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
易中天中華史第一部:中華根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有。
事實上從西周到漢唐,宗法禮教之外也尚有性愛自由,以至於被衛道士們罵作“髒唐爛漢”。什麽“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那是宋儒造的孽。其結果,是殷的豪放靈性沒了,周的天真爛漫沒了,春秋的高貴風雅沒了,戰國的血氣方剛沒了,漢的開拓和唐的開放也沒了。士人墮落為文人,而且“集體陽痿”,隻知道在皇帝麵前磕頭如搗蒜,然後迴家打老婆。
這才真是“罪莫大焉”!
好在此刻還是周。後來孔子編輯整理《詩經》,也沒有刪除那些“淫詞豔曲”,我們這才得以一睹當年風采。
謝謝孔夫子!您老人家人性。
事實上,倫理道德歸根結底是為了人。這就必須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各種需求。但凡違背人性的,都隻能是偽善,是偽道德。靠偽道德來維持的穩定,永遠都隻能是表麵的。
這個道理,周公和孔子心裏都明白。
他們不傻,也不變態。
因此,盡管周公“製禮作樂”,孔子“克己複禮”,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姬周政權,維持封建秩序;但他們至少清楚,心理維穩才是最好的維穩。這就要“倫理治國”,包括德治和禮治;也要“禮樂教化”,包括禮教和樂教。禮和樂,是落實以德治國的“兩個基本點”。
不過既然是“心理維穩”,那就要“深入人心”。因此既得“紮籬笆”,又要“開口子”,兼顧社會規範和個人自由,正如封建製要“兼顧君權與民權”。這就像猶太人的割禮,隻會割掉少許包皮,不會連根切斷。沒錯,切得跟宦官似的倒是徹底安生了,但那樣的穩定有意義嗎?
治國需要智慧,更需要人性。
現在,華夏民族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成年禮”,也擁有了自己的“情人節”,可以盤點一下是非得失,弄清楚文化係統了。
穩定壓倒一切。
維係群體,靠的是宗法製度、禮樂教化和血緣關係。
所謂周禮,不僅是敬神祭祖,更在於身份認同。
第六章
根本所在
黑名單
周人創造出井田製、封建製、宗法製和禮樂製的時候,世界上許多民族還迷迷瞪瞪。南亞,達羅毗荼人創造的哈拉巴文明已與世長辭,還留下了幾百年的空白。未來文明的主角雅利安人,正摸著石頭渡過印度河。西亞,巴比倫國內亂作一團,猶太人則剛剛建立他們的希伯來王國。南歐,希臘人打完了特洛伊戰爭,卻仍然停留在“堯舜時代”。大洋彼岸的中美洲,奧爾梅克文明就像他們的巨石人像,隻有腦袋沒有身子。至於現在屬於歐盟的大多數地方,要麽荒無人煙,要麽住著野蠻人。北美和大洋洲,則基本上是不毛之地。
可以比較的,是埃及和亞述。
埃及一統天下最早,比西周建立國家聯盟早了兩千年,比秦漢建立集權帝國則早了兩千八百多年。公元前3100年,納爾邁(美尼斯)兼並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這跟周革殷命並不相同。周人是小魚吃了大魚,納爾邁則是把兩條魚並在了一起。但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如何安定人心,鞏固政權。
納爾邁的辦法是兩次加冕。他原本是上埃及國王,頭戴白色王冠,以鷹為保護神,百合花為國徽。下埃及國王則頭戴紅色王冠,以蛇為保護神,蜜蜂為國徽。於是納爾邁便在上下埃及各加冕一次,然後在不同場合戴不同的王冠,表示他既是上埃及的君,也是下埃及的主。但保護神,則仍是神鷹荷魯斯。
