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妄想
孫氏跪了半宿,後來實在耐不住饑寒暈倒過去,才終於被抬進房中休息。
剛剛“病好”沒幾天,這下子又倒了,燒了兩天,好容易退了熱,整個人又瘦了一圈,本就纖弱的身體更加弱不禁風,秀美的麵容早已失了鮮妍,臉色蠟黃,動輒咳個不停。
安定侯不由懷疑:“莫不是真的得了癆病?”
一句話,嚇得孫氏再不敢借著病痛博取憐惜,拚命往肚子裏灌湯藥,生怕因為這個讓安定侯真的疏遠了她。
許是爭寵□□心切,孫氏這迴病了沒幾日就能下床走動了,完全不似以往動不動就躺個十天半月扮嬌弱的作風。
孫氏出院子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傅懷柔的院子,侯府下人成群,難免有些踩低捧高的,看見她們母女失勢就怠慢,女兒年紀小,又自來嬌慣,因此孫氏最是掛心。
正是晌午,一天中最暖和的時候,孫姨娘進了院子率先去看熏籠裏燒著的碳,見是上好的瑞炭,火也夠旺,絕不會冷到她的女兒,才稍稍放了心。
傅懷柔一看見親娘,可算是找到組織了,一雙杏眼登時淚水汪汪,卻癟著嘴不敢落下來。
孫氏頓時心疼得直抽抽,上前將人摟進懷裏,一連聲地泣道:“我的兒,可苦了你了……”
教習嬤嬤沉默片刻,一板一眼地開口道:“難得姨娘來看三姑娘,今日的課程就暫且到此吧,明個兒再繼續!”
孫氏登時眉毛一豎就要破口罵人,傅懷柔連忙拽了她的衣袖,勉強擠出個僵硬的笑,順從地輕聲道:“多謝嬤嬤了,天冷,嬤嬤迴去吃點熱酒也暖和暖和!”
待得教習嬤嬤離開,傅懷柔方讓眼淚滾滾落下,抽抽搭搭地開口:“娘親……”
孫氏摟著她,憐惜地為她擦眼淚:“好孩子,委屈你了……有娘在,何必忍那老刁婦!看娘怎麽為你做主!”
傅懷柔這段時間經過那麽多事兒,到底明白了些,搖了搖頭道:“娘不必爭這一時之氣,好歹是皇後娘娘的恩典,若是娘和她衝突,倒叫娘娘如何看呢?娘娘已經對我們不滿至極,再有把柄落下,隻怕日子更加艱難了……”
孫氏為她的懂事愈發心疼,摸了摸她的頭歎道:“是娘沒用……我的兒,快別哭了,天幹風冷的,別皴了臉!”
傅懷柔抹了抹眼淚,連忙問道:“娘你的身子可好些了?”
“沒事了,不過受了些寒氣,幾幅藥吃下去發發汗就好了!”
傅懷柔這才疑惑問道:“娘你好端端的,那日怎麽就衝撞了四殿下?”
不提還好,一次此事,孫姨娘就覺得膝蓋針紮似的疼,寒冬臘月裏在石板地麵上跪了那麽久,這腿是鐵定要落下病根的。
“唉,天潢貴胄的,脾氣說來就來,娘不過提了一句承恩公府,他就勃然大怒……”
傅懷柔凝眉思索片刻,不由冷笑連連:“說不得便是二姐姐使的壞!那日可不正巧是二姐姐帶來的四殿下,又是二姐姐送的人?難保不是他們提前串通好陷害娘親的!”
孫氏這些天在病中,想得也多,早就明白了,微微歎氣道:“四殿下高不可攀,貴氣逼人,即便知道又能如何?別說無憑無據,就算有,又豈能去說四殿下的不是?那可是皇帝老子的親兒子!”
傅懷柔隻覺得氣悶不已,冷聲哼道:“怪道父親都說二姐姐事兒精!娘明明沒有招惹她,她還出此毒計陷害娘……這件事,我跟她沒完!”
孫氏是真的有點怕了,握著女兒的小手,憂心忡忡地勸道:“清揚那丫頭豈是好惹的,你可別跟她硬碰硬,總歸她在家的時候也不多,咱們娘兒倆躲著她點就是!”
