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語澹是主子,沒有這個規矩約束,才醒悟到香嵐的顧慮,道:“這樣行不行,什麽時候你出去,和琉璃說一聲,讓琉璃跟著你在門口等著,你迴了家再轉過來,把東西交給琉璃,我會和門房打好招唿。這樣你方便,我也方便。”
仆從隻是不能私自夾帶東西,給主子傳遞東西是可以的。
香嵐原想拿著東西到夏訣的屋裏,然後引著夏語澹去夏訣那裏取,妹妹去哥哥屋裏,總要和哥哥說明來意,這樣,自己就又能在夏訣麵前露臉了,更甚一步,這些小東西若是引起夏訣了興趣,就最好了。圍繞在夏訣周圍的人太多了,香嵐少有機會露臉,一年來,還是夏訣知道夏語澹在自己父母手裏生活過一段時間,來臥曉軒的時候才帶著自己,因此,香嵐也很喜歡和臥曉軒的人往來。香嵐想是這樣想,但夏語澹已經說出了最妥帖的辦法,香嵐也不好駁迴,再按著原來的想法走,就太露骨了,所以點頭道:“這樣很好,每一樣東西我拿兩壇子出來,這次就我大哥一個人上來,帶了四擔子吃食,雇了兩個挑夫,從碼頭挑到家裏。”
劉家去年才上來過,劉家沒有連年上來過,夏語澹關切的問道:“是府裏有什麽事,還是你們家裏有什麽事?怎麽讓大哥一個人來,劉叔兒不用上來嗎?”
香嵐黯然無神,道:“我大哥今年二十了,早幾年,家裏就思量著給大哥求個樣樣穩妥的媳婦,這不,今年府裏要放一批人出去,我們家裏,看上了太太跟前的紫萍姐姐,真心想說來當媳婦。”
“瞧我,把這樣的大事都忘了。”夏語澹一拍腦袋,沒有注意香嵐說話的語氣,到自己的臥室拿了一個十寸長,兩寸寬的錦盒出來,當著香嵐的麵兒打開,裏麵是一根絞金銀絲嵌珍珠的薔薇花釵,夏語澹玩笑的道:“這個送給劉大哥,你代他收下。給劉大哥加一筆老婆本!”
夏語澹現在雖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是個沒錢的,沒有現錢,就算再怎麽扣的一毛不拔,還是有花錢的地方,月錢攢不下來,姐妹之間總有迫不得已湊份子的時候,還有之前說會和門房打好招唿,用什麽打招唿,還不是用錢打招唿。除了現錢之外,值錢的東西,屋裏的擺設是要裝點門麵的,首飾盒裏那些累絲金鳳之類的,夏語澹有的,夏爾彤夏爾釧也有一套,規定了節日時要戴的,夏語澹也無權送入。這根絞金銀絲嵌珍珠的薔薇花釵,是今年在府裏過第一個生日,公中送來的壽禮,每個姑娘壽辰,公中都要送一份禮,因夏語澹的生日是先太子的忌日,能有點東西,夏語澹就很滿意了,生日也不像夏訣的生日一樣,過後還會補辦一次的,不過,夏語澹也樂得清靜,並不難過,所以這件首飾還沒有示與人前,原樣拿出來送禮最合適不過了。
上頭金銀拉出來的絲線,大大一團堆出五片花瓣,其實都沒有一兩重,難得的是工藝,倒是花心上一顆蓮子大的珍珠,圓渾的在光照下泛著一點淡淡的紫光,抵過了金銀的價值,劉家給未來媳婦準備的聘禮,是沒有這樣名貴的首飾,香嵐心動的收下道:“謝謝姑娘破費了,我們家裏雖然有些錢,也拿不住這樣的好東西,我舔著臉代我大哥謝過姑娘了,我們家為了大哥,聘禮都置辦了好幾年,再加這跟好釵,想來吳來興家能感受我家的心意。”
吳來興是紫萍的父親,吳來興是夏府的管事,專管主子們出行的事,在一眾管事裏,地位極高,算二把手了,侯府管事一把手是周顯。
奴才沒有婚姻自由,到了年紀主子發話哪個配哪個,就是父母也做不得主,但混到管事那一撥的奴才,也有一定的選擇權,選好了人可以去求主子恩典,吳家,劉家都有這個體麵的,隻要兩家你情我願,主子很少駁迴。
隻是現在,夏語澹終於聽出了香嵐頹喪的口氣,道:“吳家那頭……是還沒有說通嗎?”
香嵐思慮再三,道:“我們兩家都是管事,兩家也不差多少,隻是我大哥常年在和慶府,不比京城裏跟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小廝,品行落在大夥兒的眼裏,有眼睛的都看的見,那什麽,酒香奈何巷子深,還得有人吆喝著,外人才能知道我大哥的好。我有一個冒撞的主意,姑娘是再清楚不過我大哥的品行的,我想煩姑娘找個沒人的時機,和紫萍提一提,她雖然害臊,這樣的終身大事,姑娘你細細的說說我大哥的品行,和我爹娘的為人,她也得聽聽一耳朵,隻要她聽下去,這門親事就穩妥了,我們兩家再去求太太恩典。”
啊……
夏語澹心裏就冒出了這個字。夏語澹成熟的靈魂,是很樂意給人牽牽紅線,把有情有義的男女做成堆,可是,這個十一歲的身子,來幹媒婆的活兒,合適嗎?更重要的是,以主子的身份去和奴婢說這種事,不是夏語澹往自己臉上貼金,總有種以勢壓人的感覺,劉大哥人是很好的,可是這個事,怎麽有點不是我坑她,就是被人坑的感覺。隻是這會子,夏語澹抹不開情分一口拒絕,道:“這個主意是個……主意,隻是我還小呢,不懂這裏頭的事,親事是要講緣分的吧,這種終身大事,我也不能摻合太多,總要你們兩家把該商量的,都商量出個結果來,才好去求太太的恩典。”
香嵐焦急的道:“若有辦法,我也不向姑娘開這個口了。我們家吃虧就吃虧在一大家子常年遠在千裏之外,府裏麵沒幾個知道我們一家的品行,所以才想讓姑娘說幾句公道的話,姑娘隻需一張口,就抵過別人千言萬語了,這也是我大哥一輩子的大事呀,姑娘就看著……就幫一迴吧!”香嵐沒有說出口,可那個意思很明白。一邊拍著馬屁,一邊挾恩討情。
夏語澹實在痛快不起來,隻能艾艾道:“那我就略提一提,探探紫萍姐姐的口風。”
香嵐滿意的告辭,陰影裏,她的眉眼透露出一絲頤指氣使的神情,雖然劉家人沒有讓香嵐拜托夏語澹這種事,但是香嵐不甘心,養了她那麽多年,關鍵時刻,她總得有點用不是!
夏語澹很鬱悶,明知此事有些不妥當,也不忍撒手不管,一個好媳婦,得益三代人,若紫萍是劉家的好媳婦,錯過了真是可惜了。
琉璃捧著香爐來薰屋子,一個小南瓜大的白玉骨瓷香爐,嫋嫋的香煙往外冒著,琉璃看見夏語澹滿臉的官司,出聲道:“依我看著,這事不太妥當,背著人我們也說過這個話,聽她話裏的意思,是看不上劉家。”
夏語澹皺眉問道:“為什麽看不上,是劉家不在京城裏,不知他們一家的品行,而連考慮都不考慮嗎?”
