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昨身子不爽,沒來迎候表姑娘,今特來跟表姑娘告個罪。”聲音細膩柔婉,嘴上說表姑娘,*眉眼卻往趙琛處看。
柳絮低身,“不敢當。”
趙琛不得不開口,“你身子弱,沒事不用上來,多養養,禦醫今過來,本王讓他去你屋裏給你瞧瞧。”
柳絮注意到信夫人深秋還穿得異常單薄,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林黛玉的身子,但願有林黛玉的品格。
陳妃關切地道:“深秋,天涼,妹妹出門多穿點,注意身體。”
趙琛看柳絮早起就穿了一件猩紅夾襖,囑咐道;“王妃說得是,柳絮,你早起多穿點,看著了涼。”
柳絮明知道趙琛一直注視自己,對自己關懷備至,心微微一熱,隻刹那,就告誡自己不能有一點心軟,笑道:“甥女身子骨結實,平常穿這些,習慣了。”
趙琛偏頭對陳氏道;“柳絮屋裏的地龍燒熱點,夜晚上夜丫鬟小心看著。”
陳氏對上丈夫柔順點頭,“妾身知道了,派了三個丫鬟侍候甥女,現在屋子小,等搬去秋瀾小築,多派人去,王爺放心。”
趙琛點頭讚許,“王妃心細,很妥當。”
信夫人看王爺的眼睛自自己進門,就瞬間掃了自己一眼,便一直看表姑娘,忙走到柳絮身旁,親熱地拉著她,上下打量,笑著朝趙琛道;“表姑娘真是美若謫仙,今妾頭一迴見,妾一女流看著都心動,這要是男子見了,不定怎麽神魂顛倒。”
陳妃笑睨了她一眼,嗔怪,“外甥女未出閣的姑娘家,說話注意分寸。”
信夫人忙低身福了福,“妾告罪,看見表姑娘一時喜歡,渾忘了分寸,該打。”
“罷了。”陳氏心底冷笑。
對趙琛笑著道;“王爺不知,昨表姑娘未進府時,眾位妹妹私下裏議論表姑娘長得如何,問宮保牙口緊,一字不漏,表姑娘一進門,就都看呆了,別說比虞妹妹,把王府裏的眾位妹妹都比下去了,連虞妹妹都吃了酸醋。”
陳氏說這話時,看一眼信夫人,信夫人本來與柳絮親熱,不由離開幾步,相形見絀。
陳氏得意,這群狐媚子,自以為長得傾國傾城,豈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王爺的一個民間外甥女,就把她們全壓下去,那個還敢在本王妃跟前得意。
趙琛眼底深處盛著化不開濃濃的愛意,心苦,這若是在柳家還得親近,柳絮進了王府,反倒生疏,見麵執甥舅之禮。
侍女上來迴早膳擺好,柳絮告退。
趙琛望著那消失在屏風後靈巧聘婷的身姿隱約可見。
梁王夫妻對坐一長條桌案,鋪著織金桌布,趙琛低頭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著,好像沒情沒趣,陳氏拿眼漂著王爺,王爺不知想什麽事,想得入神。
柳絮迴屋,杏雨笑道;“表姑娘這一會子功夫就迴來了,早膳剛送來,奴婢們看姑娘沒迴來,沒敢擺,怕天冷,涼了。”
說吧,同海棠兩個把早膳擺在偏廳裏,過來,“請姑娘用膳。”
柳絮過去,朝桌上一看,足有十幾樣,光是粥就有五六樣,點心,菜滿滿一桌子,王府是潑天的富貴。
擷芳院
虞側妃倚在香妃榻,擺弄新染的豆蔻指甲,曼聲道;“聽說昨王爺歇在她屋裏,王爺不是有日子沒進後宅,怎麽今一進後宅就去了她屋裏?”
