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白玉琢成的花簪精細又脆弱,砸在了床沿,斷成了兩截,掉落在青磚地上,那簪頭的茶花也碎了,裂成了三四份。
華苓深吸一口氣,下了床,將花簪的碎片慢慢都撿起來。
即使不被允許靠近三間屋的範圍內,七娘這樣哭也驚動了侍婢們,燕草、碧絲和金釧很快魚貫進來了。“七娘子……”“九娘子……”金釧發現華苓隻著中衣、光腳站在冰涼的青磚地上,立刻著急地擠過了燕草碧絲,過來給華苓披衣穿鞋,而燕草碧絲上去給七娘披衣擦眼淚,卻被七娘都揮開了。
七娘的兩個侍婢看華苓的眼神已經很不一樣了,碧絲近似於指責地說:“九娘子,我們娘子方從王家迴來,好容易心情好了些,九娘子為甚要惹怒我們娘子呢。”
華苓沉著臉,沒有應碧絲的話。若她隻是個小孩子,怕是這時候就要同樣發怒了,好端端地來陪姐姐說話,忽然地就被指責是什麽意思呢?
還摔了玉簪,是連姐妹都不想再做?但她不是,幸好她不是。七娘心裏的想法她能明白幾分,如果任七娘沉在這樣的情緒裏,這些個侍婢是隻會順著七娘的,七娘以後看人看事隻會越發的偏,這對七娘的未來一點好處都沒有。
燕草硬邦邦地說:“九娘子,我們娘子請你迴去。夜深了,我們七娘子要歇息了。”
原本娘子來茶園,不是說好了與七娘子一道睡的嗎?金釧十分無措地看著華苓。華苓冷聲道:“都出去,我有話要與七姐說。”
碧絲梗聲說:“九娘子,婢子等可不是你的奴婢,恕我等隻從七娘子之命!七娘子已經說了,還請九娘子快快迴去罷!”
茶園主仆三個都表現得很不歡迎華苓,金釧聽了也不高興了,反駁道:“一開始明明說好了,九娘子來陪七娘子過一晚,這是我們九娘子好心——”
“金釧!”華苓喝住了她,以決不能違抗的語氣道:“出去。”畢竟知道規矩,金釧怏怏地去了。
“要我說多少句?”華苓眼神如刀剜了燕草碧絲一眼:“我們兩姐妹說話,什麽時候輪得到你們插嘴?!”又轉向七娘,看著她,冷聲道:“你要鬧脾氣,大把有的是時間讓你鬧。讓她們出去,我迴去之前有話告訴你,與三哥有關。若你不肯聽,一定會後悔。”
七娘背靠著妝台,哭得聲啞力竭,已經開始了斷斷續續的抽噎,眼見是傷心到了極點。但她聽到了‘三哥’兩字,停了半晌,別著臉,還是讓兩個侍婢離開了。
華苓過去,硬將七娘拉扯到了桌邊,將玉簪的碎片都放在上麵。出自大師之手,每一個花瓣、每一道曲線都精妙絕倫的一支羊脂白玉簪,如今碎成了五六七八片,再也不值什麽了。
“你看你做了什麽事?你發脾氣就隻會打砸?這東西一人隻有一份,你砸得這樣輕易,你心裏的自怨自憐就能比所有的東西都重要,重要到你可以把我的臉麵放在地上踩嗎?”
“不要因為我不會哭就以為我不難過,不要以為你輕輕說兩句不在乎就可以肆無忌憚了。你問問自己,難道二娘、三娘、四娘,大家從來都沒有關心過你嗎,誰又對你真的有壞心了?”