傅懷柔咬牙暗暗盤算,嘴上隨口叮囑道:“我知道,會注意的!倒是娘,以後離那些龍子鳳孫遠一點,他們何嚐看得起我們庶出子女、看得起娘呢?娘不必上趕著去討好他們!”
孫氏笑著道:“這會兒怎麽傻了!柔兒,你仔細想想,四殿下是何等尊貴的人,你是沒見,殿下長得那叫一個氣度不凡,威儀俊朗!比你舅家表兄弟們可是雲泥之別!若是將來柔兒能嫁入皇子府做皇子妃,說不得以後還能母儀天下呢!”
傅懷柔年幼,還不至於談到婚事什麽的就臉紅,皺了皺眉叮囑道:“這話可千萬不能在外頭胡說,妄議朝政是要被砍頭的!”
饒是傅懷柔這種成日裏憋在內宅的小丫頭都知道有些話被有心人聽到,恐怕立馬就能治她們大罪。
傅懷柔靠在孫氏懷中,歎氣道:“說到底,四皇子生母早逝,母族不顯,哪裏比得上中宮嫡出的二皇子正統尊貴呢。”
孫氏想了想,搖頭歎道:“先不說二皇子年紀和你就不大般配,皇後娘娘豈能喜歡你?討不得婆婆歡心,日子哪裏能好過!”
傅懷柔冷笑:“娘娘如此喜愛二姐姐,說不得便是想留著她做媳婦兒呢!”
“是啊,你二姐姐自小在宮裏,和皇子貴族接觸也多,有她擋在你前頭,以後你的終生大事兒,少不得也要被她打壓。若真讓大公子襲了爵,將來怕是連口湯都沒我們的份兒了……”孫氏很為兒女未來憂心,長長歎道,“娘既想你快快長大嫁得好人家,又怕你長得太快來不及好生籌劃!”
傅懷柔摟著娘,微微一笑:“不用擔心,總歸我還小,二姐姐雖然厲害,到底不能一女數嫁,帝都這麽多好人家,還怕女兒沒有好前程麽!”
孫氏寬慰笑起來,母女倆說了半晌私房話,晚飯還一起吃了。
轉眼就到年下,臘月二十六,大皇子代父祭祀迴來,宮中上下一派喜慶,文武百官也都開始做年前最後規整,等著過兩天放年假。
就連遠去棲霞山給太後賀壽的嘉善大公主,也托內務府送來些風格別致的特產進獻給皇上,隨之而來的還有太後給各人的賞賜。
皇帝頗覺舒心,再加上近來也不必早朝,就更加夜夜笙歌,那些因為後宮爭鬥引來的煩惱□□脆利落地暫拋腦後。
莊皇後這日跟皇上商議除夕祭祖和宮中年宴的細節,完事後笑著道:“大公主仁孝之至,堪當表率,大過年的陪著太後娘娘在廟裏吃齋念佛,也怪難為她的!我想著,眼看就是新年了,不如解了林嬪的禁足,也讓嘉善在外能放心些。”
皇上喝了口茶,想了想道:“罰了這麽久,想必林嬪也該反省明白了,就讓她出來吧,過年嘛,是該團團圓圓!”
莊皇後掏出帕子遞給皇上,溫婉笑道:“還有一事要請示皇上!嘉祥年後開春就要下嫁,雖說是公主,封號上也不差,可若生母品級太低,就算駙馬不敢怠慢,可駙馬家裏裏外外那麽多親戚下人的,少不得有些沒眼色的膽大妄為……說句實話,嘉祥那孩子,自來柔順謙和,我倒格外疼惜她點,她這就要嫁人,心裏也怪不舍的。好歹是皇室公主,不如趁著過年,也連帶著晉一晉趙貴人吧!”
皇上歎了口氣,握著莊皇後的手,溫聲開口:“就按你說的辦吧!你做事向來公允,皇子公主們沒有不讚你這個嫡母的……你放心,朕心裏有數,必不叫人委屈了你!”
莊皇後眼圈一紅,溫順地垂下頭,微微哽咽道:“陛下……”
皇上拍了拍她:“煜兒在府裏也清閑夠了,讓他來昭和殿幫朕處理公文!”
