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旨意除了三皇子貶謫有跡可循,淑妃與周婕妤姐妹似乎遭了無妄之災。
水沛母子們聞訊哭成一團,淑妃求見乾元帝,想問問乾元帝何故這般絕情。乾元帝根本不願見她,隻是【派遣太監給淑妃送了三個字兒:夏慶元!
淑妃頓時啞口無言。
水沛原本寄希望母親替他翻案,他實在冤枉得很,他不過是跟佩琴見麵,叮囑佩琴提醒周婕妤向乾元帝進讒言,詆毀賢貴妃,然後給自己母子們說好話。
因為,三皇子母子已經跟忠順王達成協議,忠順王輔助三皇子水沛封太子登基做皇上,三皇子答應,登基之後,敕封忠順王為輔政王,並讓忠順王一係入仕朝廷,而不是如今這般做個散佚大臣,雖然可以囂張,可以議政,可以管理宗室,在朝廷之上卻並沒有實權。
水沛求見乾元帝,乾元帝拒而不見,直讓太監將三皇子母子們賄賂大臣的詳細明細清單送給三皇子。
皇三子至此,終於知道自己已經徹底失去了父皇的歡心,大位無緣了。
可是,幾即便如此,水沛不也不願意去陝西去喝西北風啊。
水沛利用臨行拜見太後至極,哭道寧壽宮:“不孝孫兒拜別皇祖母,此去潼關千裏遙,再見麵不知是何年了,皇祖母,您保重,等到孫兒迴來瞧您那一日啊!”
淑妃母子們一貫乖巧,會討好太後,太後歲孫子也有一份親情,罵了一句:“我糊塗的孫兒啊!”
然後,太後娘娘命水沛暫緩出宮,命人傳召乾元帝。
及至乾元帝倒來,太後甚是傷感:“皇帝啊,陝西可不是什麽好地方啊,古語雲,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水沛雖然有錯,錯不過是個孩子,小孩子家家,那有個不偷腥兒呢,且這事兒定然是那賤人勾引,否則,水沛好好待在屋子裏,如何能夠出這事兒呢!”
乾元帝起初因害怕太後娘娘鬧心,並未把淑妃母子勾結忠順王的事情抖露,此刻不得不道:“母後啊,兒子對三皇子寄予厚望,豈肯忍心他遠離天邊?隻是兒子不發配他,他遲早一日要丟命。”
太後娘娘愕然不已:“這是什麽話,縱然他私德不修,讓人痛恨,也不至於丟命啊?皇帝,你不要太嚴厲喲!”
乾元帝驀地單腿下跪:“求母後諒解,莫再為難兒子,兒子實在不敢想象,有一日被逼手刃親兒啊!”
太後聞言嚇得手足冰涼,指著乾元帝斥責:“皇帝,你胡說什麽?”
乾元帝抹把眼淚,將袖子裏證據捧給太後:“兒子愧對母後!”
太後娘娘盯著卷宗,恨不能將之盯破了,盯化了,年方十五的水沛,竟然賊膽包天,竟敢聯合忠順王,意圖謀朝?
乾元帝這般,卻是為了水沛不再被人利用,為了挽救兒子性命,這才忍痛將之驅逐。
太後娘娘立時紅了眼圈:“皇帝,你受委屈了!放心吧,從今而後,無論你做什麽,為娘都不會幹涉了!”
