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娘問:“什麽簪子?”
七娘哭得一抽一抽,華苓笑了笑,說:“便是我請大掌事幫我們送去琢的白玉簪子。”
七娘指了指碧絲,站在角落裏,原本一點都不想將主人家撒了潑的罪證拿出來的碧絲猶豫了一下,在一眾郎君娘子的注視下,很不情願地把一塊緞布包裹起來的玉碎取了出來。
碎得很徹底,簪頭的重瓣茶花裂成了許多瓣,娘子們都覺得很可惜。這簪子,大家拿到的時候,可是都在一處說過了,這是要好好保存起來的東西,日後留作念想的。
大郎倒是看了看那些碎片,笑道:“還道是甚呢,小七莫哭了。小七難道不曾聽過,有高手匠人可用金將碎玉鑲起來,還能與往常一樣,甚至更好看。大哥將這些碎玉送去令人修補罷,定還一支最好看的金鑲玉簪與你。”
“當……當真?”七娘將信將疑,她想很通順地說話,但是哭得狠了,人隻會止不住地一頓一頓地抽噎。
“怎會有假。”大郎非常認真地承諾,將玉碎收起來,笑道:“大哥將碎玉帶走了,不過怕是要到元月十六以後,方能去尋到匠人與你修補,小七莫急便好。”又迴身輕輕將華苓拉到身邊,笑道:“一家姐妹那裏有鬧架鬧這許久的,傳出去也不怕別人家笑話。趁著大哥、姐妹們就在這裏,小七小九快快和好了罷。”
華苓朝七娘笑,七娘緊緊地握住華苓的手,問她:“上迴叫你在這裏撞著了脊背,可還疼?”
“不疼了。”華苓搖頭,說道:“但是可不能有下迴咯。”
“必不會的,小九,是我對不住。”七娘擦了擦眼睛,緊緊地拉著華苓的手說:“我心裏知道自己發了脾氣,知道是不該的,隻是一路都不知如何改過來。以後不會了,我是當姐姐的,我會當好姐姐。”最後這句話,七娘說得很斬釘截鐵。
八娘湊過來,親昵地拉住七娘和華苓的手,嬌聲道:“還有我呢,還有我呢,怎能忘了我。七姐也要照顧我啊,我也會照顧九娘的。”
大郎笑道:“正該如此。都是一家姐妹,和和氣氣的,爹爹看了定然很高興。——好了,我看見小七的藥熬好了,端來與她用了,好好歇歇罷。你們幾個也勿要在此擾她歇息,令小七歇好了,晚上除夕夜再一道耍子罷。”
“是,大哥。”大郎自打遊學迴來以後,在娘子們當中便越發有威嚴了,他這發了話,娘子們便都應聲,在大郎離開之後也很快迴各自園子去了。
七娘惹的是小風寒,用了藥,飽飽睡到近傍晚的時候,便好得差不多了。一家人熱熱鬧鬧地過了除夕夜,在庭院裏燒了許多爆竹,劈劈啪啪,又迎來了一年新春。
☆、第134章 道慶元年
134
道慶元年。
雖然是新皇登基改元的第一年,合該普天同慶、合該有一個大好年景,但從舊年延續而來的、覆蓋了小半中原的雪災讓這個年份從正月初一開始,就帶上了一層哀戚的顏色。
在這樣一場影響了整個丹朝的天災麵前,還沒有坐熱金鑾殿上的金龍座椅、還不曾好好享受過大國君主應有的種種尊榮富貴的新皇,就迫不得已地在朝臣們的上書勸告之下,下了個詔令。
說如今我朝多地災情頻仍,凍餓死者眾,身為一朝之君者,如何能在這樣的時候依然大魚大肉、罔顧民生。是以內廷之中後妃宮侍一眾需儉省節約,帝後及太後一餐隻可用十二道菜,而全國上下更需謹行儉用,合力一心度過難關,雲雲。
元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就這麽輕飄飄地過去了,雖然年景不好,但丹朝人總歸還是愛熱鬧、愛喜慶的,下至蓬門小戶上至世家大族,各家各戶隻要有些餘力,依然會多多烹製過年應有的種種美食,給孩童製新衣,給老少贈壓歲錢,燃放爆竹過年。
看了詔書原文的華苓直是微笑,謝丞公便問她:“小九為何如此表情?”