旁邊一個侍女眼珠靈活,轉轉,“奴婢猜想,大概是表姑娘來了,住在上院,王爺礙於情麵,過去看看,就讓王妃絆住了。”
虞側妃嘲嗤一笑,“她就善於利用機會,當初懷胎,人人都奉承以為能生下嫡子,將來承襲王位,可惜,老天不讓她如意,她求神拜佛,千難萬難生下一郡主。”
虞側妃笑得異常開心,“這又使出渾身解數,籠絡王爺,指著小郡主之名,這一年裏頭,讓王爺留宿她屋裏幾晚,還是不死心,憋著勁的想生男。”
侍女又道:“聽說早上信夫人去給王妃請安。”
虞側妃撥弄一下指甲,“這狐媚子,昨她不露麵,裝病,今早早過去,無非是看王爺留宿上院,打著看表姑娘幌子,哪位心裏明鏡似的,不是請安日子,她巴巴的上門,不就想魅惑王爺。”
“聽說,信夫人穿得單薄,這都天冷了,穿著一身極薄紗衣,就是信夫人那次跳舞,王爺誇讚她穿著好看那身衣裙。”侍女知道主子心思縝密,打聽得事無巨細。
虞側妃不屑輕笑,“可惜她穿成這樣,王爺卻不待見,跳給誰看?白瞎了心思。”
那侍女悄聲道;“聽說今王禦醫又來了。”
虞側妃坐起身,“有消息嗎?”
侍女搖搖頭。
“速去打探,來迴我。”
王府花園
一位紫衣少婦扶著一個嬤嬤往水邊亭子裏走,那紫衣少婦道;“你說這事奇不奇怪,王爺有這麽個外甥女,我怎麽沒聽我姨母說過,王爺生母毓妃死後,母家人丁凋落,像是沒什麽人了,而且從未聽王爺提起過,怎麽就突然冒出個外甥女,表親。”
計嬤嬤道;“夫人的姨母淑妃娘娘自毓妃死後,奉旨養育五皇子,那時咱們王爺已長大,在淑妃娘娘身旁,沒呆上幾年,就封王建府,有的事自然不知道,老奴看夫人還是對表姑娘親近些,一來討得王爺高興,二來,接近表姑娘探聽一下身世。”
“媽媽說得對,我姨母捎信來說,中宮哪位統領六宮,氣焰囂張,苦於無子嗣,太子孝悌,性子軟弱,被中宮拿捏,日子不好過,咱們王爺虧不在京城,山高皇帝遠,不沾是非,倒也逍遙自在。”
計嬤嬤道;“淑妃娘娘這些年雖不見寵,皇帝並不冷落,好歹生了公主,又有我們王爺,我們王爺深得聖心,聽說這次接駕,皇上誇讚,江南富庶之地,百姓奉公守法,安居樂業,龍心大悅。”
☆、第95章
王妃上院後一進就柳絮帶著四個丫鬟住,柳絮問了陳氏派來的三個丫鬟的身世,紫霞是陳氏身旁的一等大丫鬟,早就賣到王府裏,幾次轉手,已不記得自己親生爹娘是誰,海棠和杏雨家都是北邊鄉下的,家鄉遭災,窮得吃不上飯,賣兒賣女,進王府剛二年,紫霞幹練,年紀稍長,杏雨和海棠爛漫隨和,陳氏挑的幾個丫鬟卻是用了心的。
柳絮知道深宅中有時丫鬟起很大的作用,若用人不當,丫鬟不能助主子,反倒添亂,這三個好在表麵看著不像是挑三窩四的,王妃陳氏性情溫婉,城府頗深,讓人看不透,幾個側妃夫人心機深,牙尖嘴利,爭強好勝,趙琛的嫡妃日子並不好過。
柳絮住的屋子後頭有個小花園,吃完早膳,柳絮怕這整日呆著停食,帶著海棠閑步,花園不大,有幾處山石亭閣,整個布局,玲瓏別致,疏密合度。
白日,柳絮過前院陪陳氏說話,陳氏道;“你別總在屋裏呆著,去府裏各處轉轉,熟悉一下,你整日足不出戶悶得慌。”
柳絮點頭嗯了聲。
奶娘抱著小郡主過來,陳氏接過,柳絮趴著看看,小郡主不像剛出生嬰兒麵皮皺皺的幹癟,臉似粉團一樣,招人喜愛,眉眼有幾分像趙琛。
陳氏望著懷裏的女兒,一臉慈愛。
柳絮從陳氏房中出來,對身後跟著的海棠道:“帶路我們去花園裏走走。”
海棠剛及笄,圓圓的臉,一笑眼睛一條縫,看著喜慶,“表姑娘,趁這幾日天好逛逛,過些日子天冷,園子裏花草枯萎了。”
海棠帶路,倆人沿著王府高牆甬道轉了幾個彎,柳絮記下走過的路,從一處月亮門進到王府花園,園中奇石羅布,參天古柏,園內甬路均以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圖案各異,有人物、花卉、景物、典故等,妙趣橫生。
秋色轉濃,園中石徑鋪了一層金黃的落葉,粗使的婆子們剛掃幹淨,轉瞬便又落了薄薄一層。柳絮感慨,“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柳絮蹲身撿拾落葉,海棠不解地問;“表姑娘撿這勞什子做什麽?”
