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腦子不能太累,用一點少一點,乖,不要想沒用的。為夫看孩子其樂融融呢,隻是想娘子平日好好補償就是。”
他貼在她耳邊低低的說,溫潤的熱氣順著耳底,雖然老夫老妻,她還是幾乎半邊身子麻了。
“那……”她有點納悶,他要怎麽補償?如今他哄著女兒睡了,哪次不是為所欲為?恨恨地咬他的肩頭,惹得他痛且笑著。
*****************
接下來一連幾日,錦繡坊招待前來赴宴的客商,大家交換名帖記錄在冊,在宴會之前先熟悉一下。來的早的都是想跟錦繡坊合作可一直被李家、韓家壓著的布商,一得了消息他們快馬加鞭往這裏趕。甚至還有從西域來的異族商人,他們想用自己的藥材、香料、寶石等貨物交換錦繡坊各種布帛。喜妹不知道西域貨物的價格,既不想吃虧也不想太賺人家便宜,所以請他們暫住。
一時間黃花鎮非常熱鬧,客棧食肆酒肆客商雲集,就連他們在榆樹村開的客棧都住滿了人。
喜妹也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原本她計劃著來個三五十人,結果來了很多沒有請帖的,但人家盛意拳拳,他們也不能拒之門外,隻好把原本計劃在錦繡坊舉行的桃花酒宴改在黃花鎮南邊的荷花塘周圍。
荷花塘那邊是一片場地,跟榆樹村一樣,中間荷塘,四周是各家打場的地方。荷塘周圍桃榴杏梅,榆柳梧桐,如今正是杏花紛落桃花初綻的時節,映著藍天綠水,別有一番風味。
這麽多客人,要想雇人專門做飯也不可能,錦繡坊采用的喜妹的辦法——辦流水宴。所謂流水宴其實就是喜妹引用的“現代自助餐”。他們指定老張家供肉,然後特意從縣裏請了手藝好的烤肉師父現場烤。另外還有東南西北各地風味的甜點以及小吃。還有人支起大鍋炒菜燉肉,煮麵條蒸饅頭……
韓知琛得到消息提早迴家,還請了縣裏有名的戲班子雜耍班子等來黃花鎮表演給錦繡坊助興。他這般做,喜妹也不能拒絕,順勢邀請他參加酒宴。
整個黃花鎮擠滿了外地來的客商,還有本地看熱鬧的。
錦繡坊還把許多新花樣擺出來,價格比平日便宜四成到兩成不等,這樣附近來湊熱鬧的人也可以買點布匹迴去,皆大歡喜。
喜妹被幾個大客商圍著不斷地問東問西,還有幾個人為了搶生意紅了臉,尤其幾個帶著花娘舞姬來赴宴的不被喜妹待見,反而是帶著夫人來散心的幾乎是有求必應。那些原本請了花娘裝門麵的又後悔不迭,隻得臨時打發走了她們,再去談生意。
喜妹看韓知魚陪著韓知琛過來,便讓韓大錢陪客商們看看貨樣,她過去招唿。
“苗掌櫃越來越能幹,真是了不起的酒宴。”韓知琛讚不絕口。
喜妹看了韓知魚一眼,這幾個月他在安州管理幾家鋪子,很用心,但是跟韓知琛打交道也很吃力,整個人都瘦了一圈,不過目光更加沉靜,臉上也不再有乖戾之氣,沉穩了許多。
喜妹領他們去找謝重陽說話。這幾天風清日麗,謝家人白天都在這裏,老人孩子跟著出來玩兒,謝重陽用自家做的手推嬰兒車推著小傾和虎子,倆小孩兒一人抱著一個奶葫蘆吸吮著。
奶葫蘆是謝重陽自己做的,葫蘆嘴打磨的很是光滑,當奶嘴很像樣兒。
謝重陽正跟謝遠謝寧幾個邊講書邊吃東西,見他們來笑著迎起身。互相見了禮,韓知琛笑道:“重陽把娃兒們哄得這般逗趣,難不成想留在家裏做奶爹?”
