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鬥會原計劃沒有搜查這一內容。有人提出來,不能不做出反應,更不能潑冷水。大鵬順水推舟,繼續向紀雲飛發難。
“紀雲飛,你是自己主動交出來呢?還是等我們去搜?”
“我真的沒有那玩藝啊!”
“你不老實交待,可就別怪我不客氣啦!紀雲飛,我再給你三分鍾時間,你若再不說實話,與人民為敵,我可就沒辦法了。”
有點心虛的大鵬好像在自我開脫。
“別和他哆嗦了,幹脆到他家去搜查吧!”
教室裏已經騷動起來,有的人已經迫不及待了。
批鬥會已無法進行下去,大鵬隻好因勢利導。
“走,押著他,到他家去搜查。”
當時學生的權力至高無尚,說批鬥誰就批鬥誰,說抄誰的家就可以抄誰家,根本不用辦理什麽手續,也無需出示搜查證,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搜查。別說是紀雲飛這樣的一般教員,就是皇帝老子也白扯,也阻擋不了革命小將的革命行動。
大鵬一聲令下,全班同學蜂擁而上,揪著紀老師就往外走。
這已經是後半夜了,學校的教室裏,走廊裏,仍然是燈火輝煌。寫大字報的,貼大字報的,看大字報的,開批判會的,三一串兩一夥搞串進的,幹什麽的都有,就是沒打瞌睡的,也不知哪來的窮精神?煞時間,這塊聖潔之地、禮儀之邦已經變成了較鬥的場所,撕殺的戰場。往日那些說話走路都十分端正,幹什麽都很斯文的麵孔一夜之間不見了。同學與老師,老師與老師,同學與同學的關係都變得不可理解,不可捉摸。前一分鍾可能還同誌、朋友,過一分鍾不隻風雲如何變幻,就成了你死我活的敵人。要不是搞文化大革命,“九評”裏所說的“赫魯曉夫式的人物”就睡在我們的身邊,這句話是沒人能理解的。
去搜紀老師的家,誌強不想去,他也反對這樣做,想起來攔擋。可他終於沒勇氣站起來攔擋。
大鵬這次領同學們去紀老師家,與以前去串門,請教知識,匯報思想可大不相同了。這次是帶人去抄這位曾漚心瀝血教他知識、教他如何做人的老師的家啊!過去大鵬時常到紀老師家去,覺得紀老師是那樣的可親可敬,今天他同樣是去紀老師家,怎麽突然覺得這位可親可敬的老師可惡起來了呢?
已經熱血沸騰的大鵬既沒有考慮這樣做的後果,也沒有考慮這是誰賦予他的權力,他隻覺得越左越革命。否則就會被視為保皇派、絆腳石。當然誰都願意當革命派,沒有願意當絆腳石、保皇派了。就連思想處於比較保守僵化的誌強,也不願被扣上保守派、保皇派、絆腳石的帽子。不過,他也正在思索,什麽叫真正的革命?造反意味著什麽?《十六條》中明確指出;要文鬥,不要武鬥。不許打、砸、搶、抄、抓。根據他掌握的這些精神,今天大鵬帶人去抄紀老師的家,對紀老師實行武鬥肯定不對。他想找大鵬交換下意見,卻沒有這個機會。他想找躲在旮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的紀新宇談談,又不知說什麽好。鼓勵他同父親劃清界線,起來造反呢?還是寬慰他不要怕,惡夢很快就會過去呢?他可沒有那麽長的遠見!運動究竟能發展到什麽地步?都會觸及到誰的靈魂?會不會觸及到自己的靈魂?他也無法預料。
金花也未去抄紀老師的家。她見誌強沒去,就湊過來和他拉話。
“你咋沒去呢?”
“那你咋沒去呢?”
他們這樣相互問著,不是沒道理的。這是在一種特殊的環境下的一種特殊的自衛方式。在沒有搞清對方意圖的時候,是不能輕易暴露自己意圖的。
從這兩句簡單的問話當中,不難看出他們原先已經貼得很近的兩顆心,被這種可怕的自衛意識又拉開了相當大的距離。
他們相對沉默了一會兒之後,還是金花先試探性地又說了一句:“紀老師能有變天賬嗎?”誌強接著說:“我頭一迴聽說。他想變什麽天呢?他都參加革命了,與他家的地主階級決裂了,他怎麽又想天變呢?”
金花也不知道說紀老師有變天賬的由來,對此她也報懷疑的態度。對哥哥這種“革命”行動,她也有點不理解。她有好幾天未見到誌強了,她覺得這個話題很無聊,她想轉個話題。
“誌強,你怎麽不參加紅衛兵呢?”
“哪是我不想參加,是人家不批呀!”
“那些‘黑五類’的子女不吸收可以,不吸收你是什麽理由呢?”
