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迴事?剛才不是好好的嗎?這是怎麽了?”
那郎中一臉糾結,被王爺連聲追問,隻好張口說道。
“朱大人可能最近憂心忡忡,心中鬱結過甚,這次不知因為什麽,心中的一口氣兒散了,突然就不行了。”
朱弘棟聽了郎中的解釋,也不知該做什麽,難道眼睜睜看著個朱大典在自己麵前逝去嗎?
還不等朱弘棟想明白,身邊有兩個身影突然衝了過來。
朱弘棟抬眼一看,就見魯王何宋之普一臉悲傷的衝了過來,一見朱大典那副樣子,魯王悲從中來,當場痛哭失聲。
“延之啊!你這是怎麽了,昨天咱們不還是一起喝酒嗎?怎麽今天就突然不行了?”
在魯王旁邊,宋之普同樣一臉悲傷,凝視著朱大典的臉色,仿佛要把他的遺容牢牢記在心中。
朱弘棟轉頭望去,就見朱大典的臥室外人影幢幢,擠滿了聞訊趕來的文武百官和金華城的父老鄉紳。
此時朱大典的家人全都悲傷欲絕,完全無法理事,朱大典家的仆人頭一次見到這種場麵,完全慌了手腳。
朱弘棟見內外慌亂不堪,人員嘈雜混亂,便迴身招來方大陸,又找來魯王的禦前侍衛指揮使,讓兩個人帶著隊伍,幫忙維持下秩序,做一下接待工作。
等朱弘棟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再一次迴到臥室的時候,就見魯王正在與那郎中緊張的交涉。
那郎中不斷的搖頭。
“王爺,真是不行了,朱大人是我們金華城的驕傲,但凡有一絲辦法我都要把他救迴來,但是現在真的沒招了,最多也就今天晚上的事兒,準備後事吧……”
魯王聽了這話哪裏肯答應,不依不饒的揪著郎中,讓他想辦法把朱大典救迴來。
宋之普和張國維見這樣,隻好出麵安撫魯王,讓魯王節哀順變,讓朱大典安靜的去吧。
魯王哭得稀裏嘩啦的,最後隻好接受這個悲傷的事實,但他仍然不肯放棄,轉頭逼問那郎中。
“延之突然暈過去,連個遺言都沒來得及留下,怎麽能讓他這麽不明不白的離開呢?你有沒有辦法把延之救醒過來?”
郎中聽了這個要求,反而痛快的答應下來。
“王爺放心,小民施展金針之術,應當可以讓朱大人清醒過來一炷香的時間,後麵朱大人情況如何,就隻能看天意了!”
魯王聽了郎中的話又開始猶豫了,如果就這麽放任不管,朱大典可能會活到晚上,如果讓郎中強行把朱大典喚醒,沒準就是朱大典最後的迴光返照,本來可以拖到晚上的,也許這一時三刻就是最後的時光了。
魯王也不敢輕易下這個決定,淚眼婆娑的將求助的目光望向宋之普和張國維。
宋之普看了看張國維,發現張國維一臉沉重,完全沒有率先表態的意思,隻好首先迴應魯王。
“王爺,還是救過來吧,我相信朱大人也絕對不願意這麽不明不白的突然過去,哪怕讓他清醒一炷香的時間也是好的。”
魯王聽了宋之普的話,剛剛要給郎中下令,突然想起還沒諮詢朱大典的家人,趕緊將目光投向守在床鋪旁邊的何夫人。
何夫人同樣哭得淚如雨下,此時得知魯王的打算,想了想便點點頭。
“老爺一世英名,如果有機會清醒過來,我相信他絕對會願意的。”
得了家屬的同意,魯王突然站起來,衝著郎中深深一躬,把郎中慌得連忙站起來避讓。
魯王執意的行完禮,一臉懇切地向郎中央求。
“延之就在彌留之際,請務必想辦法讓延之清醒更多時間。”
郎中忙不迭的答應著,在一屋子重臣的關注下,掏出自己的藥箱,拿出金針給朱大典施展針灸。
在所有人關切的目光中,朱大典長出一口氣,悠悠醒來。
魯王趕緊坐到朱大典的身邊,強行收住眼中的淚水,握著朱大典的手,一時情緒難平,反而說不出話來。
宋之普見這樣不是個事兒,趕緊從魯王的身後探出頭來,見朱大典的目光轉移過來,便對朱大典輕聲說道。
“延之,你突然暈倒,現在被郎中救醒了,可有什麽需要交代的事情嗎?”