水沛這裏出宮之後,且行且住,卻是直等到日上三竿,並不見有人前來追他迴去。
迴頭卻說元春,眼見淑妃周婕妤一個進了冷宮,一個雖然明麵上沒受處罰,卻被封宮靜養,倘若這一胎落地不是兒子,周婕妤基本就算是玩完了。
這對於元春來說,可謂包了一箭之仇了。且她忘記了自己吃藥延宕產期事情,倒是慢慢的恢複起來。一心一意照管兩個女兒。
迎春經過元春這次作興,認清楚一個事實,元春這人實在有些貪得無厭之嫌疑,懷孕之後,就想生兒子,生了兒子,還要求出聲日子大吉大利,全世界的好處,她恨不得一個人都占了去。
如今這個失去孩子元春看起來似乎正常起來,對付淑妃姐妹計謀,雖然陰損了些,卻是一招奏效。元春的智慧不容小覷,迎春是作弊方知周婕妤是謠言事件的主使人,元春卻一下子就抓住了周婕妤這個隱藏的元兇,實在令人佩服得緊。
反正這一年之內,乾元帝不會臨幸嬪妃,所以,當元春慢慢恢複元氣之後,迎春便停了元春的靈泉茶水。
迎春生活恢複了最初狀態,早晚去寧壽宮請安,無才要麽跟著元春一起服侍乾元帝,要麽留在寧壽宮陪伴太後娘娘。
海疆戰事吃酒,乾元帝每日累得慌,來了延禧宮,也不過是貪戀迎春這裏茶水香甜,飯菜可口,往往在飯後眯盹一迴,又被高德福請了迴去,不是說海疆戰報抵達,就是北靜郡王有要事稟奏。
迎春如今又成了乾元帝替身書童跟伴當了,替他磨墨續茶,陪他聊天下棋,日子過得優哉遊哉。
若非榮府忽然傳來賈敬的死訊,迎春幾乎就忘記了自己身在紅樓這個崩壞世界了。
迎春收起愜意,慢慢迴想賈敬之死帶給紅樓女兒們的禍患。
這一想,就想起紅樓二尤來。
據聞,賈璉自從那次跟忠順王當堂幹了一仗之後,竟然在朝中有了一定人緣,當然,這些人多事看不慣忠順王跋扈的功勳世家子弟。
賈璉這人原本生得好,思想活絡,處事圓滑,如今他又掙了銀子當了家,因此,出手十分豪爽,如今在國子監的威望直追李祭酒。
正因如此,之前因為嫉恨疏遠賈璉的賈珍又迴頭來俯就賈璉,據聞二人已經恢複交際,偶爾會出去吃個小酒,打個茶圍。
迎春很滿意賈璉的長進,自己辛辛苦苦扳正的棟梁根苗決不能再讓賈珍父子給引誘了。
特別是賈珍那個劍道,賭局,與美人局。
迎春得給鳳姐提個醒兒。
隻為眼下尚在太妃孝期,嬪妃不能會親,迎春隻要再請錦鯉以小李子身份出行,悄悄給鳳姐稍帶信箋,迎春直言告訴鳳姐,自己得到消息,賈珍跟忠義郡王勾結的事情已經被人察覺,如今正在暗中查證,一旦證據確鑿,賈珍下場不容樂觀。
所以,讓鳳姐把賈璉看緊了,絕對不能讓他跟賈珍父子廝混。
無論是寧府的財色酒氣一樣也不能沾惹,迎春告訴鳳姐,這些都有可能是忠義郡王跟忠順王設下圈套。
榮國府已經跟忠順王翻了臉,要特別注意,不能落入人家圈套。
且也是迎春提醒及時,鳳姐管住了賈璉,也是賈璉人緣好,賈敬辭世,他上折子丁憂,在家裏越性忙得很,除了去靈堂點卯,她自己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又要替迎春打理田莊子,迎春的財產如今有如雪團一般越滾越大。
這一切雖然有賈芸幫襯,卻多是賈璉操心出力。
所以,賈璉實在忙得很,對於那些子無聊之際尋歡作樂下作行徑,不熟哦嗤之於鼻,也是敬而遠之了。
這是鳳姐得意洋洋給迎春迴函中說詞兒。
隨同信箋附帶而來是迎春五月份財產盤存明細,迎春發覺自己是家底二十萬的小富婆了。
扳指默算,換成錢幣,自己算得千萬富翁了。
迎春眼眸閃爍晶亮,千萬富翁是不是可以開悍馬大奔出去拉拉風了啊!
迴頭卻說皇後,一下子搬到了之周家姐妹以及三皇子三座礙眼的大山,皇後高興地差點魔怔,這可真是蒼天有眼,淑妃這個惡心她幾十年的老巫婆終於完蛋了,還有她引以為傲小崽子也成了棋子兒了,怎麽叫人不高興?
皇後一貫厭惡忠順王,這一次,她是真心實意感謝忠順王,不是他挑唆,水沛這個賤種如何能這般快就倒了!