旨意很快傳遍後宮,林嬪解禁,趙貴人晉封為趙嬪。
安貴妃氣得一把將梳妝桌上一個鑲金嵌玉的六角妝盒掃翻在地,珠寶玉石滾落得滿地都是,嚇得一屋子人戰戰兢兢跪在地上不敢言語。
安貴妃順手拔下發髻上一支八寶攥珠飛燕釵,拽過地上迴稟的小宮婢,狠狠往她胳膊上刺去,嘴裏憤憤罵道:“就沒一次傳過好消息!大過年的添晦氣,要你何用!”
小宮婢被紮得袖子上鮮血點點,眼淚滾滾落下,咬著唇不敢反抗,也不敢出聲求饒。
安貴妃喘著氣終於收手,氣恨罵道:“好一個莊延青!好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後!虛偽做作,善籠人心!不過是個小小禦史家的女兒,也能有幸晉封為嬪?本宮且看你能翻出什麽風浪!”
後宮的氛圍愈發緊張了,莊皇後和安貴妃的鬥爭進入了膠著不休的局麵,在即將到來的新年前,戰火一觸即發。
夜深人靜,深宮後院裏,一隻柔若無骨的手捏著根金簪,姿態優雅地撥動著台上燭芯,火苗猛地躥高,跳動的光影下,一張蒼白的麵容上帶著詭異微笑,紅唇如血,微微開合,用幾不可聞的聲音輕笑道:“再挑一次火,恐怕就能燒到底了……”
☆、第20章 新年□□
第三章
臨近過年,傅清揚也迴了家團圓,侯府上下忙個不停,最忙的要數傅懷淑,今年家事一應交給了她來打理,開宗祀、打掃、擺放貢品器具、請神主、光是出席祭祀宗祠就夠她忙碌了,這年頭,祭祀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每一個細節都不容馬虎。
還有各個院子裏的年賞、上到老太太老爺,下到丫鬟婆子們過年的新衣,全都要她提前備好,更別說親戚朋友往來的禮單,更是繁瑣至極。
以至於傅清揚迴家兩三天了,她也沒能抽出空閑和她好好聊聊,甚至到了夜裏,還得挑燈翻查田莊鋪麵的賬簿,計算一年的開支進項。
除夕這天,各樣食物一應備全,侯府煥然一新,不僅門神、聯對、掛牌等是新的,從大門、儀門一直到內廳、正室,一路掛著兩排朱紅色大燈籠,分列在兩邊階下,別提有多喜慶。
全府上下一早就起了,換上新衣,開始熱熱鬧鬧地過新年。
華老太太和老安定侯在前,引著一宗子孫宗親進入祠堂,白玉石甬道直通門前,裏麵燈燭輝煌,帷幔錦繡,案上早設了祭品器具,香煙繚繞,襯得林立牌位愈發莊嚴肅穆。
侯府眾人按照等級排班站立,執事、捧爵者、捧帛者、讀祝、樂生,舞生等早已準備好,便開始奏樂,按照流程奠帛、獻禮、飲福受胙、辭神……全程不聞雜音,隻有環佩輕微聲響,肅穆鄭重到了極點。
不多時禮畢,華老太太去了暖閣歇著,宗室裏的女眷子孫忙前來與老太太行禮,早前備好的年禮便趁著現在發給小輩們了。
到了下午,華老太太便換了誥命朝服,梳了隆重妝容,帶著傅懷淑、傅清揚進宮,傅懷遠傅懷安則跟隨著祖父二人乘另一輛馬車,去參加宮裏除夕夜宴。
嬪妃誥命等女眷自然在內宮由莊皇後安排,因著一年到頭團聚的機會並不多,皇帝很看重除夕,文武百官安排在殿外,殿內的是皇室宗親,女眷們隔著屏障坐在男人後麵,象征著舉國同慶,天下賀喜。
宮門燃放了禮炮,太監捧著一卷祝詞唱和完畢,才真正開始宴會。
皇上一張老臉掛著不失威儀的笑,難得比平時親近許多,端著酒杯說了幾句,然後小抿一口,再遞給身邊皇後,皇後喝了,才開始是下麵人齊聲祝酒。
一張金龍宴桌上擺滿美酒佳肴,帝後皆穿正式朝服,高高坐在上麵欣賞歌舞,並不怎麽動筷子,偶爾嚐一口菜,便將飯食賜予他人,以示恩榮。
傅清揚自然和安定侯府的人坐在一起,前頭有承恩公府和滎陽侯等人,後頭還有定遠侯家……傅家和滎陽侯是姻親,傅清揚傅懷淑和滎陽侯的幾位表姐妹很相熟,兩家位置臨近,幾個女孩兒便挨在一起小聲說笑。
其實要傅清揚說,古代年味雖然比現代足太多,但是這皇室宗親的除夕宴實在無聊,繁文縟節讓人頗不耐煩,更別說還充斥著濃濃的政治意味,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太多講究,一頓飯哪裏有胃口吃多少,觥籌交錯間,到處是刀光劍影的廝殺。
宴會臨近高.潮,忽聽前頭傳來一聲尖叫,接著宮中侍衛護軍立馬出動,守在殿門口嚴陣以待。
皇帝麵色一沉,重重放下酒杯,冷聲怒問:“怎麽迴事?”
