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戰神,窩要給你生猴子 作者:青色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不要,這說法聽起來太生疏啦。不如你答應我三個願望,好不好?”
“好。”
“唔……一呢,祝我生辰快樂,今日是我生辰呢……二呢,待我及笄……”
三呢?
上官千殺胸中大痛,仿佛看到女孩立在眼前的草地上,舉著那一枚金甲片淚眼迷蒙的問他:三呢,戰神大人,請你不要殺我爹爹好不好?
他感到右邊眉骨處又開始一跳一跳的疼痛,再握不住手中長刀,任它跌落在草地上。
☆、第114章
卻說與上官千殺一起帶兵攻入禁宮當夜,南宮玉韜聽底下人匯報安陽公主仍是沒有下落,饒是他素來沉得住氣這會兒也不禁憂心起來。仔細算來,從七七失蹤到今晚,已經足足十五天了。半個月的日子,說長不長,說短卻也不短——她究竟是躲在了什麽地方,竟然出動全體玉如軍都尋不到了。糟糕的猜想也曾在他腦海閃過,不過很快被南宮玉韜否定了。他堅信,像蠢萌小表妹這樣的禍害是要遺萬年的。
禁宮事變一定,南宮玉韜便匆匆迴府,連聲告辭都沒同上官千殺又或者孟如珍說。
南宮府裏,啞公正等著他。
南宮玉韜耐著性子,仔細看啞公比劃著當日情形,看到緊張處,手中折扇也不晃了,“不是要你跟著七七的嗎?你丟下她,帶孟如玨出城做什麽?”
啞公翻個白眼,做手勢說明這是七七強烈要求的。
南宮玉韜氣笑了,也不知是氣啞公,還是氣失蹤了的小表妹。他坐在鋪了虎皮毯的椅子上,罕見地繃著身體,淡漠道:“我管孟如玨去死。”
啞公又翻個白眼,雙手插在袖子裏,一副不跟對麵這個意氣用事的人計較的樣子。
南宮玉韜撫著額頭思索該怎麽尋出七七來,他並不想這件事被上官千殺知道。便在此刻,又一波出去搜尋的人馬迴來匯報,仍是沒有找到孟七七的下落。
“一群廢物。”南宮玉韜極少這樣對下屬說話,這次是動了真火。他不理會跪在一旁瑟瑟發抖的下屬,抬眼看了看啞公,道:“你們那日分開是在什麽地方?”
啞公還沒來得及比劃,就看到南宮玉韜挪開目光看向了門口。
又有報信之人來了。
“公子,大事不好。上官將軍下令全城搜尋歸元帝。”
南宮玉韜霍的站了起來,“下了明令?”竟是已經不避人行事了,師兄他是準備要背上謀害皇帝的名聲了嗎?南宮玉韜又問道:“找到了嗎?”
“迴公子話,高校尉那裏打探出來的消息,至今還沒找到。上官將軍方才從將軍府一個人騎馬出去了。”
南宮玉韜忙問道:“去了何處?”
“去了明山方向。上官將軍耳力過人,咱們的人不敢離得近了怕被察覺,等到了山腳下已經看不到上官將軍的人了……”
隻聽了這一句,南宮玉韜登時心中警鈴大作,抽出早就寫好這幾日來一直隨身帶著的文書交給啞公,“你現在即刻出城,將這份手書交給西北軍統帥。”這便連聲喊人牽馬來,也追向明山方向。路上真是毫不顧惜馬匹,狠命催速,他是深怕趕不及,有負七七所托。
一路疾馳,南宮玉韜趕到明山腹地之時,正撞上歸元帝引頸等死,而他師兄卻按著額角一動不動——鋒利的掩月刀就落在他腳邊的草地上。
“師兄……”南宮玉韜隻看了一眼,就明白了大概是什麽狀況,他心念如電轉,一開口就是一個彌天大謊,“西北軍六萬人馬已經圍住京都,隨時準備進攻——師兄,此間之事等以後再解決也來得及,還是先去城牆上查看一番吧。”其實這也不算完全的謊言,他的手書既然已經交給啞公送出。等上官千殺離開明山,那邊京郊的西北大軍也就發動了。
上官千殺放走那個通風報信的玉如軍時,心中就知道會有人來,隻是來的人會是七七還是山淼他卻不清楚。這會兒見來的是山淼,上官千殺雖然覺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卻還是有種不敢深想的失落。他忍住頭痛,看似一切如常地看向南宮玉韜,淡聲問道:“領兵之人,是她嗎?”
