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陽城,縣廨府。
黃忠設宴款待一文士,道:“公祐先生,何以脫身?”
公祐先生者乃北海孫乾,大儒鄭玄鄭康成的弟子,與簡雍三叔簡琦是同窗好友。
隨著劉備名聲昌隆,天下紛亂起,鄭玄門下,如孫乾、公孫方、國淵等人紛紛來投,華歆也兼其同鄉王烈來投,一時間劉備麾下謀士大增。
孫乾曾遊學並州,與祝智有交。
祝智猜到耿祉未死,曾派人去聯係耿祉,苦惱無人,孫乾便送貨上門,祝智不知孫乾已投劉備,自慮孫乾乃忠義之士,便委托其去聯係耿祉,外加他派死士相陪也不怕孫乾告密。
殊不知,他的死士不過兩天便被戲誌才算計,與孫乾裏應外合下全軍覆沒,祝智派去的使者完全在按戲誌才的思路辦事。
孫乾更是忽悠的須卜骨都侯準備說降黃忠而入城。
孫乾不顧形象大吃大喝,道:“匈奴人真野蠻,連飯食也難以下咽。”
“公祐兄辛苦啦!”
左原去介休,黃忠身邊也不是沒有文士,簡琦便一直待在黃忠身邊,雖然簡雍這位叔父謀略不足,不過也能震懾夏侯蘭、陳到等將,畢竟黃忠剛來陸城軍,縱然武藝不凡,沒有心腹坐鎮,難保他們心裏有別的想法。
簡琦、黃忠都是劉備親眷,一文一武足以服眾,以後這二人或許會相互算計,如今劉備基業危機,大家都是劉備姻親,算計自然不如一心對敵。
“不過,公祐先生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休息一番,且看黃中郎大破匈奴騎兵。”
簡琦道。
黃忠亦點頭:“簡參軍所言極是。”
簡琦在軍中之職乃錄參軍事,不出謀不劃策,隻是記錄黃忠每一戰的用兵事略。
當然這隻是過度階段,隨著劉備身邊謀士越來越多,這看似雞肋般的職位將成為參謀係統重要的一角,以後的調兵權也將統歸參軍。
孫乾卻搖頭:“某以為既然須卜骨都侯希望黃中郎投降,那為何黃中郎不來次投降呢?”
黃忠一愣:“先生的意思詐降,而後趁機偷襲匈奴人嗎?”
孫乾搖頭:“非也!中郎有所不知,匈奴人連戰連捷,他們認為黃中郎敗亡乃遲早之事,可見黃中郎驕兵之計亦奏效。既如此何不弄個投降儀式,把匈奴騙進城來聚而殲之。”
黃忠有些猶豫,全殲匈奴人勢在必行,如果被匈奴小股騎兵托在梗陽,勢必會耽誤晉水河畔的殲滅戰。
孫乾又道:“匈奴騎兵入城,黃中郎大軍才可以肆無忌憚的出城追擊右賢王的部隊。”
“不可,萬萬不可啊!”
簡琦聞言臉色大變,連連擺手:“若匈奴人有察覺,公祐兄將萬劫不複也!不可,某不同意。”
簡琦堅決反對,黃忠不好直言,孫乾臉色一整:“叔德兄,如今大戰在即,敵我戰力相差甚遠,這五百騎可都是匈奴精銳,一旦他們跟醯落匯合,醯落很可能就跑了,一旦匈奴人跑了,再想圍他們可就難了,為這一機會我們付出多少代價,數縣近十萬百姓被匈奴騎兵擄掠、殘殺啊!”
孫乾的憤慨讓黃忠一凜,問道:“先生將如何應付匈奴單於?如無良策,恕某不能放先生離開。”
孫乾聞言神情一鬆,道:“來時吾告訴匈奴單於,以貳師將軍李廣利之事來說將軍,更許以重利,中郎可索要護匈奴中郎將一職,這樣中郎就不是反叛了。”
黃忠點頭:“先生所言甚是,隻是還要勞煩先生再去匈奴營中一趟。”
孫乾聞言大喜:“中郎明斷。”
簡琦眉頭緊皺,待其與孫乾一起出府後,問道:“公祐兄,你此番前去匈奴營中臥底已是危險至極,好不容易脫身,又何必再迴那虎狼之地呢?”
孫乾這一路上看到匈奴人的殘暴,無數人在他眼前被屠戮,無數婦女被弓雖女幹而死,對他的震動比黃巾之亂還大。
這些事孫乾自然說不出口,隻是道:“叔德兄,某隻想快些平定匈奴人之亂,以玄德公之能必能還三晉百姓一個平安的盛世。”
匈奴營內,孫乾孤身入梗陽,須卜骨都侯見其遲遲不出,心中依然後悔,別管他說的大義凜然,可誰會投降蠻夷呢?
