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著又是連忙轉頭叫了一個宮女,“快去把我收在第三個箱子中的一個紅匣子拿出來,就當是我送給蘇才人的賀禮了。”她說著又看向蘇曉寧,一臉的喜氣洋洋,“你放心,孫大人那邊我家中也定然會送上賀禮的。”
“姐姐……”蘇曉寧愣怔了片刻,然後連忙道:“萬不可如此,姐姐。這消息我也是無意中聽人說的,還沒有傳開。姐姐的好意我心領了,還請姐姐不要這般興師動眾。”
“既然我知道了,自然也就不能虧待你。這樣,我這邊的賀禮你先收著,等知道了孫大人究竟會被外放到何處時,我再讓家中送上賀禮。”
秦錦蘭作為主人這般真心實意地為蘇曉寧高興,她自然是不好再說那些掃興的話,而林秋禾不耐煩在應付她就在這裏給她診脈,囑咐之前的藥方要按時吃。
蘇曉寧不是沒眼色的人,見這兩人還有話要私下說的樣子,這就起身告辭了。
等到她走了,林秋禾這才鬆了一口氣,“還好你應對得體,上次我可是被她纏了許久。”
秦錦蘭不過是笑了下,“這也是她自己看不開。這樣的大好事,放在後宮其他妃嬪身上,隻怕早就高興得喜不自勝了,也就隻有她偏偏還要擺出一副兄妹情深的架勢,竟然還真的想要攔著不讓孫大人出京。若真是讓她得逞,那可就真是害了孫大人一生,說不得連她也會遭了皇上厭棄了。”
她說著不屑地撇了下唇角:“我若是個眼皮子淺的人,真的一時心動答應了幫她在皇上跟前遞話。隻怕,皇上那份不滿和嫌隙就都落到我身上了。”
林秋禾點頭,蘇曉寧這件事情上雖然處理的有些小家子氣,然而一旦得逞卻也是一舉數得的好事。說不準她再小白花一番,寧邵哲反而覺得她是受害者,對她更是寵愛幾分呢。
想到這裏,她就有些焦躁,對於後宮這些女子的勾心鬥角再是厭煩不過了。然而,想想蘇曉寧身份的可疑之處,又覺得她又怎麽可能真心把秦錦蘭當成姐妹。若是這樣,秦錦蘭又何必對她好呢。
她自我糾結了一會兒,然後才在心中自嘲她真是閑的蛋疼了才會去想這些事情。又陪著秦錦蘭說了一會兒的話,林秋禾這才起身準備離開。等到臨走之時,她思考了半天,才又暗示秦錦蘭要小心蘇曉寧。
秦錦蘭在秦府中長大,林秋禾也對秦府的情況有些了解。真心來說的話,秦府後院的環境相對還是比較簡單幹淨的。秦錦蘭入宮之前明顯沒有經曆過太多女子之間的爭鬥,林秋禾這才不放心地提醒她。
等她走後,秦錦蘭獨自一人坐在內屋梳妝台前,對著鏡子裏麵的人看了許久,然後才低聲道:“你說秋禾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蘇曉寧真的有什麽壞心思不成?
她看著鏡子中自己的倒影想了又想,雖然沒有想到多麽證據有力的證明蘇曉寧心懷不軌,卻也暗暗把林秋禾的話記在了心中。手輕輕覆蓋在小腹上,秦錦蘭又想了片刻,突然開口叫人。
等到貼身的宮女進來,她才低聲吩咐:“去把蘇才人用過的東西都偷偷砸碎了埋起來。”
那宮女一愣,秦錦蘭就略微有些惱火,迴頭道:“還不快去,別讓人知道了!”
#
九月間又是菊花盛開的時節,林秋禾雖然隻迴來幾天卻也接到了好幾個帖子請她去賞菊花,其餘人她都一一迴了帖子說明情況,隻有陳自晴那邊她是去了一趟的。
陳自晴定的地方不是秦府,而是陳家老宅。
這也就避免了見到花氏的機會,林秋禾想起花雲白之前種種的作死,覺得還是跟花氏拉開一些距離的話。畢竟他們才是親姐弟,而她就算花氏對她再好也不過是個外人而已。
何必讓花氏因為花雲白而毀了兩個人之前的那點情誼呢。
陳家老宅這大半年來收拾得似模似樣,林秋禾跟著進去之後就發現這裏麵連陳自晴的臥室都布置得很規整了。兩個人坐在床邊說話,她這才問起這件事。
“你是準備在年前年後搬出來?”
陳自晴想了想道:“原本是這樣打算的,等到過了年,我就搬出去。之前三舅媽又添了個兒子,而且如今康哥兒也漸漸大了。還有二哥拖了這麽幾年也該成親了……府中種種事情,我就想著搬出來也好。”
原本打算?也就是說如今計劃變了?