莊皇後眼神一閃,麵色不動地開口:“皇上先別急,喊人過來問問,許是宮中火燭燈籠太多,哪裏失了火,小太監沒見識衝撞了也未可知。”
皇上臉色緩了緩,招了招手,路公公立馬小跑著從後麵過來,還沒應是,就見殿外匆匆進來禁軍統領,一身鎧甲,跪地沉聲道:“臣拜見陛下聖安,恭賀娘娘鳳體康泰!”
皇上皺著眉:“說,外頭出了什麽事?”
連禁軍統領都驚動了,底下人心思立馬活動起來。
“迴聖上,翠竹在兩儀門前自盡了。”
皇上半晌才反應過來翠竹是何人,安貴妃卻已經按捺不住,猛拍桌子站起來,怒聲罵道:“怎麽可能!翠竹一直被好生看管,怎麽會忽然就跑出來自盡?”
禁軍統領一板一眼地迴道:“因著除夕,各宮都在慶賀,當值的宮女太監很少,許是看管一時鬆懈,所以翠竹跑了出來……”
“胡說!”安貴妃繞過案幾上前,跪拜在地,“皇上,翠竹是重要人證,她若死了,必和某些人脫不開幹係!還望皇上嚴查!”
說著還意有所指地瞥了眼皇後。
禁軍統領麵色古怪地看了她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顯然不知道該不該在這種時候說些掃興晦氣的事。
莊皇後淡淡勸道:“皇上,不如等宴會結束再審?大過年的出了這種事,拿到席麵上來說,沒的晦氣……”
“不能等!”安貴妃厲聲道,“皇上,皇上請立即下旨!焉知不會錯過最佳時機?說不得過了片刻一應證據就被人消除了!”
皇上臉色難看到極點,這怎麽說也是皇家內宮醜聞,在這種時候被扒拉出來,文武百官、皇室宗親全都在場,還能如何瞞得住?
簡直丟盡了皇室顏麵!
皇上銳利的眼神掃向安貴妃,雙目飽含警告,安貴妃正暗自和莊皇後較勁兒,哪裏看見。
皇上心裏怒極,冷聲命令道:“即刻查辦!”
禁軍統領一聽,立馬從袖裏掏出一塊白絹,開口道:“臣在翠竹身上發現此血書,恐與案情有關。”
安貴妃驚詫地看向白絹,心裏忽然沒來由地湧現不好預感。
路公公連忙上前接過血書,恭敬地雙手展開放在皇上麵前。
血書寫得亂七八糟,字也歪歪扭扭,可見當時情況危急,但並不妨礙看出其中內容。
很簡單,也很震驚。
翠竹字字血淚,寫明了當初安貴妃如何利誘不成反以她家人威脅,逼迫她出來“指證”皇後。她和萬靈的確是同鄉沒錯,可之前並無交集,甚至連萬靈是誰都不知道,含元殿上下都不曾見過萬靈來找她過,瑤華宮她更是半步不曾接近過,怎麽可能時常關照於她?來往太監宮女眾多,自有人可以證實。但皇後娘娘寬宥待人,母儀天下,她違心陷害實在良心難安,望一死以求解脫,她自知欺君罔上罪孽深重,懇求皇上念在她最後醒悟說出實情,保她家人一條生路……
皇上沉默看完許久,一字一字地道:“念!大聲念給安氏聽聽!”
