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可用的圖紙,到此,兩人才議定了一份完整的協議書,將兩方的責任,以及即將組建的鍾表作坊的主要細節確定下來,簽字蓋章按手印,各持一份。
華苓親自將協議書卷起來,裝進精致的綢袋裏,由衷地說:“果然還是喜歡這樣做事,一切都擺在麵上,清清楚楚,分分明明的。”
“經商不要牽扯感情,不然也做不了大事。”晏河點頭道:“這樣很好。再過幾日,等工坊裏準備好材料,我派人叫你來。”
“沒問題。”華苓笑了笑,站起身來。“出來也不短時間了,我該迴去了。”
晏河麵色淡淡地送華苓出外,忽然道:“你當真願意將這裏賺的錢全都投在那圖書館上?”
這個鍾表工坊生產的鍾,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稀缺商品,一件獲利一千銀還是保守估計。晏河也大致知道如今金陵世家嫁女的嫁資有多少,若是華苓純為攢嫁妝,一兩年內攢出另一副嫁妝何其容易。雖然這些銀子在晏河看來並不很多,但她依然不能理解,華苓為什麽能這樣毫不在乎。依然是在給別人幫忙。
華苓歪歪頭,平平靜靜地道:“為什麽不呢?賺了錢就要花罷了,花在哪裏不是花。我也不需要別人認同我,做了開心就行。至於為什麽願意這樣做,大概是——你看,你現在要養一批合格的工匠這樣難,而我希望再過幾十年,大家做什麽都能再容易一點點。”
“再說,想要錢而已,不難啊,沒有了再賺就是,又不是沒有腦子,去哪裏都餓不死嘛。”華苓說。
“你不要以為能說服我給毫無幹係的人掏銀子。”晏河說。
“真摳。活該你長得這樣小鼻子小眼睛的。”華苓嘻嘻笑,又將晏河氣了一迴才飛快地走了。
……
一切順利,到十月下旬,相公王家的繼任祭禮之後,第一個鍾完工了。完成品的體積約有兩尺高,重十二斤。第一個成品是華苓親手組裝的,當她推動鍾擺,鍾麵後的精巧的齒輪結構一個帶一個轉動,讓鍾麵上的時、分兩針轉動起來,在場的幾名老工匠都激動了。
這是一個何等精妙、完美的造物!它由金燦燦的銅打造,有時、分兩指針。鍾麵分成內外兩圈,刻出大丹人慣用的十二時辰。鍾麵之後是精巧的齒輪結構,推動下麵懸掛的細長而優雅的鍾擺,齒輪組就會旋轉,鍾麵上的指針就動了。機械運轉時發出清脆細微的響聲,聽在工匠們耳中如同天籟。
當中更有一個激動的朝著晏河五體投地,連連跪拜,高聲道:“公主殿下英明神武!公主殿下!此是全新的時計,此是全新的造物!如此精妙,如此完美!公主殿下!此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發明!公主殿下有此良思,是造福我大丹人千百世啊!”
華苓將發條匙插進鍾麵一側的發條孔中,慢慢悠悠地上發條,笑眯眯地看著工匠們各種讚頌晏河。
到底有些受之不武,晏河眼底有些尷尬,聽了幾句就斂了笑容道:“不過是個造物罷了,還有客人在此,如此激動作甚?”工匠們這才不敢再說話了。
趙戈趴在桌案邊,著急地拉扯著華苓長長的袖擺說:“姨姨,姨姨,戈也要玩。”
“好。”華苓叫人將旁邊的一張矮凳移過來,讓趙戈站在上麵給鍾上發條。
擰發條的時候,機械齒輪中間有輕脆的哢哢聲音,悅耳極了。趙戈擰的很開心,不小心擰到盡頭了還有些失落。
趙戈兩隻小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華苓說:“姨姨真厲害。”趙戈年紀雖然小,但是也很聰明,早就知道這東西是華苓做的,並不是他親媽。
“那是當然的。”華苓彎彎眼睛。
第一批零件並不止一份,華苓作了示範之後,熟手的老工匠們也就能慢慢摸索著裝配了。
“下麵我們該談談裝飾和定價的問題。”晏河帶著華苓和兒子,還有曾經幫過華苓建惠文館的掌櫃羅定轉迴轉迴待客的偏廳。羅定會是接下來鍾表作坊的大掌事,華苓對他也比較熟悉。
晏河說道:“核算下來,製造一組零件成本約在八十銀。這還是半成品,還得製造一批外殼,將鍾麵後半部分遮蓋住,不然不雅觀。”
“若是要賣高價,外殼是要好看些,弄個金燦燦的銅殼子,或者是透明的琉璃殼子,上麵鑲銀、鑲寶石應該不錯的嘛。鑲個十二生肖?還是什麽花鳥魚蟲……”