“太太是做錯了事,但在這以前,誰也不能否認她當家是當得很好的。太太一直不喜歡我,但這許多年裏,除了最後這迴,她沒有對我起過壞心。太太也給我打過許多首飾,製過許多新衣,選過仆婢。我念太太一份情。不論如何,太太在後院裏主持,而我等長大了。”華苓慢慢地說:“隻要人有良心,就知道犯了一迴錯,並不代表這個人整個都是壞的。況且太太都已經去了,斯人已逝,爹爹是何等樣的人物,又怎會再計較下去。七娘,你要聽清楚了,你如今還在這丞公府裏,爹爹就是你的爹爹,他依然會供你嚼用,看著你長大,看著你嫁去。”
“三哥囑托我多顧著你。三哥比太太更愛你,七娘,他走了一段很長的黑乎乎的路,做了許多的事,不就想你過得好嗎,你如今的好日子是你應得的,誰也搶不走。你說你都不稀罕,是要讓所有人都難過?別說你和我們不是一處的,我們一處長大,一處進學,一處用飯,我們都姓謝。大哥是我們的大哥,大姐也是我們的大姐,爹爹是我們的爹爹。”
七娘擰著身子抽噎不斷,華苓放開手,冷冷地說:“話我就說到這裏。你不要簪子就不要罷,不要情分就不要罷,你誰都不要,那你就躲在角落裏罷。不知好歹。原本誰都不覺得你是老鼠,你自己非要這麽覺得,怪得了誰。”
已經是快四更了,華苓攏了攏外衣,一直走到隔了兩間屋的堂屋裏,讓金釧幫她理了理衣帶,點起燈籠,冒雨迴竹園去。
兩姐妹說話,正房裏隻有三個最信得過的侍婢守著。
華苓朝燕草碧絲告誡說:“我們吵架的事不許傳出茶園,若是明天府裏有人嚼舌根子,我會稟告大哥,到時如何處置你等,你們應該也心裏有底。”
燕草和碧絲並不想聽從華苓的話。即使太太不在了,三郎君也不在了,但她們依然有一份與主人七娘相似的傲氣。燕草匆匆往臥房裏去看七娘去了,碧絲硬聲說:“請九娘子放心罷,我等竟是有眼色的。”
華苓便不再管,金釧撐起了傘,她自己提著暈黃光芒的燈籠,慢慢走進冷雨中。
冰冷的水意撲麵而來。
她也會覺得冷呀。
……
金陵果然迎來了一個極冷的冬季。
作者有話要說:抱歉昨天沒有更,這是昨天的,晚上還有更
☆、第133章 姐妹和好
133
自從冬至夜裏爭吵之後,華苓和七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沒有互相理睬過。也許是華苓最後說的話太傷自尊心,自那以後,七娘誰都理睬,就是不睬華苓。華苓也懶得理她,看見七娘不再縮在自己的小殼子裏就是了,家外還有許多事要她分心去關注呢。
今冬特別寒冷,芍園的課上到了臘月十日,而後女教授們也都陸陸續續在吃了謝師宴以後,給每一位女弟子寫了評語交給丞公,然後帶著丞公府贈與的謝師禮歸家去了。
娘子們對華苓和七娘之間的爭吵並不知其端倪,四八兩個高高興興地作壁上觀,而三娘、五娘和六娘對此還是很在意的,於是也試過勸和,但是兩個小的完全不賣帳,上頭又沒有一個足夠有威懾力的角色來影響兩人,於是這狀況就這麽延續了下去。
家裏的兄弟們,二郎和四郎依然在上著王氏族學的課,王氏族學執教嚴苛,雖然今冬特別寒冷,課也一直上到了臘月二十日。二郎依然沒有進最高等級的天字院,而學裏的教授說了,四郎明年就可以從黃字院升進玄字院了。
而謝丞公和大郎,和族中上下、大丹上下無數擔負著一家、一族生計的人們一道,為今冬中原出現的普遍嚴寒傷透了腦筋。
進了臘月以後,金陵周近的長江下遊一帶總算不再下雨,改為下雪。又是十年、二十年難得一見的持續雪天,雖然隻是下薄雪,到元日春節的時候,金陵城中的積雪也已經有寸高了,所幸城中皇室、世家、富商大大小小都有布施糧米、棉布冬衣之善舉,才叫城裏城外基本沒有凍死、餓死的人。
就是這樣,長江下遊還算是情況好的。再往北些,將前唐的西京長安-東京洛陽橫拉一條線的話,這條線以北一直到長城,這片居住了整個丹朝小半數人口的地域竟是普遍大雪,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一直下進了道慶元年。
丹朝子民已經又是好幾年不曾遇到這樣寒冷的冬天,別說是平民百姓,便是小富之家也極少有先見之明,儲存了足夠的禦寒衣物、儲糧、柴薪的。
一場又一場大雪壓下來,道路漸漸都被封住了,積雪漸漸從寸許高積累到了沒膝深,越是大的州城,越是依賴城外農人挑來的糧米蔬菜、柴薪度日的城裏百姓,在家中儲備的些許糧米柴薪耗光之後,幾乎就隻能在家中等死。
倒是那些個鄉野之中,一年嚼用都來源於上年地裏產出的莊戶人家,嚴嚴實實地關起了自家院門過日子,一家人生存下來的幾率要大不少。
一個嚴寒而漫長的冬季對人類的生存威脅實在太大,在這樣一場雪就要凍死成百上千人的時代,輕飄飄地去談論什麽人類文明的進步,考慮普及教育、提升民眾地位之類的事,其實是非常奢侈而空泛的行為。
歲除日的清晨,天隻是微微亮,華苓穿好了絮絲棉裏子的騎服,套上皮裏子的長靴子,外麵又係上了非常保暖的貂皮鬥篷,這才敢走出庭院中。
庭院中、院牆、屋頂上遍積白雪,琉璃瓦都被遮蓋了,隻剩雪的白和青磚的灰黑,寒氣撲麵而來。華苓機伶伶打了個寒顫,迴頭朝金瓶、辛嬤嬤等人笑道:“這天氣實在是極冷,可真想停一日,不去騎馬呀。”
辛嬤嬤立刻就心疼地說:“嬤嬤正要如此說,今日真真是冷極,便是停一日也不算什麽。說不定其他娘子們也並不去校場。”
金瓶攏著手,溫柔地笑了笑,道:“不若婢子令人到娘子們園中去問上一問,若是娘子們也不去校場,九娘子也就不必跑一趟了,若是擔心教授責問,不若令人去說,娘子略有些身子不適,如何?”
