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六,一小兒的滿月禮曾祖輩並不出麵,本要要出麵而想稱病的大奶奶王氏還是出席了。


    上迴喬贏隻對喬四老爺說了慈慶宮的腰牌,對母親解釋的時候,沒有說出林成家的看見了慈慶宮的腰牌,隻說洪氏留了心眼,查出了燈香和淺碧真的是姐妹情深,郝家和侯家才是畜生不如。


    喬贏是怕自己的母親嘴巴不老實,要是說出去,你說喬四老爺得罪了慈慶宮,一話兩樣說,整個喬家得罪了慈慶宮。一筆寫不出個喬字,有時候必須團結在一起。反正喬四老爺馬上會清理門戶,王氏就會知道兒媳婦管的對不對。


    可是有時候不是計較對錯,自己平庸了,看見兒媳婦精明,王氏還是氣不順。


    隻是氣再不順,見了兒媳婦的親戚們還是要笑臉迎人。拉著邱氏一口一聲親家母,和邱氏聊婆婆經,去年邱氏不能來看女兒,是兒子要娶親了。一會兒和杜氏聊聊衣裳首飾,一會兒和嘉和縣主誇她身邊的侄女兒養得好,一會兒又和何夫人說,女婿挑的好,是二甲頭幾名的進士,前幾□□廷還嘉獎他純孝之名。


    裝相的最高境界就是王氏這樣了,幾近本來麵部。


    王氏長袖善舞,沒有冷落一個賓客,任是誰,連自己這會子都覺得,兒媳婦是千好萬好,無不滿意。


    也有好處,擠得西府喬四老爺的兒媳婦程氏都沒話說,因為話都被王氏說完了。


    作為主角的奶娃娃上場,給各位長輩抱一圈,收獲了一堆紅封,就讓奶娘抱下去了。


    一群人脂粉浮動,環佩叮當,移去花廳吃飯。因為老國公過世未滿一年,花廳裏沒有擺小戲,隻請了人來說書。


    一個人站在高處能引領流行的趨勢,外頭都知道太孫妃酷愛聽書,因此這項本是平民的娛樂在官宦中興起,得了一句雅俗共賞。


    隻說書女先生還沒有開嗓子,一個管事媳婦喜形於色進來道:太孫妃坐著黃金儀轎,向淇國公府而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後福


    這一下原本預備的全部押後,君避臣婦,內命婦避臣,喬家的爺們兒隻在屋內待著,無諭不敢擅出。喬家的媳婦們,正想著是不是應該按品服大妝,已有內侍飛馬傳話,倒無需這樣大禮,其實重新梳妝換衣時間也不夠,眾人在淇國公府大門外等了三刻,人已經到了。


    今天的夏語澹未穿任何一套太孫妃的禮服,上身穿著乳白色卷雲紋的窄袖短衫,下著碧藍色曳地長裙,那裙子的顏色染得像剛剛下過雨的天空一樣澄清。肩披黃帛,腰垂紅帶,梳著望月高髻,佩戴了一套紫寶石頭麵。


    夏語澹本就生得好,一張鵝蛋臉,麵龐如白玉般細膩剔透,一雙眼睛氤氳透骨,靈秀柔順。而已經全部長開的身姿,無有一處長得不是地方,曼妙嫵媚,保留了少女靈動的氣息,又染上了成熟女人的風韻。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從儀轎上走下來夏語澹,眉眼疏朗,儀態端莊,一舉一動已成風景,妝扮稱不上華麗,也讓人側目。


    夏語澹早年的人生閱曆,浸潤不出雍容華貴的氣場,入天家不到兩個月,那種隨時隨地可以成為焦點的氣場已經有了。


    氣場這種東西,自己沒那眼力的看不見,在場之人如王氏之流也不缺乏眼力。


    所以夏語澹已經不是在喬夏兩家默默無聞的庶女。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現在這個夏語澹還是能說服別人,她為什麽得了皇太孫的喜歡。


    府門之首,並排站立著大夫人梅氏,二夫人張氏,四夫人舒氏,三位還有重孝在身,所以打扮素淨,粉黛也隻是修飾了一下容色。


    夏語澹微微一歎道:“三位舅母多有不便,不用在本宮身邊應酬,本宮隻是來瞧瞧後輩們。”


    夏語澹出口‘本宮’都用上了,梅氏屈膝半跪,恭敬道:“娘娘駕臨,蓬蓽生輝。現臣婦體貼娘娘之意,臣婦失禮,這廂告退。”


    說完三人先行退下。王氏作為引導,請夏語澹入花廳。


    花廳上早設好了一桌高案,本家親戚麵左,受邀親朋麵右。


    夏語澹落座,直入主題,含笑道:“我是來瞧瞧後輩們,表嫂,你的孫子呢?”