謝重陽淡笑:“寶寶可是咱們的將來,最純潔的寶貝了,做娃兒奶爹可是最幸福的事情。”
韓知琛道:“重陽可是我們黃花鎮乃至桃源縣的將來,黃大人他們可是甚為關切呢,隻是這等場合他們不適合來,特意代為問好。”
謝重陽謝了,請他們一旁喝茶。
韓知琛便趁機跟他談擴大和錦繡坊的合作。雖然喜妹讓韓知魚專管跟韓家的生意,可要做到什麽程度,韓知琛自然知道該著誰談。
如今錦繡坊和韓家老大幾戶是不走動的,韓知琛卻又往來密切。這一次錦繡坊沒有給韓李兩家下請帖,李彥宏在家裏大發脾氣,怒罵錦繡坊目中無人,最終也沒來,而韓知琛卻不管,反而主動約了韓知魚同來。
李彥宏覺得錦繡坊是故意不給麵子,其實喜妹想的是和一些中小戶見麵,大戶本就有生意往來,打個招唿就罷,沒必要讓人家百忙中跑過來。至於人家怎麽想,她卻不管。
而喜妹和謝重陽也樂於擴大跟韓知琛的合作,有他的帶動,韓知魚成長很快。該會的不該會的,一氣都學了,至於能不能消化就看時間和他的天分了。
大家正說著,有人在一旁吵吵起來,幾個人說買了布結果在韓家發現更便宜的。
“哎,大家聽我說,錦繡坊真是坑人啊,一樣的布,人家韓大少爺家隻要一半錢就夠了……”
“誰說不是呢,怎麽能這樣,什麽破布呀,坑錢呢。”
“看著花色,忒難看。”
“還掉色呢!”
“哎呀,幹啥啥不行呢。”
又有人推著韓家的布來便宜兜售,喜妹聽了聽,就算再偷工減料也要虧本錢的。
很明顯是故意搗亂。
韓家自從分了家之後,韓知琛把自己家產一半給了韓知魚,把另外幾個兄弟氣得差點造反。韓知琛不管,於是老大韓知敏一起夥同幾個兄弟勾結韓二包霸占了家裏的染坊,把韓知琛也排擠出去。
韓知琛倒是無所謂的,讓劉妍玉和幾個染布師傅在他其他的莊子上開染坊繼續染布,而韓知敏因為不善經營,又趕走韓大錢劉妍玉幾個,如今整一個賠錢裝門麵的。平日為了跟錦繡坊對著幹,不斷地壓低價格,錦繡坊從不接招,大家的布不一樣沒什麽好比的。一段時間下來,買布的人自然看出好壞,韓家生意一落千丈,門可羅雀了。
韓知敏見喜妹擺了這麽一場桃花酒宴,便打了這麽個主意,在人最多的時候便宜賣自己家的布。一邊雇了人見縫插針地敗壞錦繡坊的名聲,逢人便說錦繡坊是靠韓家起來的,結果忘恩負義,如今處處打壓韓家雲雲。
錦繡坊從不主動辟謠,所謂清者自清,韓家如今四分五裂,明眼人自然知道怎麽迴事兒,跟一群瘋狗爭論,隻會累到自己,他們根本不講道理。
韓知琛看著入口處鬧哄哄地,蹙眉道:“我大哥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我數次勸他誠心做生意,他隻是不聽。”
謝重陽一邊搖著風車逗孩子,笑道:“韓大少爺也是心裏苦。”
不管他怎麽叫囂,錦繡坊就是不接招,韓知敏既無趣又有一種被羞辱感,這說明人家錦繡坊根本不拿他當迴事,就當他是瘋狗咬街。而之前他還能花錢雇人給錦繡坊使壞什麽的,現下錦繡坊一直做善事,廣結善緣,縣裏的差役都跟他們關係不錯,處處罩著。連四外村的混混們都不敢尋釁滋事,所以他也隻能幹生氣。眼看著錦繡坊越來越大,生意紅火,土地買了一片又一片,甚至很多都是他韓家的肥沃農田,韓知敏那顆生來就容易嫉妒的心,便跟被強酸水泡過一樣,火燒火燎得疼。
