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節
嫡結良緣(穿越之錦繡良緣) 作者:莫風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鼇大哥。”蓉卿迴頭和鼇立道,“外院準備了客房,你這兩日就在家裏休息吧,等有消息傳迴來,你再去不遲。”
鼇立搖搖頭,迴道:“五爺身邊隻有周老,我還是早點去的好。”一頓又道,“還勞煩八小姐幫我準備些幹糧,我明日一早上路。”
蓉卿知道他心裏不踏實,她也擔心齊宵,有鼇立也多個幫手,所以也就不強留她,微微頷首又吩咐青青:“蕉娘累了,你給鼇大哥做些幹糧吧,他喜歡吃燒餅,你多煎點。”
青青笑嘻嘻的應是。
蓉卿迴了房裏梳洗了一番換了衣裳,青竹和紅梅已經著人將冰置在了次間裏,蓉卿舒服的歎了口氣,笑著和蕉娘道:“還是家裏舒服。”蕉娘笑著拿帕子給她絞著頭發,“嘴上這麽說,若不是身份不便,我瞧著您是不願意迴來了。”
“蕉娘。”蓉卿抱了蕉娘,笑著道,“將來我們去京城,那邊離常州府近,您想迴去看看坐了車兩三日就到了,難道您不願意?!”蕉娘聽她說起這件事,不由在她身邊坐下,正色問道,“您真的打算隨齊公子去京城?”
“嗯。”蓉卿微微頷首道,蕉娘就擰了眉頭道,“你也知道涼國公府裏複雜,一大家子人就是光記名字都要記半天,又都是慣在內宅的,紛爭心機必定少不了,您又什麽都不懂,若是住過去,日子鐵定不會輕鬆。”
“若真是這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蓉卿低頭,看著她剛收拾出來的那一匣子地契,“齊宵雖是和涼國公鬧成這樣,可他總歸是齊家的人,我總不能讓他再為了我,背上不孝的罵名!”
蕉娘聞言,也覺得蓉卿有道理,歎了口氣道:“您說的也有道理,齊公子對您好,可您也不能一味的讓他付出,將來若是出了什麽事,他難免不會心生怨懟!”
蓉卿雖覺得齊宵不會這樣,可她總不能心安理得的讓他寵著愛著,自己卻是什麽都不付出。
若能和他的家人相處和睦,化解了不愉快,豈不是更好?再說,他家裏還有位身體不便的大哥,齊宵和他兄弟情深,哪能是說斷就斷的。
“好了,好了。”蓉卿笑著道,“我們想的太早了,這一戰還不知什麽時候能結束,我們各自的未來還是個未知數,想多了也不過是徒添煩惱罷了。”蕉娘也應了,點頭道,“那您歇會兒吧,我去廚房看看青青給熬相公做的幹糧好了沒有。”
蓉卿嗯了一聲,目送蕉娘出門,她也跟著起身去了臥室,果然床頭放了幾封信,她拿了信又迴到次間裏,窩在玫瑰床上拆著信。
一共三封,她先拆開二夫人的信,二夫人信中依舊說家裏很好,問起她的及笄禮要怎麽辦,是要在北平還是迴永平來,若是要迴來她要提前準備些東西,若是不迴來在北平無人主持,未免潦草委屈她了。
蓉卿笑著放了信,又拆開華靜芝的信,她信裏說江南一切照舊,並未受北方戰事的影響,百文衣庫生意極好,她不但接了好幾個高門大戶下人的衣裳,還接了衙門裏的活兒,雖價格都不高,但足以維持開銷。
她現在又在到處找繡娘,蘇州城裏的繡娘大多手藝都是上乘,想要像北平這樣找些普通的,還真是不容易。
最後一封是蘇茂渠的信,信裏的話依舊,不過措詞卻更加嚴厲一些,蓉卿掃了一眼就擺在了一邊,她不可能按照蘇茂渠的意思去做,不看也罷!
她拿了紙筆出來給二夫人和華靜芝寫信,剛寫了幾句忽然聽到青竹喊道:“小姐,世子府的劉嬤嬤來了。”
蓉卿一愣,放了筆迴道:“請嬤嬤進來。”又讓明期進來給她梳頭,換了件衣裳她去了正廳,劉嬤嬤見蓉卿出來行了禮笑道,“世子妃聽說您迴來了,就讓奴婢過來瞧瞧,若是八小姐不是很累的話,下午去世子府坐坐吧,世子妃說多日不見您,掛念的很!”