    王氏今年快四十了,以前隻聽夏語澹為數不多的唿‘大奶奶’,忽然一個俏皮的人兒說了一句俏皮的話,王氏先喜了,揚聲道:“快把哥兒抱過來。”


    大紅色繈褓裹了一個奶娃娃,王氏下案抱過來,夏語澹就著王氏的手看,孩子養得太好,頂著小光頭,和吹圓的氣球似的,臉頰圓鼓鼓,擠得小嘴像半開的花瓣,一雙眼睛骨溜溜的轉,嘴角淌下一串口水。


    夏語澹用柔軟的帕子給他擦了,道:“長得真壯實,他有幾斤重了?”


    小孩子一天一個重,王氏沒有馬上答上來。


    洪氏起身,走在王氏身後笑道:“昨天晚上放在籃子裏稱了稱,差三兩滿十斤了。”


    “你辛苦了,滿月快長到十斤的孩子少見了。”夏語澹掃過一眼洪氏,這才躍躍欲試的伸手道:“給我抱一抱。”


    夏語澹抱得很好,一手托屁股,一手胳膊彎上枕著頭托著背脊,放在自己並攏的雙腿上。孩子很乖,憨憨萌萌的盯著夏語澹看,夏語澹也沒有說什麽話,隻看著這個乖乖的小娃娃。今天天氣暖和,孩子戴了肚兜,穿了一件細棉的小衣,外罩著五毒小褂子,包裹的繈褓薄薄一層,所以夏語澹的手掌還能感受到滿月孩子肌膚的軟嫰,真的是柔弱無骨。


    夏語澹真的傷懷了,低頭念叨:“太爺生前說,家族的繁盛在於代代有人,武將之家更是如此。一代又一代,太爺多想身體康健,長命百歲,五世同堂,守著這個家,看著一個個孩子出生,尤其是這個玄孫子……”夏語澹把頭抬起來,看著洪氏道:“你很好,了卻了一個太爺生前的心願,喬家代代有人,太爺長眠於地下也是欣慰的。”


    其實喬費聚連見都很少和夏語澹相見,基本不說話。夏語澹隻聽虞氏的話,虞氏一身所有,她享受的生活,她養成的見識,都來自喬費聚,所以夏語澹從虞氏身邊聽到的話,完全可以代表喬費聚的態度,所以夏語澹可不是在瞎說的。


    夏語澹緬懷起喬費聚來,喬家眾人麵有戚戚焉,王氏抹眼道:“大老爺和大爺,自幼承訓,一招一式,一筆一劃都是太爺親手教導,後來太爺有了年紀,精神頭短了,隻看著孫子們樂一樂。太爺一生,真是為了這個家操碎了心。”


    有人全力給夏語澹捧場,有人在遮麵的時候嘴角忍不住微抽。如喬四老爺的兒媳婦程氏,不由不多想,太孫妃貿然眼前,是幾個意思?給喬家長臉,給大房撐腰,洪氏生個孩子,老太爺睡在棺材裏也欣慰了。


    人已死還有何想!


    不過太孫妃要那麽說,死人也必須欣慰了。


    夏語澹抱著孩子的手沒放,關切的和王氏洪氏閑聊,說說孩子,說說喬家家事。


    總之孩子很好,能吃能睡,家裏也無處不好,主子和氣,下人盡忠,一家人守著為臣的本分,為子的孝心。


    孩子在夏語澹手臂上睡著了,夏語澹把他還給王氏,整一整身上的衣服,目光看著左邊一排道:“今日洪夫人也來了?”


    武定侯府的二奶奶是縣主,她地位特殊坐在左邊首座,洪氏的母親邱氏就坐在了左邊次座,此時起身道:“正是臣婦。”


    夏語澹頷首,也起身走到邱氏身前,有個侍者端著一個烏木托盤,裏麵放了兩隻淺口玻璃杯,盛著梨花玉露酒。


    夏語澹粉麵含笑,道:“本宮該敬洪夫人一杯酒。”


    邱氏不知所以,道:“臣婦不敢當。”


    夏語澹解惑,婉婉道來:“我十三歲拜了先生學畫,先生乃當世名家,二十年前住在衢州爛柯山腳下,一次進入深山老林寫生,不幸招惹了一頭野豬,命懸一線之際,恰好你夫婦二人經過……”夏語澹看著邱氏的目光充滿敬佩,道:“夫人纖纖女子,竟有一箭射殺禽獸之力,救下了先生。”


    夏語澹執起酒杯,珍重奉於邱氏,邱氏慌忙接下,夏語澹再執起另一杯,誠摯道:“救師之恩,如同就救了我命一般!”


