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財抱怨道:“你們說我怠慢你們,你們就拿那麽幾吊錢的貨,挑三揀四,換來換去,還想什麽花樣都帶上,這下好,我們老板生氣了。這生意沒法做了,再做我都要被掃地出門。”
有人嚷嚷,“俺們去找謝大娘說話。”
孫秀財冷笑道:“請便吧。”
另外幾個人又不舍得這便宜,偃旗息鼓,再不羅嗦過分的要求,拿了布趕緊走。
喜妹去後院看了看,進染坊找孟永良。近來貨單越多,孟永良說夏天夜裏涼快,他時常帶人忙活到三更末,五更便又起來。喜妹讓他不必這麽拚命,多請幾個幫工就是,反正錢賺多賺少夠用就好。他卻隻是不聽,說自己不盯著也不踏實,萬一出一點差錯那貨就有問題。
見喜妹進來,孟永良扯下手巾擦了把汗,請她外麵說話,親自去水桶裏挑了個大西瓜切了,又招唿忙活的人過來吃塊西瓜休息一下。幾個幹活的男人見喜妹穿得幹淨俏麗,烏黑的青絲梳得水滑漂亮,都誇了幾句老板越來越好看便拿了西瓜去一邊啃。孟永良趁機把西瓜切了小塊盛在盤子裏,讓喜妹拿她銀三事上的牙簽插了吃。
喜妹的銀三事是謝重陽在安州買了送她的,她還買了幾樣送給孫秀財和孟永良,讓他們以後留著送自己媳婦。
喜妹因為婆婆肆意攬事兒給染坊帶來不少麻煩覺得愧疚,讓孟永良以後不必事事忍耐,若有不合理的定要說出來,免得這類事越生越多。
孟永良笑道:“這不打緊的。他們要不了多少,價錢上稍微便宜點我們還是賺。就是秀財多費點口舌。人家求了謝嬸子一會,我們也不能就那麽拒絕。再說這不都有朋友親戚的來沾點光,迴了哪一個都不好。謝嬸子如今剛在興頭上,我們也別撅了她,過幾個月就好了。”
喜妹知道孟永良的朋友雖然來拿貨,卻個個守規矩,一點都不羅嗦,給錢也痛快從不賒賬。她感激他體諒,便越發覺得當日跟他合夥是對的,甚至想把染坊給他,也免得到時候有人拿人情生事兒。有了染坊他和師父也有個憑靠,娶媳婦也更穩妥。近來因為染坊,孟永良身價倍漲,如今十裏八鄉的閨女,隻有孟婆子挑人的份兒,她樂嗬嗬地說幸虧之前沒急著給兒子訂下,否則就錯過更好的了。
喜妹吃了一會西瓜,笑道:“大勇哥,師父給你驗親的事兒到底怎麽樣啦?”
孟永良憨憨地笑,撓了撓頭,“還說著呢。你吃西瓜,我忙去啊。有事兒叫我。”
後晌小白來傳話說韓少爺請幾個學子吃酒,謝重陽便留在那裏吃飯。謝重陽從迴來,基本應酬不斷,不是有人來拜訪,就是韓知魚找他去,除了睡覺倒不怎麽在家。她也沒辦法隻叮囑他跟韓知魚好好說說,這臨近院考,不是應該好好溫習嗎。哪有他們這樣見天聚堆閑聊的,就算不是閑聊也肯定是商量怎麽走門子,跟學政攀關係,要麽就是猜考什麽,或者誰從哪裏打聽一丁點消息……
不管她說什麽謝重陽都笑微微地點頭,然後說他們也沒聚堆閑扯,互相交換思路共同進步,又給她舉例子,比如她和劉姑娘一起互相交換染布經驗那樣。喜妹隻哼哼,劉姑娘問她染布的事情,可沒跟她說半點經驗。
飯後喜妹出去散了步,在巷子口碰到謝重陽和小白。小白笑著施禮,“小的將謝公子還給嫂子,嫂子可放寬心了。”
謝重陽喝得有點多,喜妹扶著他迴了屋。看他臉頰潮紅,一雙眸子越發清亮逼人,笑容像那六月的熱風灼人心神。她哼了一聲,幫他更衣,剛一靠近被他緊緊抱住。
他抱著她順勢倒在炕上,埋首在她頸窩裏,軟而醇的聲音嘟囔道:“娘子,我保證,就算得了功名也會本本分分,絕對不是為了改個號娶個小,養花逗鳥,遛狗跑。”
喜妹在縣裏和安州的時候也聽人說從前很多人考取功名不過是為了改個號娶個小,貪圖享樂。她也曾想既然如此考個屁功名?開染坊也能賺錢吃飯,要那個花頭幹什麽?好好的男人白白學壞了。謝重陽卻說這五年來政氣清和,雖然吏治改革困難,但畢竟湧入了新氣象。當年聖上如此重視科舉,也就是想吸收新鮮血液,洗滌從前晦暗之氣。所以她才支持他去考試的。
她抬手捏著他兩頰,將他一張俊臉扯得有些滑稽,也讓他清醒了一些,質問道:“你們今天都是什麽亂七八糟的人鬼混了?”
