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一短這次很是熱情的接待了喜妹,聽她說要把秘方跟自己合作,笑得一雙眼眯縫起來,過分發福的身子顫巍巍的。
“韓老板,那麽與李老板的事情,還請您多多溝通。既然合作,李老板也有誠意,不如三家一起,也省了諸多麻煩。”
韓一短笑道:“好說,好說,謝家娘子放心,不必太多顧慮。我們是親戚,自然要多多照顧才是。”他又讓韓大錢好好跟喜妹合計合計,如果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喜妹便和韓大錢告辭。迴到家見鋪子門外拴著幾匹馬,兩個幹淨小廝拿著草料逗其中一紅一白兩匹。她立刻認出是那天碰見的那兩人,尋思他們可能來買布。小夥計看見她立刻笑著道:“老板,周家大管家帶了一位小哥小姐,來向您道謝呢。”
喜妹笑了笑去客廳,果見那白衣少年和紅衣少女正站在門外的夾竹桃旁說笑,孟永良陪著一個四十來歲左右錦衣華服的男人在廳上喝茶。
見她來,幾人上前寒暄見禮,來的人是周管家。喜妹打量那管家生得相貌寬厚,一副和氣可親的樣子,身上衣袍佩飾竟是在韓家老爺身上才見的,甚至更為精美幾分,隻是品味又高。少女和少年是他家主人的親戚,女孩子叫唐薇,男孩子薛寶峰。他們開始不知道她是誰,一邊派人在鄰村打聽,昨日周管家想到力氣大的女子,猜測可能是喜妹,便讓人來問了問,經店內人一說,他們斷定是她,於是帶了禮物前來拜謝。
薛寶峰見到喜妹開心道:“姐姐有禮,不該騙我們說是附近村子的害我們找了一圈。幸虧周管家對這一帶熟悉得很,否則我們可就錯過了。”
唐薇也道了謝,叫得卻是嫂子。喜妹沒想到他們會上門來道謝,與他們寒暄了一陣,然後跟周管家說話。
趁著喜妹跟周管家說話的功夫,唐薇白了薛寶峰一眼,低聲斥道:“你也該叫一聲表姨,竟然叫姐姐,好不害臊。”
薛寶峰不服氣道:“出了門,你休想再占我便宜。”
重新進廳喝茶,喜妹知道這兩日他們家來客人似乎在商量魚塘果園和桑園的事情,便趁機讓孫秀財把她最為得意的一些布樣拿了給他們看。
有細棉布的豆麵印花,還有彩花套染,正色間色等應有盡有。她還專門做了一本顏色冊子,如同現代的色卡一般,從紅、藍、黃幾個色係延伸。至於印花等方麵,將能做的各種工藝都選出得意的花樣訂成冊,方便客人瀏覽。
周管家見分門別類一目了然,很是欣賞,連連讚他們打理得清爽。這時候唐薇插言道:“周伯伯,二哥這次來看桑園說是養蠶,迴頭不是也得請染布織布師傅來嗎?你們合作不就得了,省得還得再麻煩。”
周管家也很滿意,但是因為沒請示過自己主人,所以一時間不能做決斷。孟永良怕他尷尬,忙笑道:“可千萬別這樣。人情歸人情,生意歸生意,周管家以後若用得上我們的,自然開口。”
周管家笑了笑,說自然,又試探地問能否去染坊看看。喜妹也不藏私,和孟永良陪著他去看。周管家問了他們能出多少布,對於絲綢麵料的染色水平如何,能否織複雜的花型布等等。喜妹一一給了答案,周管家很滿意,又坐了一會兒便告辭。
喜妹和孟永良將他們送出門去,她道:“大勇哥,你覺得周管家會跟我們合作嗎?要是他們肯,韓家和李家可就真不是問題。”
雖然周家從不宣揚,可明眼人一眼就能感覺他們不是一般人來。
孟永良點頭道:“我感覺把握很大。這些天他們一直在忙那片桑園,看樣子是計劃冬天織棉布,春夏養蠶呢。”
作者有話要說:哈哈哈,親們新年快樂,兔年大吉,大桃花給你們拜年啦!
祝美人兒們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做永遠開心快樂的美人!
更得有點倉促,歡迎親們捉蟲子,等俺迴家會仔細改。
麽麽麽麽!
