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娘又開始看華苓不順眼,一看到她就扔白眼。相比之下,八娘比她同胞姐姐厲害多了,整日纏著華苓問她:“九娘,九娘,你是怎麽討爹爹歡心的呀?爹爹竟這般高興,允你自由出外去玩!還有啊,為什麽弼公、相公、輔公都給你禮物啊,還給了那麽多!九娘告訴我們嘛,告訴我們,我們也想試試啊,說不定爹爹也會賞我們好東西,告訴我們嘛,告訴我們嘛!”
說話的時候正是繡課,八娘纏在華苓身邊吱吱喳喳個不停,這幾日裏幾家的禮物可是一車一車送進的竹園,八娘好奇得很了。
娘子們都大了,如今繡藝也都慢慢有了樣子,關繡娘便不再時時很嚴肅地抓著娘子們專心學繡了,見她們姐妹願意在一處說話也不管。
華苓繡了幾針,瞥八娘一眼。八娘比四娘又要討人喜歡些,就在於八娘特別懂得化忌妒為熱情,纏著人問來問去,尺度又把握得非常好,等閑不會叫人厭煩。
七娘蹙眉說:“小八莫要如此長舌。”
八娘噘嘴,說:“七姐,難道你就不好奇嘛?我們是姐妹,九娘與我們說說又有什麽打緊。頂多我們保證不與外人說嘛。”
五娘和六娘其實心裏也很好奇的,於是一同眼神熠熠地看華苓。
華苓笑道:“其實就是看的書裏麵,提到了一些與江南大旱有關的記載,於是便與爹爹說了,碰巧派上了些用場,所以爹爹和相公幾位才獎賞於我。若是你們也想給爹爹幫些忙,也時常去翻翻瀾園那些文書啊,爹爹又不禁我們翻看。多看多想,有時候好想法就是這樣出來的嘛。”
娘子們一聽就泄氣了,瀾園裏的書她們也不是沒有看過,但是那一架子、一架子的備案文書,好些角落裏的都已經布滿了灰塵,拿起來就滿是陳腐味道,嗆鼻得很不說,翻開了裏麵全是“xx年xx月xx日,某某做了某某事”這樣枯燥無味的記錄,誰看得下去。
四娘瞪了華苓一眼,九娘又來炫耀了,真是厭煩得很,老是拿這些大家都不會去做的事來說。
七娘蹙眉說:“我寧願臨幾幅畫。”
華苓不由想,七娘這樣不愛俗務,日後最好還是嫁到個人口少、成分簡單的家庭吧,最好丈夫也是愛舞文弄墨的人物,這樣也許,兩夫妻也比較容易琴瑟和鳴?
在對待七娘上,其實華苓心裏也是很矛盾的。世人都是俗的,錢財、地位、子嗣、容顏、儀態種種,世人看得見的、會拿來評判一個人好壞高低的,通常就是這些容易看見的內容。
但是很明顯地,依七娘的性子,她關注的就不會是這些。還在家裏時也好說,誰都會縱著她的,但若是嫁了,撲麵而來的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些小事,也許身邊、家中所有的人都很難理解她的想法,隻能是她去了解、去適應。這段過程,七娘一定會覺得不樂。
所以如果是為七娘好,現在就應該多讓她看清楚這個世界。
要讓她對以後可能過的日子覺得‘甘心’。
但是這樣一個才沒了母親和哥哥的女孩兒,好容易才高興了起來,若是拿許多烏糟事去煩擾她,又是何苦來由?
就好象一塊光華璀璨的寶石,它生來就那麽美,它的每一根線條都有它的驕傲,要如何狠心的人,才能拿一些不值錢、不起眼的沙礫去打磨它呢?
“小九。”
七娘走過來,頂了頂華苓的額角,不滿道:“你又發呆。”
八娘眼珠子一轉,拉著華苓的手央求道:“九娘,九娘,你得了什麽好東西呀,與我們看看,看看好不好?”
華苓揉揉額頭,點頭笑道:“好,大家下了學就到我那裏去看啊,有喜歡的就挑幾樣。”
娘子們都很高興,雖然不能像九娘那樣討爹爹歡心,但可以白得好東西,誰不情願呀!
