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無產階級在五四運動期間登上曆史舞台,需要有自己的政黨,這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曆史背景。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為中共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各地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共成立做了組織上的準備。
有了階級基礎,有了組織上的準備,所以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一大”),時間是在1921年7月23日,不是7月1日,7月1日是紀念日。地點在上海,當時是13名代表,全國有53名黨員。一大的主要內容就是成立中國共產黨,通過了黨綱。
黨綱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無產階級的政黨不一定都叫共產黨,有的叫社會黨,有的叫勞動黨,咱們叫中國共產黨。黨的奮鬥目標是用無產階級軍隊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黨成立以後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
然後是選舉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也就是說,一大的主要任務就兩個字:建黨!黨的名稱、黨的奮鬥目標、黨的主要任務、黨的中央機構,實際上是通過了這麽四點。
一大的意義是,或者說中共成立的意義是“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麵貌就煥然一新了”。這怎麽來理解呢?中國革命要想成功,就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條件:先進階級領導和廣泛群眾基礎。
康有為和孫中山具備哪個條件?先進階級領導,但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戊戌變法的階級基礎是民族資產階級、愛國知識分子、開明地主,這些人在中國很少很少。孫中山先生搞革命,哪些人支持他?華僑、留學生、會黨,最後武昌革命成功靠的是新軍。孫中山搞的革命,有先進的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領導,但它沒有群眾基礎。太平天國和義和團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但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而中國共產黨本身是無產階級領導,又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能夠領導革命成功。
一大完成了建黨任務,這裏麵有一個問題,黨的奮鬥目標是要推翻誰?資產階級,實現共產主義。資產階級在當時不掌權,實現共產主義在今天也還是個理想。所以說,黨在當時對奮鬥目標的認識尚不清楚,照搬了蘇聯的經驗。
有了階級基礎,有了組織上的準備,所以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一大”),時間是在1921年7月23日,不是7月1日,7月1日是紀念日。地點在上海,當時是13名代表,全國有53名黨員。一大的主要內容就是成立中國共產黨,通過了黨綱。
黨綱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無產階級的政黨不一定都叫共產黨,有的叫社會黨,有的叫勞動黨,咱們叫中國共產黨。黨的奮鬥目標是用無產階級軍隊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黨成立以後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
然後是選舉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也就是說,一大的主要任務就兩個字:建黨!黨的名稱、黨的奮鬥目標、黨的主要任務、黨的中央機構,實際上是通過了這麽四點。
一大的意義是,或者說中共成立的意義是“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麵貌就煥然一新了”。這怎麽來理解呢?中國革命要想成功,就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條件:先進階級領導和廣泛群眾基礎。
康有為和孫中山具備哪個條件?先進階級領導,但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戊戌變法的階級基礎是民族資產階級、愛國知識分子、開明地主,這些人在中國很少很少。孫中山先生搞革命,哪些人支持他?華僑、留學生、會黨,最後武昌革命成功靠的是新軍。孫中山搞的革命,有先進的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領導,但它沒有群眾基礎。太平天國和義和團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但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而中國共產黨本身是無產階級領導,又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能夠領導革命成功。
一大完成了建黨任務,這裏麵有一個問題,黨的奮鬥目標是要推翻誰?資產階級,實現共產主義。資產階級在當時不掌權,實現共產主義在今天也還是個理想。所以說,黨在當時對奮鬥目標的認識尚不清楚,照搬了蘇聯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