51
51、第 51 章 ...
三日後謝重陽和韓知魚從縣裏迴來。韓知魚跟著到小院來吃飯,喜妹和師父親自下廚,做了他愛吃的幾個菜。酒足飯飽之後,韓知魚喝了一杯茶,瞥了喜妹一眼,“當初說合夥,你既然想著分本少爺利錢,有問題怎麽就將我撇開?難道本少爺是那種遇到事情就往後縮的人嗎?”
喜妹不解,偷眼去看謝重陽,他朝她眨了眨眼,笑道:“重陽代內子向韓少爺賠不是,她生怕給少爺添麻煩,這便是看輕了朋友,自然該罰。”
韓知魚哼了一聲,“生意歸生意,人情歸人情。你們沒欠韓家和李家任何一分人情,如果欠,那也是我欠。要還自然也該本少爺還,還輪不到你倆呢。”
喜妹起眼瞄他,看他故意板出一臉的老氣橫秋,莫不是現擺出舅舅的款兒來教訓她?她又覺得好笑。他淩然瞪過來,她忙垂下眼不跟他頂撞,如今他那層稚氣褪去,在家裏也擺出了正經的少爺款兒,她自是不好意思撅他的麵子。
韓知魚訓了她一通,又讓小白奉上兩百兩銀子,說繼續入夥,喜妹想拒絕看他一副要殺人的樣子,也隻能收下。盤算著有這兩百兩銀子添進來,倒是可以蓋房子或者租大院子了。
夜裏大家都散了,謝重陽告訴喜妹當初為何讓她先去跟韓家說方子。因為這消息立即就會傳入李宏言耳朵裏。他和韓知魚趁著去縣裏拜訪的時候裝作無意地露一露,韓知魚立刻逼問緣由,李宏言一聽立刻叫了李掌櫃到跟前問。結果是李掌櫃自作主張,覺得自己老板跟謝家關係好,理應拿最低的合作價錢。而韓太太隻以為是李老板的意思少不得勉為其難幫著說合說合。實際李老板和韓太太都不知道,是李掌櫃想從中謀點私利。氣得李宏言當場大怒,立刻就把李掌櫃給發放到小地方鋪子裏做掌櫃,三年不許迴家。又派了自己的親信到時候來黃花鎮與喜妹談生意。
韓知魚說自己也是染坊的一份子,就算親戚合作也該按規矩的,自然比別家價錢低些,卻也不能太過分。李宏言莫不允從。
喜妹疑惑道:“小九哥你說,李掌櫃這麽做,難道李老板真的不知道?”
謝重陽道:“我們不能把人想得太壞,卻也不能不防備。好在他們還顧忌臉麵,又礙著韓少爺也不好強行如何。”
喜妹道:“反正我覺得韓太太就是有所圖謀的。也許她從答應救你就懷了想法的。要跟這兩家打交道,我們倒是要找個可靠的靠山才行呢。”
謝重陽沉吟道:“若說靠山,在這方圓的地方,也隻有知縣大人。可那位知縣也不是好相與的,他如今與李家打得火熱呢。”
喜妹想了想,“那個周東家呢?雖然我們不認識,可看他們對大勇哥是很好的。而且我看他的家業隻怕比韓家多不知道多少呢。他們在西北角那片大魚塘還有果園桑園等其他的,也不過是片小小的試驗田。大勇哥都不知道他們到底多少錢,隻說他們平日又是做家具又是幹啥的。主人的院子他沒進去過,但是就算那個周管家都不比韓老板派頭差呢。”她又將自己救人,周家來拜訪的事情仔細說了說。
謝重陽平日在學堂聽人議論,說什麽的都有,沒有一個靠譜的,有人說是一位周小姐,又說是位姨太太否則用得著那般養在深院裏?
“即便沒有過硬的靠山,為夫也定然讓你安安穩穩地做下去。就算他們家大業大,可海晏河清,天子聖明,法典備至,我們又何懼之有?”
喜妹靠在他懷裏,笑道:“小九哥說的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麽?”
