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誌強家請客,邱菊家也拿出不少東西,兩家人在一起忙,像一家人在一起過年過節似的那樣熱鬧。大家誰也不肯閑著,能幹什麽幹什麽。亭玉和壽珠邊幹活邊嘮嗑。她們倆的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的遭遇不同,對生活的執著追求卻相同。苦難,再大的苦難,都是無法把她們的脊梁壓彎的!她們不肯向生活低頭。她們向往美好的生活,熱愛生活。亭玉比壽珠大四歲,她們屬於同代人,都是淌過苦河的女人。亭玉知道了壽珠的遭遇後,落下了同情的淚水。亭玉的苦也沒少吃,罪沒少遭,可當她聽到壽珠的遭遇後,一比較覺得自己的遭遇還算不了什麽,照壽珠差遠了!因此,她更加敬佩這位傲雪淩霜的妹妹,喜歡這位倔強的妹妹。
“壽珠妹妹,我有個想法,我說出來不知你能不能給姐姐一個麵子?你要是同意就點點頭,不同意就搖搖頭。”
“姐姐,咱們雖然初次見麵,可我一見到你不知是怎麽的,就覺得對心情,就有共同語言,就覺得親近,就像是老相識,老朋友似的。有話你盡管說,妹妹一定會給姐姐一個滿意的答複。”
“既然是這樣,那我可要高攀啦?”
“姐姐,你要這麽說可叫妹妹的心裏不好受哇!”
“妹妹,我看你是一個實在人,我也是個老實人,咱們又都是苦出身,我想認你為幹妹妹怎麽樣?”
“如果姐姐不嫌棄,我就認了!”
“那我可不叫謝娘了?我就叫幹媽啦!”
邱菊聽媽媽說要和謝娘拜幹姐妹,她高興得急忙插嘴。
“既然妹妹同意,咱們就算認了。我不懂得拜幹姐妹的規矩,也就別搞那麽複雜了,用不著磕頭作揖了,你叫我一聲姐姐,我叫你一聲妹妹,就算結拜了,你說好不好?”
“姐!”
“妹妹!”
就這麽簡單,亭玉和壽珠就成了幹姐妹。
“你們倆說完了,我們呢?”邱菊非想叫一聲幹娘不可。
“你們願意叫幹娘或幹媽,你們就叫好了。”亭玉直截了當地對邱菊說。
“那我可叫啦?”
“你叫吧,我接著。”
“叫幹娘哪有白叫的?”
“邱菊,往日你沒有這麽挑皮,今天你媽迴來了,還學會挑皮了,真不簡單!”
“謝娘,這怎麽叫挑皮呢?這叫來而不往非禮也!”
“好,你就叫吧,謝娘絕不叫你白叫!”
“娘,我的好幹娘!”
邱菊不但親親熱熱的叫,還撲到地下,磕了三個響頭。
亭玉急忙用手拉起邱菊,很抱欠地說:“幹娘實在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送你,就把我手上的這枚銀戒指給幹女兒做紀念吧!”
本來邱菊想讓大家高興,和謝娘說著玩的,沒成想謝娘當成了真事兒。這枚銀戒是她定親的信物。錢雖不多,可是她的心愛之物。
“幹娘,這枚戒指一定是有來曆的,我不要。方才我那麽說,是想讓大家高興,說著玩的。能有這麽個好幹娘,比什麽都強!”
亭玉一再給,邱菊說什麽也不要。亭玉覺得僵持下去不好,就收迴了承諾:“既然幹女兒不要,也就算了。以後有機會再補一件值錢的。”
“行。”壽珠急忙補充:“要是誌強和弟弟們一齊給我磕頭,別說是銀戒指,就是銅戒指我也拿不出哇!”
“幹媽,我什麽也不要。這頭我非磕不行。”說著,誌強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叫了聲幹媽,才爬起來。
“好,乖孩子!快起來。”壽珠貓腰把誌強拉起來,摟在懷裏,摸看誌強的頭,由頭摸到臉蛋,用手端著誌強的下頦,親昵地端祥一會兒,往臉蛋上親了兩口說:“我幹兒子真乖!”