朱大典聽了這話,眼珠微微一轉,眼神頓時凝聚起來。
“這是讓我交代遺言嗎?”
朱大典得問話一出口,魯王再也堅持不住,黃豆粒兒大的淚珠像是掉了線的珍珠一樣,撲嚕嚕的往下落。
朱大典見到魯王的樣子,突然嗆聲。
“老夫還沒死呢!哭什麽哭!”
朱大典不說則已,一說了這話,魯王再也忍不住,痛哭出聲。
偏偏魯王知道朱大典此時的時間寶貴,趕緊一低頭,別開身去,將朱大典身邊的位置讓給宋之普,自己則躲到床邊偷偷的哭。
朱弘棟看到魯王的表現,心中暗暗感慨。
魯王朱以海年紀輕輕就遭逢大難,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好好的一個富貴家庭突然被清軍撕得粉碎,兒子不知所蹤,媳婦兒自殺身亡。
承襲魯王爵位之後,再一次趕上清軍入關,皇帝自殺殉國,隻好帶著全家倉皇出逃,路上第二任媳婦兒同樣自殺身亡。
魯王年紀輕輕就連遭厄運,對家人親友看得極重,作為一個王者未免顯得感情過於豐富。
不過這也是難免的,經曆塑造了人,魯王遭遇了多次家破人亡,自然會對家庭極為留戀。
並且如果沒有清軍的幹擾,魯王完全沒有機會繼承爵位,他隻是一個普通的庶子,沒有接受過對應的教育,突然成為監國魯王,從心裏到知識都沒有做好準備。
所以魯王在曆史中評價並不高,個人性格過於軟弱,往往無法堅持自己的觀點,容易被大臣們左右。
如果說魯王的優點,那麽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在抗清這件事情上,立場堅決毫不動搖,哪怕流亡在漁船上的時候,同樣也沒用過絲毫想要投降的想法。
無論魯王是因為仇恨也好,還是因為別的什麽,他做到了,曆史就會銘記這一點。
那郎中一臉糾結,被王爺連聲追問,隻好張口說道。
“朱大人可能最近憂心忡忡,心中鬱結過甚,這次不知因為什麽,心中的一口氣兒散了,突然就不行了。”
朱弘棟聽了郎中的解釋,也不知該做什麽,難道眼睜睜看著個朱大典在自己麵前逝去嗎?
還不等朱弘棟想明白,身邊有兩個身影突然衝了過來。
朱弘棟抬眼一看,就見魯王何宋之普一臉悲傷的衝了過來,一見朱大典那副樣子,魯王悲從中來,當場痛哭失聲。
“延之啊!你這是怎麽了,昨天咱們不還是一起喝酒嗎?怎麽今天就突然不行了?”
在魯王旁邊,宋之普同樣一臉悲傷,凝視著朱大典的臉色,仿佛要把他的遺容牢牢記在心中。
朱弘棟轉頭望去,就見朱大典的臥室外人影幢幢,擠滿了聞訊趕來的文武百官和金華城的父老鄉紳。
此時朱大典的家人全都悲傷欲絕,完全無法理事,朱大典家的仆人頭一次見到這種場麵,完全慌了手腳。
朱弘棟見內外慌亂不堪,人員嘈雜混亂,便迴身招來方大陸,又找來魯王的禦前侍衛指揮使,讓兩個人帶著隊伍,幫忙維持下秩序,做一下接待工作。
等朱弘棟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再一次迴到臥室的時候,就見魯王正在與那郎中緊張的交涉。
那郎中不斷的搖頭。
“王爺,真是不行了,朱大人是我們金華城的驕傲,但凡有一絲辦法我都要把他救迴來,但是現在真的沒招了,最多也就今天晚上的事兒,準備後事吧……”
魯王聽了這話哪裏肯答應,不依不饒的揪著郎中,讓他想辦法把朱大典救迴來。
宋之普和張國維見這樣,隻好出麵安撫魯王,讓魯王節哀順變,讓朱大典安靜的去吧。
魯王哭得稀裏嘩啦的,最後隻好接受這個悲傷的事實,但他仍然不肯放棄,轉頭逼問那郎中。
“延之突然暈過去,連個遺言都沒來得及留下,怎麽能讓他這麽不明不白的離開呢?你有沒有辦法把延之救醒過來?”