他笑起來,撫摸著她的發絲,“為夫藏了好東西呢,靠著它我們也能見招拆招。”
喜妹仰頭看著他優美如琢的輪廓,歡喜道:“你放心吧,你這般聰明,學問又好。禮部下來的學政個個都是天子親信提拔的,那份榮耀自比金珠萬貫讓他們看重。憑你的學識,來年自然能中了秀才,你若有了功名,他們也不敢太過分。好在有韓少爺,你倒是好好敦促他,讓他也得了功名,與你齊頭並進才是。”
他垂首親了親她的額頭,“那是自然,欠他的都在我心裏呢。”
有韓知魚出麵,暫時解決了染坊的危機,李家照舊下了貨單,價格卻提了上去,因是大宗貨,與韓家持平。如此原來的染坊又太小,還需要擴建再招新的幫工。
孟永良托人找了找,打算在西邊買個十來畝地蓋大染坊。那片地因為不夠肥沃,平日莊稼長勢一般,卻因為靠了河還能湊合一二。孟永良跟喜妹他們一說,大家都覺得甚好,商議早點買下來破土動工,年前可以先把一處染坊和倉庫蓋好,冬天不能施工便等來年。
木工泥瓦匠這些孟永良向來熟,去請周管家幫忙,結果他們不但幫忙請人,價錢劃算,還要跟喜妹他們合作生意,請喜妹和孟永良去細談。
周家大院子在一片花木掩映間,與黃花鎮有數畝地之隔,竟似世外桃源一般。園內疏朗清闊,除了正正經經的幾處相連的大院子,後麵還有一大片花園。那位主人若來也基本呆在園內足不出戶,若走也是從後麵小道穿行,前麵正經的院子倒是有管家住著。
兩人隨小廝一路去往待客廳,周管家已經迎出二門外。幾人互見禮寒暄著周管家請他們廳上喝茶,“我們公子雖不在,卻有一位更懂行情的唐二爺,他此番前來恰是為桑園紡織諸事。原本我們想著從老家派紡織師傅前來,那日去貴鋪子看了貨色,甚至滿意,便想請兩位老板加盟,是以請來詳談呢。”
二人隨周管家來至廳前,便見一位身穿上好細棉布涼衫的男子從台階上快步下來,男子二十八九歲年紀,形容俊挺,目光溫和,遠著幾步便拱手作揖,連稱有失遠迎之類的話。
“韓老板,那麽與李老板的事情,還請您多多溝通。既然合作,李老板也有誠意,不如三家一起,也省了諸多麻煩。”
韓一短笑道:“好說,好說,謝家娘子放心,不必太多顧慮。我們是親戚,自然要多多照顧才是。”他又讓韓大錢好好跟喜妹合計合計,如果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喜妹便和韓大錢告辭。迴到家見鋪子門外拴著幾匹馬,兩個幹淨小廝拿著草料逗其中一紅一白兩匹。她立刻認出是那天碰見的那兩人,尋思他們可能來買布。小夥計看見她立刻笑著道:“老板,周家大管家帶了一位小哥小姐,來向您道謝呢。”
喜妹笑了笑去客廳,果見那白衣少年和紅衣少女正站在門外的夾竹桃旁說笑,孟永良陪著一個四十來歲左右錦衣華服的男人在廳上喝茶。
見她來,幾人上前寒暄見禮,來的人是周管家。喜妹打量那管家生得相貌寬厚,一副和氣可親的樣子,身上衣袍佩飾竟是在韓家老爺身上才見的,甚至更為精美幾分,隻是品味又高。少女和少年是他家主人的親戚,女孩子叫唐薇,男孩子薛寶峰。他們開始不知道她是誰,一邊派人在鄰村打聽,昨日周管家想到力氣大的女子,猜測可能是喜妹,便讓人來問了問,經店內人一說,他們斷定是她,於是帶了禮物前來拜謝。
薛寶峰見到喜妹開心道:“姐姐有禮,不該騙我們說是附近村子的害我們找了一圈。幸虧周管家對這一帶熟悉得很,否則我們可就錯過了。”
唐薇也道了謝,叫得卻是嫂子。喜妹沒想到他們會上門來道謝,與他們寒暄了一陣,然後跟周管家說話。
趁著喜妹跟周管家說話的功夫,唐薇白了薛寶峰一眼,低聲斥道:“你也該叫一聲表姨,竟然叫姐姐,好不害臊。”
薛寶峰不服氣道:“出了門,你休想再占我便宜。”
