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苓默默想了一陣,抬頭往天空看。
是很好的天氣,天空湛藍湛藍的,萬裏無雲。校場旁邊就栽了一小片桂樹,香氣清淡淡地隨風飄過來。
“九娘快過來!我們比試比試!”八娘在靶子那頭歡笑著朝華苓招手,一身石榴紅色,豔極了。
“來了。”華苓應了一聲,馭馬過去,取了箭筒和弓翻身下馬,笑道:“你當真要與我比?”
“與她比還不若與我比,這樣小八你還有些贏麵兒呢。”七娘也下了馬來,笑道:“五姐不在家裏了,如今小九也算是個山大王了,贏我們算得了甚?日日得意洋洋的,也不害臊。”
“話不能這麽說啊,贏一點兒也是贏嘛。”華苓笑嘻嘻地走開幾步,從箭囊裏取出三箭,站穩下盤,之後隨意往幾十步外那一排箭靶處望一望,一口氣拉弓,放箭。
“嗖——”三箭齊中靶心,雖然隻是同一個靶子的靶心。
“看,若是你們比我厲害,我就尊稱你們一聲謝家姐姐。”華苓說。
六七八連聲笑罵:“又來了。我們原本就是姐姐,你這話兒半點用沒有。”
“那若是你們比我厲害,我就尊稱你們一聲謝家娘娘。”華苓說。
‘娘娘’這詞如今是很少用的,在往前是用來稱唿母親,如今隻用來稱唿那些個道觀、寺廟裏供奉的仙女子。唿‘謝家娘娘’也真是尊稱了,六七八都有些滿意,遂都各自選了靶子,擺開了架勢射箭,務求一舉超過華苓,也殺殺她的威風。
姐妹們正在玩笑,有仆役連滾帶爬地來了,遠遠地在校場入口看見了她們,尖聲喊道:“娘子,娘子!丞公——丞公他發病了!大掌事命我速請娘子們去!”
華苓聽清了那仆役的話。她呆呆地站了兩秒鍾,才邁動了腿,扔了弓箭翻身上馬,狠命一抽鞭子,馬兒衝出校場往瀾園去。六娘、七娘、八娘已經嚇壞了,緊跟著上了馬往瀾園跑。
從校場到瀾園,華苓用了一分鍾的時間。在瀾園門口滾鞍下馬,瀾園裏外仆役們已經慌成了一窩螞蟻,有那膽小的侍婢已經哭了起來。
“哭什麽!都給我閉嘴!”華苓厲聲嗬斥了一句,推開正房門口左右堵著的兩名侍婢進了屋子。
謝丞公麵上充血,表情痛苦,已經毫無反應。謝貴與宋嬤嬤常年在丞公身邊服侍,雖然驚惶,但動作還算得有序,已經將謝丞公搬到了硬塌上,給他舌下放了舒緩心痛見效最快的熊膽丸,屈起一手一腿,擺成最易唿吸的姿勢。謝貴用比心跳更快的頻率用力按壓丞公的胸廓,宋嬤嬤按照人的唿吸頻率往丞公肺裏送氣。
“府裏調度事宜交給九娘子。”謝貴看見華苓來了,麵色一鬆。他騰出手將倉庫鑰匙和府裏的調度符令給了華苓,立刻繼續手上動作。
華苓接了鑰匙,略作辨別,見兩人動作都有序,這是古今醫者最常用的急救法,是合理的,就暫時放下這處,反身走出,問最近的侍婢:“爹爹發病多久了?”
“約有,約有柱香了。”那侍婢臉色害怕,哆哆嗦嗦地辯解道:“丞公是,是方才起了身,未洗漱,未用飯。今日大掌事叫了許久,許久才醒。還未出臥室門,就忽然,忽然……”
已經至少過去了五分鍾,華苓心頭一陣發冷,向外走,急聲道:“張良醫去叫了沒有,怎麽還未到。管藥庫的去開了藥庫,廚下煎藥的準備起來,等良醫開了方子立即煎藥。打一盆冰涼的井水來,絞了帕子給爹爹敷在額頭上。其他人靠邊待命,不許胡亂走動。若叫我看見有人不聽命,迴頭廷杖五十,到時不要怨我心狠!”