郎中聽了這個要求,反而痛快的答應下來。
“王爺放心,小民施展金針之術,應當可以讓朱大人清醒過來一炷香的時間,後麵朱大人情況如何,就隻能看天意了!”
魯王聽了郎中的話又開始猶豫了,如果就這麽放任不管,朱大典可能會活到晚上,如果讓郎中強行把朱大典喚醒,沒準就是朱大典最後的迴光返照,本來可以拖到晚上的,也許這一時三刻就是最後的時光了。
魯王也不敢輕易下這個決定,淚眼婆娑的將求助的目光望向宋之普和張國維。
宋之普看了看張國維,發現張國維一臉沉重,完全沒有率先表態的意思,隻好首先迴應魯王。
“王爺,還是救過來吧,我相信朱大人也絕對不願意這麽不明不白的突然過去,哪怕讓他清醒一炷香的時間也是好的。”
魯王聽了宋之普的話,剛剛要給郎中下令,突然想起還沒諮詢朱大典的家人,趕緊將目光投向守在床鋪旁邊的何夫人。
何夫人同樣哭得淚如雨下,此時得知魯王的打算,想了想便點點頭。
“老爺一世英名,如果有機會清醒過來,我相信他絕對會願意的。”
得了家屬的同意,魯王突然站起來,衝著郎中深深一躬,把郎中慌得連忙站起來避讓。
魯王執意的行完禮,一臉懇切地向郎中央求。
“延之就在彌留之際,請務必想辦法讓延之清醒更多時間。”
郎中忙不迭的答應著,在一屋子重臣的關注下,掏出自己的藥箱,拿出金針給朱大典施展針灸。
在所有人關切的目光中,朱大典長出一口氣,悠悠醒來。
魯王趕緊坐到朱大典的身邊,強行收住眼中的淚水,握著朱大典的手,一時情緒難平,反而說不出話來。
宋之普見這樣不是個事兒,趕緊從魯王的身後探出頭來,見朱大典的目光轉移過來,便對朱大典輕聲說道。
“延之,你突然暈倒,現在被郎中救醒了,可有什麽需要交代的事情嗎?”
朱大典聽了這話,眼珠微微一轉,眼神頓時凝聚起來。
“這是讓我交代遺言嗎?”
朱大典得問話一出口,魯王再也堅持不住,黃豆粒兒大的淚珠像是掉了線的珍珠一樣,撲嚕嚕的往下落。
朱大典見到魯王的樣子,突然嗆聲。
“老夫還沒死呢!哭什麽哭!”
朱大典不說則已,一說了這話,魯王再也忍不住,痛哭出聲。
偏偏魯王知道朱大典此時的時間寶貴,趕緊一低頭,別開身去,將朱大典身邊的位置讓給宋之普,自己則躲到床邊偷偷的哭。
朱弘棟看到魯王的表現,心中暗暗感慨。
魯王朱以海年紀輕輕就遭逢大難,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好好的一個富貴家庭突然被清軍撕得粉碎,兒子不知所蹤,媳婦兒自殺身亡。
承襲魯王爵位之後,再一次趕上清軍入關,皇帝自殺殉國,隻好帶著全家倉皇出逃,路上第二任媳婦兒同樣自殺身亡。
魯王年紀輕輕就連遭厄運,對家人親友看得極重,作為一個王者未免顯得感情過於豐富。
不過這也是難免的,經曆塑造了人,魯王遭遇了多次家破人亡,自然會對家庭極為留戀。
並且如果沒有清軍的幹擾,魯王完全沒有機會繼承爵位,他隻是一個普通的庶子,沒有接受過對應的教育,突然成為監國魯王,從心裏到知識都沒有做好準備。
所以魯王在曆史中評價並不高,個人性格過於軟弱,往往無法堅持自己的觀點,容易被大臣們左右。
如果說魯王的優點,那麽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在抗清這件事情上,立場堅決毫不動搖,哪怕流亡在漁船上的時候,同樣也沒用過絲毫想要投降的想法。
無論魯王是因為仇恨也好,還是因為別的什麽,他做到了,曆史就會銘記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