林秋禾看過去,“那如今呢?”
“齊家伯父伯母入京,去過秦府一趟。”陳自晴低聲說,“私下齊林說我一個女孩家,最好還是在秦府住到成親前。這樣嫁過去不會讓人覺得無依無靠。”她說著神色有些黯然,“齊家是大家族,他是怕我嫁過去之後吃虧,被妯娌們看不上。”
林秋禾聞言皺眉,齊林如今算是定了在京城的,他這樣的說辭,難不成是齊家他那一支準備一起搬入京城?
這事兒之前也沒有聽齊林提起過,而且齊林當初給他父母尋的院子也不大,而且是租賃下來暫住的。還是說,齊林準備成親之後讓陳自晴跟著迴老家,而他留在京城?
這也太過了吧。
沒有想到迴來歇息這麽三兩天還遇上這樣的事情,林秋禾安撫了陳自晴,暗暗想著要記得迴頭問一問齊林的想法,兩人又一起說了不少的話,這才一起出了陳家老宅各迴各家。
林秋禾本以為這樣一件事情也就足夠了,誰曾想還沒到醫館她的馬車就又被攔住了。是紅線匆匆尋了過來,上車見了林秋禾就壓低聲音道:“姑娘,張府那邊請您過府一趟。”說完她又補充,“是張祝張大人府上,來的嬤嬤一臉驚慌,頭發還有些淩亂。看起來張府上是出了事兒的……”
她說著看向林秋禾,“姑娘若是不想去,就……”這才是她特意尋出來的本意。算著時間林秋禾大約該迴來了,她這才尋出來先給林秋禾提個醒。若是她不願意攙和到張府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上,就避開不迴好了。
張府自然是不會強撐著,非要等林秋禾迴來。這京城之中好大夫多了去了,沒有林秋禾,還有其他人。總不好耽誤了醫治,害了府上夫人的性命。
林秋禾聞言一愣,轉眼就想了不少。最後卻還是道:“你坐好,咱們這就迴醫館去張府看看。”
畢竟是跟章氏相識一場,這些天來她好不容易才把章氏的身體調養好了些,若是就此撒手,她自己都有種不甘心的感覺。至於張府的亂子,難不成那次她去看得還少?
思及此林秋禾自然是再無顧忌,等到了醫館,讓青黛和紅線下車幫她拿藥箱,然後就叫上那位前來請人的嬤嬤直接去了張府。
等到張府的時候,林秋禾一下車就感覺到了府中的緊張氣氛。而靠近章氏院子的時候她還隱約聽到了叫罵聲,內容粗俗不堪,讓人忍不住皺眉。
領路的嬤嬤臉色尷尬,然而卻是什麽都沒有說,隻是低頭帶路。等到進了院子,林秋禾就見到一個錦衣老太太站在院中一手掐腰一手伸長指著章氏的屋子,形狀恰如一個茶壺,破口大罵,言語粗俗到一旁候著的丫鬟們都氣得漲紅了臉,卻又無一人敢上前說上一句。
由此可見這位老太太身份地位在張府卓然,當中罵當家夫人都無人敢還口,怕也隻有張祝的母親張老夫人了。等再近些,林秋禾才看到張老夫人身邊不遠處還有一個俏麗的婦人打扮的女子,穿著桃紅色的衣服。
林秋禾頓了頓,讓前麵帶路的嬤嬤上前說話。等到張老夫人停下叫罵聲她這才上前一步說話。
而那張老夫人張口就是賤人賤命,隻知道白花我張家的銀子,還不如早早死了省心,免得害了我的孩子!林秋禾聞言本來波瀾不驚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一絲惱意。
她來本著的是救人的原則,不想幹涉張家大小事務,然而這張老夫人這般作態卻又是欺人太甚。想到從一年前認識章氏以來,她都是纖柔有禮,縱然是怒火中燒也從來不曾說過家中這點破事,心中對她不由得升起了幾分同情。
遇上這樣的婆婆,真的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而這婆婆不止是磋磨兒媳婦,竟然還光明正大的扶持小妾。最讓人不齒的是,張祝張大人竟然不曾露麵,也不知道是躲起來,還是根本得信了沒迴府。
總之,就這兩次來張府的所見所聞而言,林秋禾覺得張氏一家真的是個爛泥壇子,而章氏若真的一心要跟著張家淹死在這爛泥壇子中的話,她也愛莫能助了。
這樣都能忍,人要自賤,旁人又能如何呢?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撒花~~~~
大家午安~~~~今天去吃人家的滿月酒~~~~~希望能早點迴來碼字~~~滾動~~~
☆、第126章 張章 氏
從張府離開,林秋禾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覺得憋在心口的那股悶氣這才緩緩消散。一旁的紅線輕輕幫她舒緩著胸口,低聲道:“姑娘何必勸章氏那些話呢?”
