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心中有氣,繃臉道:“大爺說完了,我廚房還有事”
轉身,腳步匆匆離開。
周興低哼聲:“嫁給天福,我不信你能守住,到時怕你求著我這做公公的疼你。”
周大娘翻箱倒櫃找出主子賞的青緞夾襖,月白裙,八成新,讓柳絮換上,左右看看,捏捏腰線,“正合適,這是我年輕時主子賞的,就過了一水。”
次日,柳絮穿戴整齊,跟著周大娘往吳府裏來。
吳府後門進去,繞過粉青照壁,穿月洞門,是吳府後花園,初冬,草木凋零,吳府花園卻無枯敗景象,亭台樓閣,假山湖石,錯落有致,足見女主人會持家。
出園子,過夾道,進一重門,儀門內海墁的大院落,正房五間,軒昂壯麗,兩側穿山遊廊廂房,正房門口,站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
老遠看見二人,朝裏迴;“周大娘來了”
一個穿戴體麵的丫鬟出來,笑著道:“太太讓大娘進去”瞅瞅柳絮,笑道:“周大娘那弄來個這麽俊俏的的妹子”
丫鬟打起氈簾子,周大娘含笑,往裏走,柳絮緊隨其後,繞過蘇繡富貴牡丹紫檀座屏風,隻見朱紅槅扇,雕梁畫棟,明間籠著火盆。
北炕上鋪著猩紅緞條褥,上坐一個三十出頭的婦人,麵容端方,眉目祥和,她身旁坐著一位豆蔻之年的少女,嬌豔嫵媚,半撒嬌,“母親,後日織造府老太太做壽,姊妹們穿戴都是好的,獨我穿的衣裳土氣,沒的惹人笑話,聽說二姐訂了一套頭麵,給女兒也置辦,出門好戴”
柳絮猜這就是庶出的三姑娘。
太太楊氏眼神一抹不屑,隻刹那,就溫和帶笑,“你二姐要說人家,等你說人家,也給你打一套更好的,沒衣裳穿,後日就不用去了,我帶你二姐過去。”
吳慧真不滿,眼珠一轉,“母親說二姐要說人家,大姐還未出閣,等大姐婚事完了,才能輪到二姐姐。”
楊氏笑容僵住,暗罵,賤人養得就是難纏,轉瞬便笑說;“你大姐的婚事,就不用你操心了,你一個姑娘家,整日掛在嘴上,讓人笑話沒教養”
瞅了眼趙姨娘,趙姨娘略不自在,陪笑:“姑娘年輕,太太還要多教導才是”
趙姨娘比楊氏小上一兩歲,看上去像二十出頭,跟三姑娘十足像姊妹,豔若桃李,顏色勝楊氏三分。
楊氏唇角嘲諷微笑,“慧兒是妹妹生養的,妹妹就是好的,慧兒定然是個好的”
趙姨娘臉紅,太太口口聲聲說三姑娘是妾養的,暗諷她不知天高地厚,同嫡出的二姑娘比。
楊氏說完,不在理這母女倆,看眼站了半天的柳絮,問周大娘“這就是陳貴家的說的?你的親戚?”
