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三娘的嫁妝基本上是和二娘的一處準備的,不然即使丞公府裏想再早將她嫁出去也不可能。但就是這樣,也還有些被麵帷帳之類的東西沒有預備完全,華苓這些姐妹一人出了一個繡工好的侍婢去幫忙。
華苓在廳堂裏試穿金瓶放長了尺寸的大袖禮服,碧喧和碧浦幫著整理上下,一旁的辛嬤嬤和金釧在幫著準備與禮服配套的配飾簪環。
碧喧不解地說:“娘子,丞公為甚將三娘子的喜日子提得這般早?這六月裏方才定了日子,八月末就要嫁去,婢子記得,二娘子可是定了親事之後,足足一年多方才嫁呢。”
辛嬤嬤說:“碧喧你小丫頭是不知,如今金陵人家提早親事的極多,速速將婚事辦下,為免夜長夢多。”說到這裏,辛嬤嬤也就閉嘴不言了,事關皇帝壽元,已經不是奴仆身份的人可以妄議的事情。
碧喧十分不解,華苓笑笑道:“若不是七月鬼月裏嫁娶不利,爹爹也許會將三姐的日子提得更早些。辛嬤嬤說的沒錯,早些嫁了是好的,反正三姐姐嫁妝都差不多了。”
碧喧似懂非懂地點頭。華苓想了想,額外叮囑了一句:“這些事知道就可以了,也勿要到處議論去。你們都要記著。”
“是,娘子。”侍婢們都恭聲應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侍婢們忽然發覺,九娘子長大了許多,雖然平素也還是溫和,但威嚴比小時總是盛了不少,她們也是越來越不敢放肆了。
華苓胡思亂想著,在金瓶的指揮下轉了幾個圈。
宮裏的皇帝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身體衰弱,也不知道哪一天忽然就會掛掉,若是他掛掉了,丹朝所有的人家都要守國喪一年,好多適齡適婚的女孩子可不是就要被耽誤了麽。所以其實現在金陵一些消息比較靈通的人家,如果家裏有適齡孩兒要嫁娶,都在緊趕慢趕地想在年前把事情辦完。
說起來,也還沒有王霏定親的消息。華苓已經聽說蘇州諸氏為嫡長子諸清延向王家求娶霏娘,聘禮願出千金的事,金陵人都驚歎,王家霏娘果然是價值千金的貴女。
不過王家暫時並未應承。
諸清延居然求娶王霏,這件事其實在華苓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他對謝族有恩,一從蘇州迴到金陵,就在謝丞公的薦舉下入了朝,現在是太常寺下的協律郎,正八品上,掌管音律。這是一個算得上清貴,但並不十分起眼、品階也不太高的職官官位,通常就是由年輕、俊美、文采非凡的少年郎擔任的,時人對協律郎的印象全都是這樣的款式。
對於世家子弟來說,協律郎是一個非常高的起點,在這個位置上當兩年的官,清譽美名會累積到一個很高的地步。往後不論是要進六部的哪一部作職官,他的晉升台階都會很穩當。
從前陣子的宴會裏,華苓就看出來了,諸清延對王霏是有意的,王霏更是有些對他心有所屬的意思,要不然,晏河和王霏即使互相看不對眼,也到不了那種幾乎爭吵起來的地步。
蘇州諸氏在大丹的世家中實力並不算強,嫡係人丁也單薄,但是諸清延若是要求娶王霏,競爭力還是挺強的。同樣詩禮傳家,門庭相差不遠,人口少些,主母的日子就舒坦些。諸清延自己又是這樣一個俊朗不凡的人物。再加上,以王家的地位,也不必殫精竭慮拿嫡女去聯姻的了,那麽多考慮幾分王霏本身的意願,說不定這事真的能成。
雖然華苓曾經對諸清延有一點點的懷疑,但是她也沒有真憑實據,家長、大郎這些人都是相信他的,她也就慢慢把那一點點的懷疑放到一邊去了,也許隻是她心思重了些而已?
於是,在那三個人裏麵,最終會被排擠出去的就是晏河了罷,好歹也是個長公主,混成這樣也是……
華苓噗哧一笑,又想到了那位說是快死了,結果一直撐到了現在的皇帝,皺了皺眉。
通過黃門侍郎宣旨,明擺著要撇開內閣,繞過丞相二公的牽製辦事……還是要廢太子的旨意,這位皇帝快要死了,但是想要達成這件事的*很強,他必然還有後手。
這旨意現在是被丞、相二公壓下來了,但是如果皇帝堅持,太子再被找出一二可供攻殲的名目的話,現在太子的位置很難保得住,儲位廢立,畢竟還是皇家自己的事。
——親爹都不喜歡他了,還有什麽辦法?