琉璃搖著頭笑道:“不用再看品行,就劉家遠在距京城的千裏之外,紫萍就不肯的,天下哪一塊寶地比京城更繁華,而且劉家管著莊子,天天日曬風吹的,紫萍可受不來這個罪。 ”
夏語澹爭著為劉家說項,道:“遠離京城有什麽不好的,日曬風吹,也曬吹不到紫萍頭上,你是沒看見,劉嫂子四十幾的人,雖然比府裏管事媳婦看著蒼老一下,也是過得和和樂樂的。日子還是過得很滿意的。”
琉璃直言道:“香嵐說兩家差不多,可是在吳家眼裏,就是在我眼裏,兩家就差著呢,吳家用著兩個仆人,紫萍在太太屋裏是二層主子,在家裏可是正經主子,劉家聽說一個仆人都不請,那紫萍嫁過去,又這麽千裏迢迢的,什麽事都是媳婦操持了。日曬風吹,是曬吹不到紫萍頭上,但曬吹到了男人身上,紫萍可不喜歡粗糙的男人。”
啊……夏語澹又冒出了這種感慨,若如琉璃所言屬實,紫萍是已經看不上劉家及劉大哥。
☆、第五十二章 龍爪
劉大叔這個管事,就管著一千畝地的小小莊子,人又忠厚老實,不敢瞞上欺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劉家在某些人眼裏是沒有吳家那麽風光;莊子所在的麻家頭村,當然和京城不能比,肉都不是隨時有得買,要趕早趕集,要走很遠的路;劉大哥和劉大叔一樣,常年在田間勞作,皮膚曬得黝黑,看著像二十出頭的人,是不比在侯府聽用的小廝,細皮嫩臉的,但劉大哥身材高大,五官端正,是個很陽剛的男人。從夏語澹的體會來說,劉家父慈子孝,夫妻敬愛,一家子除了香嵐刁蠻些,都是厚道的人,總體來說真是好人家,可能寄養的眼光和當兒媳婦的眼光不一樣,原來紫萍看不上呀!
琉璃侯了一會兒,看夏語澹沒再問話,走出去叫小麥拿一把艾草去薰一薰屋外的牆角根,尤其是麵著薔薇花架的那個地方,蚊蟲比別處多些,要多熏一會兒。夏天又到了,中午,傍晚,臨睡前,一天薰三次,倒也不會被蚊蟲騷擾。夏語澹歪著頭看琉璃和小麥忙活,琉璃已經有對象了,是侯府名下一處鋪子的夥計,兩人是青梅竹馬的情分,隻等到後年二十歲,就放出去嫁人,夏語澹還是深信琉璃的話,紫萍及吳家,看不上劉大哥及劉家。夏語澹能感受到香嵐恭敬的外表下對自己的慢待,慢待就慢待吧,夏語澹知道自己注定是不能得所有人敬意的,她的慢待,在小時候,在劉家的時候都不能讓自己少一塊肉,現在就更不能對自己構成實質的傷害了。倒是劉家其他人,生活在和慶府的日子,也算對自己忠心,能幫一把還是幫一把的好,夏語澹把琉璃叫進來,再問:“紫萍今年二十,香嵐的大哥今年也二十了,他們做配年紀上正合適,條件劉家雖然略比她家差些,在府裏也是排得上的,怎麽就看不上呢?我說句直白的話,家生子就那麽幾個,紫萍看不上劉家還有更好的不成?”
琉璃欲言又止,沒有馬上接口,夏語澹有點成算,點著自己的耳朵笑道:“你隻管告訴我,我這隻耳朵進,這隻耳朵出,再不告訴一人,連香嵐也不告訴,你要知道,要迴絕一個人,隨便找都是理由。我現在不忍心的,不是迴絕香嵐,而是她身後的劉家。若她有更好的選擇,人往高處走,自然不能誤了她的前程。”
“我以前在太太屋裏,多是她帶著,在她手下做事,她有什麽話也願意和我說說,再有一些,不用說,言語裏也能露出來。”琉璃笑道:“她性氣高,確實有個想法。周大娘的二兒子,少時陪著三少爺讀書,十五歲上,太太看他出息,就放了他的身契,這些年一直在家讀書,聽說蒙太太的恩典,入了仕宦之道,在沿著河道不知哪個縣當了主簿,他今年二十一二的年紀,尚未婚配。”
夏語澹了然道:“原來是他家,這個人不是奴籍了,我剛剛想了一圈府裏的人,就沒想到他。士農工商,周嫂子的兒子有這麽大的出息,直接晉升為士,可不是個香餑餑,劉家拍馬也趕不上。紫萍有這樣的性氣,劉家及不上也不冤了。”
周大娘就是周顯家的,他們家是喬氏的死忠,隻要喬氏吩咐了,什麽殺人放火的事都能眼不眨的幹了,這樣的好奴才,當然要大力提拔了。紫萍有這樣的心思,就算配給了劉大哥當媳婦,劉家也供養不起了。
有這個緣故,香嵐來探進度的時候,夏語澹就直接推脫了,連理由都不用找,主子不給奴才辦事,還需要給理由嗎?規矩放著,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奴才們的,是主子之命,喬氏才是當家的正主。香嵐心裏少不得罵夏語澹幾句沒用,不過,夏語澹一向沒什麽用,香嵐就是來她這兒撞一撞運氣,能說服紫萍迴心轉意是賺的,現在通過這個沒用的六姑娘走紫萍的路不通,總還有其他辦法使勁,紫萍過了正月才放出去,還有六七個月的時間。
入了炎炎夏日,劉家人的心情就像在太陽下烤的那樣煎熬,因為宮中皇後鳳體違和,嚴重到臥床不起的程度,喬氏,石氏兩個侄媳婦,段氏,趙氏幾個侄孫媳婦,幾次入宮探望,夏文衍還去各處寺廟尋僧問道,燒香許願,百般忙亂。到了九月初,夏氏身體漸漸好起來,隻是敗過一次的身體大不如前,操勞不得,皇上便抬舉了一個在潛邸時的老人李氏,原是敬妃,晉為貴妃,協助皇後料理宮務。
坤寧宮中,喬氏扶著皇後走了一會兒散散悶,再扶著皇後坐到一張臥榻上。
盛年時的皇後,一張芙蓉瓜子臉,麵容秀美,眉眼和善,是溫柔入骨的美人;現在的皇後,五十出頭,一場大病消瘦了許多,女人年過五十,過分的消瘦就顯得蒼老,皇後也不能幸免,眼角邊的魚尾紋,鼻翼下的法令紋,擋都擋不住的顯現出來,唯一沒變的,是她溫柔帶點淡淡自憐的氣質。
皇後手輕輕一指,讓喬氏也坐。喬氏是侄兒媳婦,不能與皇後同坐榻上,坐在了榻邊的楠木雲龍紋圓凳上。
喬氏看著皇後這樣毫無修飾過的麵容,關切的道:“家裏上下,時時惦記著娘娘的身體,隻是她們沒有身份,不能晉見。”
皇後摸著自己的臉,木木的道:“我現在這個樣子,是不是憔悴了很多?”
喬氏不想說違心的奉承話,道:“娘娘不為了旁人,什麽人都不用多想,就為了自個兒,也要自己珍重自己!”