華苓輕輕放下了丞公幕僚鈔了送來,專門存放在丞公書房之中備份的這一份詔書說:“聖上是好皇帝。”
謝丞公凝目看了小女兒兩眼,兩父女都是一笑,不知有多相似。
雖然還是正月裏,謝丞公也並沒有得到許多休憩的時間,不等雪化,已經在計劃著開春以後各地春耕事宜。雪災嚴重的州城人口定然縮減,要組織民眾將凍餓死者妥善安葬,要安排無主田地重新分配耕作,通過官府調運分派援助稻種口糧……這些事,都是要丞公相公兩人領著手下官員們商量著進行的。
今日是正月二十,也是很難得的,謝丞公有一個下午的休沐時間,才在家中。華苓有空就會到瀾園看存留在這裏的奏章抄錄和新出的邸報,於是許久不曾說過幾句話的兩父女就聊了一陣子。
謝丞公又問華苓道:“苓娘如今一餐隻用五道菜,可還適應?”
“女兒感覺還不錯呀。便是這五道菜,女兒其實也用不完,每每剩下了大半隻能分與仆婢。”華苓說:“別處有那麽多的人吃不飽飯,我等若是還日日魚肉,怎麽都有些說不過去呀。哥哥姐姐也都是這樣想的,其實隻是少幾道菜,也並不差什麽。”
江陵謝氏經營數百年,在這樣的時候依然保有足夠的食物、炭火、藥材等儲備,餓不著家中人。但在家外許多人溫飽不能的情況下,謝丞公早早就下了令,各園上下次第縮減日常消耗,若是有過於鋪張浪費的狀況,定是要罰。
有同樣明察秋毫的謝貴暫掌家事,府中上下根本就沒有人膽敢捋虎須。華苓和娘子們一樣,每頓正餐的菜已經由*道減到了五六道,但依然還是有肉有菜的。
謝丞公頷首,露了露笑紋,又令人去叫家裏女兒都來瀾園,挨個問了近況。難得爹爹親自關心,娘子們雖然答的有些戰兢,也沒有不高興的。丞公對待七娘雖然麵色依然淡淡,也問了幾句話,提到了舊年末,芍園教授們給七娘寫的評語,隻叫七娘勤勉努力。七娘一下子就很高興。
謝丞公又問三娘道:“今歲方能出嫁,心中可會怨?”
三娘臉色有些羞紅,但很大方地搖頭說:“並無的,爹爹,能在家中多待一年,女兒非常歡喜。而且為太太守孝一歲,也是女兒應分之事,心中怎敢有怨。”
謝丞公點點頭。舊歲的那些事處置得並不張揚,丞公並不叫小兒女們知曉太多始末,府中小兒女是照製為去世的太太守孝一年的。
四娘走上去,扶著謝丞公的手臂,笑著說:“女兒這些日子以來,聽了外頭許多人家凍餓之事,心中十分感激爹爹。若無爹爹如同梁柱般支撐起我們家,女兒和姐妹們如何能有這樣的好日子過。女兒在此多謝爹爹。”
這話一說,娘子們還有不趕緊歡笑著朝謝丞公行禮道謝的,一時間各種的笑顏如花,嬌聲嚦嚦。雖然好聽話兒又明顯是被四娘搶先說了,但這也不妨礙娘子們在心裏唾棄一下之後,趕緊跟著附和。
謝丞公被一堆堆的好話兒捧得還是很高興的,破天荒地從庫房裏又取了些珍寶賞給各人,特別是將要出嫁的三娘,多給了些,作為壓箱之寶。娘子們自然又是一陣開心,嘴便越發甜。
華苓在一旁托腮看著笑,這樣甜膩膩的做法,她可真怕給丞公爹將牙齒甜掉了呀。隻不過,丞公爹也是越發的顯老了,五十多歲的人,平日裏著一身圓領袍子,也有了些空蕩蕩的感覺。
華苓忽然想起了,一直也沒有問過,丞公爹是不是會再娶一房繼室?這麽想著,她的臉上就露出了些入神,心情很好的七娘拉著華苓小聲問:“小九又在想何事?”
……難道能告訴你,在想著爹爹會不會再娶麽?死去的是七娘的親媽,華苓又怎麽會這麽戳她的心,遂隻是搖搖頭。
倒是謝丞公自己道:“去歲至今,小兒女也在家中過了不少日子,應是也十分憋悶了。如今外頭天寒地凍,不好走動,待春迴大地,便令大郎領爾等到河邊去踏青罷。”
娘子們齊聲應了。謝丞公又道:“大郎今歲十八,也是時候成家立業了。待爾等長嫂進了府,往後爾等在府中便不可太過撒潑無形。須知日後爾等親事,也需長嫂操持。”
“是,爹爹。”娘子們這下聽出了謝丞公的意思,五娘當下便好奇問:“爹爹,未來嫂嫂竟是已經定下了麽?”