皇後忍得指頭掐破了掌心,這才沒有當眾失態。
高興之餘,皇後開始推究根源,淑妃周婕妤倒黴似乎跟之前宮中肆意的謠言攸關。皇後不免暗自得意,自己做得隱秘。那似淑妃周婕妤,自作聰明,遭報應了吧!
皇後得以沒過幾日,就被打了臉了。
卻不料這日正是五月底,照慣例,皇帝每月初一十五月末這三日,是雷打不動要夫妻會麵,談談心,聯絡下感情。皇帝之前,一般這在這三日傍晚駕臨坤寧宮,遇皇後一起共進晚餐。
熟料這日傍晚,皇帝使人前來傳訊,說是國事繁忙,晚餐不來了。
皇後聞言,失望之餘,十分驚詫:“莫非海疆戰事不利?”
傳旨太近劉福抱拳:“奴才隻是奉命傳旨,餘者一概不知!”心裏卻在哂笑皇後,故作天真呢,海疆戰事一貫不好,皇上還不是按照規矩探訪後妃呢!
皇後隨即吩咐手底下暗衛打探,卻是宮中除了之前謠言,就隻剩下三皇子無德一事,皇後強自鎮定,自欺欺人,可是這一切關自己什麽事兒呢?
心中暗自論定,皇上必定是國事繁忙,所以,顧不得後宮了。
熟料,翌日傍晚,皇後便得到去確切消息:乾元帝駕臨承乾宮。
乾元帝這是用實際行動,甩了皇後一記響亮的耳光。
雖然如今正值孝期,乾元帝沒有留宿,可是,乾元帝在承乾帶了足足一個時辰,期間,乾元帝親手抱了雙胞胎姐妹。並在承乾宮晚膳,之後,乾元帝駕臨延禧宮,小坐飲茶之後,方才返迴前朝。
伺候三日,乾元帝日日如此。
皇後再沒了起初的淡定,她憤憤不平。
翌日,皇後去了寧壽宮請安,太後這些日子正因為後宮不太平,唯一成年孫子被發配兒鬧心,不願意迴見後宮這些烏眼雞的女人們,因此吩咐皇後:“如今前朝紛爭,後宮不寧,你身為後宮之主,隻要把後宮打理妥當,不讓皇帝憂心即可,我這兒無需多操心,今後除了初一十五,各自安歇吧。”
皇後原本被皇帝不待見打了臉還沒找補迴來,如今聞聽太後也不耐煩見自己,頓時心裏堵得慌,一股怨氣自心頭升起,原本期期艾艾博同情的皇後在忍不住了,酸溜溜的給元春姐妹下眼藥:“如今啊,兒媳也沒什麽事情可做的,皇上輕易不來後宮,來了後宮一般都去承乾宮跟延禧宮,皇帝現在親近賢貴妃跟德昭儀兩位妹妹,等閑不往坤寧宮去了。兒媳眼下閑得很,所以,母後您疼一疼兒媳,讓兒媳伺候伺候母後,略盡孝心吧!”
皇後說話間,幾位忝陪末座的寶林才人一起把羨慕眼光投向德昭儀賈迎春。
迎春麵上神色不該,心裏卻在嗤笑,皇後如今離開了元春,信息來源正是大打折扣了。竟然李娜皇帝何故冷落坤寧宮也沒摸清楚了。
帝後不睦的事情太後早有耳聞,事情緣由太後娘娘也是一清二楚。
皇後抱怨之言出唇,太後娘娘對皇後不滿有多一分。太後睃了皇後一眼,餘光從眾位嬪妃臉上滑過。皇後話意,太後娘娘心知肚明。太後娘娘很想當眾斥責皇後,問問她,淑妃周婕妤以及佩琴這些事情出來,神奇後宮之主的皇後,難道沒有責任麽?
皇妃出事就是倒了帝王的臉麵,皇帝不追究,不過是維持皇後的尊嚴。皇後自己應該心有數才是,如何竟然這般毫無愧疚的來給受害嬪妃上眼藥?
隻是,如今前朝後朝的事情太多了,徐家待自己母子也有提攜之情,皇後身為國母,不能沒有麵子。太後聲聲忍下怒意,沉聲道:“皇後,這話謬誤得很喲,皇帝如今忙於朝政,身為皇帝結發妻子,一國之母,此時此刻整該了為了皇帝管好後宮,讓皇帝沒有後顧之憂,勤勉政事。
“且如今海疆戰事吃緊,多少將士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後總,性命朝不保夕,本宮雖然幫不上什麽,卻是日夜打坐念經,泣道國泰民安。皇後身為一國之母,如何竟然閑得慌了?”