華苓想想那種金燦燦的樣子就覺得好笑,搖了搖頭,朝羅定笑道:“又要好看,又要節省成本,這可不容易,羅掌事,接下來就要多多仰賴你了。定價萬萬不可低了,物以稀為貴,要保證這一點。”
“卑職不敢。請公主殿下、謝九娘子放心,卑職定全力以赴。”羅定看似謙虛,其實十分心喜地應了話。這鍾表作坊,雖然才起步,但眼看著是這樣一個賺錢的物事,前途是大大的。羅定若不是曾經被借調去建惠文館,還不能從同僚們手中得不到這個差事,所以羅定心裏得意得很呢。
……
製造第一批鍾並沒有遇到什麽困難,華苓一直提著的心才放了下來,接下來她隻要等分利就行,金陵的惠文館運作不虞擔憂,下一步可以考慮在江州辦第二個了。前幾日王磐舉行了繼任祭禮,老相公從容退位迴家含飴弄孫,如今大丹的輔弼相丞四公,就已經全是新血。
十月二十六日,時隔兩月,華苓終於得到了率隊前往東北的衛羿的消息,隻是,這消息卻是伴隨著新羅人集結軍隊,越過鴨綠水進攻大丹的消息一道到達金陵。
☆、第166章 遠遠的思念
166
九月三日,三十艘船的糧草押運船隊到達鴨綠水入海口。鴨綠水水質清澈,入海口處水域深,可以停泊海船,是天然的優良港口。
鴨綠水防線頗為特殊,如今是由朱衛兩家軍隊共同駐防的,衛氏陸軍的駐防地從鴨綠水北岸上遊到下遊,共有七八處營地,而入海口有一處朱氏海軍建立的駐防點,駐有一千人,有能夠通行鴨綠水的小型戰船數十艘,定期在江麵巡航。
這道防線的最高長官是正四品忠武將軍殷林力,現年四十,相貌粗豪,為人豪爽。殷林力並非弼公衛姓族人,是從先帝朝的時候考中了武舉,入了軍,慢慢爬上來的。能在軍中出人頭地的外姓子弟都是極為出色的將才,文武兼備。海軍駐營地的最高長官是位從六品都尉,名朱謙宇,也是輔公朱氏謙字輩子弟。
衛羿等人所在的旗艦當先在海港拋錨停泊。
“糧船到了!”
“糧船到了!”
“咱們的糧草到了!”
衛羿站在旗艦前方,凝神望去。
才是近正午的時候,陽光頗烈,大小船隻林立的碼頭上一片歡快的高唿,有軍士高高揮舞衛氏、朱氏軍旗,又有不少不知什麽東西被拋擲到了天上。這些都是在殷林力帶領下來迎的軍士。船隊航行十來日,終於靠岸了。
諸清延走到衛羿身邊,拱手笑道:“叔羿,該登岸了。”
衛羿朝諸清延點點頭,緩容道:“子清此一路上辛苦。”好歹也是同行了十來日,接觸得多了,船隊三位主要的長官之間關係也越發好了些。諸清延與人交往極能把握分寸,熱情總是恰到好處,並不顯得諂媚輕浮,也時常言之有物,對邊疆軍事很有些了解,是以就連話最少的衛羿也對他有了幾分好感,朱謙潮更是已經與諸清延稱兄道弟了。
諸清延笑容滿麵拱了拱手道:“延一路上並無甚建樹,怎敢居功。”
衛羿不再說什麽,兩人與朱謙潮會合,一道登岸。
“叔羿,子樂,還有這位是諸監軍罷,你們可算是到了。兄弟們是等你們等得望眼欲穿啊,哈哈哈。”殷林力朗笑著迎了上來。
在殷林力身後,被精心點選了帶來迎接船隊的近千將士整整齊齊地列隊為方陣,高喝道:“屬下恭迎果毅都尉、朱都尉、諸監軍!”其聲如雷貫耳,幾乎能激起海浪來,很是驚人。
“末將率麾下將士見過忠武將軍!見過都尉!”衛羿麵色不改,領著朱謙潮、諸清延和一批親兵從舷梯登岸,大步迎上,與殷林力、朱謙宇拱手相見。
而後衛羿後退一步,將腰上佩戴的長刀連鞘斜斜高舉。染過不知多少敵人鮮血的長刀皮鞘是暗紅色的,早已看不出原本的色澤,在烈日下顯得晦暗,但依然有種難言的威懾力。
“屬下見過忠武將軍!忠武將軍好!”衛羿身後,從旗艦上登岸的兩百多名軍士迅速整隊為方陣,也是高聲齊喝。雖然人數上隻有對方的五分之一,但氣勢上並不是差許多而已。衛羿麾下將士,經過了連日的海上航行,風大浪大,卻很明顯地,並未損失太多元氣。
朱謙潮、諸清延兩人落後衛羿一步,對視一眼,心裏門兒清。
殷林力麵露詫異,衛羿麾下這批將士確實是銳氣十足,令行禁止,他也不得不把對衛羿的看法往上又提了一些。他令麾下將士齊聲相迎,這當然算是很隆重的禮遇,但也未嚐不有略給客人們一點點下馬威的意思。誠然,他是領一萬八千陸軍駐防鴨綠水之北,歸屬於衛弼公屬下,但這並不以為著他就應該對出身衛氏嫡係的衛羿十分畢恭畢敬的。
軍中衛氏子弟從來都占據著最優勢的地位,但並不是說,軍中的外姓將領就不出色,外姓將領們也是卯足了勁兒要與衛姓將領們一較高下的。
殷林力大笑著把住了衛羿的手臂以示親熱,朗笑道:“衛老弟訓練得好將士!銳氣十足、銳氣十足,這唿聲是把老哥嚇了一跳!”