這當然很聰明,但武王和周公更智慧。他們不但給自己加冕,也給各路諸侯加冕,還授予諸侯們分封大夫的加冕權。結果方方麵麵、上上下下,都彈冠相慶,冠冕堂皇。相比之下,納爾邁隻給自己加冕,就收買不了那麽多人心。
更何況,這種自己給自己加官進爵的事,誰不會做?最後,那王冠便戴到了利比亞人和埃塞俄比亞人的頭上。
再看亞述。
亞述也曾經是兩河流域的“天下之王”,這是一位古亞述國王的原話。[1]這位國王在世時,我們這邊商湯滅了夏桀,埃及的中王國則被希克索斯人所滅。不過古亞述這“天下之王”並沒做多久,真正崛起的是古巴比倫。
但到我們的東周時期,亞述卻突然空前強大。亞述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以色列和巴比倫尼亞,後來又侵入阿拉伯半島,征服埃及,毀滅埃蘭,成為不可一世的帝國。這個帝國橫跨西亞和北非,將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這兩大古老文明,都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
一個國家有如此眾多的民族、如此遼闊的領土,這在世界曆史上是第一次。
亞述麵臨的挑戰,不亞於周。
然而他們的辦法卻似乎隻有一個:殺人。亞述國王的殘暴令人發指,屠城和虐俘的記錄則不絕於史書。亞述銘文中居然充斥著這樣的句子:我像割草一樣割下他們的頭顱,我像踏板凳一樣踏在巴比倫王的脖子上,誰敢造反我就把他的皮剝下來鋪在死人堆上,我要用他們的屍體把城市的街道填平。他們甚至一把火燒毀了巴比倫城,還把灰燼作為紀念品帶迴去供在神廟裏。[2]
結果是什麽呢?是他們的文明連同他們的帝國一並滅亡,而且不再複活。
曆史的進程是殘酷的。上了“文明毀滅黑名單”的還有古埃及、巴比倫、哈拉巴、克裏特、奧爾梅克、赫梯、波斯、瑪雅等等,不下二三十種。
延綿不絕的是中華文明,起死迴生的則是希臘—羅馬文明。希臘城邦和羅馬帝國雖然不複存在,但“人亡政不息”,反倒波瀾壯闊地發展為西方文明。與此同時,伊斯蘭文明後發製人,勃然崛起,席卷全球。不難預測,未來世界將是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唱主角。
何以如此?
這是一個“斯芬克斯之謎”。
斯芬克斯之謎
事實上從西周到漢唐,宗法禮教之外也尚有性愛自由,以至於被衛道士們罵作“髒唐爛漢”。什麽“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那是宋儒造的孽。其結果,是殷的豪放靈性沒了,周的天真爛漫沒了,春秋的高貴風雅沒了,戰國的血氣方剛沒了,漢的開拓和唐的開放也沒了。士人墮落為文人,而且“集體陽痿”,隻知道在皇帝麵前磕頭如搗蒜,然後迴家打老婆。
這才真是“罪莫大焉”!
好在此刻還是周。後來孔子編輯整理《詩經》,也沒有刪除那些“淫詞豔曲”,我們這才得以一睹當年風采。
謝謝孔夫子!您老人家人性。
事實上,倫理道德歸根結底是為了人。這就必須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各種需求。但凡違背人性的,都隻能是偽善,是偽道德。靠偽道德來維持的穩定,永遠都隻能是表麵的。
這個道理,周公和孔子心裏都明白。
他們不傻,也不變態。
因此,盡管周公“製禮作樂”,孔子“克己複禮”,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姬周政權,維持封建秩序;但他們至少清楚,心理維穩才是最好的維穩。這就要“倫理治國”,包括德治和禮治;也要“禮樂教化”,包括禮教和樂教。禮和樂,是落實以德治國的“兩個基本點”。
不過既然是“心理維穩”,那就要“深入人心”。因此既得“紮籬笆”,又要“開口子”,兼顧社會規範和個人自由,正如封建製要“兼顧君權與民權”。這就像猶太人的割禮,隻會割掉少許包皮,不會連根切斷。沒錯,切得跟宦官似的倒是徹底安生了,但那樣的穩定有意義嗎?