這個“她”指的是誰,南宮玉韜心知肚明。那個“她”如今還下落不明,可是南宮玉韜不想讓上官千殺知道這一點,他鬼使神差點了頭。這卻也不算是騙人,如果孟七七沒有失蹤,那麽按照計劃,這會兒名義上領兵的人自然就是她。至於實際的行兵布陣還是由西北軍統帥來做的。
上官千殺撐住額頭,慘笑起來。
歸元帝睜開眼來,隻覺得那笑聲,竟比方才貼著他脖子的刀鋒還要冰冷鋒利。
外麵傳來高誌遠等人大聲唿喊“少將軍”的聲音,卻是他們驚覺城外西北軍集合,追來明山請示上官千殺,卻找不到進來的路。
上官千殺止住笑聲,淡淡道:“山淼,你去帶他們進來。”
南宮玉韜知道既然師兄方才沒有殺死歸元帝,那麽這會兒倒也不至於支開他動手,因此便出去帶了高誌遠進來。
上官千殺卻是要高誌遠將歸元帝帶出去,親自關押起來。
南宮玉韜在一旁看著,知道師兄這是擺明了在這件事上不肯信他了。
卻說在殷傾玉住處被發現了的孟七七,原本藏身地窖很快就要被秦媚兒帶人抓住了,卻因為上官軍殺入京都而逃過一劫。她趁亂離開了殷傾玉住處,見外麵已經是大亂,原本沿街布陣的士卒也都零亂了。
她趁人不備,順手牽了一匹馬,迴京郊指揮大軍,還是孤身去明山?她深知戰神大人的路數,將她爹娘藏在明山隻能躲過胡太妃等人的謀害。這兩個月來,她和戰神大人之間磕磕絆絆的事情著實不少——他應該已經明白了大半,至少會知道她爹娘並沒有像傳言中說的那樣死於大火之中。這種情況下,他一旦占據了京都,一定會立即搜查她爹的下落。
原地轉了三圈,孟七七一咬牙做了決斷,上馬往明山方向疾馳而去。
孟七七跌跌撞撞衝進山洞裏,惶急地抬眼望去,隻見皎潔的月光下,一襲金甲的上官千殺正孤身立在花樹下。
分別了這麽多個日夜,兩人再度四目相對,心中都有無限撼動。
上官千殺凝目望著女孩,她看起來瘦了許多,臉色也越發白了,看上去在離開他的這段日子裏,她獨自經受了許多艱辛。在這顆被冰封了月餘的心徹底軟化下來之前,上官千殺硬生生挪開了目光,他想,也許隻是月光太皎潔,襯得她麵色雪白罷了。
山淼說是她領兵在城外準備攻城,可是現在她卻孤身出現在此處。上官千殺本是極為聰明之人,從前隻是不去這樣想孟七七,現下隻要用心琢磨,便知道驅使那六萬大軍的,並不是孟七七,而是山淼。而山淼之所以能驅使那六萬大軍,又敢對他假借七七的名義,自然是她默許的。
上官千殺淡聲道:“你倒信得過山淼。”其實於他而言,這樣一句話已經是屬於非常情緒外露的言辭了。若是在平時,孟七七定然會察覺其中的不妥之處。
然而此時此刻孟七七全副心神都在懸心自己爹娘的下落,見戰神大人開口了,竟沒留意他說的什麽——話從她耳際飄過,卻沒能進到她的腦袋裏。她又急又擔心,還有莫名的恐懼,“我爹呢?”
上官千殺唿吸一滯,乍見到女孩時心頭浮現的歡喜之情漸漸隱沒,他沉下臉來。
孟七七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看到鋥亮的刀鋒,不禁心頭大驚,她盯著上官千殺慢慢靠近過去,“戰神大人,你沒有……對不對?”她的聲音控製不住得發顫,帶著哀婉的祈求。
上官千殺聽到她這樣的聲音,感知著她越來越近的溫度與氣息,忍不住想要抬手擁她入懷,低頭在她耳際告訴她,不要怕他。可是她如此隱瞞於他,防備於他,又疏離於他——也許,她已經不再需要他的懷抱。甚至,她從來沒有需要過。
這一切都是假的。
想到此處,心頭由愛生恨,上官千殺垂眸凝視著越靠越近的女孩,在愛恨翻覆的煎熬中攥緊了雙拳。
女孩細白柔嫩的手指小心翼翼攀上了他的胳膊,像從前千萬次做過的那樣。
上官千殺咬緊牙關,因為太過用力克製,臂膀上的肌肉鼓鼓跳起。她怎麽敢!在她明知她的一切欺瞞都已被他知曉的這一刻,她怎麽還敢這樣靠近他、這樣碰觸他!是當真以為他是沒有心的人,從來不會流血不會痛嗎?還是她根本不在乎他是否會痛。在她明知他對她家人的徹骨恨意的這一刻,她怎麽還敢這樣靠近他、碰觸他——為什麽還要讓他生出不該有的貪念?
孟七七本是打算繼續追問她爹的事情,可是真的走到戰神大人身前,手指如有自我意識一般攀上他臂膀的這一瞬間,她忽然覺得那些都沒有必要再問了。戰神大人會有這樣的反應,就一定還沒有對她爹真的動手。她仰頭癡癡望著上官千殺,用目光勾勒著他棱角分明的俊美麵容,才察覺心底的思念早已洶湧。
“戰神大人,我那天走到芙蓉路去了。”孟七七臉上的神情,像是要哭,又像是在笑,她不懂這段話是怎麽從口中冒出來的,這根本不是該說這種話的時候,“那個賣糖畫的白胡子老爺爺還在,他送了我兩隻翠鳥……”她感到眼眶裏熱熱的,毫無道理得濕潤了,“戰神大人,你還記得嗎?”