“我隻不過是順應心意而為罷了。”林秋禾示意她沒事,略微歎息了一番,才低聲道:“更何況,我也不過提點兩句,到底能不能想明白,卻是她自己了。”
隻是看起來章氏倒像是之前就考慮過這些,她不過是暗示了一兩句,章氏就直接了當讓林秋禾開了方子,隻等身體調養好了就另有所謂你。
“我是個大夫,又是個女子,見到她這般可憐,又不是自甘如此的話,自然是想要幫一把。”不過,這畢竟是張府和章府的事情,到底章氏最後如何,隻怕她也說不清楚。
“隻怕這事兒最後流傳出去,有人以訛傳訛對姑娘名聲不好。”
“我若是在意那些名聲,豈不是生生要把自己給悶死了嗎?”林秋禾笑了起來,伸手虛點了下紅線,“你今日怎麽這般小心翼翼?”
紅線聞言一愣,想了想才道:“奴婢這是被張家的事情帶歪了!”她們家的姑娘,又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這點事兒還真不算是事兒。難不成到最後張家那位張大人,還真的敢縱著他的老娘那位張老夫人攀咬林秋禾不成?
這麽一樣,她就又笑了起來,給林秋禾端茶送水又是揉肩按腿。
林秋禾見她這般就笑了下,囑咐她這邊隔幾日就送藥過去張府,想了想又道:“若是真的有什麽事情,你就幫忙跑一趟秦府去請秦大太太。”
秦大太太章氏,跟張夫人章氏也是近親,分屬張家兩房,自然是關係親昵。
“若是還不成,就去一旁文定侯府請柳夫人陳氏。”想起上次離京,她迴來之後就得知章氏小產的消息她就又補充了一句。陳湉幼當年也是頗受婆婆磋磨的,若是她願意出手相助一下,自然是再好不過。“若是陳氏不願意,你也別強求。”
畢竟陳湉幼隻是她的一個病人,兩個人之間的那些交情還是通過顧容和蘇青衣得來的,並不深厚。
“姑娘做到這般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又何必為她如此操心。”紅線有些心疼林秋禾這般眉頭緊皺,勸了兩句,迴去之後和青黛一起伺候了林秋禾洗漱,就讓人擺膳。
晚膳吃得頗好,林秋禾似乎真的放下了心事,當晚早早就睡了,第二天起身的時候就精神奕奕。
她這邊今日算是無事,安安靜靜的過去之後第二日就又早早起身出城。這次幾人是分開出城,林秋禾跟著張章和齊林、程卓三人,而寧卿則帶著寧羽。攝政王夫婦則留在了京城處理各種事務,沒有再次跟著去秋霞山。至於寧征和寧陽兩個人,還要繼續上學自然也沒有跟去。
寧羽和林秋禾住落楓別院,其餘四人住在候秋別院,治療過程就如同之前一樣,隻是每個療程的三天變成了兩天。而林秋禾在最初的兩天之後相對就會輕鬆不少,寧羽就拉著她一起在秋霞山上遊玩,順便跟著林秋禾辨認各種草藥。
她本來就是半吊子的水平,因為看書多知道不少藥草的功效。然而對著山間那些如同雜草一般四處生長的藥材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會兒跟著林秋禾一邊采摘藥材一邊學習,倒也不覺得枯燥。
四天的日子轉眼即過,林秋禾看似輕鬆,卻也時時刻刻記掛著寧卿的情況。四天之後一切順利,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這次眾人沒有迴京,而是歇息了兩天,直接進行最後一次治療。
寧卿體內的餘毒這次已經排的差不多了,餘下的幾乎都是深入骨髓的寒毒。而林秋禾準備的十八支金針也就派上了用場,若是說之前下針是數量驚人的話,這次隻有十八支金針看著似乎要輕鬆不少。然而懂行的人都明白,金針比銀針更軟,更難入刺入穴位抵達想要它到的位置。
而這十八支金針落下一樣是有時間限製的,若是慢了,不止是下針無用,更可能會適得其反讓毒性爆發。寧卿體內本來就因為常年壓製的毒性被排除而虛弱無比,這會兒若是骨髓中的毒性爆發起來的話,人就算不死也真的廢了。
這才是整個治療過程中最為兇險的一步。
為此,林秋禾早早就做好了準備,確認沒有一絲問題之後就先下了銀針護著寧卿的頭部和心脈。
這些準備工作都做完,她這才拿出特質的針囊一根根檢查那十八支細長柔軟的金針。金針渡厄,這手法聽著似乎高大上,實際上卻比之前林秋禾所用的手法要簡單很多。最大的困難也就是讓細長的金針在時間範圍之內達到她所預期的地方。