壽珠隻有這麽個寶貝女兒,沒生過男孩。缺者為貴。因此,特別喜歡男孩。誌強長得虎頭虎腦的,雖然不十分俊,可卻挺著人喜歡。加上他的機靈,就更著人喜歡了。壽珠收了這麽一個乖嬌的幹兒子,打心眼從裏往外高興。這次請假迴來,遇見了謝娘一家,同謝娘認了幹姐妹,又認了幹兒子,真是她意想不到的收獲!這從天而降的友情,使她忘掉了許多煩惱。
媽媽高興,邱菊和爺爺更高興。邱菊和誌強一商量,把晚飯改為慶賀兩位媽媽結拜的慶典,慶典儀式由誌強主持,邱菊協助。
“下麵我宣布,二位媽媽入席!”
二位媽媽聽著孩子的擺布,並排坐在桌子的正當中。
“請爺爺入席!”
邱爺爺笑得臉上的褶都開了,坐在了兩位媽媽的對麵。
三位老人落坐後,等其他姐妹兄弟各尋了個位置坐下,慶典便正式開始了。誌強先代表謝家向邱家敬酒,然後邱菊代表邱家向謝家敬酒。兩家之中隻有邱爺爺會喝酒,其他人都以水代酒,進行了碰杯。飯吃得差不多的時候,誌強又鼓動搞文藝節目,來慶賀兩家的友誼。邱菊積極響應,當場亮相,先唱了一支《塞北的雪》,雖然沒舞台,沒有音響,就連麥克也沒有,嚴重地影響了唱歌的效果,可就是這樣的清唱,也照樣使大家驚歎不已,就連她的媽媽聽到女兒這動人的歌聲也是驚詫萬分。壽珠知道女兒會唱歌,可不知道她現在唱得這麽好。謝娘對歌不咋懂,受大家的感染,她也叫好鼓掌。誌強不甘示弱,他了解自己的桑子,唱歌不行,他沒有唱歌,而是說了一段單口相聲,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同樣把大家的情緒引向了**。別人演不了什麽節目,邱菊和誌強當然成了中心人物。邱菊一展歌喉,連續唱了好幾支高難的歌曲。誌強同樣發揮自己的優勢,講故事,說快板,朗頌詩,盡情地施展他超人的才幹。這兩個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孩子,有這麽大的本事,實在是出人意料!
他們的舉動驚動了附近的鄰居,不少孩子跑過來看熱鬧。這些孩子沒見過大世麵,更容易被折服,不住地叫好,使晚會的氣氛更加熱烈。
經不住孩子們的鼓動,壽珠也衝動起來,她站起來對大家說:“我不會唱,不會跳,可今天高興,我也得唱。我不唱歌,我唱一段京戲《鍘美案》秦香蓮的選段。”沒等她說完,誌強就帶頭鼓起掌來。沒有京胡演湊,清唱京劇比唱歌難度還大。壽珠具有一定的功底,唱得可以說字正腔圓。但是由於她心情憔悴,身體欠佳,在唱段的高峰處,明顯看出底氣不足,難以把拖腔拖到最高峰。盡管如此,由於她十分投入,真好像秦香蓮在同陳士美對簿公堂,字字血,聲聲淚,控訴忘恩負義的丈夫,也真的感染了大家,唱得動情處,邱菊竟掉下了眼淚。盡管壽珠的唱腔難以和名家媲美,可在這方小天地人的眼裏,也是很了不起的。
“妹子,我真沒成想,你還有這兩下子!你也不是演員,什麽時候學的唱戲?”