……
在金陵皇城之北有鍾山,鍾山之西是一萬五千禁軍紮營之地。這一萬五千禁軍與朱衛二家軍隊不同,為護衛皇室而生,完全屬於皇室控製,隻有當朝皇帝以及皇帝親信的禁軍侍衛統領能夠調動它。
自打澤帝下了廢太子的詔令之後,東宮上下諸人等就被軟禁了起來,太子、太子妃不能出東宮一步,也不允許別人進入東宮看望。又因為‘東宮不孝不馴’,太子憤怒下衝撞了澤帝派去看守東宮的寺人,澤帝下令從禁軍營地調了一千兵馬,將東宮整個控製了。
後宮諸妃、皇子皇女噤若寒蟬。
皇後盛怒,披頭散發來到甘露殿前泣聲申訴,前朝勸諫澤帝的奏折是雪片一般飛到澤帝書案上。但這位皇帝卻是鐵了心似的,沒有一點改變主意的跡象,也許在內閣丞相二公認同廢立太子的諭旨之前,皇帝是不可能將東宮解禁了。
金陵城的氣氛驟然緊張了起來。
……
七月初一。
江水滔滔,天晴,微雲。弼公衛氏家族的交接祭禮就在長江邊舉行,十來日前,衛家軍隊已經在長江邊一塊略高的丘陵上,以沉重的木柱搭建了一座丈高的高台,長、寬各有數十丈,上麵全用莊重的深色羊毛地墊覆蓋,四角有更高的旗杆挑起了衛家軍隊的玄色‘衛’字旗。
華苓跟著家人來到江邊的時候,第一看見的就是那座丈高的木台,以及上麵高高在烈烈江風中飄揚的五麵‘衛’字大旗。有五麵大旗,說明現在衛家在邊疆的軍隊分成了五支分軍,由五名將帥級別的將軍統領。衛弼公之下隻有三品將軍,這五名將軍都是三品高將無疑——也都是衛家人。
“衛家軍作風悍烈,那軍旗實是敵軍鮮血所染!”
風中遠遠飄來了這樣的一句話,華苓精神一震。鮮血染做旗幟啊……衛家軍駐守的防線從東北到西北再到西南,禦敵無數,他們守住了大丹的門戶!
她舉目四望,這處江麵開闊,水流平緩,從岸邊看長江就是茫茫的一片水域,見不到對岸的半點風光。
“嘿!嘿!嘿!”
“喝!喝!喝!”
“哈!哈!哈!”
在距離將舉行祭禮的矮丘數百丈開外,地勢更低的地方,一團黑壓壓的步兵、一團黑壓壓的輕騎兵、一團黑壓壓的刀盾手步兵,再加一團黑壓壓的長兵騎兵正在演練兵陣,每一變陣,這些久曆戰火的精銳軍人就是高高舉起手中的武器,一聲高喝,那淩厲嗜血之意即使隔著數百丈遠,也叫久居金陵的世家子弟們一陣心驚膽戰。
這是真正殺過敵、飲過血的軍隊!
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行陣、雁行陣、鉤形陣種種兵陣,就在衛家將領的旗語指揮之間輕輕巧巧地變換了出來,在衛家將領的精湛指揮下,這些衛家軍就像是好幾隻飛舞在江邊的蝶子,開合自然,精巧如臂指使。
明明是一支軍隊,目測至少有四五千的人馬,但是在軍旗旗語的指揮下,他們硬是捏成了一個整體,變陣迅速,咬合如齒列刀鋒。訓練有素的數千馬蹄踏在地麵上,沉悶的震動一直從兵陣處傳到了華苓腳下。
如此軍容齊整,軍威凜冽!
華苓遠遠地看見了,在那些黑壓壓的騎兵團邊沿,有一小撮的人騎著高頭大馬,他們穿著的鎧甲、身下的馬匹都是最好的,並不隨著兵陣的變化而移動。那應當是衛家軍中的將領。
衛五也在那裏麵麽?