深入骨髓的穴位,然後利用金針中空的那一道細至不可見的通道把藥物引導進去,解除或者排除毒素。
林秋禾下針極為小心,一雙手看似穩而緩慢,而最後那微微的一抖更是讓一旁注意著的張章心中一緊。然而,林秋禾手離開金針之後,金針甚至都沒有抖動一下。
由此可見她的手有多穩,而那一下抖動又是多麽的突兀。
見林秋禾神色沒變,張章這才隱忍沒有說話。隻怕那一下抖動是預計之內的。他不敢讓林秋禾分心,隻是在一旁安靜地等待著。果然,第二針落下的時候,最後林秋禾的手又是微微一抖,然後才平穩地放開了金針。
十八支金針有條不紊地落下,林秋禾期間擦了三次汗水,然後才扶著青黛起身。她對著等在一旁的張章點頭,張章這才連忙吩咐人,把早就準備好的桶搬了進來,然後寧卿雙腿連同膝蓋都泡入了藥水之中。
深入骨髓的疼痛很快就從落針的地方蔓延開來,寧卿咬牙強忍,額頭上很快就冒出了汗水。這種鑽心剜骨一般的疼痛甚至比毒發的時候還要厲害,他很快就咬破了唇角,血絲順著蔓延開來。
然而為了藥性發揮效果最好,林秋禾和張章甚至不敢給他喝麻沸散用以麻醉。這樣的疼痛,他隻能自己挺過來,而且是三天。
很快細碎的呻、吟聲從寧卿的唇角溢出,林秋禾把早就準備好適合他咬合的東西拿出來,低聲道:“小心不要咬破舌頭。”
寧卿幾乎是顫抖著開口,林秋禾動作迅速把東西塞入他齒下,見他牙上帶著的血絲就忍不住心痛。這東西她是早就準備好的,隻是依照寧卿的驕傲又怎麽可能一開始就這般狼狽,因此才等到這時候才拿出來。
而這疼痛,還要持續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後藥水中的藥性減退,疼痛才會慢慢降低。隻是那隱隱作痛的感覺卻一直會持續到藥性完全作用於骨髓之間。
不過是短短三天的功夫,寧卿就像是久病了多年的病人一般。等到最後一次藥浴針灸完成,他隻是略微鬆口吐出了口中咬著的軟木,看了一眼林秋禾就暈倒過去。
林秋禾和張章嚇了一跳,兩個人可以說是直接撲了過去,一個抓左手一個抓右手,同時搭在了寧卿的手腕上。等確定他就是猛然放鬆之後暈了過去,林秋禾這才勉強笑了一下。
“師伯,”她低聲說:“我們成了!”
“是啊。”張章點頭,心中也頗為感慨。這麽多年了,他曾經想過無數的辦法給寧卿驅毒,然而最終卻是這個無意中厚著臉皮收下的“師侄女”幫了大忙,完成了他的這項心事。
如今,他總算可以告訴在宮中的那人,你唯一的弟弟還活著,以後也會好好的活著。娶妻生子,再無一絲讓人擔憂。
等到寧卿醒過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去。他一醒過來林秋禾就得了信兒,先是一碗藥湯讓他灌下去,然後才讓人上了晚膳。寧卿所吃與他們皆不同。他所用的都是特意做出的藥膳,而且易消化易吸收。
幾人用過晚膳,林秋禾和張章、程卓甚至是齊林四人先後給他診脈,確認無礙之後這才齊齊鬆了一口氣。
張章道:“明日我就帶著程卓和齊林迴京,皇上那邊也定然在等著這個結果。”
聞言寧卿和林秋禾都抬頭看過去,張章道:“你們放心,我自然知道如何說。隻是你們也要做好準備才是,晉王殿□子好了些,然而卻也沒有完全好,不過以後也不會妨礙子嗣。不管對於誰來說,這都是最好的結果。”
說到子嗣,林秋禾和寧卿都有些不自在,一旁的寧羽反而有些不懂。左右看看,等到最終迴去的時候她才拉著林秋禾問了個仔細。
林秋禾為了避免她無意中泄露出去,認認真真地解釋了這其中的關鍵。
寧羽聽得認真,等林秋禾說話就露出了沉思的神色。最後兩個人坐下喝茶的時候,她才抬頭看過去,低聲問道:“如今府上的處境很不好嗎?”
林秋禾聞言一愣,然後才搖頭道:“如今攝政王和晉王都身居要位,特別是這兩年來,攝政王迴京還是給不少人帶來了壓力的。”最重要的是接連幾次的事情,都可以顯露出來攝政王雖然早些年不在京城,然後權勢卻依然驚人。在寧少則重傷之際,他一個人就能把持住京城內外。當時寧邵哲肯定是鬆了一口氣,慶幸沒有出亂子。
然而,事後呢?
