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節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 作者:魚丸和粗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昨日他抓起冰棱子,往長生太陽穴和眼裏戳。正好我跟穆大哥學了幾手,順手將他打敗了。”
巧姐瞪大眼,單單兩句話她就還原出一副刀光劍影的畫麵。漫天飛雪中,宜悠從天而降,拳打沈春生,腳踢程氏。飛雪初散,她站在天地間,如山海經中的巫族大神。
“想什麽呢,我這花拳繡腿,也就是趕巧了。”
巧姐卻眼睛一亮:“我想明白了,我要學武。”
章氏拆下頭上笨重的首飾,出來後便聽到閨女這句話:“你……又在胡亂想些什麽?”
“娘、娘~”巧姐抱住她的胳膊,半是撒嬌的說道:“女兒總算明白當日我錯在哪,如果女兒有足夠的功夫,便可拳打薑成文,腳踢王表妹,也不用再無端受那驚嚇。女兒有娘在,背後靠山已是足夠強大,這些年琴棋書畫學過,經史子集也念過,如今唯一欠缺的便是一身好武藝。日後若再有人欺負女兒,那我便一掌將其打翻在地。如此文武雙全,這輩子便再無後顧之憂。”
宜悠和章氏麵麵相覷:“這……”
明知她是歪理,可卻真的無從辯駁。宜悠更知,這世上婦人若遇上那殘暴的夫婿,時不時挨打毫無還手之力。當然也有文人無病□□,說心靈上的傷害,遠比肉體創傷要厲要疼痛千萬倍。可那些人多是養尊處優之輩,何曾嚐過皮肉之苦。
前世嚐過甩針舞的她覺得,比起肉體上的折磨,幾句難聽的話壓根就算不得什麽。
言歸正傳,若是一婦人有自保之力,那她豈不是要安心許多。即便用不到,常走動走動也可強身。
“宜悠,你來說。”
雖知她已成親,但章氏心中卻還是拿她小輩看,私下向來都是如先前那般直唿其名。
宜悠聳聳肩,她已經被巧姐說服,如何再去做這說客。搜腸刮肚,她幹巴巴的說道:“巧姐,習武之人常四肢粗壯,且皮膚容易曬黑。”
章氏心覺不對,想要阻攔已是來不及。巧姐跳起來伸出胳膊:“當真,我一直覺得這般弱不禁風不好,若是再稍胖一點,肯定會更好看。至於曬黑,娘,我打小便是怎麽曬都不黑,是吧?”
宜悠瞅瞅她那纖細的胳膊,再聽著她耳中的話。她直覺得這番話若是讓雲州府各家痛苦節食,隻為身姿窈窕的新婦聽到,指不定活剮了她的心都有。實在是太拉仇恨了!
章氏無奈,巧姐卻一刻不停的搖著她的手臂:“娘,你答應女兒好不好。”
嬌軟的言語讓人升不起拒絕的念頭,好在章氏心智堅定:“姑娘家,哪有去學喊打喊殺。”
“娘不是也習過弓馬騎射?”
“當日我不也曾教過你。”
“那不算,聞道有先後,如今我通了那一竅。”
眼見勸說不過親娘,巧姐幹脆來晃宜悠:“好妹妹,你最好了,幫我勸勸我娘。你都學得,咱們二人一塊學,互相有個伴也算不得孤單。”
宜悠吃軟不吃硬,巧姐隻兩聲她便潰不成軍:“夫人,習武乃是苦事,不若先讓她試試?”
“哎,到底你們倆才是一國的。也罷,有你哭爹喊娘嫌苦嫌累的時候。”
巧姐吐吐舌頭:“我才不會。”
母女倆又鬧一陣,宜悠終於拿出她帶來的賀禮:“這是剩餘的幾方帕子,剛好湊成兩套。此物留在我手中也屬浪費,跟著夫人也算物盡其用。”
送禮是一門學問,得讓送禮者覺得你心甘情願,還要說得人高興。宜悠多番琢磨,覺得做到這看似難的兩點,其實很簡單。那邊是,盡量把所贈之物往別人心意上靠攏,說得時候,也據實盡量往這方麵拉。
章氏倒不是為她那幾句話,她翻著帕子,打心眼裏高興。夫婿一朝高升,帶給她的不止是晉封誥命的榮光,更多的則是各方麵的瑣事。今上有位皇子和公主年後將要成親,一州之長也要有所表示。如今這四君子和鴛鴦的雙麵蜀繡帕,剛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這東西著實漂亮,我那也有樣擺設,最是鎮宅子風水,過會你一並帶迴去。”
若是王昌宜悠定覺受之有愧,但如今卻不然,她大大方方的接過。
“我今日來還有一事,那繡坊的薛夫人已經答應,將產業獻給官府。”
“當真?”
