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校領導們會議研究,最後達成“共識”,決定允許孟青雲先來上課,學費可以緩交,就這樣,幸運的孟青雲終於可以和村裏的同伴們一起去上學了。
村裏這幫每天都要走一個多小時山路到鎮上去上學的孩子,一共有二十多個,然而,他們是最幸運的,當他們坐在鎮上寬敞明亮的教室中朗朗讀書時。村裏一些同他們一般年紀、也正值讀書妙齡的孩子,他們為了填跑肚子,也許正在捕捉某喲條毒蛇或在某一發達的城市中賣命地尋找生存之路呢。孟青雲不知道人們所說的百分之九十多的普九率是什麽,他隻知道他們村裏有很多和他一樣大的孩子都沒上學了。他們要麽每天上山下河,要麽跟著父母去很遠的地放掙錢。
每當春節過後,春天的第一場雷雨驚醒了萬物,蛇兒從洞中遊出,青蛙爬到田間呱呱地叫,泥土裏的草根發出了新芽,花兒開滿了山坡、、就在這充滿生機、萬物欣欣向榮的季節,是農民們播種的季節,也是一部分人家段糧的時候,無奈大人們隻好帶著那些既不能去學校上課也沒有到遠方去掙錢的孩子翻山越嶺、挖根采葉、燒蜂網魚,捕蛇捉鳥、、、到處采集集市上所收購的各種藥材和野味,拿到集市上去換些錢,再去換迴一家人所需的口糧。如此一來,七八歲的小駭懂得嫻熟的捕蛇技巧不是什麽希奇的事兒;他們學會像大人們那樣,拿著雷管去河邊炸魚,拿著引線或黑火藥去熏地洞裏的馬蜂窩,這些方法都很危險,但他們都沒有放棄過。
每到夏末秋初,林子冒出了很多城裏人最愛吃野菌,山坡上跑滿了野兔。那些沒事做的大人和小孩們,白天,他們會成群接隊地到林子裏采野菌,晚上,他們會帶上獵狗,扛著從槍販子手裏買來的鳥槍。到山上去打野兔。
每逢趕集天,他們就會把一星期裏所弄到的東西拿去賣,一隻野兔少則賣個十多塊,多則賣個三十來塊。運氣好時,一星期能打上五六隻野兔且能賣個好價錢的話。就可以在地攤上為孩子挑選幾件禦寒的衣物;或買幾斤變質的肉帶迴家來全家高興地吃著;或早早地準備年貨、、、
趕集那天,一到下午,成群的孩子坐在村口等他們的父母,等著父母給他們帶迴他們喜愛的東西。當趕集迴來的人一群群地從遠處做來時,孩子們就會猜那是否是他的父母,猜父母是否個他帶來他喜愛的東西,他們總是歡天喜地唧唧喳喳的。有的如願地等迴了父母並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有的則被買不到什麽東西迴來的父母用一句簡單的謊言騙過,隻好失望地跟著父母迴家。有的孩子等到了天黑,父親給他帶來的卻是濃濃的酒氣,見到他們後便大吼大鬧地要他們帶路,還說什麽下次一定給他們買這樣那樣的好東西,孩子們倒是希望他的父親是酒後吐真言,這次等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沒關係,他們可以再等,直到他們長大成人,他們就可以扔下老人們不管,到外麵去找他們想要的東西。
看到父親的樣子,他們雖不死心也好,再也不敢問父親要什麽。父親那長滿老繭和布滿傷口的粗手已經緊緊地握住那隻本來在等著拿東西的小手,沒多大力氣的小身體無法擺脫開父親的“關懷”,隻好跟著父親的醉步來迴搖晃,一路上父親胡言亂語。天黑了,已經看不見父親大吼大鬧是的表情。
迴到家,家中黑漆漆的一片,務農的母親還沒迴來,父親開始垂頭閉眼地坐在地上破口大罵,罵什麽“死女人爛女人,怎麽晚了都不迴家照顧孩子”之類的話。孩子想把父親弄到床上去,卻怎麽也弄不動醉倒在地的父親,無奈,隻好做一些家務等母親,任他父親倒在地上罵個不停。母親挑著一大擔東西從外麵迴來了,又累又餓的,一進屋,卻看見自己的男人在發酒瘋 ,忍不住挺撞幾句。當然她的牢騷隻有讓喝醉的男人變得更瘋狂,由罵變為打,結果都動起手來,占上風的是男人。孩子跑過去拉正在拳打腳踢母親的父親,卻被狠狠地甩到一邊去,無奈隻好跑到角落裏哭著看著、、、