柳絮蹲在地上,手裏捏著一把枯黃的樹葉,“你不知道,用這樹葉粘貼在紙上,拚成一幅畫,另一番意境。”
柳絮住在王府裏幹呆著無聊,就想這種孩提時代的小手工製作,借以打發寂寞。
二人往園子深處走,遠近亭台樓閣、池館水榭,掩映在青鬆翠柏之中,經過假山怪石、轉過一個山洞,一座水亭,一溪活水,乃地熱溫泉,荷花開得正盛。這大冷的天,滿池子荷花,柳絮不由欣喜。
二人上了一座小小石橋。走過幾曲橋欄,池畔的樓台,或臨水開窗的,假山半遮擋的,層簷飛棟。
“郡主,迴吧,天道涼了,您身體弱,萬一鬧毛病,闔府跟著著急,您又心裏過不去。”
柳絮循著聲音望去,隻見不遠處一間水榭裏,主仆二人,剛才說話的看穿著打扮是個侍女,喚作郡主的女子,雙十芳華,身披大紅羽緞鬥篷,看似弱不禁風。
海棠道;“那是康寧郡主,今也到園子裏,平常極少出門的。”
柳絮疑惑地問;“康寧郡主是王爺的妹妹嗎?”
海棠道:“我們王爺哪來的妹妹?康寧郡主不是皇族中人,康寧郡主的父親當年為救駕身首異處,康寧郡主的母親追隨夫君去了,留下康寧郡主,尚在繈褓,被皇帝封為郡主,養在宮中,我們王爺封王封屬地,康寧郡主不慣北方寒冷,身體弱,禦醫說江南氣候溫和,適宜調養,皇上就命人把康寧郡主送到江南,皇上本意是想給郡主蓋府邸,郡主上奏,婉拒,說勞民傷財,住梁王府,說有皇兄照應。”
柳絮生出一股同情,道;“郡主的命真悲慘,從小父母雙亡,郡主過了及笄吧?為何不嫁人?”
海棠瞅瞅亭子間裏,那對主仆像是準備離開,“郡主常年有病,藥當飯吃,立誌終身不嫁,皇上頭二年,想賜婚,大比之年,新科狀元恰巧沒娶妻室,皇上和皇後中意,郡主抵死不嫁,皇上無奈,就由著她,下旨命我們王爺善待公主。”
柳絮奇怪,郡主身體弱,住在梁王府裏,不如嫁個好夫君,好過寄人籬下的日子,郡主性格怪異,轉念,宮中非常人呆的地方,或許有難言之隱,不方便說出來。
柳絮看那主仆出來水榭,往東去了。
柳絮和海棠離開,轉悠到東南一處,名作秋菊苑,深秋蕭瑟,唯有這裏一片生機,菊花爭相鬥豔。
柳絮和海棠走了約莫有一個時辰,王府花園占地麵積幾百畝,一時半刻走不完。
柳絮看看天近晌午,王府快開午膳,加快腳步,跟海棠往迴走,怕迴去晚了,王妃空等。
二人下了木橋,剛轉過假山,迎麵走來二人,一主一仆,那年輕公子看見柳絮瞬時驚喜。
柳絮一眼便認出對麵之人便是上次坐轎追趕自己的富家少爺。
柳絮迴身欲走,胥公子在身後喊了聲,“姑娘慢走。”
柳絮不理他,頭也不迴,胥公子急了,撩起袍子,由後頭趕上,嘴裏道;“姑娘莫怕,聽我說幾句話。”
海棠忙擋在柳絮身前,“表少爺,休得無禮,這是表姑娘。”
胥公子驚奇表情,反問:“表姑娘?”
