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 作者:魚丸和粗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宜悠紅了臉,巧姐也躲在她背後:“娘,幹嘛要說這些。”
章氏隱晦的往她脖子上瞅一眼,宜悠想起早上全身的青紫,忙往上拉拉衣襟。其實這些話前世她也曾聽郎中說過,如今雖仍覺有些刺耳,但她卻更明白:一向有分寸的章氏說出這番話,定是將她擺在了極為親切的位置。
“我……我知道了。”
紅著臉應下,她折起方子,妥帖的放於荷包中。
章氏說這番話本就帶著試探之意,如今見她真能聽進去,她也敞開話匣子。
直到臨走時,宜悠再被塞了一套頭麵,此外她腦子裏全是一些瑣碎的官家生活常識。如衣著、首飾、擺設,何物該用何物犯禁。五花八門,隻有做不到,沒有想不到。
**
穆然同樣與陳縣丞和鐵先生說了好一會話。為官幾個月,他已將該注意之事摸個通透。此時三人謀算的,乃是知州之職。
經過一上午的頭腦風暴,一份完整的計劃產生。陳縣丞喜不自勝,穆然為他高興,也為自己將來的順遂而歡喜。
立於垂花門前,他就看小媳婦頂著蚊香眼出來,見到他一副如蒙大赦的姿態。
跟在邊上的巧姐見他在,一陣擠眉弄眼:“既然穆大人在,那我便隻送到這。”
宜悠無力的朝巧姐擺擺手,站在穆然跟前,全力摒除緊箍咒般的各項規矩,扯起嘴角朝他一笑:“穆大哥,穆宇還在家等著用飯,我們快些迴去。”
“好。”
宜悠眯眼,總覺得他神色有些欲言又止。沒等她發問,走到縣衙門口,她便看到一馬車,車邊跟著兩男子,身量大概比她矮一頭。兩人穿著縣衙統一的藍棉襖,瘦削的臉上五官幾乎一模一樣。
“這對雙胞胎陳大人所贈,我合計著,給穆宇和長生做小廝。”
一下子從被剝削階級變成剝削階級,宜悠表示,這種美好的感覺她十分適應良好。
上前一步,宜悠笑眯眯的問道:“你們叫什麽?”
兩人搖搖頭:“我叫阿大、他叫阿二。”
這是什麽名字!宜悠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二丫,覺得別扭極了。
穆然目光一直未曾離開她身上,見此他忙出來解釋:“這是人牙子起的名字,他二人生在五月初五。西邊有些村落認為,五月初五炎氣過重,所生雙生子大不吉。所以即便是男兒,也被早早發賣。”
聽到這話,兩小廝有些惴惴不安。前麵他們也被賣過幾迴,一般人家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直接將他們退迴給人牙子。人牙子那邊的日子可不好過,幹重活,還要隨時挨打。
“不過陳大人卻是南方人,他那邊習俗剛好相反,五月初五稻穀成熟,是豐收的吉利時節。”
宜悠恍然大悟,所以說這是一份善心。
“一好一壞剛好中和,咱們雲縣卻沒啥說頭,就當這些說法都不在就好。阿大、阿二的名字著實容易混,夫君,我看不如隨著生日,他們兄長叫端午,弟弟的叫端陽可好?”
“依你。”
兩人心總算落到實處,走過來跪下:“端午、端陽,拜見大人、夫人。”
“起吧,日頭也不早,咱們得快些迴去。”
剛說完端午便扭頭牽過馬車,宜悠疑惑,穆然繼續解釋:“陳大人吏部考評得了優等,一時高興,便贈我馬車一輛。”
宜悠隻笑笑,並未再多問。雖然她已將傷疤之事說開,但穆然多年積累起來的自卑卻不是一朝一夕能撫平。如今她要做的,便是全力表達出她的信任和依賴。
她相信自家夫君不是那般見識短且好微利之人,既已坦然接受這些,他必已做好其餘打算。
**
馬車內很寬敞,穆然試了試坐墊,很軟和。放心的讓小媳婦坐下,他便開口解釋:“我已就陳大人之事,同廖兄言明。”
見他還要繼續說,宜悠忙揉揉頭打住:“這便是縣丞贈馬車之意?”