“好。”蓉卿笑著道,“我也正惦記著世子妃,還勞煩嬤嬤稍等我會兒,我換了衣裳和您一起去,算算時間也恰能去府上蹭了飯吃。”
劉嬤嬤掩麵而笑:“那世子妃可是日日盼著您去蹭飯呢。”蓉卿也笑了起來,迴了臥室換了件蔥綠撒花的褙子,和劉嬤嬤一起去了世子府。
楊氏見到她顯得很高興,迎過來攜了她的手,上下打量她:“……比走前瘦了也黑了,不過精神卻是不錯。”蓉卿笑著應是,說起王太醫的事情,“還要多謝謝您,幸好王太醫去了,若不然他的傷勢可真是麻煩的緊的。”
楊氏聽著神色一怔,歎道:“一百軍棍定是傷的不輕,我就是想也不敢想的。”和蓉卿坐了下來,問了許多齊宵和軍營的事情,蓉卿一一迴了,又提到趙鈞逸,“……六月二十迴來的,聽他說一路上雖是兇險,但好在人卻沒有受傷吃苦!”
楊氏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雙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彌陀佛:“我和王妃還不知道二叔迴來的事情的。”她很高興的道,“他能安全迴來,真是菩薩保佑。”
蓉卿笑笑,楊氏就拉著她要去王府:“……去王妃說一聲,她定是會很高興的。”蓉卿目光微動,她正打算尋了時機去王府,如今機會剛好,就和楊氏一起去了王府,楊氏抱著東哥兒坐在車上,東哥兒一會兒扒簾子往外看,一會兒咧著紅豔豔的小嘴衝著蓉卿笑,喊著,“姨姨……姨姨……”
蓉卿一頭冷汗,握了握東哥的小手,將早就準備的不倒翁給他:“……這個給小公子玩。”東哥給蓉卿行禮,蓉卿要還禮,楊氏拉著她,“你也別驚恐,我們兩個性格合得來,我也一直把你當妹妹一樣待,東哥私下裏喊你一聲姨姨,也合適!”
楊氏客氣,蓉卿可不能順著杆子爬,笑著道:“姨姨不敢當。”順勢逗著東哥說話,東哥快兩歲了,說話挺利索的,非常的機靈,蓉卿和楊氏說的話,他仿佛聽懂了一樣,鬆了楊氏的手朝蓉卿懷裏跑,“姨姨抱抱,姨姨抱抱!”
在馬車裏,蓉卿怕他摔了忙接在手裏:“好!”將東哥抱坐在自己腿上,東哥笑眯眯的看著蓉卿,顯得很高興,楊氏也道,“他喜歡你,你也喜歡他,這也是你們的緣分!”
蓉卿笑著點頭,卻怎麽也不敢應了東哥的一句“姨姨。”
“還有件事。”蓉卿不知道怎麽說,想了想道,“我從軍營迴來時,似是看見毓敏郡主了,擦身而過也不真切……”
楊氏臉色一變,顯然不知道趙玉敏也去濟南的事情,她笑著道:“我到也不知道她去沒去,稍後我問問王妃。”
這是她們的家世,蓉卿提一句就夠了。
轉眼功夫到了王府,蓉卿和楊氏進了正院,楊氏見著簡王妃就說起趙鈞逸的事情,簡王妃果然很高興:“那就好,那就好。”忙讓身邊丫頭,喊府裏的管事進來,“你給郡王準備點衣物和吃食送去濟南,他從京城出來肯定什麽都沒有帶!”
王府的管事應是而去,簡王妃又問起齊宵的事情來:“齊宵的傷勢怎麽樣?北平這兩日傳了他……你可知道是怎麽迴事?”
“是這樣的……”蓉卿就將齊宵和趙鈞逸的計劃告訴了簡王妃和楊氏,兩個人聽著又驚有喜,感歎的道,“既是定了這樣的計策,是當謹慎點的好。”簡王妃想了想又道,“……去館陶,算算日子這兩日就該有消息傳迴來了。”
蓉卿點了點頭,想起路上的見聞,就猶豫的開口道:“有件事……想和您說一說。”簡王妃心情很好,點頭道,“你盡管說。”
“是這樣。”蓉卿緩緩而道,“從濟南迴來,一路上的百姓雖日子依舊,並沒有受多大的動蕩,可難免還有些影響……”她看著王妃,輕聲略輕,“與其將來讓王爺再撥糧倉,派安撫使,不如現在一起善後了,您覺得呢。”
蓉卿的態度,就是肯定了簡王必能得天下,這樣的話簡王妃當然願意聽,她高興的道:“八小姐和雪絹一起辦的義學我也聽說了,是極好的事情,如今你既是從濟南迴來,一路切身體會了百姓的生活疾苦,你與我說說看,我們這些婦人能做些什麽?”