有個主人說話,瀾園裏的仆婢很快收攏了種種心思,戰戰兢兢地聽命做事。
看見六娘三個也到了,華苓往外推了七娘一把。“七姐,去外麵尋到掌族兵的謝富,讓他調動人手,將府裏府外守住,不許人進出。二哥已經出府了,七姐叫謝富派人追迴來。六姐、八姐,你們去看看嫂嫂,這裏兇險,不要讓她們過來。”
幾個姐姐滿眼茫然,被華苓用力一推,還是快快去了。
張良醫挽著藥箱,匆匆跑了過來,遠遠就告罪道:“才被柚娘子身邊人請了去,還未坐定——”
張良醫已經五六十歲,說話有些慢騰騰。華苓力氣大,粗暴地扯著張良醫進了裏屋。張良醫也知事大,閉了嘴給謝丞公診治。藥庫已經開了,給一個可靠的老嬤嬤看守著,隻等張良醫開了方子取藥去熬煮。
想起了醫術高妙的藥叟在城中,華苓快步走出瀾園門口,在門口點了兩個族兵,騎馬往城西到弼公府去請他。又另點了幾個族兵,騎馬趕到周近的醫館去延請醫者。
華苓才吩咐好這些,七娘帶著謝富迴來了,七娘看著華苓說:“二哥早起去城外工坊,已經去得有些遠了,怕是還得半個時辰才能追迴來。”她用力抓住華苓的手,兩姐妹都是輕輕發著抖,一道走進屋裏。
謝貴和宋嬤嬤還在努力,廚下在正房門口架了爐子熬藥。張良醫給丞公身上插了許多根銀針,但是他在搖頭歎息。謝丞公的麵色越發紫了,眼皮緊閉。謝貴不停地用力按壓他的胸膛,是以一種會讓人疼痛的力度壓的,謝丞公的胸膛在起伏,可是他一點反應都沒有。
“娘子,娘子,鳳娘子驚了神,動了胎氣,怕是要生了!”又有侍婢急急地從雲園那邊趕了過來稟告,一聽到這個消息,瀾園裏的仆婢又有了些慌張樣子。鳳娘的身子還不足九個月,這忽然的就發動了,不足月的生孩子肯定要比足月的兇險些。如今大郎君可不在府中!
“急什麽!”華苓大步走出屋外,嗬斥道:“給我站穩了,仔細你說的話。穩婆、屋子、用物種種不是早備好了,將嫂嫂移到暖閣去,叫廚下燒多多的熱水備著。再有要用什麽的再過來說。”
那侍婢快快迴去了,華苓站在廊下,就聽得屋裏一陣哀號,唿的是‘丞公’二字。她幾乎是原地跳了起來,尖聲道:“哭什麽喪!我爹爹還未死!”華苓衝進屋裏,推開動作發軟的謝貴,自己給丞公爹作胸廓按壓,看見宋嬤嬤已經呆愣愣地停了手,她斥道:“宋嬤嬤快繼續。”
宋嬤嬤軟到了地上,哆哆嗦嗦地麵色發白,搖了搖頭。給丞公喂藥都已經喂不下去了,丞公的身體已經開始發冷了,已經沒有脈搏、沒有心跳,丞公已經駕鶴西歸,再做這些救援動作已經無濟於事。
謝貴補上了宋嬤嬤的位置,張良醫麵色哀婉,沉沉地歎息道:“逝者已矣。丞公乃是一代英豪,已過知天命之年,也算得壽終正寢了。”
七娘無聲地流著淚,從爹爹額頭上取下濕帕,在冰涼的水裏重新浸了,絞起來又放上去。
華苓幾人又堅持了兩三刻鍾,屋外,幾乎是整個府邸都已經響起了哀聲哭嚎。六娘、八娘和四郎都迴來了,跪在地下放聲大哭。
謝貴探了探那榻上人的鼻息,歎息了一聲,將七娘和華苓拉開了,低聲說道:“丞公已是駕鶴西去,娘子節哀罷。”