錦繡坊和韓知琛都有辦法收拾這個沒腦子的韓家大少,可是誰也不出手。錦繡坊想風平浪靜的,哪裏有每天看免費戲好,而且讓一個沒腦子的敵人天天弄幺蛾子,比那些有腦子隱忍地狼容易對付一千倍。謝重陽總覺得韓知琛是韓家實際的當家人,出於家族名聲利益也不能看韓知敏天天出那些醜態。可韓知琛是生意人,從他被韓家算計的那天起,韓家對他來說早就退位於自己的利益。況且韓知敏就算鬧,也沒有鬧出什麽大事兒,又不根本影響韓家在外麵的聲譽。
看著韓知敏派來的那群人賣力地表演,韓知琛跟謝重陽像看戲一樣,兩人還時不時地說句笑話。韓知魚受不了,說推著孩子去轉轉。
喜妹和女人們一起吃各種小點心,孟永良孫秀財韓大錢等人跟想簽文契的客商去另一邊細談。
她們見韓知魚過來,都招唿他過去吃東西。如今韓夫人跟苗婆子倆人倒是常在一起。說來也怪,她倆一起,韓夫人也不鬧,苗婆子也不傻。韓夫人在彩霞的悉心照料下,如今能說話吃東西,身體好了一些。喜妹也從吳郎中那裏學了方子,按時給她針灸,效果很明顯。
大家給韓知魚讓了地方,讓他坐到韓夫人旁邊去,小傾和虎子看著滿桌子花花綠綠的點心,揮舞著小手就要爬上去。喜妹趕緊給他們推開,看了一圈,她問:“二嫂呢?”
張美鳳起身望了望,“咦,頭會兒還看到了呢,可能去找謝二哥了吧。”
謝大嫂道:“二叔不是迴家了嗎?說迴去幫我們小墒拿尿布呢。剛跟白妞一塊迴去的。”
桃花流水宴一連擺了七天方歇,雖然每日隻管著吃飯看戲聊天,大家還是很累。錦繡坊又要緊鑼密鼓地招募染工、織工,跟農戶簽訂中桑養蠶收蠶收絲以及棉花的文契,生意滾滾而來。此後看的有些人越來越眼紅,一時間桃源縣又開了幾十家染坊織房競爭生意。
他貼在她耳邊低低的說,溫潤的熱氣順著耳底,雖然老夫老妻,她還是幾乎半邊身子麻了。
“那……”她有點納悶,他要怎麽補償?如今他哄著女兒睡了,哪次不是為所欲為?恨恨地咬他的肩頭,惹得他痛且笑著。
*****************
接下來一連幾日,錦繡坊招待前來赴宴的客商,大家交換名帖記錄在冊,在宴會之前先熟悉一下。來的早的都是想跟錦繡坊合作可一直被李家、韓家壓著的布商,一得了消息他們快馬加鞭往這裏趕。甚至還有從西域來的異族商人,他們想用自己的藥材、香料、寶石等貨物交換錦繡坊各種布帛。喜妹不知道西域貨物的價格,既不想吃虧也不想太賺人家便宜,所以請他們暫住。
一時間黃花鎮非常熱鬧,客棧食肆酒肆客商雲集,就連他們在榆樹村開的客棧都住滿了人。
喜妹也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原本她計劃著來個三五十人,結果來了很多沒有請帖的,但人家盛意拳拳,他們也不能拒之門外,隻好把原本計劃在錦繡坊舉行的桃花酒宴改在黃花鎮南邊的荷花塘周圍。
荷花塘那邊是一片場地,跟榆樹村一樣,中間荷塘,四周是各家打場的地方。荷塘周圍桃榴杏梅,榆柳梧桐,如今正是杏花紛落桃花初綻的時節,映著藍天綠水,別有一番風味。