於是下學後,娘子們一道到了竹園,將華苓新得的好東西都看了一轉,然後一人挑走了幾樣東西。裏麵價值最高的是一整斛的黑色珍珠,珍珠之中顏色稀奇的原本價格就高,這一斛來自朱輔公的黑珍珠顆顆大小一致,估價怕是能到兩千兩,就被娘子們數數一人分了一匣,心疼得辛嬤嬤說不出話。
相公送來的,一副尺寬的前朝草書大家的手跡給了七娘,其他娘子們也各自看著喜好選了喜歡的東西,三娘臨近出嫁,華苓幹脆又多給了她一份。
將娘子們都送走,華苓看著辛嬤嬤笑,嬤嬤心疼得臉上的皺紋都多了好幾條。
金瓶笑道:“嬤嬤看了我們娘子這許多年了,難道還不曉得我們娘子大方?也就是些好東西,也並沒有好得天上地下就此一份呀。”
華苓彎彎眼睛:“還是金瓶姐姐有氣度。”
辛嬤嬤摟著華苓歎氣,心道這孩子還是這樣大手大腳,以後可如何是好。
……
第二日,晏河給華苓迴了信來,隻說孩子很健康,滿月宴會在宮裏辦,就不請她了,往後再請她去看孩子。
華苓便把這事暫時放到了一邊。
六月初原本正是江南梅雨之季,但今歲江南卻近乎‘空梅’,江南大旱之地在整個六月幾乎都沒有下雨。今歲的第一造稻穀是無收了,第二造稻穀也普遍無法栽種。連就在江邊的金陵,進了六月之後,也隻下了一兩場小雨,城內外大小河流的水位降得十分厲害,一些隻有二三米、四五米寬的小河流陸續斷流惡了。
府中打有深井,用水倒是還並無大問題,但華苓早早就跟謝丞公提過用水需節約的事,是以丞公也早早就對府中上下用水作了限製。因為,雖然井水抽上來的是平常看不見的地下河的水,但地下河的水源也是有限的。後世好些千萬人口級別的大城市,人口稠密,對於水的消耗極其驚人,地下水位沉降得厲害,偶爾就會發生整片的地麵裂開、整棟樓歪倒下的事故,到那時再來考慮節約水源的問題就太晚了。
大旱時常伴著蝗災,袁州、吉州、虔州等地出現了鋪天蓋地的蝗蟲,這些黃色的小昆蟲也不知從何而起,成群結隊、鋪天蓋地,凡是它們所經之地,所有的植物都會被啃食殆盡。
這幾州百姓,今年內是無法耕種的了,朝廷隻得盡量調運米糧支援,在丞公相公等人的提前準備和安置下,也並未出現大量流民離開當地的事。
大郎也坐不住了,他負責著族中在江南一帶的產業,身在金陵,畢竟無法得到第一手的信息,是以六月中就帶著人往南去了。謝族本身經營得法,儲糧充足,若是必要,也是願意拿出大量米糧來賑災的,其他幾家也是如此,地位越高,責任越大,大家都明白這一點。
丞公也忙得神龍見首不見尾,於是今歲的七夕,乞巧節,丞公府中過得特別冷清。
出了七月,進了八月,江南道終於下了一場豪雨,肆虐的旱情漸漸消泯,百姓們喜極而泣。但是八月要栽種稻穀已經太遲,當地百姓隻能遍栽甘薯、土芋等能一直長到初冬的作物,聊以來年充饑。
八月初八,三娘出嫁。
有爹爹疼愛,姐妹加持,三娘的嫁妝比二娘當時的還要厚幾分。三娘繡藝絕佳,身上的翟衣、繡鞋、團扇等物都是自己精心繡製而成,一出現在客人們跟前,身姿秀雅婀娜、衣裙精致華美,就看得所有的女性忌妒不已。
三娘的夫君武大郎麵貌平凡,嘴唇略厚,看著就是個性情憨厚的,大喜日子來迎新娘子,武大郎表現得非常喜悅,一路都有人在前麵引著,還是好幾迴走岔了路,催妝詩也念得結結巴巴,直叫人笑得打跌。
謝丞公對小夫妻一番訓話,大郎二郎拍著妹婿的肩膀說了一番狠話,姐妹們笑著將三姐姐送上迎親馬車,從此便歸夫家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祝我快樂的妹紙們!很開心!
咳咳,更了這點我繼續碼,還差三千!