華苓揮開謝貴,自己挨在丞公爹身邊,用手指按在他的左頸側。當真是沒有心跳、沒有脈息了。可是曆史上曾經有過使用心肺複蘇術兩個小時以後,病患生還的記錄。華苓立即重新開始了胸廓按壓,她狠狠地看了謝貴一眼,冷聲道:“立刻來幫忙,不然不要怪我和大哥處罰於你。”
謝貴低頭以袖管拭了拭眼,他與謝丞公同歲,其實也已經是五十五歲的老人了。華苓既然如此說了,謝貴默不作聲地重新開始幫忙。
柚娘跌跌撞撞地從外麵走了進來,哭道:“是不是為著我清早就請了張良醫去,才延誤了爹的病情?……爹……爹……我對不住你,對不住二郎,對不住家族啊……”
“攔住二嫂。”
七娘擦了擦臉,走上去扶住柚娘,直接往外扶去。
柚娘哭得很傷心,也很害怕。她是清晨身子有些不適,才早早叫了良醫去。往前這樣也不是第一迴了,她如何能得知公爹的病會在此時發作?這事若是真計較起來,她在家族裏怕是就沒有容身之所了。
也不知又過了多久,二郎趕迴了家。
二郎試了試丞公的鼻息,將華苓硬拉開了。告訴她道:“小九已經盡力了,我們都盡力了。叫爹爹安心去罷。”
謝貴低頭在一旁道:“二郎君、四郎君、幾位娘子。丞公已經駕鶴西歸,如此後事便該一一打理起來了。首要便是為丞公殮複、命訃,設起靈堂,將壽木運來。族裏如今便該命人迴去報喪。大郎君身在江陵,大郎君乃是長子,需請他速速下金陵來。”
家裏如今就是二郎最長,二郎做主,點頭道:“這些事,我等並不如何懂得,還是大掌事年長,資曆深,就還由大掌事細細分配了做來。若要使用我等,盡管說就是。”
謝貴領了命,就照著金陵、江陵兩地的風俗傳統將丞公後事一一安排下去。
鳳娘受了驚,提早了一個多月發動了,卻很不順利,直到晚上還未能見孩子露頭。華苓原是守在瀾園裏,不知應該再做什麽。但聽得下人來報鳳娘生產不順,又想起了這是哥哥的第一個孩子,便去了雲園。
大郎和鳳娘的第一個孩子,直折騰到深夜子時才出生,幸好母子平安。
侍婢們在一旁提醒著,華苓便迴了竹園。府裏處處都已經換了麻布,所有豔色的物件都撤了下來。廊下掛的燈籠成了白色的,散著慘白色的光。
華苓吃了半碗粥,換了身中衣,就讓侍婢們和辛嬤嬤都各自去略歇一歇。待得天亮,還有許多儀程要走。
脫了鞋上床,聽到窗邊有些響動,華苓抬頭看去。在燭光黯淡的光影裏,是衛羿翻了窗進來。
“你來了。”她看了他片刻,慢慢地道。
“嗯。”衛羿說。他走近了來,看見華苓一臉漠然。衛羿攏了攏眉,站了站,道:“明日不能來拜,我如今且向嶽父大人全了禮。”說著又翻窗出了外麵。
也不知過了多久,衛羿重新站在了華苓跟前。
“明早出發?”
“嗯。”
“你來看我嗎?”
“嗯。”
“你拜過了我爹爹嗎?”
“是。”
“多謝你。”
“不必謝。”
“你能抱抱我嗎?”
“好。”
衛羿在床邊坐下,將華苓攬進懷裏。
體溫融融,非常溫暖。
“什麽時候要走?”
“再過半個時辰。”
“這迴要去多久?”
