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城戰端一開,整個東北都熱鬧起來。
蔣介石接到陳明仁急電,異常震驚。共軍大隊人馬圍攻四平,國民黨守軍隻有2萬人,而且大部為殘兵和新兵。
老蔣深知,四平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一旦失守,長春、吉林將孤懸敵後,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老蔣使出了渾身解數,全力以赴解四平之圍。
他電令杜聿明,限其務必於6月30日以前解四平之圍。
在此之前,杜聿明幾次想把華北戰場上的第五十三軍調入東北,蔣介石都拒絕了。但這一次,老蔣主動下令將第五十三軍調入東北,歸杜聿明指揮。
為了給陳明仁打氣,老蔣還親自去電:“四平乃東北要地,如失則東北難保。斯時為吾弟成功成仁之際,望砥礪將士,嚴行防守。”
考慮到遠水難解近渴,蔣介石還親自下令,命令空軍全力以赴支援四平。
為了保住四平,老蔣拚了!
而此時此刻,身為東北總指揮官的杜聿明卻病倒了,躺在病床上焦慮萬分。
剛在夏季攻勢裏一敗塗地,現在四平又危矣。四平一定要救,否則東北危矣。
杜聿明強撐著病體來到作戰室,將自己的副手、愛將加同學鄭洞國叫到身邊,商量解救四平事宜。
他望著沙盤地圖憂慮地說:
“桂庭,四平必救,否則東北危矣!”
鄭洞國甚是憂慮:“光亭兄,四平之圍固然要解。可我軍如果傾巢而出,南滿共軍必將乘虛而入,威脅沈陽,到時候我們必將進退失據。”
杜聿明凝神望著鄭洞國,沉聲道,“是呀,桂庭所慮極是,這一節我己經考慮到了,我們必須先掃蕩本溪共軍,確保沈陽安全,然後才能北上解圍。”
頓了頓,杜聿明又說,“我身體不行了,桂庭,隻有你來擔這付重擔,先擊潰本溪共軍,然後北上解圍。”
鄭洞國點了點頭,隨後又疑慮地說:“光亭兄,如此甚好!但關鍵在於陳明仁能不能堅持到我軍到來。如果不能,則形勢會急轉直下,全局危矣!”
“唉!也隻能背水一戰啦!”
杜聿明無可奈何地說,“盡人事,聽天命吧。賭注就壓在陳明仁身上,成敗在此一舉!”
6月20日,鄭洞國親率剛到東北的第53軍,兵峰直指本溪。
……
慘烈的巷戰實際上是從15日淩晨開始的,一開始就血腥無比。
敵人據守著四平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憑利死守,拒不交槍。
陳明仁不愧為國軍名將,資格老,脾氣硬,當年抗戰期間就讓日本人吃盡苦頭,十戰鬆山,克複龍陵、迴龍山,勇力天下聞名。
而今,他以2萬之眾對抗民主聯軍7萬大軍,同樣打算上演一出壯烈的守城戰。
謝振國帶著14團從城南攻入市區,自此陷入了慘烈的拉鋸戰,戰鬥打得相當激烈,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才能奪取。
攻堅的過程完全出乎謝振國預料,敵人的城防完全不像是一隻雞蛋,而像一隻鐵核桃,從裏到外都堅硬無比。
突擊隊剛剛發起衝鋒,就被來自樓上的火力打倒,街道上堆滿了沙袋,還有鐵絲網和陷腳坑,交通要道上還布了地雷、拉火手榴彈並架設了高壓電網,交通阻絕,障礙重重。
謝振國指揮戰士們根據兩打靠山屯的經驗,采取逐樓爆破的方式,與敵人展開一樓一屋的爭奪。
問題是這樣的紅樓太多了,而且這些紅樓都是國民黨軍各級指揮部的火力點,視野開闊,射界通達,四處還有無數明暗火力點以及拱衛的地堡。
戰士們在這些紅樓前毫無遮掩,一衝鋒就要麵臨密集的彈雨,一批批爆破隊員和突擊隊員倒在衝鋒的路上。
而當他們負出重大犧牲到達紅樓下爆破時才發現,炸藥往往隻能炸開一個小洞,需要反複爆破方能湊效。
