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翊歆正在思考,他答應和不答應兩種情況下,對彼此生活的影響,夏語澹已經撫著他的衣襟接著說道:“但是你每天一定要陪我吃一頓飯,每天要和我,和孩子們說說話。一個人睡的時候,要小心那些……哦~嗯!”
尾音轉了十八道彎兒,夏語澹要趙翊歆小心那些美貌的宮女和清俊的內侍。夫妻那麽多年,夏語澹那種占有欲,是可以表達出來的,當然表達注意是一迴事,分房信任是另一迴事,關鍵是趙翊歆想與不想。
趙翊歆隨著夏語澹誇張的語調露出了一個慵懶的笑容,握上夏語澹撫在自己衣襟的手,道:“這樣吧,我晚上要是不迴來就在崇智殿安寢了,要是我迴來了依然在這屋裏睡。”
崇智殿是皇上的地盤,按規矩那裏麵的人都是皇上的人,要是崇智殿的人勾引皇太孫,是嫌棄皇上老了?真是不想活了。
夏語澹會意,又不得不凝眉道:“皇爺爺無甚大礙吧?”
“隻是一般風寒而已。”趙翊歆麵上嚴肅,停了一會兒又輕聲道:“皇爺爺有了年紀。”
□□皇帝六十九崩逝,太宗皇帝六十四崩逝,仁宗皇帝四十八崩逝,現在皇上六十四,在位三十五年,無論是身體的年紀還是當皇帝的日子,都夠本了。皇上年紀大了,又做了幾十年皇帝雖然不至於嘔心瀝血,精力花費在政事上也是看見的,一般的風寒也得小心治療調養著。
“皇爺爺長命百歲,見一見重孫媳婦。”夏語澹眉眼彎彎道。
“會的。”趙翊歆低沉道。四世同堂的家庭,還是可以期許一下的。
夏語澹放鬆的靠在趙翊歆的肩上,之前的話是逼急了說說的,夏語澹不想做個賢惠的女人,也不想成為野心勃勃的女人。還是現在這樣好,上有老,下馬上來兩個小。
武定侯府。
沈惟俊冒著鵝毛大雪馳馬,門房的人遠遠聽到馬蹄聲,就出來了幾個小廝,給沈惟俊及沈惟俊的幾個隨從牽馬的牽馬,撣雪的撣雪。其中一個嘴皮子利索的喜色道:“二老爺,二姑太太府上的表少爺來了。”
武定侯府的二姑太太是穎寧侯夫人,表少爺就是穎寧侯夫婦的獨子傅昵崢了。
沈惟俊聞言不見歡喜,環視這些門房上的人道:“什麽時候來的?”
皇上把要求穎寧侯送子入京的奏章留中不發,沈惟俊先前不知道傅昵崢上京了。
先前那個嘴皮子利索的,曉得自己是馬屁沒有拍對,這迴嘴巴堵住了,另外一個人不急不慢的迴道:“和二老爺是前後腳,門前這塊地兒小的幾個才剛打掃完。表少爺騎著駿馬,披著大氅,身上一層雪,行李沒有隻緊跟了兩個一模一樣打扮的護衛。小的七八年前見過表少年,也是認了好一會兒才認出來。”
這人迴事才像個樣子,沈惟俊跨門,隨手賞下一個荷包,等沈惟俊進了主院請安,隻有三弟媳婦龍氏欠了欠身,竟是沒人再理他。他媳婦嘉和縣主站在他母親武定侯夫人,流利的迴稟道:“我看嶸嶸那個身量,我們濤哥兒的衣裳穿著大了,倒是瀚哥兒十二三歲的時候勉強合適,所以我從大嫂收著的衣裳裏翻出兩身來先應付著,針線上的人已經吩咐下了。”
說話間有丫鬟捧了衣裳請武定侯夫人過目。
“你做事我一向放心。”武定侯夫人匆匆掃了一眼,揮手示意送去給沐浴的傅昵崢,繃著臉不由抱怨道:“一慣捧在手心的人兒,就這麽丟出來虧他們也放心。”
武定侯夫人是在抱怨穎寧侯夫婦,才十二歲的兒子,就讓他在嚴冬臘月的時候從雄州趕到京城。
嘉和縣主笑了笑,道:“那給四妹的平安信,我們晚幾天再送過去?”
武定侯夫人點頭,臉上卻繃不住,隨著笑了道:“算了,想必那邊也是擔心的,信今天送出去吧,給我加一句,一路風餐露宿,嶸嶸可是瘦了!”
嘉和縣主笑著應了,招來一個丫鬟,讓丫鬟把這句話轉告給前頭寫信的清客相公。
這一側身,嘉和縣主才算看見沈惟俊,頷首往後退了退,沈惟俊才給武定侯夫人請了安。
“封印了?”快過年了,今天是百官封印的日子,武定侯夫人現在一門心思在外孫子身上,就顧不上兒子了,擺手道:“去見你父親吧。”
沈惟俊應諾,退出了屋子幾步就走到了武定侯的書房。
武定侯正在看女兒女婿的來信,見了次子過來,把信翻了過來,是不準備給沈惟俊看。
沈惟俊注意到這個細節,心裏沉了一下,輕聲道:“又是皇上的意思?”