上官千殺忍耐地閉緊了雙眼。她總是知道要如何拿捏住他。
京都外有六萬身經百戰的士兵嚴陣以待堪供驅使,她卻孤身來此見他。
究竟是她太信任山淼,以為有他坐鎮一切無憂;還是因為她早已太清楚他的弱點。
於他而言,她獨自一人便敵得過千軍萬馬。
☆、第115章 真相
上官千殺閉上眼睛,長而濃密的睫毛在眼窩處投下一片陰影,越發顯得他麵目英挺。他忍耐得沉默了數息,輕輕挪開了孟七七搭在他胳膊上的手指。
孟七七的手定格在半空中,心裏也如手中一般,空蕩蕩得透著風。
“戰神大人,你現下都知道了。”孟七七忍住喉頭的哽咽,“我沒有想要分你的兵權,也沒有想要轄製你。我是這麽做的了,但那並不是我想要的。我一直忍著,不敢讓你知曉。隻是因為我怕會有這一天——你究竟為什麽,為什麽要這樣對我爹?”
上官千殺閉著眼睛,喉頭攢動,卻仍是不肯開口。
孟七七凝望著他,肆無忌憚地,“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我就沒有必要再瞞著你了——事實上,我瞞得很辛苦,心裏很煎熬。我派人去柳州查賬,牽扯出當初我爹給定州運糧的舊事……”她看到上官千殺的睫毛劇烈顫動了一下,不禁一顆心也跟著猛跳了幾拍,“可是那人後來查實,並不是運糧之事。那麽究竟是什麽事?”
上官千殺倏然睜開雙眼,那一望無際的墨色眸子中仿佛射出兩柄利刃來,寒冰一樣涼。
孟七七不由自主地雙臂環抱住自己,她哀婉道:“戰神大人,你再給我三日光景。我手下的人便能將真相送到我這裏來……”
上官千殺淡聲問道:“如若不然呢?”
孟七七咬住下唇,“如若不然……”她靜靜望著上官千殺,無法說出下麵的話。
上官千殺垂眸看向她,安靜問道:“如果不然,你城外的六萬大軍便要殺將進來,是也不是?”
是了,這就是她苦心經營這麽久,贏來的籌碼。當然還有旁的,但現在最明顯能看到的就是這六萬人馬。
說是讓上官千殺再等三日就好,可是兩個人彼此都知道。若是三日後,這個矛盾解不開;她城外的人馬一樣不會撤退。他要報仇,她要保住家人性命。
這是個死局。
孟七七輕輕道:“戰神大人,你相信我。我爹做不出你認為的那種事情……他沒有那樣的心,更沒有那樣的能力。這當中一定有什麽誤會……”
上官千殺隻是沉默得看著她。
孟七七也知道自己這番話有多可笑,她替自己的父親辯白,這樣的話真是一點說服力都沒有。“你是他的女兒,你當然會這樣講,你當然會這樣認為。”她安靜下來,仰望著上官千殺絲毫不動容的樣子,不禁灰心難過,酸澀道:“你不肯信我,那也不奇怪……”
上官千殺見她麵現哀色,本不欲多話,終是不忍見她傷心,仍是淡淡說了一句:“人是有很多幅樣子的。你隻是看過他作為父親的一麵。”
而兩人討論的中心人物歸元帝,這會兒已經在將軍府單獨的一處院落裏了。
孟狄獲和李賢華兩人被關在一處幹淨空蕩的屋子裏,窗戶倒是開著——好方便外麵守著的高誌遠等人查看裏麵的情形。萬一帝後二人想不開,自縊了,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高誌遠倚著牆根,想著自家少將軍堅持留在那山洞裏,為了什麽自然是一目了然。他不放心地瞅了瞅窗口方向,裏麵那二位最後是會被除掉,還是會成為他家少將軍的嶽父嶽母——還真是說不準的事兒,總不要怠慢了。他正想著呢,就聽孟狄獲出聲喚他過去。
高誌遠恭敬應了一聲,站直身子,走到窗戶底下道:“您吩咐。”
孟狄獲憂心忡忡道:“朕沒什麽吩咐的,隻是想問問你京中現下是個什麽狀況?朕的幾個兒女……”他看了同樣擔憂的李賢華一眼,“尤其是安陽公主,都可還好?”
高誌遠道:“京中現下都以為您跟家人不幸罹難了。如今是原來靜王的兒子孟如珍要做皇帝,局勢不穩,一切從簡,登基大典估摸著在一個月之後就舉行了。”
孟狄獲應了一聲,他還不知道靜王與胡太妃之事,本人權力之心很淡,倒覺得侄子做皇帝也沒什麽不好。
高誌遠又道:“您放心,兩位皇子與兩位公主都好好的。大公主殿下還在薑家,一點風波沒受;兩位皇子與安陽公主殿下該是在一處的。”他雖然已經一個多月沒見到孟七七蹤影了,但心裏總覺得這位公主殿是下不會出事的。況且眼前歸元帝問這話,也不過想求個安心,他何苦讓人更添擔憂?