衛羿平聲道:“忠武將軍是說笑了。希望船隊並未來遲。軍情為重,如今便令人速速卸貨罷。不知忠武將軍、都尉這邊已經準備了多少船,能否將需往北運的物資一輪運完?”
黃鬥領著兩名低品將領和兩名低品文官,將本次船隊運送的糧草軍備清單送了上來。三十艘糧船都是大型船,而且裝載的貨物都已經達到了最大運量,吃水極深。
糧船都是船身高、兩頭翹的大型海船,不能逆流而上在鴨綠水中行駛,會擱淺。所以這些船上的糧草軍備都要在海港卸下,改以征用的大量中小型船隻逆流往東北的中心區域運送。
駐防鴨綠水的兩部分軍隊加起來,都沒有這樣多的船隻,隻能從臨近的百姓手裏征用。
“如今才是九月初,船隊來得是很及時的,將士們都辛苦了。”殷林力讚了幾句,又麵露難色。“鴨綠水左近並不十分繁榮,我等將左近民家四丈以上的船都征來了,目前也隻得了五十來艘。如今我已令人往西麵烏湖海灣、渤海灣中沿岸去征船,想必陸續還能征來數十艘。”
中小型船與大型船的運載量實在差太多了,別看忠武將軍說是能征到百艘船,這百艘船恐怕最多隻能裝走七八艘糧船的糧草。這迴押運,恐怕要船隊來迴幾趟了,需要消耗的時間登時便增加了好幾倍。
衛羿攏了攏眉,迴身問朱謙潮道:“船隊長有何看法?”
朱謙潮也是覺得情況不樂觀,這趟糧草原本就是晚了出發的,再在這水路一耽擱,說不定他們到達東北三河平原的時候,外興安嶺以南已經封凍了,屆時道路將會很難行走。
朱謙潮道:“忠武將軍容稟。末將以為本次運送的糧草軍備數目巨大,即使十分擾民,這迴也應再盡力多征船隻。軍隊為我大丹駐守東北,免子民於戰火動蕩,在這樣緊要的時候,令大丹子民多出些力,也是理所應當。”
都尉朱謙宇歎氣道:“幾位聽我一言。當真不是忠武將軍言辭推諉,是如今便是如此境況。原本鴨綠水此處經濟便並不是十分繁榮,往日陸軍糧草補給也並不行經此處,我等並無多少準備。若是還要多征船隻,恐怕是連四丈以下的小船也要征來了。這等小船所歸屬者,多半隻是小有家資,貿然征去船隻,是令這些人家傾家蕩產也。”
衛羿三人對視一眼,也知道他們說的大致都是事實,一時卻也無法。
殷林力朗笑道:“糧草裝卸之事不急,可以徐徐操作。如今本將已在營中設下豐盛的接風洗塵宴,三位老弟以及麾下將士在海上勞累許久,還是快快隨本將入席,好好鬆活一番罷!”
衛羿微微攏了攏眉,想到這接風洗塵確實是軍中慣例,便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
雖然是在邊地軍中,物資略微匱乏。但一軍之將想要籌辦一場好宴會,還是很容易的,照樣能有美酒美饌,也能有頗為美豔的軍伎侍酒。除此之外,還能有威武雄壯的軍士擊劍舞,為長官佐酒之用,也十分賞心悅目。
“本將駐守鴨綠水防線已有十年。新羅人早被我們打怕了!這十年裏新羅人龜縮新羅半島,不僅每年對大丹有朝貢,對我軍也是十分尊敬。他們也要與我大丹貿易,換取糧食貨物嘛!”
殷林力據上座,大口飲酒,口沫橫飛道:“今歲是老天爺也看他們不過眼,降下懲罰,叫他們田土上蝗蟲橫行,也不知要減產多少!隻不過,今歲我大丹年景也不好,也不能將活命的糧食賣與他們許多!哈哈哈,哈哈哈,這迴新羅人是要十室九空、哀鴻遍野了!”