原來世子妃的閨名叫雪絹?
“其實對於百姓來說,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糊口。”蓉卿說著微頓,“開倉賑糧畢竟不能長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娘娘看能不能讓人在各處分散些種子下去,讓大家趕緊趁著時節把明年的口糧種出來,即便是餓也就是一個冬天,明年一開春也就好了。”
“你說的有道理,大的事情咱們做不了,這些事情我還是可以拿主意的。”她微微點頭,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我這兩日就讓人去辦,趕在秋種前把種子都派發下去。”
蓉卿聽著起身朝簡王妃行了禮,道:“娘娘胸有天下,宅心仁厚,實乃萬民之福。”簡王妃聽著哈哈笑了起來,指著蓉卿和楊氏道,“就說這丫頭聰明,嘴巴甜,今兒可又算是見識到了。”
楊氏也是掩麵而笑。
竟有些患難與共的微妙感。
第二日送走鼇立,蓉卿就聽到簡王妃讓人四處派送種子,又貼了通告,但凡需要的人家就去就近的糧油鋪子領,登記了姓名即可。
蓉卿這才鬆了一口氣,古往今來戰事一起受苦最多的還是百姓,她希望簡王得天下這樣一來她和蘇瑉還有齊宵就不用擔心小命不保,可更希望百姓能夠安居,即便不能也盡量少受一些戰事的苦。
七月二十八,忽然有個消息在北平炸開了鍋,原本早已重傷不治的齊宵,竟然從天而降般出現在館陶,渡河南下,短短十五日時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克了東阿,東平……
滿朝震動,大家終於意識到,簡王的兵馬打到了家門口,江山很有可能要易主,一時間所有人都緊張起來,以極快的速度招募兵馬籌集糧草,等南朝的兵馬召集上路,糧草出門,已經是八月十五,而此時,齊宵已經帶著五萬兵馬直接駐紮在徐州城八十裏外,仿佛一頭殺紅了眼的雄獅,盤踞在徐州城外做短暫休養,隨時能一躍而起將徐州拆骨入腹!
蓉卿聽到時熱淚盈眶,和蕉娘在府裏做了許多的月餅,讓人送去幾個鋪子裏,又散了許多給學館裏的孩子,這個中秋節家裏的人雖少,可卻過的極為的開心。
鼇立搖搖頭,迴道:“五爺身邊隻有周老,我還是早點去的好。”一頓又道,“還勞煩八小姐幫我準備些幹糧,我明日一早上路。”
蓉卿知道他心裏不踏實,她也擔心齊宵,有鼇立也多個幫手,所以也就不強留她,微微頷首又吩咐青青:“蕉娘累了,你給鼇大哥做些幹糧吧,他喜歡吃燒餅,你多煎點。”
青青笑嘻嘻的應是。
蓉卿迴了房裏梳洗了一番換了衣裳,青竹和紅梅已經著人將冰置在了次間裏,蓉卿舒服的歎了口氣,笑著和蕉娘道:“還是家裏舒服。”蕉娘笑著拿帕子給她絞著頭發,“嘴上這麽說,若不是身份不便,我瞧著您是不願意迴來了。”
“蕉娘。”蓉卿抱了蕉娘,笑著道,“將來我們去京城,那邊離常州府近,您想迴去看看坐了車兩三日就到了,難道您不願意?!”蕉娘聽她說起這件事,不由在她身邊坐下,正色問道,“您真的打算隨齊公子去京城?”
“嗯。”蓉卿微微頷首道,蕉娘就擰了眉頭道,“你也知道涼國公府裏複雜,一大家子人就是光記名字都要記半天,又都是慣在內宅的,紛爭心機必定少不了,您又什麽都不懂,若是住過去,日子鐵定不會輕鬆。”
“若真是這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蓉卿低頭,看著她剛收拾出來的那一匣子地契,“齊宵雖是和涼國公鬧成這樣,可他總歸是齊家的人,我總不能讓他再為了我,背上不孝的罵名!”
蕉娘聞言,也覺得蓉卿有道理,歎了口氣道:“您說的也有道理,齊公子對您好,可您也不能一味的讓他付出,將來若是出了什麽事,他難免不會心生怨懟!”