“乃是輔公朱家族女,行十八。”謝丞公頷首。
謝丞公這麽一說,華苓就明白了,丞公爹爹是不打算再娶,是準備讓大郎娶妻,讓兒媳主持中饋了。
輔公朱家的年輕一輩除了朱兆新之外,大家都沒有見過其他的了。華苓也很好奇,這份好奇直到三月裏,王霏的添妝日上才得了解答。
……
王霏的出閣日在三月十六,添妝日是出嫁前的十來天。
雖然關係很親近,但是謝府的小兒女這一年未出孝,按照習俗,王家嫁女當日是不能去王家飲喜酒的,但在添妝日上,倒是可以換上喜喜慶慶的衣裳,帶上添妝禮去湊湊熱鬧。
王霏身為王家嫡女,在金陵城中交遊自然是十分廣闊的,世家、官家娘子來了少說也有五六十位,好些還是家中太太領著一道來的,贈與王霏的添妝禮也十分豐厚。
但這都不是謝家娘子們關注的重點,有更大的事吸引了她們的注意——她們第一迴見到了朱美鳳,輔公朱家十八娘,輔公家嫡係二房嫡長女,將要成為她們長嫂的娘子,於是匆匆見了王霏,祝賀了她,又將各自的添妝禮送上之後,就拉著朱美鳳尋了個角落說話。
朱美鳳這名字起得有些土,但這是位十七歲的女孩兒,一直住在光熱充足的廣州的緣故,她曬得略有些黑,但是容貌非常漂亮,裝束清爽,舉止得體,還格外有幾分討人喜歡的爽朗。朱美鳳是跟著朱家二房太太,專門從廣州北上到金陵來的,如今住在金陵的丞公府中。朱美鳳性格十分爽朗,很快就在金陵交了不少閨中朋友,與王霏的關係也不錯,於是才會在王霏出嫁的時候來添妝。
她對謝家娘子們格外親熱些,半點不扭捏,謝家娘子們也是如此,兩方都知道很快就會與對方結親了,不在這時候打好關係,更待何時。
朱美鳳拉著三娘、四娘的手笑道:“我也才來金陵一月,許多事都不知曉。原本就想著要請你們來玩,隻是你們都在孝期,也不好見。這才拖到了現在。”
就連說話風格都十分爽氣,跟金陵女孩兒不太一樣,但也是好相處,又不至於缺了細膩的人。
謝家娘子們都很高興,未來嫂嫂是這樣一個人,可以說非常合她們的心意。七娘問:“鳳姐姐是從廣州來的罷?我知廣州是極熱的,也產許多珍奇花果,隻是好些花都不能在金陵栽,不曾見過。”
朱美鳳笑著說:“確實是的。嶺南之地陽光極盛,許多花能常開不敗,產的果子也極甜。如今陸運頗為發達,產的果子你們應是幾乎都嚐過了,但有些從東南海域那些個島嶼之中移栽來的珍奇花本,在廣州成活得也十分勉強,越發難以移來金陵。”
七娘十分愛花,一聽就有些遺憾神色。
華苓想了想安慰她:“這也無事,以後說不準有機會,七姐可以親身去看呀。”
七娘點點頭。
五娘也說:“我也想再大些,就到嶺南去看看。”
四娘說:“我們女子又無有遊學,你出嫁前又如何能出遠門。你可知從金陵到廣州,要足足一月。”
五娘很不服氣:“難道說女子天生便不如男,我以後定然要到嶺南去看看。”
四娘抬了抬下巴,就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朱美鳳笑看著她們說話,很快又引起話頭,加了進來,她居年長,自有一分威嚴,脾氣又爽朗,很快成了眾人的小中心。
五娘問:“爹爹都還沒有與我們說呢,美鳳姐姐什麽時候嫁來呢?”
朱美鳳也不羞,想了想,笑道:“三書六禮未過完,我又如何知曉此事?你們也莫要纏著我問了,還不若迴家去問你們大哥。”
華苓眨眨眼,聽朱家姐姐的說法,明顯是見過了大哥呀!而且有這等熟悉,隨意提起大郎的程度,總不會是來到金陵之後這個月才認識的吧?
……那麽,是什麽時候見過的?
華苓很快想起了大郎曾經遊學到廣州的事,這下子看朱美鳳的眼神兒都有了些恍然大悟的味道,這兩個肯定是在那時候就認識了麽,難道是,一見鍾情?!
嘖,虧她問大郎說以後要娶什麽老婆的時候,大郎說‘以後再說’呢,明明心裏早就有了計較。
真是矯情!就是矯情!