周大娘賠笑道:“她是奴婢的兒媳”
楊氏打量柳絮兩眼,溫和地道:“周大娘家的人,錯不了,隻要不惜力氣,我是不會虧待下人的”
周大娘忙賠笑奉承,“太太是最心善,門前要飯的都周濟,那年不舍幾石米,救濟窮人。”
這正說著,門口小丫鬟揚聲道;“二姑娘來了”
楊氏朝周大娘道;“帶她下去吧,跟廚房就說我說的,照府裏一樣的月例”
周大娘喜上眉梢,蹲身,“謝主子恩典”
又給柳絮使了個眼色,柳絮趴下叩頭。
周大娘垂目,告退,走到門口,就見一個明麗的少女,腳步輕快進門。
看了一眼柳絮兒,周大娘斂了神色,略蹲身,“姑娘好”
二姑娘點點頭,進門裏。
就聽裏麵楊氏的聲,“這丫頭長的不錯,瞅著也機靈”
周大娘領她府裏一路走,逢人便說“多關照,我媳婦“
闔府沒有不知道的,柳絮是周興的癱兒子的童養媳,背地裏指指點點,都歎可惜了了。
吳府就幾位主子,侍候的下人卻有幾百號人之多,大廚房,一排十餘個鍋灶,廚房管事劉貴家的,灶上夏婆子,六子媳婦,七八個婆娘。
柳絮分管切菜,打下手,她除了分派的活,倒泔水等粗活搶著幹,一日下來,劉貴家的對她頗有好感。
日西,柳絮隨著夏婆子幾個各院送晚膳,主母房裏,自是劉貴家的親自送過去,柳絮幾個送大姑娘、二姑娘,兩位姨娘的膳食。
兩位姑娘的院子都在府西頭,順路,柳絮和夏婆子抬著三層食盒,身後六子家的和一個婆娘兩人抬。
夏婆子小聲道:“記住,先送二姑娘屋裏,然後是趙姨娘、周姨娘,大姑娘。”
柳絮擱心裏記下,納悶,按說大姑娘是正經嫡長女,親娘死了,繼母偏心,向著親生兒女,也是有的,可嫡女在府裏的地位反倒不如兩位姨娘,就有點說不過去,自己頭一日來,不好多嘴,把疑問咽下肚。
到了二姑娘的院子,夏婆子眉眼笑得都擠在一塊了,對二姑娘的貼身大丫鬟叫珍珠的討好地道:“今兒做了姑娘愛吃的掛花翅子,老奴怕冷了,緊跑,這不,都冒汗了”
撩起襖袖子在臉上劃拉一下,全作擦汗。
珍珠揚臉,“姑娘說了,這幾日天冷,想吃燉菜,蘿卜燉羊肉”
夏婆子一聽,一拍大腿,“壞了,今兒晚膳沒做這道菜,老奴這就迴去,著緊做上”說吧,拔腿就要走。
“迴來”一個嬌嫩聲,“不用做了,這會子我倒不想吃了,明在做不遲。”二姑娘從東間出來。
夏婆子哈腰,陪不是“二姑娘心疼奴婢們,奴婢們心裏感激,明一定早早就做上。”
柳絮看少女臉上隱約嬌吟之色。
二姑娘房中出來,順道去趙姨娘屋裏,房中薰香,趙姨娘懶懶看了一眼桌上四菜一湯,薄怒:“我派丫鬟告訴大廚房要一樣杏仁豆腐,怎地沒見?”
夏婆子恭敬,不卑不亢,“太太吩咐,廚房忙著置辦節下的嚼過,各房按份例,不得添減。”
趙姨娘麵色一暗,哼聲,“成日價,我若一年想吃一樣東西,你們就搪塞,二姑娘和四姑娘要東西,你們也這樣不盡心,這我卻不信”
夏婆子忙賭咒發誓,“姨娘說哪裏話,您老問問,方才二姑娘說想吃蘿卜燉羊肉,都沒吃上,太太有話,做下人哪有那個膽”
身後幾個人忙說,“是夏媽媽這話,卻是實情”
趙姨娘一撇嘴,“好了,別跟我這抱屈,下去吧”
夏婆子一出門,朝地啐了一口,罵道;“什麽東西,把自己當成主子,不過得老爺多看幾眼,忘了出身”
周姨娘老實,不說什麽,送什麽吃什麽。
出門,六子家的小聲道:“你看這位就識趣,從不多事,不像那位”
日落,府裏掌燈,幾個人沿著夾道朝北走,經過幾處都是廢棄的空屋,四周暗下來,夾道上空無一人。
一陣寒風,柳絮緊緊衣襟,看到府後圍牆,心想,大姑娘住的地方這麽偏僻,大冷的天,隻怕飯菜已經冷了。
☆、第12章 梁王
周圍漆黑,前麵六子媳婦提燈,照見四個人腳底下的路,靜默,無人說話,陰風刮過,六子媳婦手裏的羊角燈搖晃,過一道門,迎麵陰冷的氣息。
拐過一堵牆,隱約朝東三間平房,靠北屋窗扇蒙著,隱約透出一絲若有若無的光,推門,堂屋桌上一盞油燈,火苗忽閃兩下,將要熄滅。
屋裏光線模糊不請,夏婆子試探喊了一聲,“晚秋姐姐在嗎?”