謝重陽臉頰有些疼,晃了晃腦袋,想親她卻被戳著下巴,他微微蹙眉道:“有兩個在省府提學道任職的前輩迴來,韓少爺請他們消暑,得禮部傳來的消息可能提前九月裏要院試,過兩日就有公文下來。”
她譏諷道:“便是這樣,你們還整日聚三湊五的吃吃喝喝呢?看到時候韓知魚落榜,有他丟人的。”
謝重陽終於親到她,得意地笑了笑,“若是我落榜,你便要笑話我?”
喜妹白了他一眼,“那是自然,十幾年就背那麽幾本書,做幾篇文章,結果還考不上,不丟死人才怪。讓我們女人去,學個幾年保管也成了。”
謝重陽鬆開她,仰麵躺在炕上,笑個不住。
喜妹又埋怨他,“身子剛好便喝那麽多酒。雖然這酒力道不大,也不待這樣灌的。”
謝重陽卻因為多喝了酒,沒了素日的矜持,纏著她求歡。喜妹推了他一把,他喝成這樣萬一有了孩子,豈不是要受影響,孩子一出生就是酒鬼可不行。
他力道這會又不小,將她箍在懷裏,兩人都出了一身汗。他雖然渾身燥熱,皮膚依然涼絲絲的,喜妹蹭在他懷裏擰巴了半日,見他受不了了卻壞笑著給他踢開,笑眯眯地盯著他。
他咬著唇目光柔軟似水地乜斜著她,喜妹便又撲過去咬他,待他受不了哄他去衝涼,想著衝了涼安靜下來就可以睡覺。
喜妹哄他先去衝了涼,兩人糾纏在一起的時候她想起那句“每個書生表麵仁義禮智,內心風騷無比,真真正正的人麵獸心。”
作者有話要說: 湃:音ba二聲。就是那井水湃著,不知道為毛搜狗打不出讀ba音的湃來,汗一個。
有親問過年停不停更,我估計會停更幾天,跟大家一樣,過年無事忙。又沒有存文,又不能隨便湊合,指定會停兩天。
我隻要有時間就碼字,但是又不能像平日那樣集中時間,免得大家到時候來刷又沒更會失望。所以親們就隻管忙就行,不用非要天天來刷,或者到時候年後再看也一樣。
當然年前這段時間還是照舊更新的,嘿嘿。
麽麽親們,時間過得好快。
46
46、第 46 章 ...