想到衛五也是這威武雄壯的軍隊當中的一員,華苓心裏就是一陣止不住的心潮澎湃,越發專注地往那兵團演練的方向眺望。
娘子們眼神都很活躍,大家都看到了其他家族的好些相熟的人,隻是不敢打招唿。這祭禮場麵太嚴肅了,嚴肅得有些壓抑,那兵團兵馬還在不斷發出驚天動地、凜冽的高喝聲,刷著存在感,敢在這樣的環境下造次的人,膽子得有多大。
謝丞公身邊跟著華鼎、華昆和二三四郎,主母牟氏則是領著小娘子們。
衛家在搭建祭禮高台的時候,已經同時在高台下劃分出了各家族的觀禮席位,自然是身份地位越高的家族,位置就越靠近於祭禮高台。謝家帶來的奴仆們忙忙碌碌地將長著些許野草、砂石粗礪的地麵鋪上地毯,所有的觀禮者都將席地而坐。
謝丞公今日的麵色十分嚴厲,利眸掃了一眼諸多家人,冷聲告誡道:“今日此乃弼公衛氏之大禮,汝等為觀禮而來,隻需安坐在此,莊重觀禮便可,若有種種出格舉動,令我謝氏失儀,決不饒於汝等。”
“是,謹領丞公之命。”謝家來的所有人都是斂容肅穆地垂眸應了。待座席厚毯鋪設完畢,華苓跟著家人們都坐了下來。
時間漸漸往正午靠近,金陵的世家貴族,和專門從大丹各地趕來觀禮的世家貴族,漸漸都匯聚到了祭禮將舉行的這段江邊。
丹朝是水德之朝,禮服顏色為莊重的玄色。這是大丹除了新皇上位之外最大、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慢慢地,無數身穿玄色禮衣的人像水滴匯入江河大海,慢慢匯入了人群當中。
遙望著那數百丈外威武雄壯、殺氣凜然的兵團,華苓恍悟,大概這祭禮的意義,除了告訴大丹各世家執掌弼公權位者將要交替之外,也在告誡大丹諸世家之人,衛家的兵馬實力是如何強大,無事決不能挑戰弼公衛家的威嚴。
她環視一圈,周圍的人幾乎沒有不在關注著那兵團演練的,眼神多半是敬仰中帶著些畏懼,其實大丹境內已經許久無有戰火,這些世家子弟生來就有優渥安逸的生活當中,這樣的震懾明顯是極有威力的。
就像後世一樣,在特殊的時候,有計劃地展示一個勢力的最高力量,是維護安定的,非常有必要性的行為。
兄弟姐妹們當中隻有大郎、三娘不在。身為兩個月之後就要出嫁的新婦,按照大丹的規矩,三娘現在是不能離開家裏的了。
族裏有幾位熙字輩的堂叔伯也趕來金陵觀禮,但大郎持著丞公印信駐守江陵族中,並沒有迴來。
華苓注意到了,一艘並不很大,但是建造得十分精巧利落的船從下遊逆流而上,在這段江邊拋錨。
那是戰船!——看過許多丹朝水軍記錄的華苓很快認出了這一點,那艘船比一般的船船身更窄長、船舷更高,從船艙下伸出的木漿極大,劃動的節奏極快,明顯訓練有素。
看見華苓注意,金甌輕聲說:“娘子,那是朱輔公的座船。”
“原來如此。”華苓恍然大悟,迴頭看看跪坐在她身後的金甌金瓶二人,微微一笑。“有你們在,倒省了我不少事。”
四娘的位置在華苓旁邊,聽到金甌的話她哼了一聲,心裏有些不屑,不就是輔公家的船麽,誰猜不到了。
華苓都習慣了四娘的反應,隻是笑了笑。
朱輔公登岸,弼相丞三公親自到江邊迎接,一路把臂笑談。迴到祭台左近,謝丞公才叫了家裏的小輩統統都上去向朱輔公、衛弼公見禮,又讓年輕子弟互相介紹認識,卻很默契地不強求禮數周全,四公家族彼此間的關係終究是親密的。
華苓終於見到了四公當中最後一位,朱輔公。輔公身量不高,長得有些胖,一張頗為和氣的圓臉,也許是常年在艦船上的緣故,曬得很黑。華苓琢磨著,他倒不像是個領兵的將領,更像是做買賣的商人,和和氣氣、圓滑老道。
輔弼相丞四公彼此之間十分親厚,華苓感覺得到,這幾位丹朝地位最高的人之間維係著十分良好的情分。
這是很有智慧的做法,四家之間維持不錯的關係,彼此猜疑少、摩擦少,對於讓丹朝這架龐大的國家機器保持運作良好,是很必要的。
也是發現了這一點,華苓此刻是越發強烈地希望,謝族裏的事能夠早些解決,將實力花在內耗上麵,對家族沒有一點好處。
……
祭禮的時辰在正午,還未到,皇家儀仗也還未來,四公幹脆就放鬆了些,讓年輕子弟們隨意說說話。看見四公都得閑了,大丹一些其他世家的家長就領著家裏的精英子弟來見,四公齊聚一堂的機會實在太少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這個時候給四公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對族中子弟的未來總是好的。
華苓終於看見了衛羿,衛羿依舊是著玄色勁裝,身左佩一長刀,剛剛從軍陣當中出來,他的身上還彌漫著絲絲縷縷的煞氣,帶著煞氣的雙目一掃,上來見禮就嚇縮了一片。
華苓忍不住樂了。
衛家的郎君都是這樣,包括今日隨著老弼公出現的衛二郎和三郎,一個比一個殺氣更重。
衛羿看見華苓,眼神就柔和了許多,連身上的殺氣都消弭不少,道:“阿九來了。”
“嗯!”華苓的眼眸亮閃閃,抬起頭問他:“你方才在那軍陣之中否?”