皇後淒然而笑,和左右道:“把歆兒和媖兒種的那株龍爪抬來,我要看著。”
皇太孫趙翊歆,平都公主趙媖,這世上,隻是帝後才能這樣稱唿他們。
兩個宮人抬著一個青瓷花盆進來,放在榻上的桌幾上。花株十寸高,莖幹筆直的拔起,鮮紅色的傘形花序一團一團的挨在一起,花瓣倒披針形,花柱外卷細長。
龍爪花,又名曼陀華沙,草本花卉,有的品種先抽葉,葉枯後開花;有的品種,在花期末抽葉,總之,開花時看不到葉,有葉子時看不到花。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花開一千年,葉落一千年,花葉生生錯過,相識相知不想見,因此,有人以此斷它不祥而惡之,但因它色彩豔麗,喜愛它的人,也拿它當喜慶之用。
皇後看著龍爪的目光漸漸柔化,道:“媖兒養了這種花三年,年年隻是長葉不開花,挪給了歆兒養,第一年就開得那麽熱鬧。”
皇後哪兒是想看花,皇後是想看人,丈夫,兒子,孫子!可是幾十年的夫妻,夫妻之事難於外人道哉,皇後自問幾十年來端慎不怠,奈何帝心深不可測;太子倒是很好,可是太子去了;自從太子去後,皇上下旨,把平都公主移到太後宮中養育,太孫抱去了自己的乾清宮,帝王之家和百姓之家可不一樣,隔著層層宮牆,皇後一年也見不了孫女孫子幾次。連太醫都向皇上建言,皇後是清苦寂寞,鬱鬱而病的,若是有個孩子能承歡膝下,有所寄托,待心情舒暢,身體自然好了。皇上隻是淡漠一笑,命太醫日夜照看,又宣高恩侯府的人入宮陪侍,皇後依然是獨居中宮,皇上和太孫避去了西苑。
皇後看著花,想著人,看著看著,含著眼淚道:“皇上還在怨我,怨我沒有教好太子……”
喬氏倏然跪到皇後階前。“起來,快起來。”皇後見喬氏突然跪了,略略彎腰把喬氏攙起來,喬氏怎可讓皇後攙起,還沒有跪穩就起來坐迴了位置,勸道:“太子之事,娘娘有何過錯,娘娘不該自我苛刻而日夜自責,若太子在天有靈,也不忍見娘娘如此自傷。”
皇後悲感道:“以前,我總是這樣開解我自己:我還有太子,我至少,還有太子。自從太子去了,我這心裏,一下子就沒了著落。”
“這些天,幾位殿下沒有過來?”喬氏問的是德陽公主,平都公主和皇太孫。喬氏知道皇上有些乖僻,自親把太孫教養在乾清宮,一眾嬪妃包括皇後都靠後,但日常宮中生活究竟怎麽樣,喬氏也不能和不敢,打探得仔仔細細。
“來了,又走了!這花還是歆兒抱在手裏,前天拿過來的,在我這裏,坐了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就走了。他這麽大了,在我這裏坐一坐,我雖然看著喜歡,也沒有太子那會兒的心境了。我連他愛吃什麽都不清楚!”皇後惆悵道:“自從太子走後,我這心一下子就空了,空蕩蕩的,有時候想想,恨不得隨了太子去了,我們娘倆兒,在那一世裏也好有個伴兒。”
喬氏勉勵道:“娘娘千萬珍重,不可如此自棄。娘娘不要想過去的人,也不要多想以後的人,隻想想自己。娘娘是皇後,是同皇上一體的皇後,上擔宗廟社稷,下掌天下命婦,至尊至貴。”
皇後歪著身子靠在榻上,道:“是呀,熬了那麽久,才熬到這個位置!”停了半晌,又道:“上迴的事,我向皇上提了個頭,皇上說,這個孫子媳婦,要慢慢挑,要挑一個模樣好,性情好的,瞧著意思,還是按太宗皇帝定的規矩找,所以,我想著,也別耽誤彤兒了。前後兩朝正妃都出自同一姓氏,曆朝曆代還沒有哪家外戚有如此榮寵,若是納之,雖然皇家的嬪妃不是尋常官宦之家的姬妾,可我深思著,還是太委屈彤兒了。”
“愧不當此言,是我的那個孩子,福分不夠。”喬氏連忙應答。
皇子皇孫,早則十四五歲,晚則十七八歲娶正妃,太孫今年十一歲,想要怎麽樣的人,現在可以相看起來了,皇家媳婦可不是種蘿卜,秋天種了,當年冬天就可以拔了。皇家每次選妃,早幾年就開始動了,層層選秀都是明麵上的,麵子下的,又費了多少功夫?一方麵,皇家早派人暗中訪查了;另一方麵,想一步登天的人,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什麽美名,孝名,賢名,哪個入宮的女人,不是頂著各種造勢,或是,確實苦心經營出來的好名氣入宮的。
從太孫落地開始,盯著太孫妃位置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先太子妃娘家是廣恩伯府,其實太孫是太子後宮一個才人所出,不是太子妃親生,太子妃也早在太孫落地前就在大報恩寺出家了,廣恩伯府依然每年有人為了這個事登門,更別說,皇後娘家高恩侯府,刺探消息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在這樣的環境下,夏家的人,不心動都難,誰能守著一個寶庫而目不斜視呢。
上迴的事,倒不是喬氏提的,是夏文衍有一次入宮探視皇後提了一下,民間都是表親表親,親上加親,夏文衍才大膽有了這個想法,自己的姑父姑母,提不成還是親戚,萬一萬一提成了呢!皇後常年見夏爾彤這個侄孫女,雖然看她相貌實在太一般,但娶妻娶賢,納妾納色,比起不知哪個地兒選出來的孫子媳婦,也是傾向自己的娘家人,兩個人這麽一對,皇後就轉頭向皇上說了一句,當時隻是說,想留侄孫女常住宮中陪伴自己,觀其品行,女孩子的品行觀起來幹什麽,其意不言自明。皇上未準皇後之請。
皇後僵硬的笑了一下,道:“什麽福分不福分的,要論起福分,誰家也不能和皇室比了,那樣皇室還怎麽娶媳婦。隻是太宗定下了那樣的規矩,小戶采選,這個規矩倒是讓一眾高門貴女失了先機,反不能晉升皇室之列。我記得你還有兩個女兒,不知道她們怎麽樣?”
喬氏推辭道:“她們癡長於太孫殿下,又資質愚魯,實在配不上太孫殿下。”
對皇後夏文衍來說,那些女兒都是夏家的血脈,誰掙到了這份潑天的榮華富貴對夏家都是一樣的,可是,這份榮耀對喬氏可不一樣。喬氏心裏隻有夏爾彤一個女兒,至於夏爾釧夏語澹兩個庶女,隻是家裏養的兩個閑人而已,自己的女兒都沒有這份福氣,還輪得到她們?喬氏從未想過,像某些愚蠢的貴婦那樣,把庶女作踐成妾,去換榮華富貴,喬氏不屑如此作踐庶女,也不屑享用那樣換來的榮華富貴。喬氏隻打算把她們養到十五歲,給一份公中的嫁妝,找個願意要庶女的人家嫁了就完了,定襄伯府受寵的庶女,都是嫁給一個白身,侯門不受寵的庶女,就看她們那一年的造化了,反正現在,喬氏是沒有這個閑心,給她們物色的。
皇後知道喬氏性子剛直,不通曲折,也就暫時算了,又說起別的閑話。
話間,李貴妃前來問安,皇後並不見她,隻是指了一個女官出去招待她,想來,是宮務上的一些事情相詢。
皇後之權,首要之一,就是執掌宮務,以前太後健在,太後愛攬事,皇後出於孝道不得不聽從太後之命,太後一個指令,皇後一個動作,現在皇後名符其實的接手宮務不足一年,又被李貴妃分走一半,夏家不得不為皇後懸心,喬氏也因李貴妃到來露出焦慮之色。
皇後一笑而過,道:“李氏是最早幾個服侍皇上的宮女出身,至今連一個娘家人都找不出來,比我還早兩年在皇上身邊,幾十年了,無寵無子,皇上一年也不會招她伴駕一次,若不是我精神不濟,也想不起這個有用的人來。幾十年了,李氏服侍我一向恭敬,這些天晉為貴妃也是一樣,不改其心,有這個人幫著我,有些瑣事,我也樂得撩開手。”
皇後的性子,最讓人稱頌的一點,就是恬淡自守,讓外人指摘的,也是恬淡自守太過。被太後壓製二三十年是處變不驚,現在被皇上分權,也是處變不驚。不懂的人會覺得夏氏這個皇後做得實在窩囊,其實,若皇後不做得窩囊點,可能早保不住這個後位的,這些隱秘的厲害,皇後懂得分寸就夠了,也不能向外人道出口,對娘家人就跟不能說了。
“娘娘能那麽想得開就好了,家裏還在為娘娘懸心,看來是我們多慮了!”喬氏笑著迎合道:“皇上是長情之人!”