海棠硬氣地道;“對,表姑娘,我家王爺的外甥女,表少爺衝撞姑娘就不怕王爺怪罪?”
胥公子一聽,滿臉狐疑,“她真是表姑娘,你家王爺的外甥女?”
“奴婢不敢騙您,表少爺您迴頭一問就知道。”海棠護住柳絮。
柳絮沉臉道;“男女授受不親,海棠,我們走,理他作甚?”
說吧,快步離開,留下胥公子納悶,看柳絮走遠,他往虞側妃屋裏去了。
虞側妃屋裏,關著門,跟貼身侍女春蘭說話,虞側妃道;“打聽到了嗎?”
春蘭悄聲道;“打聽到了,頭午王禦醫來了,說王爺……”
虞側妃催促道;“快說,王禦醫說什麽了?”
春蘭吭哧半天,紅臉道:“聽說我們王爺同保公公一樣。”
虞側妃道;“之前王爺墜落馬下,傷好後,聽說不能人事了,禦醫三天五頭上門給王爺瞧病,開始我還不信,王爺來我屋裏,我試了幾迴,王爺真跟從前不一樣了。”
春蘭給虞側妃剝了一個荔枝,用雪白手帕托著,送到她嘴邊,虞側妃含在口中,春蘭嘻嘻笑著,“好在主子有了宣哥,要說急,也是蘇夫人和王妃急,這下子壞事變成好事,王爺就宣哥一子,將來的王位跑不掉的。”
虞側妃吐出荔枝核,春蘭用錦帕接住,虞側妃聞言咯咯笑了,“要你這麽一說,王爺得了這種病倒是一件好事,看上院那位不定怎麽著急?”
突然,虞側妃停住笑聲,“隻是,王爺勤於調理,萬一若好了,表姑娘又住上房,王爺勤去她屋裏,哪位豈不是得了便宜?”
春蘭笑道;“主子多慮,王爺昨剛住上房一晚,王爺就宣哥一子,每月總會來主子屋裏看看宣哥,王爺是否能行,主子一試不就知道了嗎?”
虞側妃點頭嗯了聲,垂下粉臉,思想梁王高大身材,俊朗的麵容,人中龍鳳,當年初見梁王還是皇子,虞側妃一見傾心,跟王妃陳氏和側妃紀氏爭奪嫡妃之位,陳氏之父,是東宮太子之師,滿腹經綸,若論學問,大周朝無人能比,深得皇帝信任,命為太子恩師,教授太子,虞家先祖統兵抵禦外藩,為大周朝江山社稷立下汗馬功勞,虞側妃之父兵權在握,乃皇帝股肱之臣。
梁王嫡妃之位,最後被陳氏奪得,虞氏屈居側妃位,陳氏、虞氏和紀氏同時受封,一正妃二側妃,側妃身份尊貴,上皇家玉蝶,待遇規格較正妃稍有差別,但一個側字,淪為皇妾,怎抵得上正妃風光體麵,正妃是從王府正門抬入,側妃從偏門抬入,虞氏自持美貌,豈是肯認輸的主,虧王爺對她百般垂憐,生下一子,讓她從子嗣上頭壓過陳氏一頭,心氣稍平。
梁王對虞氏除了被她美色吸引,主要是跟虞家的關係,令他對虞氏高看一眼,虞氏平常較紀氏地位尊崇,虞氏仗著娘家之勢,王爺寵愛,處處同陳氏爭鋒,陳氏可不是任人拿捏的,況陳氏父為東宮太子恩師,虞側妃在陳氏跟前討不到多少便宜。
虞側妃想起往事,不由唏噓,梁王在皇子中鳳毛麟角,當時,京城有多少未出閣的少女為之神魂顛倒,五皇子和六皇子相差一歲,同時冊妃,六皇子曾暗地裏同虞家示好,虞氏卻傾心五皇子趙琛,寧為側室,虞父無奈,為其謀得梁王側妃位。
近一年裏,趙琛極少到她屋裏,偶爾過來,看望宣兒,對她敷衍幾句就走,虞氏傷心不已,千般柔情化作哀怨,後來才知道王爺傷到要命的地方,上院哪位是瞞得死死的,想起這些事,虞妃心裏躁動。