北屋裏關得死死的門,‘吱呀’一聲開了一條細縫,一個丫鬟快步出來。
柳絮往裏張了張,燈光微弱,死一般的靜,順著門縫飄出一股子濃濃的,難聞的草藥味,屋子裏彌漫年老之人暮氣。
飯菜擺在桌上,比府裏幾位姑娘減了份例,兩菜一湯,柳絮摸摸,已冰涼,滿屋刺鼻的藥味,看來這位大姑娘身體羸弱,吃冷食物,傷胃。
剛站一會,柳絮就覺撲麵涼颼颼的,汗毛孔縮緊,才注意這屋子裏沒有炭火盆。
縮了下肩,夏婆子扯她一下,趕緊走出屋子。
幾個人快步離開,出了過道門,沿夾道又過三重門,才看見通明燈火,各房廊簷下點起一排排氣死風燈。
柳絮身上才暖和過來,小聲問夏婆子;“大姑娘為何住在偏僻簡陋的地方”
夏婆子看六子媳婦跟另一個婆子說話,小聲道:“大姑娘有病,要靜養,我往這屋裏送飯,有幾年了,就沒見過大姑娘走出房門。”
“大姑娘多大了?”柳絮好奇地問。
“有雙十了,我記得大姑娘六歲時原先的太太就死了,現在的太太進門,隔年生下三姑娘。”
柳絮掐指一算,“這麽說老爺嫡妻死的當年,就續娶現在的太太。”
夏婆子歎了聲,“男人,都是薄情寡義,喜新厭舊。”
“大姑娘早過了及笄,為何一直未嫁?”
夏婆子左近瞅眼,壓低聲,“大姑娘常年藥當飯吃,老爺生意忙,在家的時候少,不知為何對大姑娘冷漠,沒有父女親情,從不過問大姑娘的婚事,老爺不提,太太更不提。”
柳絮更奇怪。
迴大廚房,收拾家夥,柳絮又磨蹭半天,才慢騰騰往府門外走。
柳絮天黑進院,玉秀給她留著門,柳絮看西稍間已熄燈,心想周天福看來睡了,鬆口氣,玉秀在灶間裏,看見她,笑了,柔聲道;“迴來了,灶上溫著一壺熱水,你洗完臉歇下,忙活一整日,也累了”
柳絮雖然累,心情很好,朝上房努努嘴,“福哥睡了?”
“睡了,鬧了一整天”
梁王府
金碧輝煌的寢殿,帷幔低垂,暗影中一人背身而立,低沉的聲傳來,“找到了?”
空曠的殿中一人躬身,恭敬答道;“迴王爺,找到了”
大殿上暗影搖動,下人彎腰,不敢直起,半天沒聽見王爺說話,屏住氣息,緊張地望著那模糊的背影,數步之內,感受到發自那軀體裏寒氣,不由一哆嗦。
臘月二十三,吳府大廚房過年的嚼過都預備出來,陳貴家的對柳絮道:“這陣子你累壞了,今事不多,準你一天假,迴去看看弟妹,要過年了。”
劉嬸子偷著用油紙包了幾個饃饃,廚房新宰殺的整羊,剔肉剩下一堆刮幹淨的羊骨頭,包上,塞給她,“給孩子們煮湯喝。”
柳絮不安道;“若主子知道,嬸子落不是”
劉嬸子搖搖頭,“羊骨頭要扔的,可憐見的,拿迴去煮湯,多少下點油水”
柳絮高興,連連道謝,放到籃子裏,二門上老吳婆子看見她,笑嗬嗬地問;“家去”
柳絮兒主動把籃子裏東西讓她看,吳婆子擺手,“快迴去吧”
路過集市,柳絮在一間布鋪裏買了棉布和清水棉,又去米行買了二斤白麵。