好不容易炸開一個缺口,從缺口衝進去的戰士們又要跟反撲的敵人展開殊死肉搏。
天亮以後,敵機蜂擁而至,唿嘯著、盤旋著朝衝鋒的戰士們丟下一顆顆高爆彈和燃燒彈,民主聯軍每擴大一片陣地,敵機就擴大一片轟炸區域,寧可炸成廢墟也不給民主聯軍落腳點。
一團團白光拖著濃煙,從高空落下,到處都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
大量半透明的汁液蒙著藍色的火焰,不停地迸濺,一下子就能燒穿單薄的軍裝,蝕進皮肉。
戰士們完全陷入了濃煙烈火,到處都是滾動的火球,汽油彈瘋狂地燃燒,烤焦了胸膛,烤焦了心、肺、氣管,留下一具具冒煙的屍體,有的隻剩一條焦黑的脊梁,仿佛燒毀了的老屋的房梁。
東北的夏日,白天格外漫長,從早晨4點到晚上8點,老天爺都為敵機開綠燈。
敵機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少則幾架,多則十幾架,發現一人一馬亦打,對我軍影響極大。
敵機不但轟炸城內我軍陣地,而且轟炸外圍陣地,致使我軍後續部隊開進困難。
敵機還空投了大量物資,使守敵糧彈不缺。
濃濃的黑煙籠罩著天空,黑煙裏夾雜著無數碎屑,紛紛揚揚的落下,覆蓋了陣地,覆蓋了廢墟,落在人肩上,仿佛下了一場黑雪。
四平戰火猶酣,仿佛人間地獄,到處都是槍炮聲,到處都是流血搏殺的場麵。
屍體堆滿了街巷,血漿在烈日下緩緩流淌,整個四平城就像鋪了一層紅色的地毯,戰況慘烈無比。
尖刀營在次日就傷亡過半,開始不斷補充建製,到第五天部隊打到市中區時,全團已經傷亡三分之一,謝振國那個時候已經不顧一切地下到尖刀營,親自指揮部隊一寸一寸地向前攻擊。
6月19日,14團終於打到了陳明仁的核心守備區,這裏是電信大樓和市政府大樓,還是71軍的軍部,防守甚嚴。
濃濃的硝煙裏,一座高大的紅樓怪獸般矗立,完全是鋼筋水泥結構,四周還有不少鋼筋水泥澆築的地堡群,每個地堡群都是可以獨立作戰的堅固堡壘。
大樓頂上有鋼筋水泥澆築的輕重機槍掩體,並配有6門山炮。下麵每層窗戶都有機槍和步槍射孔,總計有100餘個機槍火力點,1000餘個步槍射孔,構成了上、中、下三層立體交叉火力點。
駐守大樓的是71軍特務團,指揮官是陳明仁的胞弟陳明信。雖然隻有9個連千餘人,卻是71軍最精銳的部隊。
謝振國把地勢看清楚了,就命令部隊發起衝擊。一營擔任主攻,炮聲一響,部隊按著三三製,踩著炸點迅速向前突擊,可沒等部隊接近障礙區,敵人就開火反擊了。
果然是赫赫有名的特務團,裝備之精良,火力之猛烈,讓謝振國大吃一驚。
望遠鏡裏,大樓上下一片轟嗚,一片火光,一營在密集的火力打擊下簡直寸步難行,除了被打倒以外就是趴在地上,很快就沒了衝勁。
第二次進攻,14團增加了一倍兵力,進攻也強悍許多,戰士們一邊衝鋒一邊猛烈射擊,開闊地間火網結得潑水不漏。
特務團卻像一個慣於硬碰硬的拳師,知道遇到了強悍的對手,反而更興奮了,竟然從地堡裏衝出一支反衝鋒的隊伍,雙方在開闊地裏短兵相接,浴血搏殺,兩邊的士兵都成片成片的倒下,倒下了手中的衝鋒槍還響個不停。
謝振國在後麵看得一清二楚,氣得破口大罵,“太囂張了!居然敢反衝鋒?狗日的刮民黨,老子就不信治不了你們?”
說完戴上一頂鋼盔,抄起花機關槍,大喝一聲:“警衛連!跟我上!”
周政委大驚失色,連忙阻攔,“團長,狗日的很難打,一個正麵就四五十挺機槍,潑豆子一樣。我們的戰士衝一撥,倒一撥……天快黑了,我看,先把部隊撤下來吧,天黑再打!”
黃參謀也點點頭,“就是,團長,打夜戰可是咱的看家本領,咱旅長不是說過嗎?要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不能硬拚!”