叫的是安氏,而不是安貴妃或者愛妃……
安貴妃的心倏然沉了下去。
孫氏跪了半宿,後來實在耐不住饑寒暈倒過去,才終於被抬進房中休息。
剛剛“病好”沒幾天,這下子又倒了,燒了兩天,好容易退了熱,整個人又瘦了一圈,本就纖弱的身體更加弱不禁風,秀美的麵容早已失了鮮妍,臉色蠟黃,動輒咳個不停。
安定侯不由懷疑:“莫不是真的得了癆病?”
一句話,嚇得孫氏再不敢借著病痛博取憐惜,拚命往肚子裏灌湯藥,生怕因為這個讓安定侯真的疏遠了她。
許是爭寵□□心切,孫氏這迴病了沒幾日就能下床走動了,完全不似以往動不動就躺個十天半月扮嬌弱的作風。
孫氏出院子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傅懷柔的院子,侯府下人成群,難免有些踩低捧高的,看見她們母女失勢就怠慢,女兒年紀小,又自來嬌慣,因此孫氏最是掛心。
正是晌午,一天中最暖和的時候,孫姨娘進了院子率先去看熏籠裏燒著的碳,見是上好的瑞炭,火也夠旺,絕不會冷到她的女兒,才稍稍放了心。
傅懷柔一看見親娘,可算是找到組織了,一雙杏眼登時淚水汪汪,卻癟著嘴不敢落下來。
孫氏頓時心疼得直抽抽,上前將人摟進懷裏,一連聲地泣道:“我的兒,可苦了你了……”
教習嬤嬤沉默片刻,一板一眼地開口道:“難得姨娘來看三姑娘,今日的課程就暫且到此吧,明個兒再繼續!”
孫氏登時眉毛一豎就要破口罵人,傅懷柔連忙拽了她的衣袖,勉強擠出個僵硬的笑,順從地輕聲道:“多謝嬤嬤了,天冷,嬤嬤迴去吃點熱酒也暖和暖和!”
待得教習嬤嬤離開,傅懷柔方讓眼淚滾滾落下,抽抽搭搭地開口:“娘親……”
孫氏摟著她,憐惜地為她擦眼淚:“好孩子,委屈你了……有娘在,何必忍那老刁婦!看娘怎麽為你做主!”
傅懷柔這段時間經過那麽多事兒,到底明白了些,搖了搖頭道:“娘不必爭這一時之氣,好歹是皇後娘娘的恩典,若是娘和她衝突,倒叫娘娘如何看呢?娘娘已經對我們不滿至極,再有把柄落下,隻怕日子更加艱難了……”
孫氏為她的懂事愈發心疼,摸了摸她的頭歎道:“是娘沒用……我的兒,快別哭了,天幹風冷的,別皴了臉!”
傅懷柔抹了抹眼淚,連忙問道:“娘你的身子可好些了?”
“沒事了,不過受了些寒氣,幾幅藥吃下去發發汗就好了!”
傅懷柔這才疑惑問道:“娘你好端端的,那日怎麽就衝撞了四殿下?”
不提還好,一次此事,孫姨娘就覺得膝蓋針紮似的疼,寒冬臘月裏在石板地麵上跪了那麽久,這腿是鐵定要落下病根的。
“唉,天潢貴胄的,脾氣說來就來,娘不過提了一句承恩公府,他就勃然大怒……”
傅懷柔凝眉思索片刻,不由冷笑連連:“說不得便是二姐姐使的壞!那日可不正巧是二姐姐帶來的四殿下,又是二姐姐送的人?難保不是他們提前串通好陷害娘親的!”
孫氏這些天在病中,想得也多,早就明白了,微微歎氣道:“四殿下高不可攀,貴氣逼人,即便知道又能如何?別說無憑無據,就算有,又豈能去說四殿下的不是?那可是皇帝老子的親兒子!”
傅懷柔隻覺得氣悶不已,冷聲哼道:“怪道父親都說二姐姐事兒精!娘明明沒有招惹她,她還出此毒計陷害娘……這件事,我跟她沒完!”
孫氏是真的有點怕了,握著女兒的小手,憂心忡忡地勸道:“清揚那丫頭豈是好惹的,你可別跟她硬碰硬,總歸她在家的時候也不多,咱們娘兒倆躲著她點就是!”