八年前皇上就動過穎寧侯之子進京的念頭,沈惟俊是知道的,沈惟俊還知道,四妹舍不得孩子也不得不為。
武定侯很正式的搖了搖頭,否定了沈惟俊的問題,從容的收好了信才道:“雄州一隅之地,穎寧侯一府獨大,縱然賢婿有誌,也不能確定,可以把昵崢培養成堪當大用的人。喬老大人的主張也是沒有錯的,昵崢是該來京城,見識過赫赫皇威,才知道君臣之別。”
喬老大人就是力主穎寧侯之子進京的國子監祭酒,那是一代鴻儒,那位顧念的沒有錯。在雄州,流水的知府,鐵打的穎寧侯府,說句妄言,穎寧侯是雄州的土皇帝,可是穎寧侯府的繼承人該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穎寧侯府隻是得沐皇恩,遠封在外的一個爵位而已。傅昵崢要在京城,修習臣子之道。臣子之道,在邊關可能是缺失的,名分雖然不可侵犯,可是邊地悍勇,尤其是穎寧侯統領的三朵衛,隻要悍不畏死掙得了軍功,就能冒頭。
真正的政治,比雄州那一塊地方複雜得多。
沈惟俊受教道:“兒子明白了,說起來嶸嶸還沒有請封穎寧侯世子。”
“這件事情不急。”武定侯拾起一道空白奏章。
沈惟俊主動給老父磨墨。現在傅昵崢出現在武定侯府,可以說是一件家事,但是穎寧侯之子出現在京城裏,也可以算是一件國事。
武定侯寫好了奏章封上出了書房,傅昵崢洗了澡填了半頓飯正好出來,端端正正的跪在武定侯夫婦的麵前行了大禮,之前他是染著一身的風塵敲了武定侯府的大門,不然門房也不會看他半天才認出來,混像個來投奔沈家的窮親戚。跪拜過外公外婆之後,又拜見二舅舅,二舅母,三舅舅,三舅母及眾表的兄弟姐妹,傅昵崢才坐到武定侯夫人身邊道:“大舅舅一家怎麽不見?”
“你大舅舅在登州任上,得掐著點到呢。”武定侯夫人慈愛的說著話,眼睛仔細的瞧著洗幹淨的傅昵崢。這一瞧,不由驚心。
舞勺之年,傅昵崢從原來矮矮胖胖,憨憨傻傻的孩童兒,變成了一個可以用漂亮稱唿的男孩子,皮膚曬成了淺淺的蜜色,也掩蓋不了五官的精致,尤其是那一雙深潭似的眼睛。傅昵崢還沒有到變聲期,所以聲音清脆伶俐。身量未長成男子的體格,但因為在抽條而消瘦,就顯得身姿修長,如果是女子的話,這樣的身高剛剛好,這一切糅合起來,就給了武定侯夫人男女莫辯的感覺。
而武定侯夫人驚心的,是傅昵崢微垂著頭,武定侯夫人自斜向下看著傅昵崢的側臉,就是這個角度,和另外一個人在這個年紀,有五分相似。
同父同母所出,相似也不為奇。武定侯夫人心裏酸楚。
“外祖母?”傅昵崢覺得武定侯夫人看著自己,卻不想是看到自己,提醒了一句道。
“我想到你母親了。”武定侯夫人趕忙拿話遮掩,迴頭用目光詢問武定侯。
武定侯微微點了頭。
☆、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居
傅昵崢這樣上京算是羊入虎口嗎?也不算,穎寧侯夫婦給父母大人,既武定侯夫婦的信上寫了,這一次他們是自願的。傅昵崢已經十二歲了,不是五六歲,十二歲的男孩子可以出去見識見識雄州以外的天地,當然有長輩看顧是必要的,穎寧侯夫婦是把傅昵崢托付給了武定侯夫婦。
武定侯的奏章也是這個意思,穎寧侯之子到京,武定侯為外孫子求一個蔭生的名額。國子監的學生分兩種,一種是各府州縣取得秀才功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子監,那叫貢生;一種是憑借上代餘蔭,就是官僚子弟求一個入國子監的恩典,那是蔭生。
大梁朝官僚那麽多,也要看看你爹,你祖父是什麽官職,朝廷才會考慮給不給這個恩典,國子監也自有考核,接不接受這個學生。不過傅昵崢鐵定是能被接納的,所以武定侯在奏章末尾,似隨手加了一句,傅昵崢年幼,在京期間就寄居在武定侯府了。
很平常的一句話,無可挑剔的一道奏章。可是趙翊歆看完之後偏偏暫時留了下來。皇上一個人看的奏章有限,所有奏章呈送到通政司會有分類,最緊要的一些奏章呈給皇上,認為不太緊要的呈給皇太孫。武定侯的奏章在通政司那群人看來,是不緊要的,看完就該批上一個‘準奏’的事。
趙翊歆拿上奏章,又找來祿緣街的圖紙,去和皇上商量去了。