就這樣,一家人哭哭啼啼,隻到半夜雞鳴。
那些走出大山到外麵去謀生去掙錢的孩子,他們跟著父母或成群的青年哥哥姐姐們,在大城市的縫隙裏忙碌著、在擁擠的人群中行走著、在工地上睡最破的工棚、在廠裏吃最樸素的飯菜。這群人囊括了全村百分之六七十的勞動力,他們不懂文化,人們稱他們為農民工。他們為了能在大城市裏活下去,為了能掙到錢,可以說嚐偏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
有的落下家裏的老人和孩子,逢年過節不迴家,一年到頭拚命地幹活,最後卻拿不到一文錢。
有的兢兢業業地幹了一年,也拿到了紅紅的鈔票,那是他們一年下來的辛苦費,他們用布條裏三層外三層地把錢包好,把它緊緊地貼在腹部牢牢地綁好、或放到鞋裏去當鞋墊後把鞋帶係好。準備帶迴家來買他們想買的東西,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可是,在迴家途中被小偷用刀片割走或被明目張膽的強盜搶走,他們傷心欲絕,心如死灰。
有的拿到錢後因為經不起種種小利益的誘惑,被騙子用形形色色的騙術把他們所有的的錢財都騙個精光。無奈隻好沿著鐵路或高壓電線翻山越嶺地往家鄉的方向走;一路乞討,經過十多天或上月的跋涉,才迴到等著他們一起過年的老人和孩子的身邊,但是大年三十已經過去十多天了。
有的明明無關端正,四肢有力,卻不幹活;整天帶著無知的孩子沿街乞討,交孩子各種無賴的乞討手段。
有的幹脆不幹活也不乞討,他們白天躲在租來的屋子裏喝酒賭錢,陪女人睡覺;晚上出去行竊摸包、搶劫鬥毆。
有的為了能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幹脆幾年不迴家,家中的老父老母隨時都有斷氣的可能,但他們仍毫無怨言地等待著,等待他們的兒媳婦為他們生個有小雞雞的孫子迴去。即使在活著的日子裏盼不到那一天也沒關係,死了後他們仍然可以等,隻要兒媳抱迴孫子那天,讓孫子在墳前大哭或大笑幾聲或用小雞雞在墳上撒一泡童子尿,九泉之下的他們就可以瞑目了。
有的別說給家裏寄錢,不知道他什麽時候誤上了傳銷的賊船,還得要家中的人找錢去把他取出來。
有的確實掙了錢,他們迴家來蓋屋頂不蓋瓦片或稻草的漂亮平房;為兒子娶好看的媳婦、為女兒做漂亮的嫁妝。
有的則杳無音信,永不迴家
、、、、、、
快要過年的時候,孩子和人大們擠滿火車站,擠暴列車廂,紛紛從天南地北趕迴家過大年。
那些從外麵迴來的人們;哥哥門穿著筆挺的衣服、油亮的鞋子;抽著散發香味的煙。姐姐們披著隻有在老爺爺的妖魔鬼怪故事裏才有的頭發,眉毛畫得又黑又長,嘴唇塗得火紅,穿著踩進泥裏就拔不出來的高跟鞋。他們不再上山砍柴下河挑水,每天誰到日曬三竿後才爬起來。然後走村竄寨、賭錢打牌、猜拳喝酒大吃大喝地惡搞幾天過完大年,便成群接隊地走了,什麽也沒有留下。
如此一年有一年,哥哥們漸漸變得蒼老,他們有的三十出頭了還找不到媳婦,所有的人都在為之擔心,一些閑著沒事的老大媽動不動就聚在一起,專門討論別人還沒娶媳婦的事。
有的哥哥在外麵有了自己的家,偶爾他們會帶著妻子兒女迴家,但他們不會久留,總是來去匆匆。等到他家中的老父老母當在床上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得派人跑到鎮上給他們打電話,千唿萬喚,他們才好難得地從遠方趕來。可是迴到家,家中的老父永遠都不知道迴來看他的是不是自己的兒子了。