“在。”衛羿說:“可曾望見那一千五百輕騎?那是我麾下騎兵,隨我從隴右跋涉迴來。”
“你麾下兵馬用的當是與你這般的長刀罷?”華苓看見衛羿點頭,彎彎眼睛:“嗯,那就看見了,你的騎兵很精神威武。”
輕騎兵所用的長刀刀身是近銀白色的,變陣時同時出鞘高舉,在陽光之下便反射成了幾近刺眼的一大片,誰都看得見。
衛羿的表情很明顯的明亮了起來。
人來人往的,兩人慢慢就被推到了邊緣站著,也沒說幾句話,華苓正準備拿出五蝠平安佩給他,衛二郎走了過來,衛二郎笑道:“此是謝九娘罷?”
“見過衛二哥。”華苓趕緊福身見禮。立刻就要成為新一任弼公的衛二郎長得高大威武,三十一二歲,麵相和衛羿有幾分相似,但比起衛羿來,衛二更粗獷幾分,氣勢更凜冽。
衛二郎是專門來看一看未來弟媳的。
見華苓舉止利落爽朗,身段兒高挑苗條,麵容也是無可挑剔,心下就有了幾分滿意,朗聲笑道:“九娘甚好,甚好。我們家待新婦皆如珠如寶,若是日後五郎欺負你,便尋我等兄長,定為你討迴公道。”
他怎會欺負謝九。衛羿攏起了眉,但並沒有說話。
“多謝衛二哥。”衛二的氣質倒是和老弼公一脈相承,華苓彎彎眼睛。幾年前第一次見老弼公,老人家就是這樣一股子不拘小節的爽直氣度,叫人不知不覺心生敬服。
接任的是這樣的一個衛二哥,她也能對這個國度的未來放下四分之一的心了吧?
衛二郎極忙,和華苓說了兩句話,很快走開了。
華苓取出一枚五蝠佩,放到衛羿手上。在她手上能占了半個手掌長的玉佩,放到衛五手裏就顯得特別小,特別精巧。
“予我?”衛羿問。
“當然。蝠,福也,上麵結的是平安扣,願五哥早早恢複武力,日後再上戰場,也能平平安安,建功立業。”華苓取出另一枚,說道:“還有一枚在我手中,若是你的不小心摔了,我再把這個予你。”
“好。”衛羿將玉佩摩挲了幾下,細膩光滑,倒有些像他撫摸過的華苓麵頰的觸感,叫他有些愉悅。
剛好經過,聽到了兩人對話的王硨笑了,左眼睨著華苓,右眼睨著衛五道:“謝九此是何道理?美玉雙佩自古便是定情之物,既分了一人一半,便需好好留存。豈有一人不經心毀了其中一半,再將另一半也要來之理?”
華苓瞪眼道:“此是平安佩,平安二字王二你懂麽?你懂麽?此物並非定情信物!”
王硨大驚小怪道:“原來二位並非在此定情。也是,原本便是夫妻,何必定情。”
“王二,我可想揍死你了。”華苓臉蛋子漲得通紅,連自己都分不清是惱的還是羞的。唉,她這身子才十歲多點,說什麽定情?玩過家家還差不多!
王硨裝模作樣地彎了彎腰,將側臉湊到華苓跟前,懶洋洋地哀求道:“莫要太使力,與我留下幾分顏麵。”明明是十分沒有禮貌的動作,這個王二做來卻顯得十分風流。
華苓瞪眼,氣得簡直沒緩上氣來。什麽是憊賴,這就是!湊上來了她能真揍麽,不能!若是揍了,丞公爹肯定要生氣!