朱謙潮高高舉起酒杯,左右為敬,朗笑道:“忠武將軍說得是,真是大快人心!——上天佑我大丹,厭他新羅是也!諸位兄弟同袍,我先幹為敬!”
眾將都是高聲大笑,齊齊舉杯,氣氛熱烈。
他們駐守此處就是為了防範新羅,新羅人近二三十年是十分安靜乖巧,但誰也不會忘記往前的曆史裏,兩國是如何針鋒相對過。
衛羿麵色冷靜,幹了一杯酒。放下酒杯,他的眼角餘光卻看見了,在一眾情緒激昂熱烈、大口飲酒、大口吃肉的將士中間,居下首的諸清延卻似是麵有哀色。
衛羿轉頭看過去,諸清延正在笑嗬嗬地舉杯與左邊的將領道:“趙校尉威武,小官敬你一杯!”說著一飲而盡,十分豪爽,除了相貌太過俊麗之外,與在座其他將領並無不同。
不過衛羿是什麽人?以他如今的武藝水平,在整個大丹軍中也難逢敵手。武者修的便是身體,所追求的,便是對自己的軀體每一塊骨頭、每一寸皮肉都有控製力。衛羿並不會懷疑自己眼睛所見,是以凝目將諸清延打量了片刻,諸清延也再無異色。
直至忠武將軍殷林力麾下將領們輪番來向他敬酒,並未發現不妥,衛羿便拋開了這事。一路同行,諸清延此人給他留下的印象是極為擁護大丹的,又是相公王家女婿,蘇州大族之子,算得根正苗紅。
……
此後一旬日裏,押運船隊的三十艘糧船便是輪番靠岸拋錨停泊,兩方軍士們忙忙碌碌地合作,將物資卸下、清點,以及重新裝載到各種運送工具上。殷林力麾下將士在其後,會自行負責將物資運往上遊營地,衛羿這批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將剩下的一半物資送達東北北部邊境了。
……
九月十五日,軍中總共征來了一百四十艘中小型民船,連帶入海口海軍紮營地提供的十五艘戰船一起,勉強裝下了所有物資,啟程往上遊去。
鴨綠水的水質非常清澈,微微帶著綠色,這也是從前唐開始,這條河流便被唿為鴨綠水的原因。
衛羿等船隊長官的座駕也換成了一艘隻能載五十人的中型戰船,行駛在船隊中前的位置。一百五十五艘船組成的船隊無疑十分壯觀,在鴨綠水中行駛,有時能看見岸上百姓抬手躬身而拜。
衛羿命人請來了朱謙潮、諸清延等將領,在主艙室中攤開了東北區域地圖,沉聲問道:“預計需時多久才能到達望建河上遊?”
這趟運送時間緊張,朱謙潮迴道:“船隊載滿物資,又是逆流而上,恐怕要十來日才能盡數到達上遊。阿羿,屆時北部營地軍士當會調派人手來迎接這批物資罷?”
“有的。”衛羿頷首,淡淡道:“我等三四千人手倒是夠了,隻是到時棄船登岸,即使人人肩扛手提,也無法將這許多物資帶走。必得那方在當地征用車馬進運送。”
諸清延在地圖上將整條航線劃了一圈,歎氣道:“我們從鴨綠水往上去,還得先行經栗末水,又折往東入那河。沿那河到達三河平原,又複折往西,入望建河,溯流而上。這河道怎的如此曲折,如此航行,也不知浪費了多少時間。”
朱謙潮道:“河道乃是老天生成的,我等也無可奈何。”
衛羿立在首位,默然不語。半晌沉聲道:“傳令下去,船隊首尾都打醒精神,防備敵襲。”
啟程前,他看過了近兩年來鴨綠水防線的駐軍記錄。大丹軍隊在新羅國中也有哨探,每隔一定的時間將消息傳迴大丹來。今歲從四月起始,從新羅傳迴的消息都是說,新羅中部、南部害蟲肆虐,原本豐產的糧作物大量減產,新羅朝廷之中,正是六神無主的時候。
既然如此,新羅人缺少口糧,他自然更渴求從大丹換取糧食,抑或搶奪。
鴨綠水以南如今風平浪靜,新羅人當真是如殷林力所說,是被大丹打怕了?對此衛羿並不能判斷。
不過,鴨綠水入海口是新羅人與大丹交換貿易最頻繁的地方,入海口左右兩岸都設有集市,他去看過,新羅商人大多也都求購糧米,但看麵相,多半還算得心平氣和。這讓衛羿十分警惕。
朱謙潮驚異地抬了抬眉,笑道:“阿羿這是擔憂新羅人出兵攻打我們,想要搶我們手上糧草?”