裝病了?華苓很心動,但是猶豫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算了,都起來了,還是去罷,要是被拆穿了不好看。”
到了校場,華苓發現姐姐們倒是都來了,隻是不見七娘,隻有個小丫鬟來報說,七娘病了。
三娘有些憂慮,說:“七娘身子弱,上幾月裏也極少鍛煉,如此寒冷天氣極易著涼。我們稍後去茶園探一探七娘罷?”
五娘六娘都點頭,四娘八娘嘀咕了一下,八娘笑吟吟地看著華苓說:“九娘,你去不去呀?”
華苓瞥她們一眼,點頭道:“去吧,我也去看看。也不知請了良醫不曾。”確實,這兩月裏,除了一家人一道用飯的少數時候,她也真是沒有主動去過茶園了,七娘也不來竹園,基本上就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府中上下都以為,她和七娘已經是完全鬧掰了。
八娘說:“其實都是姐妹,那裏來那許多爭執呢,九娘與七娘道個歉兒就是了,依舊和好,氣性也不能延續到新歲呀。”
八娘的語氣很輕鬆,聽了使人心情也頗為愉快。她一張粉嫩小臉在淺綠色的厚襖裙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可人。其實四娘、八娘這兩姐妹越發長大了,隻要不說算話,就顯出了她們非常機靈、活潑的性子,天然地就有種長袖善舞的作風,是很容易討人喜歡的。
華苓心裏還頗為欣賞這樣的一麵,在後世社會裏麵,這樣性情的人總是能混得頗好。當然,也許遇到大事情的時候,她們也總是會更多的衡量利弊,更傾向於保護自己的利益,但這都是可以接受的。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嘛。華苓還真不覺得這是一句不好的話,隻要不去害人,人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是一件大功。
於是一群小娘子,在校場鍛煉完畢後聯袂去了竹園。
七娘當真是病了。清晨侍婢們將她喊起身去鍛煉,七娘勉強換好了外衣,用早食的時候就吐了,半口熱食都沒有用進去,暈暈沉沉。燕草碧絲當即嚇壞了,立即便去告知了大掌事,令請良醫。
娘子們到茶園的時候,良醫也是剛剛到,一直在家外忙到了臘月二十八後,才能在家中歇息的大郎也到了。
良醫給七娘診了脈說:“外感風寒,並無大事,吃幾貼藥,細細養著便是了。這幾年裏,老叟看著謝七娘子身子骨是好多了,也經得起藥力,這勤練身體之事,萬萬不可輕忽了事。”說著寫了藥方子,又叮囑了不少注意事項。
大郎做主向老醫者道了謝,又給了診金,讓仆下送走了人。迴轉過來,大郎就看見了華苓站在七娘臥房的最外麵,娘子們一窩蜂都圍在七娘床邊七嘴八舌地關心,倒是沒有人顧上華苓。
大郎含笑問:“大哥看著,小九當真是與小七鬧翻了呢?怎地大家都在裏麵,隻你冷清清在外頭。”
“沒有的事。”華苓很果斷地否認了,微微笑了笑,小聲告訴大郎說:“七姐這人呢,比較驕傲。沒有個台階她是不可能低頭的。”
大郎挑了挑眉。
華苓繼續小聲說:“她會生氣,我也會生氣呀。我又沒有做錯什麽事,才不喜歡當受氣包呢。我與你說,大哥,這迴我是決定了,若是七姐不肯道歉,我才不理她呢。不能慣著她。”
大郎其實也不知這兩個妹妹到底爭吵了什麽,聞言隻是笑:“大哥不摻和你們的事,隻是明日便是新歲了,你倆難道竟要將氣生到來年?你又不生氣,便是讓著姐姐多些又如何?”