這時,一個侍女進來,“迴側妃,表少爺來了。”
柳絮低身,“不敢當。”
趙琛不得不開口,“你身子弱,沒事不用上來,多養養,禦醫今過來,本王讓他去你屋裏給你瞧瞧。”
柳絮注意到信夫人深秋還穿得異常單薄,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林黛玉的身子,但願有林黛玉的品格。
陳妃關切地道:“深秋,天涼,妹妹出門多穿點,注意身體。”
趙琛看柳絮早起就穿了一件猩紅夾襖,囑咐道;“王妃說得是,柳絮,你早起多穿點,看著了涼。”
柳絮明知道趙琛一直注視自己,對自己關懷備至,心微微一熱,隻刹那,就告誡自己不能有一點心軟,笑道:“甥女身子骨結實,平常穿這些,習慣了。”
趙琛偏頭對陳氏道;“柳絮屋裏的地龍燒熱點,夜晚上夜丫鬟小心看著。”
陳氏對上丈夫柔順點頭,“妾身知道了,派了三個丫鬟侍候甥女,現在屋子小,等搬去秋瀾小築,多派人去,王爺放心。”
趙琛點頭讚許,“王妃心細,很妥當。”
信夫人看王爺的眼睛自自己進門,就瞬間掃了自己一眼,便一直看表姑娘,忙走到柳絮身旁,親熱地拉著她,上下打量,笑著朝趙琛道;“表姑娘真是美若謫仙,今妾頭一迴見,妾一女流看著都心動,這要是男子見了,不定怎麽神魂顛倒。”
陳妃笑睨了她一眼,嗔怪,“外甥女未出閣的姑娘家,說話注意分寸。”
信夫人忙低身福了福,“妾告罪,看見表姑娘一時喜歡,渾忘了分寸,該打。”
“罷了。”陳氏心底冷笑。
對趙琛笑著道;“王爺不知,昨表姑娘未進府時,眾位妹妹私下裏議論表姑娘長得如何,問宮保牙口緊,一字不漏,表姑娘一進門,就都看呆了,別說比虞妹妹,把王府裏的眾位妹妹都比下去了,連虞妹妹都吃了酸醋。”
陳氏說這話時,看一眼信夫人,信夫人本來與柳絮親熱,不由離開幾步,相形見絀。
陳氏得意,這群狐媚子,自以為長得傾國傾城,豈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王爺的一個民間外甥女,就把她們全壓下去,那個還敢在本王妃跟前得意。
趙琛眼底深處盛著化不開濃濃的愛意,心苦,這若是在柳家還得親近,柳絮進了王府,反倒生疏,見麵執甥舅之禮。
侍女上來迴早膳擺好,柳絮告退。
趙琛望著那消失在屏風後靈巧聘婷的身姿隱約可見。
梁王夫妻對坐一長條桌案,鋪著織金桌布,趙琛低頭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著,好像沒情沒趣,陳氏拿眼漂著王爺,王爺不知想什麽事,想得入神。
柳絮迴屋,杏雨笑道;“表姑娘這一會子功夫就迴來了,早膳剛送來,奴婢們看姑娘沒迴來,沒敢擺,怕天冷,涼了。”
說吧,同海棠兩個把早膳擺在偏廳裏,過來,“請姑娘用膳。”
柳絮過去,朝桌上一看,足有十幾樣,光是粥就有五六樣,點心,菜滿滿一桌子,王府是潑天的富貴。
擷芳院
虞側妃倚在香妃榻,擺弄新染的豆蔻指甲,曼聲道;“聽說昨王爺歇在她屋裏,王爺不是有日子沒進後宅,怎麽今一進後宅就去了她屋裏?”