☆、第138章 吉州事件
138
三娘出嫁以後,丞公府裏又似冷清了些。二娘和三娘的園子基本上搬空,不常用的物件被收入庫房,園子在一番打掃以後就暫時鎖起來了。
領著下屬在江南道各州城遊走了一轉迴來,大郎整個人看著就黑了、瘦了,又幹練不少,完全成了成年人了。大郎處事幹練果決,又有必要的寬和氣度,對受災最嚴重的各州城,是很果斷地命令謝族設在各州城的糧倉,開倉以低於市價一半的價格售糧,當地好些大家族在謝家的榜樣下,不管情願還是不情願的,也都開倉放了些糧米,活人無數。
朝廷雖然調運糧草賑災,但從他處調來畢竟有時間差,也幸好有這些大家大族出力,兩廂合作,才從旱災的口中留下了許多性命來。
雖然族中因此有些虧損,但如今謝家、謝家大郎在江南道的百姓當中聲譽極高,百姓感念謝家恩德,往後自然也會更傾向於走進謝家的產業消費。
總體來說,族中對大郎的處置還是滿意的,大郎對自己也十分滿意。如今他算可以獨當一麵了,父親、族中對他都是看好的,對一個男人來說,也很難有比所做的事得到同性長輩的認可和稱讚更有成就感的事了。
對此,華苓隻是道:“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我們家還算明智,在這樣的時候,若是我們還守著許多資源,看著外麵的民眾在饑渴中掙命,是定然會犯眾怒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郎點頭:“往前多少王朝都是如此覆滅,我明白。”
“民眾就是這樣的一個群體嘛。”華苓微笑。“他們的要求通常都很簡單,他們的想法也通常很簡單,不管規則如何,隻要大家都遵守,就能走下去。——其實,大哥,我一直有個問題沒有問。”
華苓看著大郎的眼睛,問他道:“你覺得,我們這樣的人家,和市井百姓遵守的規則應該不一樣嗎?”
大郎沉思了一陣,說:“都是為人,若說從頭到尾都不一樣,那是有些不應該。但實際上,我們家與那等市井當中的小門小戶又如何相同?我們家的子弟與他們家的子弟,若是死上一個,損失如何一樣?便是嫁娶上,所耗費的財力也是天與地的不同。人命貴賤,竟是生來便有分別。”
“《商君列傳》裏亦曾有言,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但小九你應當知道,在此傳中,王子犯法,當時受罰的是王子之師。便似如今,若是宮中皇帝、公主行差踏錯,泰半也隻有嘍羅出來受死罷了。”
華苓明白大郎的意思。即使言明要約束所有人的規則擺在那裏,可當觸犯規則的是擁有許多資源的人,規則多多少少都會隱約地向他傾斜些。而且,越是權勢財富越高的個體越是明顯。
這個世界,其實真的不太公平。
大郎說道:“此並非應不應該之事,而是事實如此,現狀如此。”
“是這樣嗎……”華苓繼續問:“若是小戶之家郎君錯手殺死了大戶人家的郎君,與大戶人家的郎君錯手殺了小戶人家的郎君,是不可能有一樣的結果咯?”