孫乾此去恐怕不會迴來了吧!畢竟給匈奴出謀劃策可不是好名聲。
須卜骨都侯的親信道:“單於,要不要向城內索要先生?”
須卜骨都侯擺手:“再等等吧!”
至於等什麽?須卜骨都侯也不知道,他隻是潛意識裏認為自己不會如此命衰,他遲早有一天會重振大匈奴的聲威,而黃忠投降於他將是上天眷顧他的開始。
在須卜骨都侯期望的眼神中梗陽城無動於衷,就在須卜骨都侯期望值降到最低幾乎是失望時城頭出現一個黑點。
須卜骨都侯頓時喜出望外,他的親信大唿:“單於,您看,您看,城上有人下來了。”
“知道,某知道。”
須卜骨都侯激動拍馬上前,卻被身邊的勇士給攔下,須卜骨都侯大叫:“不要攔我,我去見先生。”
“單於等候,某去接先生。”
須卜骨都侯的親信立刻上前。
孫乾一臉疲憊的趕迴,對須卜骨都侯作揖道:“單於,某幸不辱使命。”
果然是如此,果然是如此,須卜骨都侯腦海裏有一個聲音不斷迴響,他一把抓住孫乾的手道:“先生辛苦啦!先生辛苦啦!”
孫乾看著激動的須卜骨都侯暗笑:須卜骨都侯還是太年輕,太急於求成了。
“單於,隻是那黃忠還有個要求。”
孫乾開口道。
須卜骨都侯一愣,投降還有要求?
不過他隨即冷靜下來,應該的,黃忠沒有要求才怪,畢竟他跟匈奴交戰多次,沒要求會投降才怪。
“先生說說他有何要求?”
孫乾見須卜骨都侯很快冷靜下來,有些詫異,沒想到他也是個人雄,道:“黃忠希望單於立他為護匈奴中郎將,這樣他就不算投敵,第二嗎?黃忠希望保留他的人馬不被拆散,第三希望單於在美稷地區劃一部分縣城給他,讓他休養生息。”
“什麽?”
須卜骨都侯聞言有些憤怒,這是投降嗎?
孫乾卻不言語。
須卜骨都侯好一會才平靜下來,朝孫乾問道:“先生以為他是真投降,還是詐降?”
匈奴人不是沒腦子的,須卜骨都侯的話就很有水平,可惜他此刻很相信孫乾,因為孫乾一迴來,如果黃忠不投降,孫乾就是投敵,沒了再迴中原的路,除非隱姓埋名,可是他願意來匈奴營中獻策,會是甘於隱姓埋名之輩嗎?
須卜骨都侯自以為得計,故十分信任孫乾,並把他當做自己的軍師來看待。
孫乾搖頭:“某覺得黃忠不是投降,而是在求一條生路。”
“不是投降?”
須卜骨都侯有些懵了。
孫乾道:“單於,您看黃忠所求,這是要獨立啊!中原大亂,劉備必將崛起於並州,黃忠一敗再敗,劉備麾下已無他的容身之地,黃忠既然敢跟匈奴人連戰,足見其心中不敢屈膝於人,又豈甘心受戮?太原郡士族死傷慘重,太原已無黃忠立足之地,他不受戮就隻能離開太原,而離開太原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單於一起離開。”
須卜骨都侯聞言連連點頭:“那就是說黃忠是真降。”
孫乾點頭:“就看單於怎麽決斷了?”
須卜骨都侯有些猶豫,護匈奴中郎將是許給耿祉的,耿祉有右賢王支持,想必左賢王會反對,割地,自己原來的轄地可以給他。但會不會養虎為患呢?
須卜骨都侯把心中的憂慮告訴孫乾,孫乾笑道:“單於,左右賢王會聽您的嗎?”
須卜骨都侯一愣,不錯,養虎為患,為的是左右賢王的患,如果黃忠不想死隻能投靠自己,這樣自己就可以在三者間玩平衡了。
“先生再辛苦一趟,某同意黃忠的條件。”
須卜骨都侯下定決心道。
孫乾來迴跑了兩趟,黃忠親自背負荊條投降。
須卜骨都侯強忍下殺黃忠的最好機會,親解其縛,二人一同並馬入城,入城時須卜骨都侯看到黃忠部眼中仇恨的目光更加心安,果然都是黃忠舊部,黃忠一降吾無憂也!
須卜骨都侯不知道他一入城,無數陸城軍朝晉水河畔疾馳,右賢王也正在快速奔向設定好的陷阱中?