這麽多客人,要想雇人專門做飯也不可能,錦繡坊采用的喜妹的辦法——辦流水宴。所謂流水宴其實就是喜妹引用的“現代自助餐”。他們指定老張家供肉,然後特意從縣裏請了手藝好的烤肉師父現場烤。另外還有東南西北各地風味的甜點以及小吃。還有人支起大鍋炒菜燉肉,煮麵條蒸饅頭……
韓知琛得到消息提早迴家,還請了縣裏有名的戲班子雜耍班子等來黃花鎮表演給錦繡坊助興。他這般做,喜妹也不能拒絕,順勢邀請他參加酒宴。
整個黃花鎮擠滿了外地來的客商,還有本地看熱鬧的。
錦繡坊還把許多新花樣擺出來,價格比平日便宜四成到兩成不等,這樣附近來湊熱鬧的人也可以買點布匹迴去,皆大歡喜。
喜妹被幾個大客商圍著不斷地問東問西,還有幾個人為了搶生意紅了臉,尤其幾個帶著花娘舞姬來赴宴的不被喜妹待見,反而是帶著夫人來散心的幾乎是有求必應。那些原本請了花娘裝門麵的又後悔不迭,隻得臨時打發走了她們,再去談生意。
喜妹看韓知魚陪著韓知琛過來,便讓韓大錢陪客商們看看貨樣,她過去招唿。
“苗掌櫃越來越能幹,真是了不起的酒宴。”韓知琛讚不絕口。
喜妹看了韓知魚一眼,這幾個月他在安州管理幾家鋪子,很用心,但是跟韓知琛打交道也很吃力,整個人都瘦了一圈,不過目光更加沉靜,臉上也不再有乖戾之氣,沉穩了許多。
喜妹領他們去找謝重陽說話。這幾天風清日麗,謝家人白天都在這裏,老人孩子跟著出來玩兒,謝重陽用自家做的手推嬰兒車推著小傾和虎子,倆小孩兒一人抱著一個奶葫蘆吸吮著。
奶葫蘆是謝重陽自己做的,葫蘆嘴打磨的很是光滑,當奶嘴很像樣兒。
謝重陽正跟謝遠謝寧幾個邊講書邊吃東西,見他們來笑著迎起身。互相見了禮,韓知琛笑道:“重陽把娃兒們哄得這般逗趣,難不成想留在家裏做奶爹?”
謝重陽淡笑:“寶寶可是咱們的將來,最純潔的寶貝了,做娃兒奶爹可是最幸福的事情。”
韓知琛道:“重陽可是我們黃花鎮乃至桃源縣的將來,黃大人他們可是甚為關切呢,隻是這等場合他們不適合來,特意代為問好。”
謝重陽謝了,請他們一旁喝茶。
韓知琛便趁機跟他談擴大和錦繡坊的合作。雖然喜妹讓韓知魚專管跟韓家的生意,可要做到什麽程度,韓知琛自然知道該著誰談。
如今錦繡坊和韓家老大幾戶是不走動的,韓知琛卻又往來密切。這一次錦繡坊沒有給韓李兩家下請帖,李彥宏在家裏大發脾氣,怒罵錦繡坊目中無人,最終也沒來,而韓知琛卻不管,反而主動約了韓知魚同來。
李彥宏覺得錦繡坊是故意不給麵子,其實喜妹想的是和一些中小戶見麵,大戶本就有生意往來,打個招唿就罷,沒必要讓人家百忙中跑過來。至於人家怎麽想,她卻不管。
而喜妹和謝重陽也樂於擴大跟韓知琛的合作,有他的帶動,韓知魚成長很快。該會的不該會的,一氣都學了,至於能不能消化就看時間和他的天分了。
大家正說著,有人在一旁吵吵起來,幾個人說買了布結果在韓家發現更便宜的。
“哎,大家聽我說,錦繡坊真是坑人啊,一樣的布,人家韓大少爺家隻要一半錢就夠了……”
“誰說不是呢,怎麽能這樣,什麽破布呀,坑錢呢。”
“看著花色,忒難看。”
“還掉色呢!”