謝振國鬱悶的說不出話來,甩手將鋼盔丟在地上,眼珠子往外滲著血,氣喘咻咻,抬頭盯著不斷反衝鋒的特務團渾身發抖。臨了,艱難地吐出一句:
“撤吧……”
蔣介石接到陳明仁急電,異常震驚。共軍大隊人馬圍攻四平,國民黨守軍隻有2萬人,而且大部為殘兵和新兵。
老蔣深知,四平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一旦失守,長春、吉林將孤懸敵後,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老蔣使出了渾身解數,全力以赴解四平之圍。
他電令杜聿明,限其務必於6月30日以前解四平之圍。
在此之前,杜聿明幾次想把華北戰場上的第五十三軍調入東北,蔣介石都拒絕了。但這一次,老蔣主動下令將第五十三軍調入東北,歸杜聿明指揮。
為了給陳明仁打氣,老蔣還親自去電:“四平乃東北要地,如失則東北難保。斯時為吾弟成功成仁之際,望砥礪將士,嚴行防守。”
考慮到遠水難解近渴,蔣介石還親自下令,命令空軍全力以赴支援四平。
為了保住四平,老蔣拚了!
而此時此刻,身為東北總指揮官的杜聿明卻病倒了,躺在病床上焦慮萬分。
剛在夏季攻勢裏一敗塗地,現在四平又危矣。四平一定要救,否則東北危矣。
杜聿明強撐著病體來到作戰室,將自己的副手、愛將加同學鄭洞國叫到身邊,商量解救四平事宜。
他望著沙盤地圖憂慮地說:
“桂庭,四平必救,否則東北危矣!”
鄭洞國甚是憂慮:“光亭兄,四平之圍固然要解。可我軍如果傾巢而出,南滿共軍必將乘虛而入,威脅沈陽,到時候我們必將進退失據。”
杜聿明凝神望著鄭洞國,沉聲道,“是呀,桂庭所慮極是,這一節我己經考慮到了,我們必須先掃蕩本溪共軍,確保沈陽安全,然後才能北上解圍。”
頓了頓,杜聿明又說,“我身體不行了,桂庭,隻有你來擔這付重擔,先擊潰本溪共軍,然後北上解圍。”
鄭洞國點了點頭,隨後又疑慮地說:“光亭兄,如此甚好!但關鍵在於陳明仁能不能堅持到我軍到來。如果不能,則形勢會急轉直下,全局危矣!”
“唉!也隻能背水一戰啦!”
杜聿明無可奈何地說,“盡人事,聽天命吧。賭注就壓在陳明仁身上,成敗在此一舉!”
6月20日,鄭洞國親率剛到東北的第53軍,兵峰直指本溪。
……
慘烈的巷戰實際上是從15日淩晨開始的,一開始就血腥無比。
敵人據守著四平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憑利死守,拒不交槍。
陳明仁不愧為國軍名將,資格老,脾氣硬,當年抗戰期間就讓日本人吃盡苦頭,十戰鬆山,克複龍陵、迴龍山,勇力天下聞名。
而今,他以2萬之眾對抗民主聯軍7萬大軍,同樣打算上演一出壯烈的守城戰。
謝振國帶著14團從城南攻入市區,自此陷入了慘烈的拉鋸戰,戰鬥打得相當激烈,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才能奪取。
攻堅的過程完全出乎謝振國預料,敵人的城防完全不像是一隻雞蛋,而像一隻鐵核桃,從裏到外都堅硬無比。
突擊隊剛剛發起衝鋒,就被來自樓上的火力打倒,街道上堆滿了沙袋,還有鐵絲網和陷腳坑,交通要道上還布了地雷、拉火手榴彈並架設了高壓電網,交通阻絕,障礙重重。
謝振國指揮戰士們根據兩打靠山屯的經驗,采取逐樓爆破的方式,與敵人展開一樓一屋的爭奪。
問題是這樣的紅樓太多了,而且這些紅樓都是國民黨軍各級指揮部的火力點,視野開闊,射界通達,四處還有無數明暗火力點以及拱衛的地堡。
戰士們在這些紅樓前毫無遮掩,一衝鋒就要麵臨密集的彈雨,一批批爆破隊員和突擊隊員倒在衝鋒的路上。
而當他們負出重大犧牲到達紅樓下爆破時才發現,炸藥往往隻能炸開一個小洞,需要反複爆破方能湊效。
好不容易炸開一個缺口,從缺口衝進去的戰士們又要跟反撲的敵人展開殊死肉搏。