穎寧侯之子,傅昵崢將來會是第二代穎寧侯,怎麽教導這些權爵子弟,可以說是傅沈兩家的家事,往大了說也可以是國事,而且在趙翊歆心底的深處,武定侯府上下,還沒有這個身份教導傅昵崢。
龍騰豐稔歲,蛇舞吉慶年。封印之後,春祭的恩賞賜下,以示皇恩浩蕩。所有在京的享爵之家皆有,或多或少的區別,然後還有一些沒有爵位但皇上看重的臣子,溫家就在此列。要說溫神念為官五載,這樣的賞賜是第一次,也是超乎常例了,所以溫家連忙上奏謝恩。
年底謝恩的奏章太多,很有可能看都不會看,直接堆在通政司積灰,所以最有麵子的謝恩,是有人看了還請你進宮聊天。
夏語澹無聊的時候隨便翻翻謝恩之中關心了太孫妃的奏章,她懷孕之後就沒有出宮,還特別懷念宮外的人,雖然溫家兩位妯娌,即何氏和郭氏見麵不多,但有一種往來叫神交。夏語澹與何氏和郭氏神交久矣,五年來僅有的幾次見麵相談不錯,夏語澹就請她二人進宮來,喝喝茶,嘮嘮嗑,打打牌。
與何氏郭氏打葉子牌還是挺有意思的,因為每次兩人都是真槍實彈的上場,何氏牌技有限,她全力以赴都未必能贏,要做到收放自如的放水還得做得不露痕跡,是大大為難了她;郭氏是難得的率真,率真到不會顧忌夏語澹是太孫妃這重身份。
“原來你和傅大公子是兩姨表姐弟?”夏語澹接著抱影給她摸到的牌,向何氏笑著說道。
何氏今天是帶著外祖家的疑惑而來,何氏的外祖父是武定侯爺。重要的事情壓軸登場,賞賜也一樣,溫家還是小蝦米,是第一批賞出去的,越晚後賞出去的,越有麵子。那最有麵子的,上完謝恩折子都夠格進宮領宴了,當然賞到最後什麽也沒有的,是最沒有麵子的。
何氏替她外祖家和表弟家問一問,今年武定侯府和穎寧侯府有些什麽賞賜。
以兩家的恩寵不該是那麽沉不住氣的樣子?夏語澹這樣想著,表情就表現了出來。
何氏也不解兩府急急打聽這些幹什麽,兩府還能什麽都沒有,那基本是壓軸的,但長輩們要問,何氏也隻能傳話,按著準備好的說辭道:“年輕的時候外祖父不知道保養,到了年歲身子骨就差了些,今年是外祖父致仕的第一年,所以到了年底心裏頭就有些慌亂了,至於傅家表弟,他年輕沒經過,且今年朝廷上對穎寧侯的作為褒貶不一。”
武定侯雖然退了,但夏語澹聽說過,武定侯的子孫都算是出息。至於穎寧侯,穎寧侯的作為,就是主動出擊殺了西寧幾萬人嗎?夏語澹是支持以殺止殺理論的,多年來西寧南擾殺過大梁多少子民。就說西寧立國那一年,大梁腹地就往西寧邊界遷了二十萬戶人口,因為邊界線缺人,很多被西寧殺了,虜了,還有很大一部分怕被西寧殺了虜了,往腹地遷移了。
西寧侵擾大梁西北邊界,鼓舞他們勇士的時候,說大梁的子民是兩腳羊。是兩腳羊不是人,大梁的子民和他們飼養的牛羊沒有區別,養肥了可以宰殺了。
西寧立國二十年,殺掉的大梁子民還少嗎?
疆域地帶本來就模糊,要有人住著才是這個國家的疆域,自古以來所有邊界的紛爭皆有這個原因,就像那個釣魚島,五十年不去釣魚,都是小日本在那裏釣魚,釣著釣著就成了他們的了?
有所有權也得使用著,所以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必定燒殺搶掠,抹掉了他國居住的痕跡,才有可能真正變成自己國家的領地。
夏語澹是信奉強權的,不相信僅僅以德,標榜禮儀之邦就能收服大梁的四鄰。如果現在西寧邊界真的打起來了而且大梁輸麵比較大,那可以給穎寧侯扣一個貪功冒進,挑起兩國戰火的帽子,以遮掩大梁戰敗的恥辱,但現在西北隻是局勢緊張,要打要打西寧喊了幾個月都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明顯是穎寧侯長途奔襲的戰略起到了震懾作用。
大梁不是永遠待宰的兩腳羊,西寧敢打,穎寧侯完全可以再來一次,帶領騎兵去抄西寧的老家,而西寧襲擾大寧的西北防線,未必占得了便宜。
這種殘酷的現實夏語澹不能明說,隻能換一種隱晦的說法和對何氏溫言道:“魏文王之問扁鵲‘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镵血脈,投□□,副肌膚,閑而名出聞於諸侯。’治國如求醫問藥,這個道理我都懂,想來朝堂之上,稍微有點見識的須眉都會懂的。”
何氏連忙謙辭,道:“不敢當娘娘的盛讚。”