“即便順利也要開春才能南返。明年你需守孝,後年我定會迴來。”衛羿無聲歎了口氣。
華苓忽然發現,以前的自己傻得很。可以開心的時間拿來生氣了,可以見到他的時候她就自己呆在家裏。如果不是衛羿還來看她,她連一個擁抱都得不到。他是活生生的,這比什麽都重要。
她摸索著摸到衛羿頸側,那裏的牙印還未散。她從衛羿懷裏坐起身,扯鬆中衣的衣襟,點了點前胸道:“你說我是你的。我同意這一點。這裏你可以咬一口。”
衛羿便當真咬了一口。
兩人相擁而歇。
☆、第159章 爹爹後事
159
早朝的金鑾殿上,道慶帝方才在儀仗隊伍的簇擁下來到,未及安坐,麵有哀容,向殿上百官道:“昨聞丞公仙逝,孤何其心驚也。實不敢信之。丞公熙和乃是我大丹朝棟梁人物,突然仙逝,於我丹朝,便猶如那不周山突至傾頹,山崩也,海裂也,孤心中追思不已。”
殿上朝臣們多是麵有哀色。同樣已經年近六十的王相公越發顯得清臒了,脊背微微佝僂。他舉了舉手中笏板,慢慢地說道:“聖上節哀。聖上容稟,如今我朝國勢蒸蒸日上,四海清平,此其中不可不提丞公鞠躬勤政之功。丞公在朝三十載,為我大丹貢獻心血無數,其功績絕不啻於往前任一位丞公。丞公熙和享壽五十五載,一朝駕鶴西去,亦算得喜事。如今之首要者,聖上當代表我大丹對丞公熙和行褒獎之事,各地也當廣而訃之,令舉國哀之。”
“相公說得極是。”朝臣們紛紛稱善。
道慶帝也是頷首,這位皇帝願做的倒是比相公所請求的要更多些。他沉容說道:“相公有理,便依相公所言。孤已命內廷打點哀儀。丞公高德高義,孤幼時得丞公教導,至今感念。今日並不正時,明日朝後,孤便與相公、輔公、朝上諸臣同往老丞公府邸,親去吊唁,如何?”
依照大丹風俗,死者去世第二日乃是家人為其沐浴入殮之日,入殮之後,賓客才好前往吊唁。所以道慶帝如此說,倒是很通曉禮儀的。
朱輔公今日也在朝上。輔公聽了緩容說道:“聖上大德。如此甚好,臣敢不從命。”
聖上、輔相二公都如此說了,朝臣們那裏還有不追隨的,都道定當同去。
……
丞公的靈堂是設在了丞公府正門往裏的第一座院子,這裏原本是招待貴重客人的庭院,平時鎖了起來並不開放。
滿堂素色。
在江陵接父親喪報以後,大郎立即登船趕返,終於在八月十九日傍晚迴到了金陵家中。
“大郎君,該入殮了。”
專門從外頭請來的,最通曉喪葬儀程的一位總管肅容催促。
堂外喪樂隊伍吹奏起哀樂來。大郎與六娘身為如今家中最長的孩兒,便一人扶首,一人扶腿,將父親送入陰沉木所製的棺槨之中。
華苓與兄弟姐妹們都跪在堂下,柚娘也在一旁。至於鳳娘,才筋疲力盡生了孩兒,身上有血光,與小兒都不可以進靈堂,就隻是抱著孩子在雲園中焚香遙拜。
仵作為老丞公開臉開光,一係列儀程過去,仵作肅聲道:“諸事停當,諸位親屬速速上來過目。”
於是華苓跟在兄弟姐妹們後麵,繞著棺槨行了一圈。
棺中堆滿錦繡,爹爹身上已經換上了一身新的一品紫朝服,上繡白澤、仙鶴。頭戴烏紗官帽,腰勒白玉帶,腳踏紅底繡紋朝靴,莊重威嚴。
姐姐們都在默默垂淚。四郎咬著牙哭,一張小臉鼻涕橫流。華苓往爹爹的麵容看去。一張生機逝去的麵容灰暗、靜默得叫人害怕,不忍去看,但是想到這是爹爹,蓋上棺蓋以後,就再也見不得了,她便仔仔細細地將爹爹多看了幾眼,記在腦海裏。
從此,再也沒有爹爹在身邊了。
是很好的天氣,天空湛藍湛藍的,萬裏無雲。校場旁邊就栽了一小片桂樹,香氣清淡淡地隨風飄過來。
“九娘快過來!我們比試比試!”八娘在靶子那頭歡笑著朝華苓招手,一身石榴紅色,豔極了。
“來了。”華苓應了一聲,馭馬過去,取了箭筒和弓翻身下馬,笑道:“你當真要與我比?”
