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些倒黴的綠營士兵,僅僅因為站在滿洲大兵身後,就被穿糖葫蘆,一聲不吭的跌倒在地,變成一具屍體。


    如此突然的變化,讓站起來的這些綠營士兵愣了一愣,立刻有人大喊一聲。


    “有神箭呐!”


    “這些韃子都被神箭射死了!”


    “不想死的趕快跑啊!”


    綠營士兵們,耳中聽著逃跑的唿聲,眼見自己身邊慘不忍睹的滿洲大兵屍體,再加上一直以來韃子都不受待見,立刻有人扔下手中的刀槍,轉身跑下城牆。


    有人帶頭立刻有人跟在身後,一群清軍綠營士兵唿啦啦跑了個幹淨,城牆上再也沒有任何士兵存在。


    此時雲梯剛剛搭上牆頭,一群新軍士兵小心翼翼的爬上城牆,結果發現城牆上空無一人,隻留下幾十具滿洲大兵的屍體,孤零零的躺著淋漓的雨夜之中。


    新軍士兵沒想到居然是這麽一個結果,立刻將城牆下的同伴招唿上來,組成一個小隊,試探著衝下城牆,結果城牆下同樣空無一人,就好像所有守軍都已經逃走一樣。


    新軍士兵非常輕鬆的將城門打開,朱弘棟拿著望遠鏡,驚訝的看到僅僅一個連的士兵,就毫無傷亡的輕鬆打開鎮江城門,腦子都一時有點反應不過來。


    沒想到當滿洲大兵被消滅幹淨之後,清軍綠營的士兵抵抗意誌居然如此薄弱,壓根不需要怎麽攻擊,自己就逃散一空。


    朱弘棟覺得如果給清軍的戰鬥意誌劃分出層次的話,那麽滿洲大兵肯定是第一層次,戰鬥力最強,戰鬥意誌也是最頑強的。


    其次就應該是烏鎮超哈,也就是所謂的漢軍八旗,他們應該是後金入關之前就已經投靠後金了,享受了後金上升期的戰爭紅利,戰鬥力同樣很強。


    與他們戰鬥力大致仿佛的,則是蒙古八旗,蒙古八旗天生自帶騎兵優勢,跟著後金一塊兒入關,同樣吃到了戰爭紅利,隻不過被後金一邊用著一邊防備著,算是後金主要的輔助戰力。


    再往下排列,則是像李成棟這種後金入關以後投降的清軍綠營,這些人要麽原先屬於明軍,要麽原先屬於闖軍,戰鬥力參差不齊,其中有些也能被委以重任。


    這裏能戰鬥的清軍綠營,多數都是長江北岸加入清軍的。


    而長江南岸的清軍綠營,大多數戰鬥力和戰鬥意誌都不強,有些甚至心懷異心,隨時準備反戈一擊。


    鎮江城牆上的這些清軍綠營八成是屬於最後這一類的,本身投降時間不長,並且壓根對韃子不待見,要不是韃子百戰百勝用武力壓製,他們能不能投降恐怕是另外一迴事兒。


    現在一見滿洲大兵全部被消滅掉,這些清軍綠營的戰鬥意誌頓時消散一空。


    朱弘棟見到城門已經打開,立刻下令。


    “野戰第四團進入鎮江城,控製城門,控製主要倉庫,抓捕清軍官吏,我要知道鎮江這裏能夠拿到多少戰利品。”


    朱弘棟對鎮江的戰利品頗有期待,因為鎮江是漕運的起點,整個江南的稅賦都要在這裏匯聚,然後通過大運河運往北京。


    鎮江作為關鍵的集結點,肯定會匯聚了大量的財富和糧食,這些東西朱弘棟打算全都吞下肚去,一點兒也不給魯王朝廷留。


    反正現在魯王朝廷還遠在八百裏之外,壓根管不了這裏,就算魯王朝廷能夠傳檄而定快速占領整個南直隸的江南部分,想要迴這部分糧草他也有很多的托詞可說。


    無論是清軍燒毀,還是戰亂中遺失,中間有太多的理由可說了。


    就在朱弘棟心裏琢磨著的時候,第四團在杜學紳的帶領下,依次走下戰船,穿過港口區,快速衝進鎮江城的城門。


    城門已經打開,後麵的戰鬥幾乎沒有任何難度,第四團甚至沒有遇到太多抵抗,很輕鬆的就占領了整個鎮江城。


    朱弘棟洗漱完畢,正準備睡覺的時候,杜學紳帶著鎮江城的賬冊,還有鎮江府的錢糧師爺登上朱弘棟的旗艦。


    “王爺,這是鎮江府的賬冊,您可以過目一下。”


    杜學紳將一疊賬本遞了過來。


    朱弘棟接過賬冊隨手擺在旁邊的桌案上,壓根沒打算去看,而是將目光投向杜學紳身後那個戰戰兢兢的陌生麵孔。


    因為所謂的賬冊也就那麽迴事,真實情況永遠不會寫在賬冊上。


    “你是何人?”


    那人聽朱弘棟問題,趕緊跪地給朱弘棟磕頭請安。


    “小人是鎮江府知府的錢糧師爺,王爺如果有什麽錢糧上的問題,盡可以詢問小人。”


    朱弘棟指著旁邊的椅子衝著杜學紳說道。


    “坐!”


    杜學紳趕緊道謝一聲,規規矩矩的在椅子上搭了半邊屁股。


    王爺賜座不坐不行,但是如果大模大樣的整個屁股坐進去,就顯得過於放肆了,所以坐上半個屁股剛剛好,既不顯得放肆,又隨時可以站起來迴答王爺問題。


    朱弘棟將目光落在這前錢糧師爺臉上,見對方一臉忐忑不安,也沒打算安撫對方,便直接問道。


    “鎮江府現在總共有多少錢糧?”


    “迴王爺的話,如果您問鎮江府,那麽鎮江府現在府庫裏有糧食三十一萬石,白銀二十三萬餘兩。”


    朱弘棟聽了微微詫異,沒想到鎮江府遺留的糧食,比起金華等州府多了這麽多,差不多比浙江那邊的州府多一半。


    前麵被陳昌期科普之後,朱弘棟對大明朝的稅賦結構多少也有了一些概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當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選神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選神授並收藏迴到明朝當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