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觀察過整場突襲作戰之後,發現在陰雨天,火器部隊還是存在巨大的劣勢,哪怕上了刺刀之後的火槍,想要與重甲騎兵對抗,同樣是一種奢望。
這還是梅雨季節,隻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小雨,隻要做好防護,火器仍然可以使用。
如果非常不幸的遇到大暴雨,火器部隊恐怕就徹底報廢了,這時候剛巧遇上清軍,恐怕就是一場災難。
而在剛剛的這場突襲中,狙擊連表現非常出彩,起到力挽狂瀾的效果。
而狙擊連使用的霸王弓,無論在射程上還是在殺傷力上都遠超火槍,並且可以全天候作戰,是一種難得的在雨天能夠克製清軍攻勢的利器。
或許以後可以嚐試著不斷加大霸王弓的裝備比例……
朱弘棟心裏不斷思考著,發現遠處的二團在邢季的指揮下,正在進行緊急調整。
當二團整理好之後,再次出發的時候,隊伍兩側出現了一排大車。
這些車輛都是從附近的居民區裏搜集出來的,大大小小樣式各不相同。
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這些車輛上都刻意的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雜物,把車輛堆得高高的。
朱弘棟微笑的點點頭,發現邢季的腦子還是比較靈活的,這些出現在隊伍兩側的大車,正好可以當成拒馬使用。
當清軍再次進行騎兵突襲的時候,隻要把這些車輛排列在隊伍兩側,立刻就會讓清軍騎兵抓瞎。
清軍騎兵麵對這些裝滿雜物的車輛時,跳又跳不過去,撞又撞不開,恐怕立刻就會陷入進退維穀的境地。
一旦清軍騎兵停頓或者緩慢下來,就會成為火槍手的活靶子,讓火槍手躲在車輛後麵,好整以暇的挨個打靶。
見邢季已經推進到鍾鼓樓附近,朱弘棟帶著親衛連和周圍隨從的官吏,走下定淮城門樓,向前線移動。
朱弘棟一行人走上定淮門大街,熟悉應天府的陳昌期跟在朱弘棟身邊,邊走邊為朱弘棟介紹。
陳昌期指著定淮門大街兩側的幾座小山說道。
“王爺,咱們左邊是華嚴崗,右邊是古平崗和馬鞍山,前麵那個小土山則是妙耳山。”
朱弘棟注意到,妙耳山左右兩側,都有高大的營房式樣建築,便指著這些建築問道。
“九思,這兩邊的建築都是什麽?”
“啟稟王爺,北邊的是老軍營,南麵的是軍倉。”
“在洪武年間,這裏都是京營的主要駐紮地,隻是後來遷都順天府之後,應天府這邊的軍營就慢慢衰敗沒落了,隻留下少數的軍兵維護建築,好多已經被普通百姓占據。”
一行人沿著迴龍橋向東北方向走,很快拐上和會街,隨即又向東南轉入三牌樓,跨過金川河,進入鼓樓外大街。
走到這裏,遠遠的已經能夠看到鍾樓和鼓樓,二團正在與鍾鼓樓上的清軍進行激烈的交戰。
朱弘棟來到剛才二團被突襲的地方,發現兩次都是高大結實的建築,帶著明顯的軍用痕跡。
陳昌期注意到朱弘棟的目光,立刻為他解釋道。
“王爺,這裏是府軍後衛。”
陳昌期一指左側遠處的一座小山。
“那裏就是司天台,司天台南邊就是國子監。”
朱弘棟順著大街向戰場方向眺望,發現鼓樓外大街在前方分成兩叉,兩條路上緊鄰著有兩座高大的建築,此時邢季正指揮著戰士們與兩座建築內的清軍發生激烈交火。
陳昌期遠遠的指著兩個建築說道。
“左邊的便是鼓樓,右邊的則是鍾樓。鼓樓下麵是黃泥崗,鍾樓下麵是小粉橋。”
“沿著這兩條路一直向南走,過了狀元巷,就可以到劉將軍橋,從劉將軍橋一直向東,就是西安門外大街,可以直通皇城的西安門。”
朱弘棟發現二團一直聚集在鼓樓外大街上,被鼓樓和鍾樓擋住,遲遲無法推進。
此時清軍依托鼓樓和鍾樓,躲在建築後麵,不斷的射箭放炮,阻止新軍的進攻。