大郎想了一陣,說:“小九,你當知曉,黃白之物在這世上,是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忽視的。”
……
到九月裏,江南的旱情基本過去,當地百姓也慢慢恢複了正常的生活軌道之後,謝丞公總算騰出來了些時間,和朱家商量大郎和朱美鳳的婚事。
當朝輔公出自朱家三房,而朱美鳳是朱家二房的嫡長女。朱家與謝家類似,嫡係的幾房地位基本平等,哪一房都有可能出家主,所以幾房裏麵年輕一輩的地位也相似,嫡長女都是朝著大族宗婦的方向培養的,下麵小的就會鬆閑些。所以,朱家願將朱美鳳嫁給大郎,可見對大郎的能耐頗為看好。
兩家是早就口頭議定了這門婚事,隻不過要等謝丞公閑下來,小兒女們也都出了孝期才好過大禮辦事而已。
於是很快議定了,在來年二月初六,謝家大郎迎朱十八娘過門。
於是距離大郎的婚事隻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了,謝家上下都緊鑼密鼓地為大郎的婚事忙活起來。三書六禮的流程要壓縮在最短的時間內走完,聘禮要好好預備,後院除了致遠堂之外並沒有其他更適合長子夫妻居住的院子,於是小夫妻的新房還是定在了大郎原來的雲園,自然是要在這幾個月裏重新粉刷布置的。
至於丞公家小娘子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果然還是謝家的聘禮和朱家的嫁妝分別是多少。
一聽到說朱家準備為朱十八娘陪嫁三萬銀的財物,而謝家會準備兩萬銀的聘禮,八娘羨慕壞了:“我們出嫁隻得一萬二千銀的嫁妝,生為嫡女兒真好。”
這話確實酸著些,可是也是事實。娘子們當中就隻有七娘將來會有這樣多的嫁妝,丞公爹允諾了,七娘將來出嫁,太太原本的嫁妝會都陪去,加上家族中會給予的陪嫁,總數也許比朱十八娘的還要多些了。
娘子們都是有些羨慕地看七娘。
“也並沒有那麽多好處。”七娘神情一黯,因為母親不在世而能在出嫁的時候得到這麽多的嫁妝,並不是她所願遇到的事。
華苓牽住七娘的手,笑道:“我倒是覺得,嫁娶就是女家虧、男家賺啊,真不合理。你們看,姐姐們出嫁,都是帶走了許多嫁妝,但是男方的聘禮也不會完全留在女家,還是會有一部分陪迴去。等我們這一列女兒嫁下來,爹爹的荷包都要癟下不少。”
五娘笑了,立刻說道:“所以才說養女兒賠錢呢,我才聽灶下嬤嬤們說過這話。”
這話不好聽,四娘瞪了五娘一眼:“你賠錢,我不是。”
五娘說:“四姐想不是,那就讓爹爹到時候將你夫家送來的聘禮全都留下來呀。”還說:“我們都在這裏聽到了呢,四姐記得要跟爹爹說。”
現在的風俗,大戶人家嫁女,收的聘禮總會有一部分給女兒陪過去的,若是全都留下了,給人看著的意思就是,‘我們家出那麽多的嫁妝就是打腫臉充胖子,我們家一點虧都不能吃’,小氣得不得了。誰也丟不起這個臉麵。
小娘子們都是笑,四娘臉都惱紅了,叉腰道:“謝華芬你什麽意思!你就是跟我作對是不是!”
五娘撇撇嘴,也叉著腰昂著下巴幹脆利落地說:“就是賠錢又怎麽了,這世上又不是隻有兒郎。誰家沒有女郎,誰家都是這麽嫁。族裏、爹爹都寵愛我們呢,想要我們以後日子過得好些,多些陪嫁怎麽了。”
四五六都是差一歲,十三歲的五娘在武藝上天賦好,勤鍛煉,長得結實,比嬌嬌弱弱的四娘還高,是姐妹們當中最高的,華苓目測她都快一米七了。
於是兩個站在一處,矮了一截的四娘就是勢弱不少。
華苓彎彎眼睛。
四娘心裏太惱了。現在家裏的娘子就是她最大,但是這幾個就沒有一個特別尊重她的,有什麽不同意她的立刻就會嗆她。這叫她居長的臉麵往哪裏擺?
四娘正要嗆迴去,八娘說道:“當然是啊,爹爹當然待我們好,多給我們些陪嫁不是很正常嘛。”
四娘更惱了,連八娘都不跟她同一個鼻孔出氣!最討厭的是,其實她心裏也同意‘爹爹多給些陪嫁好’這個說法,但是被五娘搶了話去,她現在倒好像不占理了。
四娘瞪了八娘一眼,說:“八娘你湊什麽熱鬧!”
