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想那個嬤嬤年老體弱,這次大範圍瘟疫,抗不過,遂道:“虞側妃留下奶嬤嬤照料宣哥,這奶嬤嬤年老,不能勝任。”


    畫眉目光閃了閃,迴頭朝西偏殿望了一眼,“照顧宣哥的嬤嬤身強體壯,是宣哥房裏一個丫鬟先感染的,然後才是這奶嬤嬤。”


    柳絮恍然明白,道;“我說虞側妃不會放一個年老不中用的人照顧兒子。”


    畫眉進王府有幾年,王府的人和事都一清二楚,接話茬道;“那個奶嬤嬤對小主子極忠心,是虞側妃身邊最信任之人。”


    柳絮有點納悶,問;“宣哥跟前就兩個小丫頭,除了這個嬤嬤,宣哥總有幾個大丫頭,他房裏的大丫頭去哪裏了?主子病重,不在跟前侍候。”


    畫眉低頭,狀似難過,聲音哽咽,“宣哥身邊有兩個大丫頭,跟奴婢前後腳進府的,先後染病,王妃命抬出去了。”


    柳絮心下想,宣哥跟前沒一個得用之人,奶嬤嬤並大丫頭都不幸傳染瘟疫,宣哥一個小孩子,孤零零一個人,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


    這時,紀側妃住的東寢殿走出一個丫鬟喊畫眉,找什麽東西,柳絮道;“側妃哪裏離不開你,你快迴去吧!”


    畫眉感激地朝柳絮拜了兩拜,眼眶潮潤,“這種時候,別人躲都躲不及,表姑娘還能來看我家主子,奴婢替我家主子謝謝姑娘。”


    柳絮哽咽道:“我看你主子最後一眼,她走時我怕都不能來送。”


    畫眉捂住嘴,腳步匆匆走了。


    隔著幾步遠,紫霞和念琴在身後跟著,這時趕上來,主仆三人出了院子。


    離開熙和院,柳絮情緒低落,坐上軟轎,一路心裏難過。


    主仆三人迴到秋瀾院,海棠從窗子裏看主子上了台階,忙走去打起簾子,“主子迴來了。”


    柳絮疲憊地道;“備熱湯,我泡一泡。”


    柳絮躺在大木桶裏,闔眼,泡在漂浮花瓣的熱湯裏,驅散了屋外的寒意,她冰涼的身子慢慢暖和過來,眼前浮現熙和院看到的一幕幕,死神就在四周窺視,沒人知道下一刻等待自己的是不是和她們一樣。


    柳絮的頭搭在木桶邊,發絲垂下,念琴替她清洗黑瀑般的長發,小聲說道:“主子去看宣哥,奴婢覺得殿裏氣悶,走到院子裏透透氣,西廂房門站著兩個丫鬟,一個好像是紀側妃屋裏的,一個好像是侍候宣哥的,兩人說悄悄話,以為奴婢離得遠聽不見,宣哥的丫鬟說,宣哥屋裏最開始有個小丫鬟染病,染病的小丫鬟是侍候虞側妃奶嬤嬤的,那奶嬤嬤後被她傳染的,那奶嬤嬤平常極盡心的,宣哥吃喝都經過她手上,自打瘟疫傳到府上,那奶嬤嬤門戶看得極緊,可誰承想,上天注定,躲也躲不過。


    念琴兀自絮叨,柳絮琢磨那兩個丫鬟說的話,侍候宣哥奶嬤嬤的小丫鬟先得上,然後是那奶嬤嬤,身邊大丫鬟,跟前貼身侍候的人都得上,宣哥是在劫難逃,如果是人為,柳絮悚然,那這安排可謂巧妙,既不惹人懷疑,又有十分勝算,若宣哥一人先染病,勢必讓人多想,且那奶嬤嬤精細,對哥兒上心,忠心護主,若有人害宣哥,必經過那奶嬤嬤這關,若真是背後有黑手,外圍攻破,層層遞進,此計甚高。


    柳絮腦海中隱隱浮現出那個人,柳絮搖搖頭,但願自己多想。


    柳絮邁出浴桶,海棠托著一身衣裙,杏雨服侍她換上,念琴替她抹幹頭發,杏雨和海棠從木桶裏往出舀水,一趟趟提到外麵倒掉,粗使丫鬟婆子病的病,關的關,秋瀾殿就剩下這麽幾個人,粗活隻好杏雨和海棠幹,主子跟前念琴侍候。


