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份,京城到徐州的電報線正式貫通,這是繼京津線的大明第二條電報線。


    而京城往北的已經修到沈陽,計劃從那裏一直往北然後從哈爾濱城分成兩條線,一個朝東前往努爾幹,一個朝西到北海城然後在延伸往北疆。


    往南的將會在徐州設立電報中轉站,然後一路往東過連雲港然後沿著海岸線到達膠州還有威海衛。


    往西的一路會從中原延伸到西安,然後從這裏過河西走廊一直到輪台和莎車。


    往南的線路會一直到金陵城,然後再分兩條線,一條往鬆江府,一條一路南下到廣州,然後從這裏沿著海岸線到交趾,然後從這些屬國海岸線,阮氏,占城,柬埔寨,真臘。


    在真臘國會再次分成兩個節點,一條直通往莫臥兒,另一條從真臘南下,一直通往龍牙港。


    這就是大明第一階段的有線電報主要線路,也是大明電報的主幹線。


    而京城到徐州線路修好之後,工程隊就變成熟手了,接下來工程隊就會拆分重組一分為三,往三個方向一起修建。


    相比起電報線路的持續穩步推進,京城到天津鐵路建設就比較困難了,老實說,這麽大的工業化基建項目,大明還是第一次搞。人員,技術,器械,配套設施,物料等等一係列的問題接踵而至。


    這群菜鳥甚至都不知道該怎麽分段施工。


    朱慈烺也沒有指望他們能夠上來就做的完美,這不就是在培養隊伍麽,隻要越做越熟練越做越好就行。


    按照預計,京津鐵路至少要明年一年才能完成鋪軌修建,這使得孫傳庭非常撓頭,如果鐵路建設的效率這麽底,那將會影響他整個五年計劃的實施。


    因為他有很多計劃都必須依靠鐵路的巨大運力來實現,所以孫傳庭最近沒少為鐵路的事情來找朱慈烺,那著急的勁,就差自己親自動手下場了。


    複興五年年尾,內閣對明年大明稅收的增長比較樂觀,定下了五億的目標,除了大明關內的工業增長之外,對於莫臥兒稅收改革的成功和新大陸和南大陸開發的持續推進。


    當然最主要的是莫臥兒稅收改革的成功,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大明已經梳理了莫臥兒的稅收改革。


    雖然朱慈烺製定了很多的限製措施,不過對於莫臥兒來說也不過是限製了其增長高科技的發展潛力。


    不少大明的商人商會看中了他們龐大的原料人力成本還有市場,紛紛投資,紡織、食品加工、礦產,服裝加工等等產業都有不錯的盈利。


    這本事朱慈烺意料之中的事情,大明在打莫臥兒之前自己的稅收都已經快三億了,莫臥兒這邊這麽大的體量,又是中西方貿易的中轉站,至少做出口貿易這一塊比關內優勢更大。


    最近孫傳庭正在商討改革關稅製度,因為大明的領土已經遍布世界各地,現在這些商船到底是前往大明自己的港口還是前往他國已經很難區分。


    所以關稅跟普通稅收進行同步就成為了大家爭論的焦點。


    但是關稅這個事情也不是大家說改就改的,因為關稅不僅涉及到錢的問題,還有各種資源的調配,例如銅。


    大明的銅進口是免關稅的,但是出口確是禁止的,除了銅幣之外,其餘的銅製品都是禁止的。


    而大明的銅製品因為製作精美,機械加工的成本低,在國外偏偏很受歡迎。


    人就是這麽奇怪,大明越是禁止,這些人越是趨之若鶩,甚至把大明的銅器認為是高端奢侈品。


    這就讓不少商人選擇了鋌而走險,反正以內貿的名義出港大明也不能一直派人跟著。


    從關內出發往東可以說是去新大陸,往西就多了,可以說去莫臥兒甚至去非洲新城,有的是借口。


    大明也不可能一直派船堵著設卡盤查吧?


    你別說稅部還真這麽幹過,但是這些商人也不傻,幹脆直接在海上交易,或者直接在這些西方國家的殖民點交易。


    然後在由這些殖民點的商船在運迴歐羅巴,甚至有藩國也參與了這樣的交易。


    這是什麽行為?這是在從內閣手裏偷錢!


    甚至有些人在報紙上還鼓吹,說大明其實現在已經不缺銅了,以前關內是銅礦比較少,但是現在在雲南,在努爾幹,在莫臥兒,在南大陸在新大陸,在非洲等等很多地方大明都發現了銅礦。


    然後鼓吹大明不用再限製銅製品的出口,讓銅成為一種能正常流通的商品。


    對於這個朱慈烺自然是不會同意的,開玩笑,這些人懂個屁啊,銅礦和銅怎麽可能夠用?在沒有電解法,沒有機械化大生產的前提下,現在大明乃至全世界的銅生產產量都不夠大明消耗的。


    且不說電報這個耗銅大戶了,單單是銅幣就是一個不小的用量,現在大明貨幣可是實打實的世界性貨幣。


    如果說紙幣讓大家使用還有顧忌的話,那麽銅幣作為有價貨幣,其推廣就順利很多了。


    有些人甚至還為了掙這個匯率差把出關時候的白銀全部換成大明的銅幣,然後再用這些銅幣在本國買東西,以獲得更好的迴報。


    這個時代,世界上雖然還沒有匯率結算體係,但是哪個錢值錢哪個錢不值錢的區別已經很明顯的開始分化了。


    當然對於大明來說製造銅幣也是一項不錯的生意,除了加工成本之外,因為大明銅幣是合金銅幣,進口的銅礦石和銅錠價格更低一點,所以利潤一直能達到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這個利潤率已經很高了,因為這玩意量大。現在一台機器日夜不停能加工十萬枚銅錢,大明有五千台這樣的機器,日產銅錢五億枚。


    全年能生產銅錢一千七百億枚,聽著很多,其實也就價值一點七億兩白銀。


    按照百分之三十五的利潤算,全年利潤是五千餘萬兩白銀,而出去人工、機器等開銷之後,全年能還能盈利四千多萬兩。


    而鑄幣廠的盈利絕大多數都用來購買金銀銅這些貴重金屬了,因為世界性貨幣也是要準備金的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統計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怕起重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怕起重複並收藏統計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