夏語澹剛才是把穎寧侯的作為比在扁鵲之上,如何敢當呢。
夏語澹鄭重的點點頭,算是收迴了大半的讚許,畢竟她身為太孫妃,很多時候需要保持中立。不過夏語澹隨即笑了笑,覺得何氏的疑惑小事一件,當即命馮撲去查一查今年武定侯府和穎寧侯府的賞賜。
夏語澹和趙翊歆感情好,這樣的賞賜又是錦上添花的好事,無需拐彎抹角,夏語澹直接命馮撲查來即可。
“寧撞金鍾一下,不打破鼓三千。我就知道這樣的事在娘娘這裏是小事一樁。”何氏感激的道。
夏語澹和何氏一心二用,牌桌上郭氏就成了最大的贏家。
打了數圈夏語澹坐不住,收了牌斜躺著又和她們兩人說話。
夏語澹用略帶遺憾的口吻對兩人說道:“這幾天皇後娘娘抱恙,我生產也在那幾天,今年的宮宴女眷這邊就不辦了。”
前幾天平都公主招柴行樂為駙馬的聖旨下了,皇後是被這件是氣病的,是真病。何氏和郭氏不敢議論天家不和之事,略過皇後不提,隻拿夏語澹的產期說事,何氏是生過孩子的,郭氏是沒有生過孩子的,夏語澹即將生孩子,三個階段的女人有說不完的話,直說到馮撲把兩府賞賜之物的草詔拿來了。
都是一些金銀俗物,隻有一樣紮眼,朝廷賜了穎寧侯之子一座宅子,在祿緣街。
一般來說君恩大如天,朝廷既然給傅大公子賜了一座宅子,那得本人住進去,才是對皇恩的敬意。
傅大公子,大,是代表了傅昵崢是穎寧侯長子,不是傅昵崢年齡很大的意思,夏語澹知道傅大公子年齡不大隻有十二歲,賞賜得賞得合乎心意才是,讓個十二歲的男孩子獨居一府,除非是薛呆子那樣的才會合乎心意。
夏語澹看出了這點問題,但隻能打圓場,看向郭氏道:“我記得郭家的府邸是在祿緣街。”
郭氏看了一眼大嫂也是糾結的表情,陪著夏語澹說道:“正是,我娘家開府昆明城,在京城是沒有國公府的,所以多年前朝廷賜下一座府邸,就在祿緣街,我弟弟一直住著。”
既然如此,這樣的賞賜是有先例的。傅昵崢在京城代表的是他傅家的穎寧侯府,擠去武定侯府算什麽迴事,雖然武定侯府夠大不缺傅昵崢的住處。
這樣一說,何氏收迴了心神,代表她的兩家親戚先說了幾句謝恩的話,畢竟草詔上的賞賜是很厚重的,尤其對傅家。
傅昵崢不是隻帶了兩個沿途保護的護衛出門?朝廷在賞賜府邸的時候,把打理府邸和服侍傅昵崢的奴婢都打點好了,隻要傅昵崢人進去祿緣街的傅府就夠了。
何氏和郭氏告辭出宮,同一天日落,武定侯府和穎寧侯府的賞賜就正式下來了。
武定侯夫人才親自給外孫子把他要長期居住的樣子收拾的像個樣子來,都白收拾了,就是傅昵崢,接了聖旨表情都是懵的。
他以為,他理所應當的會長居武定侯府的!
☆、第二百二十二章 除夕
傅昵崢本人和武定侯府上下,在心裏對賞賜府邸抗拒了一下,但誰也沒有說出來,甚至神情表現出來也沒有。畢竟賞賜即為天恩,不受即為不敬。
傅昵崢帶著對武定侯府一眾親眷的不舍和別居的忐忑住進了祿緣街的傅府。
那個傅府,甚至比同一條街上,黔國公之子郭步樓居住的宅子還要好。這座宅子興建三十年,就那麽一直閑置著,傅昵崢是第一個主人,但這座宅子沒有絲毫的積年荒蕪,宅子裏家具有人擦拭,草木有人修繕,傅昵崢進門之前,各種擺件,被褥,帳幔,衣服,器皿都放置好了,打理宅子和照顧傅昵崢日常所需的奴婢也一同賞了下來。而且讓傅昵崢意外的是,裏麵的一切幾乎是自己習慣和喜歡的樣式。但傅昵崢心底並不滿意。傅昵崢對他生活環境的要求很簡單,隻要幹淨整潔就好,滿足了幹淨整潔之後,他更多的想要和親人住一起。最想住一起的親人是父母,不過傅昵崢已經懂事了,知道這幾年達不到,那麽和外祖父母住一起也是可以的,而不是住在這樣一座舒適到近乎是奢靡的宅子裏。所以傅昵崢還是每天要跑去武定侯府。
每天也沒有幾天,就是除夕了。
今年的除夕筵宴,因為皇後臥病,太孫妃即將臨產,李貴妃請辭,女眷的筵宴沒有了。所以男人們這一邊就辦得格外的盛大。皇上又懶得從西苑搬迴皇宮,除夕筵宴就放在景山,景山最高最中心的建築是舒嘯台,四角有合慶閣、永靖殿、吉祥閣、觀德殿,都設了席位,所以男人這一邊就辦得前所未有的盛大。
各國使節,封地藩王,曆朝老臣等普遍年紀比較大,資曆比較老的隨著皇上在舒嘯台,皇上在席上舉杯玩笑道:“朕知曉,很多人覺得宮中領宴怪沒意思的,拘束,禦前失儀一條,就放不開來吃喝。這迴這般擺席,可是比以往自在了些?”