治國需要智慧,更需要人性。
現在,華夏民族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成年禮”,也擁有了自己的“情人節”,可以盤點一下是非得失,弄清楚文化係統了。
穩定壓倒一切。
維係群體,靠的是宗法製度、禮樂教化和血緣關係。
所謂周禮,不僅是敬神祭祖,更在於身份認同。
第六章
根本所在
黑名單
周人創造出井田製、封建製、宗法製和禮樂製的時候,世界上許多民族還迷迷瞪瞪。南亞,達羅毗荼人創造的哈拉巴文明已與世長辭,還留下了幾百年的空白。未來文明的主角雅利安人,正摸著石頭渡過印度河。西亞,巴比倫國內亂作一團,猶太人則剛剛建立他們的希伯來王國。南歐,希臘人打完了特洛伊戰爭,卻仍然停留在“堯舜時代”。大洋彼岸的中美洲,奧爾梅克文明就像他們的巨石人像,隻有腦袋沒有身子。至於現在屬於歐盟的大多數地方,要麽荒無人煙,要麽住著野蠻人。北美和大洋洲,則基本上是不毛之地。
可以比較的,是埃及和亞述。
埃及一統天下最早,比西周建立國家聯盟早了兩千年,比秦漢建立集權帝國則早了兩千八百多年。公元前3100年,納爾邁(美尼斯)兼並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這跟周革殷命並不相同。周人是小魚吃了大魚,納爾邁則是把兩條魚並在了一起。但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如何安定人心,鞏固政權。
納爾邁的辦法是兩次加冕。他原本是上埃及國王,頭戴白色王冠,以鷹為保護神,百合花為國徽。下埃及國王則頭戴紅色王冠,以蛇為保護神,蜜蜂為國徽。於是納爾邁便在上下埃及各加冕一次,然後在不同場合戴不同的王冠,表示他既是上埃及的君,也是下埃及的主。但保護神,則仍是神鷹荷魯斯。
這當然很聰明,但武王和周公更智慧。他們不但給自己加冕,也給各路諸侯加冕,還授予諸侯們分封大夫的加冕權。結果方方麵麵、上上下下,都彈冠相慶,冠冕堂皇。相比之下,納爾邁隻給自己加冕,就收買不了那麽多人心。
更何況,這種自己給自己加官進爵的事,誰不會做?最後,那王冠便戴到了利比亞人和埃塞俄比亞人的頭上。
再看亞述。
亞述也曾經是兩河流域的“天下之王”,這是一位古亞述國王的原話。[1]這位國王在世時,我們這邊商湯滅了夏桀,埃及的中王國則被希克索斯人所滅。不過古亞述這“天下之王”並沒做多久,真正崛起的是古巴比倫。
但到我們的東周時期,亞述卻突然空前強大。亞述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以色列和巴比倫尼亞,後來又侵入阿拉伯半島,征服埃及,毀滅埃蘭,成為不可一世的帝國。這個帝國橫跨西亞和北非,將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這兩大古老文明,都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
一個國家有如此眾多的民族、如此遼闊的領土,這在世界曆史上是第一次。
亞述麵臨的挑戰,不亞於周。
然而他們的辦法卻似乎隻有一個:殺人。亞述國王的殘暴令人發指,屠城和虐俘的記錄則不絕於史書。亞述銘文中居然充斥著這樣的句子:我像割草一樣割下他們的頭顱,我像踏板凳一樣踏在巴比倫王的脖子上,誰敢造反我就把他的皮剝下來鋪在死人堆上,我要用他們的屍體把城市的街道填平。他們甚至一把火燒毀了巴比倫城,還把灰燼作為紀念品帶迴去供在神廟裏。[2]
結果是什麽呢?是他們的文明連同他們的帝國一並滅亡,而且不再複活。
曆史的進程是殘酷的。上了“文明毀滅黑名單”的還有古埃及、巴比倫、哈拉巴、克裏特、奧爾梅克、赫梯、波斯、瑪雅等等,不下二三十種。
延綿不絕的是中華文明,起死迴生的則是希臘—羅馬文明。希臘城邦和羅馬帝國雖然不複存在,但“人亡政不息”,反倒波瀾壯闊地發展為西方文明。與此同時,伊斯蘭文明後發製人,勃然崛起,席卷全球。不難預測,未來世界將是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唱主角。
何以如此?
這是一個“斯芬克斯之謎”。
斯芬克斯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