去小攤子上,買了糊窗扇的麻紙,麻紙粗厚,麵上塗層桐油,挺闊結實,不怕雨淋、霜雪。
一進院子,小生子看見她,露出笑容,“姐迴來了”
柳芽兒和寶兒跑過來,柳絮摸著寶兒的頭,“一會姐給做好吃的”
柳絮看三個孩子穿著露棉花的舊棉衣,心想,抓緊把新棉衣做上。
進屋裏,放下手裏的東西,生火,把買的白麵撒到鍋裏,添水,攪拌,麵粉粘稠,成漿糊。
窗扇原來糊的粉連紙,已破舊,一角掀開,風一吹,窗紙唿嗒唿嗒地響。
轉身,腳步匆匆離開。
周興低哼聲:“嫁給天福,我不信你能守住,到時怕你求著我這做公公的疼你。”
周大娘翻箱倒櫃找出主子賞的青緞夾襖,月白裙,八成新,讓柳絮換上,左右看看,捏捏腰線,“正合適,這是我年輕時主子賞的,就過了一水。”
次日,柳絮穿戴整齊,跟著周大娘往吳府裏來。
吳府後門進去,繞過粉青照壁,穿月洞門,是吳府後花園,初冬,草木凋零,吳府花園卻無枯敗景象,亭台樓閣,假山湖石,錯落有致,足見女主人會持家。
出園子,過夾道,進一重門,儀門內海墁的大院落,正房五間,軒昂壯麗,兩側穿山遊廊廂房,正房門口,站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
老遠看見二人,朝裏迴;“周大娘來了”
一個穿戴體麵的丫鬟出來,笑著道:“太太讓大娘進去”瞅瞅柳絮,笑道:“周大娘那弄來個這麽俊俏的的妹子”
丫鬟打起氈簾子,周大娘含笑,往裏走,柳絮緊隨其後,繞過蘇繡富貴牡丹紫檀座屏風,隻見朱紅槅扇,雕梁畫棟,明間籠著火盆。
北炕上鋪著猩紅緞條褥,上坐一個三十出頭的婦人,麵容端方,眉目祥和,她身旁坐著一位豆蔻之年的少女,嬌豔嫵媚,半撒嬌,“母親,後日織造府老太太做壽,姊妹們穿戴都是好的,獨我穿的衣裳土氣,沒的惹人笑話,聽說二姐訂了一套頭麵,給女兒也置辦,出門好戴”
柳絮猜這就是庶出的三姑娘。
太太楊氏眼神一抹不屑,隻刹那,就溫和帶笑,“你二姐要說人家,等你說人家,也給你打一套更好的,沒衣裳穿,後日就不用去了,我帶你二姐過去。”
吳慧真不滿,眼珠一轉,“母親說二姐要說人家,大姐還未出閣,等大姐婚事完了,才能輪到二姐姐。”
楊氏笑容僵住,暗罵,賤人養得就是難纏,轉瞬便笑說;“你大姐的婚事,就不用你操心了,你一個姑娘家,整日掛在嘴上,讓人笑話沒教養”
瞅了眼趙姨娘,趙姨娘略不自在,陪笑:“姑娘年輕,太太還要多教導才是”
趙姨娘比楊氏小上一兩歲,看上去像二十出頭,跟三姑娘十足像姊妹,豔若桃李,顏色勝楊氏三分。
楊氏唇角嘲諷微笑,“慧兒是妹妹生養的,妹妹就是好的,慧兒定然是個好的”
趙姨娘臉紅,太太口口聲聲說三姑娘是妾養的,暗諷她不知天高地厚,同嫡出的二姑娘比。
楊氏說完,不在理這母女倆,看眼站了半天的柳絮,問周大娘“這就是陳貴家的說的?你的親戚?”
