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城外的十裏亭,無數儒生穿著新的儒服在此匯聚,而且隨著時間消逝不斷有大儒出現,比如潁川荀悅、韓融、hn鄭鈞等一幹大儒。


    看這架勢似乎在等什麽人的到來。


    突然一個莽撞的儒生從後麵奔來,口裏大聲嚷著:“來了,來了,來了!”


    眾儒生不由納罕:咦!兩位先生怎麽從後麵來?難道繞過十裏亭去的龍山書院?可繞過了?幹嘛又迴來?


    就在眾儒生納悶不解時,荀悅、鄭鈞等一幹大儒整了整衣服站起來,表情一改之前的嬉戲變得嚴肅起來。


    突然有儒生明悟,道:“莫非是劉侯來了?”


    “不錯,劉侯向來愛民如子,禮賢下士,二位先生遠來並州,劉侯豈會不來?”


    又一儒子道。


    劉侯果真折節下士,在這亂世真是吾等寒門士子的明主。


    劉備要來的消息讓儒子們心中一暖,對晉陽的歸屬感更高。


    在儒子們猜測下,劉備親率白毦兵趕來。


    荀悅等人站在亭外迎劉備入亭,劉備看著周圍眾多的莘莘學子殷切的目光欣慰一笑,多年來對教育的投入沒投入,目光流轉在看看荀悅身邊的常林、溫恢、司馬孚、郭淮等以後有名的儒子心中更是熱流湧過。


    亂世剛啟就有如此人才來龍山書院,想必日後會有更多的人才湧現出來。


    劉備朝眾儒子團團一禮,眾儒子慌忙還禮,劉備的賢名將再次經眾人之口傳遍並州乃至整個大漢。


    “稟主公,二位先生的車架僅有數百步了。”


    一個身穿明光鎧的白毦兵快速衝進十裏亭大聲道。


    “嗯!”


    劉備擺手揮退那白毦兵,起身對荀悅等一幹大儒道:“諸位先生不如隨某出迎一下,畢竟幼安、根矩二位先生從青州跋山涉水不懼戰亂而來。”


    “應該如此。”


    荀悅撫須道。


    劉備與諸大儒一起出亭,亭外無數儒子跟上,大隊緩緩的在報信白毦兵的引導下朝遠方的車架行去。


    隔著老遠就能看到對方近千人的隊伍,為首的馬車跟馬匹上不是管寧跟邴原。


    你說為何如此肯定,因為上麵的都是婦幼老弱,怎會是三旬左右的管寧、邴原?


    把自己該享受的待遇讓給婦幼老弱,管寧跟邴原此番帶著數百戶前來並州的事跡必定會成為士林的佳話,故劉備一定把他倆留下。


    你想風靡士林的管寧跟邴原都千裏迢迢,繞過冀州腹部前來並州,可見並州多好多安全不是。


    “備特率龍山書院師生前來迎接幼安、根矩兩位先生。”


    管寧跟邴原看到大隊迎接的儒子亦上前,不過邴原好歹還整了整衣容,管寧卻是頭發鬆散,衣服上有泥土還有些散漫。完全是一副不拘於計、不畏權貴的逍遙誌士模樣。


    管寧看著劉備雍容的衣服,周圍白毦兵華麗明亮的盔甲,龍山儒子人人穿著新衣心裏不僅有些厭惡。


    剛剛還在地獄世界內打轉,轉眼就仿佛進入一個世外桃源,這種落差在管寧心裏釀成無窮的怨言,有本事為何不多救濟幾個難民,弄這花裏胡哨的給誰看,哼!


    相比管寧滿臉不滿,邴原倒顯得成熟的多,而且這一路走來亦發現晉陽是絕佳的落腳地,如果劉備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光武帝,如果提前投資劉備,稷下學宮說不定真能他跟管寧手裏發揚光大。


    邴原扯了扯管寧的衣袍,朝劉備作揖道:“舍家毀業之人不敢當劉侯誇讚,吾等還望能給吾等一個落腳之地。”


    “二位先生能落足並州,是備之榮幸,亦是並州學子的榮幸,更是並州百姓的榮幸,龍山書院已經為二位先生及諸位學子準備好了住宿之地,諸位的家人並州長史亦有安排,諸位盡可安心待在並州。”


    劉備笑顏一展道。


    管寧輕語:“虛情假意爾。”


    邴原聽完臉色一變,隨即陪笑道:“多謝劉侯收留,不知這幾位先生如何稱唿?”


    邴原既然跟管寧是好友,心中也是對權貴不太熱衷的,反而對劉備身邊的幾位大儒更感興趣。


    邴原成功把管寧的目光吸引到荀悅等人身上,管寧雖然壓製下心中不滿,不過他的言辭向來不加修飾,日後以至於引發學術論戰,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文人交給文人接待,那是再好不過了。


    劉備陪著管寧、邴原進入龍山書院後,便把二人交給劉放招唿。


    管寧沐浴出來見不見了劉備,對早已沐浴完的邴原道:“看,某就說他就是接重我們的名望而已,這才多大會就離去?”


    邴原聞言道:“玄德公身為一州刺史,自然不是你我悠閑士子可比,他的人已經說了劉備晚上會在龍山書院為你我接風洗塵。”


    管寧冷哼道:“接風洗塵說的好聽,還不是要為他自己揚名,先說好某可不去哈!要去你自己去。”


    邴原一噎,良久道:“幼安,子魚如今遠在江東,你又何必遷怒於玄德公,你看這並州百姓安居、商賈不斷,這一路來看到的都是百業興盛的繁榮之舉,縱然文景之治亦不過如此。”


    管寧不屑的道:“不過這一州而已,怎麽不見他接濟冀州、幽州難民?哼!”


    文人不講理起來,你根本無法勸阻。


    龍山書院的一房間內,劉備正接見王門。


    劉備摸索著手裏的寶珠道:“我那師兄送我如此寶貴的珠寶是所謂何事?”


    王門拍馬屁道:“劉侯果然目光如炬,什麽都瞞不過劉侯,某家主公派某前來,一是求劉侯多賣些甲械給某家主公,某家主公才好重整旗鼓。”


    “甲械的事好說,你們要多少有多少。”


    公孫瓚的一蹶不振絕對不是劉備想看到的,隻要劉備還沒平定雍涼、益州,就絕對不會允許袁紹襲自己之後,因此公孫瓚一定得保住。


    “二呢?”


    “二就是希望明公能派兵出井陘,襲巨鹿、趙國、河間幾郡,以解某家主公的局勢。”


    王門道。


    劉備搖頭:“這個不行,吾大軍還在五原,晉陽之兵不可輕發,不然牛輔、馬騰之輩就會侵吾。”


    其實王門也知道劉備不會輕易出兵冀州,替公孫瓚火中取栗,他的任務就是購買甲械,既然甲械有著落,他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去種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色天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色天王並收藏迴到三國去種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