翌日雞叫了好半天喜妹才睜開眼,看他以手支頭,身上搭著件涼衫正笑微微地看她。她白了他一眼,“相公一大早就這麽風騷。”她急忙起身穿衣,又去幫他找了幹淨的外衫。
她窈窕的身影在朦朧的晨光裏劃出優美的弧線,肌膚上盛開的紅梅色澤黯淡,他眸光沉了沉,暗暗自責酒後亂性,竟然那般不節製。
他忙起身穿衣,“明天王先生家眷過來,要宴請朋友,娘子隨我同去吧。王先生有位年方及笄的小姐,容貌娟秀,知書達理,你去見見。”
喜妹撇撇嘴,“人家知書達理相貌好看我就得去見見,我又不知書達理。”
謝重陽笑著下了地,“孟大娘不是一直忙著給大勇哥娶媳婦嗎?以前是看資財相貌秉性脾氣,至今沒定下來。王先生我們也都熟識的,他女兒自然差不哪裏去。大勇哥雖不是讀書人,卻敦厚懂禮能幹,不是挺好的嗎?我聽王先生話裏話外,倒是想在黃花鎮落戶,讓女兒就近嫁呢。平日他問了不少大勇哥的事情。我琢磨他可能早就中意了。”
喜妹一聽歡喜道:“小九哥,你說真的呢?那我先去看看,如果好,迴來跟師父說說,跟她同去拜訪,請她們來家裏看布喝綠豆湯,讓大勇哥也看看。”
第二日喜妹跟謝重陽去王先生院做客,見了王家嬸子和那位知書達理的王小姐,果然是溫柔嫻淑,談吐不俗。喜妹有點吃不準師父會不會喜歡,王小姐看起來窈窕淑女,讀書人娶了紅袖添香倒是極好的,大勇哥每日幹活,與這位娘子要怎麽磨合?
她想了想,按下心頭的想法,囑咐謝重陽如果王先生明白地問也先不要應承,隻說迴家悄悄問問看。待她迴了家,孟婆子卻由一個小夥計陪著去了大孟家莊她兄弟家,她兄弟病了托人帶信來說想她。孟永良因為走不開就托一個夥計去的。
喜妹去染坊一邊跟孟永良幫忙,旁敲側擊問他喜歡什麽樣的。
“大勇哥,昨兒師父跟我說驗了好幾個閨女,有文靜溫柔的,有嬌俏可愛的,你喜歡啥樣的?”
孟永良又鬧了個大紅臉,訕訕道:“妹子,你問這個幹啥。娘說什麽樣的,就什麽樣的唄。娶媳婦本來就是孝順老娘的。”
有人嚷嚷,“俺們去找謝大娘說話。”
孫秀財冷笑道:“請便吧。”
另外幾個人又不舍得這便宜,偃旗息鼓,再不羅嗦過分的要求,拿了布趕緊走。
喜妹去後院看了看,進染坊找孟永良。近來貨單越多,孟永良說夏天夜裏涼快,他時常帶人忙活到三更末,五更便又起來。喜妹讓他不必這麽拚命,多請幾個幫工就是,反正錢賺多賺少夠用就好。他卻隻是不聽,說自己不盯著也不踏實,萬一出一點差錯那貨就有問題。
見喜妹進來,孟永良扯下手巾擦了把汗,請她外麵說話,親自去水桶裏挑了個大西瓜切了,又招唿忙活的人過來吃塊西瓜休息一下。幾個幹活的男人見喜妹穿得幹淨俏麗,烏黑的青絲梳得水滑漂亮,都誇了幾句老板越來越好看便拿了西瓜去一邊啃。孟永良趁機把西瓜切了小塊盛在盤子裏,讓喜妹拿她銀三事上的牙簽插了吃。
喜妹的銀三事是謝重陽在安州買了送她的,她還買了幾樣送給孫秀財和孟永良,讓他們以後留著送自己媳婦。
喜妹因為婆婆肆意攬事兒給染坊帶來不少麻煩覺得愧疚,讓孟永良以後不必事事忍耐,若有不合理的定要說出來,免得這類事越生越多。
孟永良笑道:“這不打緊的。他們要不了多少,價錢上稍微便宜點我們還是賺。就是秀財多費點口舌。人家求了謝嬸子一會,我們也不能就那麽拒絕。再說這不都有朋友親戚的來沾點光,迴了哪一個都不好。謝嬸子如今剛在興頭上,我們也別撅了她,過幾個月就好了。”
喜妹知道孟永良的朋友雖然來拿貨,卻個個守規矩,一點都不羅嗦,給錢也痛快從不賒賬。她感激他體諒,便越發覺得當日跟他合夥是對的,甚至想把染坊給他,也免得到時候有人拿人情生事兒。有了染坊他和師父也有個憑靠,娶媳婦也更穩妥。近來因為染坊,孟永良身價倍漲,如今十裏八鄉的閨女,隻有孟婆子挑人的份兒,她樂嗬嗬地說幸虧之前沒急著給兒子訂下,否則就錯過更好的了。
喜妹吃了一會西瓜,笑道:“大勇哥,師父給你驗親的事兒到底怎麽樣啦?”