八娘嬌膩膩地抱著朱美鳳的手臂,纏著她說:“鳳姐姐可真好看,過兩日我們家去清波河邊踏青,鳳姐姐也一道來玩罷?”
朱美鳳隻是笑,點頭說:“金陵這處的府邸還有些未打理妥當之處,若是到時有暇了,定是要來的。”她看七娘和華苓隻是站在一起聽著,兩人都隻聽不說話,便朝兩人招手,故作難過道:“七娘、九娘為何不說話,可是不喜於我麽?”
七娘趕緊搖頭,笑笑說:“並不是的。”華苓隻是微微一笑。七娘性子本身就比較冷,對剛認識的人不可能太熱情的,華苓則是從來不急著交朋友,是以隻陪七娘站在一邊。
“那多與姐姐說說話罷,姐姐聽說七娘的字畫特別好,有機會定要瞧一瞧。”
“好。”
……
娘子們在說話,華苓覺得略有些悶,便走了開去,看見王霏剛剛送走了幾位女客,剛剛迴來。臨近婚期,她今日著了一身緋紅衣裙,發挽墮馬髻,斜插紅寶流蘇金簪,笑容很甜美、很幸福。
王霏看見了華苓,笑了起來,拉住她問:“苓娘怎地在此閑走,不與你姐姐們一道麽?”
“都在與朱家姐姐說話呢,我聽厭了便出來走走。”華苓眼神有些複雜,聽到的關於諸大的那些事,令她對王霏的親事總有些不得勁兒。雖然她知道,就算諸大作風不太好,但諸氏在四族之下,他應該不至於敢太出格地做什麽。
華苓知道,今年開春之後,諸大應該會升遷個半級一級的了,在協律郎的位置上呆了一年多,如今諸大官聲極好,眼看著前途無量。隻要他自己分割清楚,家裏家外不牽扯,安安穩穩給妻子應有的一切,便是丞公相公也隻會說,這是個好女婿的。
晏河這些日子沒有什麽聲息,應該是安心地呆在公主府中安胎了。
輕輕捏了捏手心,不再多想,華苓嘴甜地稱讚道:“霏姐姐今日可真好看噢,比兩個我加起來都好看。”
王霏噗哧一笑,拉著華苓的手,上下將她看了看,笑道:“又是幾月不曾見你,竟是又長高了些。”看見她素著一張臉,不像其他金陵娘子一般多少都會用些脂粉妝點容顏,便道:“苓娘不愛畫妝麽?小娘子大了,有時略略上些粉是好的,你這年紀,也該學起來了。”
“我不愛畫妝,沒法子。”華苓彎彎眼睛道:“有些妝粉對身子可是不好的,像鉛粉、畫眉的墨筆,霏姐姐若是選用,最好也用那些可以食用的材料所製的妝粉。”
王霏輕輕“啊”了一聲,應道:“鉛粉對人不好,我也是聽過的,我是不曾用,但怕是身邊侍婢也有用它,敷在麵上極白。迴頭我便與她們說一說。”
“如此甚好。”華苓認真點頭。
王霏性情溫柔,容顏又美,談吐不俗,與她談天很愉快,不知不覺華苓就和王霏說了一陣子的話,然後就聽到王家侍婢來報說,謝二娘來為王霏添妝了。
王霏很欣喜:“還以為葦娘來不了,真是太好了。”於是趕緊叫人告知尋了角落說話的謝家娘子們,王霏牽著華苓直接去了門口接二娘。
見了才知道,二娘剛剛診出了有身孕,她的夫君陳二郎很緊張,所以來得略晚了些。大半年不見,二娘麵容豐潤了些,似乎還長高了些,笑容滿麵,看得出生活頗為優越。
姐妹朋友們相見,自然又是一番歡笑不提。
……
沒過多久就是王霏的婚禮,千金求聘,十裏紅妝,依舊讓金陵人津津樂道。
謝家小兒女們不能去婚禮,不僅丞公的孩子不能去,謝族中大多數子弟都不能去,舊年裏謝族逝世的人並不少,許多族人都要為親人守孝。隻有謝丞公去王家吃了杯喜酒,也算是謝家人到過了。
期間大郎帶著華苓,陪著七娘到城南去拜祭了牟氏和三郎,又過一年,冬去春來,如今的七娘已經長大許多,即使對逝去的母親和哥哥依然想念,但已經學會放下,愉快地過日子。