衛羿看不得別人這麽調-戲華苓,捏起拳頭平板板道:“竟是討打,如何不依你。”
華苓在廳堂裏試穿金瓶放長了尺寸的大袖禮服,碧喧和碧浦幫著整理上下,一旁的辛嬤嬤和金釧在幫著準備與禮服配套的配飾簪環。
碧喧不解地說:“娘子,丞公為甚將三娘子的喜日子提得這般早?這六月裏方才定了日子,八月末就要嫁去,婢子記得,二娘子可是定了親事之後,足足一年多方才嫁呢。”
辛嬤嬤說:“碧喧你小丫頭是不知,如今金陵人家提早親事的極多,速速將婚事辦下,為免夜長夢多。”說到這裏,辛嬤嬤也就閉嘴不言了,事關皇帝壽元,已經不是奴仆身份的人可以妄議的事情。
碧喧十分不解,華苓笑笑道:“若不是七月鬼月裏嫁娶不利,爹爹也許會將三姐的日子提得更早些。辛嬤嬤說的沒錯,早些嫁了是好的,反正三姐姐嫁妝都差不多了。”
碧喧似懂非懂地點頭。華苓想了想,額外叮囑了一句:“這些事知道就可以了,也勿要到處議論去。你們都要記著。”
“是,娘子。”侍婢們都恭聲應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侍婢們忽然發覺,九娘子長大了許多,雖然平素也還是溫和,但威嚴比小時總是盛了不少,她們也是越來越不敢放肆了。
華苓胡思亂想著,在金瓶的指揮下轉了幾個圈。
宮裏的皇帝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身體衰弱,也不知道哪一天忽然就會掛掉,若是他掛掉了,丹朝所有的人家都要守國喪一年,好多適齡適婚的女孩子可不是就要被耽誤了麽。所以其實現在金陵一些消息比較靈通的人家,如果家裏有適齡孩兒要嫁娶,都在緊趕慢趕地想在年前把事情辦完。
說起來,也還沒有王霏定親的消息。華苓已經聽說蘇州諸氏為嫡長子諸清延向王家求娶霏娘,聘禮願出千金的事,金陵人都驚歎,王家霏娘果然是價值千金的貴女。
不過王家暫時並未應承。
諸清延居然求娶王霏,這件事其實在華苓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他對謝族有恩,一從蘇州迴到金陵,就在謝丞公的薦舉下入了朝,現在是太常寺下的協律郎,正八品上,掌管音律。這是一個算得上清貴,但並不十分起眼、品階也不太高的職官官位,通常就是由年輕、俊美、文采非凡的少年郎擔任的,時人對協律郎的印象全都是這樣的款式。
對於世家子弟來說,協律郎是一個非常高的起點,在這個位置上當兩年的官,清譽美名會累積到一個很高的地步。往後不論是要進六部的哪一部作職官,他的晉升台階都會很穩當。
從前陣子的宴會裏,華苓就看出來了,諸清延對王霏是有意的,王霏更是有些對他心有所屬的意思,要不然,晏河和王霏即使互相看不對眼,也到不了那種幾乎爭吵起來的地步。
蘇州諸氏在大丹的世家中實力並不算強,嫡係人丁也單薄,但是諸清延若是要求娶王霏,競爭力還是挺強的。同樣詩禮傳家,門庭相差不遠,人口少些,主母的日子就舒坦些。諸清延自己又是這樣一個俊朗不凡的人物。再加上,以王家的地位,也不必殫精竭慮拿嫡女去聯姻的了,那麽多考慮幾分王霏本身的意願,說不定這事真的能成。
雖然華苓曾經對諸清延有一點點的懷疑,但是她也沒有真憑實據,家長、大郎這些人都是相信他的,她也就慢慢把那一點點的懷疑放到一邊去了,也許隻是她心思重了些而已?
於是,在那三個人裏麵,最終會被排擠出去的就是晏河了罷,好歹也是個長公主,混成這樣也是……
華苓噗哧一笑,又想到了那位說是快死了,結果一直撐到了現在的皇帝,皺了皺眉。
通過黃門侍郎宣旨,明擺著要撇開內閣,繞過丞相二公的牽製辦事……還是要廢太子的旨意,這位皇帝快要死了,但是想要達成這件事的*很強,他必然還有後手。
這旨意現在是被丞、相二公壓下來了,但是如果皇帝堅持,太子再被找出一二可供攻殲的名目的話,現在太子的位置很難保得住,儲位廢立,畢竟還是皇家自己的事。
——親爹都不喜歡他了,還有什麽辦法?