皇後聞言疼得一下站起身子,嘴唇諾捏半日,方才勉強一笑:“母後教訓的是,如今正是多事之秋,緊張時刻,兒媳不該不知輕重,信口說笑!”
皇後之意,她是為了調節氣氛說笑而已。
迎春靜靜坐著,瞅著皇後笨拙的表演,明明皇上太後都看穿了她在這一次辟謠之中推波逐浪的鬼魅伎倆,她竟然不知收斂,不知道反省,還要把自己偽裝成為無辜者,捎帶元春迎春這兩個受害者。
這是把別人都當成傻瓜麽?
難道不知道乾元帝暫時取締去坤寧宮走動,故意親近自己姐妹,意在警告她,給她悔改機會麽?
迎春心中冷笑不已。
看來皇後如今不需要元春的肚子了,已經迫不及待開始打壓元春。二次當眾算計,竟然已經迫不及待,不顧國母的尊重了。
這是看著麗貴妃、淑妃、周婕妤,一個個對手轟然倒台,高興過了頭,自以為無堅不摧,傲視後宮了,得意忘形之下,竟然連麵子情分也不顧了麽?
迎春心中一嗤,皇後這般敢做不敢當的醜態,真該讓元春親眼瞧一瞧,她之前信奉若神皇後是個什麽擔當!
不過,瞧著元春那夜在宮中來去自如,一如閑庭信步,栽贓陷害,手腕撚熟,效果明顯,想來元春這些年的黑工不是白做的,她在接受皇後庇護的同時,培植了自己親信爪牙。
莫名的,迎春竟然十分喜歡眼前這個敢愛敢恨,幹脆果敢元春了。
第93章
迎春因此深思良久,最後決定,從此後,再不替元春作弊爭寵,或許,元春憑借自己本性征戰後宮,才能激發她體內智慧的源泉。得來不易,才迴更加珍惜吧。
別再跟這迴似的,自己操心勞力,好容易得來男胎竟然為了一份可有可無的虛榮心,恁把活生生的皇子給憋死了。
倘若龍鳳胎活著,淑妃幾個向天借膽也不敢動自己姐妹心思。
從這日開始,迎春決定再不往元春後院水井撒靈泉了!免得養得元春活蹦亂跳之後又作孽作死,給自己添堵找麻煩。
六月初,榮府傳來消息,寶玉從金陵傳迴消息,他過了童生試了。寶玉直接被鄉紳退居參加府試,成為童生之後又通過了院使,如今已經是正經的秀才老爺了。
如今已經入了府學,跟著省府鴻儒學習,預備年底參加秋闈考試,當然,這是在海疆戰事不惡化的前提下。實在是西寧郡王三天兩頭要錢要物兵丁,讓人心裏不安寧。就怕一個不好,來個戰敗密紮。
乾元帝如今已經在思索了,是不是要把北靜郡王派去海疆,可是皇帝在朝堂上離不開北靜郡王支持,也隻有北靜郡王肯出頭得罪忠順王,也隻有北靜郡王敢跟忠順王叫板。
如今雖然忠順王被太上皇罵了一頓,罰奉一年,禁足半年,架不住忠順王身邊黨羽眾多,這些人最愛拿海疆戰事嚼舌,希望乾元帝把海疆兵權交給忠順王,而不是交給王子騰這個外人節製。
在乾元帝心裏,卻是寧願把兵權交給王子騰,也不會交給忠順王。乾元帝倒是想讓自己親弟弟給自己督戰分憂,隻可惜英親王從小就被太後娘娘往紈絝上頭養育,整個一個文不成武不就。不然他也不會連皇帝的庫銀也敢搶了。
太後娘娘的目的就是不想讓英親王能幹了,起了不敢起的心思,太後娘娘精明得很,他可以替小兒子向大兒子要金銀珠寶,要特權,從來不許英親王手握重拳。
太後娘娘心意很明確,她不願意做竇太後共叔段母親武薑那種女人,疼兒子最終害死兒子。她給小兒子位置,就是做個富貴王爺。
水沛母子們聞訊哭成一團,淑妃求見乾元帝,想問問乾元帝何故這般絕情。乾元帝根本不願見她,隻是【派遣太監給淑妃送了三個字兒:夏慶元!