八娘很不喜歡無端端被四娘擺臉色,不滿地說:“四姐你才是呢,大家夥兒都要這麽想,你偏偏要那麽想。”
五娘帶著勝利感哼了一聲。
六娘忽然說:“好些商戶人家女郎嫁妝都多。”
就著六娘的話,四娘立刻高傲地轉移了話題,說:“那種人家什麽都沒有,就錢多,與我們家如何比。”
這話倒說得很中聽,娘子們便俱都點頭,氣氛又舒緩了。
華苓又笑了,姐姐們啊,怎麽這麽可愛呢。
……
九月裏謝丞公的生辰宴隻是小辦,隻請了相熟人家來家裏吃酒。連年天災,大丹各地子民生活不好過,舉國上下都在盡量節衣縮食,減少開支,謝丞公又如何會在這樣的節骨眼兒上做讓人詬病的事。便是宮中帝後和一幹妃嬪等,也都減少了開支,一個個斂起尾巴過日子。
原本,頂層勢力都表明了態度,要開源節流了,下麵的人一般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作出遭人唾罵的事來——但這世上還就是有那麽一些腦子拎不清的人。
說話的時候正是繡課,八娘纏在華苓身邊吱吱喳喳個不停,這幾日裏幾家的禮物可是一車一車送進的竹園,八娘好奇得很了。
娘子們都大了,如今繡藝也都慢慢有了樣子,關繡娘便不再時時很嚴肅地抓著娘子們專心學繡了,見她們姐妹願意在一處說話也不管。
華苓繡了幾針,瞥八娘一眼。八娘比四娘又要討人喜歡些,就在於八娘特別懂得化忌妒為熱情,纏著人問來問去,尺度又把握得非常好,等閑不會叫人厭煩。
七娘蹙眉說:“小八莫要如此長舌。”
八娘噘嘴,說:“七姐,難道你就不好奇嘛?我們是姐妹,九娘與我們說說又有什麽打緊。頂多我們保證不與外人說嘛。”
五娘和六娘其實心裏也很好奇的,於是一同眼神熠熠地看華苓。
華苓笑道:“其實就是看的書裏麵,提到了一些與江南大旱有關的記載,於是便與爹爹說了,碰巧派上了些用場,所以爹爹和相公幾位才獎賞於我。若是你們也想給爹爹幫些忙,也時常去翻翻瀾園那些文書啊,爹爹又不禁我們翻看。多看多想,有時候好想法就是這樣出來的嘛。”
娘子們一聽就泄氣了,瀾園裏的書她們也不是沒有看過,但是那一架子、一架子的備案文書,好些角落裏的都已經布滿了灰塵,拿起來就滿是陳腐味道,嗆鼻得很不說,翻開了裏麵全是“xx年xx月xx日,某某做了某某事”這樣枯燥無味的記錄,誰看得下去。
四娘瞪了華苓一眼,九娘又來炫耀了,真是厭煩得很,老是拿這些大家都不會去做的事來說。
七娘蹙眉說:“我寧願臨幾幅畫。”
華苓不由想,七娘這樣不愛俗務,日後最好還是嫁到個人口少、成分簡單的家庭吧,最好丈夫也是愛舞文弄墨的人物,這樣也許,兩夫妻也比較容易琴瑟和鳴?
在對待七娘上,其實華苓心裏也是很矛盾的。世人都是俗的,錢財、地位、子嗣、容顏、儀態種種,世人看得見的、會拿來評判一個人好壞高低的,通常就是這些容易看見的內容。
但是很明顯地,依七娘的性子,她關注的就不會是這些。還在家裏時也好說,誰都會縱著她的,但若是嫁了,撲麵而來的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些小事,也許身邊、家中所有的人都很難理解她的想法,隻能是她去了解、去適應。這段過程,七娘一定會覺得不樂。
所以如果是為七娘好,現在就應該多讓她看清楚這個世界。
要讓她對以後可能過的日子覺得‘甘心’。
但是這樣一個才沒了母親和哥哥的女孩兒,好容易才高興了起來,若是拿許多烏糟事去煩擾她,又是何苦來由?
就好象一塊光華璀璨的寶石,它生來就那麽美,它的每一根線條都有它的驕傲,要如何狠心的人,才能拿一些不值錢、不起眼的沙礫去打磨它呢?
“小九。”
七娘走過來,頂了頂華苓的額角,不滿道:“你又發呆。”
八娘眼珠子一轉,拉著華苓的手央求道:“九娘,九娘,你得了什麽好東西呀,與我們看看,看看好不好?”
華苓揉揉額頭,點頭笑道:“好,大家下了學就到我那裏去看啊,有喜歡的就挑幾樣。”
娘子們都很高興,雖然不能像九娘那樣討爹爹歡心,但可以白得好東西,誰不情願呀!
