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節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 作者:魚丸和粗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丫,娘昨晚跟你常叔商量過,這幾天你先在到那邊去住。”
“那邊是哪邊?”
常逸之接話:“就是常家,沈家四合院這西屋到了,出了正月也該修。我查了下黃曆,明日二月初三正適合動土。趁著這會匠人門閑,趕緊修起來的好。”
宜悠擱下湯匙沉吟,若是以往她定會迴自家。可如今她身懷有孕,帶著穆宇倆人肯定顧不過來。
“下午穆宇便要入官學,穆家那邊離官學也近一些,他們下學走迴來就是。”
常爺的提議對她有利,對穆宇也有利。而且她知道常家的院子,三進的大院隻比縣衙差一籌,卻足夠他們幾個人住。
詢問的看向穆宇,見他並沒有反對的神色,她也點頭:“那我便代穆宇應下。”
“行,待會拜完了孔夫子,我便叫明遠來,將你們收拾好的細軟一並帶入穆家。”
李氏攔住他:“明遠整日那般忙碌,這迴也別讓他來迴忙活。不是有端午和端陽,他們趕著馬車送過去就是。也不用帶太多東西,缺什麽再迴來拿就是。”
常逸之忙應下來,兩人有商有量,將要帶去的東西一並歸置好。
宜悠邊喝疙瘩湯邊聽著,方才剛出門時那點擔憂很快消失不見。常爺是當真喜歡娘,他們兩人間的默契也是十足。而且看娘的模樣,想必也沒受到什麽難為。
成親的是李氏,隻要她自己覺得舒坦,她也不迴去多操那份心。
**
用完早膳時辰已經不早,二月二龍抬頭,也是童生初入官學的那一日。
李氏本不欲宜悠出來跑動,可卻被她說服了:“我呆在家中也是無事,去官學沾沾孔聖人的氣,對孩子也好。”
左右有馬車,即便外麵天冷路滑也虧不著閨女,李氏也把多餘的憂心收起來。宜悠換上厚底的鞋,坐在馬車上朝官學走去。
到門口時眾人下車緩步前行,穆宇和長生並排走在前麵,一模一樣的淺褐色月白滾邊的棉袍後背著深藍色的書囊,小腦袋一擺一擺的,讓人看著就打心眼裏疼。
走到門口,拐角後麵傳來試探的聲音:“穆夫人、李姐姐。”
宜悠往那邊看去,薛夫人牽著璐姐兒站在那,望著官學的門頗為踟躕。
“璐璐,過來過來。”
長生和穆宇朝小姑娘打著招唿,薛夫人帶著孩子一同走過來,聲音中帶著不確定:“方才進去的人家皆是哥兒,我們璐姐兒能去?”
“都到門口你還在憂心,咱們且一道進去。”
拉起薛夫人的手,宜悠感受到入手的滑膩。比起年前第一次商量鋪子的事時,薛夫人整個豐腴了不少。似乎卸去了心頭的大石頭,她眉眼間鬆散開,精神卻是比以往好了不止一點。
一行人邁入學堂,正月裏緊閉的正房大門已開。舉目望去,正對著門的,正是由大越開國皇帝所書的“萬世師表”牌匾。正楷的大字方方正正的掛在堂前,墨色字跡透露出點點書香。據說大越每所官學,都要在最顯眼之處掛著一牌匾。
受官學影響,不少私塾也紛紛效仿。不過他們卻無權掛聖上親手所書之匾,隻能由先生自己寫幾個字放上去。而後通過這四個字的好壞,多數人家也大多知道私塾先生的學問。畢竟筆墨紙硯皆不便宜,習字不易,能練得一手好字之人,學問也差不到哪兒去。
雖然官學無牌匾可供考證,但其條件優厚,單是“敕造”倆字擺在那,就足以證明其獨特地位。
**
走近正房大門,那股墨香當真是撲麵而來。不過有些人的墨自然帶著香味,有些孩子家貧,帶來的墨味道也稍微有些重。
宜悠皺皺鼻子跨進去,就見一穿著青衫袍的先生立於書桌旁,提筆記錄著些什麽。此人正是鐵先生長子,小名鐵牛,及冠後被鐵先生起名為鐵有徳。不過鮮少有人喚他有德,隨著考了秀才,如今雲縣多數人見了都要尊稱他一聲鐵小先生。
“先生來得當真早。”
鐵有德險些反應不過來,抬起眼看著旁邊,正牌“鐵先生”也就是他爹還沒來,他這才確定這些人叫的是他。
“幾位送春生和穆宇來?”