……
在金陵皇城之北有鍾山,鍾山之西是一萬五千禁軍紮營之地。這一萬五千禁軍與朱衛二家軍隊不同,為護衛皇室而生,完全屬於皇室控製,隻有當朝皇帝以及皇帝親信的禁軍侍衛統領能夠調動它。
自打澤帝下了廢太子的詔令之後,東宮上下諸人等就被軟禁了起來,太子、太子妃不能出東宮一步,也不允許別人進入東宮看望。又因為‘東宮不孝不馴’,太子憤怒下衝撞了澤帝派去看守東宮的寺人,澤帝下令從禁軍營地調了一千兵馬,將東宮整個控製了。
後宮諸妃、皇子皇女噤若寒蟬。
皇後盛怒,披頭散發來到甘露殿前泣聲申訴,前朝勸諫澤帝的奏折是雪片一般飛到澤帝書案上。但這位皇帝卻是鐵了心似的,沒有一點改變主意的跡象,也許在內閣丞相二公認同廢立太子的諭旨之前,皇帝是不可能將東宮解禁了。
金陵城的氣氛驟然緊張了起來。
……
七月初一。
江水滔滔,天晴,微雲。弼公衛氏家族的交接祭禮就在長江邊舉行,十來日前,衛家軍隊已經在長江邊一塊略高的丘陵上,以沉重的木柱搭建了一座丈高的高台,長、寬各有數十丈,上麵全用莊重的深色羊毛地墊覆蓋,四角有更高的旗杆挑起了衛家軍隊的玄色‘衛’字旗。
華苓跟著家人來到江邊的時候,第一看見的就是那座丈高的木台,以及上麵高高在烈烈江風中飄揚的五麵‘衛’字大旗。有五麵大旗,說明現在衛家在邊疆的軍隊分成了五支分軍,由五名將帥級別的將軍統領。衛弼公之下隻有三品將軍,這五名將軍都是三品高將無疑——也都是衛家人。
“衛家軍作風悍烈,那軍旗實是敵軍鮮血所染!”
風中遠遠飄來了這樣的一句話,華苓精神一震。鮮血染做旗幟啊……衛家軍駐守的防線從東北到西北再到西南,禦敵無數,他們守住了大丹的門戶!
她舉目四望,這處江麵開闊,水流平緩,從岸邊看長江就是茫茫的一片水域,見不到對岸的半點風光。
“嘿!嘿!嘿!”
“喝!喝!喝!”
“哈!哈!哈!”
在距離將舉行祭禮的矮丘數百丈開外,地勢更低的地方,一團黑壓壓的步兵、一團黑壓壓的輕騎兵、一團黑壓壓的刀盾手步兵,再加一團黑壓壓的長兵騎兵正在演練兵陣,每一變陣,這些久曆戰火的精銳軍人就是高高舉起手中的武器,一聲高喝,那淩厲嗜血之意即使隔著數百丈遠,也叫久居金陵的世家子弟們一陣心驚膽戰。
這是真正殺過敵、飲過血的軍隊!
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行陣、雁行陣、鉤形陣種種兵陣,就在衛家將領的旗語指揮之間輕輕巧巧地變換了出來,在衛家將領的精湛指揮下,這些衛家軍就像是好幾隻飛舞在江邊的蝶子,開合自然,精巧如臂指使。
明明是一支軍隊,目測至少有四五千的人馬,但是在軍旗旗語的指揮下,他們硬是捏成了一個整體,變陣迅速,咬合如齒列刀鋒。訓練有素的數千馬蹄踏在地麵上,沉悶的震動一直從兵陣處傳到了華苓腳下。
如此軍容齊整,軍威凜冽!
華苓遠遠地看見了,在那些黑壓壓的騎兵團邊沿,有一小撮的人騎著高頭大馬,他們穿著的鎧甲、身下的馬匹都是最好的,並不隨著兵陣的變化而移動。那應當是衛家軍中的將領。
衛五也在那裏麵麽?