有的從外麵帶迴來了不會說家鄉話的嫂子,嫂子不但不會說家鄉話,就連基本的家務都不幹,一天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雖然如此,能幹的伯媽會說,自己的兒子為她找來了個外地兒媳婦,真是難得,所以一天樂得醉了。等到嫂子生下一兩個孩子後,家鄉話她也會說了,但好象是專門用來伯媽吵架。才不就是吵架嘛,能幹的伯媽哪能輸給這外地來的潑辣媳婦,就這樣,家中整天就鬧的哭哭啼啼、雞犬不寧的。
姐姐們很少迴家,聽說她們在外麵嫁人了,有的有了比在家鄉還好的家,有的被嫁到比家鄉還窮的地方,為別人生比小青雲問穿的還破的孩子。每隔三五年,偶爾有些姐姐會迴來。不隻是她一個人,還有一個不會說家鄉話的男人帶著一兩個小孩跟著來,那時候幸運的小青雲們就會擠進姐姐的家裏,聽那個男人對他的孩子講古怪的話。
幾個老大媽正為著姐姐問這問那,問姐姐有沒有和她的女兒在一起,她的女兒為什麽不迴家,隻不知道她女兒在哪裏、、、大媽們問了過後,有的笑嗬嗬合不攏嘴;有的則跑迴家去打開櫃子,看著她為女兒做好的嫁妝偷偷地哭。
聽到一群孩子站在後麵“唧唧咕咕”的後,姐姐會從一個大袋子裏抓出大把大把的糖分給小青雲們,小青雲們便“唧唧喳喳”地打著鬧著掙著搶著姐姐分給他們的糖,把姐姐的兩個小孩嚇得哇哇大哭,陌生的男人盯著他們看。見狀,正在做家務的伯媽那來掃把嚇唬他們道:“娃子們沒事出去玩。”把他們趕到屋外。他們“嘻嘻哈哈”地把分到的糖粒放到嘴裏,甜甜的軟軟的,他們貪婪地吸著,發出“叭噠叭嗒”的聲音。幾天過後,他們的糖吸完了,姐姐也帶著她的小孩和男人走了。小青雲們跟在姐姐身後走出村口。然後站著望姐姐和她的男人、小孩走完村對麵的那段山路,直到他們翻過山坳不見人影。姐姐走了,什麽也沒留下,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姐姐才會迴來,再給他們分糖。
迴家過年的當然還有小青雲門那些已經不上學的同伴,隻要那些同伴迴來,小青雲們就會跑到他們家,看看同伴是否帶來什麽希奇的東西或給他們講什麽新鮮的故事。
同伴的母親在笑著為同伴煮肉,同伴穿著漂亮的衣服躺在長椅上,雙腿纏在一起抬得差點比頭還高,手中點著哥哥門抽的那種香煙,仰著頭吞雲吐霧的,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看見小青雲們到來,同伴從漂亮的衣兜裏掏出別致的香煙盒子,從裏麵拿出煙支,一一地向小青雲們遞,並很有經驗地向他們介紹那叫什麽煙、是從哪裏買來的、多少錢一包等,他們都搖著表示不要,隻是一個個在鼓起可愛的眼睛看著給他們講關於香煙故事的同伴。
小青雲們發現,同伴變了。不僅隻是衣服變得漂亮,同伴再也不是和他們一起光著身子跑在河裏網魚的同伴,不再是和他們一起用棍字去捅蜂窩的同伴,不再是和他們一起光著腳丫爬到楊梅樹上的同伴,不再是和他們一起撒尿到泥堆上然後比賽撮泥丸的同伴,不在是一起和他們挖田墾做火窯的同伴,不再是和他們一起欺負愛哭的小妹妹的同伴、、、他們眼前的同伴好陌生,似乎隔他們好遠,就象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似的,他們之間,已經找不到共同的歡聲笑語。
大年過後,同伴沒有跟小青雲們一起去上學,而是繼續跟父母離開家鄉,去小青雲們沒有去過的地方去繼續他們的生活,去尋找他們的夢,去實現他們的未來、、、
總之,這個不為外麵世界所知的小村莊,她沒有因為歲月的變遷而動容,她早已蒼老,她隻有沉默與等待,等待她那些時刻忙碌著的兒女們。然而留下來守侯著她,不必到外麵的世界去奔波的幸運人小青雲們,正在用上學這種方式來尋找他們的夢。