而這種猜疑和忌諱都不是可以宣諸於口的,寧邵哲縱然懷疑也不會說。而攝政王就算不肯定寧邵哲是不是對攝政王府有什麽不滿,也不敢掉以輕心。
“姐姐……”蘇曉寧愣怔了片刻,然後連忙道:“萬不可如此,姐姐。這消息我也是無意中聽人說的,還沒有傳開。姐姐的好意我心領了,還請姐姐不要這般興師動眾。”
“既然我知道了,自然也就不能虧待你。這樣,我這邊的賀禮你先收著,等知道了孫大人究竟會被外放到何處時,我再讓家中送上賀禮。”
秦錦蘭作為主人這般真心實意地為蘇曉寧高興,她自然是不好再說那些掃興的話,而林秋禾不耐煩在應付她就在這裏給她診脈,囑咐之前的藥方要按時吃。
蘇曉寧不是沒眼色的人,見這兩人還有話要私下說的樣子,這就起身告辭了。
等到她走了,林秋禾這才鬆了一口氣,“還好你應對得體,上次我可是被她纏了許久。”
秦錦蘭不過是笑了下,“這也是她自己看不開。這樣的大好事,放在後宮其他妃嬪身上,隻怕早就高興得喜不自勝了,也就隻有她偏偏還要擺出一副兄妹情深的架勢,竟然還真的想要攔著不讓孫大人出京。若真是讓她得逞,那可就真是害了孫大人一生,說不得連她也會遭了皇上厭棄了。”
她說著不屑地撇了下唇角:“我若是個眼皮子淺的人,真的一時心動答應了幫她在皇上跟前遞話。隻怕,皇上那份不滿和嫌隙就都落到我身上了。”
林秋禾點頭,蘇曉寧這件事情上雖然處理的有些小家子氣,然而一旦得逞卻也是一舉數得的好事。說不準她再小白花一番,寧邵哲反而覺得她是受害者,對她更是寵愛幾分呢。
想到這裏,她就有些焦躁,對於後宮這些女子的勾心鬥角再是厭煩不過了。然而,想想蘇曉寧身份的可疑之處,又覺得她又怎麽可能真心把秦錦蘭當成姐妹。若是這樣,秦錦蘭又何必對她好呢。
她自我糾結了一會兒,然後才在心中自嘲她真是閑的蛋疼了才會去想這些事情。又陪著秦錦蘭說了一會兒的話,林秋禾這才起身準備離開。等到臨走之時,她思考了半天,才又暗示秦錦蘭要小心蘇曉寧。
秦錦蘭在秦府中長大,林秋禾也對秦府的情況有些了解。真心來說的話,秦府後院的環境相對還是比較簡單幹淨的。秦錦蘭入宮之前明顯沒有經曆過太多女子之間的爭鬥,林秋禾這才不放心地提醒她。
等她走後,秦錦蘭獨自一人坐在內屋梳妝台前,對著鏡子裏麵的人看了許久,然後才低聲道:“你說秋禾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蘇曉寧真的有什麽壞心思不成?
她看著鏡子中自己的倒影想了又想,雖然沒有想到多麽證據有力的證明蘇曉寧心懷不軌,卻也暗暗把林秋禾的話記在了心中。手輕輕覆蓋在小腹上,秦錦蘭又想了片刻,突然開口叫人。
等到貼身的宮女進來,她才低聲吩咐:“去把蘇才人用過的東西都偷偷砸碎了埋起來。”
那宮女一愣,秦錦蘭就略微有些惱火,迴頭道:“還不快去,別讓人知道了!”
#
九月間又是菊花盛開的時節,林秋禾雖然隻迴來幾天卻也接到了好幾個帖子請她去賞菊花,其餘人她都一一迴了帖子說明情況,隻有陳自晴那邊她是去了一趟的。
陳自晴定的地方不是秦府,而是陳家老宅。
這也就避免了見到花氏的機會,林秋禾想起花雲白之前種種的作死,覺得還是跟花氏拉開一些距離的話。畢竟他們才是親姐弟,而她就算花氏對她再好也不過是個外人而已。
何必讓花氏因為花雲白而毀了兩個人之前的那點情誼呢。
陳家老宅這大半年來收拾得似模似樣,林秋禾跟著進去之後就發現這裏麵連陳自晴的臥室都布置得很規整了。兩個人坐在床邊說話,她這才問起這件事。
“你是準備在年前年後搬出來?”
陳自晴想了想道:“原本是這樣打算的,等到過了年,我就搬出去。之前三舅媽又添了個兒子,而且如今康哥兒也漸漸大了。還有二哥拖了這麽幾年也該成親了……府中種種事情,我就想著搬出來也好。”
原本打算?也就是說如今計劃變了?
林秋禾看過去,“那如今呢?”