    念琴捧出胭脂紅酒壇,“姑娘吃盅酒,早點歇下,奴婢瞅著姑娘這幾日沒睡好,晚上翻來覆去的,奴婢也睡不著,這種時候,誰能安心睡覺,明個都不知道自己在哪裏。”念琴去熙和院,受了點刺激,情緒低落。


    柳絮端起酒盅,抿了一小口,雪球一下子跳到桌子邊上,遠遠地望著那隻酒壇子。


    柳絮招手示意她過來,雪球似乎懂得了,嗖地跳到柳絮懷裏,柳絮喝完盅子裏的酒,把酒盅放到她鼻子底下讓她聞了聞。


    念琴把酒壇蓋子蓋好,抱著放在櫃子裏。


    秋瀾院裏小丫鬟福秀染上瘟疫後,跟她同屋的一個小丫頭還有接觸過她的一個粗使婆子被柳絮命人關起來,小廚房裏燒火的一個小丫頭常跟她一塊玩,也一起關起來,除了柳絮的四個貼身丫頭,就剩下小廚房宋媽和一個粗使婆子。


    那個粗使婆子一日三餐按時按點打開西廂房的門,把飯送到裏麵。


    那個婆子提著早飯開了一間西廂房,嘴裏絮絮叨叨地道:“三個人,分成八下,老婆子挨著個的送飯,這也是主子恩典,主子說了,關在一塊,怕有沒得上病的,跟著吃了刮落,主子想事就是比奴婢想得周全,要不怎麽說是主子呢!”


    那婆子打開鎖,猶自自說自話,沒人接茬,她放下碗筷,朝炕上躺著那個婆子喚了聲,“老東西,快起來吃飯,裝熊,還得我侍候你。”


    那婆子喊了兩聲,炕上的人動了動,不下地,這婆子瞄了一眼,嘟囔,“還沒死,沒死就自個下來取,我還要送別人的。”


    那婆子提著飯,來到另一間廂房門口,這間屋裏關著粗使的小丫頭,婆子一打開門鎖,那小丫鬟奔過來,帶著哭腔道:“媽媽,主子說沒說什麽時候放我出去?”


    那婆子放下手上提著的一罐子粥,“放心,你沒得上病,自然就放你出去了,沒的總關著你的理,你好吃好喝,在裏麵不用幹活,急什麽,依老婆子看,裏麵啥人都不接觸,比外頭安全。”


    那小丫鬟聽著像是有幾分道理,就不急著出去,安心呆著,吃飽了飯,倒頭就睡,不想太多。


    那婆子關上門,在外麵上了鎖,又提著飯菜往南倒座拐角小屋,打開鎖,把門推開一條縫,這屋子平常放雜物,地上堆著稻草,婆子看見那廚房裏燒火的小丫鬟蜷縮在稻草堆上,像是發冷,打著寒顫,唬得那婆子趕緊關上門,心道,不好,八成是染上病了,這病她聽說過,忽冷忽熱,剛得上發熱,接著渾身發冷,打哆嗦,在大發了,就半昏迷。


    那婆子不敢疏怠,人命關天,如今風頭上,趕緊去迴主子,表姑娘的上房,她做粗使不敢輕進,走到門口,往裏喊了聲,“哪位姐姐在屋裏。”


    紫霞走出來,“媽媽有事嗎?關起來那幾個人怎麽樣了?”


    婆子道:“老奴正是為這事來迴主子,燒火的小丫頭小玉老奴看像是不好了,老奴不敢耽誤,發現就趕緊來迴。”


    柳絮聽見,從屋裏走出來,對紫霞道;“快去找陳總管,帶人來看看。”


    紫霞匆匆開了院門,去找人。


    紫霞到前院,一打聽,一個小廝說,“陳管家讓王妃派人找去了。”


    紫霞折迴內宅,直奔上院,進了上院,看見陳氏一個貼身丫鬟守在上房門口,紫霞是上院出去的,跟王妃房裏的丫鬟都極熟稔,有的是極要好的姊妹,那丫鬟看見她道;“紫霞姐怎麽來了?這種時候還敢亂走?”