孟狄獲聽了這話,臉上憂色不減,沉默得點點頭,待高誌遠走開,便從窗邊退迴到牆角,扶著一把太師椅慢慢坐了下來。
李賢華被關押來此的路上,已經大略問過丈夫出了什麽事,這會兒便問道:“冤家,你當年到底做下了什麽事,惹得旁人要來殺你報仇?”一想到月餘未見的幾個子女,她這心裏真是滾油般的煎熬。
孟狄獲本是蠟黃著臉坐在太師椅上,聽妻子這樣問,長歎一聲,將臉埋入雙手中,沉默了片刻,將這一段往事緩緩講來。
原來當年定州大戰之前,毓肅帝就決意要收迴兵權;事實上,如果不是當時柴浪國大軍壓境,毓肅帝就打算上演一幕“杯酒釋兵權”了。在那之前,因為南朝境內連年的戰爭——主要是在柔嘉皇太後幕後坐鎮下,朝廷與毓肅帝的幾個野心皇叔的戰爭,幾個大將軍及其所掌管的軍隊都有尾大不掉之勢態。
毓肅帝對這一點很沒有安全感,他不能容許聽命於旁人的軍隊數倍於他手中的護衛軍。當時的西北軍還不算太紮眼。毓肅帝當時的心中隱患乃是如日中天的上官軍。那會兒的上官精軍有十萬餘人之眾,且兵強馬壯,忠心不二——卻是隻對上官一家,簡直像是渾然不知世上還有朝廷,還有他毓肅帝。
然而當時柴浪國大軍壓境,毓肅帝不得不用上官軍,也就意味著他不得不流水價般供應著糧草銀餉,卻是為上官軍養著一批數目眾多且戰鬥力極強的“家丁”。既要用,又要防,毓肅帝很是擔憂猜忌。他最擔心的一點就是,這一仗打完,徹底養壯了上官軍。蛇的身子長了,胃口自然會增長。到時候上官家的人想要皇位來坐一坐,他毓肅帝竟是束手無策。
這些隱憂毓肅帝無人可訴,連對禦聖皇後、也就是孟狄獲的母後,也無法訴說。因為禦聖皇後秉性大氣,與毓肅帝時常有些幽暗心思不同,擅用陽謀,用人不疑。毓肅帝深知這一點,自然不會對禦聖皇後吐露自己這點見不得人的猜忌,否則也隻會招來一頓言語教訓罷了。然而他這點心思,卻被當時借了禦聖皇後與親姑姑先皇後之勢而頻繁侍寢的胡淑妃窺得了。
胡淑妃便為毓肅帝獻策,祭出了一味奇毒,名為“蹉跎久”。此毒相傳為大漠中央頦阿國的依托撒公主所製。百年前中原曾有一位騎白馬的俊美少年杜元俊遊蕩四方,曆經數年誤入頦阿國,與依托撒公主邂逅相戀。兩人共浴愛河數月之後,杜元俊說,他還有極北處的一國沒有去過,若是不去,隻怕會終生遺憾。依托撒身為頦阿國唯一的公主,不能離開故國,便與杜元俊約定三年為期,盼他一定歸來。雖然杜元俊答應了,但是依托撒卻還是偷偷製了這味“蹉跎久”的毒,下在了愛人身上。此毒在人身上潛伏三年,平素無異,然而三年之期一到,若無解藥,便會迅速衰老而亡。
胡淑妃獻出世上僅存的一點“蹉跎久”之毒,正解了毓肅帝的心頭隱患。若將這味毒用在那上官父子身上,當下且用著他們,卻又不懼來日他們起了反心。三年之久,足夠他慢慢瓦解南朝各地軍閥收歸己用了;至少那會兒柴浪國大軍壓境的困局該會解開了。到那時候,他也就不用倚賴上官軍而致使其一家獨大了。
這世間最後一點“蹉跎久”的奇毒,便熏染在賜給上官千殺祖父與父親的官袍之上。
胡淑妃諫言毓肅帝,讓孟狄獲與孟狄韌押送軍糧之時,帶上這賞賜。帝妃二人這次行事,都瞞著禦聖皇後,因知道她定然是看不慣的。但是在胡淑妃看來,此事做成了在毓肅帝麵前乃是大功一件。她那會兒在宮中根基還不夠穩,不欲與禦聖皇後起嫌隙,因此諫言讓孟狄獲——禦聖皇後所出之子,來做這件事,也是事成分一半功勞與禦聖皇後一係的意思。又加上靜王孟狄韌,卻是因為胡淑妃知道孟狄獲性子綿軟恐其一個人畏縮,便尋了靜王這樣一個性情狠辣的來把關。
孟狄獲將十多年前的舊事徐徐道來,麵上的糾結矛盾之色至今不減,“我知道實情後,良心難安……”
“好。”
“唔……一呢,祝我生辰快樂,今日是我生辰呢……二呢,待我及笄……”
三呢?