旁邊一個侍女眼珠靈活,轉轉,“奴婢猜想,大概是表姑娘來了,住在上院,王爺礙於情麵,過去看看,就讓王妃絆住了。”
虞側妃嘲嗤一笑,“她就善於利用機會,當初懷胎,人人都奉承以為能生下嫡子,將來承襲王位,可惜,老天不讓她如意,她求神拜佛,千難萬難生下一郡主。”
虞側妃笑得異常開心,“這又使出渾身解數,籠絡王爺,指著小郡主之名,這一年裏頭,讓王爺留宿她屋裏幾晚,還是不死心,憋著勁的想生男。”
侍女又道:“聽說早上信夫人去給王妃請安。”
虞側妃撥弄一下指甲,“這狐媚子,昨她不露麵,裝病,今早早過去,無非是看王爺留宿上院,打著看表姑娘幌子,哪位心裏明鏡似的,不是請安日子,她巴巴的上門,不就想魅惑王爺。”
“聽說,信夫人穿得單薄,這都天冷了,穿著一身極薄紗衣,就是信夫人那次跳舞,王爺誇讚她穿著好看那身衣裙。”侍女知道主子心思縝密,打聽得事無巨細。
虞側妃不屑輕笑,“可惜她穿成這樣,王爺卻不待見,跳給誰看?白瞎了心思。”
那侍女悄聲道;“聽說今王禦醫又來了。”
虞側妃坐起身,“有消息嗎?”
侍女搖搖頭。
“速去打探,來迴我。”
王府花園
一位紫衣少婦扶著一個嬤嬤往水邊亭子裏走,那紫衣少婦道;“你說這事奇不奇怪,王爺有這麽個外甥女,我怎麽沒聽我姨母說過,王爺生母毓妃死後,母家人丁凋落,像是沒什麽人了,而且從未聽王爺提起過,怎麽就突然冒出個外甥女,表親。”
計嬤嬤道;“夫人的姨母淑妃娘娘自毓妃死後,奉旨養育五皇子,那時咱們王爺已長大,在淑妃娘娘身旁,沒呆上幾年,就封王建府,有的事自然不知道,老奴看夫人還是對表姑娘親近些,一來討得王爺高興,二來,接近表姑娘探聽一下身世。”
“媽媽說得對,我姨母捎信來說,中宮哪位統領六宮,氣焰囂張,苦於無子嗣,太子孝悌,性子軟弱,被中宮拿捏,日子不好過,咱們王爺虧不在京城,山高皇帝遠,不沾是非,倒也逍遙自在。”
計嬤嬤道;“淑妃娘娘這些年雖不見寵,皇帝並不冷落,好歹生了公主,又有我們王爺,我們王爺深得聖心,聽說這次接駕,皇上誇讚,江南富庶之地,百姓奉公守法,安居樂業,龍心大悅。”
☆、第95章
王妃上院後一進就柳絮帶著四個丫鬟住,柳絮問了陳氏派來的三個丫鬟的身世,紫霞是陳氏身旁的一等大丫鬟,早就賣到王府裏,幾次轉手,已不記得自己親生爹娘是誰,海棠和杏雨家都是北邊鄉下的,家鄉遭災,窮得吃不上飯,賣兒賣女,進王府剛二年,紫霞幹練,年紀稍長,杏雨和海棠爛漫隨和,陳氏挑的幾個丫鬟卻是用了心的。
柳絮知道深宅中有時丫鬟起很大的作用,若用人不當,丫鬟不能助主子,反倒添亂,這三個好在表麵看著不像是挑三窩四的,王妃陳氏性情溫婉,城府頗深,讓人看不透,幾個側妃夫人心機深,牙尖嘴利,爭強好勝,趙琛的嫡妃日子並不好過。
柳絮住的屋子後頭有個小花園,吃完早膳,柳絮怕這整日呆著停食,帶著海棠閑步,花園不大,有幾處山石亭閣,整個布局,玲瓏別致,疏密合度。
白日,柳絮過前院陪陳氏說話,陳氏道;“你別總在屋裏呆著,去府裏各處轉轉,熟悉一下,你整日足不出戶悶得慌。”
柳絮點頭嗯了聲。
奶娘抱著小郡主過來,陳氏接過,柳絮趴著看看,小郡主不像剛出生嬰兒麵皮皺皺的幹癟,臉似粉團一樣,招人喜愛,眉眼有幾分像趙琛。
陳氏望著懷裏的女兒,一臉慈愛。
柳絮從陳氏房中出來,對身後跟著的海棠道:“帶路我們去花園裏走走。”
海棠剛及笄,圓圓的臉,一笑眼睛一條縫,看著喜慶,“表姑娘,趁這幾日天好逛逛,過些日子天冷,園子裏花草枯萎了。”
海棠帶路,倆人沿著王府高牆甬道轉了幾個彎,柳絮記下走過的路,從一處月亮門進到王府花園,園中奇石羅布,參天古柏,園內甬路均以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圖案各異,有人物、花卉、景物、典故等,妙趣橫生。
秋色轉濃,園中石徑鋪了一層金黃的落葉,粗使的婆子們剛掃幹淨,轉瞬便又落了薄薄一層。柳絮感慨,“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柳絮蹲身撿拾落葉,海棠不解地問;“表姑娘撿這勞什子做什麽?”