“齊家伯父伯母入京,去過秦府一趟。”陳自晴低聲說,“私下齊林說我一個女孩家,最好還是在秦府住到成親前。這樣嫁過去不會讓人覺得無依無靠。”她說著神色有些黯然,“齊家是大家族,他是怕我嫁過去之後吃虧,被妯娌們看不上。”
林秋禾聞言皺眉,齊林如今算是定了在京城的,他這樣的說辭,難不成是齊家他那一支準備一起搬入京城?
這事兒之前也沒有聽齊林提起過,而且齊林當初給他父母尋的院子也不大,而且是租賃下來暫住的。還是說,齊林準備成親之後讓陳自晴跟著迴老家,而他留在京城?
這也太過了吧。
沒有想到迴來歇息這麽三兩天還遇上這樣的事情,林秋禾安撫了陳自晴,暗暗想著要記得迴頭問一問齊林的想法,兩人又一起說了不少的話,這才一起出了陳家老宅各迴各家。
林秋禾本以為這樣一件事情也就足夠了,誰曾想還沒到醫館她的馬車就又被攔住了。是紅線匆匆尋了過來,上車見了林秋禾就壓低聲音道:“姑娘,張府那邊請您過府一趟。”說完她又補充,“是張祝張大人府上,來的嬤嬤一臉驚慌,頭發還有些淩亂。看起來張府上是出了事兒的……”
她說著看向林秋禾,“姑娘若是不想去,就……”這才是她特意尋出來的本意。算著時間林秋禾大約該迴來了,她這才尋出來先給林秋禾提個醒。若是她不願意攙和到張府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上,就避開不迴好了。
張府自然是不會強撐著,非要等林秋禾迴來。這京城之中好大夫多了去了,沒有林秋禾,還有其他人。總不好耽誤了醫治,害了府上夫人的性命。
林秋禾聞言一愣,轉眼就想了不少。最後卻還是道:“你坐好,咱們這就迴醫館去張府看看。”
畢竟是跟章氏相識一場,這些天來她好不容易才把章氏的身體調養好了些,若是就此撒手,她自己都有種不甘心的感覺。至於張府的亂子,難不成那次她去看得還少?
思及此林秋禾自然是再無顧忌,等到了醫館,讓青黛和紅線下車幫她拿藥箱,然後就叫上那位前來請人的嬤嬤直接去了張府。
等到張府的時候,林秋禾一下車就感覺到了府中的緊張氣氛。而靠近章氏院子的時候她還隱約聽到了叫罵聲,內容粗俗不堪,讓人忍不住皺眉。
領路的嬤嬤臉色尷尬,然而卻是什麽都沒有說,隻是低頭帶路。等到進了院子,林秋禾就見到一個錦衣老太太站在院中一手掐腰一手伸長指著章氏的屋子,形狀恰如一個茶壺,破口大罵,言語粗俗到一旁候著的丫鬟們都氣得漲紅了臉,卻又無一人敢上前說上一句。
由此可見這位老太太身份地位在張府卓然,當中罵當家夫人都無人敢還口,怕也隻有張祝的母親張老夫人了。等再近些,林秋禾才看到張老夫人身邊不遠處還有一個俏麗的婦人打扮的女子,穿著桃紅色的衣服。
林秋禾頓了頓,讓前麵帶路的嬤嬤上前說話。等到張老夫人停下叫罵聲她這才上前一步說話。
而那張老夫人張口就是賤人賤命,隻知道白花我張家的銀子,還不如早早死了省心,免得害了我的孩子!林秋禾聞言本來波瀾不驚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一絲惱意。
她來本著的是救人的原則,不想幹涉張家大小事務,然而這張老夫人這般作態卻又是欺人太甚。想到從一年前認識章氏以來,她都是纖柔有禮,縱然是怒火中燒也從來不曾說過家中這點破事,心中對她不由得升起了幾分同情。
遇上這樣的婆婆,真的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而這婆婆不止是磋磨兒媳婦,竟然還光明正大的扶持小妾。最讓人不齒的是,張祝張大人竟然不曾露麵,也不知道是躲起來,還是根本得信了沒迴府。
總之,就這兩次來張府的所見所聞而言,林秋禾覺得張氏一家真的是個爛泥壇子,而章氏若真的一心要跟著張家淹死在這爛泥壇子中的話,她也愛莫能助了。
這樣都能忍,人要自賤,旁人又能如何呢?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撒花~~~~
大家午安~~~~今天去吃人家的滿月酒~~~~~希望能早點迴來碼字~~~滾動~~~
☆、第126章 張章 氏
從張府離開,林秋禾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覺得憋在心口的那股悶氣這才緩緩消散。一旁的紅線輕輕幫她舒緩著胸口,低聲道:“姑娘何必勸章氏那些話呢?”