於是下學後,娘子們一道到了竹園,將華苓新得的好東西都看了一轉,然後一人挑走了幾樣東西。裏麵價值最高的是一整斛的黑色珍珠,珍珠之中顏色稀奇的原本價格就高,這一斛來自朱輔公的黑珍珠顆顆大小一致,估價怕是能到兩千兩,就被娘子們數數一人分了一匣,心疼得辛嬤嬤說不出話。
相公送來的,一副尺寬的前朝草書大家的手跡給了七娘,其他娘子們也各自看著喜好選了喜歡的東西,三娘臨近出嫁,華苓幹脆又多給了她一份。
將娘子們都送走,華苓看著辛嬤嬤笑,嬤嬤心疼得臉上的皺紋都多了好幾條。
金瓶笑道:“嬤嬤看了我們娘子這許多年了,難道還不曉得我們娘子大方?也就是些好東西,也並沒有好得天上地下就此一份呀。”
華苓彎彎眼睛:“還是金瓶姐姐有氣度。”
辛嬤嬤摟著華苓歎氣,心道這孩子還是這樣大手大腳,以後可如何是好。
……
第二日,晏河給華苓迴了信來,隻說孩子很健康,滿月宴會在宮裏辦,就不請她了,往後再請她去看孩子。
華苓便把這事暫時放到了一邊。
六月初原本正是江南梅雨之季,但今歲江南卻近乎‘空梅’,江南大旱之地在整個六月幾乎都沒有下雨。今歲的第一造稻穀是無收了,第二造稻穀也普遍無法栽種。連就在江邊的金陵,進了六月之後,也隻下了一兩場小雨,城內外大小河流的水位降得十分厲害,一些隻有二三米、四五米寬的小河流陸續斷流惡了。
府中打有深井,用水倒是還並無大問題,但華苓早早就跟謝丞公提過用水需節約的事,是以丞公也早早就對府中上下用水作了限製。因為,雖然井水抽上來的是平常看不見的地下河的水,但地下河的水源也是有限的。後世好些千萬人口級別的大城市,人口稠密,對於水的消耗極其驚人,地下水位沉降得厲害,偶爾就會發生整片的地麵裂開、整棟樓歪倒下的事故,到那時再來考慮節約水源的問題就太晚了。
大旱時常伴著蝗災,袁州、吉州、虔州等地出現了鋪天蓋地的蝗蟲,這些黃色的小昆蟲也不知從何而起,成群結隊、鋪天蓋地,凡是它們所經之地,所有的植物都會被啃食殆盡。
這幾州百姓,今年內是無法耕種的了,朝廷隻得盡量調運米糧支援,在丞公相公等人的提前準備和安置下,也並未出現大量流民離開當地的事。
大郎也坐不住了,他負責著族中在江南一帶的產業,身在金陵,畢竟無法得到第一手的信息,是以六月中就帶著人往南去了。謝族本身經營得法,儲糧充足,若是必要,也是願意拿出大量米糧來賑災的,其他幾家也是如此,地位越高,責任越大,大家都明白這一點。
丞公也忙得神龍見首不見尾,於是今歲的七夕,乞巧節,丞公府中過得特別冷清。
出了七月,進了八月,江南道終於下了一場豪雨,肆虐的旱情漸漸消泯,百姓們喜極而泣。但是八月要栽種稻穀已經太遲,當地百姓隻能遍栽甘薯、土芋等能一直長到初冬的作物,聊以來年充饑。
八月初八,三娘出嫁。
有爹爹疼愛,姐妹加持,三娘的嫁妝比二娘當時的還要厚幾分。三娘繡藝絕佳,身上的翟衣、繡鞋、團扇等物都是自己精心繡製而成,一出現在客人們跟前,身姿秀雅婀娜、衣裙精致華美,就看得所有的女性忌妒不已。
三娘的夫君武大郎麵貌平凡,嘴唇略厚,看著就是個性情憨厚的,大喜日子來迎新娘子,武大郎表現得非常喜悅,一路都有人在前麵引著,還是好幾迴走岔了路,催妝詩也念得結結巴巴,直叫人笑得打跌。
謝丞公對小夫妻一番訓話,大郎二郎拍著妹婿的肩膀說了一番狠話,姐妹們笑著將三姐姐送上迎親馬車,從此便歸夫家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祝我快樂的妹紙們!很開心!
咳咳,更了這點我繼續碼,還差三千!