直到快進四月,中原北地覆蓋的冰雪才漸漸化去,見了些春-色,不少州城的春耕直接被延遲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七娘哭得一抽一抽,華苓笑了笑,說:“便是我請大掌事幫我們送去琢的白玉簪子。”
七娘指了指碧絲,站在角落裏,原本一點都不想將主人家撒了潑的罪證拿出來的碧絲猶豫了一下,在一眾郎君娘子的注視下,很不情願地把一塊緞布包裹起來的玉碎取了出來。
碎得很徹底,簪頭的重瓣茶花裂成了許多瓣,娘子們都覺得很可惜。這簪子,大家拿到的時候,可是都在一處說過了,這是要好好保存起來的東西,日後留作念想的。
大郎倒是看了看那些碎片,笑道:“還道是甚呢,小七莫哭了。小七難道不曾聽過,有高手匠人可用金將碎玉鑲起來,還能與往常一樣,甚至更好看。大哥將這些碎玉送去令人修補罷,定還一支最好看的金鑲玉簪與你。”
“當……當真?”七娘將信將疑,她想很通順地說話,但是哭得狠了,人隻會止不住地一頓一頓地抽噎。
“怎會有假。”大郎非常認真地承諾,將玉碎收起來,笑道:“大哥將碎玉帶走了,不過怕是要到元月十六以後,方能去尋到匠人與你修補,小七莫急便好。”又迴身輕輕將華苓拉到身邊,笑道:“一家姐妹那裏有鬧架鬧這許久的,傳出去也不怕別人家笑話。趁著大哥、姐妹們就在這裏,小七小九快快和好了罷。”
華苓朝七娘笑,七娘緊緊地握住華苓的手,問她:“上迴叫你在這裏撞著了脊背,可還疼?”
“不疼了。”華苓搖頭,說道:“但是可不能有下迴咯。”
“必不會的,小九,是我對不住。”七娘擦了擦眼睛,緊緊地拉著華苓的手說:“我心裏知道自己發了脾氣,知道是不該的,隻是一路都不知如何改過來。以後不會了,我是當姐姐的,我會當好姐姐。”最後這句話,七娘說得很斬釘截鐵。
八娘湊過來,親昵地拉住七娘和華苓的手,嬌聲道:“還有我呢,還有我呢,怎能忘了我。七姐也要照顧我啊,我也會照顧九娘的。”
大郎笑道:“正該如此。都是一家姐妹,和和氣氣的,爹爹看了定然很高興。——好了,我看見小七的藥熬好了,端來與她用了,好好歇歇罷。你們幾個也勿要在此擾她歇息,令小七歇好了,晚上除夕夜再一道耍子罷。”
“是,大哥。”大郎自打遊學迴來以後,在娘子們當中便越發有威嚴了,他這發了話,娘子們便都應聲,在大郎離開之後也很快迴各自園子去了。
七娘惹的是小風寒,用了藥,飽飽睡到近傍晚的時候,便好得差不多了。一家人熱熱鬧鬧地過了除夕夜,在庭院裏燒了許多爆竹,劈劈啪啪,又迎來了一年新春。
☆、第134章 道慶元年
134
道慶元年。
雖然是新皇登基改元的第一年,合該普天同慶、合該有一個大好年景,但從舊年延續而來的、覆蓋了小半中原的雪災讓這個年份從正月初一開始,就帶上了一層哀戚的顏色。
在這樣一場影響了整個丹朝的天災麵前,還沒有坐熱金鑾殿上的金龍座椅、還不曾好好享受過大國君主應有的種種尊榮富貴的新皇,就迫不得已地在朝臣們的上書勸告之下,下了個詔令。
說如今我朝多地災情頻仍,凍餓死者眾,身為一朝之君者,如何能在這樣的時候依然大魚大肉、罔顧民生。是以內廷之中後妃宮侍一眾需儉省節約,帝後及太後一餐隻可用十二道菜,而全國上下更需謹行儉用,合力一心度過難關,雲雲。
元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就這麽輕飄飄地過去了,雖然年景不好,但丹朝人總歸還是愛熱鬧、愛喜慶的,下至蓬門小戶上至世家大族,各家各戶隻要有些餘力,依然會多多烹製過年應有的種種美食,給孩童製新衣,給老少贈壓歲錢,燃放爆竹過年。
看了詔書原文的華苓直是微笑,謝丞公便問她:“小九為何如此表情?”