而拿破輪炮很難快速擊毀這兩棟厚重的建築,讓清軍占據有利地形,形成暫時的優勢。
朱弘棟微微一皺眉頭,立刻叫來身邊的一個親衛。
“去告訴邢季,打城市巷戰不要這麽死板,此路不通,派人繞道過去,從敵人的後麵兜過來就完了。”
親衛趕緊跑出去通知邢季,沒過多一會兒,二團的士兵紛紛運動起來,像是水銀瀉地一般,鑽進周圍的街巷,向鼓樓和鍾樓兩側包抄過去。
很快的,在遠處的街巷傳來此起彼伏的槍聲,偶爾夾雜著虎蹲炮和弗朗機炮的轟鳴聲。
更遠處有騎兵奔馳的聲音,朱弘棟側耳傾聽,發現這些戰馬奔跑的聲音,都在逐漸遠去。
看來是某一股新軍遇到了清軍騎兵,將這些清軍騎兵驅趕到更遠的地方。
又過了一會兒,鼓樓和鍾樓後麵相繼響起劇烈的槍聲,同時有大量的虎蹲炮轟鳴的聲音傳來,鼓樓和鍾樓正麵清軍的抵抗突然劇烈衰減下去。
有新軍士兵呐喊著衝了上去,很快占據了鼓樓和鍾樓。
朱弘棟帶人走向鍾樓,此時鍾樓的清軍已經被全部殲滅,鍾樓裏還處處殘留著清軍的屍體,鍾樓外牆上密布了大大小小的炮彈坑。
朱弘棟沿著樓梯走上鍾樓頂層,鍾樓裏排滿了二十幾麵大鼓,唯獨不見鍾的身影。
朱弘棟微微疑惑,轉頭問旁邊的陳昌期。
“既然叫鍾樓怎麽沒有報時的大鍾?”
陳昌期推開鍾樓的一扇窗戶,指著不遠處的一個亭子說道。
“王爺你說的報時大鍾在那裏,那是大鍾亭。”
朱弘棟探頭張望,果然發現一個巨大的紫銅大鍾懸吊在亭子內。
“這口大鍾是洪武二十一年鑄造的,旁邊那座臥鍾則是洪武二十五年鑄造的。”
朱弘棟發現在亭子旁邊果然還有一座大臥鍾,兩座大鍾估計就是應天府早晨報時所用,正所謂晨鍾暮鼓。
朱弘棟心中感歎,不愧是大明朝的首都,各種設施完備,浩大恢宏,單單這個鍾樓就建造的像是一個巨大的城樓。
這還是梅雨季節,隻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小雨,隻要做好防護,火器仍然可以使用。
如果非常不幸的遇到大暴雨,火器部隊恐怕就徹底報廢了,這時候剛巧遇上清軍,恐怕就是一場災難。
而在剛剛的這場突襲中,狙擊連表現非常出彩,起到力挽狂瀾的效果。
而狙擊連使用的霸王弓,無論在射程上還是在殺傷力上都遠超火槍,並且可以全天候作戰,是一種難得的在雨天能夠克製清軍攻勢的利器。
或許以後可以嚐試著不斷加大霸王弓的裝備比例……
朱弘棟心裏不斷思考著,發現遠處的二團在邢季的指揮下,正在進行緊急調整。
當二團整理好之後,再次出發的時候,隊伍兩側出現了一排大車。
這些車輛都是從附近的居民區裏搜集出來的,大大小小樣式各不相同。
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這些車輛上都刻意的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雜物,把車輛堆得高高的。
朱弘棟微笑的點點頭,發現邢季的腦子還是比較靈活的,這些出現在隊伍兩側的大車,正好可以當成拒馬使用。
當清軍再次進行騎兵突襲的時候,隻要把這些車輛排列在隊伍兩側,立刻就會讓清軍騎兵抓瞎。
清軍騎兵麵對這些裝滿雜物的車輛時,跳又跳不過去,撞又撞不開,恐怕立刻就會陷入進退維穀的境地。
一旦清軍騎兵停頓或者緩慢下來,就會成為火槍手的活靶子,讓火槍手躲在車輛後麵,好整以暇的挨個打靶。
見邢季已經推進到鍾鼓樓附近,朱弘棟帶著親衛連和周圍隨從的官吏,走下定淮城門樓,向前線移動。
朱弘棟一行人走上定淮門大街,熟悉應天府的陳昌期跟在朱弘棟身邊,邊走邊為朱弘棟介紹。
陳昌期指著定淮門大街兩側的幾座小山說道。
“王爺,咱們左邊是華嚴崗,右邊是古平崗和馬鞍山,前麵那個小土山則是妙耳山。”
朱弘棟注意到,妙耳山左右兩側,都有高大的營房式樣建築,便指著這些建築問道。
“九思,這兩邊的建築都是什麽?”