上官千殺胸中大痛,仿佛看到女孩立在眼前的草地上,舉著那一枚金甲片淚眼迷蒙的問他:三呢,戰神大人,請你不要殺我爹爹好不好?
他感到右邊眉骨處又開始一跳一跳的疼痛,再握不住手中長刀,任它跌落在草地上。
☆、第114章
卻說與上官千殺一起帶兵攻入禁宮當夜,南宮玉韜聽底下人匯報安陽公主仍是沒有下落,饒是他素來沉得住氣這會兒也不禁憂心起來。仔細算來,從七七失蹤到今晚,已經足足十五天了。半個月的日子,說長不長,說短卻也不短——她究竟是躲在了什麽地方,竟然出動全體玉如軍都尋不到了。糟糕的猜想也曾在他腦海閃過,不過很快被南宮玉韜否定了。他堅信,像蠢萌小表妹這樣的禍害是要遺萬年的。
禁宮事變一定,南宮玉韜便匆匆迴府,連聲告辭都沒同上官千殺又或者孟如珍說。
南宮府裏,啞公正等著他。
南宮玉韜耐著性子,仔細看啞公比劃著當日情形,看到緊張處,手中折扇也不晃了,“不是要你跟著七七的嗎?你丟下她,帶孟如玨出城做什麽?”
啞公翻個白眼,做手勢說明這是七七強烈要求的。
南宮玉韜氣笑了,也不知是氣啞公,還是氣失蹤了的小表妹。他坐在鋪了虎皮毯的椅子上,罕見地繃著身體,淡漠道:“我管孟如玨去死。”
啞公又翻個白眼,雙手插在袖子裏,一副不跟對麵這個意氣用事的人計較的樣子。
南宮玉韜撫著額頭思索該怎麽尋出七七來,他並不想這件事被上官千殺知道。便在此刻,又一波出去搜尋的人馬迴來匯報,仍是沒有找到孟七七的下落。
“一群廢物。”南宮玉韜極少這樣對下屬說話,這次是動了真火。他不理會跪在一旁瑟瑟發抖的下屬,抬眼看了看啞公,道:“你們那日分開是在什麽地方?”
啞公還沒來得及比劃,就看到南宮玉韜挪開目光看向了門口。
又有報信之人來了。
“公子,大事不好。上官將軍下令全城搜尋歸元帝。”
南宮玉韜霍的站了起來,“下了明令?”竟是已經不避人行事了,師兄他是準備要背上謀害皇帝的名聲了嗎?南宮玉韜又問道:“找到了嗎?”
“迴公子話,高校尉那裏打探出來的消息,至今還沒找到。上官將軍方才從將軍府一個人騎馬出去了。”
南宮玉韜忙問道:“去了何處?”
“去了明山方向。上官將軍耳力過人,咱們的人不敢離得近了怕被察覺,等到了山腳下已經看不到上官將軍的人了……”
隻聽了這一句,南宮玉韜登時心中警鈴大作,抽出早就寫好這幾日來一直隨身帶著的文書交給啞公,“你現在即刻出城,將這份手書交給西北軍統帥。”這便連聲喊人牽馬來,也追向明山方向。路上真是毫不顧惜馬匹,狠命催速,他是深怕趕不及,有負七七所托。
一路疾馳,南宮玉韜趕到明山腹地之時,正撞上歸元帝引頸等死,而他師兄卻按著額角一動不動——鋒利的掩月刀就落在他腳邊的草地上。
“師兄……”南宮玉韜隻看了一眼,就明白了大概是什麽狀況,他心念如電轉,一開口就是一個彌天大謊,“西北軍六萬人馬已經圍住京都,隨時準備進攻——師兄,此間之事等以後再解決也來得及,還是先去城牆上查看一番吧。”其實這也不算完全的謊言,他的手書既然已經交給啞公送出。等上官千殺離開明山,那邊京郊的西北大軍也就發動了。
上官千殺放走那個通風報信的玉如軍時,心中就知道會有人來,隻是來的人會是七七還是山淼他卻不清楚。這會兒見來的是山淼,上官千殺雖然覺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卻還是有種不敢深想的失落。他忍住頭痛,看似一切如常地看向南宮玉韜,淡聲問道:“領兵之人,是她嗎?”