淑妃頓時啞口無言。
水沛原本寄希望母親替他翻案,他實在冤枉得很,他不過是跟佩琴見麵,叮囑佩琴提醒周婕妤向乾元帝進讒言,詆毀賢貴妃,然後給自己母子們說好話。
因為,三皇子母子已經跟忠順王達成協議,忠順王輔助三皇子水沛封太子登基做皇上,三皇子答應,登基之後,敕封忠順王為輔政王,並讓忠順王一係入仕朝廷,而不是如今這般做個散佚大臣,雖然可以囂張,可以議政,可以管理宗室,在朝廷之上卻並沒有實權。
水沛求見乾元帝,乾元帝拒而不見,直讓太監將三皇子母子們賄賂大臣的詳細明細清單送給三皇子。
皇三子至此,終於知道自己已經徹底失去了父皇的歡心,大位無緣了。
可是,幾即便如此,水沛不也不願意去陝西去喝西北風啊。
水沛利用臨行拜見太後至極,哭道寧壽宮:“不孝孫兒拜別皇祖母,此去潼關千裏遙,再見麵不知是何年了,皇祖母,您保重,等到孫兒迴來瞧您那一日啊!”
淑妃母子們一貫乖巧,會討好太後,太後歲孫子也有一份親情,罵了一句:“我糊塗的孫兒啊!”
然後,太後娘娘命水沛暫緩出宮,命人傳召乾元帝。
及至乾元帝倒來,太後甚是傷感:“皇帝啊,陝西可不是什麽好地方啊,古語雲,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水沛雖然有錯,錯不過是個孩子,小孩子家家,那有個不偷腥兒呢,且這事兒定然是那賤人勾引,否則,水沛好好待在屋子裏,如何能夠出這事兒呢!”
乾元帝起初因害怕太後娘娘鬧心,並未把淑妃母子勾結忠順王的事情抖露,此刻不得不道:“母後啊,兒子對三皇子寄予厚望,豈肯忍心他遠離天邊?隻是兒子不發配他,他遲早一日要丟命。”
太後娘娘愕然不已:“這是什麽話,縱然他私德不修,讓人痛恨,也不至於丟命啊?皇帝,你不要太嚴厲喲!”
乾元帝驀地單腿下跪:“求母後諒解,莫再為難兒子,兒子實在不敢想象,有一日被逼手刃親兒啊!”
太後聞言嚇得手足冰涼,指著乾元帝斥責:“皇帝,你胡說什麽?”
乾元帝抹把眼淚,將袖子裏證據捧給太後:“兒子愧對母後!”
太後娘娘盯著卷宗,恨不能將之盯破了,盯化了,年方十五的水沛,竟然賊膽包天,竟敢聯合忠順王,意圖謀朝?
乾元帝這般,卻是為了水沛不再被人利用,為了挽救兒子性命,這才忍痛將之驅逐。
太後娘娘立時紅了眼圈:“皇帝,你受委屈了!放心吧,從今而後,無論你做什麽,為娘都不會幹涉了!”