想到衛五也是這威武雄壯的軍隊當中的一員,華苓心裏就是一陣止不住的心潮澎湃,越發專注地往那兵團演練的方向眺望。
娘子們眼神都很活躍,大家都看到了其他家族的好些相熟的人,隻是不敢打招唿。這祭禮場麵太嚴肅了,嚴肅得有些壓抑,那兵團兵馬還在不斷發出驚天動地、凜冽的高喝聲,刷著存在感,敢在這樣的環境下造次的人,膽子得有多大。
謝丞公身邊跟著華鼎、華昆和二三四郎,主母牟氏則是領著小娘子們。
衛家在搭建祭禮高台的時候,已經同時在高台下劃分出了各家族的觀禮席位,自然是身份地位越高的家族,位置就越靠近於祭禮高台。謝家帶來的奴仆們忙忙碌碌地將長著些許野草、砂石粗礪的地麵鋪上地毯,所有的觀禮者都將席地而坐。
謝丞公今日的麵色十分嚴厲,利眸掃了一眼諸多家人,冷聲告誡道:“今日此乃弼公衛氏之大禮,汝等為觀禮而來,隻需安坐在此,莊重觀禮便可,若有種種出格舉動,令我謝氏失儀,決不饒於汝等。”
“是,謹領丞公之命。”謝家來的所有人都是斂容肅穆地垂眸應了。待座席厚毯鋪設完畢,華苓跟著家人們都坐了下來。
時間漸漸往正午靠近,金陵的世家貴族,和專門從大丹各地趕來觀禮的世家貴族,漸漸都匯聚到了祭禮將舉行的這段江邊。
丹朝是水德之朝,禮服顏色為莊重的玄色。這是大丹除了新皇上位之外最大、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慢慢地,無數身穿玄色禮衣的人像水滴匯入江河大海,慢慢匯入了人群當中。
遙望著那數百丈外威武雄壯、殺氣凜然的兵團,華苓恍悟,大概這祭禮的意義,除了告訴大丹各世家執掌弼公權位者將要交替之外,也在告誡大丹諸世家之人,衛家的兵馬實力是如何強大,無事決不能挑戰弼公衛家的威嚴。
她環視一圈,周圍的人幾乎沒有不在關注著那兵團演練的,眼神多半是敬仰中帶著些畏懼,其實大丹境內已經許久無有戰火,這些世家子弟生來就有優渥安逸的生活當中,這樣的震懾明顯是極有威力的。
就像後世一樣,在特殊的時候,有計劃地展示一個勢力的最高力量,是維護安定的,非常有必要性的行為。
兄弟姐妹們當中隻有大郎、三娘不在。身為兩個月之後就要出嫁的新婦,按照大丹的規矩,三娘現在是不能離開家裏的了。
族裏有幾位熙字輩的堂叔伯也趕來金陵觀禮,但大郎持著丞公印信駐守江陵族中,並沒有迴來。
華苓注意到了,一艘並不很大,但是建造得十分精巧利落的船從下遊逆流而上,在這段江邊拋錨。
那是戰船!——看過許多丹朝水軍記錄的華苓很快認出了這一點,那艘船比一般的船船身更窄長、船舷更高,從船艙下伸出的木漿極大,劃動的節奏極快,明顯訓練有素。
看見華苓注意,金甌輕聲說:“娘子,那是朱輔公的座船。”
“原來如此。”華苓恍然大悟,迴頭看看跪坐在她身後的金甌金瓶二人,微微一笑。“有你們在,倒省了我不少事。”
四娘的位置在華苓旁邊,聽到金甌的話她哼了一聲,心裏有些不屑,不就是輔公家的船麽,誰猜不到了。
華苓都習慣了四娘的反應,隻是笑了笑。
朱輔公登岸,弼相丞三公親自到江邊迎接,一路把臂笑談。迴到祭台左近,謝丞公才叫了家裏的小輩統統都上去向朱輔公、衛弼公見禮,又讓年輕子弟互相介紹認識,卻很默契地不強求禮數周全,四公家族彼此間的關係終究是親密的。
華苓終於見到了四公當中最後一位,朱輔公。輔公身量不高,長得有些胖,一張頗為和氣的圓臉,也許是常年在艦船上的緣故,曬得很黑。華苓琢磨著,他倒不像是個領兵的將領,更像是做買賣的商人,和和氣氣、圓滑老道。
輔弼相丞四公彼此之間十分親厚,華苓感覺得到,這幾位丹朝地位最高的人之間維係著十分良好的情分。
這是很有智慧的做法,四家之間維持不錯的關係,彼此猜疑少、摩擦少,對於讓丹朝這架龐大的國家機器保持運作良好,是很必要的。
也是發現了這一點,華苓此刻是越發強烈地希望,謝族裏的事能夠早些解決,將實力花在內耗上麵,對家族沒有一點好處。
……
祭禮的時辰在正午,還未到,皇家儀仗也還未來,四公幹脆就放鬆了些,讓年輕子弟們隨意說說話。看見四公都得閑了,大丹一些其他世家的家長就領著家裏的精英子弟來見,四公齊聚一堂的機會實在太少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這個時候給四公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對族中子弟的未來總是好的。
華苓終於看見了衛羿,衛羿依舊是著玄色勁裝,身左佩一長刀,剛剛從軍陣當中出來,他的身上還彌漫著絲絲縷縷的煞氣,帶著煞氣的雙目一掃,上來見禮就嚇縮了一片。
華苓忍不住樂了。
衛家的郎君都是這樣,包括今日隨著老弼公出現的衛二郎和三郎,一個比一個殺氣更重。
衛羿看見華苓,眼神就柔和了許多,連身上的殺氣都消弭不少,道:“阿九來了。”
“嗯!”華苓的眼眸亮閃閃,抬起頭問他:“你方才在那軍陣之中否?”