黃忠設宴款待一文士,道:“公祐先生,何以脫身?”
公祐先生者乃北海孫乾,大儒鄭玄鄭康成的弟子,與簡雍三叔簡琦是同窗好友。
隨著劉備名聲昌隆,天下紛亂起,鄭玄門下,如孫乾、公孫方、國淵等人紛紛來投,華歆也兼其同鄉王烈來投,一時間劉備麾下謀士大增。
孫乾曾遊學並州,與祝智有交。
祝智猜到耿祉未死,曾派人去聯係耿祉,苦惱無人,孫乾便送貨上門,祝智不知孫乾已投劉備,自慮孫乾乃忠義之士,便委托其去聯係耿祉,外加他派死士相陪也不怕孫乾告密。
殊不知,他的死士不過兩天便被戲誌才算計,與孫乾裏應外合下全軍覆沒,祝智派去的使者完全在按戲誌才的思路辦事。
孫乾更是忽悠的須卜骨都侯準備說降黃忠而入城。
孫乾不顧形象大吃大喝,道:“匈奴人真野蠻,連飯食也難以下咽。”
“公祐兄辛苦啦!”
左原去介休,黃忠身邊也不是沒有文士,簡琦便一直待在黃忠身邊,雖然簡雍這位叔父謀略不足,不過也能震懾夏侯蘭、陳到等將,畢竟黃忠剛來陸城軍,縱然武藝不凡,沒有心腹坐鎮,難保他們心裏有別的想法。
簡琦、黃忠都是劉備親眷,一文一武足以服眾,以後這二人或許會相互算計,如今劉備基業危機,大家都是劉備姻親,算計自然不如一心對敵。
“不過,公祐先生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休息一番,且看黃中郎大破匈奴騎兵。”
簡琦道。
黃忠亦點頭:“簡參軍所言極是。”
簡琦在軍中之職乃錄參軍事,不出謀不劃策,隻是記錄黃忠每一戰的用兵事略。
當然這隻是過度階段,隨著劉備身邊謀士越來越多,這看似雞肋般的職位將成為參謀係統重要的一角,以後的調兵權也將統歸參軍。
孫乾卻搖頭:“某以為既然須卜骨都侯希望黃中郎投降,那為何黃中郎不來次投降呢?”
黃忠一愣:“先生的意思詐降,而後趁機偷襲匈奴人嗎?”
孫乾搖頭:“非也!中郎有所不知,匈奴人連戰連捷,他們認為黃中郎敗亡乃遲早之事,可見黃中郎驕兵之計亦奏效。既如此何不弄個投降儀式,把匈奴騙進城來聚而殲之。”
黃忠有些猶豫,全殲匈奴人勢在必行,如果被匈奴小股騎兵托在梗陽,勢必會耽誤晉水河畔的殲滅戰。
孫乾又道:“匈奴騎兵入城,黃中郎大軍才可以肆無忌憚的出城追擊右賢王的部隊。”
“不可,萬萬不可啊!”
簡琦聞言臉色大變,連連擺手:“若匈奴人有察覺,公祐兄將萬劫不複也!不可,某不同意。”
簡琦堅決反對,黃忠不好直言,孫乾臉色一整:“叔德兄,如今大戰在即,敵我戰力相差甚遠,這五百騎可都是匈奴精銳,一旦他們跟醯落匯合,醯落很可能就跑了,一旦匈奴人跑了,再想圍他們可就難了,為這一機會我們付出多少代價,數縣近十萬百姓被匈奴騎兵擄掠、殘殺啊!”
孫乾的憤慨讓黃忠一凜,問道:“先生將如何應付匈奴單於?如無良策,恕某不能放先生離開。”
孫乾聞言神情一鬆,道:“來時吾告訴匈奴單於,以貳師將軍李廣利之事來說將軍,更許以重利,中郎可索要護匈奴中郎將一職,這樣中郎就不是反叛了。”
黃忠點頭:“先生所言甚是,隻是還要勞煩先生再去匈奴營中一趟。”
孫乾聞言大喜:“中郎明斷。”
簡琦眉頭緊皺,待其與孫乾一起出府後,問道:“公祐兄,你此番前去匈奴營中臥底已是危險至極,好不容易脫身,又何必再迴那虎狼之地呢?”
孫乾這一路上看到匈奴人的殘暴,無數人在他眼前被屠戮,無數婦女被弓雖女幹而死,對他的震動比黃巾之亂還大。
這些事孫乾自然說不出口,隻是道:“叔德兄,某隻想快些平定匈奴人之亂,以玄德公之能必能還三晉百姓一個平安的盛世。”
匈奴營內,孫乾孤身入梗陽,須卜骨都侯見其遲遲不出,心中依然後悔,別管他說的大義凜然,可誰會投降蠻夷呢?