“你問我,我問誰呢?”
對此,誌強早有情緒,可無處發泄,今天正好金花提起這宗事,他可下找到了發泄的機會,把一肚子的怨氣都發泄在了金花的身上。他向金花發泄怨氣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對他哥也不滿。大鵬是中隊長,吸不吸收誌強入紅衛兵也有發言權,他為什麽不替他說話?誌強對此很有意見!別人不了解我,你趙大鵬還裝什麽聾作什麽啞呢?
“我好心好意問你,你向我發什麽火呢?又不是我不讓你入的!”
誌強一想也對。向金花發火是沒有道理的。
“我不是向你發火,我是覺得這事兒出的不公。”
“我也覺得有點問題,才這麽問你的。等有空我向我哥透露透露,到底是怎麽迴事?要是有什麽情況我再告訴你。”
“事情都到了現在,入也行,不入行了。我聽說好多地方的學生都自己成立了組織,原來學校組織成立的紅衛兵組織都跨了,說他們是官辦的,阻礙運動。嚴重的還被扣上了保守組織,壞頭頭的罪名。”
“要是那樣的話,將來你準不準備成立組織呢?”
“我還沒想過。不過,要想參加運動,就得成立組織。否則,一個人單槍匹馬能幹什麽呢?”
“要是有那麽一天,咱們在一起幹好嗎?”
“當然好!”
“如果有那麽一天,我再動員動員我哥,免得他和別人混到一起去。”
“你哥能希罕和咱們在一塊嗎?人家堂堂的學生會幹部,學校任命的中隊長。”
“他不幹?到那天咱們吸不吸收他還兩說著呢!”
“喂,你們說啥呢?說得這麽熱唿。”
“沒你的事兒,別瞎打聽睡你的覺去得了!二迷糊。”
二迷糊是有來曆的。因為他家住農村,一天又總像睡不醒的樣子,上高中不久他就得了這個外號。又因為他排行老二,大夥又管他叫二哥。一來二去,二哥就成了他的代號,沒人記得他叫劉青山了。
“沒我的事兒?你們倆在一起搞什麽鬼?你們不告訴我,可別說我知道了造你們的反!”
“你造誰的反?我們又不是走資派,也不是牛鬼蛇神,我們還想造你的反呢!”
“哎,誌強,說正經的,你們議論啥呢?要是有好事,可不行落下我呀!”
“有好事,找變天賬。”
“我才不信呢!前些日子我們屯鬥那幾個地主、富農,都說他們有變天賬,可挖地三尺,有的也沒找出來。有一家真的搜出了一本賬,仔細一看,是記他們家一年花銷的柴米油鹽的豆芽賬。沒辦法那個頭頭在那個賬頁的後邊故意捏造了誰家分了他家的地,分了他家房子,分了他家車馬的賬。這下可把那老地主鬥壞了,足足打了一天一夜,隻剩下一口氣,抬迴了家中,不到幾個小時就死了。”
“農村也鬥得這麽厲害?”
“兇著呢!”
“高亮他爸爸怎麽樣?”
“早就打倒了,正蹲牛棚呢。就連鐵牛他爸也挨了鬥。”
“他爸一不是當權派,二不是地、富、反、壞、右,怎麽還挨鬥了呢?”
“他爸不是好說俏皮嗑嘛,因為說俏皮嗑說出了事。”
“他說啥了?”
“他說玻璃窗戶大花被,摟著老婆睡,誰管他社會不社會!”
“這話可是有點犯勁。”
“可不是咋的,你說俏皮嗑就說俏皮嗑唄,還說社會不社會幹啥?”
“程叔是純牌貧下中農,嘴又那麽俏,他們能鬥老實他嗎?”
“這你可說錯了。你別看他平時天不怕地不怕的,真的對他實行了無產階級專政,他可有點懵了。人家怎麽批判他怎麽是,他可沒敢再和人強。”
“這叫好漢不吃眼前虧。他知道強不好,再給他上綱上線,也讓他蹲牛棚!嚴重一點,給你戴上個壞分子帽子,也是輕巧點事兒。”
正當他們仨議論得挺熱乎的時候,教室的門被“咣啷”一聲撞開了。隨後紀老師又被押了進來。看大鵬他們沮喪的樣子,好像一無所獲。
真的讓誌強猜對了。他們到紀老師家一看,滿屋幾乎什麽也沒有,炕上地下出了書就是書。他把全屋都翻了個底朝天,連一片賬頁也沒找到。可在翻書的時候有個同學意外地發現了一本已被報紙電台批判得體無完膚的反動書——《燕山夜話》(鄧拓著)。有人認為,它是鄧拓向黨進攻的主要罪證,紀老師還保留這樣的反動書籍,是有意和黨中央、毛主席唱對台戲,再一次暴露了他的反動嘴臉。所以,找不到變天帳,就把它當戰利品抄了迴來。
“紀雲飛,你是自己主動交出來呢?還是等我們去搜?”