華苓輕輕放下了丞公幕僚鈔了送來,專門存放在丞公書房之中備份的這一份詔書說:“聖上是好皇帝。”
謝丞公凝目看了小女兒兩眼,兩父女都是一笑,不知有多相似。
雖然還是正月裏,謝丞公也並沒有得到許多休憩的時間,不等雪化,已經在計劃著開春以後各地春耕事宜。雪災嚴重的州城人口定然縮減,要組織民眾將凍餓死者妥善安葬,要安排無主田地重新分配耕作,通過官府調運分派援助稻種口糧……這些事,都是要丞公相公兩人領著手下官員們商量著進行的。
今日是正月二十,也是很難得的,謝丞公有一個下午的休沐時間,才在家中。華苓有空就會到瀾園看存留在這裏的奏章抄錄和新出的邸報,於是許久不曾說過幾句話的兩父女就聊了一陣子。
謝丞公又問華苓道:“苓娘如今一餐隻用五道菜,可還適應?”
“女兒感覺還不錯呀。便是這五道菜,女兒其實也用不完,每每剩下了大半隻能分與仆婢。”華苓說:“別處有那麽多的人吃不飽飯,我等若是還日日魚肉,怎麽都有些說不過去呀。哥哥姐姐也都是這樣想的,其實隻是少幾道菜,也並不差什麽。”
江陵謝氏經營數百年,在這樣的時候依然保有足夠的食物、炭火、藥材等儲備,餓不著家中人。但在家外許多人溫飽不能的情況下,謝丞公早早就下了令,各園上下次第縮減日常消耗,若是有過於鋪張浪費的狀況,定是要罰。
有同樣明察秋毫的謝貴暫掌家事,府中上下根本就沒有人膽敢捋虎須。華苓和娘子們一樣,每頓正餐的菜已經由*道減到了五六道,但依然還是有肉有菜的。
謝丞公頷首,露了露笑紋,又令人去叫家裏女兒都來瀾園,挨個問了近況。難得爹爹親自關心,娘子們雖然答的有些戰兢,也沒有不高興的。丞公對待七娘雖然麵色依然淡淡,也問了幾句話,提到了舊年末,芍園教授們給七娘寫的評語,隻叫七娘勤勉努力。七娘一下子就很高興。
謝丞公又問三娘道:“今歲方能出嫁,心中可會怨?”
三娘臉色有些羞紅,但很大方地搖頭說:“並無的,爹爹,能在家中多待一年,女兒非常歡喜。而且為太太守孝一歲,也是女兒應分之事,心中怎敢有怨。”
謝丞公點點頭。舊歲的那些事處置得並不張揚,丞公並不叫小兒女們知曉太多始末,府中小兒女是照製為去世的太太守孝一年的。
四娘走上去,扶著謝丞公的手臂,笑著說:“女兒這些日子以來,聽了外頭許多人家凍餓之事,心中十分感激爹爹。若無爹爹如同梁柱般支撐起我們家,女兒和姐妹們如何能有這樣的好日子過。女兒在此多謝爹爹。”
這話一說,娘子們還有不趕緊歡笑著朝謝丞公行禮道謝的,一時間各種的笑顏如花,嬌聲嚦嚦。雖然好聽話兒又明顯是被四娘搶先說了,但這也不妨礙娘子們在心裏唾棄一下之後,趕緊跟著附和。
謝丞公被一堆堆的好話兒捧得還是很高興的,破天荒地從庫房裏又取了些珍寶賞給各人,特別是將要出嫁的三娘,多給了些,作為壓箱之寶。娘子們自然又是一陣開心,嘴便越發甜。
華苓在一旁托腮看著笑,這樣甜膩膩的做法,她可真怕給丞公爹將牙齒甜掉了呀。隻不過,丞公爹也是越發的顯老了,五十多歲的人,平日裏著一身圓領袍子,也有了些空蕩蕩的感覺。
華苓忽然想起了,一直也沒有問過,丞公爹是不是會再娶一房繼室?這麽想著,她的臉上就露出了些入神,心情很好的七娘拉著華苓小聲問:“小九又在想何事?”
……難道能告訴你,在想著爹爹會不會再娶麽?死去的是七娘的親媽,華苓又怎麽會這麽戳她的心,遂隻是搖搖頭。
倒是謝丞公自己道:“去歲至今,小兒女也在家中過了不少日子,應是也十分憋悶了。如今外頭天寒地凍,不好走動,待春迴大地,便令大郎領爾等到河邊去踏青罷。”
娘子們齊聲應了。謝丞公又道:“大郎今歲十八,也是時候成家立業了。待爾等長嫂進了府,往後爾等在府中便不可太過撒潑無形。須知日後爾等親事,也需長嫂操持。”
“是,爹爹。”娘子們這下聽出了謝丞公的意思,五娘當下便好奇問:“爹爹,未來嫂嫂竟是已經定下了麽?”