華苓哼了一聲,說:“誰說我不生氣了,我是很生氣的。”
大郎笑著搖頭,揉揉華苓的頭發,走進七娘的臥房。娘子們見大哥來了,便給他讓出了床頭的位置。大郎和聲道:“七妹莫要擔憂,已經令人去抓藥了,待熬了藥飲下,七妹定能快快好起來。今夜裏可是除夕,我們要在庭院當中燎火、爆竹守歲的。”
七娘麵色蒼白,聞言點了點頭。
大郎看見七娘眼睛看了一圈,有些失望,想來是沒有見到爹爹的緣故,便安慰她:“爹爹事務繁忙,今日白天還要去署裏。但是夜裏定然是會迴來與我們用團年飯的。”
七娘點了點頭,垂下視線。
五娘快言快語說:“今冬嚴寒,爹爹肩上壓力定是極大的。大哥,也不知我等能否幫上些忙?”
八娘問:“我們身在金陵,又如何能幫到別處的人呀!”
三娘說:“若是能將米糧運去就好了。”
四娘說:“令人鏟雪,清出道路來,不就能送去了?”
“那裏尋來許多人去鏟雪?”
“城中便有許多人。”
小娘子們討論了起來,各執一詞。但是她們成長的生活其實太過優越,除了知道金陵城中世家富戶會在城中貧苦區域布施糧米布絮之外,她們其實並不知道,在更北的一些雪災嚴重的州城之中,在最艱難的情況下百姓會選擇什麽樣的方式度過寒冬。若是被逼急了,聯合起來攻進高門大戶中搶奪資源,也是有可能的。
大郎聽了聽,略略給妹妹們解釋道:“如今各地受災極重者,朝廷所設官倉已開倉放糧,平抑糧價。若是雪期延續,官倉也耗空了,便需勒令儲糧有餘的高門富戶開倉獻糧,朝廷總不能看著百姓凍餓而死。”
七娘忽然問,她的眸子裏透著幾分憂鬱:“……有許多人凍死了麽?”
五娘立刻告訴她:“這還有假?我聽廚下人說,就連洛陽、長安這樣的大城中,也有不少貧民凍死了呢!”
娘子們雖然基本不識民間疾苦,但也不是會對別人的處境無動於衷的人,又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了起來。七娘默默聽著,終於她別扭地問道:“小九呢?”
大郎和娘子們都很是詫異,原來七娘已經不生九娘的氣了嗎?大家都往門外看,大郎笑道:“大哥聽小九說,她與你誰也不理誰呢,所以不見你。”看看七娘的表情,又說:“我們都在這處熱熱鬧鬧,也不知小九是不是迴去了。”說著喊了聲華苓。
華苓撥開簾子,露出臉來,朝兄弟姐妹們粲然一笑:“我還在呢,不過我現在迴去了。”
娘子們也知道這兩個妹妹鬧架呢,一時都安靜了,有點尷尬,也不知如何勸她們。
不過,在大家都安靜了的時候,七娘忽然說:“小九,那迴我做錯了,我對不住你。”
華苓詫異地看向七娘,結果發現七娘扁著嘴哭了。
娘子們越發安靜,麵麵相覷,又看華苓,不知應該先安慰七娘還是先勸華苓趕緊接受道歉。
大郎繃著臉,但是華苓看見了這個大哥的眼神裏透著多麽好笑的意味,大郎溫柔地拿手帕給七娘抹了抹眼淚,說:“莫哭了,小七,大哥與你做主,若是小九脾氣大,欺負了你,便叫她與你道歉。”
華苓撇撇嘴,看吧,這就叫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她走進臥房裏,背著手道:“我也有對不住七姐的地方咯,我說話是太不顧忌了,對不住了。”說完福一福身,算是也認錯了。
三娘幾個看得莫名其妙,這鬧架鬧了兩個月,忽然間就互相道歉了?