“恩,便是如此。我知你不習慣,可……我總不能太過生硬的拒絕。”
見他繃著臉,宜悠揚起唇角,隔著馬車空檔抓起他的大掌:“穆大哥未曾問過,怎會知我不喜?”
“你這意思是說……?”
穆然有些不可置信,宜悠點點頭,摩挲下他掌中的繭子:“晌午穆大哥你們勞碌,夫人也與我說過不少門道。我也不是那不知變通之人,先前那般隻是擔憂,若收下恐違朝廷律法,招來殺身之禍。”
“那自是不會,你不用太過擔心。”
“恩,夫人已掰開與我講明白。這等問心無愧之財,不要白不要。”
穆然放鬆下來:“你能這樣想便好,其實這馬車我也用不到多少,娘她賣包子,用著倒是剛好。”
宜悠心裏高興,卻也沒糊塗:“還是再等等,對了,這幾日可曾有商戶上門,尋求庇護?”
“這幾日倒無,不過先前幾個月卻有不少。我問過陳大人,挑了幾家素來誠信的商戶。按照往年規矩,小年之前,那孝敬的銀錢應該能被送上來。”
最棘手的銀錢之事迎刃而解,去除最大的心病,宜悠也有了說笑的興趣。
“今日夫人同我說了好些話,竟是想將巧姐十幾年所學,一股腦的教於我。邊學著我算是看出,此事怕是不易。眼瞅著過年,怕是要給穆大哥丟臉。”
穆然樂嗬嗬的接受她的抱怨:“其實那些也不難記,我來教你一招。”
宜悠伸過耳朵,聽他說道:“本縣內你可隨意些,陳大人看著不會有事。別縣亦有縣尉,縣尉也已娶妻。二十日雲州府衙,那到時你隻需多多注意,跟著那夫人學便是。你且放心,隨便任何一個動作,你做出來都要比他們好看許多。”
宜悠初時連連點頭,直到聽到他最後一句。雖是誇讚,但其中調笑之意卻甚濃。
“哪有你說的那般好。”
見他還要繼續,她忙將中指豎在他唇上:“莫要再說了,這般王婆賣瓜,端午與端陽在外麵聽著,怕是要笑話咱們。”
章氏隱晦的往她脖子上瞅一眼,宜悠想起早上全身的青紫,忙往上拉拉衣襟。其實這些話前世她也曾聽郎中說過,如今雖仍覺有些刺耳,但她卻更明白:一向有分寸的章氏說出這番話,定是將她擺在了極為親切的位置。
“我……我知道了。”
紅著臉應下,她折起方子,妥帖的放於荷包中。
章氏說這番話本就帶著試探之意,如今見她真能聽進去,她也敞開話匣子。
直到臨走時,宜悠再被塞了一套頭麵,此外她腦子裏全是一些瑣碎的官家生活常識。如衣著、首飾、擺設,何物該用何物犯禁。五花八門,隻有做不到,沒有想不到。
**
穆然同樣與陳縣丞和鐵先生說了好一會話。為官幾個月,他已將該注意之事摸個通透。此時三人謀算的,乃是知州之職。
經過一上午的頭腦風暴,一份完整的計劃產生。陳縣丞喜不自勝,穆然為他高興,也為自己將來的順遂而歡喜。
立於垂花門前,他就看小媳婦頂著蚊香眼出來,見到他一副如蒙大赦的姿態。
跟在邊上的巧姐見他在,一陣擠眉弄眼:“既然穆大人在,那我便隻送到這。”
宜悠無力的朝巧姐擺擺手,站在穆然跟前,全力摒除緊箍咒般的各項規矩,扯起嘴角朝他一笑:“穆大哥,穆宇還在家等著用飯,我們快些迴去。”
“好。”
宜悠眯眼,總覺得他神色有些欲言又止。沒等她發問,走到縣衙門口,她便看到一馬車,車邊跟著兩男子,身量大概比她矮一頭。兩人穿著縣衙統一的藍棉襖,瘦削的臉上五官幾乎一模一樣。
“這對雙胞胎陳大人所贈,我合計著,給穆宇和長生做小廝。”
一下子從被剝削階級變成剝削階級,宜悠表示,這種美好的感覺她十分適應良好。
上前一步,宜悠笑眯眯的問道:“你們叫什麽?”