衛羿道:“窮則思變。不可不防。”
諸清延道:“我以為長官此話有理,新羅人又不是石頭草木,若是餓得慌,如何不會嚐試往北來搶我們大丹人的食物。”
華苓親自將協議書卷起來,裝進精致的綢袋裏,由衷地說:“果然還是喜歡這樣做事,一切都擺在麵上,清清楚楚,分分明明的。”
“經商不要牽扯感情,不然也做不了大事。”晏河點頭道:“這樣很好。再過幾日,等工坊裏準備好材料,我派人叫你來。”
“沒問題。”華苓笑了笑,站起身來。“出來也不短時間了,我該迴去了。”
晏河麵色淡淡地送華苓出外,忽然道:“你當真願意將這裏賺的錢全都投在那圖書館上?”
這個鍾表工坊生產的鍾,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稀缺商品,一件獲利一千銀還是保守估計。晏河也大致知道如今金陵世家嫁女的嫁資有多少,若是華苓純為攢嫁妝,一兩年內攢出另一副嫁妝何其容易。雖然這些銀子在晏河看來並不很多,但她依然不能理解,華苓為什麽能這樣毫不在乎。依然是在給別人幫忙。
華苓歪歪頭,平平靜靜地道:“為什麽不呢?賺了錢就要花罷了,花在哪裏不是花。我也不需要別人認同我,做了開心就行。至於為什麽願意這樣做,大概是——你看,你現在要養一批合格的工匠這樣難,而我希望再過幾十年,大家做什麽都能再容易一點點。”
“再說,想要錢而已,不難啊,沒有了再賺就是,又不是沒有腦子,去哪裏都餓不死嘛。”華苓說。
“你不要以為能說服我給毫無幹係的人掏銀子。”晏河說。
“真摳。活該你長得這樣小鼻子小眼睛的。”華苓嘻嘻笑,又將晏河氣了一迴才飛快地走了。
……
一切順利,到十月下旬,相公王家的繼任祭禮之後,第一個鍾完工了。完成品的體積約有兩尺高,重十二斤。第一個成品是華苓親手組裝的,當她推動鍾擺,鍾麵後的精巧的齒輪結構一個帶一個轉動,讓鍾麵上的時、分兩針轉動起來,在場的幾名老工匠都激動了。
這是一個何等精妙、完美的造物!它由金燦燦的銅打造,有時、分兩指針。鍾麵分成內外兩圈,刻出大丹人慣用的十二時辰。鍾麵之後是精巧的齒輪結構,推動下麵懸掛的細長而優雅的鍾擺,齒輪組就會旋轉,鍾麵上的指針就動了。機械運轉時發出清脆細微的響聲,聽在工匠們耳中如同天籟。
當中更有一個激動的朝著晏河五體投地,連連跪拜,高聲道:“公主殿下英明神武!公主殿下!此是全新的時計,此是全新的造物!如此精妙,如此完美!公主殿下!此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發明!公主殿下有此良思,是造福我大丹人千百世啊!”
華苓將發條匙插進鍾麵一側的發條孔中,慢慢悠悠地上發條,笑眯眯地看著工匠們各種讚頌晏河。
到底有些受之不武,晏河眼底有些尷尬,聽了幾句就斂了笑容道:“不過是個造物罷了,還有客人在此,如此激動作甚?”工匠們這才不敢再說話了。
趙戈趴在桌案邊,著急地拉扯著華苓長長的袖擺說:“姨姨,姨姨,戈也要玩。”
“好。”華苓叫人將旁邊的一張矮凳移過來,讓趙戈站在上麵給鍾上發條。
擰發條的時候,機械齒輪中間有輕脆的哢哢聲音,悅耳極了。趙戈擰的很開心,不小心擰到盡頭了還有些失落。
趙戈兩隻小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華苓說:“姨姨真厲害。”趙戈年紀雖然小,但是也很聰明,早就知道這東西是華苓做的,並不是他親媽。
“那是當然的。”華苓彎彎眼睛。
第一批零件並不止一份,華苓作了示範之後,熟手的老工匠們也就能慢慢摸索著裝配了。
“下麵我們該談談裝飾和定價的問題。”晏河帶著華苓和兒子,還有曾經幫過華苓建惠文館的掌櫃羅定轉迴轉迴待客的偏廳。羅定會是接下來鍾表作坊的大掌事,華苓對他也比較熟悉。
晏河說道:“核算下來,製造一組零件成本約在八十銀。這還是半成品,還得製造一批外殼,將鍾麵後半部分遮蓋住,不然不雅觀。”
“若是要賣高價,外殼是要好看些,弄個金燦燦的銅殼子,或者是透明的琉璃殼子,上麵鑲銀、鑲寶石應該不錯的嘛。鑲個十二生肖?還是什麽花鳥魚蟲……”
華苓想想那種金燦燦的樣子就覺得好笑,搖了搖頭,朝羅定笑道:“又要好看,又要節省成本,這可不容易,羅掌事,接下來就要多多仰賴你了。定價萬萬不可低了,物以稀為貴,要保證這一點。”