七娘第一次發現,大郎當真也是十分溫和的大哥,隻要不排斥他,就會發現大哥對她確實是好的。這樣的發現,讓她越發覺得心裏難過,她知道自己有許多地方都想差了。而在這樣的時候,大哥、九娘、姐妹們都還對她好。她竟是好生卑劣,拿自己的陰暗的想法去看別人。
她想起了,自己曾經覺得,如果能生在小戶人家就好了,什麽都會比如今好。但她其實想差了,若她不在這裏,在別處,她那裏還是謝七娘呢,說不定,就與那些在大雪裏凍死、餓死的人一樣罷了。
她誠然不知好歹。
七娘越來越覺得自己卑劣,眼淚越發滾滾而下,難過得無法自抑:“是我不好……自己鑽了牛角尖,小九沒有錯的,腦袋可還疼……我還摔了簪子,對不住大家夥兒……”
從來沒有見過七娘如此脆弱、又勇敢認錯的時候,便是四娘、八娘此刻也生不出半分嘲笑她的心思來,倒是因為對方太過坦白,有些局促了起來。
華苓深吸一口氣,下了床,將花簪的碎片慢慢都撿起來。
即使不被允許靠近三間屋的範圍內,七娘這樣哭也驚動了侍婢們,燕草、碧絲和金釧很快魚貫進來了。“七娘子……”“九娘子……”金釧發現華苓隻著中衣、光腳站在冰涼的青磚地上,立刻著急地擠過了燕草碧絲,過來給華苓披衣穿鞋,而燕草碧絲上去給七娘披衣擦眼淚,卻被七娘都揮開了。
七娘的兩個侍婢看華苓的眼神已經很不一樣了,碧絲近似於指責地說:“九娘子,我們娘子方從王家迴來,好容易心情好了些,九娘子為甚要惹怒我們娘子呢。”
華苓沉著臉,沒有應碧絲的話。若她隻是個小孩子,怕是這時候就要同樣發怒了,好端端地來陪姐姐說話,忽然地就被指責是什麽意思呢?
還摔了玉簪,是連姐妹都不想再做?但她不是,幸好她不是。七娘心裏的想法她能明白幾分,如果任七娘沉在這樣的情緒裏,這些個侍婢是隻會順著七娘的,七娘以後看人看事隻會越發的偏,這對七娘的未來一點好處都沒有。
燕草硬邦邦地說:“九娘子,我們娘子請你迴去。夜深了,我們七娘子要歇息了。”
原本娘子來茶園,不是說好了與七娘子一道睡的嗎?金釧十分無措地看著華苓。華苓冷聲道:“都出去,我有話要與七姐說。”
碧絲梗聲說:“九娘子,婢子等可不是你的奴婢,恕我等隻從七娘子之命!七娘子已經說了,還請九娘子快快迴去罷!”
茶園主仆三個都表現得很不歡迎華苓,金釧聽了也不高興了,反駁道:“一開始明明說好了,九娘子來陪七娘子過一晚,這是我們九娘子好心——”
“金釧!”華苓喝住了她,以決不能違抗的語氣道:“出去。”畢竟知道規矩,金釧怏怏地去了。
“要我說多少句?”華苓眼神如刀剜了燕草碧絲一眼:“我們兩姐妹說話,什麽時候輪得到你們插嘴?!”又轉向七娘,看著她,冷聲道:“你要鬧脾氣,大把有的是時間讓你鬧。讓她們出去,我迴去之前有話告訴你,與三哥有關。若你不肯聽,一定會後悔。”
七娘背靠著妝台,哭得聲啞力竭,已經開始了斷斷續續的抽噎,眼見是傷心到了極點。但她聽到了‘三哥’兩字,停了半晌,別著臉,還是讓兩個侍婢離開了。
華苓過去,硬將七娘拉扯到了桌邊,將玉簪的碎片都放在上麵。出自大師之手,每一個花瓣、每一道曲線都精妙絕倫的一支羊脂白玉簪,如今碎成了五六七八片,再也不值什麽了。
“你看你做了什麽事?你發脾氣就隻會打砸?這東西一人隻有一份,你砸得這樣輕易,你心裏的自怨自憐就能比所有的東西都重要,重要到你可以把我的臉麵放在地上踩嗎?”
“不要因為我不會哭就以為我不難過,不要以為你輕輕說兩句不在乎就可以肆無忌憚了。你問問自己,難道二娘、三娘、四娘,大家從來都沒有關心過你嗎,誰又對你真的有壞心了?”