“我從小愛看京戲,看常了,有些唱段聽熟了,先是咿咿呀呀地學唱,學的時間長了,再讓有點知名度的人給指點指點,也就多少學會了幾個段子。雖說達不到專業水平,總比那些一竅不通的人唱得好一些。說句不謙虛的話,我要不是心情不好,身體不佳,還能唱得比這好一些。想當年,在縣裏組織的業餘文藝比賽大會上,也是轟動過一時的。”
“看出來了,要是沒有一定的功力是達不到這種程度的。”亭玉自愧不如,一再讚美壽珠。沒有愛好,沒有特長的人,是非常羨慕有一技之長的人。人的價值總是要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機遇好的人,可能就表現得充分一些,機遇不好的人,可能就表現不那麽充分,甚至完全表現不出來。她那裏知道,唱這幾口戲,不過是壽珠的一個小小的愛好罷了,根本算不上一技之長。亭玉沒有什麽特長,不會唱,不會跳,無法在大庭廣眾麵前表現自我。她是一位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家庭婦女。如果你以為她真的不想表現自己,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她的表現方式和壽珠不同。她樸實、善良、勤勞。但不甘寂寞。她一再向命運挑戰與抗爭。她想讓她的價值在兒女們的身上體現出來。誌國在體現著她的價值,誌強在體現著她的價值。她的這種價值觀尋常的人是體會不到。她看見孩子們每一點微小的進步,她都會由衷的高興。方才她的兒子淋淋盡至的表演,她有說不出的高興。她把最大的期望不是寄托在自己和丈夫身上,而是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她仿佛在這樣唿喊著:孩子,媽的好孩子!你們是媽的驕傲!媽的自豪!亭玉從孩子的身上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表現自己的方式。
今天,最高興的應該是沒有上場表現的亭玉。看到孩子的進步,亭玉再一次對自己主張舉家進城的決定感到欣慰。同時,她也對這次下放,何時能夠返城而感到焦慮不安。誌強已有很強的自控能力,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他的學習態度和自信心。而誌民、誌富還很小,如果他們在這個時候受到了不良影響,那就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的。強烈的迴城念頭,又一次向她猛烈襲來。迴城!一定要迴城!如果一時半時迴不去,她已下定決心,先讓孩子們迴去,寧肯自己在這裏等到允許返城那一天再返城。不是她厭惡農村,主要是她認為農村的文化氣氛不如城裏,師資水平太差、教學質量上不去,學生的學習成績當然不好,自然而然地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這是亭玉不願在農村呆下去的主要原因。別看她沒多少文化,目光並不短淺。
誌強家的到來,邱菊的出現,給這個小村子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些新內容。在這樣的小村子,舉辦這樣的家庭晚會,還是罕見的,也可說是鳳毛麟角。
屯子人好奇,一傳兩,兩傳仨,不到個巴時辰,全村就傳遍了。說邱家來了個唱戲的,唱得可好了。大概是哪個京劇團的吧,說得神乎其神。好信兒的,和邱家來往比較密切的,不少人跑過來看熱鬧。壽珠覺得這樣不好,主張結束了這場自編自導的晚會。
高興之餘,壽珠到東屋又同公爹和女兒商量邱海的事。他們決定共同去一次,明天就走。
可第二天沒等他們出村,一張來自法院的傳票遞到了壽珠的手上。
“壽珠妹妹,我有個想法,我說出來不知你能不能給姐姐一個麵子?你要是同意就點點頭,不同意就搖搖頭。”
“姐姐,咱們雖然初次見麵,可我一見到你不知是怎麽的,就覺得對心情,就有共同語言,就覺得親近,就像是老相識,老朋友似的。有話你盡管說,妹妹一定會給姐姐一個滿意的答複。”
“既然是這樣,那我可要高攀啦?”
“姐姐,你要這麽說可叫妹妹的心裏不好受哇!”
“妹妹,我看你是一個實在人,我也是個老實人,咱們又都是苦出身,我想認你為幹妹妹怎麽樣?”
“如果姐姐不嫌棄,我就認了!”
“那我可不叫謝娘了?我就叫幹媽啦!”
邱菊聽媽媽說要和謝娘拜幹姐妹,她高興得急忙插嘴。
“既然妹妹同意,咱們就算認了。我不懂得拜幹姐妹的規矩,也就別搞那麽複雜了,用不著磕頭作揖了,你叫我一聲姐姐,我叫你一聲妹妹,就算結拜了,你說好不好?”
“姐!”
“妹妹!”
就這麽簡單,亭玉和壽珠就成了幹姐妹。
“你們倆說完了,我們呢?”邱菊非想叫一聲幹娘不可。
“你們願意叫幹娘或幹媽,你們就叫好了。”亭玉直截了當地對邱菊說。
“那我可叫啦?”
“你叫吧,我接著。”
“叫幹娘哪有白叫的?”
“邱菊,往日你沒有這麽挑皮,今天你媽迴來了,還學會挑皮了,真不簡單!”