“卑職不敢。請公主殿下、謝九娘子放心,卑職定全力以赴。”羅定看似謙虛,其實十分心喜地應了話。這鍾表作坊,雖然才起步,但眼看著是這樣一個賺錢的物事,前途是大大的。羅定若不是曾經被借調去建惠文館,還不能從同僚們手中得不到這個差事,所以羅定心裏得意得很呢。
……
製造第一批鍾並沒有遇到什麽困難,華苓一直提著的心才放了下來,接下來她隻要等分利就行,金陵的惠文館運作不虞擔憂,下一步可以考慮在江州辦第二個了。前幾日王磐舉行了繼任祭禮,老相公從容退位迴家含飴弄孫,如今大丹的輔弼相丞四公,就已經全是新血。
十月二十六日,時隔兩月,華苓終於得到了率隊前往東北的衛羿的消息,隻是,這消息卻是伴隨著新羅人集結軍隊,越過鴨綠水進攻大丹的消息一道到達金陵。
☆、第166章 遠遠的思念
166
九月三日,三十艘船的糧草押運船隊到達鴨綠水入海口。鴨綠水水質清澈,入海口處水域深,可以停泊海船,是天然的優良港口。
鴨綠水防線頗為特殊,如今是由朱衛兩家軍隊共同駐防的,衛氏陸軍的駐防地從鴨綠水北岸上遊到下遊,共有七八處營地,而入海口有一處朱氏海軍建立的駐防點,駐有一千人,有能夠通行鴨綠水的小型戰船數十艘,定期在江麵巡航。
這道防線的最高長官是正四品忠武將軍殷林力,現年四十,相貌粗豪,為人豪爽。殷林力並非弼公衛姓族人,是從先帝朝的時候考中了武舉,入了軍,慢慢爬上來的。能在軍中出人頭地的外姓子弟都是極為出色的將才,文武兼備。海軍駐營地的最高長官是位從六品都尉,名朱謙宇,也是輔公朱氏謙字輩子弟。
衛羿等人所在的旗艦當先在海港拋錨停泊。
“糧船到了!”
“糧船到了!”
“咱們的糧草到了!”
衛羿站在旗艦前方,凝神望去。
才是近正午的時候,陽光頗烈,大小船隻林立的碼頭上一片歡快的高唿,有軍士高高揮舞衛氏、朱氏軍旗,又有不少不知什麽東西被拋擲到了天上。這些都是在殷林力帶領下來迎的軍士。船隊航行十來日,終於靠岸了。
諸清延走到衛羿身邊,拱手笑道:“叔羿,該登岸了。”
衛羿朝諸清延點點頭,緩容道:“子清此一路上辛苦。”好歹也是同行了十來日,接觸得多了,船隊三位主要的長官之間關係也越發好了些。諸清延與人交往極能把握分寸,熱情總是恰到好處,並不顯得諂媚輕浮,也時常言之有物,對邊疆軍事很有些了解,是以就連話最少的衛羿也對他有了幾分好感,朱謙潮更是已經與諸清延稱兄道弟了。
諸清延笑容滿麵拱了拱手道:“延一路上並無甚建樹,怎敢居功。”
衛羿不再說什麽,兩人與朱謙潮會合,一道登岸。
“叔羿,子樂,還有這位是諸監軍罷,你們可算是到了。兄弟們是等你們等得望眼欲穿啊,哈哈哈。”殷林力朗笑著迎了上來。
在殷林力身後,被精心點選了帶來迎接船隊的近千將士整整齊齊地列隊為方陣,高喝道:“屬下恭迎果毅都尉、朱都尉、諸監軍!”其聲如雷貫耳,幾乎能激起海浪來,很是驚人。
“末將率麾下將士見過忠武將軍!見過都尉!”衛羿麵色不改,領著朱謙潮、諸清延和一批親兵從舷梯登岸,大步迎上,與殷林力、朱謙宇拱手相見。
而後衛羿後退一步,將腰上佩戴的長刀連鞘斜斜高舉。染過不知多少敵人鮮血的長刀皮鞘是暗紅色的,早已看不出原本的色澤,在烈日下顯得晦暗,但依然有種難言的威懾力。
“屬下見過忠武將軍!忠武將軍好!”衛羿身後,從旗艦上登岸的兩百多名軍士迅速整隊為方陣,也是高聲齊喝。雖然人數上隻有對方的五分之一,但氣勢上並不是差許多而已。衛羿麾下將士,經過了連日的海上航行,風大浪大,卻很明顯地,並未損失太多元氣。
朱謙潮、諸清延兩人落後衛羿一步,對視一眼,心裏門兒清。
殷林力麵露詫異,衛羿麾下這批將士確實是銳氣十足,令行禁止,他也不得不把對衛羿的看法往上又提了一些。他令麾下將士齊聲相迎,這當然算是很隆重的禮遇,但也未嚐不有略給客人們一點點下馬威的意思。誠然,他是領一萬八千陸軍駐防鴨綠水之北,歸屬於衛弼公屬下,但這並不以為著他就應該對出身衛氏嫡係的衛羿十分畢恭畢敬的。
軍中衛氏子弟從來都占據著最優勢的地位,但並不是說,軍中的外姓將領就不出色,外姓將領們也是卯足了勁兒要與衛姓將領們一較高下的。
殷林力大笑著把住了衛羿的手臂以示親熱,朗笑道:“衛老弟訓練得好將士!銳氣十足、銳氣十足,這唿聲是把老哥嚇了一跳!”