“太太是做錯了事,但在這以前,誰也不能否認她當家是當得很好的。太太一直不喜歡我,但這許多年裏,除了最後這迴,她沒有對我起過壞心。太太也給我打過許多首飾,製過許多新衣,選過仆婢。我念太太一份情。不論如何,太太在後院裏主持,而我等長大了。”華苓慢慢地說:“隻要人有良心,就知道犯了一迴錯,並不代表這個人整個都是壞的。況且太太都已經去了,斯人已逝,爹爹是何等樣的人物,又怎會再計較下去。七娘,你要聽清楚了,你如今還在這丞公府裏,爹爹就是你的爹爹,他依然會供你嚼用,看著你長大,看著你嫁去。”
“三哥囑托我多顧著你。三哥比太太更愛你,七娘,他走了一段很長的黑乎乎的路,做了許多的事,不就想你過得好嗎,你如今的好日子是你應得的,誰也搶不走。你說你都不稀罕,是要讓所有人都難過?別說你和我們不是一處的,我們一處長大,一處進學,一處用飯,我們都姓謝。大哥是我們的大哥,大姐也是我們的大姐,爹爹是我們的爹爹。”
七娘擰著身子抽噎不斷,華苓放開手,冷冷地說:“話我就說到這裏。你不要簪子就不要罷,不要情分就不要罷,你誰都不要,那你就躲在角落裏罷。不知好歹。原本誰都不覺得你是老鼠,你自己非要這麽覺得,怪得了誰。”
已經是快四更了,華苓攏了攏外衣,一直走到隔了兩間屋的堂屋裏,讓金釧幫她理了理衣帶,點起燈籠,冒雨迴竹園去。
兩姐妹說話,正房裏隻有三個最信得過的侍婢守著。
華苓朝燕草碧絲告誡說:“我們吵架的事不許傳出茶園,若是明天府裏有人嚼舌根子,我會稟告大哥,到時如何處置你等,你們應該也心裏有底。”
燕草和碧絲並不想聽從華苓的話。即使太太不在了,三郎君也不在了,但她們依然有一份與主人七娘相似的傲氣。燕草匆匆往臥房裏去看七娘去了,碧絲硬聲說:“請九娘子放心罷,我等竟是有眼色的。”
華苓便不再管,金釧撐起了傘,她自己提著暈黃光芒的燈籠,慢慢走進冷雨中。
冰冷的水意撲麵而來。
她也會覺得冷呀。
……
金陵果然迎來了一個極冷的冬季。
作者有話要說:抱歉昨天沒有更,這是昨天的,晚上還有更
☆、第133章 姐妹和好
133
自從冬至夜裏爭吵之後,華苓和七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沒有互相理睬過。也許是華苓最後說的話太傷自尊心,自那以後,七娘誰都理睬,就是不睬華苓。華苓也懶得理她,看見七娘不再縮在自己的小殼子裏就是了,家外還有許多事要她分心去關注呢。
今冬特別寒冷,芍園的課上到了臘月十日,而後女教授們也都陸陸續續在吃了謝師宴以後,給每一位女弟子寫了評語交給丞公,然後帶著丞公府贈與的謝師禮歸家去了。
娘子們對華苓和七娘之間的爭吵並不知其端倪,四八兩個高高興興地作壁上觀,而三娘、五娘和六娘對此還是很在意的,於是也試過勸和,但是兩個小的完全不賣帳,上頭又沒有一個足夠有威懾力的角色來影響兩人,於是這狀況就這麽延續了下去。
家裏的兄弟們,二郎和四郎依然在上著王氏族學的課,王氏族學執教嚴苛,雖然今冬特別寒冷,課也一直上到了臘月二十日。二郎依然沒有進最高等級的天字院,而學裏的教授說了,四郎明年就可以從黃字院升進玄字院了。
而謝丞公和大郎,和族中上下、大丹上下無數擔負著一家、一族生計的人們一道,為今冬中原出現的普遍嚴寒傷透了腦筋。
進了臘月以後,金陵周近的長江下遊一帶總算不再下雨,改為下雪。又是十年、二十年難得一見的持續雪天,雖然隻是下薄雪,到元日春節的時候,金陵城中的積雪也已經有寸高了,所幸城中皇室、世家、富商大大小小都有布施糧米、棉布冬衣之善舉,才叫城裏城外基本沒有凍死、餓死的人。
就是這樣,長江下遊還算是情況好的。再往北些,將前唐的西京長安-東京洛陽橫拉一條線的話,這條線以北一直到長城,這片居住了整個丹朝小半數人口的地域竟是普遍大雪,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一直下進了道慶元年。
丹朝子民已經又是好幾年不曾遇到這樣寒冷的冬天,別說是平民百姓,便是小富之家也極少有先見之明,儲存了足夠的禦寒衣物、儲糧、柴薪的。
一場又一場大雪壓下來,道路漸漸都被封住了,積雪漸漸從寸許高積累到了沒膝深,越是大的州城,越是依賴城外農人挑來的糧米蔬菜、柴薪度日的城裏百姓,在家中儲備的些許糧米柴薪耗光之後,幾乎就隻能在家中等死。
倒是那些個鄉野之中,一年嚼用都來源於上年地裏產出的莊戶人家,嚴嚴實實地關起了自家院門過日子,一家人生存下來的幾率要大不少。
一個嚴寒而漫長的冬季對人類的生存威脅實在太大,在這樣一場雪就要凍死成百上千人的時代,輕飄飄地去談論什麽人類文明的進步,考慮普及教育、提升民眾地位之類的事,其實是非常奢侈而空泛的行為。
歲除日的清晨,天隻是微微亮,華苓穿好了絮絲棉裏子的騎服,套上皮裏子的長靴子,外麵又係上了非常保暖的貂皮鬥篷,這才敢走出庭院中。
庭院中、院牆、屋頂上遍積白雪,琉璃瓦都被遮蓋了,隻剩雪的白和青磚的灰黑,寒氣撲麵而來。華苓機伶伶打了個寒顫,迴頭朝金瓶、辛嬤嬤等人笑道:“這天氣實在是極冷,可真想停一日,不去騎馬呀。”
辛嬤嬤立刻就心疼地說:“嬤嬤正要如此說,今日真真是冷極,便是停一日也不算什麽。說不定其他娘子們也並不去校場。”
金瓶攏著手,溫柔地笑了笑,道:“不若婢子令人到娘子們園中去問上一問,若是娘子們也不去校場,九娘子也就不必跑一趟了,若是擔心教授責問,不若令人去說,娘子略有些身子不適,如何?”