這個“她”指的是誰,南宮玉韜心知肚明。那個“她”如今還下落不明,可是南宮玉韜不想讓上官千殺知道這一點,他鬼使神差點了頭。這卻也不算是騙人,如果孟七七沒有失蹤,那麽按照計劃,這會兒名義上領兵的人自然就是她。至於實際的行兵布陣還是由西北軍統帥來做的。
上官千殺撐住額頭,慘笑起來。
歸元帝睜開眼來,隻覺得那笑聲,竟比方才貼著他脖子的刀鋒還要冰冷鋒利。
外麵傳來高誌遠等人大聲唿喊“少將軍”的聲音,卻是他們驚覺城外西北軍集合,追來明山請示上官千殺,卻找不到進來的路。
上官千殺止住笑聲,淡淡道:“山淼,你去帶他們進來。”
南宮玉韜知道既然師兄方才沒有殺死歸元帝,那麽這會兒倒也不至於支開他動手,因此便出去帶了高誌遠進來。
上官千殺卻是要高誌遠將歸元帝帶出去,親自關押起來。
南宮玉韜在一旁看著,知道師兄這是擺明了在這件事上不肯信他了。
卻說在殷傾玉住處被發現了的孟七七,原本藏身地窖很快就要被秦媚兒帶人抓住了,卻因為上官軍殺入京都而逃過一劫。她趁亂離開了殷傾玉住處,見外麵已經是大亂,原本沿街布陣的士卒也都零亂了。
她趁人不備,順手牽了一匹馬,迴京郊指揮大軍,還是孤身去明山?她深知戰神大人的路數,將她爹娘藏在明山隻能躲過胡太妃等人的謀害。這兩個月來,她和戰神大人之間磕磕絆絆的事情著實不少——他應該已經明白了大半,至少會知道她爹娘並沒有像傳言中說的那樣死於大火之中。這種情況下,他一旦占據了京都,一定會立即搜查她爹的下落。
原地轉了三圈,孟七七一咬牙做了決斷,上馬往明山方向疾馳而去。
孟七七跌跌撞撞衝進山洞裏,惶急地抬眼望去,隻見皎潔的月光下,一襲金甲的上官千殺正孤身立在花樹下。
分別了這麽多個日夜,兩人再度四目相對,心中都有無限撼動。
上官千殺凝目望著女孩,她看起來瘦了許多,臉色也越發白了,看上去在離開他的這段日子裏,她獨自經受了許多艱辛。在這顆被冰封了月餘的心徹底軟化下來之前,上官千殺硬生生挪開了目光,他想,也許隻是月光太皎潔,襯得她麵色雪白罷了。
山淼說是她領兵在城外準備攻城,可是現在她卻孤身出現在此處。上官千殺本是極為聰明之人,從前隻是不去這樣想孟七七,現下隻要用心琢磨,便知道驅使那六萬大軍的,並不是孟七七,而是山淼。而山淼之所以能驅使那六萬大軍,又敢對他假借七七的名義,自然是她默許的。
上官千殺淡聲道:“你倒信得過山淼。”其實於他而言,這樣一句話已經是屬於非常情緒外露的言辭了。若是在平時,孟七七定然會察覺其中的不妥之處。
然而此時此刻孟七七全副心神都在懸心自己爹娘的下落,見戰神大人開口了,竟沒留意他說的什麽——話從她耳際飄過,卻沒能進到她的腦袋裏。她又急又擔心,還有莫名的恐懼,“我爹呢?”
上官千殺唿吸一滯,乍見到女孩時心頭浮現的歡喜之情漸漸隱沒,他沉下臉來。
孟七七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看到鋥亮的刀鋒,不禁心頭大驚,她盯著上官千殺慢慢靠近過去,“戰神大人,你沒有……對不對?”她的聲音控製不住得發顫,帶著哀婉的祈求。
上官千殺聽到她這樣的聲音,感知著她越來越近的溫度與氣息,忍不住想要抬手擁她入懷,低頭在她耳際告訴她,不要怕他。可是她如此隱瞞於他,防備於他,又疏離於他——也許,她已經不再需要他的懷抱。甚至,她從來沒有需要過。
這一切都是假的。
想到此處,心頭由愛生恨,上官千殺垂眸凝視著越靠越近的女孩,在愛恨翻覆的煎熬中攥緊了雙拳。
女孩細白柔嫩的手指小心翼翼攀上了他的胳膊,像從前千萬次做過的那樣。
上官千殺咬緊牙關,因為太過用力克製,臂膀上的肌肉鼓鼓跳起。她怎麽敢!在她明知她的一切欺瞞都已被他知曉的這一刻,她怎麽還敢這樣靠近他、這樣碰觸他!是當真以為他是沒有心的人,從來不會流血不會痛嗎?還是她根本不在乎他是否會痛。在她明知他對她家人的徹骨恨意的這一刻,她怎麽還敢這樣靠近他、碰觸他——為什麽還要讓他生出不該有的貪念?
孟七七本是打算繼續追問她爹的事情,可是真的走到戰神大人身前,手指如有自我意識一般攀上他臂膀的這一瞬間,她忽然覺得那些都沒有必要再問了。戰神大人會有這樣的反應,就一定還沒有對她爹真的動手。她仰頭癡癡望著上官千殺,用目光勾勒著他棱角分明的俊美麵容,才察覺心底的思念早已洶湧。
“戰神大人,我那天走到芙蓉路去了。”孟七七臉上的神情,像是要哭,又像是在笑,她不懂這段話是怎麽從口中冒出來的,這根本不是該說這種話的時候,“那個賣糖畫的白胡子老爺爺還在,他送了我兩隻翠鳥……”她感到眼眶裏熱熱的,毫無道理得濕潤了,“戰神大人,你還記得嗎?”