群臣連道謝主恩寵。拘束怕什麽,來西苑又不是為了吃喝,那是麵子,尤其站在舒嘯台的這批人,倍有兒麵子。
尾音轉了十八道彎兒,夏語澹要趙翊歆小心那些美貌的宮女和清俊的內侍。夫妻那麽多年,夏語澹那種占有欲,是可以表達出來的,當然表達注意是一迴事,分房信任是另一迴事,關鍵是趙翊歆想與不想。
趙翊歆隨著夏語澹誇張的語調露出了一個慵懶的笑容,握上夏語澹撫在自己衣襟的手,道:“這樣吧,我晚上要是不迴來就在崇智殿安寢了,要是我迴來了依然在這屋裏睡。”
崇智殿是皇上的地盤,按規矩那裏麵的人都是皇上的人,要是崇智殿的人勾引皇太孫,是嫌棄皇上老了?真是不想活了。
夏語澹會意,又不得不凝眉道:“皇爺爺無甚大礙吧?”
“隻是一般風寒而已。”趙翊歆麵上嚴肅,停了一會兒又輕聲道:“皇爺爺有了年紀。”
□□皇帝六十九崩逝,太宗皇帝六十四崩逝,仁宗皇帝四十八崩逝,現在皇上六十四,在位三十五年,無論是身體的年紀還是當皇帝的日子,都夠本了。皇上年紀大了,又做了幾十年皇帝雖然不至於嘔心瀝血,精力花費在政事上也是看見的,一般的風寒也得小心治療調養著。
“皇爺爺長命百歲,見一見重孫媳婦。”夏語澹眉眼彎彎道。
“會的。”趙翊歆低沉道。四世同堂的家庭,還是可以期許一下的。
夏語澹放鬆的靠在趙翊歆的肩上,之前的話是逼急了說說的,夏語澹不想做個賢惠的女人,也不想成為野心勃勃的女人。還是現在這樣好,上有老,下馬上來兩個小。
武定侯府。
沈惟俊冒著鵝毛大雪馳馬,門房的人遠遠聽到馬蹄聲,就出來了幾個小廝,給沈惟俊及沈惟俊的幾個隨從牽馬的牽馬,撣雪的撣雪。其中一個嘴皮子利索的喜色道:“二老爺,二姑太太府上的表少爺來了。”
武定侯府的二姑太太是穎寧侯夫人,表少爺就是穎寧侯夫婦的獨子傅昵崢了。
沈惟俊聞言不見歡喜,環視這些門房上的人道:“什麽時候來的?”
皇上把要求穎寧侯送子入京的奏章留中不發,沈惟俊先前不知道傅昵崢上京了。
先前那個嘴皮子利索的,曉得自己是馬屁沒有拍對,這迴嘴巴堵住了,另外一個人不急不慢的迴道:“和二老爺是前後腳,門前這塊地兒小的幾個才剛打掃完。表少爺騎著駿馬,披著大氅,身上一層雪,行李沒有隻緊跟了兩個一模一樣打扮的護衛。小的七八年前見過表少年,也是認了好一會兒才認出來。”
這人迴事才像個樣子,沈惟俊跨門,隨手賞下一個荷包,等沈惟俊進了主院請安,隻有三弟媳婦龍氏欠了欠身,竟是沒人再理他。他媳婦嘉和縣主站在他母親武定侯夫人,流利的迴稟道:“我看嶸嶸那個身量,我們濤哥兒的衣裳穿著大了,倒是瀚哥兒十二三歲的時候勉強合適,所以我從大嫂收著的衣裳裏翻出兩身來先應付著,針線上的人已經吩咐下了。”
說話間有丫鬟捧了衣裳請武定侯夫人過目。
“你做事我一向放心。”武定侯夫人匆匆掃了一眼,揮手示意送去給沐浴的傅昵崢,繃著臉不由抱怨道:“一慣捧在手心的人兒,就這麽丟出來虧他們也放心。”
武定侯夫人是在抱怨穎寧侯夫婦,才十二歲的兒子,就讓他在嚴冬臘月的時候從雄州趕到京城。
嘉和縣主笑了笑,道:“那給四妹的平安信,我們晚幾天再送過去?”
武定侯夫人點頭,臉上卻繃不住,隨著笑了道:“算了,想必那邊也是擔心的,信今天送出去吧,給我加一句,一路風餐露宿,嶸嶸可是瘦了!”
嘉和縣主笑著應了,招來一個丫鬟,讓丫鬟把這句話轉告給前頭寫信的清客相公。
這一側身,嘉和縣主才算看見沈惟俊,頷首往後退了退,沈惟俊才給武定侯夫人請了安。
“封印了?”快過年了,今天是百官封印的日子,武定侯夫人現在一門心思在外孫子身上,就顧不上兒子了,擺手道:“去見你父親吧。”
沈惟俊應諾,退出了屋子幾步就走到了武定侯的書房。
武定侯正在看女兒女婿的來信,見了次子過來,把信翻了過來,是不準備給沈惟俊看。
沈惟俊注意到這個細節,心裏沉了一下,輕聲道:“又是皇上的意思?”