    紫霞便把來找陳總管的事說了,那丫頭小聲道;“王妃跟陳總管像是說要緊的事,雲燕姐沒看都在東間門口站著,不敢走,怕王妃一時招唿人差遣。


    堂屋門扇沒關嚴,露出一條縫隙,紫霞看見雲燕的身影,把著西間的門。


    那丫頭道;“我去跟雲燕姐說一聲,表姑娘的事不敢不迴。”


    那丫鬟推門進去,跟雲燕嘀咕幾句,雲燕進裏間去。


    紫霞等了一小會,雲燕跨出門檻,朝她笑道:“紫霞姐,王妃讓你進去,你如今侍候表姑娘,身份非比尋常,就是我們王妃都得給你三分薄麵。”


    紫霞瞪了她一眼,嗔道;“都什麽時候了,還有閑心說笑。”


    雲燕歎口氣,“要哭能解決問題,大家抱一起哭。”


    紫霞進屋,總管陳錄跟王妃陳氏在屋裏,紫霞行禮,陳氏嗔怪道:“你主子還好吧!我聽說她去看紀側妃,怎麽不跟我說一聲,萬一出事,王爺迴來怪我沒照顧好她?”


    紫霞規規矩矩地束手恭立,“奴婢勸主子,主子不聽,執意要去,奴婢攔也攔不住。”


    陳氏道;“也是,表姑娘跟紀側妃要好,不去看,於情於理說不過去,總之,沒事就好。”


    紫霞垂眸道:“秋瀾院有個丫鬟染上疫病,奴婢奉姑娘命來是請陳總管過去處置。”


    陳氏關切地道;“秋瀾院發現有得病的,迴去告訴你家表姑娘小心,沒事別出門了。”


    陳氏看著管家陳錄道;“你帶人去看看。”


    陳錄告退,帶上人跟著紫霞去秋瀾院。


    柳絮站在院子裏,看著陳錄帶著人把小廚房燒火的玉兒抬出去,關起來的那個婆子發現也染上,一並抬了出去。


    紫霞站在柳絮身旁,道:“姑娘說奇不奇怪,跟丫頭福秀一個屋住的那個珍兒丫頭倒沒事,好好的,姑娘說珍兒怎麽處置?”


    柳絮道;“各人體質不同,估計她身體底子好,關幾日,若沒事,放她出來。”


    總管陳錄看著人往出抬人,看著病人抬出院子,走過去跟表姑娘告訴一聲。


    柳絮問;“紀側妃怎麽樣了?”


    陳錄咳聲,“昨半夜,人就歿了,是奴才早起帶人去收的屍。”


    柳絮心忽悠一下,頓覺空落落的,一陣酸楚,這段日子身邊不少人昨還活蹦亂跳,眨眼就抬走了,不再迴來了。


    陳錄默默,半晌,柳絮像是閑問道:“紀側妃屋裏的丫鬟怎麽處置了?”


    陳錄道;“迴了王妃,病的抬走了,目前沒病的,留下侍候宣小爺。”


    柳絮明白,這意思就是死的病的抬出去,其餘的關在裏麵,什麽時候人沒了,抬出去,王妃陳氏壓根沒想放她們出去,關在一起,沒得上病的,時候久了,也染上,都跑不掉,處理得幹淨,若其中真有陰謀的話,沒留下一個活口,死無對證。


    往東南官道上,兩匹快馬疾馳,身後一股塵土風揚,兩匹馬快跑到驛站,馬上之人高喊,“有急報。”


    驛站的驛丞正在屋裏喝著茶水,驛丞這官職沒有品級,不入流,掌郵傳車馬,迎送之事,是個閑職,聽見外麵大喊,忙不迭跑出去,就見從馬上跳下兩個官差,叫嚷換馬匹,驛丞就知道有緊急之事,忙叫巡檢牽出腳力好的兩馬匹,兩個官差換上馬匹,茶水顧不上喝一口,翻身上馬,望東南方向飛奔。


    驛丞望著遠去的兩匹馬,喃喃道;“準是出大事了。”


    廣寒宮,地處東南,四麵環山,中間平地,山體遮擋,冬暖夏涼,氣溫適宜,終年有地熱溫泉之水,由於地底下熱氣,此處寒冬臘月,既有鮮花盛開。


    廣寒宮修建得富麗堂皇,內築有玉石堆砌的碧波池,皆引溫泉之水,遠離塵世,勝似人間仙境。


    此刻,廣寒宮大殿上,趙琛手裏握著一封書信,憤然摔在官差麵前,大怒,“此等大事,袁知府為何才報?”