“在。”衛羿說:“可曾望見那一千五百輕騎?那是我麾下騎兵,隨我從隴右跋涉迴來。”
“你麾下兵馬用的當是與你這般的長刀罷?”華苓看見衛羿點頭,彎彎眼睛:“嗯,那就看見了,你的騎兵很精神威武。”
輕騎兵所用的長刀刀身是近銀白色的,變陣時同時出鞘高舉,在陽光之下便反射成了幾近刺眼的一大片,誰都看得見。
衛羿的表情很明顯的明亮了起來。
人來人往的,兩人慢慢就被推到了邊緣站著,也沒說幾句話,華苓正準備拿出五蝠平安佩給他,衛二郎走了過來,衛二郎笑道:“此是謝九娘罷?”
“見過衛二哥。”華苓趕緊福身見禮。立刻就要成為新一任弼公的衛二郎長得高大威武,三十一二歲,麵相和衛羿有幾分相似,但比起衛羿來,衛二更粗獷幾分,氣勢更凜冽。
衛二郎是專門來看一看未來弟媳的。
見華苓舉止利落爽朗,身段兒高挑苗條,麵容也是無可挑剔,心下就有了幾分滿意,朗聲笑道:“九娘甚好,甚好。我們家待新婦皆如珠如寶,若是日後五郎欺負你,便尋我等兄長,定為你討迴公道。”
他怎會欺負謝九。衛羿攏起了眉,但並沒有說話。
“多謝衛二哥。”衛二的氣質倒是和老弼公一脈相承,華苓彎彎眼睛。幾年前第一次見老弼公,老人家就是這樣一股子不拘小節的爽直氣度,叫人不知不覺心生敬服。
接任的是這樣的一個衛二哥,她也能對這個國度的未來放下四分之一的心了吧?
衛二郎極忙,和華苓說了兩句話,很快走開了。
華苓取出一枚五蝠佩,放到衛羿手上。在她手上能占了半個手掌長的玉佩,放到衛五手裏就顯得特別小,特別精巧。
“予我?”衛羿問。
“當然。蝠,福也,上麵結的是平安扣,願五哥早早恢複武力,日後再上戰場,也能平平安安,建功立業。”華苓取出另一枚,說道:“還有一枚在我手中,若是你的不小心摔了,我再把這個予你。”
“好。”衛羿將玉佩摩挲了幾下,細膩光滑,倒有些像他撫摸過的華苓麵頰的觸感,叫他有些愉悅。
剛好經過,聽到了兩人對話的王硨笑了,左眼睨著華苓,右眼睨著衛五道:“謝九此是何道理?美玉雙佩自古便是定情之物,既分了一人一半,便需好好留存。豈有一人不經心毀了其中一半,再將另一半也要來之理?”
華苓瞪眼道:“此是平安佩,平安二字王二你懂麽?你懂麽?此物並非定情信物!”
王硨大驚小怪道:“原來二位並非在此定情。也是,原本便是夫妻,何必定情。”
“王二,我可想揍死你了。”華苓臉蛋子漲得通紅,連自己都分不清是惱的還是羞的。唉,她這身子才十歲多點,說什麽定情?玩過家家還差不多!
王硨裝模作樣地彎了彎腰,將側臉湊到華苓跟前,懶洋洋地哀求道:“莫要太使力,與我留下幾分顏麵。”明明是十分沒有禮貌的動作,這個王二做來卻顯得十分風流。
華苓瞪眼,氣得簡直沒緩上氣來。什麽是憊賴,這就是!湊上來了她能真揍麽,不能!若是揍了,丞公爹肯定要生氣!
衛羿看不得別人這麽調-戲華苓,捏起拳頭平板板道:“竟是討打,如何不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