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
易中天中華史第一部:中華根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陵之戰五年後,孟子到了魏國。
這時的魏國已遷都大梁,所以魏惠王也叫梁惠王。梁惠王是戰國七雄中除楚以外第一個稱王的,可見魏國實力之雄厚。然而五年前,他們敗於齊國孫臏;第二年,又敗於秦國商鞅。梁惠王很是著急。
因此,孟子來見他時,梁惠王開口便說:老伯!不遠千裏而來,總該對寡人的國家有點好處吧?
孟子卻頂迴去:王!何必言利,講講仁義就好。1
這真是話不投機。
話不投機是肯定的。因為梁惠王的切膚之痛,是“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很需要有些管用的東西,哪有工夫聽這老頭慢慢吞吞講仁義?2
嗬嗬,梁惠王有實際需求,孟柯則空談誤國。
但,孟子卻非講不可。
這是他的使命。
孟子是一個使命感很強的人。他曾兩次說,老天爺誕育萬民,就是要“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讓我們這些社會精英去啟迪和教育人民。這樣的事情,我們不做,誰做,又有誰能做?3
是的。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4
所以孟子要辦“國王培訓班”,給他們換腦子,講王道和仁政。培訓班起先開在齊國,學員是齊宣王,授課方式則是一起聊聊。
哈,啟發式。
有一次,孟子與齊宣王聊音樂。
孟子說:聽說王上喜歡音樂,有這事嗎?
宣王馬上就臉紅了。因為他喜歡的並非古典音樂,而是流行歌曲。這在貴族,是丟人的。
孟子說:喜歡流行歌曲也沒什麽不好,音樂都是一樣的嘛!不過臣想問一個問題:王上認為欣賞音樂,是一個人快樂呢,還是跟別人一起快樂?
宣王說:當然是跟別人一起啦!
孟子又問:是跟少數人快樂呢,還是跟多數人一起快樂?
宣王說:當然是跟多數人啦!
孟子說:那麽好了,跟全國人民一起快樂,豈不是最快樂?要知道,與民同樂,就是王道呀!
齊宣王問:王道和仁政,怎樣實行呢?
孟子說:減輕人民負擔,放寬各項政策,關注弱勢群體,就像周文王當年那樣。
宣王說:先生這話說得真好!
孟子說:王上既然認為好,為什麽不做呢?
宣王說:寡人有病,喜歡錢財。
孟子說:這有什麽關係?王上喜歡錢財,老百姓也喜歡,王上跟民眾一起喜歡不就行了?
宣王又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又說:這有什麽關係?王上喜歡女人,老百姓也喜歡,王上跟民眾一起喜歡不就行了?5
齊宣王無話可說,但也不照做。
孟子隻好去培訓梁惠王。
梁惠王那裏就更談不攏。想想也是,秦國用誰?商鞅。楚國用誰?吳起。齊國用誰?孫臏。結果怎麽樣?富國強兵,轉敗為勝,稱霸稱王。這樣的事孟子做得了嗎?做不了。那梁惠王為什麽要聽他的?6
也隻好霸王硬上弓。
孟子問:用棍子殺人和用刀子殺人,有區別嗎?
梁惠王說:沒有。
孟子又問:用刀殺人和用政治殺人,有區別嗎?
梁惠王說:也沒有。
孟子就說:現在,王上廚房有肥肉,馬廄有駿馬,民眾卻麵有菜色,田有屍體。這是什麽?是率領野獸來吃人!獸類相殘,人類尚且厭惡;主持國家政治,卻率領野獸來吃人,又有什麽資格為民父母?7
嗬嗬,這哪裏是上課,明明是訓人。
孟子為什麽要這樣教訓國王?
難道他要革命麽?
也許是的。
無民權,就革命
孟子確實像革命黨。
這時的魏國已遷都大梁,所以魏惠王也叫梁惠王。梁惠王是戰國七雄中除楚以外第一個稱王的,可見魏國實力之雄厚。然而五年前,他們敗於齊國孫臏;第二年,又敗於秦國商鞅。梁惠王很是著急。
因此,孟子來見他時,梁惠王開口便說:老伯!不遠千裏而來,總該對寡人的國家有點好處吧?
孟子卻頂迴去:王!何必言利,講講仁義就好。1
這真是話不投機。
話不投機是肯定的。因為梁惠王的切膚之痛,是“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很需要有些管用的東西,哪有工夫聽這老頭慢慢吞吞講仁義?2
嗬嗬,梁惠王有實際需求,孟柯則空談誤國。
但,孟子卻非講不可。
這是他的使命。
孟子是一個使命感很強的人。他曾兩次說,老天爺誕育萬民,就是要“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讓我們這些社會精英去啟迪和教育人民。這樣的事情,我們不做,誰做,又有誰能做?3
是的。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4
所以孟子要辦“國王培訓班”,給他們換腦子,講王道和仁政。培訓班起先開在齊國,學員是齊宣王,授課方式則是一起聊聊。
哈,啟發式。
有一次,孟子與齊宣王聊音樂。
孟子說:聽說王上喜歡音樂,有這事嗎?
宣王馬上就臉紅了。因為他喜歡的並非古典音樂,而是流行歌曲。這在貴族,是丟人的。
孟子說:喜歡流行歌曲也沒什麽不好,音樂都是一樣的嘛!不過臣想問一個問題:王上認為欣賞音樂,是一個人快樂呢,還是跟別人一起快樂?
宣王說:當然是跟別人一起啦!
孟子又問:是跟少數人快樂呢,還是跟多數人一起快樂?
宣王說:當然是跟多數人啦!
孟子說:那麽好了,跟全國人民一起快樂,豈不是最快樂?要知道,與民同樂,就是王道呀!
齊宣王問:王道和仁政,怎樣實行呢?
孟子說:減輕人民負擔,放寬各項政策,關注弱勢群體,就像周文王當年那樣。
宣王說:先生這話說得真好!
孟子說:王上既然認為好,為什麽不做呢?
宣王說:寡人有病,喜歡錢財。
孟子說:這有什麽關係?王上喜歡錢財,老百姓也喜歡,王上跟民眾一起喜歡不就行了?
宣王又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又說:這有什麽關係?王上喜歡女人,老百姓也喜歡,王上跟民眾一起喜歡不就行了?5
齊宣王無話可說,但也不照做。
孟子隻好去培訓梁惠王。
梁惠王那裏就更談不攏。想想也是,秦國用誰?商鞅。楚國用誰?吳起。齊國用誰?孫臏。結果怎麽樣?富國強兵,轉敗為勝,稱霸稱王。這樣的事孟子做得了嗎?做不了。那梁惠王為什麽要聽他的?6
也隻好霸王硬上弓。
孟子問:用棍子殺人和用刀子殺人,有區別嗎?
梁惠王說:沒有。
孟子又問:用刀殺人和用政治殺人,有區別嗎?
梁惠王說:也沒有。
孟子就說:現在,王上廚房有肥肉,馬廄有駿馬,民眾卻麵有菜色,田有屍體。這是什麽?是率領野獸來吃人!獸類相殘,人類尚且厭惡;主持國家政治,卻率領野獸來吃人,又有什麽資格為民父母?7
嗬嗬,這哪裏是上課,明明是訓人。
孟子為什麽要這樣教訓國王?
難道他要革命麽?
也許是的。
無民權,就革命
孟子確實像革命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