衛羿平聲道:“忠武將軍是說笑了。希望船隊並未來遲。軍情為重,如今便令人速速卸貨罷。不知忠武將軍、都尉這邊已經準備了多少船,能否將需往北運的物資一輪運完?”
黃鬥領著兩名低品將領和兩名低品文官,將本次船隊運送的糧草軍備清單送了上來。三十艘糧船都是大型船,而且裝載的貨物都已經達到了最大運量,吃水極深。
糧船都是船身高、兩頭翹的大型海船,不能逆流而上在鴨綠水中行駛,會擱淺。所以這些船上的糧草軍備都要在海港卸下,改以征用的大量中小型船隻逆流往東北的中心區域運送。
駐防鴨綠水的兩部分軍隊加起來,都沒有這樣多的船隻,隻能從臨近的百姓手裏征用。
“如今才是九月初,船隊來得是很及時的,將士們都辛苦了。”殷林力讚了幾句,又麵露難色。“鴨綠水左近並不十分繁榮,我等將左近民家四丈以上的船都征來了,目前也隻得了五十來艘。如今我已令人往西麵烏湖海灣、渤海灣中沿岸去征船,想必陸續還能征來數十艘。”
中小型船與大型船的運載量實在差太多了,別看忠武將軍說是能征到百艘船,這百艘船恐怕最多隻能裝走七八艘糧船的糧草。這迴押運,恐怕要船隊來迴幾趟了,需要消耗的時間登時便增加了好幾倍。
衛羿攏了攏眉,迴身問朱謙潮道:“船隊長有何看法?”
朱謙潮也是覺得情況不樂觀,這趟糧草原本就是晚了出發的,再在這水路一耽擱,說不定他們到達東北三河平原的時候,外興安嶺以南已經封凍了,屆時道路將會很難行走。
朱謙潮道:“忠武將軍容稟。末將以為本次運送的糧草軍備數目巨大,即使十分擾民,這迴也應再盡力多征船隻。軍隊為我大丹駐守東北,免子民於戰火動蕩,在這樣緊要的時候,令大丹子民多出些力,也是理所應當。”
都尉朱謙宇歎氣道:“幾位聽我一言。當真不是忠武將軍言辭推諉,是如今便是如此境況。原本鴨綠水此處經濟便並不是十分繁榮,往日陸軍糧草補給也並不行經此處,我等並無多少準備。若是還要多征船隻,恐怕是連四丈以下的小船也要征來了。這等小船所歸屬者,多半隻是小有家資,貿然征去船隻,是令這些人家傾家蕩產也。”
衛羿三人對視一眼,也知道他們說的大致都是事實,一時卻也無法。
殷林力朗笑道:“糧草裝卸之事不急,可以徐徐操作。如今本將已在營中設下豐盛的接風洗塵宴,三位老弟以及麾下將士在海上勞累許久,還是快快隨本將入席,好好鬆活一番罷!”
衛羿微微攏了攏眉,想到這接風洗塵確實是軍中慣例,便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
雖然是在邊地軍中,物資略微匱乏。但一軍之將想要籌辦一場好宴會,還是很容易的,照樣能有美酒美饌,也能有頗為美豔的軍伎侍酒。除此之外,還能有威武雄壯的軍士擊劍舞,為長官佐酒之用,也十分賞心悅目。
“本將駐守鴨綠水防線已有十年。新羅人早被我們打怕了!這十年裏新羅人龜縮新羅半島,不僅每年對大丹有朝貢,對我軍也是十分尊敬。他們也要與我大丹貿易,換取糧食貨物嘛!”
殷林力據上座,大口飲酒,口沫橫飛道:“今歲是老天爺也看他們不過眼,降下懲罰,叫他們田土上蝗蟲橫行,也不知要減產多少!隻不過,今歲我大丹年景也不好,也不能將活命的糧食賣與他們許多!哈哈哈,哈哈哈,這迴新羅人是要十室九空、哀鴻遍野了!”