皇上的後宮,皇後是原配,後宮妃嬪,一品妃位,貴淑賢德,隻因為要抬舉李氏協理宮務,才用了貴妃的頭銜,排後的惠妃,成妃,麗妃,順妃,肅妃,都是皇上尚是皇孫皇子時,王府的舊人,皆無子。兩位公主,大公主是王府孺人生的,公主出生時那位孺人在坐月子時就死了,二公主出生時,皇上已登大寶,生下了公主她的生母還是婕妤,隻到她死後,二公主有了德陽的封號後,才追封她為敬妃。皇上繼位二十年也進了幾十個新人,都在嬪以下的位份熬著,而且熬出頭的機會渺茫渺茫,這也是皇後能做到恬淡自守的原因之一,能動搖皇後之位的女人,已經不存在了,其他些許的退讓,也不值得深究。
皇後虔心道:“我倒是希望皇上能多寵愛幾個女人。後宮這些粉黛,竟無一人能皇上龍心歡暢,也是我這個皇後不賢!”
外人揣測,皇上隻有太子一子,是因為皇後善妒,或是,皇上有什麽隱疾,三十年了,隻有皇後有權翻閱彤史,才知道一些,皇上隻是因為不動情而薄幸而已。
☆、第五十三章 燙傷
怡然居
夏語澹關注著眼前鋪滿桌炕的料子,沒有注意夏爾彤看向自己陰測測的眼神。
夏爾彤那樣陰測測的眼神一閃而逝,清冷的向兩個庶姐道:“四舅舅送來的蜀錦,除了給三位太太的,其餘都在這裏了,太太說自家姐妹,每個人得兩塊,做秋冬的衣裳,你們選兩塊。”
喬四老爺喬庸,當過一任湖廣都指揮使,後又調入四川,也是都指揮使,已經做到了第二任了。喬氏真的是集萬千寵愛長大的貴女,出嫁這麽多年了,父兄還時時記著她,尤其是這個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正二品的都指揮使,無旨不能迴京,十幾年在外為官,迴朝的次數手指都數得過來,但每次差人往京城送東西,淇國公府一份,高恩侯府也有一份,不落下出嫁的妹妹。
一匹等於十丈,一丈等於十尺,三尺布是一米長,所以一匹布能做十幾套衣裳,普通人家買布都是按尺買。蜀錦貴重,喬四老爺送來的蜀錦也不是成匹成匹的,這幾年蜀地新織的品種花色各三丈,三丈布至少可以做兩身衣裳。喬四老爺原就是為了妹妹和她的孩子們穿個新鮮,買正匹做十幾身一樣衣裳幹什麽,每種圖案紋樣裁一塊就好了。因此現在夏爾彤的屋子裏,放了二十幾塊蜀錦料子。
喬四老爺曆年送的東西,都是喬氏私產,但喬氏也不會獨享,這些料子就拿出來分給三房七個姑娘,由夏爾彤分派。夏爾釧謙辭道:“怎麽讓我們先選,長幼有序,還有大姐姐前頭四位姐姐呢?”
夏爾彤眉毛一挑,笑道:“現在三房已經分家了,分家就要有個分家的樣子,便是送與幾位姐姐,也是我這裏按著每人兩塊挑好了,給她們送去,難道我這裏是布料鋪子,她們上門來選不成!而且,我舅舅送來的東西,每一塊都是很好的,隻看各人喜歡罷了,況且大姐姐現兒又不在家裏,若單為了等她,也太耽誤幾位姐姐了,五姐姐既然那麽想著大姐姐,大姐姐喜歡淺藍色,五姐姐別選那幾塊就是了。”
“舅老爺舅太太送來的東西,每件精致,都一樣,都一樣的!”自從夏爾釧套近乎叫了梅氏一聲舅母,梅氏當眾借了一支簪子駁迴之後,夏爾釧再也不那麽熱臉貼冷屁股了,還是叫迴了敬稱。喬四夫人舒氏一直隨喬致在任上。
琳琅滿目的蜀錦夏語澹看著很喜歡,每一塊布就是一件藝術品,雖然不能每一塊布都展開細細的,慢慢的欣賞一遍,夏語澹就著隨處的擺放,也看了一圈,挑了兩塊。
“六妹妹,你怎麽挑了兩塊一樣的?”夏爾釧帶了一點不滿問道。進怡然居之前,夏爾釧已經和夏語澹商量好了,分得的兩塊布料,兩姐妹要互相分一半,這樣,兩個人就能做四身不同的蜀錦衣裳,夏語澹選了兩塊一樣的鵝黃色團花浮紋的料子,不就隻有三身衣裳了?
“這兩塊不一樣呀。”夏語澹微笑著解釋道:“五姐姐你細瞧瞧,這一塊的團花浮紋,花朵多是含羞半綻,你看這隻蝴蝶,還在花間繞著;這一塊的團花浮紋,花朵已經盡情怒放,繞在花間的蝴蝶,已經棲在花枝上。”更難得的是,這些花和蝴蝶,用的是一樣的織法和顏色,可見它們是同一朵花,同一隻蝴蝶。
夏爾釧剛剛是挑花眼了,沒有注意到細節,現在定睛一看,讚道:“設計這些料子的人可真費了功夫,能迎合我們這樣富貴之家的心思。”
一樣的花紋圖案設計出這樣細微的變化,就是為了富貴之家準備的。富貴人家的太太姑娘,一天要換好幾身衣裳,可真正的富貴人,也不願意像個暴發戶一樣,讓人一眼就看出來換過衣裳,要細看之下,才知道衣裳換過了,這樣的悶騷,才是真正的富貴。
夏爾釧沒有挑淺藍色的,選了一塊銀灰色連珠紋,一塊明紫色幾何紋。姑娘家誰不愛新衣裳,幾個人挑好了料子,還商量著裁成什麽樣式,加繡什麽花樣,配什麽首飾和發髻。既然東西都鋪出來了,又給二房夏爾敏夏爾潔,三房夏爾淇夏爾娟各選了兩塊,當即就讓丫鬟們送過去,跟著夏爾釧來的春蘭,夏語澹來的小桃,也先把分到的料子拿迴去。如夏爾彤所說,每一塊蜀錦都是好的,又挑不出優劣來,且送人東西,姐妹之間,還需要那麽挑三揀四嗎。太刻意,就太小心眼了,反落了下乘。
三人說得口幹,杯中的水喝光了,夏爾彤一提桌上的茶壺,也是空的,揚聲往外道:“有人在嗎?上茶來!”
剛剛有四撥人出去給四個姑娘送料子,送東西最能得賞錢,丫鬟們都搶著辦這個差事兒,因此,怡然居空了大半人。夏爾彤喊一聲,一會兒才進來兩個老婆子,一人提著一壺還冒著熱氣的銅壺,一人抬著一套茶具。
夏爾彤給屋裏唯一的丫鬟脂紅使眼色,脂紅喝止她們入內道:“姑娘們正口渴呢,不要這麽滾燙的水,不是今早沏過一道蒙頂,我去拿。”
一個老婆子躬身道:“銀紅姑娘剛剛看過,哪壺茶裏不知怎麽,浮著一隻蟲子,已經不幹淨了,銀紅姑娘生怕別的水也不幹淨,讓我們都倒了,再烹新茶,水才燒開。”
夏爾彤擺手道:“這裏不用你們。”
兩個婆子隻得退著出去,還是胭紅提醒她們道:“不是說沒有別的水了,把東西放著呀。”
十幾匹展開的蜀錦還沒有收起來,老婆子不知道把東西放哪裏。
胭紅把門邊的案條上一對粉彩水瓶移了移,茶具和銅壺就放在了上頭。
夏語澹本來是和夏爾彤夏爾釧整理鋪出來的料子,即使是主子,也不能什麽都讓丫鬟做,自己一點不做事,夏爾釧用肩膀碰了碰夏語澹,用手指了指胭紅,胭紅正一個人衝著茶具。
夏語澹是真的口太渴了,未及多想就過去拿茶。胭紅隻有十歲,看著有嬌弱,但也知道七姑娘已經口渴了,所以把銅壺高高的舉起來,細流的注水到杯子裏,這樣水能快點涼下去,可是夏語澹剛剛走近,胭紅手一抖,滾滾的開水通過壺嘴傾下來。
“哇,哇!”開水迎麵澆來,夏語澹本能的大叫著逃開。
胭紅臉色大變,連忙扔了銅壺跪下,邊哭邊請罪,恐慌的落下眼淚道:“姑娘,姑娘,我……我……,銅壺太重!我沒有拿穩。”
仆從隻是不能私自夾帶東西,給主子傳遞東西是可以的。
香嵐原想拿著東西到夏訣的屋裏,然後引著夏語澹去夏訣那裏取,妹妹去哥哥屋裏,總要和哥哥說明來意,這樣,自己就又能在夏訣麵前露臉了,更甚一步,這些小東西若是引起夏訣了興趣,就最好了。圍繞在夏訣周圍的人太多了,香嵐少有機會露臉,一年來,還是夏訣知道夏語澹在自己父母手裏生活過一段時間,來臥曉軒的時候才帶著自己,因此,香嵐也很喜歡和臥曉軒的人往來。香嵐想是這樣想,但夏語澹已經說出了最妥帖的辦法,香嵐也不好駁迴,再按著原來的想法走,就太露骨了,所以點頭道:“這樣很好,每一樣東西我拿兩壇子出來,這次就我大哥一個人上來,帶了四擔子吃食,雇了兩個挑夫,從碼頭挑到家裏。”
劉家去年才上來過,劉家沒有連年上來過,夏語澹關切的問道:“是府裏有什麽事,還是你們家裏有什麽事?怎麽讓大哥一個人來,劉叔兒不用上來嗎?”