裝病了?華苓很心動,但是猶豫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算了,都起來了,還是去罷,要是被拆穿了不好看。”
到了校場,華苓發現姐姐們倒是都來了,隻是不見七娘,隻有個小丫鬟來報說,七娘病了。
三娘有些憂慮,說:“七娘身子弱,上幾月裏也極少鍛煉,如此寒冷天氣極易著涼。我們稍後去茶園探一探七娘罷?”
五娘六娘都點頭,四娘八娘嘀咕了一下,八娘笑吟吟地看著華苓說:“九娘,你去不去呀?”
華苓瞥她們一眼,點頭道:“去吧,我也去看看。也不知請了良醫不曾。”確實,這兩月裏,除了一家人一道用飯的少數時候,她也真是沒有主動去過茶園了,七娘也不來竹園,基本上就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府中上下都以為,她和七娘已經是完全鬧掰了。
八娘說:“其實都是姐妹,那裏來那許多爭執呢,九娘與七娘道個歉兒就是了,依舊和好,氣性也不能延續到新歲呀。”
八娘的語氣很輕鬆,聽了使人心情也頗為愉快。她一張粉嫩小臉在淺綠色的厚襖裙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可人。其實四娘、八娘這兩姐妹越發長大了,隻要不說算話,就顯出了她們非常機靈、活潑的性子,天然地就有種長袖善舞的作風,是很容易討人喜歡的。
華苓心裏還頗為欣賞這樣的一麵,在後世社會裏麵,這樣性情的人總是能混得頗好。當然,也許遇到大事情的時候,她們也總是會更多的衡量利弊,更傾向於保護自己的利益,但這都是可以接受的。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嘛。華苓還真不覺得這是一句不好的話,隻要不去害人,人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是一件大功。
於是一群小娘子,在校場鍛煉完畢後聯袂去了竹園。
七娘當真是病了。清晨侍婢們將她喊起身去鍛煉,七娘勉強換好了外衣,用早食的時候就吐了,半口熱食都沒有用進去,暈暈沉沉。燕草碧絲當即嚇壞了,立即便去告知了大掌事,令請良醫。
娘子們到茶園的時候,良醫也是剛剛到,一直在家外忙到了臘月二十八後,才能在家中歇息的大郎也到了。
良醫給七娘診了脈說:“外感風寒,並無大事,吃幾貼藥,細細養著便是了。這幾年裏,老叟看著謝七娘子身子骨是好多了,也經得起藥力,這勤練身體之事,萬萬不可輕忽了事。”說著寫了藥方子,又叮囑了不少注意事項。
大郎做主向老醫者道了謝,又給了診金,讓仆下送走了人。迴轉過來,大郎就看見了華苓站在七娘臥房的最外麵,娘子們一窩蜂都圍在七娘床邊七嘴八舌地關心,倒是沒有人顧上華苓。
大郎含笑問:“大哥看著,小九當真是與小七鬧翻了呢?怎地大家都在裏麵,隻你冷清清在外頭。”
“沒有的事。”華苓很果斷地否認了,微微笑了笑,小聲告訴大郎說:“七姐這人呢,比較驕傲。沒有個台階她是不可能低頭的。”
大郎挑了挑眉。
華苓繼續小聲說:“她會生氣,我也會生氣呀。我又沒有做錯什麽事,才不喜歡當受氣包呢。我與你說,大哥,這迴我是決定了,若是七姐不肯道歉,我才不理她呢。不能慣著她。”
大郎其實也不知這兩個妹妹到底爭吵了什麽,聞言隻是笑:“大哥不摻和你們的事,隻是明日便是新歲了,你倆難道竟要將氣生到來年?你又不生氣,便是讓著姐姐多些又如何?”