“乃是輔公朱家族女,行十八。”謝丞公頷首。
謝丞公這麽一說,華苓就明白了,丞公爹爹是不打算再娶,是準備讓大郎娶妻,讓兒媳主持中饋了。
輔公朱家的年輕一輩除了朱兆新之外,大家都沒有見過其他的了。華苓也很好奇,這份好奇直到三月裏,王霏的添妝日上才得了解答。
……
王霏的出閣日在三月十六,添妝日是出嫁前的十來天。
雖然關係很親近,但是謝府的小兒女這一年未出孝,按照習俗,王家嫁女當日是不能去王家飲喜酒的,但在添妝日上,倒是可以換上喜喜慶慶的衣裳,帶上添妝禮去湊湊熱鬧。
王霏身為王家嫡女,在金陵城中交遊自然是十分廣闊的,世家、官家娘子來了少說也有五六十位,好些還是家中太太領著一道來的,贈與王霏的添妝禮也十分豐厚。
但這都不是謝家娘子們關注的重點,有更大的事吸引了她們的注意——她們第一迴見到了朱美鳳,輔公朱家十八娘,輔公家嫡係二房嫡長女,將要成為她們長嫂的娘子,於是匆匆見了王霏,祝賀了她,又將各自的添妝禮送上之後,就拉著朱美鳳尋了個角落說話。
朱美鳳這名字起得有些土,但這是位十七歲的女孩兒,一直住在光熱充足的廣州的緣故,她曬得略有些黑,但是容貌非常漂亮,裝束清爽,舉止得體,還格外有幾分討人喜歡的爽朗。朱美鳳是跟著朱家二房太太,專門從廣州北上到金陵來的,如今住在金陵的丞公府中。朱美鳳性格十分爽朗,很快就在金陵交了不少閨中朋友,與王霏的關係也不錯,於是才會在王霏出嫁的時候來添妝。
她對謝家娘子們格外親熱些,半點不扭捏,謝家娘子們也是如此,兩方都知道很快就會與對方結親了,不在這時候打好關係,更待何時。
朱美鳳拉著三娘、四娘的手笑道:“我也才來金陵一月,許多事都不知曉。原本就想著要請你們來玩,隻是你們都在孝期,也不好見。這才拖到了現在。”
就連說話風格都十分爽氣,跟金陵女孩兒不太一樣,但也是好相處,又不至於缺了細膩的人。
謝家娘子們都很高興,未來嫂嫂是這樣一個人,可以說非常合她們的心意。七娘問:“鳳姐姐是從廣州來的罷?我知廣州是極熱的,也產許多珍奇花果,隻是好些花都不能在金陵栽,不曾見過。”
朱美鳳笑著說:“確實是的。嶺南之地陽光極盛,許多花能常開不敗,產的果子也極甜。如今陸運頗為發達,產的果子你們應是幾乎都嚐過了,但有些從東南海域那些個島嶼之中移栽來的珍奇花本,在廣州成活得也十分勉強,越發難以移來金陵。”
七娘十分愛花,一聽就有些遺憾神色。
華苓想了想安慰她:“這也無事,以後說不準有機會,七姐可以親身去看呀。”
七娘點點頭。
五娘也說:“我也想再大些,就到嶺南去看看。”
四娘說:“我們女子又無有遊學,你出嫁前又如何能出遠門。你可知從金陵到廣州,要足足一月。”
五娘很不服氣:“難道說女子天生便不如男,我以後定然要到嶺南去看看。”
四娘抬了抬下巴,就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朱美鳳笑看著她們說話,很快又引起話頭,加了進來,她居年長,自有一分威嚴,脾氣又爽朗,很快成了眾人的小中心。
五娘問:“爹爹都還沒有與我們說呢,美鳳姐姐什麽時候嫁來呢?”
朱美鳳也不羞,想了想,笑道:“三書六禮未過完,我又如何知曉此事?你們也莫要纏著我問了,還不若迴家去問你們大哥。”
華苓眨眨眼,聽朱家姐姐的說法,明顯是見過了大哥呀!而且有這等熟悉,隨意提起大郎的程度,總不會是來到金陵之後這個月才認識的吧?
……那麽,是什麽時候見過的?
華苓很快想起了大郎曾經遊學到廣州的事,這下子看朱美鳳的眼神兒都有了些恍然大悟的味道,這兩個肯定是在那時候就認識了麽,難道是,一見鍾情?!
嘖,虧她問大郎說以後要娶什麽老婆的時候,大郎說‘以後再說’呢,明明心裏早就有了計較。
真是矯情!就是矯情!