村裏這幫每天都要走一個多小時山路到鎮上去上學的孩子,一共有二十多個,然而,他們是最幸運的,當他們坐在鎮上寬敞明亮的教室中朗朗讀書時。村裏一些同他們一般年紀、也正值讀書妙齡的孩子,他們為了填跑肚子,也許正在捕捉某喲條毒蛇或在某一發達的城市中賣命地尋找生存之路呢。孟青雲不知道人們所說的百分之九十多的普九率是什麽,他隻知道他們村裏有很多和他一樣大的孩子都沒上學了。他們要麽每天上山下河,要麽跟著父母去很遠的地放掙錢。
每當春節過後,春天的第一場雷雨驚醒了萬物,蛇兒從洞中遊出,青蛙爬到田間呱呱地叫,泥土裏的草根發出了新芽,花兒開滿了山坡、、就在這充滿生機、萬物欣欣向榮的季節,是農民們播種的季節,也是一部分人家段糧的時候,無奈大人們隻好帶著那些既不能去學校上課也沒有到遠方去掙錢的孩子翻山越嶺、挖根采葉、燒蜂網魚,捕蛇捉鳥、、、到處采集集市上所收購的各種藥材和野味,拿到集市上去換些錢,再去換迴一家人所需的口糧。如此一來,七八歲的小駭懂得嫻熟的捕蛇技巧不是什麽希奇的事兒;他們學會像大人們那樣,拿著雷管去河邊炸魚,拿著引線或黑火藥去熏地洞裏的馬蜂窩,這些方法都很危險,但他們都沒有放棄過。
每到夏末秋初,林子冒出了很多城裏人最愛吃野菌,山坡上跑滿了野兔。那些沒事做的大人和小孩們,白天,他們會成群接隊地到林子裏采野菌,晚上,他們會帶上獵狗,扛著從槍販子手裏買來的鳥槍。到山上去打野兔。
每逢趕集天,他們就會把一星期裏所弄到的東西拿去賣,一隻野兔少則賣個十多塊,多則賣個三十來塊。運氣好時,一星期能打上五六隻野兔且能賣個好價錢的話。就可以在地攤上為孩子挑選幾件禦寒的衣物;或買幾斤變質的肉帶迴家來全家高興地吃著;或早早地準備年貨、、、
趕集那天,一到下午,成群的孩子坐在村口等他們的父母,等著父母給他們帶迴他們喜愛的東西。當趕集迴來的人一群群地從遠處做來時,孩子們就會猜那是否是他的父母,猜父母是否個他帶來他喜愛的東西,他們總是歡天喜地唧唧喳喳的。有的如願地等迴了父母並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有的則被買不到什麽東西迴來的父母用一句簡單的謊言騙過,隻好失望地跟著父母迴家。有的孩子等到了天黑,父親給他帶來的卻是濃濃的酒氣,見到他們後便大吼大鬧地要他們帶路,還說什麽下次一定給他們買這樣那樣的好東西,孩子們倒是希望他的父親是酒後吐真言,這次等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沒關係,他們可以再等,直到他們長大成人,他們就可以扔下老人們不管,到外麵去找他們想要的東西。
看到父親的樣子,他們雖不死心也好,再也不敢問父親要什麽。父親那長滿老繭和布滿傷口的粗手已經緊緊地握住那隻本來在等著拿東西的小手,沒多大力氣的小身體無法擺脫開父親的“關懷”,隻好跟著父親的醉步來迴搖晃,一路上父親胡言亂語。天黑了,已經看不見父親大吼大鬧是的表情。
迴到家,家中黑漆漆的一片,務農的母親還沒迴來,父親開始垂頭閉眼地坐在地上破口大罵,罵什麽“死女人爛女人,怎麽晚了都不迴家照顧孩子”之類的話。孩子想把父親弄到床上去,卻怎麽也弄不動醉倒在地的父親,無奈,隻好做一些家務等母親,任他父親倒在地上罵個不停。母親挑著一大擔東西從外麵迴來了,又累又餓的,一進屋,卻看見自己的男人在發酒瘋 ,忍不住挺撞幾句。當然她的牢騷隻有讓喝醉的男人變得更瘋狂,由罵變為打,結果都動起手來,占上風的是男人。孩子跑過去拉正在拳打腳踢母親的父親,卻被狠狠地甩到一邊去,無奈隻好跑到角落裏哭著看著、、、