傅懷柔咬牙暗暗盤算,嘴上隨口叮囑道:“我知道,會注意的!倒是娘,以後離那些龍子鳳孫遠一點,他們何嚐看得起我們庶出子女、看得起娘呢?娘不必上趕著去討好他們!”
孫氏笑著道:“這會兒怎麽傻了!柔兒,你仔細想想,四殿下是何等尊貴的人,你是沒見,殿下長得那叫一個氣度不凡,威儀俊朗!比你舅家表兄弟們可是雲泥之別!若是將來柔兒能嫁入皇子府做皇子妃,說不得以後還能母儀天下呢!”
傅懷柔年幼,還不至於談到婚事什麽的就臉紅,皺了皺眉叮囑道:“這話可千萬不能在外頭胡說,妄議朝政是要被砍頭的!”
饒是傅懷柔這種成日裏憋在內宅的小丫頭都知道有些話被有心人聽到,恐怕立馬就能治她們大罪。
傅懷柔靠在孫氏懷中,歎氣道:“說到底,四皇子生母早逝,母族不顯,哪裏比得上中宮嫡出的二皇子正統尊貴呢。”
孫氏想了想,搖頭歎道:“先不說二皇子年紀和你就不大般配,皇後娘娘豈能喜歡你?討不得婆婆歡心,日子哪裏能好過!”
傅懷柔冷笑:“娘娘如此喜愛二姐姐,說不得便是想留著她做媳婦兒呢!”
“是啊,你二姐姐自小在宮裏,和皇子貴族接觸也多,有她擋在你前頭,以後你的終生大事兒,少不得也要被她打壓。若真讓大公子襲了爵,將來怕是連口湯都沒我們的份兒了……”孫氏很為兒女未來憂心,長長歎道,“娘既想你快快長大嫁得好人家,又怕你長得太快來不及好生籌劃!”
傅懷柔摟著娘,微微一笑:“不用擔心,總歸我還小,二姐姐雖然厲害,到底不能一女數嫁,帝都這麽多好人家,還怕女兒沒有好前程麽!”
孫氏寬慰笑起來,母女倆說了半晌私房話,晚飯還一起吃了。
轉眼就到年下,臘月二十六,大皇子代父祭祀迴來,宮中上下一派喜慶,文武百官也都開始做年前最後規整,等著過兩天放年假。
就連遠去棲霞山給太後賀壽的嘉善大公主,也托內務府送來些風格別致的特產進獻給皇上,隨之而來的還有太後給各人的賞賜。
皇帝頗覺舒心,再加上近來也不必早朝,就更加夜夜笙歌,那些因為後宮爭鬥引來的煩惱□□脆利落地暫拋腦後。
莊皇後這日跟皇上商議除夕祭祖和宮中年宴的細節,完事後笑著道:“大公主仁孝之至,堪當表率,大過年的陪著太後娘娘在廟裏吃齋念佛,也怪難為她的!我想著,眼看就是新年了,不如解了林嬪的禁足,也讓嘉善在外能放心些。”
皇上喝了口茶,想了想道:“罰了這麽久,想必林嬪也該反省明白了,就讓她出來吧,過年嘛,是該團團圓圓!”
莊皇後掏出帕子遞給皇上,溫婉笑道:“還有一事要請示皇上!嘉祥年後開春就要下嫁,雖說是公主,封號上也不差,可若生母品級太低,就算駙馬不敢怠慢,可駙馬家裏裏外外那麽多親戚下人的,少不得有些沒眼色的膽大妄為……說句實話,嘉祥那孩子,自來柔順謙和,我倒格外疼惜她點,她這就要嫁人,心裏也怪不舍的。好歹是皇室公主,不如趁著過年,也連帶著晉一晉趙貴人吧!”
皇上歎了口氣,握著莊皇後的手,溫聲開口:“就按你說的辦吧!你做事向來公允,皇子公主們沒有不讚你這個嫡母的……你放心,朕心裏有數,必不叫人委屈了你!”
莊皇後眼圈一紅,溫順地垂下頭,微微哽咽道:“陛下……”
皇上拍了拍她:“煜兒在府裏也清閑夠了,讓他來昭和殿幫朕處理公文!”