孫乾此去恐怕不會迴來了吧!畢竟給匈奴出謀劃策可不是好名聲。
須卜骨都侯的親信道:“單於,要不要向城內索要先生?”
須卜骨都侯擺手:“再等等吧!”
至於等什麽?須卜骨都侯也不知道,他隻是潛意識裏認為自己不會如此命衰,他遲早有一天會重振大匈奴的聲威,而黃忠投降於他將是上天眷顧他的開始。
在須卜骨都侯期望的眼神中梗陽城無動於衷,就在須卜骨都侯期望值降到最低幾乎是失望時城頭出現一個黑點。
須卜骨都侯頓時喜出望外,他的親信大唿:“單於,您看,您看,城上有人下來了。”
“知道,某知道。”
須卜骨都侯激動拍馬上前,卻被身邊的勇士給攔下,須卜骨都侯大叫:“不要攔我,我去見先生。”
“單於等候,某去接先生。”
須卜骨都侯的親信立刻上前。
孫乾一臉疲憊的趕迴,對須卜骨都侯作揖道:“單於,某幸不辱使命。”
果然是如此,果然是如此,須卜骨都侯腦海裏有一個聲音不斷迴響,他一把抓住孫乾的手道:“先生辛苦啦!先生辛苦啦!”
孫乾看著激動的須卜骨都侯暗笑:須卜骨都侯還是太年輕,太急於求成了。
“單於,隻是那黃忠還有個要求。”
孫乾開口道。
須卜骨都侯一愣,投降還有要求?
不過他隨即冷靜下來,應該的,黃忠沒有要求才怪,畢竟他跟匈奴交戰多次,沒要求會投降才怪。
“先生說說他有何要求?”
孫乾見須卜骨都侯很快冷靜下來,有些詫異,沒想到他也是個人雄,道:“黃忠希望單於立他為護匈奴中郎將,這樣他就不算投敵,第二嗎?黃忠希望保留他的人馬不被拆散,第三希望單於在美稷地區劃一部分縣城給他,讓他休養生息。”
“什麽?”
須卜骨都侯聞言有些憤怒,這是投降嗎?
孫乾卻不言語。
須卜骨都侯好一會才平靜下來,朝孫乾問道:“先生以為他是真投降,還是詐降?”
匈奴人不是沒腦子的,須卜骨都侯的話就很有水平,可惜他此刻很相信孫乾,因為孫乾一迴來,如果黃忠不投降,孫乾就是投敵,沒了再迴中原的路,除非隱姓埋名,可是他願意來匈奴營中獻策,會是甘於隱姓埋名之輩嗎?
須卜骨都侯自以為得計,故十分信任孫乾,並把他當做自己的軍師來看待。
孫乾搖頭:“某覺得黃忠不是投降,而是在求一條生路。”
“不是投降?”
須卜骨都侯有些懵了。
孫乾道:“單於,您看黃忠所求,這是要獨立啊!中原大亂,劉備必將崛起於並州,黃忠一敗再敗,劉備麾下已無他的容身之地,黃忠既然敢跟匈奴人連戰,足見其心中不敢屈膝於人,又豈甘心受戮?太原郡士族死傷慘重,太原已無黃忠立足之地,他不受戮就隻能離開太原,而離開太原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單於一起離開。”
須卜骨都侯聞言連連點頭:“那就是說黃忠是真降。”
孫乾點頭:“就看單於怎麽決斷了?”
須卜骨都侯有些猶豫,護匈奴中郎將是許給耿祉的,耿祉有右賢王支持,想必左賢王會反對,割地,自己原來的轄地可以給他。但會不會養虎為患呢?
須卜骨都侯把心中的憂慮告訴孫乾,孫乾笑道:“單於,左右賢王會聽您的嗎?”
須卜骨都侯一愣,不錯,養虎為患,為的是左右賢王的患,如果黃忠不想死隻能投靠自己,這樣自己就可以在三者間玩平衡了。
“先生再辛苦一趟,某同意黃忠的條件。”
須卜骨都侯下定決心道。
孫乾來迴跑了兩趟,黃忠親自背負荊條投降。
須卜骨都侯強忍下殺黃忠的最好機會,親解其縛,二人一同並馬入城,入城時須卜骨都侯看到黃忠部眼中仇恨的目光更加心安,果然都是黃忠舊部,黃忠一降吾無憂也!
須卜骨都侯不知道他一入城,無數陸城軍朝晉水河畔疾馳,右賢王也正在快速奔向設定好的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