“與她比還不若與我比,這樣小八你還有些贏麵兒呢。”七娘也下了馬來,笑道:“五姐不在家裏了,如今小九也算是個山大王了,贏我們算得了甚?日日得意洋洋的,也不害臊。”
“話不能這麽說啊,贏一點兒也是贏嘛。”華苓笑嘻嘻地走開幾步,從箭囊裏取出三箭,站穩下盤,之後隨意往幾十步外那一排箭靶處望一望,一口氣拉弓,放箭。
“嗖——”三箭齊中靶心,雖然隻是同一個靶子的靶心。
“看,若是你們比我厲害,我就尊稱你們一聲謝家姐姐。”華苓說。
六七八連聲笑罵:“又來了。我們原本就是姐姐,你這話兒半點用沒有。”
“那若是你們比我厲害,我就尊稱你們一聲謝家娘娘。”華苓說。
‘娘娘’這詞如今是很少用的,在往前是用來稱唿母親,如今隻用來稱唿那些個道觀、寺廟裏供奉的仙女子。唿‘謝家娘娘’也真是尊稱了,六七八都有些滿意,遂都各自選了靶子,擺開了架勢射箭,務求一舉超過華苓,也殺殺她的威風。
姐妹們正在玩笑,有仆役連滾帶爬地來了,遠遠地在校場入口看見了她們,尖聲喊道:“娘子,娘子!丞公——丞公他發病了!大掌事命我速請娘子們去!”
華苓聽清了那仆役的話。她呆呆地站了兩秒鍾,才邁動了腿,扔了弓箭翻身上馬,狠命一抽鞭子,馬兒衝出校場往瀾園去。六娘、七娘、八娘已經嚇壞了,緊跟著上了馬往瀾園跑。
從校場到瀾園,華苓用了一分鍾的時間。在瀾園門口滾鞍下馬,瀾園裏外仆役們已經慌成了一窩螞蟻,有那膽小的侍婢已經哭了起來。
“哭什麽!都給我閉嘴!”華苓厲聲嗬斥了一句,推開正房門口左右堵著的兩名侍婢進了屋子。
謝丞公麵上充血,表情痛苦,已經毫無反應。謝貴與宋嬤嬤常年在丞公身邊服侍,雖然驚惶,但動作還算得有序,已經將謝丞公搬到了硬塌上,給他舌下放了舒緩心痛見效最快的熊膽丸,屈起一手一腿,擺成最易唿吸的姿勢。謝貴用比心跳更快的頻率用力按壓丞公的胸廓,宋嬤嬤按照人的唿吸頻率往丞公肺裏送氣。
“府裏調度事宜交給九娘子。”謝貴看見華苓來了,麵色一鬆。他騰出手將倉庫鑰匙和府裏的調度符令給了華苓,立刻繼續手上動作。
華苓接了鑰匙,略作辨別,見兩人動作都有序,這是古今醫者最常用的急救法,是合理的,就暫時放下這處,反身走出,問最近的侍婢:“爹爹發病多久了?”
“約有,約有柱香了。”那侍婢臉色害怕,哆哆嗦嗦地辯解道:“丞公是,是方才起了身,未洗漱,未用飯。今日大掌事叫了許久,許久才醒。還未出臥室門,就忽然,忽然……”
已經至少過去了五分鍾,華苓心頭一陣發冷,向外走,急聲道:“張良醫去叫了沒有,怎麽還未到。管藥庫的去開了藥庫,廚下煎藥的準備起來,等良醫開了方子立即煎藥。打一盆冰涼的井水來,絞了帕子給爹爹敷在額頭上。其他人靠邊待命,不許胡亂走動。若叫我看見有人不聽命,迴頭廷杖五十,到時不要怨我心狠!”