上官千殺忍耐地閉緊了雙眼。她總是知道要如何拿捏住他。
京都外有六萬身經百戰的士兵嚴陣以待堪供驅使,她卻孤身來此見他。
究竟是她太信任山淼,以為有他坐鎮一切無憂;還是因為她早已太清楚他的弱點。
於他而言,她獨自一人便敵得過千軍萬馬。
☆、第115章 真相
上官千殺閉上眼睛,長而濃密的睫毛在眼窩處投下一片陰影,越發顯得他麵目英挺。他忍耐得沉默了數息,輕輕挪開了孟七七搭在他胳膊上的手指。
孟七七的手定格在半空中,心裏也如手中一般,空蕩蕩得透著風。
“戰神大人,你現下都知道了。”孟七七忍住喉頭的哽咽,“我沒有想要分你的兵權,也沒有想要轄製你。我是這麽做的了,但那並不是我想要的。我一直忍著,不敢讓你知曉。隻是因為我怕會有這一天——你究竟為什麽,為什麽要這樣對我爹?”
上官千殺閉著眼睛,喉頭攢動,卻仍是不肯開口。
孟七七凝望著他,肆無忌憚地,“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我就沒有必要再瞞著你了——事實上,我瞞得很辛苦,心裏很煎熬。我派人去柳州查賬,牽扯出當初我爹給定州運糧的舊事……”她看到上官千殺的睫毛劇烈顫動了一下,不禁一顆心也跟著猛跳了幾拍,“可是那人後來查實,並不是運糧之事。那麽究竟是什麽事?”
上官千殺倏然睜開雙眼,那一望無際的墨色眸子中仿佛射出兩柄利刃來,寒冰一樣涼。
孟七七不由自主地雙臂環抱住自己,她哀婉道:“戰神大人,你再給我三日光景。我手下的人便能將真相送到我這裏來……”
上官千殺淡聲問道:“如若不然呢?”
孟七七咬住下唇,“如若不然……”她靜靜望著上官千殺,無法說出下麵的話。
上官千殺垂眸看向她,安靜問道:“如果不然,你城外的六萬大軍便要殺將進來,是也不是?”
是了,這就是她苦心經營這麽久,贏來的籌碼。當然還有旁的,但現在最明顯能看到的就是這六萬人馬。
說是讓上官千殺再等三日就好,可是兩個人彼此都知道。若是三日後,這個矛盾解不開;她城外的人馬一樣不會撤退。他要報仇,她要保住家人性命。
這是個死局。
孟七七輕輕道:“戰神大人,你相信我。我爹做不出你認為的那種事情……他沒有那樣的心,更沒有那樣的能力。這當中一定有什麽誤會……”
上官千殺隻是沉默得看著她。
孟七七也知道自己這番話有多可笑,她替自己的父親辯白,這樣的話真是一點說服力都沒有。“你是他的女兒,你當然會這樣講,你當然會這樣認為。”她安靜下來,仰望著上官千殺絲毫不動容的樣子,不禁灰心難過,酸澀道:“你不肯信我,那也不奇怪……”
上官千殺見她麵現哀色,本不欲多話,終是不忍見她傷心,仍是淡淡說了一句:“人是有很多幅樣子的。你隻是看過他作為父親的一麵。”
而兩人討論的中心人物歸元帝,這會兒已經在將軍府單獨的一處院落裏了。
孟狄獲和李賢華兩人被關在一處幹淨空蕩的屋子裏,窗戶倒是開著——好方便外麵守著的高誌遠等人查看裏麵的情形。萬一帝後二人想不開,自縊了,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高誌遠倚著牆根,想著自家少將軍堅持留在那山洞裏,為了什麽自然是一目了然。他不放心地瞅了瞅窗口方向,裏麵那二位最後是會被除掉,還是會成為他家少將軍的嶽父嶽母——還真是說不準的事兒,總不要怠慢了。他正想著呢,就聽孟狄獲出聲喚他過去。
高誌遠恭敬應了一聲,站直身子,走到窗戶底下道:“您吩咐。”
孟狄獲憂心忡忡道:“朕沒什麽吩咐的,隻是想問問你京中現下是個什麽狀況?朕的幾個兒女……”他看了同樣擔憂的李賢華一眼,“尤其是安陽公主,都可還好?”
高誌遠道:“京中現下都以為您跟家人不幸罹難了。如今是原來靜王的兒子孟如珍要做皇帝,局勢不穩,一切從簡,登基大典估摸著在一個月之後就舉行了。”
孟狄獲應了一聲,他還不知道靜王與胡太妃之事,本人權力之心很淡,倒覺得侄子做皇帝也沒什麽不好。
高誌遠又道:“您放心,兩位皇子與兩位公主都好好的。大公主殿下還在薑家,一點風波沒受;兩位皇子與安陽公主殿下該是在一處的。”他雖然已經一個多月沒見到孟七七蹤影了,但心裏總覺得這位公主殿是下不會出事的。況且眼前歸元帝問這話,也不過想求個安心,他何苦讓人更添擔憂?