水沛這裏出宮之後,且行且住,卻是直等到日上三竿,並不見有人前來追他迴去。
迴頭卻說元春,眼見淑妃周婕妤一個進了冷宮,一個雖然明麵上沒受處罰,卻被封宮靜養,倘若這一胎落地不是兒子,周婕妤基本就算是玩完了。
這對於元春來說,可謂包了一箭之仇了。且她忘記了自己吃藥延宕產期事情,倒是慢慢的恢複起來。一心一意照管兩個女兒。
迎春經過元春這次作興,認清楚一個事實,元春這人實在有些貪得無厭之嫌疑,懷孕之後,就想生兒子,生了兒子,還要求出聲日子大吉大利,全世界的好處,她恨不得一個人都占了去。
如今這個失去孩子元春看起來似乎正常起來,對付淑妃姐妹計謀,雖然陰損了些,卻是一招奏效。元春的智慧不容小覷,迎春是作弊方知周婕妤是謠言事件的主使人,元春卻一下子就抓住了周婕妤這個隱藏的元兇,實在令人佩服得緊。
反正這一年之內,乾元帝不會臨幸嬪妃,所以,當元春慢慢恢複元氣之後,迎春便停了元春的靈泉茶水。
迎春生活恢複了最初狀態,早晚去寧壽宮請安,無才要麽跟著元春一起服侍乾元帝,要麽留在寧壽宮陪伴太後娘娘。
海疆戰事吃酒,乾元帝每日累得慌,來了延禧宮,也不過是貪戀迎春這裏茶水香甜,飯菜可口,往往在飯後眯盹一迴,又被高德福請了迴去,不是說海疆戰報抵達,就是北靜郡王有要事稟奏。
迎春如今又成了乾元帝替身書童跟伴當了,替他磨墨續茶,陪他聊天下棋,日子過得優哉遊哉。
若非榮府忽然傳來賈敬的死訊,迎春幾乎就忘記了自己身在紅樓這個崩壞世界了。
迎春收起愜意,慢慢迴想賈敬之死帶給紅樓女兒們的禍患。
這一想,就想起紅樓二尤來。
據聞,賈璉自從那次跟忠順王當堂幹了一仗之後,竟然在朝中有了一定人緣,當然,這些人多事看不慣忠順王跋扈的功勳世家子弟。
賈璉這人原本生得好,思想活絡,處事圓滑,如今他又掙了銀子當了家,因此,出手十分豪爽,如今在國子監的威望直追李祭酒。
正因如此,之前因為嫉恨疏遠賈璉的賈珍又迴頭來俯就賈璉,據聞二人已經恢複交際,偶爾會出去吃個小酒,打個茶圍。
迎春很滿意賈璉的長進,自己辛辛苦苦扳正的棟梁根苗決不能再讓賈珍父子給引誘了。
特別是賈珍那個劍道,賭局,與美人局。
迎春得給鳳姐提個醒兒。
隻為眼下尚在太妃孝期,嬪妃不能會親,迎春隻要再請錦鯉以小李子身份出行,悄悄給鳳姐稍帶信箋,迎春直言告訴鳳姐,自己得到消息,賈珍跟忠義郡王勾結的事情已經被人察覺,如今正在暗中查證,一旦證據確鑿,賈珍下場不容樂觀。
所以,讓鳳姐把賈璉看緊了,絕對不能讓他跟賈珍父子廝混。
無論是寧府的財色酒氣一樣也不能沾惹,迎春告訴鳳姐,這些都有可能是忠義郡王跟忠順王設下圈套。
榮國府已經跟忠順王翻了臉,要特別注意,不能落入人家圈套。
且也是迎春提醒及時,鳳姐管住了賈璉,也是賈璉人緣好,賈敬辭世,他上折子丁憂,在家裏越性忙得很,除了去靈堂點卯,她自己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又要替迎春打理田莊子,迎春的財產如今有如雪團一般越滾越大。
這一切雖然有賈芸幫襯,卻多是賈璉操心出力。
所以,賈璉實在忙得很,對於那些子無聊之際尋歡作樂下作行徑,不熟哦嗤之於鼻,也是敬而遠之了。
這是鳳姐得意洋洋給迎春迴函中說詞兒。
隨同信箋附帶而來是迎春五月份財產盤存明細,迎春發覺自己是家底二十萬的小富婆了。
扳指默算,換成錢幣,自己算得千萬富翁了。
迎春眼眸閃爍晶亮,千萬富翁是不是可以開悍馬大奔出去拉拉風了啊!
迴頭卻說皇後,一下子搬到了之周家姐妹以及三皇子三座礙眼的大山,皇後高興地差點魔怔,這可真是蒼天有眼,淑妃這個惡心她幾十年的老巫婆終於完蛋了,還有她引以為傲小崽子也成了棋子兒了,怎麽叫人不高興?
皇後一貫厭惡忠順王,這一次,她是真心實意感謝忠順王,不是他挑唆,水沛這個賤種如何能這般快就倒了!
皇後忍得指頭掐破了掌心,這才沒有當眾失態。
高興之餘,皇後開始推究根源,淑妃周婕妤倒黴似乎跟之前宮中肆意的謠言攸關。皇後不免暗自得意,自己做得隱秘。那似淑妃周婕妤,自作聰明,遭報應了吧!