“啟稟王爺,北邊的是老軍營,南麵的是軍倉。”
“在洪武年間,這裏都是京營的主要駐紮地,隻是後來遷都順天府之後,應天府這邊的軍營就慢慢衰敗沒落了,隻留下少數的軍兵維護建築,好多已經被普通百姓占據。”
一行人沿著迴龍橋向東北方向走,很快拐上和會街,隨即又向東南轉入三牌樓,跨過金川河,進入鼓樓外大街。
走到這裏,遠遠的已經能夠看到鍾樓和鼓樓,二團正在與鍾鼓樓上的清軍進行激烈的交戰。
朱弘棟來到剛才二團被突襲的地方,發現兩次都是高大結實的建築,帶著明顯的軍用痕跡。
陳昌期注意到朱弘棟的目光,立刻為他解釋道。
“王爺,這裏是府軍後衛。”
陳昌期一指左側遠處的一座小山。
“那裏就是司天台,司天台南邊就是國子監。”
朱弘棟順著大街向戰場方向眺望,發現鼓樓外大街在前方分成兩叉,兩條路上緊鄰著有兩座高大的建築,此時邢季正指揮著戰士們與兩座建築內的清軍發生激烈交火。
陳昌期遠遠的指著兩個建築說道。
“左邊的便是鼓樓,右邊的則是鍾樓。鼓樓下麵是黃泥崗,鍾樓下麵是小粉橋。”
“沿著這兩條路一直向南走,過了狀元巷,就可以到劉將軍橋,從劉將軍橋一直向東,就是西安門外大街,可以直通皇城的西安門。”
朱弘棟發現二團一直聚集在鼓樓外大街上,被鼓樓和鍾樓擋住,遲遲無法推進。
此時清軍依托鼓樓和鍾樓,躲在建築後麵,不斷的射箭放炮,阻止新軍的進攻。
而拿破輪炮很難快速擊毀這兩棟厚重的建築,讓清軍占據有利地形,形成暫時的優勢。
朱弘棟微微一皺眉頭,立刻叫來身邊的一個親衛。
“去告訴邢季,打城市巷戰不要這麽死板,此路不通,派人繞道過去,從敵人的後麵兜過來就完了。”
親衛趕緊跑出去通知邢季,沒過多一會兒,二團的士兵紛紛運動起來,像是水銀瀉地一般,鑽進周圍的街巷,向鼓樓和鍾樓兩側包抄過去。
很快的,在遠處的街巷傳來此起彼伏的槍聲,偶爾夾雜著虎蹲炮和弗朗機炮的轟鳴聲。
更遠處有騎兵奔馳的聲音,朱弘棟側耳傾聽,發現這些戰馬奔跑的聲音,都在逐漸遠去。
看來是某一股新軍遇到了清軍騎兵,將這些清軍騎兵驅趕到更遠的地方。
又過了一會兒,鼓樓和鍾樓後麵相繼響起劇烈的槍聲,同時有大量的虎蹲炮轟鳴的聲音傳來,鼓樓和鍾樓正麵清軍的抵抗突然劇烈衰減下去。
有新軍士兵呐喊著衝了上去,很快占據了鼓樓和鍾樓。
朱弘棟帶人走向鍾樓,此時鍾樓的清軍已經被全部殲滅,鍾樓裏還處處殘留著清軍的屍體,鍾樓外牆上密布了大大小小的炮彈坑。
朱弘棟沿著樓梯走上鍾樓頂層,鍾樓裏排滿了二十幾麵大鼓,唯獨不見鍾的身影。
朱弘棟微微疑惑,轉頭問旁邊的陳昌期。
“既然叫鍾樓怎麽沒有報時的大鍾?”
陳昌期推開鍾樓的一扇窗戶,指著不遠處的一個亭子說道。
“王爺你說的報時大鍾在那裏,那是大鍾亭。”
朱弘棟探頭張望,果然發現一個巨大的紫銅大鍾懸吊在亭子內。
“這口大鍾是洪武二十一年鑄造的,旁邊那座臥鍾則是洪武二十五年鑄造的。”
朱弘棟發現在亭子旁邊果然還有一座大臥鍾,兩座大鍾估計就是應天府早晨報時所用,正所謂晨鍾暮鼓。
朱弘棟心中感歎,不愧是大明朝的首都,各種設施完備,浩大恢宏,單單這個鍾樓就建造的像是一個巨大的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