柳絮蹲在地上,手裏捏著一把枯黃的樹葉,“你不知道,用這樹葉粘貼在紙上,拚成一幅畫,另一番意境。”
柳絮住在王府裏幹呆著無聊,就想這種孩提時代的小手工製作,借以打發寂寞。
二人往園子深處走,遠近亭台樓閣、池館水榭,掩映在青鬆翠柏之中,經過假山怪石、轉過一個山洞,一座水亭,一溪活水,乃地熱溫泉,荷花開得正盛。這大冷的天,滿池子荷花,柳絮不由欣喜。
二人上了一座小小石橋。走過幾曲橋欄,池畔的樓台,或臨水開窗的,假山半遮擋的,層簷飛棟。
“郡主,迴吧,天道涼了,您身體弱,萬一鬧毛病,闔府跟著著急,您又心裏過不去。”
柳絮循著聲音望去,隻見不遠處一間水榭裏,主仆二人,剛才說話的看穿著打扮是個侍女,喚作郡主的女子,雙十芳華,身披大紅羽緞鬥篷,看似弱不禁風。
海棠道;“那是康寧郡主,今也到園子裏,平常極少出門的。”
柳絮疑惑地問;“康寧郡主是王爺的妹妹嗎?”
海棠道:“我們王爺哪來的妹妹?康寧郡主不是皇族中人,康寧郡主的父親當年為救駕身首異處,康寧郡主的母親追隨夫君去了,留下康寧郡主,尚在繈褓,被皇帝封為郡主,養在宮中,我們王爺封王封屬地,康寧郡主不慣北方寒冷,身體弱,禦醫說江南氣候溫和,適宜調養,皇上就命人把康寧郡主送到江南,皇上本意是想給郡主蓋府邸,郡主上奏,婉拒,說勞民傷財,住梁王府,說有皇兄照應。”
柳絮生出一股同情,道;“郡主的命真悲慘,從小父母雙亡,郡主過了及笄吧?為何不嫁人?”
海棠瞅瞅亭子間裏,那對主仆像是準備離開,“郡主常年有病,藥當飯吃,立誌終身不嫁,皇上頭二年,想賜婚,大比之年,新科狀元恰巧沒娶妻室,皇上和皇後中意,郡主抵死不嫁,皇上無奈,就由著她,下旨命我們王爺善待公主。”
柳絮奇怪,郡主身體弱,住在梁王府裏,不如嫁個好夫君,好過寄人籬下的日子,郡主性格怪異,轉念,宮中非常人呆的地方,或許有難言之隱,不方便說出來。
柳絮看那主仆出來水榭,往東去了。
柳絮和海棠離開,轉悠到東南一處,名作秋菊苑,深秋蕭瑟,唯有這裏一片生機,菊花爭相鬥豔。
柳絮和海棠走了約莫有一個時辰,王府花園占地麵積幾百畝,一時半刻走不完。
柳絮看看天近晌午,王府快開午膳,加快腳步,跟海棠往迴走,怕迴去晚了,王妃空等。
二人下了木橋,剛轉過假山,迎麵走來二人,一主一仆,那年輕公子看見柳絮瞬時驚喜。
柳絮一眼便認出對麵之人便是上次坐轎追趕自己的富家少爺。
柳絮迴身欲走,胥公子在身後喊了聲,“姑娘慢走。”
柳絮不理他,頭也不迴,胥公子急了,撩起袍子,由後頭趕上,嘴裏道;“姑娘莫怕,聽我說幾句話。”
海棠忙擋在柳絮身前,“表少爺,休得無禮,這是表姑娘。”
胥公子驚奇表情,反問:“表姑娘?”