孟永良憨憨地笑,撓了撓頭,“還說著呢。你吃西瓜,我忙去啊。有事兒叫我。”
後晌小白來傳話說韓少爺請幾個學子吃酒,謝重陽便留在那裏吃飯。謝重陽從迴來,基本應酬不斷,不是有人來拜訪,就是韓知魚找他去,除了睡覺倒不怎麽在家。她也沒辦法隻叮囑他跟韓知魚好好說說,這臨近院考,不是應該好好溫習嗎。哪有他們這樣見天聚堆閑聊的,就算不是閑聊也肯定是商量怎麽走門子,跟學政攀關係,要麽就是猜考什麽,或者誰從哪裏打聽一丁點消息……
不管她說什麽謝重陽都笑微微地點頭,然後說他們也沒聚堆閑扯,互相交換思路共同進步,又給她舉例子,比如她和劉姑娘一起互相交換染布經驗那樣。喜妹隻哼哼,劉姑娘問她染布的事情,可沒跟她說半點經驗。
飯後喜妹出去散了步,在巷子口碰到謝重陽和小白。小白笑著施禮,“小的將謝公子還給嫂子,嫂子可放寬心了。”
謝重陽喝得有點多,喜妹扶著他迴了屋。看他臉頰潮紅,一雙眸子越發清亮逼人,笑容像那六月的熱風灼人心神。她哼了一聲,幫他更衣,剛一靠近被他緊緊抱住。
他抱著她順勢倒在炕上,埋首在她頸窩裏,軟而醇的聲音嘟囔道:“娘子,我保證,就算得了功名也會本本分分,絕對不是為了改個號娶個小,養花逗鳥,遛狗跑。”
喜妹在縣裏和安州的時候也聽人說從前很多人考取功名不過是為了改個號娶個小,貪圖享樂。她也曾想既然如此考個屁功名?開染坊也能賺錢吃飯,要那個花頭幹什麽?好好的男人白白學壞了。謝重陽卻說這五年來政氣清和,雖然吏治改革困難,但畢竟湧入了新氣象。當年聖上如此重視科舉,也就是想吸收新鮮血液,洗滌從前晦暗之氣。所以她才支持他去考試的。
她抬手捏著他兩頰,將他一張俊臉扯得有些滑稽,也讓他清醒了一些,質問道:“你們今天都是什麽亂七八糟的人鬼混了?”
謝重陽臉頰有些疼,晃了晃腦袋,想親她卻被戳著下巴,他微微蹙眉道:“有兩個在省府提學道任職的前輩迴來,韓少爺請他們消暑,得禮部傳來的消息可能提前九月裏要院試,過兩日就有公文下來。”
她譏諷道:“便是這樣,你們還整日聚三湊五的吃吃喝喝呢?看到時候韓知魚落榜,有他丟人的。”
謝重陽終於親到她,得意地笑了笑,“若是我落榜,你便要笑話我?”