兩人搖搖頭:“我叫阿大、他叫阿二。”
這是什麽名字!宜悠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二丫,覺得別扭極了。
穆然目光一直未曾離開她身上,見此他忙出來解釋:“這是人牙子起的名字,他二人生在五月初五。西邊有些村落認為,五月初五炎氣過重,所生雙生子大不吉。所以即便是男兒,也被早早發賣。”
聽到這話,兩小廝有些惴惴不安。前麵他們也被賣過幾迴,一般人家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直接將他們退迴給人牙子。人牙子那邊的日子可不好過,幹重活,還要隨時挨打。
“不過陳大人卻是南方人,他那邊習俗剛好相反,五月初五稻穀成熟,是豐收的吉利時節。”
宜悠恍然大悟,所以說這是一份善心。
“一好一壞剛好中和,咱們雲縣卻沒啥說頭,就當這些說法都不在就好。阿大、阿二的名字著實容易混,夫君,我看不如隨著生日,他們兄長叫端午,弟弟的叫端陽可好?”
“依你。”
兩人心總算落到實處,走過來跪下:“端午、端陽,拜見大人、夫人。”
“起吧,日頭也不早,咱們得快些迴去。”
剛說完端午便扭頭牽過馬車,宜悠疑惑,穆然繼續解釋:“陳大人吏部考評得了優等,一時高興,便贈我馬車一輛。”
宜悠隻笑笑,並未再多問。雖然她已將傷疤之事說開,但穆然多年積累起來的自卑卻不是一朝一夕能撫平。如今她要做的,便是全力表達出她的信任和依賴。
她相信自家夫君不是那般見識短且好微利之人,既已坦然接受這些,他必已做好其餘打算。
**
馬車內很寬敞,穆然試了試坐墊,很軟和。放心的讓小媳婦坐下,他便開口解釋:“我已就陳大人之事,同廖兄言明。”
見他還要繼續說,宜悠忙揉揉頭打住:“這便是縣丞贈馬車之意?”
“恩,便是如此。我知你不習慣,可……我總不能太過生硬的拒絕。”
見他繃著臉,宜悠揚起唇角,隔著馬車空檔抓起他的大掌:“穆大哥未曾問過,怎會知我不喜?”
“你這意思是說……?”
穆然有些不可置信,宜悠點點頭,摩挲下他掌中的繭子:“晌午穆大哥你們勞碌,夫人也與我說過不少門道。我也不是那不知變通之人,先前那般隻是擔憂,若收下恐違朝廷律法,招來殺身之禍。”
“那自是不會,你不用太過擔心。”
“恩,夫人已掰開與我講明白。這等問心無愧之財,不要白不要。”
穆然放鬆下來:“你能這樣想便好,其實這馬車我也用不到多少,娘她賣包子,用著倒是剛好。”
宜悠心裏高興,卻也沒糊塗:“還是再等等,對了,這幾日可曾有商戶上門,尋求庇護?”
“這幾日倒無,不過先前幾個月卻有不少。我問過陳大人,挑了幾家素來誠信的商戶。按照往年規矩,小年之前,那孝敬的銀錢應該能被送上來。”
最棘手的銀錢之事迎刃而解,去除最大的心病,宜悠也有了說笑的興趣。
“今日夫人同我說了好些話,竟是想將巧姐十幾年所學,一股腦的教於我。邊學著我算是看出,此事怕是不易。眼瞅著過年,怕是要給穆大哥丟臉。”
穆然樂嗬嗬的接受她的抱怨:“其實那些也不難記,我來教你一招。”
宜悠伸過耳朵,聽他說道:“本縣內你可隨意些,陳大人看著不會有事。別縣亦有縣尉,縣尉也已娶妻。二十日雲州府衙,那到時你隻需多多注意,跟著那夫人學便是。你且放心,隨便任何一個動作,你做出來都要比他們好看許多。”
宜悠初時連連點頭,直到聽到他最後一句。雖是誇讚,但其中調笑之意卻甚濃。
“哪有你說的那般好。”
見他還要繼續,她忙將中指豎在他唇上:“莫要再說了,這般王婆賣瓜,端午與端陽在外麵聽著,怕是要笑話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