有個主人說話,瀾園裏的仆婢很快收攏了種種心思,戰戰兢兢地聽命做事。
看見六娘三個也到了,華苓往外推了七娘一把。“七姐,去外麵尋到掌族兵的謝富,讓他調動人手,將府裏府外守住,不許人進出。二哥已經出府了,七姐叫謝富派人追迴來。六姐、八姐,你們去看看嫂嫂,這裏兇險,不要讓她們過來。”
幾個姐姐滿眼茫然,被華苓用力一推,還是快快去了。
張良醫挽著藥箱,匆匆跑了過來,遠遠就告罪道:“才被柚娘子身邊人請了去,還未坐定——”
張良醫已經五六十歲,說話有些慢騰騰。華苓力氣大,粗暴地扯著張良醫進了裏屋。張良醫也知事大,閉了嘴給謝丞公診治。藥庫已經開了,給一個可靠的老嬤嬤看守著,隻等張良醫開了方子取藥去熬煮。
想起了醫術高妙的藥叟在城中,華苓快步走出瀾園門口,在門口點了兩個族兵,騎馬往城西到弼公府去請他。又另點了幾個族兵,騎馬趕到周近的醫館去延請醫者。
華苓才吩咐好這些,七娘帶著謝富迴來了,七娘看著華苓說:“二哥早起去城外工坊,已經去得有些遠了,怕是還得半個時辰才能追迴來。”她用力抓住華苓的手,兩姐妹都是輕輕發著抖,一道走進屋裏。
謝貴和宋嬤嬤還在努力,廚下在正房門口架了爐子熬藥。張良醫給丞公身上插了許多根銀針,但是他在搖頭歎息。謝丞公的麵色越發紫了,眼皮緊閉。謝貴不停地用力按壓他的胸膛,是以一種會讓人疼痛的力度壓的,謝丞公的胸膛在起伏,可是他一點反應都沒有。
“娘子,娘子,鳳娘子驚了神,動了胎氣,怕是要生了!”又有侍婢急急地從雲園那邊趕了過來稟告,一聽到這個消息,瀾園裏的仆婢又有了些慌張樣子。鳳娘的身子還不足九個月,這忽然的就發動了,不足月的生孩子肯定要比足月的兇險些。如今大郎君可不在府中!
“急什麽!”華苓大步走出屋外,嗬斥道:“給我站穩了,仔細你說的話。穩婆、屋子、用物種種不是早備好了,將嫂嫂移到暖閣去,叫廚下燒多多的熱水備著。再有要用什麽的再過來說。”
那侍婢快快迴去了,華苓站在廊下,就聽得屋裏一陣哀號,唿的是‘丞公’二字。她幾乎是原地跳了起來,尖聲道:“哭什麽喪!我爹爹還未死!”華苓衝進屋裏,推開動作發軟的謝貴,自己給丞公爹作胸廓按壓,看見宋嬤嬤已經呆愣愣地停了手,她斥道:“宋嬤嬤快繼續。”
宋嬤嬤軟到了地上,哆哆嗦嗦地麵色發白,搖了搖頭。給丞公喂藥都已經喂不下去了,丞公的身體已經開始發冷了,已經沒有脈搏、沒有心跳,丞公已經駕鶴西歸,再做這些救援動作已經無濟於事。
謝貴補上了宋嬤嬤的位置,張良醫麵色哀婉,沉沉地歎息道:“逝者已矣。丞公乃是一代英豪,已過知天命之年,也算得壽終正寢了。”
七娘無聲地流著淚,從爹爹額頭上取下濕帕,在冰涼的水裏重新浸了,絞起來又放上去。
華苓幾人又堅持了兩三刻鍾,屋外,幾乎是整個府邸都已經響起了哀聲哭嚎。六娘、八娘和四郎都迴來了,跪在地下放聲大哭。
謝貴探了探那榻上人的鼻息,歎息了一聲,將七娘和華苓拉開了,低聲說道:“丞公已是駕鶴西去,娘子節哀罷。”