蓉卿雖覺得齊宵不會這樣,可她總不能心安理得的讓他寵著愛著,自己卻是什麽都不付出。
若能和他的家人相處和睦,化解了不愉快,豈不是更好?再說,他家裏還有位身體不便的大哥,齊宵和他兄弟情深,哪能是說斷就斷的。
“好了,好了。”蓉卿笑著道,“我們想的太早了,這一戰還不知什麽時候能結束,我們各自的未來還是個未知數,想多了也不過是徒添煩惱罷了。”蕉娘也應了,點頭道,“那您歇會兒吧,我去廚房看看青青給熬相公做的幹糧好了沒有。”
蓉卿嗯了一聲,目送蕉娘出門,她也跟著起身去了臥室,果然床頭放了幾封信,她拿了信又迴到次間裏,窩在玫瑰床上拆著信。
一共三封,她先拆開二夫人的信,二夫人信中依舊說家裏很好,問起她的及笄禮要怎麽辦,是要在北平還是迴永平來,若是要迴來她要提前準備些東西,若是不迴來在北平無人主持,未免潦草委屈她了。
蓉卿笑著放了信,又拆開華靜芝的信,她信裏說江南一切照舊,並未受北方戰事的影響,百文衣庫生意極好,她不但接了好幾個高門大戶下人的衣裳,還接了衙門裏的活兒,雖價格都不高,但足以維持開銷。
她現在又在到處找繡娘,蘇州城裏的繡娘大多手藝都是上乘,想要像北平這樣找些普通的,還真是不容易。
最後一封是蘇茂渠的信,信裏的話依舊,不過措詞卻更加嚴厲一些,蓉卿掃了一眼就擺在了一邊,她不可能按照蘇茂渠的意思去做,不看也罷!
她拿了紙筆出來給二夫人和華靜芝寫信,剛寫了幾句忽然聽到青竹喊道:“小姐,世子府的劉嬤嬤來了。”
蓉卿一愣,放了筆迴道:“請嬤嬤進來。”又讓明期進來給她梳頭,換了件衣裳她去了正廳,劉嬤嬤見蓉卿出來行了禮笑道,“世子妃聽說您迴來了,就讓奴婢過來瞧瞧,若是八小姐不是很累的話,下午去世子府坐坐吧,世子妃說多日不見您,掛念的很!”
“好。”蓉卿笑著道,“我也正惦記著世子妃,還勞煩嬤嬤稍等我會兒,我換了衣裳和您一起去,算算時間也恰能去府上蹭了飯吃。”
劉嬤嬤掩麵而笑:“那世子妃可是日日盼著您去蹭飯呢。”蓉卿也笑了起來,迴了臥室換了件蔥綠撒花的褙子,和劉嬤嬤一起去了世子府。
楊氏見到她顯得很高興,迎過來攜了她的手,上下打量她:“……比走前瘦了也黑了,不過精神卻是不錯。”蓉卿笑著應是,說起王太醫的事情,“還要多謝謝您,幸好王太醫去了,若不然他的傷勢可真是麻煩的緊的。”
楊氏聽著神色一怔,歎道:“一百軍棍定是傷的不輕,我就是想也不敢想的。”和蓉卿坐了下來,問了許多齊宵和軍營的事情,蓉卿一一迴了,又提到趙鈞逸,“……六月二十迴來的,聽他說一路上雖是兇險,但好在人卻沒有受傷吃苦!”
楊氏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雙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彌陀佛:“我和王妃還不知道二叔迴來的事情的。”她很高興的道,“他能安全迴來,真是菩薩保佑。”
蓉卿笑笑,楊氏就拉著她要去王府:“……去王妃說一聲,她定是會很高興的。”蓉卿目光微動,她正打算尋了時機去王府,如今機會剛好,就和楊氏一起去了王府,楊氏抱著東哥兒坐在車上,東哥兒一會兒扒簾子往外看,一會兒咧著紅豔豔的小嘴衝著蓉卿笑,喊著,“姨姨……姨姨……”
蓉卿一頭冷汗,握了握東哥的小手,將早就準備的不倒翁給他:“……這個給小公子玩。”東哥給蓉卿行禮,蓉卿要還禮,楊氏拉著她,“你也別驚恐,我們兩個性格合得來,我也一直把你當妹妹一樣待,東哥私下裏喊你一聲姨姨,也合適!”
楊氏客氣,蓉卿可不能順著杆子爬,笑著道:“姨姨不敢當。”順勢逗著東哥說話,東哥快兩歲了,說話挺利索的,非常的機靈,蓉卿和楊氏說的話,他仿佛聽懂了一樣,鬆了楊氏的手朝蓉卿懷裏跑,“姨姨抱抱,姨姨抱抱!”