海棠硬氣地道;“對,表姑娘,我家王爺的外甥女,表少爺衝撞姑娘就不怕王爺怪罪?”
胥公子一聽,滿臉狐疑,“她真是表姑娘,你家王爺的外甥女?”
“奴婢不敢騙您,表少爺您迴頭一問就知道。”海棠護住柳絮。
柳絮沉臉道;“男女授受不親,海棠,我們走,理他作甚?”
說吧,快步離開,留下胥公子納悶,看柳絮走遠,他往虞側妃屋裏去了。
虞側妃屋裏,關著門,跟貼身侍女春蘭說話,虞側妃道;“打聽到了嗎?”
春蘭悄聲道;“打聽到了,頭午王禦醫來了,說王爺……”
虞側妃催促道;“快說,王禦醫說什麽了?”
春蘭吭哧半天,紅臉道:“聽說我們王爺同保公公一樣。”
虞側妃道;“之前王爺墜落馬下,傷好後,聽說不能人事了,禦醫三天五頭上門給王爺瞧病,開始我還不信,王爺來我屋裏,我試了幾迴,王爺真跟從前不一樣了。”
春蘭給虞側妃剝了一個荔枝,用雪白手帕托著,送到她嘴邊,虞側妃含在口中,春蘭嘻嘻笑著,“好在主子有了宣哥,要說急,也是蘇夫人和王妃急,這下子壞事變成好事,王爺就宣哥一子,將來的王位跑不掉的。”
虞側妃吐出荔枝核,春蘭用錦帕接住,虞側妃聞言咯咯笑了,“要你這麽一說,王爺得了這種病倒是一件好事,看上院那位不定怎麽著急?”
突然,虞側妃停住笑聲,“隻是,王爺勤於調理,萬一若好了,表姑娘又住上房,王爺勤去她屋裏,哪位豈不是得了便宜?”
春蘭笑道;“主子多慮,王爺昨剛住上房一晚,王爺就宣哥一子,每月總會來主子屋裏看看宣哥,王爺是否能行,主子一試不就知道了嗎?”
虞側妃點頭嗯了聲,垂下粉臉,思想梁王高大身材,俊朗的麵容,人中龍鳳,當年初見梁王還是皇子,虞側妃一見傾心,跟王妃陳氏和側妃紀氏爭奪嫡妃之位,陳氏之父,是東宮太子之師,滿腹經綸,若論學問,大周朝無人能比,深得皇帝信任,命為太子恩師,教授太子,虞家先祖統兵抵禦外藩,為大周朝江山社稷立下汗馬功勞,虞側妃之父兵權在握,乃皇帝股肱之臣。
梁王嫡妃之位,最後被陳氏奪得,虞氏屈居側妃位,陳氏、虞氏和紀氏同時受封,一正妃二側妃,側妃身份尊貴,上皇家玉蝶,待遇規格較正妃稍有差別,但一個側字,淪為皇妾,怎抵得上正妃風光體麵,正妃是從王府正門抬入,側妃從偏門抬入,虞氏自持美貌,豈是肯認輸的主,虧王爺對她百般垂憐,生下一子,讓她從子嗣上頭壓過陳氏一頭,心氣稍平。
梁王對虞氏除了被她美色吸引,主要是跟虞家的關係,令他對虞氏高看一眼,虞氏平常較紀氏地位尊崇,虞氏仗著娘家之勢,王爺寵愛,處處同陳氏爭鋒,陳氏可不是任人拿捏的,況陳氏父為東宮太子恩師,虞側妃在陳氏跟前討不到多少便宜。
虞側妃想起往事,不由唏噓,梁王在皇子中鳳毛麟角,當時,京城有多少未出閣的少女為之神魂顛倒,五皇子和六皇子相差一歲,同時冊妃,六皇子曾暗地裏同虞家示好,虞氏卻傾心五皇子趙琛,寧為側室,虞父無奈,為其謀得梁王側妃位。
近一年裏,趙琛極少到她屋裏,偶爾過來,看望宣兒,對她敷衍幾句就走,虞氏傷心不已,千般柔情化作哀怨,後來才知道王爺傷到要命的地方,上院哪位是瞞得死死的,想起這些事,虞妃心裏躁動。
這時,一個侍女進來,“迴側妃,表少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