天亮以後,敵機蜂擁而至,唿嘯著、盤旋著朝衝鋒的戰士們丟下一顆顆高爆彈和燃燒彈,民主聯軍每擴大一片陣地,敵機就擴大一片轟炸區域,寧可炸成廢墟也不給民主聯軍落腳點。
一團團白光拖著濃煙,從高空落下,到處都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
大量半透明的汁液蒙著藍色的火焰,不停地迸濺,一下子就能燒穿單薄的軍裝,蝕進皮肉。
戰士們完全陷入了濃煙烈火,到處都是滾動的火球,汽油彈瘋狂地燃燒,烤焦了胸膛,烤焦了心、肺、氣管,留下一具具冒煙的屍體,有的隻剩一條焦黑的脊梁,仿佛燒毀了的老屋的房梁。
東北的夏日,白天格外漫長,從早晨4點到晚上8點,老天爺都為敵機開綠燈。
敵機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少則幾架,多則十幾架,發現一人一馬亦打,對我軍影響極大。
敵機不但轟炸城內我軍陣地,而且轟炸外圍陣地,致使我軍後續部隊開進困難。
敵機還空投了大量物資,使守敵糧彈不缺。
濃濃的黑煙籠罩著天空,黑煙裏夾雜著無數碎屑,紛紛揚揚的落下,覆蓋了陣地,覆蓋了廢墟,落在人肩上,仿佛下了一場黑雪。
四平戰火猶酣,仿佛人間地獄,到處都是槍炮聲,到處都是流血搏殺的場麵。
屍體堆滿了街巷,血漿在烈日下緩緩流淌,整個四平城就像鋪了一層紅色的地毯,戰況慘烈無比。
尖刀營在次日就傷亡過半,開始不斷補充建製,到第五天部隊打到市中區時,全團已經傷亡三分之一,謝振國那個時候已經不顧一切地下到尖刀營,親自指揮部隊一寸一寸地向前攻擊。
6月19日,14團終於打到了陳明仁的核心守備區,這裏是電信大樓和市政府大樓,還是71軍的軍部,防守甚嚴。
濃濃的硝煙裏,一座高大的紅樓怪獸般矗立,完全是鋼筋水泥結構,四周還有不少鋼筋水泥澆築的地堡群,每個地堡群都是可以獨立作戰的堅固堡壘。
大樓頂上有鋼筋水泥澆築的輕重機槍掩體,並配有6門山炮。下麵每層窗戶都有機槍和步槍射孔,總計有100餘個機槍火力點,1000餘個步槍射孔,構成了上、中、下三層立體交叉火力點。
駐守大樓的是71軍特務團,指揮官是陳明仁的胞弟陳明信。雖然隻有9個連千餘人,卻是71軍最精銳的部隊。
謝振國把地勢看清楚了,就命令部隊發起衝擊。一營擔任主攻,炮聲一響,部隊按著三三製,踩著炸點迅速向前突擊,可沒等部隊接近障礙區,敵人就開火反擊了。
果然是赫赫有名的特務團,裝備之精良,火力之猛烈,讓謝振國大吃一驚。
望遠鏡裏,大樓上下一片轟嗚,一片火光,一營在密集的火力打擊下簡直寸步難行,除了被打倒以外就是趴在地上,很快就沒了衝勁。
第二次進攻,14團增加了一倍兵力,進攻也強悍許多,戰士們一邊衝鋒一邊猛烈射擊,開闊地間火網結得潑水不漏。
特務團卻像一個慣於硬碰硬的拳師,知道遇到了強悍的對手,反而更興奮了,竟然從地堡裏衝出一支反衝鋒的隊伍,雙方在開闊地裏短兵相接,浴血搏殺,兩邊的士兵都成片成片的倒下,倒下了手中的衝鋒槍還響個不停。
謝振國在後麵看得一清二楚,氣得破口大罵,“太囂張了!居然敢反衝鋒?狗日的刮民黨,老子就不信治不了你們?”
說完戴上一頂鋼盔,抄起花機關槍,大喝一聲:“警衛連!跟我上!”
周政委大驚失色,連忙阻攔,“團長,狗日的很難打,一個正麵就四五十挺機槍,潑豆子一樣。我們的戰士衝一撥,倒一撥……天快黑了,我看,先把部隊撤下來吧,天黑再打!”
黃參謀也點點頭,“就是,團長,打夜戰可是咱的看家本領,咱旅長不是說過嗎?要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不能硬拚!”
謝振國鬱悶的說不出話來,甩手將鋼盔丟在地上,眼珠子往外滲著血,氣喘咻咻,抬頭盯著不斷反衝鋒的特務團渾身發抖。臨了,艱難地吐出一句:
“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