香嵐黯然無神,道:“我大哥今年二十了,早幾年,家裏就思量著給大哥求個樣樣穩妥的媳婦,這不,今年府裏要放一批人出去,我們家裏,看上了太太跟前的紫萍姐姐,真心想說來當媳婦。”
“瞧我,把這樣的大事都忘了。”夏語澹一拍腦袋,沒有注意香嵐說話的語氣,到自己的臥室拿了一個十寸長,兩寸寬的錦盒出來,當著香嵐的麵兒打開,裏麵是一根絞金銀絲嵌珍珠的薔薇花釵,夏語澹玩笑的道:“這個送給劉大哥,你代他收下。給劉大哥加一筆老婆本!”
夏語澹現在雖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是個沒錢的,沒有現錢,就算再怎麽扣的一毛不拔,還是有花錢的地方,月錢攢不下來,姐妹之間總有迫不得已湊份子的時候,還有之前說會和門房打好招唿,用什麽打招唿,還不是用錢打招唿。除了現錢之外,值錢的東西,屋裏的擺設是要裝點門麵的,首飾盒裏那些累絲金鳳之類的,夏語澹有的,夏爾彤夏爾釧也有一套,規定了節日時要戴的,夏語澹也無權送入。這根絞金銀絲嵌珍珠的薔薇花釵,是今年在府裏過第一個生日,公中送來的壽禮,每個姑娘壽辰,公中都要送一份禮,因夏語澹的生日是先太子的忌日,能有點東西,夏語澹就很滿意了,生日也不像夏訣的生日一樣,過後還會補辦一次的,不過,夏語澹也樂得清靜,並不難過,所以這件首飾還沒有示與人前,原樣拿出來送禮最合適不過了。
上頭金銀拉出來的絲線,大大一團堆出五片花瓣,其實都沒有一兩重,難得的是工藝,倒是花心上一顆蓮子大的珍珠,圓渾的在光照下泛著一點淡淡的紫光,抵過了金銀的價值,劉家給未來媳婦準備的聘禮,是沒有這樣名貴的首飾,香嵐心動的收下道:“謝謝姑娘破費了,我們家裏雖然有些錢,也拿不住這樣的好東西,我舔著臉代我大哥謝過姑娘了,我們家為了大哥,聘禮都置辦了好幾年,再加這跟好釵,想來吳來興家能感受我家的心意。”
吳來興是紫萍的父親,吳來興是夏府的管事,專管主子們出行的事,在一眾管事裏,地位極高,算二把手了,侯府管事一把手是周顯。
奴才沒有婚姻自由,到了年紀主子發話哪個配哪個,就是父母也做不得主,但混到管事那一撥的奴才,也有一定的選擇權,選好了人可以去求主子恩典,吳家,劉家都有這個體麵的,隻要兩家你情我願,主子很少駁迴。
隻是現在,夏語澹終於聽出了香嵐頹喪的口氣,道:“吳家那頭……是還沒有說通嗎?”
香嵐思慮再三,道:“我們兩家都是管事,兩家也不差多少,隻是我大哥常年在和慶府,不比京城裏跟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小廝,品行落在大夥兒的眼裏,有眼睛的都看的見,那什麽,酒香奈何巷子深,還得有人吆喝著,外人才能知道我大哥的好。我有一個冒撞的主意,姑娘是再清楚不過我大哥的品行的,我想煩姑娘找個沒人的時機,和紫萍提一提,她雖然害臊,這樣的終身大事,姑娘你細細的說說我大哥的品行,和我爹娘的為人,她也得聽聽一耳朵,隻要她聽下去,這門親事就穩妥了,我們兩家再去求太太恩典。”
啊……
夏語澹心裏就冒出了這個字。夏語澹成熟的靈魂,是很樂意給人牽牽紅線,把有情有義的男女做成堆,可是,這個十一歲的身子,來幹媒婆的活兒,合適嗎?更重要的是,以主子的身份去和奴婢說這種事,不是夏語澹往自己臉上貼金,總有種以勢壓人的感覺,劉大哥人是很好的,可是這個事,怎麽有點不是我坑她,就是被人坑的感覺。隻是這會子,夏語澹抹不開情分一口拒絕,道:“這個主意是個……主意,隻是我還小呢,不懂這裏頭的事,親事是要講緣分的吧,這種終身大事,我也不能摻合太多,總要你們兩家把該商量的,都商量出個結果來,才好去求太太的恩典。”
香嵐焦急的道:“若有辦法,我也不向姑娘開這個口了。我們家吃虧就吃虧在一大家子常年遠在千裏之外,府裏麵沒幾個知道我們一家的品行,所以才想讓姑娘說幾句公道的話,姑娘隻需一張口,就抵過別人千言萬語了,這也是我大哥一輩子的大事呀,姑娘就看著……就幫一迴吧!”香嵐沒有說出口,可那個意思很明白。一邊拍著馬屁,一邊挾恩討情。
夏語澹實在痛快不起來,隻能艾艾道:“那我就略提一提,探探紫萍姐姐的口風。”
香嵐滿意的告辭,陰影裏,她的眉眼透露出一絲頤指氣使的神情,雖然劉家人沒有讓香嵐拜托夏語澹這種事,但是香嵐不甘心,養了她那麽多年,關鍵時刻,她總得有點用不是!
夏語澹很鬱悶,明知此事有些不妥當,也不忍撒手不管,一個好媳婦,得益三代人,若紫萍是劉家的好媳婦,錯過了真是可惜了。
琉璃捧著香爐來薰屋子,一個小南瓜大的白玉骨瓷香爐,嫋嫋的香煙往外冒著,琉璃看見夏語澹滿臉的官司,出聲道:“依我看著,這事不太妥當,背著人我們也說過這個話,聽她話裏的意思,是看不上劉家。”
夏語澹皺眉問道:“為什麽看不上,是劉家不在京城裏,不知他們一家的品行,而連考慮都不考慮嗎?”