周大娘賠笑道:“她是奴婢的兒媳”
楊氏打量柳絮兩眼,溫和地道:“周大娘家的人,錯不了,隻要不惜力氣,我是不會虧待下人的”
周大娘忙賠笑奉承,“太太是最心善,門前要飯的都周濟,那年不舍幾石米,救濟窮人。”
這正說著,門口小丫鬟揚聲道;“二姑娘來了”
楊氏朝周大娘道;“帶她下去吧,跟廚房就說我說的,照府裏一樣的月例”
周大娘喜上眉梢,蹲身,“謝主子恩典”
又給柳絮使了個眼色,柳絮趴下叩頭。
周大娘垂目,告退,走到門口,就見一個明麗的少女,腳步輕快進門。
看了一眼柳絮兒,周大娘斂了神色,略蹲身,“姑娘好”
二姑娘點點頭,進門裏。
就聽裏麵楊氏的聲,“這丫頭長的不錯,瞅著也機靈”
周大娘領她府裏一路走,逢人便說“多關照,我媳婦“
闔府沒有不知道的,柳絮是周興的癱兒子的童養媳,背地裏指指點點,都歎可惜了了。
吳府就幾位主子,侍候的下人卻有幾百號人之多,大廚房,一排十餘個鍋灶,廚房管事劉貴家的,灶上夏婆子,六子媳婦,七八個婆娘。
柳絮分管切菜,打下手,她除了分派的活,倒泔水等粗活搶著幹,一日下來,劉貴家的對她頗有好感。
日西,柳絮隨著夏婆子幾個各院送晚膳,主母房裏,自是劉貴家的親自送過去,柳絮幾個送大姑娘、二姑娘,兩位姨娘的膳食。
兩位姑娘的院子都在府西頭,順路,柳絮和夏婆子抬著三層食盒,身後六子家的和一個婆娘兩人抬。
夏婆子小聲道:“記住,先送二姑娘屋裏,然後是趙姨娘、周姨娘,大姑娘。”
柳絮擱心裏記下,納悶,按說大姑娘是正經嫡長女,親娘死了,繼母偏心,向著親生兒女,也是有的,可嫡女在府裏的地位反倒不如兩位姨娘,就有點說不過去,自己頭一日來,不好多嘴,把疑問咽下肚。
到了二姑娘的院子,夏婆子眉眼笑得都擠在一塊了,對二姑娘的貼身大丫鬟叫珍珠的討好地道:“今兒做了姑娘愛吃的掛花翅子,老奴怕冷了,緊跑,這不,都冒汗了”
撩起襖袖子在臉上劃拉一下,全作擦汗。
珍珠揚臉,“姑娘說了,這幾日天冷,想吃燉菜,蘿卜燉羊肉”
夏婆子一聽,一拍大腿,“壞了,今兒晚膳沒做這道菜,老奴這就迴去,著緊做上”說吧,拔腿就要走。
“迴來”一個嬌嫩聲,“不用做了,這會子我倒不想吃了,明在做不遲。”二姑娘從東間出來。
夏婆子哈腰,陪不是“二姑娘心疼奴婢們,奴婢們心裏感激,明一定早早就做上。”
柳絮看少女臉上隱約嬌吟之色。
二姑娘房中出來,順道去趙姨娘屋裏,房中薰香,趙姨娘懶懶看了一眼桌上四菜一湯,薄怒:“我派丫鬟告訴大廚房要一樣杏仁豆腐,怎地沒見?”
夏婆子恭敬,不卑不亢,“太太吩咐,廚房忙著置辦節下的嚼過,各房按份例,不得添減。”
趙姨娘麵色一暗,哼聲,“成日價,我若一年想吃一樣東西,你們就搪塞,二姑娘和四姑娘要東西,你們也這樣不盡心,這我卻不信”
夏婆子忙賭咒發誓,“姨娘說哪裏話,您老問問,方才二姑娘說想吃蘿卜燉羊肉,都沒吃上,太太有話,做下人哪有那個膽”
身後幾個人忙說,“是夏媽媽這話,卻是實情”
趙姨娘一撇嘴,“好了,別跟我這抱屈,下去吧”
夏婆子一出門,朝地啐了一口,罵道;“什麽東西,把自己當成主子,不過得老爺多看幾眼,忘了出身”
周姨娘老實,不說什麽,送什麽吃什麽。
出門,六子家的小聲道:“你看這位就識趣,從不多事,不像那位”
日落,府裏掌燈,幾個人沿著夾道朝北走,經過幾處都是廢棄的空屋,四周暗下來,夾道上空無一人。
一陣寒風,柳絮緊緊衣襟,看到府後圍牆,心想,大姑娘住的地方這麽偏僻,大冷的天,隻怕飯菜已經冷了。
☆、第12章 梁王
周圍漆黑,前麵六子媳婦提燈,照見四個人腳底下的路,靜默,無人說話,陰風刮過,六子媳婦手裏的羊角燈搖晃,過一道門,迎麵陰冷的氣息。
拐過一堵牆,隱約朝東三間平房,靠北屋窗扇蒙著,隱約透出一絲若有若無的光,推門,堂屋桌上一盞油燈,火苗忽閃兩下,將要熄滅。
屋裏光線模糊不請,夏婆子試探喊了一聲,“晚秋姐姐在嗎?”