“哎呀,幹啥啥不行呢。”
又有人推著韓家的布來便宜兜售,喜妹聽了聽,就算再偷工減料也要虧本錢的。
很明顯是故意搗亂。
韓家自從分了家之後,韓知琛把自己家產一半給了韓知魚,把另外幾個兄弟氣得差點造反。韓知琛不管,於是老大韓知敏一起夥同幾個兄弟勾結韓二包霸占了家裏的染坊,把韓知琛也排擠出去。
韓知琛倒是無所謂的,讓劉妍玉和幾個染布師傅在他其他的莊子上開染坊繼續染布,而韓知敏因為不善經營,又趕走韓大錢劉妍玉幾個,如今整一個賠錢裝門麵的。平日為了跟錦繡坊對著幹,不斷地壓低價格,錦繡坊從不接招,大家的布不一樣沒什麽好比的。一段時間下來,買布的人自然看出好壞,韓家生意一落千丈,門可羅雀了。
韓知敏見喜妹擺了這麽一場桃花酒宴,便打了這麽個主意,在人最多的時候便宜賣自己家的布。一邊雇了人見縫插針地敗壞錦繡坊的名聲,逢人便說錦繡坊是靠韓家起來的,結果忘恩負義,如今處處打壓韓家雲雲。
錦繡坊從不主動辟謠,所謂清者自清,韓家如今四分五裂,明眼人自然知道怎麽迴事兒,跟一群瘋狗爭論,隻會累到自己,他們根本不講道理。
韓知琛看著入口處鬧哄哄地,蹙眉道:“我大哥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我數次勸他誠心做生意,他隻是不聽。”
謝重陽一邊搖著風車逗孩子,笑道:“韓大少爺也是心裏苦。”
不管他怎麽叫囂,錦繡坊就是不接招,韓知敏既無趣又有一種被羞辱感,這說明人家錦繡坊根本不拿他當迴事,就當他是瘋狗咬街。而之前他還能花錢雇人給錦繡坊使壞什麽的,現下錦繡坊一直做善事,廣結善緣,縣裏的差役都跟他們關係不錯,處處罩著。連四外村的混混們都不敢尋釁滋事,所以他也隻能幹生氣。眼看著錦繡坊越來越大,生意紅火,土地買了一片又一片,甚至很多都是他韓家的肥沃農田,韓知敏那顆生來就容易嫉妒的心,便跟被強酸水泡過一樣,火燒火燎得疼。
錦繡坊和韓知琛都有辦法收拾這個沒腦子的韓家大少,可是誰也不出手。錦繡坊想風平浪靜的,哪裏有每天看免費戲好,而且讓一個沒腦子的敵人天天弄幺蛾子,比那些有腦子隱忍地狼容易對付一千倍。謝重陽總覺得韓知琛是韓家實際的當家人,出於家族名聲利益也不能看韓知敏天天出那些醜態。可韓知琛是生意人,從他被韓家算計的那天起,韓家對他來說早就退位於自己的利益。況且韓知敏就算鬧,也沒有鬧出什麽大事兒,又不根本影響韓家在外麵的聲譽。
看著韓知敏派來的那群人賣力地表演,韓知琛跟謝重陽像看戲一樣,兩人還時不時地說句笑話。韓知魚受不了,說推著孩子去轉轉。
喜妹和女人們一起吃各種小點心,孟永良孫秀財韓大錢等人跟想簽文契的客商去另一邊細談。
她們見韓知魚過來,都招唿他過去吃東西。如今韓夫人跟苗婆子倆人倒是常在一起。說來也怪,她倆一起,韓夫人也不鬧,苗婆子也不傻。韓夫人在彩霞的悉心照料下,如今能說話吃東西,身體好了一些。喜妹也從吳郎中那裏學了方子,按時給她針灸,效果很明顯。
大家給韓知魚讓了地方,讓他坐到韓夫人旁邊去,小傾和虎子看著滿桌子花花綠綠的點心,揮舞著小手就要爬上去。喜妹趕緊給他們推開,看了一圈,她問:“二嫂呢?”
張美鳳起身望了望,“咦,頭會兒還看到了呢,可能去找謝二哥了吧。”
謝大嫂道:“二叔不是迴家了嗎?說迴去幫我們小墒拿尿布呢。剛跟白妞一塊迴去的。”
桃花流水宴一連擺了七天方歇,雖然每日隻管著吃飯看戲聊天,大家還是很累。錦繡坊又要緊鑼密鼓地招募染工、織工,跟農戶簽訂中桑養蠶收蠶收絲以及棉花的文契,生意滾滾而來。此後看的有些人越來越眼紅,一時間桃源縣又開了幾十家染坊織房競爭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