章氏可真是喜出望外,如今她最怕的便是這流言蜚語。有她爹在,捕風捉影的事自是無甚大影響。但若是事實證據確鑿,陳家那邊定會如蚊子見了血般,死盯著直到把他吸幹。
“我應下她,產業歸官府後,還做繡坊營生。他們母女,也可繼續居於那處產業。”
做什麽對章氏來說並不重要,她不缺那份銀錢。甚至做繡坊有人打理,也省了她一樁心事。
“那自是隨她,我等也不是蠻不講理之人。”
宜悠鬆一口氣,她知這是慣例。比如前世五穀齋被查封後,雖然常爺雖獲罪,但其名下產業不過是換個把掌櫃,依舊做著舊營生。
“還有一事,我欲盤下一半店麵隔開,與娘家娘親做些小營生。”
章氏隨意的揮揮手:“這些都隨你。”
到這一步,計劃了大半年的商鋪終於到手,宜悠心裏有種說不出的輕鬆。那繡坊占地極大,即便是一半,也抵得上街上一些小的商鋪。且它與四合院皆在永平坊,走路不多時便到。這般李氏完全可以在家中做好包子,然後帶到那邊現蒸現賣。
章氏看她輕鬆的模樣,有些好笑:“你這孩子,缺商鋪直接詢問我便是,何必繞這麽大一圈子,平白費好些功夫。”
宜悠聽得出她隻是打趣,她知道章氏對她好。可再好她也不是巧姐,不能無限製的去麻煩章氏。這些時日她從縣衙得的好處已經夠多,如今已然衣食無憂,她更想靠自己。隻有一步步的做下去,總有一天她才會有章氏那般的手腕和閱曆。
“夫人已將吳瓊閣讓與穆家,這便是天大的恩情,我怎好意思再多貪。”
正是這幅知分寸的模樣,讓章氏格外起了讚賞之心。想著娘家來信那件事,她斟酌再三,決定還是說出來。
“大過年的,本想大家都清淨會,可如今卻是不成。”
巧姐早已跑出去,興高采烈的尋著下人做那緊身的學武服,還有找縣丞打一趁手的兵器。如今正房內下人盡數退下,隻剩宜悠與章氏二人。見她神色嚴肅,宜悠也不由的緊張起來。
“夫人所言何事?”
“此事如今還未定下,我想著還是先知會你一聲。等開春聖上開筆,我等也要搬往雲州府衙。這雲縣府衙的下一任主人,朝堂上暗中爭執頗大。”
“爭執?難道不是縣丞大人先前所命主簿?”
這是穆然同她說的,主簿任久了,若功績說得過去,大多會直接擢升為縣丞。
章氏一笑:“你怎麽不猜是穆然?”
巧姐瞪大眼,單單兩句話她就還原出一副刀光劍影的畫麵。漫天飛雪中,宜悠從天而降,拳打沈春生,腳踢程氏。飛雪初散,她站在天地間,如山海經中的巫族大神。
“想什麽呢,我這花拳繡腿,也就是趕巧了。”
巧姐卻眼睛一亮:“我想明白了,我要學武。”
章氏拆下頭上笨重的首飾,出來後便聽到閨女這句話:“你……又在胡亂想些什麽?”
“娘、娘~”巧姐抱住她的胳膊,半是撒嬌的說道:“女兒總算明白當日我錯在哪,如果女兒有足夠的功夫,便可拳打薑成文,腳踢王表妹,也不用再無端受那驚嚇。女兒有娘在,背後靠山已是足夠強大,這些年琴棋書畫學過,經史子集也念過,如今唯一欠缺的便是一身好武藝。日後若再有人欺負女兒,那我便一掌將其打翻在地。如此文武雙全,這輩子便再無後顧之憂。”
宜悠和章氏麵麵相覷:“這……”
明知她是歪理,可卻真的無從辯駁。宜悠更知,這世上婦人若遇上那殘暴的夫婿,時不時挨打毫無還手之力。當然也有文人無病□□,說心靈上的傷害,遠比肉體創傷要厲要疼痛千萬倍。可那些人多是養尊處優之輩,何曾嚐過皮肉之苦。
前世嚐過甩針舞的她覺得,比起肉體上的折磨,幾句難聽的話壓根就算不得什麽。
言歸正傳,若是一婦人有自保之力,那她豈不是要安心許多。即便用不到,常走動走動也可強身。
“宜悠,你來說。”
雖知她已成親,但章氏心中卻還是拿她小輩看,私下向來都是如先前那般直唿其名。
宜悠聳聳肩,她已經被巧姐說服,如何再去做這說客。搜腸刮肚,她幹巴巴的說道:“巧姐,習武之人常四肢粗壯,且皮膚容易曬黑。”
章氏心覺不對,想要阻攔已是來不及。巧姐跳起來伸出胳膊:“當真,我一直覺得這般弱不禁風不好,若是再稍胖一點,肯定會更好看。至於曬黑,娘,我打小便是怎麽曬都不黑,是吧?”