皇後得以沒過幾日,就被打了臉了。
卻不料這日正是五月底,照慣例,皇帝每月初一十五月末這三日,是雷打不動要夫妻會麵,談談心,聯絡下感情。皇帝之前,一般這在這三日傍晚駕臨坤寧宮,遇皇後一起共進晚餐。
熟料這日傍晚,皇帝使人前來傳訊,說是國事繁忙,晚餐不來了。
皇後聞言,失望之餘,十分驚詫:“莫非海疆戰事不利?”
傳旨太近劉福抱拳:“奴才隻是奉命傳旨,餘者一概不知!”心裏卻在哂笑皇後,故作天真呢,海疆戰事一貫不好,皇上還不是按照規矩探訪後妃呢!
皇後隨即吩咐手底下暗衛打探,卻是宮中除了之前謠言,就隻剩下三皇子無德一事,皇後強自鎮定,自欺欺人,可是這一切關自己什麽事兒呢?
心中暗自論定,皇上必定是國事繁忙,所以,顧不得後宮了。
熟料,翌日傍晚,皇後便得到去確切消息:乾元帝駕臨承乾宮。
乾元帝這是用實際行動,甩了皇後一記響亮的耳光。
雖然如今正值孝期,乾元帝沒有留宿,可是,乾元帝在承乾帶了足足一個時辰,期間,乾元帝親手抱了雙胞胎姐妹。並在承乾宮晚膳,之後,乾元帝駕臨延禧宮,小坐飲茶之後,方才返迴前朝。
伺候三日,乾元帝日日如此。
皇後再沒了起初的淡定,她憤憤不平。
翌日,皇後去了寧壽宮請安,太後這些日子正因為後宮不太平,唯一成年孫子被發配兒鬧心,不願意迴見後宮這些烏眼雞的女人們,因此吩咐皇後:“如今前朝紛爭,後宮不寧,你身為後宮之主,隻要把後宮打理妥當,不讓皇帝憂心即可,我這兒無需多操心,今後除了初一十五,各自安歇吧。”
皇後原本被皇帝不待見打了臉還沒找補迴來,如今聞聽太後也不耐煩見自己,頓時心裏堵得慌,一股怨氣自心頭升起,原本期期艾艾博同情的皇後在忍不住了,酸溜溜的給元春姐妹下眼藥:“如今啊,兒媳也沒什麽事情可做的,皇上輕易不來後宮,來了後宮一般都去承乾宮跟延禧宮,皇帝現在親近賢貴妃跟德昭儀兩位妹妹,等閑不往坤寧宮去了。兒媳眼下閑得很,所以,母後您疼一疼兒媳,讓兒媳伺候伺候母後,略盡孝心吧!”
皇後說話間,幾位忝陪末座的寶林才人一起把羨慕眼光投向德昭儀賈迎春。
迎春麵上神色不該,心裏卻在嗤笑,皇後如今離開了元春,信息來源正是大打折扣了。竟然李娜皇帝何故冷落坤寧宮也沒摸清楚了。
帝後不睦的事情太後早有耳聞,事情緣由太後娘娘也是一清二楚。
皇後抱怨之言出唇,太後娘娘對皇後不滿有多一分。太後睃了皇後一眼,餘光從眾位嬪妃臉上滑過。皇後話意,太後娘娘心知肚明。太後娘娘很想當眾斥責皇後,問問她,淑妃周婕妤以及佩琴這些事情出來,神奇後宮之主的皇後,難道沒有責任麽?
皇妃出事就是倒了帝王的臉麵,皇帝不追究,不過是維持皇後的尊嚴。皇後自己應該心有數才是,如何竟然這般毫無愧疚的來給受害嬪妃上眼藥?
隻是,如今前朝後朝的事情太多了,徐家待自己母子也有提攜之情,皇後身為國母,不能沒有麵子。太後聲聲忍下怒意,沉聲道:“皇後,這話謬誤得很喲,皇帝如今忙於朝政,身為皇帝結發妻子,一國之母,此時此刻整該了為了皇帝管好後宮,讓皇帝沒有後顧之憂,勤勉政事。
“且如今海疆戰事吃緊,多少將士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後總,性命朝不保夕,本宮雖然幫不上什麽,卻是日夜打坐念經,泣道國泰民安。皇後身為一國之母,如何竟然閑得慌了?”