八年前皇上就動過穎寧侯之子進京的念頭,沈惟俊是知道的,沈惟俊還知道,四妹舍不得孩子也不得不為。
武定侯很正式的搖了搖頭,否定了沈惟俊的問題,從容的收好了信才道:“雄州一隅之地,穎寧侯一府獨大,縱然賢婿有誌,也不能確定,可以把昵崢培養成堪當大用的人。喬老大人的主張也是沒有錯的,昵崢是該來京城,見識過赫赫皇威,才知道君臣之別。”
喬老大人就是力主穎寧侯之子進京的國子監祭酒,那是一代鴻儒,那位顧念的沒有錯。在雄州,流水的知府,鐵打的穎寧侯府,說句妄言,穎寧侯是雄州的土皇帝,可是穎寧侯府的繼承人該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穎寧侯府隻是得沐皇恩,遠封在外的一個爵位而已。傅昵崢要在京城,修習臣子之道。臣子之道,在邊關可能是缺失的,名分雖然不可侵犯,可是邊地悍勇,尤其是穎寧侯統領的三朵衛,隻要悍不畏死掙得了軍功,就能冒頭。
真正的政治,比雄州那一塊地方複雜得多。
沈惟俊受教道:“兒子明白了,說起來嶸嶸還沒有請封穎寧侯世子。”
“這件事情不急。”武定侯拾起一道空白奏章。
沈惟俊主動給老父磨墨。現在傅昵崢出現在武定侯府,可以說是一件家事,但是穎寧侯之子出現在京城裏,也可以算是一件國事。
武定侯寫好了奏章封上出了書房,傅昵崢洗了澡填了半頓飯正好出來,端端正正的跪在武定侯夫婦的麵前行了大禮,之前他是染著一身的風塵敲了武定侯府的大門,不然門房也不會看他半天才認出來,混像個來投奔沈家的窮親戚。跪拜過外公外婆之後,又拜見二舅舅,二舅母,三舅舅,三舅母及眾表的兄弟姐妹,傅昵崢才坐到武定侯夫人身邊道:“大舅舅一家怎麽不見?”
“你大舅舅在登州任上,得掐著點到呢。”武定侯夫人慈愛的說著話,眼睛仔細的瞧著洗幹淨的傅昵崢。這一瞧,不由驚心。
舞勺之年,傅昵崢從原來矮矮胖胖,憨憨傻傻的孩童兒,變成了一個可以用漂亮稱唿的男孩子,皮膚曬成了淺淺的蜜色,也掩蓋不了五官的精致,尤其是那一雙深潭似的眼睛。傅昵崢還沒有到變聲期,所以聲音清脆伶俐。身量未長成男子的體格,但因為在抽條而消瘦,就顯得身姿修長,如果是女子的話,這樣的身高剛剛好,這一切糅合起來,就給了武定侯夫人男女莫辯的感覺。
而武定侯夫人驚心的,是傅昵崢微垂著頭,武定侯夫人自斜向下看著傅昵崢的側臉,就是這個角度,和另外一個人在這個年紀,有五分相似。
同父同母所出,相似也不為奇。武定侯夫人心裏酸楚。
“外祖母?”傅昵崢覺得武定侯夫人看著自己,卻不想是看到自己,提醒了一句道。
“我想到你母親了。”武定侯夫人趕忙拿話遮掩,迴頭用目光詢問武定侯。
武定侯微微點了頭。
☆、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居
傅昵崢這樣上京算是羊入虎口嗎?也不算,穎寧侯夫婦給父母大人,既武定侯夫婦的信上寫了,這一次他們是自願的。傅昵崢已經十二歲了,不是五六歲,十二歲的男孩子可以出去見識見識雄州以外的天地,當然有長輩看顧是必要的,穎寧侯夫婦是把傅昵崢托付給了武定侯夫婦。
武定侯的奏章也是這個意思,穎寧侯之子到京,武定侯為外孫子求一個蔭生的名額。國子監的學生分兩種,一種是各府州縣取得秀才功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子監,那叫貢生;一種是憑借上代餘蔭,就是官僚子弟求一個入國子監的恩典,那是蔭生。
大梁朝官僚那麽多,也要看看你爹,你祖父是什麽官職,朝廷才會考慮給不給這個恩典,國子監也自有考核,接不接受這個學生。不過傅昵崢鐵定是能被接納的,所以武定侯在奏章末尾,似隨手加了一句,傅昵崢年幼,在京期間就寄居在武定侯府了。
很平常的一句話,無可挑剔的一道奏章。可是趙翊歆看完之後偏偏暫時留了下來。皇上一個人看的奏章有限,所有奏章呈送到通政司會有分類,最緊要的一些奏章呈給皇上,認為不太緊要的呈給皇太孫。武定侯的奏章在通政司那群人看來,是不緊要的,看完就該批上一個‘準奏’的事。
趙翊歆拿上奏章,又找來祿緣街的圖紙,去和皇上商量去了。
穎寧侯之子,傅昵崢將來會是第二代穎寧侯,怎麽教導這些權爵子弟,可以說是傅沈兩家的家事,往大了說也可以是國事,而且在趙翊歆心底的深處,武定侯府上下,還沒有這個身份教導傅昵崢。