重新進廳喝茶,喜妹知道這兩日他們家來客人似乎在商量魚塘果園和桑園的事情,便趁機讓孫秀財把她最為得意的一些布樣拿了給他們看。
有細棉布的豆麵印花,還有彩花套染,正色間色等應有盡有。她還專門做了一本顏色冊子,如同現代的色卡一般,從紅、藍、黃幾個色係延伸。至於印花等方麵,將能做的各種工藝都選出得意的花樣訂成冊,方便客人瀏覽。
周管家見分門別類一目了然,很是欣賞,連連讚他們打理得清爽。這時候唐薇插言道:“周伯伯,二哥這次來看桑園說是養蠶,迴頭不是也得請染布織布師傅來嗎?你們合作不就得了,省得還得再麻煩。”
周管家也很滿意,但是因為沒請示過自己主人,所以一時間不能做決斷。孟永良怕他尷尬,忙笑道:“可千萬別這樣。人情歸人情,生意歸生意,周管家以後若用得上我們的,自然開口。”
周管家笑了笑,說自然,又試探地問能否去染坊看看。喜妹也不藏私,和孟永良陪著他去看。周管家問了他們能出多少布,對於絲綢麵料的染色水平如何,能否織複雜的花型布等等。喜妹一一給了答案,周管家很滿意,又坐了一會兒便告辭。
喜妹和孟永良將他們送出門去,她道:“大勇哥,你覺得周管家會跟我們合作嗎?要是他們肯,韓家和李家可就真不是問題。”
雖然周家從不宣揚,可明眼人一眼就能感覺他們不是一般人來。
孟永良點頭道:“我感覺把握很大。這些天他們一直在忙那片桑園,看樣子是計劃冬天織棉布,春夏養蠶呢。”
作者有話要說:哈哈哈,親們新年快樂,兔年大吉,大桃花給你們拜年啦!
祝美人兒們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做永遠開心快樂的美人!
更得有點倉促,歡迎親們捉蟲子,等俺迴家會仔細改。
麽麽麽麽!
51
51、第 51 章 ...
三日後謝重陽和韓知魚從縣裏迴來。韓知魚跟著到小院來吃飯,喜妹和師父親自下廚,做了他愛吃的幾個菜。酒足飯飽之後,韓知魚喝了一杯茶,瞥了喜妹一眼,“當初說合夥,你既然想著分本少爺利錢,有問題怎麽就將我撇開?難道本少爺是那種遇到事情就往後縮的人嗎?”
喜妹不解,偷眼去看謝重陽,他朝她眨了眨眼,笑道:“重陽代內子向韓少爺賠不是,她生怕給少爺添麻煩,這便是看輕了朋友,自然該罰。”
韓知魚哼了一聲,“生意歸生意,人情歸人情。你們沒欠韓家和李家任何一分人情,如果欠,那也是我欠。要還自然也該本少爺還,還輪不到你倆呢。”
喜妹起眼瞄他,看他故意板出一臉的老氣橫秋,莫不是現擺出舅舅的款兒來教訓她?她又覺得好笑。他淩然瞪過來,她忙垂下眼不跟他頂撞,如今他那層稚氣褪去,在家裏也擺出了正經的少爺款兒,她自是不好意思撅他的麵子。
韓知魚訓了她一通,又讓小白奉上兩百兩銀子,說繼續入夥,喜妹想拒絕看他一副要殺人的樣子,也隻能收下。盤算著有這兩百兩銀子添進來,倒是可以蓋房子或者租大院子了。
夜裏大家都散了,謝重陽告訴喜妹當初為何讓她先去跟韓家說方子。因為這消息立即就會傳入李宏言耳朵裏。他和韓知魚趁著去縣裏拜訪的時候裝作無意地露一露,韓知魚立刻逼問緣由,李宏言一聽立刻叫了李掌櫃到跟前問。結果是李掌櫃自作主張,覺得自己老板跟謝家關係好,理應拿最低的合作價錢。而韓太太隻以為是李老板的意思少不得勉為其難幫著說合說合。實際李老板和韓太太都不知道,是李掌櫃想從中謀點私利。氣得李宏言當場大怒,立刻就把李掌櫃給發放到小地方鋪子裏做掌櫃,三年不許迴家。又派了自己的親信到時候來黃花鎮與喜妹談生意。
韓知魚說自己也是染坊的一份子,就算親戚合作也該按規矩的,自然比別家價錢低些,卻也不能太過分。李宏言莫不允從。
喜妹疑惑道:“小九哥你說,李掌櫃這麽做,難道李老板真的不知道?”