“恩,還有一位女娃,這便是繡莊薛家唯一的孩子,薛璐。”
“璐姐兒也要來?”
“確實如此,她認些字,日後也好弄明白繡莊那一套。”
話音剛落周圍就響起不讚同的聲音,早先一步來到的薛老大湊過來:“老五媳婦,哪有姐兒家進這官學的?”
“大哥,也沒說姐兒不許進這官學。我與先生說說,你且好生考量考量?”
薛夫人雙眸中有些矛盾,如此多人反對,璐姐兒如果留在這怕是會受欺負。可平白放棄如此好的一個機會,卻是她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
“還請先生收下璐姐兒,讓她識幾個字,不做那睜眼瞎。”
鐵有德有些遲疑,爹掌管著官學那麽多年,從未見過有姐兒來念書。這會他要是收下,萬一壞了規矩可如何是好?
“我也同鐵夫人提起過,她那邊確是無不應允。先生且聽我一言,越京城中有女子為族長掌家者,女兒家連族長都當得,這官學應該也能進得。”
雖然她如此說,可那些人的反對之意卻絲毫未褪去。宜悠有些頭疼,她早已知曉這事無從解決。可薛夫人著實太過可憐,她不忍心見她失望。再者兩家日後還要在一起做營生,若此事辦成,那關係也能更親近一步。
“穆夫人,外麵那些私塾沒這般嚴。若隻是識字,讓她去那跟著聽就是。”
穆老大也跟上來勸道:“就是這個理,官學如此嚴肅之處。”
薛夫人有些動搖,隻是認識倆字的話,外麵的蒙學也無不可。望著前麵堅持的宜悠,她卻是十分感激。隻是隨口一提,她便能記這般久。
“穆夫人,我看這樣也無不可。”
一旁的璐姐兒卻是老大不樂意,她喜歡跟穆宇和長生一塊玩。這倆人不但不欺負她,有時候還會讓著她。若是去了外麵,她自己一個人,即便嘴皮子厲害些,打架卻是打不過私塾中那些男孩子。
“娘,我要在這念書。”
宜悠望向璐姐兒:“你想留在官學?”
“我想,《三字經》我已經背過而且大多數會寫,肯定能進官學。”
“那邊是哪邊?”
常逸之接話:“就是常家,沈家四合院這西屋到了,出了正月也該修。我查了下黃曆,明日二月初三正適合動土。趁著這會匠人門閑,趕緊修起來的好。”
宜悠擱下湯匙沉吟,若是以往她定會迴自家。可如今她身懷有孕,帶著穆宇倆人肯定顧不過來。
“下午穆宇便要入官學,穆家那邊離官學也近一些,他們下學走迴來就是。”
常爺的提議對她有利,對穆宇也有利。而且她知道常家的院子,三進的大院隻比縣衙差一籌,卻足夠他們幾個人住。
詢問的看向穆宇,見他並沒有反對的神色,她也點頭:“那我便代穆宇應下。”
“行,待會拜完了孔夫子,我便叫明遠來,將你們收拾好的細軟一並帶入穆家。”
李氏攔住他:“明遠整日那般忙碌,這迴也別讓他來迴忙活。不是有端午和端陽,他們趕著馬車送過去就是。也不用帶太多東西,缺什麽再迴來拿就是。”
常逸之忙應下來,兩人有商有量,將要帶去的東西一並歸置好。
宜悠邊喝疙瘩湯邊聽著,方才剛出門時那點擔憂很快消失不見。常爺是當真喜歡娘,他們兩人間的默契也是十足。而且看娘的模樣,想必也沒受到什麽難為。
成親的是李氏,隻要她自己覺得舒坦,她也不迴去多操那份心。
**
用完早膳時辰已經不早,二月二龍抬頭,也是童生初入官學的那一日。
李氏本不欲宜悠出來跑動,可卻被她說服了:“我呆在家中也是無事,去官學沾沾孔聖人的氣,對孩子也好。”
左右有馬車,即便外麵天冷路滑也虧不著閨女,李氏也把多餘的憂心收起來。宜悠換上厚底的鞋,坐在馬車上朝官學走去。
到門口時眾人下車緩步前行,穆宇和長生並排走在前麵,一模一樣的淺褐色月白滾邊的棉袍後背著深藍色的書囊,小腦袋一擺一擺的,讓人看著就打心眼裏疼。
走到門口,拐角後麵傳來試探的聲音:“穆夫人、李姐姐。”
宜悠往那邊看去,薛夫人牽著璐姐兒站在那,望著官學的門頗為踟躕。
“璐璐,過來過來。”
長生和穆宇朝小姑娘打著招唿,薛夫人帶著孩子一同走過來,聲音中帶著不確定:“方才進去的人家皆是哥兒,我們璐姐兒能去?”