在馬車裏,蓉卿怕他摔了忙接在手裏:“好!”將東哥抱坐在自己腿上,東哥笑眯眯的看著蓉卿,顯得很高興,楊氏也道,“他喜歡你,你也喜歡他,這也是你們的緣分!”
蓉卿笑著點頭,卻怎麽也不敢應了東哥的一句“姨姨。”
“還有件事。”蓉卿不知道怎麽說,想了想道,“我從軍營迴來時,似是看見毓敏郡主了,擦身而過也不真切……”
楊氏臉色一變,顯然不知道趙玉敏也去濟南的事情,她笑著道:“我到也不知道她去沒去,稍後我問問王妃。”
這是她們的家世,蓉卿提一句就夠了。
轉眼功夫到了王府,蓉卿和楊氏進了正院,楊氏見著簡王妃就說起趙鈞逸的事情,簡王妃果然很高興:“那就好,那就好。”忙讓身邊丫頭,喊府裏的管事進來,“你給郡王準備點衣物和吃食送去濟南,他從京城出來肯定什麽都沒有帶!”
王府的管事應是而去,簡王妃又問起齊宵的事情來:“齊宵的傷勢怎麽樣?北平這兩日傳了他……你可知道是怎麽迴事?”
“是這樣的……”蓉卿就將齊宵和趙鈞逸的計劃告訴了簡王妃和楊氏,兩個人聽著又驚有喜,感歎的道,“既是定了這樣的計策,是當謹慎點的好。”簡王妃想了想又道,“……去館陶,算算日子這兩日就該有消息傳迴來了。”
蓉卿點了點頭,想起路上的見聞,就猶豫的開口道:“有件事……想和您說一說。”簡王妃心情很好,點頭道,“你盡管說。”
“是這樣。”蓉卿緩緩而道,“從濟南迴來,一路上的百姓雖日子依舊,並沒有受多大的動蕩,可難免還有些影響……”她看著王妃,輕聲略輕,“與其將來讓王爺再撥糧倉,派安撫使,不如現在一起善後了,您覺得呢。”
蓉卿的態度,就是肯定了簡王必能得天下,這樣的話簡王妃當然願意聽,她高興的道:“八小姐和雪絹一起辦的義學我也聽說了,是極好的事情,如今你既是從濟南迴來,一路切身體會了百姓的生活疾苦,你與我說說看,我們這些婦人能做些什麽?”
原來世子妃的閨名叫雪絹?
“其實對於百姓來說,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糊口。”蓉卿說著微頓,“開倉賑糧畢竟不能長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娘娘看能不能讓人在各處分散些種子下去,讓大家趕緊趁著時節把明年的口糧種出來,即便是餓也就是一個冬天,明年一開春也就好了。”
“你說的有道理,大的事情咱們做不了,這些事情我還是可以拿主意的。”她微微點頭,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我這兩日就讓人去辦,趕在秋種前把種子都派發下去。”
蓉卿聽著起身朝簡王妃行了禮,道:“娘娘胸有天下,宅心仁厚,實乃萬民之福。”簡王妃聽著哈哈笑了起來,指著蓉卿和楊氏道,“就說這丫頭聰明,嘴巴甜,今兒可又算是見識到了。”
楊氏也是掩麵而笑。
竟有些患難與共的微妙感。
第二日送走鼇立,蓉卿就聽到簡王妃讓人四處派送種子,又貼了通告,但凡需要的人家就去就近的糧油鋪子領,登記了姓名即可。
蓉卿這才鬆了一口氣,古往今來戰事一起受苦最多的還是百姓,她希望簡王得天下這樣一來她和蘇瑉還有齊宵就不用擔心小命不保,可更希望百姓能夠安居,即便不能也盡量少受一些戰事的苦。
七月二十八,忽然有個消息在北平炸開了鍋,原本早已重傷不治的齊宵,竟然從天而降般出現在館陶,渡河南下,短短十五日時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克了東阿,東平……
滿朝震動,大家終於意識到,簡王的兵馬打到了家門口,江山很有可能要易主,一時間所有人都緊張起來,以極快的速度招募兵馬籌集糧草,等南朝的兵馬召集上路,糧草出門,已經是八月十五,而此時,齊宵已經帶著五萬兵馬直接駐紮在徐州城八十裏外,仿佛一頭殺紅了眼的雄獅,盤踞在徐州城外做短暫休養,隨時能一躍而起將徐州拆骨入腹!
蓉卿聽到時熱淚盈眶,和蕉娘在府裏做了許多的月餅,讓人送去幾個鋪子裏,又散了許多給學館裏的孩子,這個中秋節家裏的人雖少,可卻過的極為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