孟狄獲聽了這話,臉上憂色不減,沉默得點點頭,待高誌遠走開,便從窗邊退迴到牆角,扶著一把太師椅慢慢坐了下來。
李賢華被關押來此的路上,已經大略問過丈夫出了什麽事,這會兒便問道:“冤家,你當年到底做下了什麽事,惹得旁人要來殺你報仇?”一想到月餘未見的幾個子女,她這心裏真是滾油般的煎熬。
孟狄獲本是蠟黃著臉坐在太師椅上,聽妻子這樣問,長歎一聲,將臉埋入雙手中,沉默了片刻,將這一段往事緩緩講來。
原來當年定州大戰之前,毓肅帝就決意要收迴兵權;事實上,如果不是當時柴浪國大軍壓境,毓肅帝就打算上演一幕“杯酒釋兵權”了。在那之前,因為南朝境內連年的戰爭——主要是在柔嘉皇太後幕後坐鎮下,朝廷與毓肅帝的幾個野心皇叔的戰爭,幾個大將軍及其所掌管的軍隊都有尾大不掉之勢態。
毓肅帝對這一點很沒有安全感,他不能容許聽命於旁人的軍隊數倍於他手中的護衛軍。當時的西北軍還不算太紮眼。毓肅帝當時的心中隱患乃是如日中天的上官軍。那會兒的上官精軍有十萬餘人之眾,且兵強馬壯,忠心不二——卻是隻對上官一家,簡直像是渾然不知世上還有朝廷,還有他毓肅帝。
然而當時柴浪國大軍壓境,毓肅帝不得不用上官軍,也就意味著他不得不流水價般供應著糧草銀餉,卻是為上官軍養著一批數目眾多且戰鬥力極強的“家丁”。既要用,又要防,毓肅帝很是擔憂猜忌。他最擔心的一點就是,這一仗打完,徹底養壯了上官軍。蛇的身子長了,胃口自然會增長。到時候上官家的人想要皇位來坐一坐,他毓肅帝竟是束手無策。
這些隱憂毓肅帝無人可訴,連對禦聖皇後、也就是孟狄獲的母後,也無法訴說。因為禦聖皇後秉性大氣,與毓肅帝時常有些幽暗心思不同,擅用陽謀,用人不疑。毓肅帝深知這一點,自然不會對禦聖皇後吐露自己這點見不得人的猜忌,否則也隻會招來一頓言語教訓罷了。然而他這點心思,卻被當時借了禦聖皇後與親姑姑先皇後之勢而頻繁侍寢的胡淑妃窺得了。
胡淑妃便為毓肅帝獻策,祭出了一味奇毒,名為“蹉跎久”。此毒相傳為大漠中央頦阿國的依托撒公主所製。百年前中原曾有一位騎白馬的俊美少年杜元俊遊蕩四方,曆經數年誤入頦阿國,與依托撒公主邂逅相戀。兩人共浴愛河數月之後,杜元俊說,他還有極北處的一國沒有去過,若是不去,隻怕會終生遺憾。依托撒身為頦阿國唯一的公主,不能離開故國,便與杜元俊約定三年為期,盼他一定歸來。雖然杜元俊答應了,但是依托撒卻還是偷偷製了這味“蹉跎久”的毒,下在了愛人身上。此毒在人身上潛伏三年,平素無異,然而三年之期一到,若無解藥,便會迅速衰老而亡。
胡淑妃獻出世上僅存的一點“蹉跎久”之毒,正解了毓肅帝的心頭隱患。若將這味毒用在那上官父子身上,當下且用著他們,卻又不懼來日他們起了反心。三年之久,足夠他慢慢瓦解南朝各地軍閥收歸己用了;至少那會兒柴浪國大軍壓境的困局該會解開了。到那時候,他也就不用倚賴上官軍而致使其一家獨大了。
這世間最後一點“蹉跎久”的奇毒,便熏染在賜給上官千殺祖父與父親的官袍之上。
胡淑妃諫言毓肅帝,讓孟狄獲與孟狄韌押送軍糧之時,帶上這賞賜。帝妃二人這次行事,都瞞著禦聖皇後,因知道她定然是看不慣的。但是在胡淑妃看來,此事做成了在毓肅帝麵前乃是大功一件。她那會兒在宮中根基還不夠穩,不欲與禦聖皇後起嫌隙,因此諫言讓孟狄獲——禦聖皇後所出之子,來做這件事,也是事成分一半功勞與禦聖皇後一係的意思。又加上靜王孟狄韌,卻是因為胡淑妃知道孟狄獲性子綿軟恐其一個人畏縮,便尋了靜王這樣一個性情狠辣的來把關。
孟狄獲將十多年前的舊事徐徐道來,麵上的糾結矛盾之色至今不減,“我知道實情後,良心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