龍騰豐稔歲,蛇舞吉慶年。封印之後,春祭的恩賞賜下,以示皇恩浩蕩。所有在京的享爵之家皆有,或多或少的區別,然後還有一些沒有爵位但皇上看重的臣子,溫家就在此列。要說溫神念為官五載,這樣的賞賜是第一次,也是超乎常例了,所以溫家連忙上奏謝恩。
年底謝恩的奏章太多,很有可能看都不會看,直接堆在通政司積灰,所以最有麵子的謝恩,是有人看了還請你進宮聊天。
夏語澹無聊的時候隨便翻翻謝恩之中關心了太孫妃的奏章,她懷孕之後就沒有出宮,還特別懷念宮外的人,雖然溫家兩位妯娌,即何氏和郭氏見麵不多,但有一種往來叫神交。夏語澹與何氏和郭氏神交久矣,五年來僅有的幾次見麵相談不錯,夏語澹就請她二人進宮來,喝喝茶,嘮嘮嗑,打打牌。
與何氏郭氏打葉子牌還是挺有意思的,因為每次兩人都是真槍實彈的上場,何氏牌技有限,她全力以赴都未必能贏,要做到收放自如的放水還得做得不露痕跡,是大大為難了她;郭氏是難得的率真,率真到不會顧忌夏語澹是太孫妃這重身份。
“原來你和傅大公子是兩姨表姐弟?”夏語澹接著抱影給她摸到的牌,向何氏笑著說道。
何氏今天是帶著外祖家的疑惑而來,何氏的外祖父是武定侯爺。重要的事情壓軸登場,賞賜也一樣,溫家還是小蝦米,是第一批賞出去的,越晚後賞出去的,越有麵子。那最有麵子的,上完謝恩折子都夠格進宮領宴了,當然賞到最後什麽也沒有的,是最沒有麵子的。
何氏替她外祖家和表弟家問一問,今年武定侯府和穎寧侯府有些什麽賞賜。
以兩家的恩寵不該是那麽沉不住氣的樣子?夏語澹這樣想著,表情就表現了出來。
何氏也不解兩府急急打聽這些幹什麽,兩府還能什麽都沒有,那基本是壓軸的,但長輩們要問,何氏也隻能傳話,按著準備好的說辭道:“年輕的時候外祖父不知道保養,到了年歲身子骨就差了些,今年是外祖父致仕的第一年,所以到了年底心裏頭就有些慌亂了,至於傅家表弟,他年輕沒經過,且今年朝廷上對穎寧侯的作為褒貶不一。”
武定侯雖然退了,但夏語澹聽說過,武定侯的子孫都算是出息。至於穎寧侯,穎寧侯的作為,就是主動出擊殺了西寧幾萬人嗎?夏語澹是支持以殺止殺理論的,多年來西寧南擾殺過大梁多少子民。就說西寧立國那一年,大梁腹地就往西寧邊界遷了二十萬戶人口,因為邊界線缺人,很多被西寧殺了,虜了,還有很大一部分怕被西寧殺了虜了,往腹地遷移了。
西寧侵擾大梁西北邊界,鼓舞他們勇士的時候,說大梁的子民是兩腳羊。是兩腳羊不是人,大梁的子民和他們飼養的牛羊沒有區別,養肥了可以宰殺了。
西寧立國二十年,殺掉的大梁子民還少嗎?
疆域地帶本來就模糊,要有人住著才是這個國家的疆域,自古以來所有邊界的紛爭皆有這個原因,就像那個釣魚島,五十年不去釣魚,都是小日本在那裏釣魚,釣著釣著就成了他們的了?
有所有權也得使用著,所以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必定燒殺搶掠,抹掉了他國居住的痕跡,才有可能真正變成自己國家的領地。
夏語澹是信奉強權的,不相信僅僅以德,標榜禮儀之邦就能收服大梁的四鄰。如果現在西寧邊界真的打起來了而且大梁輸麵比較大,那可以給穎寧侯扣一個貪功冒進,挑起兩國戰火的帽子,以遮掩大梁戰敗的恥辱,但現在西北隻是局勢緊張,要打要打西寧喊了幾個月都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明顯是穎寧侯長途奔襲的戰略起到了震懾作用。
大梁不是永遠待宰的兩腳羊,西寧敢打,穎寧侯完全可以再來一次,帶領騎兵去抄西寧的老家,而西寧襲擾大寧的西北防線,未必占得了便宜。
這種殘酷的現實夏語澹不能明說,隻能換一種隱晦的說法和對何氏溫言道:“魏文王之問扁鵲‘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镵血脈,投□□,副肌膚,閑而名出聞於諸侯。’治國如求醫問藥,這個道理我都懂,想來朝堂之上,稍微有點見識的須眉都會懂的。”
何氏連忙謙辭,道:“不敢當娘娘的盛讚。”
夏語澹剛才是把穎寧侯的作為比在扁鵲之上,如何敢當呢。
夏語澹鄭重的點點頭,算是收迴了大半的讚許,畢竟她身為太孫妃,很多時候需要保持中立。不過夏語澹隨即笑了笑,覺得何氏的疑惑小事一件,當即命馮撲去查一查今年武定侯府和穎寧侯府的賞賜。