宜悠瞅瞅她那纖細的胳膊,再聽著她耳中的話。她直覺得這番話若是讓雲州府各家痛苦節食,隻為身姿窈窕的新婦聽到,指不定活剮了她的心都有。實在是太拉仇恨了!
章氏無奈,巧姐卻一刻不停的搖著她的手臂:“娘,你答應女兒好不好。”
嬌軟的言語讓人升不起拒絕的念頭,好在章氏心智堅定:“姑娘家,哪有去學喊打喊殺。”
“娘不是也習過弓馬騎射?”
“當日我不也曾教過你。”
“那不算,聞道有先後,如今我通了那一竅。”
眼見勸說不過親娘,巧姐幹脆來晃宜悠:“好妹妹,你最好了,幫我勸勸我娘。你都學得,咱們二人一塊學,互相有個伴也算不得孤單。”
宜悠吃軟不吃硬,巧姐隻兩聲她便潰不成軍:“夫人,習武乃是苦事,不若先讓她試試?”
“哎,到底你們倆才是一國的。也罷,有你哭爹喊娘嫌苦嫌累的時候。”
巧姐吐吐舌頭:“我才不會。”
母女倆又鬧一陣,宜悠終於拿出她帶來的賀禮:“這是剩餘的幾方帕子,剛好湊成兩套。此物留在我手中也屬浪費,跟著夫人也算物盡其用。”
送禮是一門學問,得讓送禮者覺得你心甘情願,還要說得人高興。宜悠多番琢磨,覺得做到這看似難的兩點,其實很簡單。那邊是,盡量把所贈之物往別人心意上靠攏,說得時候,也據實盡量往這方麵拉。
章氏倒不是為她那幾句話,她翻著帕子,打心眼裏高興。夫婿一朝高升,帶給她的不止是晉封誥命的榮光,更多的則是各方麵的瑣事。今上有位皇子和公主年後將要成親,一州之長也要有所表示。如今這四君子和鴛鴦的雙麵蜀繡帕,剛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這東西著實漂亮,我那也有樣擺設,最是鎮宅子風水,過會你一並帶迴去。”
若是王昌宜悠定覺受之有愧,但如今卻不然,她大大方方的接過。
“我今日來還有一事,那繡坊的薛夫人已經答應,將產業獻給官府。”
“當真?”
章氏可真是喜出望外,如今她最怕的便是這流言蜚語。有她爹在,捕風捉影的事自是無甚大影響。但若是事實證據確鑿,陳家那邊定會如蚊子見了血般,死盯著直到把他吸幹。
“我應下她,產業歸官府後,還做繡坊營生。他們母女,也可繼續居於那處產業。”
做什麽對章氏來說並不重要,她不缺那份銀錢。甚至做繡坊有人打理,也省了她一樁心事。
“那自是隨她,我等也不是蠻不講理之人。”
宜悠鬆一口氣,她知這是慣例。比如前世五穀齋被查封後,雖然常爺雖獲罪,但其名下產業不過是換個把掌櫃,依舊做著舊營生。
“還有一事,我欲盤下一半店麵隔開,與娘家娘親做些小營生。”
章氏隨意的揮揮手:“這些都隨你。”
到這一步,計劃了大半年的商鋪終於到手,宜悠心裏有種說不出的輕鬆。那繡坊占地極大,即便是一半,也抵得上街上一些小的商鋪。且它與四合院皆在永平坊,走路不多時便到。這般李氏完全可以在家中做好包子,然後帶到那邊現蒸現賣。
章氏看她輕鬆的模樣,有些好笑:“你這孩子,缺商鋪直接詢問我便是,何必繞這麽大一圈子,平白費好些功夫。”
宜悠聽得出她隻是打趣,她知道章氏對她好。可再好她也不是巧姐,不能無限製的去麻煩章氏。這些時日她從縣衙得的好處已經夠多,如今已然衣食無憂,她更想靠自己。隻有一步步的做下去,總有一天她才會有章氏那般的手腕和閱曆。
“夫人已將吳瓊閣讓與穆家,這便是天大的恩情,我怎好意思再多貪。”
正是這幅知分寸的模樣,讓章氏格外起了讚賞之心。想著娘家來信那件事,她斟酌再三,決定還是說出來。
“大過年的,本想大家都清淨會,可如今卻是不成。”
巧姐早已跑出去,興高采烈的尋著下人做那緊身的學武服,還有找縣丞打一趁手的兵器。如今正房內下人盡數退下,隻剩宜悠與章氏二人。見她神色嚴肅,宜悠也不由的緊張起來。
“夫人所言何事?”
“此事如今還未定下,我想著還是先知會你一聲。等開春聖上開筆,我等也要搬往雲州府衙。這雲縣府衙的下一任主人,朝堂上暗中爭執頗大。”
“爭執?難道不是縣丞大人先前所命主簿?”
這是穆然同她說的,主簿任久了,若功績說得過去,大多會直接擢升為縣丞。
章氏一笑:“你怎麽不猜是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