謝重陽道:“我們不能把人想得太壞,卻也不能不防備。好在他們還顧忌臉麵,又礙著韓少爺也不好強行如何。”
喜妹道:“反正我覺得韓太太就是有所圖謀的。也許她從答應救你就懷了想法的。要跟這兩家打交道,我們倒是要找個可靠的靠山才行呢。”
謝重陽沉吟道:“若說靠山,在這方圓的地方,也隻有知縣大人。可那位知縣也不是好相與的,他如今與李家打得火熱呢。”
喜妹想了想,“那個周東家呢?雖然我們不認識,可看他們對大勇哥是很好的。而且我看他的家業隻怕比韓家多不知道多少呢。他們在西北角那片大魚塘還有果園桑園等其他的,也不過是片小小的試驗田。大勇哥都不知道他們到底多少錢,隻說他們平日又是做家具又是幹啥的。主人的院子他沒進去過,但是就算那個周管家都不比韓老板派頭差呢。”她又將自己救人,周家來拜訪的事情仔細說了說。
謝重陽平日在學堂聽人議論,說什麽的都有,沒有一個靠譜的,有人說是一位周小姐,又說是位姨太太否則用得著那般養在深院裏?
“即便沒有過硬的靠山,為夫也定然讓你安安穩穩地做下去。就算他們家大業大,可海晏河清,天子聖明,法典備至,我們又何懼之有?”
喜妹靠在他懷裏,笑道:“小九哥說的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麽?”
他笑起來,撫摸著她的發絲,“為夫藏了好東西呢,靠著它我們也能見招拆招。”
喜妹仰頭看著他優美如琢的輪廓,歡喜道:“你放心吧,你這般聰明,學問又好。禮部下來的學政個個都是天子親信提拔的,那份榮耀自比金珠萬貫讓他們看重。憑你的學識,來年自然能中了秀才,你若有了功名,他們也不敢太過分。好在有韓少爺,你倒是好好敦促他,讓他也得了功名,與你齊頭並進才是。”
他垂首親了親她的額頭,“那是自然,欠他的都在我心裏呢。”
有韓知魚出麵,暫時解決了染坊的危機,李家照舊下了貨單,價格卻提了上去,因是大宗貨,與韓家持平。如此原來的染坊又太小,還需要擴建再招新的幫工。
孟永良托人找了找,打算在西邊買個十來畝地蓋大染坊。那片地因為不夠肥沃,平日莊稼長勢一般,卻因為靠了河還能湊合一二。孟永良跟喜妹他們一說,大家都覺得甚好,商議早點買下來破土動工,年前可以先把一處染坊和倉庫蓋好,冬天不能施工便等來年。
木工泥瓦匠這些孟永良向來熟,去請周管家幫忙,結果他們不但幫忙請人,價錢劃算,還要跟喜妹他們合作生意,請喜妹和孟永良去細談。
周家大院子在一片花木掩映間,與黃花鎮有數畝地之隔,竟似世外桃源一般。園內疏朗清闊,除了正正經經的幾處相連的大院子,後麵還有一大片花園。那位主人若來也基本呆在園內足不出戶,若走也是從後麵小道穿行,前麵正經的院子倒是有管家住著。
兩人隨小廝一路去往待客廳,周管家已經迎出二門外。幾人互見禮寒暄著周管家請他們廳上喝茶,“我們公子雖不在,卻有一位更懂行情的唐二爺,他此番前來恰是為桑園紡織諸事。原本我們想著從老家派紡織師傅前來,那日去貴鋪子看了貨色,甚至滿意,便想請兩位老板加盟,是以請來詳談呢。”
二人隨周管家來至廳前,便見一位身穿上好細棉布涼衫的男子從台階上快步下來,男子二十八九歲年紀,形容俊挺,目光溫和,遠著幾步便拱手作揖,連稱有失遠迎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