朱謙潮高高舉起酒杯,左右為敬,朗笑道:“忠武將軍說得是,真是大快人心!——上天佑我大丹,厭他新羅是也!諸位兄弟同袍,我先幹為敬!”
眾將都是高聲大笑,齊齊舉杯,氣氛熱烈。
他們駐守此處就是為了防範新羅,新羅人近二三十年是十分安靜乖巧,但誰也不會忘記往前的曆史裏,兩國是如何針鋒相對過。
衛羿麵色冷靜,幹了一杯酒。放下酒杯,他的眼角餘光卻看見了,在一眾情緒激昂熱烈、大口飲酒、大口吃肉的將士中間,居下首的諸清延卻似是麵有哀色。
衛羿轉頭看過去,諸清延正在笑嗬嗬地舉杯與左邊的將領道:“趙校尉威武,小官敬你一杯!”說著一飲而盡,十分豪爽,除了相貌太過俊麗之外,與在座其他將領並無不同。
不過衛羿是什麽人?以他如今的武藝水平,在整個大丹軍中也難逢敵手。武者修的便是身體,所追求的,便是對自己的軀體每一塊骨頭、每一寸皮肉都有控製力。衛羿並不會懷疑自己眼睛所見,是以凝目將諸清延打量了片刻,諸清延也再無異色。
直至忠武將軍殷林力麾下將領們輪番來向他敬酒,並未發現不妥,衛羿便拋開了這事。一路同行,諸清延此人給他留下的印象是極為擁護大丹的,又是相公王家女婿,蘇州大族之子,算得根正苗紅。
……
此後一旬日裏,押運船隊的三十艘糧船便是輪番靠岸拋錨停泊,兩方軍士們忙忙碌碌地合作,將物資卸下、清點,以及重新裝載到各種運送工具上。殷林力麾下將士在其後,會自行負責將物資運往上遊營地,衛羿這批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將剩下的一半物資送達東北北部邊境了。
……
九月十五日,軍中總共征來了一百四十艘中小型民船,連帶入海口海軍紮營地提供的十五艘戰船一起,勉強裝下了所有物資,啟程往上遊去。
鴨綠水的水質非常清澈,微微帶著綠色,這也是從前唐開始,這條河流便被唿為鴨綠水的原因。
衛羿等船隊長官的座駕也換成了一艘隻能載五十人的中型戰船,行駛在船隊中前的位置。一百五十五艘船組成的船隊無疑十分壯觀,在鴨綠水中行駛,有時能看見岸上百姓抬手躬身而拜。
衛羿命人請來了朱謙潮、諸清延等將領,在主艙室中攤開了東北區域地圖,沉聲問道:“預計需時多久才能到達望建河上遊?”
這趟運送時間緊張,朱謙潮迴道:“船隊載滿物資,又是逆流而上,恐怕要十來日才能盡數到達上遊。阿羿,屆時北部營地軍士當會調派人手來迎接這批物資罷?”
“有的。”衛羿頷首,淡淡道:“我等三四千人手倒是夠了,隻是到時棄船登岸,即使人人肩扛手提,也無法將這許多物資帶走。必得那方在當地征用車馬進運送。”
諸清延在地圖上將整條航線劃了一圈,歎氣道:“我們從鴨綠水往上去,還得先行經栗末水,又折往東入那河。沿那河到達三河平原,又複折往西,入望建河,溯流而上。這河道怎的如此曲折,如此航行,也不知浪費了多少時間。”
朱謙潮道:“河道乃是老天生成的,我等也無可奈何。”
衛羿立在首位,默然不語。半晌沉聲道:“傳令下去,船隊首尾都打醒精神,防備敵襲。”
啟程前,他看過了近兩年來鴨綠水防線的駐軍記錄。大丹軍隊在新羅國中也有哨探,每隔一定的時間將消息傳迴大丹來。今歲從四月起始,從新羅傳迴的消息都是說,新羅中部、南部害蟲肆虐,原本豐產的糧作物大量減產,新羅朝廷之中,正是六神無主的時候。
既然如此,新羅人缺少口糧,他自然更渴求從大丹換取糧食,抑或搶奪。
鴨綠水以南如今風平浪靜,新羅人當真是如殷林力所說,是被大丹打怕了?對此衛羿並不能判斷。
不過,鴨綠水入海口是新羅人與大丹交換貿易最頻繁的地方,入海口左右兩岸都設有集市,他去看過,新羅商人大多也都求購糧米,但看麵相,多半還算得心平氣和。這讓衛羿十分警惕。
朱謙潮驚異地抬了抬眉,笑道:“阿羿這是擔憂新羅人出兵攻打我們,想要搶我們手上糧草?”
衛羿道:“窮則思變。不可不防。”
諸清延道:“我以為長官此話有理,新羅人又不是石頭草木,若是餓得慌,如何不會嚐試往北來搶我們大丹人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