☆、第138章 吉州事件
138
三娘出嫁以後,丞公府裏又似冷清了些。二娘和三娘的園子基本上搬空,不常用的物件被收入庫房,園子在一番打掃以後就暫時鎖起來了。
領著下屬在江南道各州城遊走了一轉迴來,大郎整個人看著就黑了、瘦了,又幹練不少,完全成了成年人了。大郎處事幹練果決,又有必要的寬和氣度,對受災最嚴重的各州城,是很果斷地命令謝族設在各州城的糧倉,開倉以低於市價一半的價格售糧,當地好些大家族在謝家的榜樣下,不管情願還是不情願的,也都開倉放了些糧米,活人無數。
朝廷雖然調運糧草賑災,但從他處調來畢竟有時間差,也幸好有這些大家大族出力,兩廂合作,才從旱災的口中留下了許多性命來。
雖然族中因此有些虧損,但如今謝家、謝家大郎在江南道的百姓當中聲譽極高,百姓感念謝家恩德,往後自然也會更傾向於走進謝家的產業消費。
總體來說,族中對大郎的處置還是滿意的,大郎對自己也十分滿意。如今他算可以獨當一麵了,父親、族中對他都是看好的,對一個男人來說,也很難有比所做的事得到同性長輩的認可和稱讚更有成就感的事了。
對此,華苓隻是道:“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我們家還算明智,在這樣的時候,若是我們還守著許多資源,看著外麵的民眾在饑渴中掙命,是定然會犯眾怒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郎點頭:“往前多少王朝都是如此覆滅,我明白。”
“民眾就是這樣的一個群體嘛。”華苓微笑。“他們的要求通常都很簡單,他們的想法也通常很簡單,不管規則如何,隻要大家都遵守,就能走下去。——其實,大哥,我一直有個問題沒有問。”
華苓看著大郎的眼睛,問他道:“你覺得,我們這樣的人家,和市井百姓遵守的規則應該不一樣嗎?”
大郎沉思了一陣,說:“都是為人,若說從頭到尾都不一樣,那是有些不應該。但實際上,我們家與那等市井當中的小門小戶又如何相同?我們家的子弟與他們家的子弟,若是死上一個,損失如何一樣?便是嫁娶上,所耗費的財力也是天與地的不同。人命貴賤,竟是生來便有分別。”
“《商君列傳》裏亦曾有言,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但小九你應當知道,在此傳中,王子犯法,當時受罰的是王子之師。便似如今,若是宮中皇帝、公主行差踏錯,泰半也隻有嘍羅出來受死罷了。”
華苓明白大郎的意思。即使言明要約束所有人的規則擺在那裏,可當觸犯規則的是擁有許多資源的人,規則多多少少都會隱約地向他傾斜些。而且,越是權勢財富越高的個體越是明顯。
這個世界,其實真的不太公平。
大郎說道:“此並非應不應該之事,而是事實如此,現狀如此。”
“是這樣嗎……”華苓繼續問:“若是小戶之家郎君錯手殺死了大戶人家的郎君,與大戶人家的郎君錯手殺了小戶人家的郎君,是不可能有一樣的結果咯?”
大郎想了一陣,說:“小九,你當知曉,黃白之物在這世上,是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忽視的。”
……
到九月裏,江南的旱情基本過去,當地百姓也慢慢恢複了正常的生活軌道之後,謝丞公總算騰出來了些時間,和朱家商量大郎和朱美鳳的婚事。
當朝輔公出自朱家三房,而朱美鳳是朱家二房的嫡長女。朱家與謝家類似,嫡係的幾房地位基本平等,哪一房都有可能出家主,所以幾房裏麵年輕一輩的地位也相似,嫡長女都是朝著大族宗婦的方向培養的,下麵小的就會鬆閑些。所以,朱家願將朱美鳳嫁給大郎,可見對大郎的能耐頗為看好。
兩家是早就口頭議定了這門婚事,隻不過要等謝丞公閑下來,小兒女們也都出了孝期才好過大禮辦事而已。
於是很快議定了,在來年二月初六,謝家大郎迎朱十八娘過門。