皇後聞言疼得一下站起身子,嘴唇諾捏半日,方才勉強一笑:“母後教訓的是,如今正是多事之秋,緊張時刻,兒媳不該不知輕重,信口說笑!”
皇後之意,她是為了調節氣氛說笑而已。
迎春靜靜坐著,瞅著皇後笨拙的表演,明明皇上太後都看穿了她在這一次辟謠之中推波逐浪的鬼魅伎倆,她竟然不知收斂,不知道反省,還要把自己偽裝成為無辜者,捎帶元春迎春這兩個受害者。
這是把別人都當成傻瓜麽?
難道不知道乾元帝暫時取締去坤寧宮走動,故意親近自己姐妹,意在警告她,給她悔改機會麽?
迎春心中冷笑不已。
看來皇後如今不需要元春的肚子了,已經迫不及待開始打壓元春。二次當眾算計,竟然已經迫不及待,不顧國母的尊重了。
這是看著麗貴妃、淑妃、周婕妤,一個個對手轟然倒台,高興過了頭,自以為無堅不摧,傲視後宮了,得意忘形之下,竟然連麵子情分也不顧了麽?
迎春心中一嗤,皇後這般敢做不敢當的醜態,真該讓元春親眼瞧一瞧,她之前信奉若神皇後是個什麽擔當!
不過,瞧著元春那夜在宮中來去自如,一如閑庭信步,栽贓陷害,手腕撚熟,效果明顯,想來元春這些年的黑工不是白做的,她在接受皇後庇護的同時,培植了自己親信爪牙。
莫名的,迎春竟然十分喜歡眼前這個敢愛敢恨,幹脆果敢元春了。
第93章
迎春因此深思良久,最後決定,從此後,再不替元春作弊爭寵,或許,元春憑借自己本性征戰後宮,才能激發她體內智慧的源泉。得來不易,才迴更加珍惜吧。
別再跟這迴似的,自己操心勞力,好容易得來男胎竟然為了一份可有可無的虛榮心,恁把活生生的皇子給憋死了。
倘若龍鳳胎活著,淑妃幾個向天借膽也不敢動自己姐妹心思。
從這日開始,迎春決定再不往元春後院水井撒靈泉了!免得養得元春活蹦亂跳之後又作孽作死,給自己添堵找麻煩。
六月初,榮府傳來消息,寶玉從金陵傳迴消息,他過了童生試了。寶玉直接被鄉紳退居參加府試,成為童生之後又通過了院使,如今已經是正經的秀才老爺了。
如今已經入了府學,跟著省府鴻儒學習,預備年底參加秋闈考試,當然,這是在海疆戰事不惡化的前提下。實在是西寧郡王三天兩頭要錢要物兵丁,讓人心裏不安寧。就怕一個不好,來個戰敗密紮。
乾元帝如今已經在思索了,是不是要把北靜郡王派去海疆,可是皇帝在朝堂上離不開北靜郡王支持,也隻有北靜郡王肯出頭得罪忠順王,也隻有北靜郡王敢跟忠順王叫板。
如今雖然忠順王被太上皇罵了一頓,罰奉一年,禁足半年,架不住忠順王身邊黨羽眾多,這些人最愛拿海疆戰事嚼舌,希望乾元帝把海疆兵權交給忠順王,而不是交給王子騰這個外人節製。
在乾元帝心裏,卻是寧願把兵權交給王子騰,也不會交給忠順王。乾元帝倒是想讓自己親弟弟給自己督戰分憂,隻可惜英親王從小就被太後娘娘往紈絝上頭養育,整個一個文不成武不就。不然他也不會連皇帝的庫銀也敢搶了。
太後娘娘的目的就是不想讓英親王能幹了,起了不敢起的心思,太後娘娘精明得很,他可以替小兒子向大兒子要金銀珠寶,要特權,從來不許英親王手握重拳。
太後娘娘心意很明確,她不願意做竇太後共叔段母親武薑那種女人,疼兒子最終害死兒子。她給小兒子位置,就是做個富貴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