八娘嬌膩膩地抱著朱美鳳的手臂,纏著她說:“鳳姐姐可真好看,過兩日我們家去清波河邊踏青,鳳姐姐也一道來玩罷?”
朱美鳳隻是笑,點頭說:“金陵這處的府邸還有些未打理妥當之處,若是到時有暇了,定是要來的。”她看七娘和華苓隻是站在一起聽著,兩人都隻聽不說話,便朝兩人招手,故作難過道:“七娘、九娘為何不說話,可是不喜於我麽?”
七娘趕緊搖頭,笑笑說:“並不是的。”華苓隻是微微一笑。七娘性子本身就比較冷,對剛認識的人不可能太熱情的,華苓則是從來不急著交朋友,是以隻陪七娘站在一邊。
“那多與姐姐說說話罷,姐姐聽說七娘的字畫特別好,有機會定要瞧一瞧。”
“好。”
……
娘子們在說話,華苓覺得略有些悶,便走了開去,看見王霏剛剛送走了幾位女客,剛剛迴來。臨近婚期,她今日著了一身緋紅衣裙,發挽墮馬髻,斜插紅寶流蘇金簪,笑容很甜美、很幸福。
王霏看見了華苓,笑了起來,拉住她問:“苓娘怎地在此閑走,不與你姐姐們一道麽?”
“都在與朱家姐姐說話呢,我聽厭了便出來走走。”華苓眼神有些複雜,聽到的關於諸大的那些事,令她對王霏的親事總有些不得勁兒。雖然她知道,就算諸大作風不太好,但諸氏在四族之下,他應該不至於敢太出格地做什麽。
華苓知道,今年開春之後,諸大應該會升遷個半級一級的了,在協律郎的位置上呆了一年多,如今諸大官聲極好,眼看著前途無量。隻要他自己分割清楚,家裏家外不牽扯,安安穩穩給妻子應有的一切,便是丞公相公也隻會說,這是個好女婿的。
晏河這些日子沒有什麽聲息,應該是安心地呆在公主府中安胎了。
輕輕捏了捏手心,不再多想,華苓嘴甜地稱讚道:“霏姐姐今日可真好看噢,比兩個我加起來都好看。”
王霏噗哧一笑,拉著華苓的手,上下將她看了看,笑道:“又是幾月不曾見你,竟是又長高了些。”看見她素著一張臉,不像其他金陵娘子一般多少都會用些脂粉妝點容顏,便道:“苓娘不愛畫妝麽?小娘子大了,有時略略上些粉是好的,你這年紀,也該學起來了。”
“我不愛畫妝,沒法子。”華苓彎彎眼睛道:“有些妝粉對身子可是不好的,像鉛粉、畫眉的墨筆,霏姐姐若是選用,最好也用那些可以食用的材料所製的妝粉。”
王霏輕輕“啊”了一聲,應道:“鉛粉對人不好,我也是聽過的,我是不曾用,但怕是身邊侍婢也有用它,敷在麵上極白。迴頭我便與她們說一說。”
“如此甚好。”華苓認真點頭。
王霏性情溫柔,容顏又美,談吐不俗,與她談天很愉快,不知不覺華苓就和王霏說了一陣子的話,然後就聽到王家侍婢來報說,謝二娘來為王霏添妝了。
王霏很欣喜:“還以為葦娘來不了,真是太好了。”於是趕緊叫人告知尋了角落說話的謝家娘子們,王霏牽著華苓直接去了門口接二娘。
見了才知道,二娘剛剛診出了有身孕,她的夫君陳二郎很緊張,所以來得略晚了些。大半年不見,二娘麵容豐潤了些,似乎還長高了些,笑容滿麵,看得出生活頗為優越。
姐妹朋友們相見,自然又是一番歡笑不提。
……
沒過多久就是王霏的婚禮,千金求聘,十裏紅妝,依舊讓金陵人津津樂道。
謝家小兒女們不能去婚禮,不僅丞公的孩子不能去,謝族中大多數子弟都不能去,舊年裏謝族逝世的人並不少,許多族人都要為親人守孝。隻有謝丞公去王家吃了杯喜酒,也算是謝家人到過了。
期間大郎帶著華苓,陪著七娘到城南去拜祭了牟氏和三郎,又過一年,冬去春來,如今的七娘已經長大許多,即使對逝去的母親和哥哥依然想念,但已經學會放下,愉快地過日子。
直到快進四月,中原北地覆蓋的冰雪才漸漸化去,見了些春-色,不少州城的春耕直接被延遲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