“謝娘,這怎麽叫挑皮呢?這叫來而不往非禮也!”
“好,你就叫吧,謝娘絕不叫你白叫!”
“娘,我的好幹娘!”
邱菊不但親親熱熱的叫,還撲到地下,磕了三個響頭。
亭玉急忙用手拉起邱菊,很抱欠地說:“幹娘實在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送你,就把我手上的這枚銀戒指給幹女兒做紀念吧!”
本來邱菊想讓大家高興,和謝娘說著玩的,沒成想謝娘當成了真事兒。這枚銀戒是她定親的信物。錢雖不多,可是她的心愛之物。
“幹娘,這枚戒指一定是有來曆的,我不要。方才我那麽說,是想讓大家高興,說著玩的。能有這麽個好幹娘,比什麽都強!”
亭玉一再給,邱菊說什麽也不要。亭玉覺得僵持下去不好,就收迴了承諾:“既然幹女兒不要,也就算了。以後有機會再補一件值錢的。”
“行。”壽珠急忙補充:“要是誌強和弟弟們一齊給我磕頭,別說是銀戒指,就是銅戒指我也拿不出哇!”
“幹媽,我什麽也不要。這頭我非磕不行。”說著,誌強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叫了聲幹媽,才爬起來。
“好,乖孩子!快起來。”壽珠貓腰把誌強拉起來,摟在懷裏,摸看誌強的頭,由頭摸到臉蛋,用手端著誌強的下頦,親昵地端祥一會兒,往臉蛋上親了兩口說:“我幹兒子真乖!”
壽珠隻有這麽個寶貝女兒,沒生過男孩。缺者為貴。因此,特別喜歡男孩。誌強長得虎頭虎腦的,雖然不十分俊,可卻挺著人喜歡。加上他的機靈,就更著人喜歡了。壽珠收了這麽一個乖嬌的幹兒子,打心眼從裏往外高興。這次請假迴來,遇見了謝娘一家,同謝娘認了幹姐妹,又認了幹兒子,真是她意想不到的收獲!這從天而降的友情,使她忘掉了許多煩惱。
媽媽高興,邱菊和爺爺更高興。邱菊和誌強一商量,把晚飯改為慶賀兩位媽媽結拜的慶典,慶典儀式由誌強主持,邱菊協助。
“下麵我宣布,二位媽媽入席!”
二位媽媽聽著孩子的擺布,並排坐在桌子的正當中。
“請爺爺入席!”
邱爺爺笑得臉上的褶都開了,坐在了兩位媽媽的對麵。
三位老人落坐後,等其他姐妹兄弟各尋了個位置坐下,慶典便正式開始了。誌強先代表謝家向邱家敬酒,然後邱菊代表邱家向謝家敬酒。兩家之中隻有邱爺爺會喝酒,其他人都以水代酒,進行了碰杯。飯吃得差不多的時候,誌強又鼓動搞文藝節目,來慶賀兩家的友誼。邱菊積極響應,當場亮相,先唱了一支《塞北的雪》,雖然沒舞台,沒有音響,就連麥克也沒有,嚴重地影響了唱歌的效果,可就是這樣的清唱,也照樣使大家驚歎不已,就連她的媽媽聽到女兒這動人的歌聲也是驚詫萬分。壽珠知道女兒會唱歌,可不知道她現在唱得這麽好。謝娘對歌不咋懂,受大家的感染,她也叫好鼓掌。誌強不甘示弱,他了解自己的桑子,唱歌不行,他沒有唱歌,而是說了一段單口相聲,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同樣把大家的情緒引向了**。別人演不了什麽節目,邱菊和誌強當然成了中心人物。邱菊一展歌喉,連續唱了好幾支高難的歌曲。誌強同樣發揮自己的優勢,講故事,說快板,朗頌詩,盡情地施展他超人的才幹。這兩個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孩子,有這麽大的本事,實在是出人意料!