琉璃搖著頭笑道:“不用再看品行,就劉家遠在距京城的千裏之外,紫萍就不肯的,天下哪一塊寶地比京城更繁華,而且劉家管著莊子,天天日曬風吹的,紫萍可受不來這個罪。 ”
夏語澹爭著為劉家說項,道:“遠離京城有什麽不好的,日曬風吹,也曬吹不到紫萍頭上,你是沒看見,劉嫂子四十幾的人,雖然比府裏管事媳婦看著蒼老一下,也是過得和和樂樂的。日子還是過得很滿意的。”
琉璃直言道:“香嵐說兩家差不多,可是在吳家眼裏,就是在我眼裏,兩家就差著呢,吳家用著兩個仆人,紫萍在太太屋裏是二層主子,在家裏可是正經主子,劉家聽說一個仆人都不請,那紫萍嫁過去,又這麽千裏迢迢的,什麽事都是媳婦操持了。日曬風吹,是曬吹不到紫萍頭上,但曬吹到了男人身上,紫萍可不喜歡粗糙的男人。”
啊……夏語澹又冒出了這種感慨,若如琉璃所言屬實,紫萍是已經看不上劉家及劉大哥。
☆、第五十二章 龍爪
劉大叔這個管事,就管著一千畝地的小小莊子,人又忠厚老實,不敢瞞上欺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劉家在某些人眼裏是沒有吳家那麽風光;莊子所在的麻家頭村,當然和京城不能比,肉都不是隨時有得買,要趕早趕集,要走很遠的路;劉大哥和劉大叔一樣,常年在田間勞作,皮膚曬得黝黑,看著像二十出頭的人,是不比在侯府聽用的小廝,細皮嫩臉的,但劉大哥身材高大,五官端正,是個很陽剛的男人。從夏語澹的體會來說,劉家父慈子孝,夫妻敬愛,一家子除了香嵐刁蠻些,都是厚道的人,總體來說真是好人家,可能寄養的眼光和當兒媳婦的眼光不一樣,原來紫萍看不上呀!
琉璃侯了一會兒,看夏語澹沒再問話,走出去叫小麥拿一把艾草去薰一薰屋外的牆角根,尤其是麵著薔薇花架的那個地方,蚊蟲比別處多些,要多熏一會兒。夏天又到了,中午,傍晚,臨睡前,一天薰三次,倒也不會被蚊蟲騷擾。夏語澹歪著頭看琉璃和小麥忙活,琉璃已經有對象了,是侯府名下一處鋪子的夥計,兩人是青梅竹馬的情分,隻等到後年二十歲,就放出去嫁人,夏語澹還是深信琉璃的話,紫萍及吳家,看不上劉大哥及劉家。夏語澹能感受到香嵐恭敬的外表下對自己的慢待,慢待就慢待吧,夏語澹知道自己注定是不能得所有人敬意的,她的慢待,在小時候,在劉家的時候都不能讓自己少一塊肉,現在就更不能對自己構成實質的傷害了。倒是劉家其他人,生活在和慶府的日子,也算對自己忠心,能幫一把還是幫一把的好,夏語澹把琉璃叫進來,再問:“紫萍今年二十,香嵐的大哥今年也二十了,他們做配年紀上正合適,條件劉家雖然略比她家差些,在府裏也是排得上的,怎麽就看不上呢?我說句直白的話,家生子就那麽幾個,紫萍看不上劉家還有更好的不成?”
琉璃欲言又止,沒有馬上接口,夏語澹有點成算,點著自己的耳朵笑道:“你隻管告訴我,我這隻耳朵進,這隻耳朵出,再不告訴一人,連香嵐也不告訴,你要知道,要迴絕一個人,隨便找都是理由。我現在不忍心的,不是迴絕香嵐,而是她身後的劉家。若她有更好的選擇,人往高處走,自然不能誤了她的前程。”
“我以前在太太屋裏,多是她帶著,在她手下做事,她有什麽話也願意和我說說,再有一些,不用說,言語裏也能露出來。”琉璃笑道:“她性氣高,確實有個想法。周大娘的二兒子,少時陪著三少爺讀書,十五歲上,太太看他出息,就放了他的身契,這些年一直在家讀書,聽說蒙太太的恩典,入了仕宦之道,在沿著河道不知哪個縣當了主簿,他今年二十一二的年紀,尚未婚配。”
夏語澹了然道:“原來是他家,這個人不是奴籍了,我剛剛想了一圈府裏的人,就沒想到他。士農工商,周嫂子的兒子有這麽大的出息,直接晉升為士,可不是個香餑餑,劉家拍馬也趕不上。紫萍有這樣的性氣,劉家及不上也不冤了。”
周大娘就是周顯家的,他們家是喬氏的死忠,隻要喬氏吩咐了,什麽殺人放火的事都能眼不眨的幹了,這樣的好奴才,當然要大力提拔了。紫萍有這樣的心思,就算配給了劉大哥當媳婦,劉家也供養不起了。
有這個緣故,香嵐來探進度的時候,夏語澹就直接推脫了,連理由都不用找,主子不給奴才辦事,還需要給理由嗎?規矩放著,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奴才們的,是主子之命,喬氏才是當家的正主。香嵐心裏少不得罵夏語澹幾句沒用,不過,夏語澹一向沒什麽用,香嵐就是來她這兒撞一撞運氣,能說服紫萍迴心轉意是賺的,現在通過這個沒用的六姑娘走紫萍的路不通,總還有其他辦法使勁,紫萍過了正月才放出去,還有六七個月的時間。
入了炎炎夏日,劉家人的心情就像在太陽下烤的那樣煎熬,因為宮中皇後鳳體違和,嚴重到臥床不起的程度,喬氏,石氏兩個侄媳婦,段氏,趙氏幾個侄孫媳婦,幾次入宮探望,夏文衍還去各處寺廟尋僧問道,燒香許願,百般忙亂。到了九月初,夏氏身體漸漸好起來,隻是敗過一次的身體大不如前,操勞不得,皇上便抬舉了一個在潛邸時的老人李氏,原是敬妃,晉為貴妃,協助皇後料理宮務。
坤寧宮中,喬氏扶著皇後走了一會兒散散悶,再扶著皇後坐到一張臥榻上。
盛年時的皇後,一張芙蓉瓜子臉,麵容秀美,眉眼和善,是溫柔入骨的美人;現在的皇後,五十出頭,一場大病消瘦了許多,女人年過五十,過分的消瘦就顯得蒼老,皇後也不能幸免,眼角邊的魚尾紋,鼻翼下的法令紋,擋都擋不住的顯現出來,唯一沒變的,是她溫柔帶點淡淡自憐的氣質。
皇後手輕輕一指,讓喬氏也坐。喬氏是侄兒媳婦,不能與皇後同坐榻上,坐在了榻邊的楠木雲龍紋圓凳上。
喬氏看著皇後這樣毫無修飾過的麵容,關切的道:“家裏上下,時時惦記著娘娘的身體,隻是她們沒有身份,不能晉見。”
皇後摸著自己的臉,木木的道:“我現在這個樣子,是不是憔悴了很多?”
喬氏不想說違心的奉承話,道:“娘娘不為了旁人,什麽人都不用多想,就為了自個兒,也要自己珍重自己!”