“我隻不過是順應心意而為罷了。”林秋禾示意她沒事,略微歎息了一番,才低聲道:“更何況,我也不過提點兩句,到底能不能想明白,卻是她自己了。”
隻是看起來章氏倒像是之前就考慮過這些,她不過是暗示了一兩句,章氏就直接了當讓林秋禾開了方子,隻等身體調養好了就另有所謂你。
“我是個大夫,又是個女子,見到她這般可憐,又不是自甘如此的話,自然是想要幫一把。”不過,這畢竟是張府和章府的事情,到底章氏最後如何,隻怕她也說不清楚。
“隻怕這事兒最後流傳出去,有人以訛傳訛對姑娘名聲不好。”
“我若是在意那些名聲,豈不是生生要把自己給悶死了嗎?”林秋禾笑了起來,伸手虛點了下紅線,“你今日怎麽這般小心翼翼?”
紅線聞言一愣,想了想才道:“奴婢這是被張家的事情帶歪了!”她們家的姑娘,又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這點事兒還真不算是事兒。難不成到最後張家那位張大人,還真的敢縱著他的老娘那位張老夫人攀咬林秋禾不成?
這麽一樣,她就又笑了起來,給林秋禾端茶送水又是揉肩按腿。
林秋禾見她這般就笑了下,囑咐她這邊隔幾日就送藥過去張府,想了想又道:“若是真的有什麽事情,你就幫忙跑一趟秦府去請秦大太太。”
秦大太太章氏,跟張夫人章氏也是近親,分屬張家兩房,自然是關係親昵。
“若是還不成,就去一旁文定侯府請柳夫人陳氏。”想起上次離京,她迴來之後就得知章氏小產的消息她就又補充了一句。陳湉幼當年也是頗受婆婆磋磨的,若是她願意出手相助一下,自然是再好不過。“若是陳氏不願意,你也別強求。”
畢竟陳湉幼隻是她的一個病人,兩個人之間的那些交情還是通過顧容和蘇青衣得來的,並不深厚。
“姑娘做到這般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又何必為她如此操心。”紅線有些心疼林秋禾這般眉頭緊皺,勸了兩句,迴去之後和青黛一起伺候了林秋禾洗漱,就讓人擺膳。
晚膳吃得頗好,林秋禾似乎真的放下了心事,當晚早早就睡了,第二天起身的時候就精神奕奕。
她這邊今日算是無事,安安靜靜的過去之後第二日就又早早起身出城。這次幾人是分開出城,林秋禾跟著張章和齊林、程卓三人,而寧卿則帶著寧羽。攝政王夫婦則留在了京城處理各種事務,沒有再次跟著去秋霞山。至於寧征和寧陽兩個人,還要繼續上學自然也沒有跟去。
寧羽和林秋禾住落楓別院,其餘四人住在候秋別院,治療過程就如同之前一樣,隻是每個療程的三天變成了兩天。而林秋禾在最初的兩天之後相對就會輕鬆不少,寧羽就拉著她一起在秋霞山上遊玩,順便跟著林秋禾辨認各種草藥。
她本來就是半吊子的水平,因為看書多知道不少藥草的功效。然而對著山間那些如同雜草一般四處生長的藥材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會兒跟著林秋禾一邊采摘藥材一邊學習,倒也不覺得枯燥。
四天的日子轉眼即過,林秋禾看似輕鬆,卻也時時刻刻記掛著寧卿的情況。四天之後一切順利,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這次眾人沒有迴京,而是歇息了兩天,直接進行最後一次治療。
寧卿體內的餘毒這次已經排的差不多了,餘下的幾乎都是深入骨髓的寒毒。而林秋禾準備的十八支金針也就派上了用場,若是說之前下針是數量驚人的話,這次隻有十八支金針看著似乎要輕鬆不少。然而懂行的人都明白,金針比銀針更軟,更難入刺入穴位抵達想要它到的位置。
而這十八支金針落下一樣是有時間限製的,若是慢了,不止是下針無用,更可能會適得其反讓毒性爆發。寧卿體內本來就因為常年壓製的毒性被排除而虛弱無比,這會兒若是骨髓中的毒性爆發起來的話,人就算不死也真的廢了。
這才是整個治療過程中最為兇險的一步。
為此,林秋禾早早就做好了準備,確認沒有一絲問題之後就先下了銀針護著寧卿的頭部和心脈。
這些準備工作都做完,她這才拿出特質的針囊一根根檢查那十八支細長柔軟的金針。金針渡厄,這手法聽著似乎高大上,實際上卻比之前林秋禾所用的手法要簡單很多。最大的困難也就是讓細長的金針在時間範圍之內達到她所預期的地方。