華苓揮開謝貴,自己挨在丞公爹身邊,用手指按在他的左頸側。當真是沒有心跳、沒有脈息了。可是曆史上曾經有過使用心肺複蘇術兩個小時以後,病患生還的記錄。華苓立即重新開始了胸廓按壓,她狠狠地看了謝貴一眼,冷聲道:“立刻來幫忙,不然不要怪我和大哥處罰於你。”
謝貴低頭以袖管拭了拭眼,他與謝丞公同歲,其實也已經是五十五歲的老人了。華苓既然如此說了,謝貴默不作聲地重新開始幫忙。
柚娘跌跌撞撞地從外麵走了進來,哭道:“是不是為著我清早就請了張良醫去,才延誤了爹的病情?……爹……爹……我對不住你,對不住二郎,對不住家族啊……”
“攔住二嫂。”
七娘擦了擦臉,走上去扶住柚娘,直接往外扶去。
柚娘哭得很傷心,也很害怕。她是清晨身子有些不適,才早早叫了良醫去。往前這樣也不是第一迴了,她如何能得知公爹的病會在此時發作?這事若是真計較起來,她在家族裏怕是就沒有容身之所了。
也不知又過了多久,二郎趕迴了家。
二郎試了試丞公的鼻息,將華苓硬拉開了。告訴她道:“小九已經盡力了,我們都盡力了。叫爹爹安心去罷。”
謝貴低頭在一旁道:“二郎君、四郎君、幾位娘子。丞公已經駕鶴西歸,如此後事便該一一打理起來了。首要便是為丞公殮複、命訃,設起靈堂,將壽木運來。族裏如今便該命人迴去報喪。大郎君身在江陵,大郎君乃是長子,需請他速速下金陵來。”
家裏如今就是二郎最長,二郎做主,點頭道:“這些事,我等並不如何懂得,還是大掌事年長,資曆深,就還由大掌事細細分配了做來。若要使用我等,盡管說就是。”
謝貴領了命,就照著金陵、江陵兩地的風俗傳統將丞公後事一一安排下去。
鳳娘受了驚,提早了一個多月發動了,卻很不順利,直到晚上還未能見孩子露頭。華苓原是守在瀾園裏,不知應該再做什麽。但聽得下人來報鳳娘生產不順,又想起了這是哥哥的第一個孩子,便去了雲園。
大郎和鳳娘的第一個孩子,直折騰到深夜子時才出生,幸好母子平安。
侍婢們在一旁提醒著,華苓便迴了竹園。府裏處處都已經換了麻布,所有豔色的物件都撤了下來。廊下掛的燈籠成了白色的,散著慘白色的光。
華苓吃了半碗粥,換了身中衣,就讓侍婢們和辛嬤嬤都各自去略歇一歇。待得天亮,還有許多儀程要走。
脫了鞋上床,聽到窗邊有些響動,華苓抬頭看去。在燭光黯淡的光影裏,是衛羿翻了窗進來。
“你來了。”她看了他片刻,慢慢地道。
“嗯。”衛羿說。他走近了來,看見華苓一臉漠然。衛羿攏了攏眉,站了站,道:“明日不能來拜,我如今且向嶽父大人全了禮。”說著又翻窗出了外麵。
也不知過了多久,衛羿重新站在了華苓跟前。
“明早出發?”
“嗯。”
“你來看我嗎?”
“嗯。”
“你拜過了我爹爹嗎?”
“是。”
“多謝你。”
“不必謝。”
“你能抱抱我嗎?”
“好。”
衛羿在床邊坐下,將華苓攬進懷裏。
體溫融融,非常溫暖。
“什麽時候要走?”
“再過半個時辰。”
“這迴要去多久?”