皇後淒然而笑,和左右道:“把歆兒和媖兒種的那株龍爪抬來,我要看著。”
皇太孫趙翊歆,平都公主趙媖,這世上,隻是帝後才能這樣稱唿他們。
兩個宮人抬著一個青瓷花盆進來,放在榻上的桌幾上。花株十寸高,莖幹筆直的拔起,鮮紅色的傘形花序一團一團的挨在一起,花瓣倒披針形,花柱外卷細長。
龍爪花,又名曼陀華沙,草本花卉,有的品種先抽葉,葉枯後開花;有的品種,在花期末抽葉,總之,開花時看不到葉,有葉子時看不到花。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花開一千年,葉落一千年,花葉生生錯過,相識相知不想見,因此,有人以此斷它不祥而惡之,但因它色彩豔麗,喜愛它的人,也拿它當喜慶之用。
皇後看著龍爪的目光漸漸柔化,道:“媖兒養了這種花三年,年年隻是長葉不開花,挪給了歆兒養,第一年就開得那麽熱鬧。”
皇後哪兒是想看花,皇後是想看人,丈夫,兒子,孫子!可是幾十年的夫妻,夫妻之事難於外人道哉,皇後自問幾十年來端慎不怠,奈何帝心深不可測;太子倒是很好,可是太子去了;自從太子去後,皇上下旨,把平都公主移到太後宮中養育,太孫抱去了自己的乾清宮,帝王之家和百姓之家可不一樣,隔著層層宮牆,皇後一年也見不了孫女孫子幾次。連太醫都向皇上建言,皇後是清苦寂寞,鬱鬱而病的,若是有個孩子能承歡膝下,有所寄托,待心情舒暢,身體自然好了。皇上隻是淡漠一笑,命太醫日夜照看,又宣高恩侯府的人入宮陪侍,皇後依然是獨居中宮,皇上和太孫避去了西苑。
皇後看著花,想著人,看著看著,含著眼淚道:“皇上還在怨我,怨我沒有教好太子……”
喬氏倏然跪到皇後階前。“起來,快起來。”皇後見喬氏突然跪了,略略彎腰把喬氏攙起來,喬氏怎可讓皇後攙起,還沒有跪穩就起來坐迴了位置,勸道:“太子之事,娘娘有何過錯,娘娘不該自我苛刻而日夜自責,若太子在天有靈,也不忍見娘娘如此自傷。”
皇後悲感道:“以前,我總是這樣開解我自己:我還有太子,我至少,還有太子。自從太子去了,我這心裏,一下子就沒了著落。”
“這些天,幾位殿下沒有過來?”喬氏問的是德陽公主,平都公主和皇太孫。喬氏知道皇上有些乖僻,自親把太孫教養在乾清宮,一眾嬪妃包括皇後都靠後,但日常宮中生活究竟怎麽樣,喬氏也不能和不敢,打探得仔仔細細。
“來了,又走了!這花還是歆兒抱在手裏,前天拿過來的,在我這裏,坐了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就走了。他這麽大了,在我這裏坐一坐,我雖然看著喜歡,也沒有太子那會兒的心境了。我連他愛吃什麽都不清楚!”皇後惆悵道:“自從太子走後,我這心一下子就空了,空蕩蕩的,有時候想想,恨不得隨了太子去了,我們娘倆兒,在那一世裏也好有個伴兒。”
喬氏勉勵道:“娘娘千萬珍重,不可如此自棄。娘娘不要想過去的人,也不要多想以後的人,隻想想自己。娘娘是皇後,是同皇上一體的皇後,上擔宗廟社稷,下掌天下命婦,至尊至貴。”
皇後歪著身子靠在榻上,道:“是呀,熬了那麽久,才熬到這個位置!”停了半晌,又道:“上迴的事,我向皇上提了個頭,皇上說,這個孫子媳婦,要慢慢挑,要挑一個模樣好,性情好的,瞧著意思,還是按太宗皇帝定的規矩找,所以,我想著,也別耽誤彤兒了。前後兩朝正妃都出自同一姓氏,曆朝曆代還沒有哪家外戚有如此榮寵,若是納之,雖然皇家的嬪妃不是尋常官宦之家的姬妾,可我深思著,還是太委屈彤兒了。”
“愧不當此言,是我的那個孩子,福分不夠。”喬氏連忙應答。
皇子皇孫,早則十四五歲,晚則十七八歲娶正妃,太孫今年十一歲,想要怎麽樣的人,現在可以相看起來了,皇家媳婦可不是種蘿卜,秋天種了,當年冬天就可以拔了。皇家每次選妃,早幾年就開始動了,層層選秀都是明麵上的,麵子下的,又費了多少功夫?一方麵,皇家早派人暗中訪查了;另一方麵,想一步登天的人,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什麽美名,孝名,賢名,哪個入宮的女人,不是頂著各種造勢,或是,確實苦心經營出來的好名氣入宮的。
從太孫落地開始,盯著太孫妃位置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先太子妃娘家是廣恩伯府,其實太孫是太子後宮一個才人所出,不是太子妃親生,太子妃也早在太孫落地前就在大報恩寺出家了,廣恩伯府依然每年有人為了這個事登門,更別說,皇後娘家高恩侯府,刺探消息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在這樣的環境下,夏家的人,不心動都難,誰能守著一個寶庫而目不斜視呢。
上迴的事,倒不是喬氏提的,是夏文衍有一次入宮探視皇後提了一下,民間都是表親表親,親上加親,夏文衍才大膽有了這個想法,自己的姑父姑母,提不成還是親戚,萬一萬一提成了呢!皇後常年見夏爾彤這個侄孫女,雖然看她相貌實在太一般,但娶妻娶賢,納妾納色,比起不知哪個地兒選出來的孫子媳婦,也是傾向自己的娘家人,兩個人這麽一對,皇後就轉頭向皇上說了一句,當時隻是說,想留侄孫女常住宮中陪伴自己,觀其品行,女孩子的品行觀起來幹什麽,其意不言自明。皇上未準皇後之請。
皇後僵硬的笑了一下,道:“什麽福分不福分的,要論起福分,誰家也不能和皇室比了,那樣皇室還怎麽娶媳婦。隻是太宗定下了那樣的規矩,小戶采選,這個規矩倒是讓一眾高門貴女失了先機,反不能晉升皇室之列。我記得你還有兩個女兒,不知道她們怎麽樣?”
喬氏推辭道:“她們癡長於太孫殿下,又資質愚魯,實在配不上太孫殿下。”
對皇後夏文衍來說,那些女兒都是夏家的血脈,誰掙到了這份潑天的榮華富貴對夏家都是一樣的,可是,這份榮耀對喬氏可不一樣。喬氏心裏隻有夏爾彤一個女兒,至於夏爾釧夏語澹兩個庶女,隻是家裏養的兩個閑人而已,自己的女兒都沒有這份福氣,還輪得到她們?喬氏從未想過,像某些愚蠢的貴婦那樣,把庶女作踐成妾,去換榮華富貴,喬氏不屑如此作踐庶女,也不屑享用那樣換來的榮華富貴。喬氏隻打算把她們養到十五歲,給一份公中的嫁妝,找個願意要庶女的人家嫁了就完了,定襄伯府受寵的庶女,都是嫁給一個白身,侯門不受寵的庶女,就看她們那一年的造化了,反正現在,喬氏是沒有這個閑心,給她們物色的。
皇後知道喬氏性子剛直,不通曲折,也就暫時算了,又說起別的閑話。
話間,李貴妃前來問安,皇後並不見她,隻是指了一個女官出去招待她,想來,是宮務上的一些事情相詢。
皇後之權,首要之一,就是執掌宮務,以前太後健在,太後愛攬事,皇後出於孝道不得不聽從太後之命,太後一個指令,皇後一個動作,現在皇後名符其實的接手宮務不足一年,又被李貴妃分走一半,夏家不得不為皇後懸心,喬氏也因李貴妃到來露出焦慮之色。
皇後一笑而過,道:“李氏是最早幾個服侍皇上的宮女出身,至今連一個娘家人都找不出來,比我還早兩年在皇上身邊,幾十年了,無寵無子,皇上一年也不會招她伴駕一次,若不是我精神不濟,也想不起這個有用的人來。幾十年了,李氏服侍我一向恭敬,這些天晉為貴妃也是一樣,不改其心,有這個人幫著我,有些瑣事,我也樂得撩開手。”
皇後的性子,最讓人稱頌的一點,就是恬淡自守,讓外人指摘的,也是恬淡自守太過。被太後壓製二三十年是處變不驚,現在被皇上分權,也是處變不驚。不懂的人會覺得夏氏這個皇後做得實在窩囊,其實,若皇後不做得窩囊點,可能早保不住這個後位的,這些隱秘的厲害,皇後懂得分寸就夠了,也不能向外人道出口,對娘家人就跟不能說了。
“娘娘能那麽想得開就好了,家裏還在為娘娘懸心,看來是我們多慮了!”喬氏笑著迎合道:“皇上是長情之人!”
皇上的後宮,皇後是原配,後宮妃嬪,一品妃位,貴淑賢德,隻因為要抬舉李氏協理宮務,才用了貴妃的頭銜,排後的惠妃,成妃,麗妃,順妃,肅妃,都是皇上尚是皇孫皇子時,王府的舊人,皆無子。兩位公主,大公主是王府孺人生的,公主出生時那位孺人在坐月子時就死了,二公主出生時,皇上已登大寶,生下了公主她的生母還是婕妤,隻到她死後,二公主有了德陽的封號後,才追封她為敬妃。皇上繼位二十年也進了幾十個新人,都在嬪以下的位份熬著,而且熬出頭的機會渺茫渺茫,這也是皇後能做到恬淡自守的原因之一,能動搖皇後之位的女人,已經不存在了,其他些許的退讓,也不值得深究。
皇後虔心道:“我倒是希望皇上能多寵愛幾個女人。後宮這些粉黛,竟無一人能皇上龍心歡暢,也是我這個皇後不賢!”