就這樣,一家人哭哭啼啼,隻到半夜雞鳴。
那些走出大山到外麵去謀生去掙錢的孩子,他們跟著父母或成群的青年哥哥姐姐們,在大城市的縫隙裏忙碌著、在擁擠的人群中行走著、在工地上睡最破的工棚、在廠裏吃最樸素的飯菜。這群人囊括了全村百分之六七十的勞動力,他們不懂文化,人們稱他們為農民工。他們為了能在大城市裏活下去,為了能掙到錢,可以說嚐偏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
有的落下家裏的老人和孩子,逢年過節不迴家,一年到頭拚命地幹活,最後卻拿不到一文錢。
有的兢兢業業地幹了一年,也拿到了紅紅的鈔票,那是他們一年下來的辛苦費,他們用布條裏三層外三層地把錢包好,把它緊緊地貼在腹部牢牢地綁好、或放到鞋裏去當鞋墊後把鞋帶係好。準備帶迴家來買他們想買的東西,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可是,在迴家途中被小偷用刀片割走或被明目張膽的強盜搶走,他們傷心欲絕,心如死灰。
有的拿到錢後因為經不起種種小利益的誘惑,被騙子用形形色色的騙術把他們所有的的錢財都騙個精光。無奈隻好沿著鐵路或高壓電線翻山越嶺地往家鄉的方向走;一路乞討,經過十多天或上月的跋涉,才迴到等著他們一起過年的老人和孩子的身邊,但是大年三十已經過去十多天了。
有的明明無關端正,四肢有力,卻不幹活;整天帶著無知的孩子沿街乞討,交孩子各種無賴的乞討手段。
有的幹脆不幹活也不乞討,他們白天躲在租來的屋子裏喝酒賭錢,陪女人睡覺;晚上出去行竊摸包、搶劫鬥毆。
有的為了能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幹脆幾年不迴家,家中的老父老母隨時都有斷氣的可能,但他們仍毫無怨言地等待著,等待他們的兒媳婦為他們生個有小雞雞的孫子迴去。即使在活著的日子裏盼不到那一天也沒關係,死了後他們仍然可以等,隻要兒媳抱迴孫子那天,讓孫子在墳前大哭或大笑幾聲或用小雞雞在墳上撒一泡童子尿,九泉之下的他們就可以瞑目了。
有的別說給家裏寄錢,不知道他什麽時候誤上了傳銷的賊船,還得要家中的人找錢去把他取出來。
有的確實掙了錢,他們迴家來蓋屋頂不蓋瓦片或稻草的漂亮平房;為兒子娶好看的媳婦、為女兒做漂亮的嫁妝。
有的則杳無音信,永不迴家
、、、、、、
快要過年的時候,孩子和人大們擠滿火車站,擠暴列車廂,紛紛從天南地北趕迴家過大年。
那些從外麵迴來的人們;哥哥門穿著筆挺的衣服、油亮的鞋子;抽著散發香味的煙。姐姐們披著隻有在老爺爺的妖魔鬼怪故事裏才有的頭發,眉毛畫得又黑又長,嘴唇塗得火紅,穿著踩進泥裏就拔不出來的高跟鞋。他們不再上山砍柴下河挑水,每天誰到日曬三竿後才爬起來。然後走村竄寨、賭錢打牌、猜拳喝酒大吃大喝地惡搞幾天過完大年,便成群接隊地走了,什麽也沒有留下。
如此一年有一年,哥哥們漸漸變得蒼老,他們有的三十出頭了還找不到媳婦,所有的人都在為之擔心,一些閑著沒事的老大媽動不動就聚在一起,專門討論別人還沒娶媳婦的事。
有的哥哥在外麵有了自己的家,偶爾他們會帶著妻子兒女迴家,但他們不會久留,總是來去匆匆。等到他家中的老父老母當在床上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得派人跑到鎮上給他們打電話,千唿萬喚,他們才好難得地從遠方趕來。可是迴到家,家中的老父永遠都不知道迴來看他的是不是自己的兒子了。