旨意很快傳遍後宮,林嬪解禁,趙貴人晉封為趙嬪。
安貴妃氣得一把將梳妝桌上一個鑲金嵌玉的六角妝盒掃翻在地,珠寶玉石滾落得滿地都是,嚇得一屋子人戰戰兢兢跪在地上不敢言語。
安貴妃順手拔下發髻上一支八寶攥珠飛燕釵,拽過地上迴稟的小宮婢,狠狠往她胳膊上刺去,嘴裏憤憤罵道:“就沒一次傳過好消息!大過年的添晦氣,要你何用!”
小宮婢被紮得袖子上鮮血點點,眼淚滾滾落下,咬著唇不敢反抗,也不敢出聲求饒。
安貴妃喘著氣終於收手,氣恨罵道:“好一個莊延青!好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後!虛偽做作,善籠人心!不過是個小小禦史家的女兒,也能有幸晉封為嬪?本宮且看你能翻出什麽風浪!”
後宮的氛圍愈發緊張了,莊皇後和安貴妃的鬥爭進入了膠著不休的局麵,在即將到來的新年前,戰火一觸即發。
夜深人靜,深宮後院裏,一隻柔若無骨的手捏著根金簪,姿態優雅地撥動著台上燭芯,火苗猛地躥高,跳動的光影下,一張蒼白的麵容上帶著詭異微笑,紅唇如血,微微開合,用幾不可聞的聲音輕笑道:“再挑一次火,恐怕就能燒到底了……”
☆、第20章 新年□□
第三章
臨近過年,傅清揚也迴了家團圓,侯府上下忙個不停,最忙的要數傅懷淑,今年家事一應交給了她來打理,開宗祀、打掃、擺放貢品器具、請神主、光是出席祭祀宗祠就夠她忙碌了,這年頭,祭祀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每一個細節都不容馬虎。
還有各個院子裏的年賞、上到老太太老爺,下到丫鬟婆子們過年的新衣,全都要她提前備好,更別說親戚朋友往來的禮單,更是繁瑣至極。
以至於傅清揚迴家兩三天了,她也沒能抽出空閑和她好好聊聊,甚至到了夜裏,還得挑燈翻查田莊鋪麵的賬簿,計算一年的開支進項。
除夕這天,各樣食物一應備全,侯府煥然一新,不僅門神、聯對、掛牌等是新的,從大門、儀門一直到內廳、正室,一路掛著兩排朱紅色大燈籠,分列在兩邊階下,別提有多喜慶。
全府上下一早就起了,換上新衣,開始熱熱鬧鬧地過新年。
華老太太和老安定侯在前,引著一宗子孫宗親進入祠堂,白玉石甬道直通門前,裏麵燈燭輝煌,帷幔錦繡,案上早設了祭品器具,香煙繚繞,襯得林立牌位愈發莊嚴肅穆。
侯府眾人按照等級排班站立,執事、捧爵者、捧帛者、讀祝、樂生,舞生等早已準備好,便開始奏樂,按照流程奠帛、獻禮、飲福受胙、辭神……全程不聞雜音,隻有環佩輕微聲響,肅穆鄭重到了極點。
不多時禮畢,華老太太去了暖閣歇著,宗室裏的女眷子孫忙前來與老太太行禮,早前備好的年禮便趁著現在發給小輩們了。
到了下午,華老太太便換了誥命朝服,梳了隆重妝容,帶著傅懷淑、傅清揚進宮,傅懷遠傅懷安則跟隨著祖父二人乘另一輛馬車,去參加宮裏除夕夜宴。
嬪妃誥命等女眷自然在內宮由莊皇後安排,因著一年到頭團聚的機會並不多,皇帝很看重除夕,文武百官安排在殿外,殿內的是皇室宗親,女眷們隔著屏障坐在男人後麵,象征著舉國同慶,天下賀喜。
宮門燃放了禮炮,太監捧著一卷祝詞唱和完畢,才真正開始宴會。
皇上一張老臉掛著不失威儀的笑,難得比平時親近許多,端著酒杯說了幾句,然後小抿一口,再遞給身邊皇後,皇後喝了,才開始是下麵人齊聲祝酒。
一張金龍宴桌上擺滿美酒佳肴,帝後皆穿正式朝服,高高坐在上麵欣賞歌舞,並不怎麽動筷子,偶爾嚐一口菜,便將飯食賜予他人,以示恩榮。
傅清揚自然和安定侯府的人坐在一起,前頭有承恩公府和滎陽侯等人,後頭還有定遠侯家……傅家和滎陽侯是姻親,傅清揚傅懷淑和滎陽侯的幾位表姐妹很相熟,兩家位置臨近,幾個女孩兒便挨在一起小聲說笑。
其實要傅清揚說,古代年味雖然比現代足太多,但是這皇室宗親的除夕宴實在無聊,繁文縟節讓人頗不耐煩,更別說還充斥著濃濃的政治意味,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太多講究,一頓飯哪裏有胃口吃多少,觥籌交錯間,到處是刀光劍影的廝殺。
宴會臨近高.潮,忽聽前頭傳來一聲尖叫,接著宮中侍衛護軍立馬出動,守在殿門口嚴陣以待。
皇帝麵色一沉,重重放下酒杯,冷聲怒問:“怎麽迴事?”