外人揣測,皇上隻有太子一子,是因為皇後善妒,或是,皇上有什麽隱疾,三十年了,隻有皇後有權翻閱彤史,才知道一些,皇上隻是因為不動情而薄幸而已。
☆、第五十三章 燙傷
怡然居
夏語澹關注著眼前鋪滿桌炕的料子,沒有注意夏爾彤看向自己陰測測的眼神。
夏爾彤那樣陰測測的眼神一閃而逝,清冷的向兩個庶姐道:“四舅舅送來的蜀錦,除了給三位太太的,其餘都在這裏了,太太說自家姐妹,每個人得兩塊,做秋冬的衣裳,你們選兩塊。”
喬四老爺喬庸,當過一任湖廣都指揮使,後又調入四川,也是都指揮使,已經做到了第二任了。喬氏真的是集萬千寵愛長大的貴女,出嫁這麽多年了,父兄還時時記著她,尤其是這個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正二品的都指揮使,無旨不能迴京,十幾年在外為官,迴朝的次數手指都數得過來,但每次差人往京城送東西,淇國公府一份,高恩侯府也有一份,不落下出嫁的妹妹。
一匹等於十丈,一丈等於十尺,三尺布是一米長,所以一匹布能做十幾套衣裳,普通人家買布都是按尺買。蜀錦貴重,喬四老爺送來的蜀錦也不是成匹成匹的,這幾年蜀地新織的品種花色各三丈,三丈布至少可以做兩身衣裳。喬四老爺原就是為了妹妹和她的孩子們穿個新鮮,買正匹做十幾身一樣衣裳幹什麽,每種圖案紋樣裁一塊就好了。因此現在夏爾彤的屋子裏,放了二十幾塊蜀錦料子。
喬四老爺曆年送的東西,都是喬氏私產,但喬氏也不會獨享,這些料子就拿出來分給三房七個姑娘,由夏爾彤分派。夏爾釧謙辭道:“怎麽讓我們先選,長幼有序,還有大姐姐前頭四位姐姐呢?”
夏爾彤眉毛一挑,笑道:“現在三房已經分家了,分家就要有個分家的樣子,便是送與幾位姐姐,也是我這裏按著每人兩塊挑好了,給她們送去,難道我這裏是布料鋪子,她們上門來選不成!而且,我舅舅送來的東西,每一塊都是很好的,隻看各人喜歡罷了,況且大姐姐現兒又不在家裏,若單為了等她,也太耽誤幾位姐姐了,五姐姐既然那麽想著大姐姐,大姐姐喜歡淺藍色,五姐姐別選那幾塊就是了。”
“舅老爺舅太太送來的東西,每件精致,都一樣,都一樣的!”自從夏爾釧套近乎叫了梅氏一聲舅母,梅氏當眾借了一支簪子駁迴之後,夏爾釧再也不那麽熱臉貼冷屁股了,還是叫迴了敬稱。喬四夫人舒氏一直隨喬致在任上。
琳琅滿目的蜀錦夏語澹看著很喜歡,每一塊布就是一件藝術品,雖然不能每一塊布都展開細細的,慢慢的欣賞一遍,夏語澹就著隨處的擺放,也看了一圈,挑了兩塊。
“六妹妹,你怎麽挑了兩塊一樣的?”夏爾釧帶了一點不滿問道。進怡然居之前,夏爾釧已經和夏語澹商量好了,分得的兩塊布料,兩姐妹要互相分一半,這樣,兩個人就能做四身不同的蜀錦衣裳,夏語澹選了兩塊一樣的鵝黃色團花浮紋的料子,不就隻有三身衣裳了?
“這兩塊不一樣呀。”夏語澹微笑著解釋道:“五姐姐你細瞧瞧,這一塊的團花浮紋,花朵多是含羞半綻,你看這隻蝴蝶,還在花間繞著;這一塊的團花浮紋,花朵已經盡情怒放,繞在花間的蝴蝶,已經棲在花枝上。”更難得的是,這些花和蝴蝶,用的是一樣的織法和顏色,可見它們是同一朵花,同一隻蝴蝶。
夏爾釧剛剛是挑花眼了,沒有注意到細節,現在定睛一看,讚道:“設計這些料子的人可真費了功夫,能迎合我們這樣富貴之家的心思。”
一樣的花紋圖案設計出這樣細微的變化,就是為了富貴之家準備的。富貴人家的太太姑娘,一天要換好幾身衣裳,可真正的富貴人,也不願意像個暴發戶一樣,讓人一眼就看出來換過衣裳,要細看之下,才知道衣裳換過了,這樣的悶騷,才是真正的富貴。
夏爾釧沒有挑淺藍色的,選了一塊銀灰色連珠紋,一塊明紫色幾何紋。姑娘家誰不愛新衣裳,幾個人挑好了料子,還商量著裁成什麽樣式,加繡什麽花樣,配什麽首飾和發髻。既然東西都鋪出來了,又給二房夏爾敏夏爾潔,三房夏爾淇夏爾娟各選了兩塊,當即就讓丫鬟們送過去,跟著夏爾釧來的春蘭,夏語澹來的小桃,也先把分到的料子拿迴去。如夏爾彤所說,每一塊蜀錦都是好的,又挑不出優劣來,且送人東西,姐妹之間,還需要那麽挑三揀四嗎。太刻意,就太小心眼了,反落了下乘。
三人說得口幹,杯中的水喝光了,夏爾彤一提桌上的茶壺,也是空的,揚聲往外道:“有人在嗎?上茶來!”
剛剛有四撥人出去給四個姑娘送料子,送東西最能得賞錢,丫鬟們都搶著辦這個差事兒,因此,怡然居空了大半人。夏爾彤喊一聲,一會兒才進來兩個老婆子,一人提著一壺還冒著熱氣的銅壺,一人抬著一套茶具。
夏爾彤給屋裏唯一的丫鬟脂紅使眼色,脂紅喝止她們入內道:“姑娘們正口渴呢,不要這麽滾燙的水,不是今早沏過一道蒙頂,我去拿。”
一個老婆子躬身道:“銀紅姑娘剛剛看過,哪壺茶裏不知怎麽,浮著一隻蟲子,已經不幹淨了,銀紅姑娘生怕別的水也不幹淨,讓我們都倒了,再烹新茶,水才燒開。”
夏爾彤擺手道:“這裏不用你們。”
兩個婆子隻得退著出去,還是胭紅提醒她們道:“不是說沒有別的水了,把東西放著呀。”
十幾匹展開的蜀錦還沒有收起來,老婆子不知道把東西放哪裏。
胭紅把門邊的案條上一對粉彩水瓶移了移,茶具和銅壺就放在了上頭。
夏語澹本來是和夏爾彤夏爾釧整理鋪出來的料子,即使是主子,也不能什麽都讓丫鬟做,自己一點不做事,夏爾釧用肩膀碰了碰夏語澹,用手指了指胭紅,胭紅正一個人衝著茶具。
夏語澹是真的口太渴了,未及多想就過去拿茶。胭紅隻有十歲,看著有嬌弱,但也知道七姑娘已經口渴了,所以把銅壺高高的舉起來,細流的注水到杯子裏,這樣水能快點涼下去,可是夏語澹剛剛走近,胭紅手一抖,滾滾的開水通過壺嘴傾下來。
“哇,哇!”開水迎麵澆來,夏語澹本能的大叫著逃開。
胭紅臉色大變,連忙扔了銅壺跪下,邊哭邊請罪,恐慌的落下眼淚道:“姑娘,姑娘,我……我……,銅壺太重!我沒有拿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