    “娘娘嚴重了。”夏語澹剛才的話太嚴重了,邱氏少有的惶恐了,道:“於臣婦不過是舉手之勞。”


    “請夫人滿飲此杯。”夏語澹態度不變,在場的許多人都變色了,拐來拐去,太子妃和洪家還有這樣的淵源。


    夏語澹不是瞎謅的。仇九州號九州,一雙腳真的走過了大梁的九州天下,像他那樣閱曆豐富,才能畫之有物,一幅畫的格局氣魄都不是閉門造車的人能比擬了,所以才成為了畫壇上的名家。


    那一年要不是洪氏的父母打獵進了爛柯山,或許仇九州真的會被野豬頂死。


    夏語澹是這個樣子,除了喬費聚和虞氏的栽培,還有仇九州細心教導,仇九州教了夏語澹作畫,也教了夏語澹做人,夏語澹自會做人,可是怎麽做一個趙翊歆喜歡的人,沒有仇九州的暗中指點和放縱,夏語澹走不到趙翊歆身邊。


    畢竟趙翊歆是一個很冷靜的人,還有點冷情,女人外表的美麗遠不足以讓他動情。


    一路走來,夏語澹受過的點滴之恩銘記在心頭,劉三樁夫妻,溫家兄弟,喬費聚虞氏,夏語澹可以找到報答的方式,最無以迴報的,反而是仇九州。


    無所欲者無所求。


    仇九州已經瀟灑的離開了繁華。


    師徒的情分,在道義上和父子的情分一般。夏語澹會記住,衢州位指揮使夫婦救了先生一命。


    此刻這話當堂出口,在眾人心中沒有誇張,也沒有造作。


    夏語澹和邱氏對飲一杯,夏語澹似是閑聊,隨意道出:“老國公和先生是棋中知交,一局一局手談下來,先生敗多勝少,像我,就是先生敗了,才勉為其難收了我這個女學生,像侄兒媳婦,先生又敗了,才去和洪老爺說,喬贏這個後生呀,是如何如何的好,喬家也是好人家呢,老國公為了贏先生一局,在家苦思冥想,左手和右手下,排兵布陣月餘,才贏了一局。難為老國公,為了喬家相個滿意的重孫媳婦,把幾十年在戰場上錘煉出來的本事,用在拿畫筆的先生身上。先生如何是對手。”


    “哎,好不容易讓親家點頭娶來的媳婦,老國公也想多喝幾杯重孫媳婦茶。”夏語澹閑散的經過洪氏,看見洪氏感動於心,走到王氏麵前,問:“表嫂,這個兒媳婦你可滿意?”


    王氏這次笑得眉眼都飛揚了,道:“太爺吃過的鹽,比我吃的米還多。太爺的眼光怎會差了。喬家上下也看見了,對公婆,對妯娌,對下人……”王氏滿意了看了洪氏一眼,如今洪氏做什麽都是好,就是把喬贏籠絡住了,讓喬贏娶了媳婦忘了娘,也成了好,笑眯眯的道:“他們小兩口也好,我無不滿意。”


    像王氏這種人,對她以德服人無用,用不可撼動的優勢碾壓過去,結果也是一樣的。


    現在王氏真心覺得了,洪氏這個兒媳婦給自己長臉,給喬家長臉。


    花廳裏的話一次次的,幾乎是滴字不漏的傳給喬家眾爺們兒。


    喬四老爺差點捏碎了杯盞,在迴過意來之後及時收了力,對喬大老爺笑道:“後福無量!”


    ☆、第一百八十章 翻牆


    舊年時,夏語澹常聽虞氏提及武定侯府,穎寧侯府,昌平伯府這幾家,沒虞氏那麽提,夏語澹也不會注意何大姑娘,隻虞氏去後,在夏家在宮裏,再不聞幾家之事。同樣的,幾家也不聞夏語澹之事,先時因為她是太孫妃,謹守臣子的本分,對夏語澹尊敬有加,一席話對下來,倒覺得太孫妃鮮活了不少。


    一時停了話,花廳中搭了台子,有媳婦把一個女先生帶進來。女先生依著開場的禮節給各位聽客行禮。夏語澹便問王氏定了何書。聽書不比看戲,看戲看得是說打念唱,可以一段一段的欣賞,聽書講究情節的完整性,所以一般一場宴隻能聽一本書,有時為了不引起賓客們的分歧,主人先定下了。


    王氏原已經定下了,這迴卻道:“不知娘娘喜歡聽什麽故事,請娘娘點本子。”


    在場多數人比夏語澹年長,夏語澹沒有立刻點本子,也沒有推拒,便向說書先生問了:“你預備說個什麽故事?”