“都到門口你還在憂心,咱們且一道進去。”
拉起薛夫人的手,宜悠感受到入手的滑膩。比起年前第一次商量鋪子的事時,薛夫人整個豐腴了不少。似乎卸去了心頭的大石頭,她眉眼間鬆散開,精神卻是比以往好了不止一點。
一行人邁入學堂,正月裏緊閉的正房大門已開。舉目望去,正對著門的,正是由大越開國皇帝所書的“萬世師表”牌匾。正楷的大字方方正正的掛在堂前,墨色字跡透露出點點書香。據說大越每所官學,都要在最顯眼之處掛著一牌匾。
受官學影響,不少私塾也紛紛效仿。不過他們卻無權掛聖上親手所書之匾,隻能由先生自己寫幾個字放上去。而後通過這四個字的好壞,多數人家也大多知道私塾先生的學問。畢竟筆墨紙硯皆不便宜,習字不易,能練得一手好字之人,學問也差不到哪兒去。
雖然官學無牌匾可供考證,但其條件優厚,單是“敕造”倆字擺在那,就足以證明其獨特地位。
**
走近正房大門,那股墨香當真是撲麵而來。不過有些人的墨自然帶著香味,有些孩子家貧,帶來的墨味道也稍微有些重。
宜悠皺皺鼻子跨進去,就見一穿著青衫袍的先生立於書桌旁,提筆記錄著些什麽。此人正是鐵先生長子,小名鐵牛,及冠後被鐵先生起名為鐵有徳。不過鮮少有人喚他有德,隨著考了秀才,如今雲縣多數人見了都要尊稱他一聲鐵小先生。
“先生來得當真早。”
鐵有德險些反應不過來,抬起眼看著旁邊,正牌“鐵先生”也就是他爹還沒來,他這才確定這些人叫的是他。
“幾位送春生和穆宇來?”
“恩,還有一位女娃,這便是繡莊薛家唯一的孩子,薛璐。”
“璐姐兒也要來?”
“確實如此,她認些字,日後也好弄明白繡莊那一套。”
話音剛落周圍就響起不讚同的聲音,早先一步來到的薛老大湊過來:“老五媳婦,哪有姐兒家進這官學的?”
“大哥,也沒說姐兒不許進這官學。我與先生說說,你且好生考量考量?”
薛夫人雙眸中有些矛盾,如此多人反對,璐姐兒如果留在這怕是會受欺負。可平白放棄如此好的一個機會,卻是她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
“還請先生收下璐姐兒,讓她識幾個字,不做那睜眼瞎。”
鐵有德有些遲疑,爹掌管著官學那麽多年,從未見過有姐兒來念書。這會他要是收下,萬一壞了規矩可如何是好?
“我也同鐵夫人提起過,她那邊確是無不應允。先生且聽我一言,越京城中有女子為族長掌家者,女兒家連族長都當得,這官學應該也能進得。”
雖然她如此說,可那些人的反對之意卻絲毫未褪去。宜悠有些頭疼,她早已知曉這事無從解決。可薛夫人著實太過可憐,她不忍心見她失望。再者兩家日後還要在一起做營生,若此事辦成,那關係也能更親近一步。
“穆夫人,外麵那些私塾沒這般嚴。若隻是識字,讓她去那跟著聽就是。”
穆老大也跟上來勸道:“就是這個理,官學如此嚴肅之處。”
薛夫人有些動搖,隻是認識倆字的話,外麵的蒙學也無不可。望著前麵堅持的宜悠,她卻是十分感激。隻是隨口一提,她便能記這般久。
“穆夫人,我看這樣也無不可。”
一旁的璐姐兒卻是老大不樂意,她喜歡跟穆宇和長生一塊玩。這倆人不但不欺負她,有時候還會讓著她。若是去了外麵,她自己一個人,即便嘴皮子厲害些,打架卻是打不過私塾中那些男孩子。
“娘,我要在這念書。”
宜悠望向璐姐兒:“你想留在官學?”
“我想,《三字經》我已經背過而且大多數會寫,肯定能進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