“我真的沒有那玩藝啊!”
“你不老實交待,可就別怪我不客氣啦!紀雲飛,我再給你三分鍾時間,你若再不說實話,與人民為敵,我可就沒辦法了。”
有點心虛的大鵬好像在自我開脫。
“別和他哆嗦了,幹脆到他家去搜查吧!”
教室裏已經騷動起來,有的人已經迫不及待了。
批鬥會已無法進行下去,大鵬隻好因勢利導。
“走,押著他,到他家去搜查。”
當時學生的權力至高無尚,說批鬥誰就批鬥誰,說抄誰的家就可以抄誰家,根本不用辦理什麽手續,也無需出示搜查證,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搜查。別說是紀雲飛這樣的一般教員,就是皇帝老子也白扯,也阻擋不了革命小將的革命行動。
大鵬一聲令下,全班同學蜂擁而上,揪著紀老師就往外走。
這已經是後半夜了,學校的教室裏,走廊裏,仍然是燈火輝煌。寫大字報的,貼大字報的,看大字報的,開批判會的,三一串兩一夥搞串進的,幹什麽的都有,就是沒打瞌睡的,也不知哪來的窮精神?煞時間,這塊聖潔之地、禮儀之邦已經變成了較鬥的場所,撕殺的戰場。往日那些說話走路都十分端正,幹什麽都很斯文的麵孔一夜之間不見了。同學與老師,老師與老師,同學與同學的關係都變得不可理解,不可捉摸。前一分鍾可能還同誌、朋友,過一分鍾不隻風雲如何變幻,就成了你死我活的敵人。要不是搞文化大革命,“九評”裏所說的“赫魯曉夫式的人物”就睡在我們的身邊,這句話是沒人能理解的。
去搜紀老師的家,誌強不想去,他也反對這樣做,想起來攔擋。可他終於沒勇氣站起來攔擋。
大鵬這次領同學們去紀老師家,與以前去串門,請教知識,匯報思想可大不相同了。這次是帶人去抄這位曾漚心瀝血教他知識、教他如何做人的老師的家啊!過去大鵬時常到紀老師家去,覺得紀老師是那樣的可親可敬,今天他同樣是去紀老師家,怎麽突然覺得這位可親可敬的老師可惡起來了呢?
已經熱血沸騰的大鵬既沒有考慮這樣做的後果,也沒有考慮這是誰賦予他的權力,他隻覺得越左越革命。否則就會被視為保皇派、絆腳石。當然誰都願意當革命派,沒有願意當絆腳石、保皇派了。就連思想處於比較保守僵化的誌強,也不願被扣上保守派、保皇派、絆腳石的帽子。不過,他也正在思索,什麽叫真正的革命?造反意味著什麽?《十六條》中明確指出;要文鬥,不要武鬥。不許打、砸、搶、抄、抓。根據他掌握的這些精神,今天大鵬帶人去抄紀老師的家,對紀老師實行武鬥肯定不對。他想找大鵬交換下意見,卻沒有這個機會。他想找躲在旮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的紀新宇談談,又不知說什麽好。鼓勵他同父親劃清界線,起來造反呢?還是寬慰他不要怕,惡夢很快就會過去呢?他可沒有那麽長的遠見!運動究竟能發展到什麽地步?都會觸及到誰的靈魂?會不會觸及到自己的靈魂?他也無法預料。
金花也未去抄紀老師的家。她見誌強沒去,就湊過來和他拉話。
“你咋沒去呢?”
“那你咋沒去呢?”
他們這樣相互問著,不是沒道理的。這是在一種特殊的環境下的一種特殊的自衛方式。在沒有搞清對方意圖的時候,是不能輕易暴露自己意圖的。
從這兩句簡單的問話當中,不難看出他們原先已經貼得很近的兩顆心,被這種可怕的自衛意識又拉開了相當大的距離。
他們相對沉默了一會兒之後,還是金花先試探性地又說了一句:“紀老師能有變天賬嗎?”誌強接著說:“我頭一迴聽說。他想變什麽天呢?他都參加革命了,與他家的地主階級決裂了,他怎麽又想天變呢?”
金花也不知道說紀老師有變天賬的由來,對此她也報懷疑的態度。對哥哥這種“革命”行動,她也有點不理解。她有好幾天未見到誌強了,她覺得這個話題很無聊,她想轉個話題。
“誌強,你怎麽不參加紅衛兵呢?”
“哪是我不想參加,是人家不批呀!”
“那些‘黑五類’的子女不吸收可以,不吸收你是什麽理由呢?”
“你問我,我問誰呢?”