有的從外麵帶迴來了不會說家鄉話的嫂子,嫂子不但不會說家鄉話,就連基本的家務都不幹,一天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雖然如此,能幹的伯媽會說,自己的兒子為她找來了個外地兒媳婦,真是難得,所以一天樂得醉了。等到嫂子生下一兩個孩子後,家鄉話她也會說了,但好象是專門用來伯媽吵架。才不就是吵架嘛,能幹的伯媽哪能輸給這外地來的潑辣媳婦,就這樣,家中整天就鬧的哭哭啼啼、雞犬不寧的。
姐姐們很少迴家,聽說她們在外麵嫁人了,有的有了比在家鄉還好的家,有的被嫁到比家鄉還窮的地方,為別人生比小青雲問穿的還破的孩子。每隔三五年,偶爾有些姐姐會迴來。不隻是她一個人,還有一個不會說家鄉話的男人帶著一兩個小孩跟著來,那時候幸運的小青雲們就會擠進姐姐的家裏,聽那個男人對他的孩子講古怪的話。
幾個老大媽正為著姐姐問這問那,問姐姐有沒有和她的女兒在一起,她的女兒為什麽不迴家,隻不知道她女兒在哪裏、、、大媽們問了過後,有的笑嗬嗬合不攏嘴;有的則跑迴家去打開櫃子,看著她為女兒做好的嫁妝偷偷地哭。
聽到一群孩子站在後麵“唧唧咕咕”的後,姐姐會從一個大袋子裏抓出大把大把的糖分給小青雲們,小青雲們便“唧唧喳喳”地打著鬧著掙著搶著姐姐分給他們的糖,把姐姐的兩個小孩嚇得哇哇大哭,陌生的男人盯著他們看。見狀,正在做家務的伯媽那來掃把嚇唬他們道:“娃子們沒事出去玩。”把他們趕到屋外。他們“嘻嘻哈哈”地把分到的糖粒放到嘴裏,甜甜的軟軟的,他們貪婪地吸著,發出“叭噠叭嗒”的聲音。幾天過後,他們的糖吸完了,姐姐也帶著她的小孩和男人走了。小青雲們跟在姐姐身後走出村口。然後站著望姐姐和她的男人、小孩走完村對麵的那段山路,直到他們翻過山坳不見人影。姐姐走了,什麽也沒留下,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姐姐才會迴來,再給他們分糖。
迴家過年的當然還有小青雲門那些已經不上學的同伴,隻要那些同伴迴來,小青雲們就會跑到他們家,看看同伴是否帶來什麽希奇的東西或給他們講什麽新鮮的故事。
同伴的母親在笑著為同伴煮肉,同伴穿著漂亮的衣服躺在長椅上,雙腿纏在一起抬得差點比頭還高,手中點著哥哥門抽的那種香煙,仰著頭吞雲吐霧的,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看見小青雲們到來,同伴從漂亮的衣兜裏掏出別致的香煙盒子,從裏麵拿出煙支,一一地向小青雲們遞,並很有經驗地向他們介紹那叫什麽煙、是從哪裏買來的、多少錢一包等,他們都搖著表示不要,隻是一個個在鼓起可愛的眼睛看著給他們講關於香煙故事的同伴。
小青雲們發現,同伴變了。不僅隻是衣服變得漂亮,同伴再也不是和他們一起光著身子跑在河裏網魚的同伴,不再是和他們一起用棍字去捅蜂窩的同伴,不再是和他們一起光著腳丫爬到楊梅樹上的同伴,不再是和他們一起撒尿到泥堆上然後比賽撮泥丸的同伴,不在是一起和他們挖田墾做火窯的同伴,不再是和他們一起欺負愛哭的小妹妹的同伴、、、他們眼前的同伴好陌生,似乎隔他們好遠,就象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似的,他們之間,已經找不到共同的歡聲笑語。
大年過後,同伴沒有跟小青雲們一起去上學,而是繼續跟父母離開家鄉,去小青雲們沒有去過的地方去繼續他們的生活,去尋找他們的夢,去實現他們的未來、、、
總之,這個不為外麵世界所知的小村莊,她沒有因為歲月的變遷而動容,她早已蒼老,她隻有沉默與等待,等待她那些時刻忙碌著的兒女們。然而留下來守侯著她,不必到外麵的世界去奔波的幸運人小青雲們,正在用上學這種方式來尋找他們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