啦的響聲。


    站在艦艏,似乎整個天地都在旋轉。


    驚濤駭浪中,飛行甲板依舊是忙碌的。地勤穿得五顏六色,在各個崗位上奔跑,忙碌,他們已經接到通知,準備臨戰。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新明斯克號將結束開放,開始接收本艦最重要的核心艦載戰鬥機和飛行員。


    雖然新明斯克號是一艘萬能戰艦。但大部分進攻性火力還是需要靠艦載機來揮。不然,誰會利用寶貴的艦上空間去修築什麽飛行甲板和機庫。而對於一艘航空母艦或萬能航空戰艦來說,艦載機和飛行員是衡量戰鬥力的唯一標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臨近末日的日本帝國海軍由於艦載機和飛行員損失太大,又不能及時補充,再寶貴的航空母艦也隻能投入到誘餌作戰中,作為艦隊行動的犧牲品。


    日常狀態的新明斯克號隻是一條服務艦。往往不會攜帶哪怕一架艦載機。而是盡可能將所有空間都留給外來的遊獵傭兵,畢竟這是戰艦的收入來源。


    傭兵的需求總是非常臨時。沒有任何預約。


    有的人可能是經過長途飛行後需要休整;有的則是想藏匿在機庫內搭便車,準備動對某個地方的突襲;還有的甚至隻是想體驗一下艦載機的刺激而已。沒有任何工作能比在航空母艦上起降更危險,也沒有比艦載機飛行員更值得炫耀的生涯。


    不過從今天起,新明斯克號將不再接收任何傭兵的服務申請,開始清退所有外來艦載機和飛行員。她即將進入東太平洋海域,準備和突擊者號匯合,作為輪航母銷毀儀式的貢品。


    本來,這樣一位飽經滄桑的美人即將迎來死亡,再沒有比這更令人心碎的事情。但是全艦人員都知道。他們即將參加的不是一場儀式,而是一個陷阱。布雷默頓軍港的異動已經世人皆知,突擊者號在航行途中也生了多次失聯和突然改變航向。諸多異常狀況頻,誰都能想象這場銷毀儀式絕不簡單。


    現在,先要趕快把無關的外來艦載機盡快送走。


    新明斯克號已經轉舵,對準逆風方向全航行,進入艦載機起降作業。飛行甲板上。海風迎麵撲來,帶著鹹滋滋的氣味。飛行控製室的電子屏幕上標示著甲板風風為24節,相當理想的環境。


    甲板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艦載戰鬥機,比較顯眼的是米格23k“鞭撻者”,瘦長的機身和向後收攏的可變後掠翼讓整架飛機顯得嶙峋骨感。後麵還有幾架“鷂”式垂直起降飛機,為了省油。也在滑越等待區排隊。


    這些飛機從停機區到起飛跑道之間擠得滿滿當當,它們準備離開這艘即將赴往地獄的瀕死之船。就像是進水船艙內的老鼠,爭先恐後地往外逃跑。而艦員也在作各自的準備工作,迎接本艦艦載機。整個飛行甲板的混亂程度可想而知。


    排在最前麵的米格27k戰鬥機緩緩滑行到起飛區的黃色標示線位置,機翼像鳥兒一樣向前擺動,伸展到最小後掠角位置。所有的襟翼全部放出,抖開全部的羽毛。


    專門負責檢查故障的水兵在飛機周圍繞圈跑個不停。確保這架飛機不出任何問題。雖然這是一架與本艦無關的戰鬥機,但真要在甲板上出了事,影響的也是自己。更何況米格23本來就是一種可靠性不太高的飛機,出任何故障都不會有人感到奇怪。


    片刻後,最終檢查員弓步半蹲在飛機側麵,高高舉起大拇指,這代表“檢查完畢,一切正常,可以起飛”。對於這種舊製米格機來說,關鍵時刻居然沒出任何毛病,所有人都頗覺意外。


    與此同時,明斯克號的第一架自攜艦載機出現在了地平線上,那是一架全身玫瑰紅色的米格29kovt“支點”戰鬥機。


    最緊張的時刻來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法飛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瑋並收藏末法飛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