    這位女先生常在權爵之家走動,什麽場子都鎮的住,此時把半個時辰的內容縮成幾句簡介,道:“這書說的是前朝王中書令的軼事。”


    王氏含笑。那位前朝王中書令是他們族中的人,雖然已經死了快三百年了。


    女先生繼續道:“這位王中書令,名喚王安,幼時家境貧寒,因為出生在惡月,出生時差點克死了母親,生下來為父母不喜,三歲那年,為了給弟弟王定看病,王安被父母賣身進了楊王府,三十年後,楊王繼承了大統,問有功的王安要何賞賜,王安求已為陛下的楊王清查戶籍,尋找別離三十年的父母和弟弟,經過六次尋覓未果,終於在第七次尋到了家人。”


    夏語澹冷笑道:“三歲離父母,相別三十年,一朝相見麵,喜氣動皇夭。”


    王氏不會理解夏語澹現在的心情,自己歡快道:“孝順親長,廉能正直。楊王見王安一片純孝,堪當大用,在王安四十歲那年封他為參知政事,十年後拜相,經曆兩朝,為相二十年。”


    夏語澹沒給王氏捧場,皺眉問兩遍生育過的夫人們道:“本宮未成生養,有一事請教。聽說女人養第一胎的時候辛苦萬分,尤其是生產之時。一胎之後,第二胎第三天就生得順溜了,生多了孩子,就和下個蛋一樣容易,可是真的?”


    夏語澹語笑盈盈,當堂垂問女人生子這等汙穢之事,女人生孩子的畫麵可一點也不美好,生過孩子的就知道了,所以有好些人難堪,想賠笑,變成一臉僵笑。這樣一來,夏語澹就難堪了。


    左手第一位的嘉和縣主沈二奶奶給夏語澹解圍,說得形象:“是有那麽個說法,頭一遭做什麽也不容易,生孩子也不容易。後頭的孩子……前麵的老大已經開了道,就走得順利些。”


    夏語澹有些可憐王安,道:“若王安是次子,就能在父母身邊長大了吧。為官做宰雖然是人生的另一番成就,可是骨肉分離三十年,這段失父失母的時光,又怎麽補償呢!”


    王老夫婦從來沒有給王安父母的關愛,三歲就把他賣了,怎麽補償他呢?


    女先生依舊把這本書講來,先抑後揚的手法,展現了王安的純孝之心。總之,父母虐我千百遍,我待父母如初戀。父母生養大恩如同君恩,父母可以賜孩子雨露,也可以賜孩子雷霆,甘之如飴,才是孝道。


    前半場的氣氛很好,後半場大夥兒把夏語澹生活軌跡想一想,氣氛漸漸冷凝下來。


    這一位迴到京城,迴到父母膝下已經十歲了。


    夏語澹也再沒話了,臨了賞了女先生十兩金子,誇她說得好。


    同一天郭府。


    黔國公開府昆明城,所以京城並沒有一座完整的黔國公府邸,郭府在皇城東門的祿緣街上,這條街上的宅子都是皇上的,常用於賞賜給迴京述職的大臣暫時居住,這是出於安全的考慮,也是皇上對他們的恩寵。


    郭二姑娘的丫鬟沉水趴在牆頭,因為旁邊是一排常春藤花架,所以沉水的腦袋隱在綠葉裏。沉水眼盯著牆外的人,捂著嘴偷笑,又輕手輕腳的爬下梯子,小跑迴去報信道:“姑娘,你再不出去溫公子可要走了。”


    郭二姑娘本就心慌,被沉水這麽一催描眉的手一抖,就把右眼眉毛瞄壞了,眉梢一點點勾壞了,郭二姑娘瞪了沉水一樣。沉水並不怕她,帕子沾濕來給郭二姑娘洗眉。依郭二姑娘的脾氣,隻能洗去重畫了。


    郭二姑娘拿過濕帕子道:“你不是說溫公子要走了?”


    沉水笑道:“在府外轉了兩圈了,現在呆呆的的站在西牆頭,站了足有一刻鍾。”


    郭二姑娘裂開笑容,拿起眉筆在左眼一掃,把左眼眉梢也勾起來,再兩處修飾了一下,畫好了眉梢入鬢的眉形,這才出門,剛踏出了腳,又折迴來往唇上塗了一層蜜脂,才提著裙擺快跑到常春藤花架下,上了梯子。


    甄氏還沒有把夏語澹的話轉告溫持念,這會兒溫持念完全是思念成疾,悠悠蕩蕩來到郭府,他想和她說說話,然後親口問問她,問什麽呢?其實溫持念還沒有想明白,隻是身體比腦袋先動了。


    溫持念是知道規矩的,先去大門,隻是郭步樓三月二十九去了北閏圍場,郭府沒有一個男子主家,所以郭府正在閉門謝客。溫持念對著禁閉的大門一陣一陣的抱羞,腳卻黏住了舍不得走,好不容易鼓起了勇氣一步步走到這裏,然後腦袋一陣一陣的發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裙釵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之風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之風華並收藏裙釵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