他們的舉動驚動了附近的鄰居,不少孩子跑過來看熱鬧。這些孩子沒見過大世麵,更容易被折服,不住地叫好,使晚會的氣氛更加熱烈。
經不住孩子們的鼓動,壽珠也衝動起來,她站起來對大家說:“我不會唱,不會跳,可今天高興,我也得唱。我不唱歌,我唱一段京戲《鍘美案》秦香蓮的選段。”沒等她說完,誌強就帶頭鼓起掌來。沒有京胡演湊,清唱京劇比唱歌難度還大。壽珠具有一定的功底,唱得可以說字正腔圓。但是由於她心情憔悴,身體欠佳,在唱段的高峰處,明顯看出底氣不足,難以把拖腔拖到最高峰。盡管如此,由於她十分投入,真好像秦香蓮在同陳士美對簿公堂,字字血,聲聲淚,控訴忘恩負義的丈夫,也真的感染了大家,唱得動情處,邱菊竟掉下了眼淚。盡管壽珠的唱腔難以和名家媲美,可在這方小天地人的眼裏,也是很了不起的。
“妹子,我真沒成想,你還有這兩下子!你也不是演員,什麽時候學的唱戲?”
“我從小愛看京戲,看常了,有些唱段聽熟了,先是咿咿呀呀地學唱,學的時間長了,再讓有點知名度的人給指點指點,也就多少學會了幾個段子。雖說達不到專業水平,總比那些一竅不通的人唱得好一些。說句不謙虛的話,我要不是心情不好,身體不佳,還能唱得比這好一些。想當年,在縣裏組織的業餘文藝比賽大會上,也是轟動過一時的。”
“看出來了,要是沒有一定的功力是達不到這種程度的。”亭玉自愧不如,一再讚美壽珠。沒有愛好,沒有特長的人,是非常羨慕有一技之長的人。人的價值總是要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機遇好的人,可能就表現得充分一些,機遇不好的人,可能就表現不那麽充分,甚至完全表現不出來。她那裏知道,唱這幾口戲,不過是壽珠的一個小小的愛好罷了,根本算不上一技之長。亭玉沒有什麽特長,不會唱,不會跳,無法在大庭廣眾麵前表現自我。她是一位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家庭婦女。如果你以為她真的不想表現自己,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她的表現方式和壽珠不同。她樸實、善良、勤勞。但不甘寂寞。她一再向命運挑戰與抗爭。她想讓她的價值在兒女們的身上體現出來。誌國在體現著她的價值,誌強在體現著她的價值。她的這種價值觀尋常的人是體會不到。她看見孩子們每一點微小的進步,她都會由衷的高興。方才她的兒子淋淋盡至的表演,她有說不出的高興。她把最大的期望不是寄托在自己和丈夫身上,而是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她仿佛在這樣唿喊著:孩子,媽的好孩子!你們是媽的驕傲!媽的自豪!亭玉從孩子的身上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表現自己的方式。
今天,最高興的應該是沒有上場表現的亭玉。看到孩子的進步,亭玉再一次對自己主張舉家進城的決定感到欣慰。同時,她也對這次下放,何時能夠返城而感到焦慮不安。誌強已有很強的自控能力,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他的學習態度和自信心。而誌民、誌富還很小,如果他們在這個時候受到了不良影響,那就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的。強烈的迴城念頭,又一次向她猛烈襲來。迴城!一定要迴城!如果一時半時迴不去,她已下定決心,先讓孩子們迴去,寧肯自己在這裏等到允許返城那一天再返城。不是她厭惡農村,主要是她認為農村的文化氣氛不如城裏,師資水平太差、教學質量上不去,學生的學習成績當然不好,自然而然地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這是亭玉不願在農村呆下去的主要原因。別看她沒多少文化,目光並不短淺。
誌強家的到來,邱菊的出現,給這個小村子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些新內容。在這樣的小村子,舉辦這樣的家庭晚會,還是罕見的,也可說是鳳毛麟角。
屯子人好奇,一傳兩,兩傳仨,不到個巴時辰,全村就傳遍了。說邱家來了個唱戲的,唱得可好了。大概是哪個京劇團的吧,說得神乎其神。好信兒的,和邱家來往比較密切的,不少人跑過來看熱鬧。壽珠覺得這樣不好,主張結束了這場自編自導的晚會。
高興之餘,壽珠到東屋又同公爹和女兒商量邱海的事。他們決定共同去一次,明天就走。
可第二天沒等他們出村,一張來自法院的傳票遞到了壽珠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