莊皇後眼神一閃,麵色不動地開口:“皇上先別急,喊人過來問問,許是宮中火燭燈籠太多,哪裏失了火,小太監沒見識衝撞了也未可知。”
皇上臉色緩了緩,招了招手,路公公立馬小跑著從後麵過來,還沒應是,就見殿外匆匆進來禁軍統領,一身鎧甲,跪地沉聲道:“臣拜見陛下聖安,恭賀娘娘鳳體康泰!”
皇上皺著眉:“說,外頭出了什麽事?”
連禁軍統領都驚動了,底下人心思立馬活動起來。
“迴聖上,翠竹在兩儀門前自盡了。”
皇上半晌才反應過來翠竹是何人,安貴妃卻已經按捺不住,猛拍桌子站起來,怒聲罵道:“怎麽可能!翠竹一直被好生看管,怎麽會忽然就跑出來自盡?”
禁軍統領一板一眼地迴道:“因著除夕,各宮都在慶賀,當值的宮女太監很少,許是看管一時鬆懈,所以翠竹跑了出來……”
“胡說!”安貴妃繞過案幾上前,跪拜在地,“皇上,翠竹是重要人證,她若死了,必和某些人脫不開幹係!還望皇上嚴查!”
說著還意有所指地瞥了眼皇後。
禁軍統領麵色古怪地看了她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顯然不知道該不該在這種時候說些掃興晦氣的事。
莊皇後淡淡勸道:“皇上,不如等宴會結束再審?大過年的出了這種事,拿到席麵上來說,沒的晦氣……”
“不能等!”安貴妃厲聲道,“皇上,皇上請立即下旨!焉知不會錯過最佳時機?說不得過了片刻一應證據就被人消除了!”
皇上臉色難看到極點,這怎麽說也是皇家內宮醜聞,在這種時候被扒拉出來,文武百官、皇室宗親全都在場,還能如何瞞得住?
簡直丟盡了皇室顏麵!
皇上銳利的眼神掃向安貴妃,雙目飽含警告,安貴妃正暗自和莊皇後較勁兒,哪裏看見。
皇上心裏怒極,冷聲命令道:“即刻查辦!”
禁軍統領一聽,立馬從袖裏掏出一塊白絹,開口道:“臣在翠竹身上發現此血書,恐與案情有關。”
安貴妃驚詫地看向白絹,心裏忽然沒來由地湧現不好預感。
路公公連忙上前接過血書,恭敬地雙手展開放在皇上麵前。
血書寫得亂七八糟,字也歪歪扭扭,可見當時情況危急,但並不妨礙看出其中內容。
很簡單,也很震驚。
翠竹字字血淚,寫明了當初安貴妃如何利誘不成反以她家人威脅,逼迫她出來“指證”皇後。她和萬靈的確是同鄉沒錯,可之前並無交集,甚至連萬靈是誰都不知道,含元殿上下都不曾見過萬靈來找她過,瑤華宮她更是半步不曾接近過,怎麽可能時常關照於她?來往太監宮女眾多,自有人可以證實。但皇後娘娘寬宥待人,母儀天下,她違心陷害實在良心難安,望一死以求解脫,她自知欺君罔上罪孽深重,懇求皇上念在她最後醒悟說出實情,保她家人一條生路……
皇上沉默看完許久,一字一字地道:“念!大聲念給安氏聽聽!”
叫的是安氏,而不是安貴妃或者愛妃……
安貴妃的心倏然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