華苓哼了一聲,說:“誰說我不生氣了,我是很生氣的。”
大郎笑著搖頭,揉揉華苓的頭發,走進七娘的臥房。娘子們見大哥來了,便給他讓出了床頭的位置。大郎和聲道:“七妹莫要擔憂,已經令人去抓藥了,待熬了藥飲下,七妹定能快快好起來。今夜裏可是除夕,我們要在庭院當中燎火、爆竹守歲的。”
七娘麵色蒼白,聞言點了點頭。
大郎看見七娘眼睛看了一圈,有些失望,想來是沒有見到爹爹的緣故,便安慰她:“爹爹事務繁忙,今日白天還要去署裏。但是夜裏定然是會迴來與我們用團年飯的。”
七娘點了點頭,垂下視線。
五娘快言快語說:“今冬嚴寒,爹爹肩上壓力定是極大的。大哥,也不知我等能否幫上些忙?”
八娘問:“我們身在金陵,又如何能幫到別處的人呀!”
三娘說:“若是能將米糧運去就好了。”
四娘說:“令人鏟雪,清出道路來,不就能送去了?”
“那裏尋來許多人去鏟雪?”
“城中便有許多人。”
小娘子們討論了起來,各執一詞。但是她們成長的生活其實太過優越,除了知道金陵城中世家富戶會在城中貧苦區域布施糧米布絮之外,她們其實並不知道,在更北的一些雪災嚴重的州城之中,在最艱難的情況下百姓會選擇什麽樣的方式度過寒冬。若是被逼急了,聯合起來攻進高門大戶中搶奪資源,也是有可能的。
大郎聽了聽,略略給妹妹們解釋道:“如今各地受災極重者,朝廷所設官倉已開倉放糧,平抑糧價。若是雪期延續,官倉也耗空了,便需勒令儲糧有餘的高門富戶開倉獻糧,朝廷總不能看著百姓凍餓而死。”
七娘忽然問,她的眸子裏透著幾分憂鬱:“……有許多人凍死了麽?”
五娘立刻告訴她:“這還有假?我聽廚下人說,就連洛陽、長安這樣的大城中,也有不少貧民凍死了呢!”
娘子們雖然基本不識民間疾苦,但也不是會對別人的處境無動於衷的人,又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了起來。七娘默默聽著,終於她別扭地問道:“小九呢?”
大郎和娘子們都很是詫異,原來七娘已經不生九娘的氣了嗎?大家都往門外看,大郎笑道:“大哥聽小九說,她與你誰也不理誰呢,所以不見你。”看看七娘的表情,又說:“我們都在這處熱熱鬧鬧,也不知小九是不是迴去了。”說著喊了聲華苓。
華苓撥開簾子,露出臉來,朝兄弟姐妹們粲然一笑:“我還在呢,不過我現在迴去了。”
娘子們也知道這兩個妹妹鬧架呢,一時都安靜了,有點尷尬,也不知如何勸她們。
不過,在大家都安靜了的時候,七娘忽然說:“小九,那迴我做錯了,我對不住你。”
華苓詫異地看向七娘,結果發現七娘扁著嘴哭了。
娘子們越發安靜,麵麵相覷,又看華苓,不知應該先安慰七娘還是先勸華苓趕緊接受道歉。
大郎繃著臉,但是華苓看見了這個大哥的眼神裏透著多麽好笑的意味,大郎溫柔地拿手帕給七娘抹了抹眼淚,說:“莫哭了,小七,大哥與你做主,若是小九脾氣大,欺負了你,便叫她與你道歉。”
華苓撇撇嘴,看吧,這就叫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她走進臥房裏,背著手道:“我也有對不住七姐的地方咯,我說話是太不顧忌了,對不住了。”說完福一福身,算是也認錯了。
三娘幾個看得莫名其妙,這鬧架鬧了兩個月,忽然間就互相道歉了?
七娘第一次發現,大郎當真也是十分溫和的大哥,隻要不排斥他,就會發現大哥對她確實是好的。這樣的發現,讓她越發覺得心裏難過,她知道自己有許多地方都想差了。而在這樣的時候,大哥、九娘、姐妹們都還對她好。她竟是好生卑劣,拿自己的陰暗的想法去看別人。
她想起了,自己曾經覺得,如果能生在小戶人家就好了,什麽都會比如今好。但她其實想差了,若她不在這裏,在別處,她那裏還是謝七娘呢,說不定,就與那些在大雪裏凍死、餓死的人一樣罷了。
她誠然不知好歹。
七娘越來越覺得自己卑劣,眼淚越發滾滾而下,難過得無法自抑:“是我不好……自己鑽了牛角尖,小九沒有錯的,腦袋可還疼……我還摔了簪子,對不住大家夥兒……”
從來沒有見過七娘如此脆弱、又勇敢認錯的時候,便是四娘、八娘此刻也生不出半分嘲笑她的心思來,倒是因為對方太過坦白,有些局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