深入骨髓的穴位,然後利用金針中空的那一道細至不可見的通道把藥物引導進去,解除或者排除毒素。
林秋禾下針極為小心,一雙手看似穩而緩慢,而最後那微微的一抖更是讓一旁注意著的張章心中一緊。然而,林秋禾手離開金針之後,金針甚至都沒有抖動一下。
由此可見她的手有多穩,而那一下抖動又是多麽的突兀。
見林秋禾神色沒變,張章這才隱忍沒有說話。隻怕那一下抖動是預計之內的。他不敢讓林秋禾分心,隻是在一旁安靜地等待著。果然,第二針落下的時候,最後林秋禾的手又是微微一抖,然後才平穩地放開了金針。
十八支金針有條不紊地落下,林秋禾期間擦了三次汗水,然後才扶著青黛起身。她對著等在一旁的張章點頭,張章這才連忙吩咐人,把早就準備好的桶搬了進來,然後寧卿雙腿連同膝蓋都泡入了藥水之中。
深入骨髓的疼痛很快就從落針的地方蔓延開來,寧卿咬牙強忍,額頭上很快就冒出了汗水。這種鑽心剜骨一般的疼痛甚至比毒發的時候還要厲害,他很快就咬破了唇角,血絲順著蔓延開來。
然而為了藥性發揮效果最好,林秋禾和張章甚至不敢給他喝麻沸散用以麻醉。這樣的疼痛,他隻能自己挺過來,而且是三天。
很快細碎的呻、吟聲從寧卿的唇角溢出,林秋禾把早就準備好適合他咬合的東西拿出來,低聲道:“小心不要咬破舌頭。”
寧卿幾乎是顫抖著開口,林秋禾動作迅速把東西塞入他齒下,見他牙上帶著的血絲就忍不住心痛。這東西她是早就準備好的,隻是依照寧卿的驕傲又怎麽可能一開始就這般狼狽,因此才等到這時候才拿出來。
而這疼痛,還要持續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後藥水中的藥性減退,疼痛才會慢慢降低。隻是那隱隱作痛的感覺卻一直會持續到藥性完全作用於骨髓之間。
不過是短短三天的功夫,寧卿就像是久病了多年的病人一般。等到最後一次藥浴針灸完成,他隻是略微鬆口吐出了口中咬著的軟木,看了一眼林秋禾就暈倒過去。
林秋禾和張章嚇了一跳,兩個人可以說是直接撲了過去,一個抓左手一個抓右手,同時搭在了寧卿的手腕上。等確定他就是猛然放鬆之後暈了過去,林秋禾這才勉強笑了一下。
“師伯,”她低聲說:“我們成了!”
“是啊。”張章點頭,心中也頗為感慨。這麽多年了,他曾經想過無數的辦法給寧卿驅毒,然而最終卻是這個無意中厚著臉皮收下的“師侄女”幫了大忙,完成了他的這項心事。
如今,他總算可以告訴在宮中的那人,你唯一的弟弟還活著,以後也會好好的活著。娶妻生子,再無一絲讓人擔憂。
等到寧卿醒過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去。他一醒過來林秋禾就得了信兒,先是一碗藥湯讓他灌下去,然後才讓人上了晚膳。寧卿所吃與他們皆不同。他所用的都是特意做出的藥膳,而且易消化易吸收。
幾人用過晚膳,林秋禾和張章、程卓甚至是齊林四人先後給他診脈,確認無礙之後這才齊齊鬆了一口氣。
張章道:“明日我就帶著程卓和齊林迴京,皇上那邊也定然在等著這個結果。”
聞言寧卿和林秋禾都抬頭看過去,張章道:“你們放心,我自然知道如何說。隻是你們也要做好準備才是,晉王殿□子好了些,然而卻也沒有完全好,不過以後也不會妨礙子嗣。不管對於誰來說,這都是最好的結果。”
說到子嗣,林秋禾和寧卿都有些不自在,一旁的寧羽反而有些不懂。左右看看,等到最終迴去的時候她才拉著林秋禾問了個仔細。
林秋禾為了避免她無意中泄露出去,認認真真地解釋了這其中的關鍵。
寧羽聽得認真,等林秋禾說話就露出了沉思的神色。最後兩個人坐下喝茶的時候,她才抬頭看過去,低聲問道:“如今府上的處境很不好嗎?”
林秋禾聞言一愣,然後才搖頭道:“如今攝政王和晉王都身居要位,特別是這兩年來,攝政王迴京還是給不少人帶來了壓力的。”最重要的是接連幾次的事情,都可以顯露出來攝政王雖然早些年不在京城,然後權勢卻依然驚人。在寧少則重傷之際,他一個人就能把持住京城內外。當時寧邵哲肯定是鬆了一口氣,慶幸沒有出亂子。
然而,事後呢?
而這種猜疑和忌諱都不是可以宣諸於口的,寧邵哲縱然懷疑也不會說。而攝政王就算不肯定寧邵哲是不是對攝政王府有什麽不滿,也不敢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