北屋裏關得死死的門,‘吱呀’一聲開了一條細縫,一個丫鬟快步出來。
柳絮往裏張了張,燈光微弱,死一般的靜,順著門縫飄出一股子濃濃的,難聞的草藥味,屋子裏彌漫年老之人暮氣。
飯菜擺在桌上,比府裏幾位姑娘減了份例,兩菜一湯,柳絮摸摸,已冰涼,滿屋刺鼻的藥味,看來這位大姑娘身體羸弱,吃冷食物,傷胃。
剛站一會,柳絮就覺撲麵涼颼颼的,汗毛孔縮緊,才注意這屋子裏沒有炭火盆。
縮了下肩,夏婆子扯她一下,趕緊走出屋子。
幾個人快步離開,出了過道門,沿夾道又過三重門,才看見通明燈火,各房廊簷下點起一排排氣死風燈。
柳絮身上才暖和過來,小聲問夏婆子;“大姑娘為何住在偏僻簡陋的地方”
夏婆子看六子媳婦跟另一個婆子說話,小聲道:“大姑娘有病,要靜養,我往這屋裏送飯,有幾年了,就沒見過大姑娘走出房門。”
“大姑娘多大了?”柳絮好奇地問。
“有雙十了,我記得大姑娘六歲時原先的太太就死了,現在的太太進門,隔年生下三姑娘。”
柳絮掐指一算,“這麽說老爺嫡妻死的當年,就續娶現在的太太。”
夏婆子歎了聲,“男人,都是薄情寡義,喜新厭舊。”
“大姑娘早過了及笄,為何一直未嫁?”
夏婆子左近瞅眼,壓低聲,“大姑娘常年藥當飯吃,老爺生意忙,在家的時候少,不知為何對大姑娘冷漠,沒有父女親情,從不過問大姑娘的婚事,老爺不提,太太更不提。”
柳絮更奇怪。
迴大廚房,收拾家夥,柳絮又磨蹭半天,才慢騰騰往府門外走。
柳絮天黑進院,玉秀給她留著門,柳絮看西稍間已熄燈,心想周天福看來睡了,鬆口氣,玉秀在灶間裏,看見她,笑了,柔聲道;“迴來了,灶上溫著一壺熱水,你洗完臉歇下,忙活一整日,也累了”
柳絮雖然累,心情很好,朝上房努努嘴,“福哥睡了?”
“睡了,鬧了一整天”
梁王府
金碧輝煌的寢殿,帷幔低垂,暗影中一人背身而立,低沉的聲傳來,“找到了?”
空曠的殿中一人躬身,恭敬答道;“迴王爺,找到了”
大殿上暗影搖動,下人彎腰,不敢直起,半天沒聽見王爺說話,屏住氣息,緊張地望著那模糊的背影,數步之內,感受到發自那軀體裏寒氣,不由一哆嗦。
臘月二十三,吳府大廚房過年的嚼過都預備出來,陳貴家的對柳絮道:“這陣子你累壞了,今事不多,準你一天假,迴去看看弟妹,要過年了。”
劉嬸子偷著用油紙包了幾個饃饃,廚房新宰殺的整羊,剔肉剩下一堆刮幹淨的羊骨頭,包上,塞給她,“給孩子們煮湯喝。”
柳絮不安道;“若主子知道,嬸子落不是”
劉嬸子搖搖頭,“羊骨頭要扔的,可憐見的,拿迴去煮湯,多少下點油水”
柳絮高興,連連道謝,放到籃子裏,二門上老吳婆子看見她,笑嗬嗬地問;“家去”
柳絮兒主動把籃子裏東西讓她看,吳婆子擺手,“快迴去吧”
路過集市,柳絮在一間布鋪裏買了棉布和清水棉,又去米行買了二斤白麵。
去小攤子上,買了糊窗扇的麻紙,麻紙粗厚,麵上塗層桐油,挺闊結實,不怕雨淋、霜雪。
一進院子,小生子看見她,露出笑容,“姐迴來了”
柳芽兒和寶兒跑過來,柳絮摸著寶兒的頭,“一會姐給做好吃的”
柳絮看三個孩子穿著露棉花的舊棉衣,心想,抓緊把新棉衣做上。
進屋裏,放下手裏的東西,生火,把買的白麵撒到鍋裏,添水,攪拌,麵粉粘稠,成漿糊。
窗扇原來糊的粉連紙,已破舊,一角掀開,風一吹,窗紙唿嗒唿嗒地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