夏語澹和趙翊歆感情好,這樣的賞賜又是錦上添花的好事,無需拐彎抹角,夏語澹直接命馮撲查來即可。
“寧撞金鍾一下,不打破鼓三千。我就知道這樣的事在娘娘這裏是小事一樁。”何氏感激的道。
夏語澹和何氏一心二用,牌桌上郭氏就成了最大的贏家。
打了數圈夏語澹坐不住,收了牌斜躺著又和她們兩人說話。
夏語澹用略帶遺憾的口吻對兩人說道:“這幾天皇後娘娘抱恙,我生產也在那幾天,今年的宮宴女眷這邊就不辦了。”
前幾天平都公主招柴行樂為駙馬的聖旨下了,皇後是被這件是氣病的,是真病。何氏和郭氏不敢議論天家不和之事,略過皇後不提,隻拿夏語澹的產期說事,何氏是生過孩子的,郭氏是沒有生過孩子的,夏語澹即將生孩子,三個階段的女人有說不完的話,直說到馮撲把兩府賞賜之物的草詔拿來了。
都是一些金銀俗物,隻有一樣紮眼,朝廷賜了穎寧侯之子一座宅子,在祿緣街。
一般來說君恩大如天,朝廷既然給傅大公子賜了一座宅子,那得本人住進去,才是對皇恩的敬意。
傅大公子,大,是代表了傅昵崢是穎寧侯長子,不是傅昵崢年齡很大的意思,夏語澹知道傅大公子年齡不大隻有十二歲,賞賜得賞得合乎心意才是,讓個十二歲的男孩子獨居一府,除非是薛呆子那樣的才會合乎心意。
夏語澹看出了這點問題,但隻能打圓場,看向郭氏道:“我記得郭家的府邸是在祿緣街。”
郭氏看了一眼大嫂也是糾結的表情,陪著夏語澹說道:“正是,我娘家開府昆明城,在京城是沒有國公府的,所以多年前朝廷賜下一座府邸,就在祿緣街,我弟弟一直住著。”
既然如此,這樣的賞賜是有先例的。傅昵崢在京城代表的是他傅家的穎寧侯府,擠去武定侯府算什麽迴事,雖然武定侯府夠大不缺傅昵崢的住處。
這樣一說,何氏收迴了心神,代表她的兩家親戚先說了幾句謝恩的話,畢竟草詔上的賞賜是很厚重的,尤其對傅家。
傅昵崢不是隻帶了兩個沿途保護的護衛出門?朝廷在賞賜府邸的時候,把打理府邸和服侍傅昵崢的奴婢都打點好了,隻要傅昵崢人進去祿緣街的傅府就夠了。
何氏和郭氏告辭出宮,同一天日落,武定侯府和穎寧侯府的賞賜就正式下來了。
武定侯夫人才親自給外孫子把他要長期居住的樣子收拾的像個樣子來,都白收拾了,就是傅昵崢,接了聖旨表情都是懵的。
他以為,他理所應當的會長居武定侯府的!
☆、第二百二十二章 除夕
傅昵崢本人和武定侯府上下,在心裏對賞賜府邸抗拒了一下,但誰也沒有說出來,甚至神情表現出來也沒有。畢竟賞賜即為天恩,不受即為不敬。
傅昵崢帶著對武定侯府一眾親眷的不舍和別居的忐忑住進了祿緣街的傅府。
那個傅府,甚至比同一條街上,黔國公之子郭步樓居住的宅子還要好。這座宅子興建三十年,就那麽一直閑置著,傅昵崢是第一個主人,但這座宅子沒有絲毫的積年荒蕪,宅子裏家具有人擦拭,草木有人修繕,傅昵崢進門之前,各種擺件,被褥,帳幔,衣服,器皿都放置好了,打理宅子和照顧傅昵崢日常所需的奴婢也一同賞了下來。而且讓傅昵崢意外的是,裏麵的一切幾乎是自己習慣和喜歡的樣式。但傅昵崢心底並不滿意。傅昵崢對他生活環境的要求很簡單,隻要幹淨整潔就好,滿足了幹淨整潔之後,他更多的想要和親人住一起。最想住一起的親人是父母,不過傅昵崢已經懂事了,知道這幾年達不到,那麽和外祖父母住一起也是可以的,而不是住在這樣一座舒適到近乎是奢靡的宅子裏。所以傅昵崢還是每天要跑去武定侯府。
每天也沒有幾天,就是除夕了。
今年的除夕筵宴,因為皇後臥病,太孫妃即將臨產,李貴妃請辭,女眷的筵宴沒有了。所以男人們這一邊就辦得格外的盛大。皇上又懶得從西苑搬迴皇宮,除夕筵宴就放在景山,景山最高最中心的建築是舒嘯台,四角有合慶閣、永靖殿、吉祥閣、觀德殿,都設了席位,所以男人這一邊就辦得前所未有的盛大。
各國使節,封地藩王,曆朝老臣等普遍年紀比較大,資曆比較老的隨著皇上在舒嘯台,皇上在席上舉杯玩笑道:“朕知曉,很多人覺得宮中領宴怪沒意思的,拘束,禦前失儀一條,就放不開來吃喝。這迴這般擺席,可是比以往自在了些?”
群臣連道謝主恩寵。拘束怕什麽,來西苑又不是為了吃喝,那是麵子,尤其站在舒嘯台的這批人,倍有兒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