    官差是知府帳下一得用之人,跪伏在地,叩頭請罪,“王爺息怒,袁知府不知疫情如此嚴重,沒想到蔓延之快,始料不及,袁知府不想打擾王爺,是怕王爺迴汝陽城有危險,病毒不長眼,王爺乃金枝玉葉之身,袁知府怕王爺萬一有閃失,罪責可就大了,袁知府坐鎮城裏,拋家小不顧,寧舍了自身,替王爺擋,護王爺安全,袁知府看如今瘟疫控製不住,料想瞞不住王爺,才不得不報王爺得知。”


    趙琛朝外大喊一聲,“備馬。”


    宮保焦急地道:“王爺,這種時候,王爺不宜冒險趕迴去,王爺還是待瘟疫減緩再動身。”


    宮保話沒說完,趙琛已大步衝出殿外,一幹侍衛立刻護住梁王。


    官差來時的官道,還是那個驛丞,悠閑喝著茶水,突然,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驛丞忙跑出去,十幾匹快馬打遠處飛奔而來,前頭四匹快馬上之人,高喊:“前方閃開,梁王千歲駕到。”


    驛丞嚇得麵如土色,還未等緩過神來,十幾匹快馬從他身邊狂奔過去。


    卷起沙塵,遮天蔽日。


    ☆、第111章


    夜晚,整個王府寂靜無聲,柳絮住的秋瀾院離內宅偏遠,相鄰的蕭寒院自康寧郡主跟梁王去了廣寒宮,留下幾個人看屋子,又有染病之人,蕭寒殿僅剩下三兩個人守著,內宅西北角,到夜裏,周圍極肅靜。


    柳絮這陣子心緒不寧,睡眠不安穩,從熙和院迴來,精神倦怠,泡了熱湯,困意上來,念琴替主子放下帳子,吹熄了燈盞,柳絮睡眠極輕,屋裏不能有人,值夜的丫鬟在外間屋睡,念琴陪著主子,紫霞和海棠、杏雨三人聽得上房主子歇下,就迴下處安置。


    念琴走去,把上房的門上了門閂,吹熄外間燈盞,躺下。


    一宿無話。


    天光大亮,柳絮睡得正酣,忽聽見耳畔有人喚她,柳絮睡眼朦朧,感覺有人推她,柳絮猛然驚醒,一骨碌坐起身,脫口問;“出什麽事了?”


    念琴撩起帳子,語氣焦急地道:“大門上下人傳進話來,說王府大門剛開,柳家就來人找表姑娘,說有急事。”


    柳絮懵怔,瞪大眼睛,驚懼地問:“出什麽事了,是生子她們三個孩子出事了?”


    念琴焦急地道:“大門上的人讓一個婆子傳話進內宅,那婆子說不請,就說柳家來人,有急事,找表姑娘。”


    柳絮一聽,繡鞋沒穿,光腳蹦下地,對念琴道;“快給我找衣裳,我要迴柳宅。”


    柳絮把長到腰際的烏發挽起,抓過一支碧玉簪,固定住,念琴幫她穿上衣裳。


    柳絮披上鬥篷,邊走邊係帶子,紫霞端銅盆藥湯進門,看見,忙道:“主子等一下。”


    取過一方簇新的繡帕,在藥湯裏浸濕,略擰兩把,給柳絮遮住口鼻,係上,緊張地道:“主子現在出門太危險了,外麵到處是得上瘟疫之人,主子出門也該迴王妃一聲。”


    柳絮待她係好帕子,邁步往外走,“你去上院迴王妃一聲,就說我有事家去一趟。”


    說罷,一陣風出了屋子。


    念琴在身後緊緊跟隨。


    海棠提著壺滾水,走到院子裏,看姑娘匆匆下了台階,出門去了。


    愣在原地,心說,又出什麽事了。


    柳絮疾走在甬道上,一大早上的,甬道上沒幾個人,偶爾有幾個下人,互相看見,都躲躲閃閃的,被瘟疫嚇怕了,看見人都心驚,生怕有得病的,接觸上。


    王府大門不開,就開了個小門,供有事出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悍婦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伊憔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伊憔悴並收藏悍婦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