對此,誌強早有情緒,可無處發泄,今天正好金花提起這宗事,他可下找到了發泄的機會,把一肚子的怨氣都發泄在了金花的身上。他向金花發泄怨氣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對他哥也不滿。大鵬是中隊長,吸不吸收誌強入紅衛兵也有發言權,他為什麽不替他說話?誌強對此很有意見!別人不了解我,你趙大鵬還裝什麽聾作什麽啞呢?
“我好心好意問你,你向我發什麽火呢?又不是我不讓你入的!”
誌強一想也對。向金花發火是沒有道理的。
“我不是向你發火,我是覺得這事兒出的不公。”
“我也覺得有點問題,才這麽問你的。等有空我向我哥透露透露,到底是怎麽迴事?要是有什麽情況我再告訴你。”
“事情都到了現在,入也行,不入行了。我聽說好多地方的學生都自己成立了組織,原來學校組織成立的紅衛兵組織都跨了,說他們是官辦的,阻礙運動。嚴重的還被扣上了保守組織,壞頭頭的罪名。”
“要是那樣的話,將來你準不準備成立組織呢?”
“我還沒想過。不過,要想參加運動,就得成立組織。否則,一個人單槍匹馬能幹什麽呢?”
“要是有那麽一天,咱們在一起幹好嗎?”
“當然好!”
“如果有那麽一天,我再動員動員我哥,免得他和別人混到一起去。”
“你哥能希罕和咱們在一塊嗎?人家堂堂的學生會幹部,學校任命的中隊長。”
“他不幹?到那天咱們吸不吸收他還兩說著呢!”
“喂,你們說啥呢?說得這麽熱唿。”
“沒你的事兒,別瞎打聽睡你的覺去得了!二迷糊。”
二迷糊是有來曆的。因為他家住農村,一天又總像睡不醒的樣子,上高中不久他就得了這個外號。又因為他排行老二,大夥又管他叫二哥。一來二去,二哥就成了他的代號,沒人記得他叫劉青山了。
“沒我的事兒?你們倆在一起搞什麽鬼?你們不告訴我,可別說我知道了造你們的反!”
“你造誰的反?我們又不是走資派,也不是牛鬼蛇神,我們還想造你的反呢!”
“哎,誌強,說正經的,你們議論啥呢?要是有好事,可不行落下我呀!”
“有好事,找變天賬。”
“我才不信呢!前些日子我們屯鬥那幾個地主、富農,都說他們有變天賬,可挖地三尺,有的也沒找出來。有一家真的搜出了一本賬,仔細一看,是記他們家一年花銷的柴米油鹽的豆芽賬。沒辦法那個頭頭在那個賬頁的後邊故意捏造了誰家分了他家的地,分了他家房子,分了他家車馬的賬。這下可把那老地主鬥壞了,足足打了一天一夜,隻剩下一口氣,抬迴了家中,不到幾個小時就死了。”
“農村也鬥得這麽厲害?”
“兇著呢!”
“高亮他爸爸怎麽樣?”
“早就打倒了,正蹲牛棚呢。就連鐵牛他爸也挨了鬥。”
“他爸一不是當權派,二不是地、富、反、壞、右,怎麽還挨鬥了呢?”
“他爸不是好說俏皮嗑嘛,因為說俏皮嗑說出了事。”
“他說啥了?”
“他說玻璃窗戶大花被,摟著老婆睡,誰管他社會不社會!”
“這話可是有點犯勁。”
“可不是咋的,你說俏皮嗑就說俏皮嗑唄,還說社會不社會幹啥?”
“程叔是純牌貧下中農,嘴又那麽俏,他們能鬥老實他嗎?”
“這你可說錯了。你別看他平時天不怕地不怕的,真的對他實行了無產階級專政,他可有點懵了。人家怎麽批判他怎麽是,他可沒敢再和人強。”
“這叫好漢不吃眼前虧。他知道強不好,再給他上綱上線,也讓他蹲牛棚!嚴重一點,給你戴上個壞分子帽子,也是輕巧點事兒。”
正當他們仨議論得挺熱乎的時候,教室的門被“咣啷”一聲撞開了。隨後紀老師又被押了進來。看大鵬他們沮喪的樣子,好像一無所獲。
真的讓誌強猜對了。他們到紀老師家一看,滿屋幾乎什麽也沒有,炕上地下出了書就是書。他把全屋都翻了個底朝天,連一片賬頁也沒找到。可在翻書的時候有個同學意外地發現了一本已被報紙電台批判得體無完膚的反動書——《燕山夜話》(鄧拓著)。有人認為,它是鄧拓向黨進攻的主要罪證,紀老師還保留這樣的反動書籍,是有意和黨中央、毛主席唱對台戲,再一次暴露了他的反動嘴臉。所以,找不到變天帳,就把它當戰利品抄了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