於是距離大郎的婚事隻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了,謝家上下都緊鑼密鼓地為大郎的婚事忙活起來。三書六禮的流程要壓縮在最短的時間內走完,聘禮要好好預備,後院除了致遠堂之外並沒有其他更適合長子夫妻居住的院子,於是小夫妻的新房還是定在了大郎原來的雲園,自然是要在這幾個月裏重新粉刷布置的。
至於丞公家小娘子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果然還是謝家的聘禮和朱家的嫁妝分別是多少。
一聽到說朱家準備為朱十八娘陪嫁三萬銀的財物,而謝家會準備兩萬銀的聘禮,八娘羨慕壞了:“我們出嫁隻得一萬二千銀的嫁妝,生為嫡女兒真好。”
這話確實酸著些,可是也是事實。娘子們當中就隻有七娘將來會有這樣多的嫁妝,丞公爹允諾了,七娘將來出嫁,太太原本的嫁妝會都陪去,加上家族中會給予的陪嫁,總數也許比朱十八娘的還要多些了。
娘子們都是有些羨慕地看七娘。
“也並沒有那麽多好處。”七娘神情一黯,因為母親不在世而能在出嫁的時候得到這麽多的嫁妝,並不是她所願遇到的事。
華苓牽住七娘的手,笑道:“我倒是覺得,嫁娶就是女家虧、男家賺啊,真不合理。你們看,姐姐們出嫁,都是帶走了許多嫁妝,但是男方的聘禮也不會完全留在女家,還是會有一部分陪迴去。等我們這一列女兒嫁下來,爹爹的荷包都要癟下不少。”
五娘笑了,立刻說道:“所以才說養女兒賠錢呢,我才聽灶下嬤嬤們說過這話。”
這話不好聽,四娘瞪了五娘一眼:“你賠錢,我不是。”
五娘說:“四姐想不是,那就讓爹爹到時候將你夫家送來的聘禮全都留下來呀。”還說:“我們都在這裏聽到了呢,四姐記得要跟爹爹說。”
現在的風俗,大戶人家嫁女,收的聘禮總會有一部分給女兒陪過去的,若是全都留下了,給人看著的意思就是,‘我們家出那麽多的嫁妝就是打腫臉充胖子,我們家一點虧都不能吃’,小氣得不得了。誰也丟不起這個臉麵。
小娘子們都是笑,四娘臉都惱紅了,叉腰道:“謝華芬你什麽意思!你就是跟我作對是不是!”
五娘撇撇嘴,也叉著腰昂著下巴幹脆利落地說:“就是賠錢又怎麽了,這世上又不是隻有兒郎。誰家沒有女郎,誰家都是這麽嫁。族裏、爹爹都寵愛我們呢,想要我們以後日子過得好些,多些陪嫁怎麽了。”
四五六都是差一歲,十三歲的五娘在武藝上天賦好,勤鍛煉,長得結實,比嬌嬌弱弱的四娘還高,是姐妹們當中最高的,華苓目測她都快一米七了。
於是兩個站在一處,矮了一截的四娘就是勢弱不少。
華苓彎彎眼睛。
四娘心裏太惱了。現在家裏的娘子就是她最大,但是這幾個就沒有一個特別尊重她的,有什麽不同意她的立刻就會嗆她。這叫她居長的臉麵往哪裏擺?
四娘正要嗆迴去,八娘說道:“當然是啊,爹爹當然待我們好,多給我們些陪嫁不是很正常嘛。”
四娘更惱了,連八娘都不跟她同一個鼻孔出氣!最討厭的是,其實她心裏也同意‘爹爹多給些陪嫁好’這個說法,但是被五娘搶了話去,她現在倒好像不占理了。
四娘瞪了八娘一眼,說:“八娘你湊什麽熱鬧!”
八娘很不喜歡無端端被四娘擺臉色,不滿地說:“四姐你才是呢,大家夥兒都要這麽想,你偏偏要那麽想。”
五娘帶著勝利感哼了一聲。
六娘忽然說:“好些商戶人家女郎嫁妝都多。”
就著六娘的話,四娘立刻高傲地轉移了話題,說:“那種人家什麽都沒有,就錢多,與我們家如何比。”
這話倒說得很中聽,娘子們便俱都點頭,氣氛又舒緩了。
華苓又笑了,姐姐們啊,怎麽這麽可愛呢。
……
九月裏謝丞公的生辰宴隻是小辦,隻請了相熟人家來家裏吃酒。連年天災,大丹各地子民生活不好過,舉國上下都在盡量節衣縮食,減少開支,謝丞公又如何會在這樣的節骨眼兒上做讓人詬病的事。便是宮中帝後和一幹妃嬪等,也都減少了開支,一個個斂起尾巴過日子。
原本,頂層勢力都表明了態度,要開源節流了,下麵的人一般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作出遭人唾罵的事來——但這世上還就是有那麽一些腦子拎不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