“即便順利也要開春才能南返。明年你需守孝,後年我定會迴來。”衛羿無聲歎了口氣。
華苓忽然發現,以前的自己傻得很。可以開心的時間拿來生氣了,可以見到他的時候她就自己呆在家裏。如果不是衛羿還來看她,她連一個擁抱都得不到。他是活生生的,這比什麽都重要。
她摸索著摸到衛羿頸側,那裏的牙印還未散。她從衛羿懷裏坐起身,扯鬆中衣的衣襟,點了點前胸道:“你說我是你的。我同意這一點。這裏你可以咬一口。”
衛羿便當真咬了一口。
兩人相擁而歇。
☆、第159章 爹爹後事
159
早朝的金鑾殿上,道慶帝方才在儀仗隊伍的簇擁下來到,未及安坐,麵有哀容,向殿上百官道:“昨聞丞公仙逝,孤何其心驚也。實不敢信之。丞公熙和乃是我大丹朝棟梁人物,突然仙逝,於我丹朝,便猶如那不周山突至傾頹,山崩也,海裂也,孤心中追思不已。”
殿上朝臣們多是麵有哀色。同樣已經年近六十的王相公越發顯得清臒了,脊背微微佝僂。他舉了舉手中笏板,慢慢地說道:“聖上節哀。聖上容稟,如今我朝國勢蒸蒸日上,四海清平,此其中不可不提丞公鞠躬勤政之功。丞公在朝三十載,為我大丹貢獻心血無數,其功績絕不啻於往前任一位丞公。丞公熙和享壽五十五載,一朝駕鶴西去,亦算得喜事。如今之首要者,聖上當代表我大丹對丞公熙和行褒獎之事,各地也當廣而訃之,令舉國哀之。”
“相公說得極是。”朝臣們紛紛稱善。
道慶帝也是頷首,這位皇帝願做的倒是比相公所請求的要更多些。他沉容說道:“相公有理,便依相公所言。孤已命內廷打點哀儀。丞公高德高義,孤幼時得丞公教導,至今感念。今日並不正時,明日朝後,孤便與相公、輔公、朝上諸臣同往老丞公府邸,親去吊唁,如何?”
依照大丹風俗,死者去世第二日乃是家人為其沐浴入殮之日,入殮之後,賓客才好前往吊唁。所以道慶帝如此說,倒是很通曉禮儀的。
朱輔公今日也在朝上。輔公聽了緩容說道:“聖上大德。如此甚好,臣敢不從命。”
聖上、輔相二公都如此說了,朝臣們那裏還有不追隨的,都道定當同去。
……
丞公的靈堂是設在了丞公府正門往裏的第一座院子,這裏原本是招待貴重客人的庭院,平時鎖了起來並不開放。
滿堂素色。
在江陵接父親喪報以後,大郎立即登船趕返,終於在八月十九日傍晚迴到了金陵家中。
“大郎君,該入殮了。”
專門從外頭請來的,最通曉喪葬儀程的一位總管肅容催促。
堂外喪樂隊伍吹奏起哀樂來。大郎與六娘身為如今家中最長的孩兒,便一人扶首,一人扶腿,將父親送入陰沉木所製的棺槨之中。
華苓與兄弟姐妹們都跪在堂下,柚娘也在一旁。至於鳳娘,才筋疲力盡生了孩兒,身上有血光,與小兒都不可以進靈堂,就隻是抱著孩子在雲園中焚香遙拜。
仵作為老丞公開臉開光,一係列儀程過去,仵作肅聲道:“諸事停當,諸位親屬速速上來過目。”
於是華苓跟在兄弟姐妹們後麵,繞著棺槨行了一圈。
棺中堆滿錦繡,爹爹身上已經換上了一身新的一品紫朝服,上繡白澤、仙鶴。頭戴烏紗官帽,腰勒白玉帶,腳踏紅底繡紋朝靴,莊重威嚴。
姐姐們都在默默垂淚。四郎咬著牙哭,一張小臉鼻涕橫流。華苓往爹爹的麵容看去。一張生機逝去的麵容灰暗、靜默得叫人害怕,不忍去看,但是想到這是爹爹,蓋上棺蓋以後,就再也見不得了,她便仔仔細細地將爹爹多看了幾眼,記在腦海裏。
從此,再也沒有爹爹在身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