喜妹白了他一眼,“那是自然,十幾年就背那麽幾本書,做幾篇文章,結果還考不上,不丟死人才怪。讓我們女人去,學個幾年保管也成了。”
謝重陽鬆開她,仰麵躺在炕上,笑個不住。
喜妹又埋怨他,“身子剛好便喝那麽多酒。雖然這酒力道不大,也不待這樣灌的。”
謝重陽卻因為多喝了酒,沒了素日的矜持,纏著她求歡。喜妹推了他一把,他喝成這樣萬一有了孩子,豈不是要受影響,孩子一出生就是酒鬼可不行。
他力道這會又不小,將她箍在懷裏,兩人都出了一身汗。他雖然渾身燥熱,皮膚依然涼絲絲的,喜妹蹭在他懷裏擰巴了半日,見他受不了了卻壞笑著給他踢開,笑眯眯地盯著他。
他咬著唇目光柔軟似水地乜斜著她,喜妹便又撲過去咬他,待他受不了哄他去衝涼,想著衝了涼安靜下來就可以睡覺。
喜妹哄他先去衝了涼,兩人糾纏在一起的時候她想起那句“每個書生表麵仁義禮智,內心風騷無比,真真正正的人麵獸心。”
作者有話要說: 湃:音ba二聲。就是那井水湃著,不知道為毛搜狗打不出讀ba音的湃來,汗一個。
有親問過年停不停更,我估計會停更幾天,跟大家一樣,過年無事忙。又沒有存文,又不能隨便湊合,指定會停兩天。
我隻要有時間就碼字,但是又不能像平日那樣集中時間,免得大家到時候來刷又沒更會失望。所以親們就隻管忙就行,不用非要天天來刷,或者到時候年後再看也一樣。
當然年前這段時間還是照舊更新的,嘿嘿。
麽麽親們,時間過得好快。
46
46、第 46 章 ...
翌日雞叫了好半天喜妹才睜開眼,看他以手支頭,身上搭著件涼衫正笑微微地看她。她白了他一眼,“相公一大早就這麽風騷。”她急忙起身穿衣,又去幫他找了幹淨的外衫。
她窈窕的身影在朦朧的晨光裏劃出優美的弧線,肌膚上盛開的紅梅色澤黯淡,他眸光沉了沉,暗暗自責酒後亂性,竟然那般不節製。
他忙起身穿衣,“明天王先生家眷過來,要宴請朋友,娘子隨我同去吧。王先生有位年方及笄的小姐,容貌娟秀,知書達理,你去見見。”
喜妹撇撇嘴,“人家知書達理相貌好看我就得去見見,我又不知書達理。”
謝重陽笑著下了地,“孟大娘不是一直忙著給大勇哥娶媳婦嗎?以前是看資財相貌秉性脾氣,至今沒定下來。王先生我們也都熟識的,他女兒自然差不哪裏去。大勇哥雖不是讀書人,卻敦厚懂禮能幹,不是挺好的嗎?我聽王先生話裏話外,倒是想在黃花鎮落戶,讓女兒就近嫁呢。平日他問了不少大勇哥的事情。我琢磨他可能早就中意了。”
喜妹一聽歡喜道:“小九哥,你說真的呢?那我先去看看,如果好,迴來跟師父說說,跟她同去拜訪,請她們來家裏看布喝綠豆湯,讓大勇哥也看看。”
第二日喜妹跟謝重陽去王先生院做客,見了王家嬸子和那位知書達理的王小姐,果然是溫柔嫻淑,談吐不俗。喜妹有點吃不準師父會不會喜歡,王小姐看起來窈窕淑女,讀書人娶了紅袖添香倒是極好的,大勇哥每日幹活,與這位娘子要怎麽磨合?
她想了想,按下心頭的想法,囑咐謝重陽如果王先生明白地問也先不要應承,隻說迴家悄悄問問看。待她迴了家,孟婆子卻由一個小夥計陪著去了大孟家莊她兄弟家,她兄弟病了托人帶信來說想她。孟永良因為走不開就托一個夥計去的。
喜妹去染坊一邊跟孟永良幫忙,旁敲側擊問他喜歡什麽樣的。
“大勇哥,昨兒師父跟我說驗了好幾個閨女,有文靜溫柔的,有嬌俏可愛的,你喜歡啥樣的?”
孟永良又鬧了個大紅臉,訕訕道:“妹子,你問這個幹啥。娘說什麽樣的,就什麽樣的唄。娶媳婦本來就是孝順老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