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 作者:魚丸和粗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故而黎明雞鳴之時,她便拉起陳縣丞。草草用過早膳,忙不迭以秋收為名告辭。
**
“總算出來了,娘你還不知,昨夜我醉酒沉睡,宜悠竟被那知州大人逮去。”
宜悠卻是想著方才告辭時,陳德仁仿若沒事人般的神色。若是一般人見此,定會覺得知州大人寬宏大量,不與升鬥小民多做計較。
而她卻不得不多想,位高權重之人往往兩極分化。要麽胸懷寬廣遇事一笑置之,要麽城府如無底洞般深,對惹他不悅者暗中打擊。陳德仁明顯屬於後者,雖麵上一副和善姿態,他卻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人。
若今早他借機發難還好,如此這般,怕是醞釀著別的什麽事。
“宜悠。”
她忙坐正:“夫人有何指教。”
“對我不用如此客氣,你與巧姐關係好,可喚我一聲伯母。”
宜悠從善如流的改口,恰到好處的露出一絲赧然:“伯母,此事皆因宜悠而起,實在帶累你們。”
客氣話人人都愛聽,章氏本是看在她與巧姐情誼的份上相幫,如今卻多了一絲真心。
“婚姻之事,向來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我看,怕是用不了幾日,便會有媒婆登門。”
宜悠卻知媒婆那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四五十歲的婆子最是口沒遮攔的時候。心善的媒婆尚且好些,若是遇到那貪財好利的,黑的能說成白的。稍不如意斷了他們財路,這些人能編出各種花樣壞了姑娘家名聲。
流言蜚語猛如虎,投繯吞金的姑娘也不是沒有。
“沈家日子雖不富裕,但安生著也頗喜樂,我是斷不會去與人做小。”
章氏更是欣賞:“小小年紀便能忍住富貴名利之誘惑,你這般便很好。”
宜悠垂眸,她哪是那種能忍住的女子。不過是走了一遭,經曆過方知其中艱險,心生退卻罷了。
“縣裏那些個婆子,我且能為你管上一管。若是雲州來人,還需你去應對。”
“父母之命卻在媒妁之言之前,媒婆手段再厲害,終歸不是能做主的父母。我自會將心意告知於娘,她定會為我遮擋一二。”
說到這恰好出城門,章氏也適時收住話題。
**
雲州東邊靠海,北倚雲泉山,乃是越京後關內第二天險。
過雲泉山便是沃野千裏,使得此地不若越京那般荒涼,自古便是兵家與朝廷必爭之地。
如此重鎮,城牆自是巍峨莊重,內外兩層城門高八丈,僅比越京九丈九低一線。前夜進城時未曾看清,今日下馬車,立於城門前仰頭觀望,她不由生出凡人若螻蟻之感。
“押送的官爺們迴城了。”門吏如此喊道。
章氏想都沒想,立刻命自家馬車靠邊。
“押送?”莫非是穆然所在的那支,算算時日,似乎正是今日。
巧姐小聲的為她解釋,每年秋收後便是秋決,此時也是赴京□□。押送嫌犯隻是其中很小的一樁事,各府各州要趕在入冬前將一年收成送入京中。
“那些收成一般是折成銀子,這還不算什麽,更重要的還在後麵。”
宜悠模糊的想起:“莫非是孝敬京中那些老爺?”
巧姐一副你怎麽知道的驚奇模樣:“便是如此,我爹每年都要為此事發愁。”
“今年不必了!”宜悠胸有成竹。
“為何?”
她也沒賣關子,小聲附在她耳邊說道:“百年薑家的傳家寶,如今不正擺在縣衙大院。”
“也是,如此向來,出嫁還真是樁好營生,怪不得那麽多人喜歡仙人跳。”
巧姐單手托腮,伸出手指頭,竟是算起她所得利益。半晌她突然興奮的睜眼:“當真是劃算,多來幾次,我全家便是幾輩子都吃著不盡。”
章氏初時還未當一迴事,如今聽她這般說,伸手談下她的額頭。
“哪有女兒家如你這般想,娘不缺你那點東西。”
“疼!”
巧姐捂住頭,撒嬌逃過一劫。
兩人閑聊這一會,差役也入內門。走在前麵的是一年輕將軍,與其餘人藍色布衣皆不同,他一身甲胄,胸前鑲嵌白虎護甲。
陳縣丞忙下車站立好,喃喃道:“是軍監大人。”
巧姐疑惑:“爹,軍監?看他那派頭,竟是比知州大人還要大。”
她未刻意壓低聲音,馬上將軍扭頭朝向這邊,行於另外一側的穆然亦看過去,恰好見到四人。
打馬慢慢行來,他先看了眼宜悠,而後正色道:“廖兄,這便是我與你提及的縣丞陳大人。大人,此乃廖將軍之侄,聖上欽點的雲州監軍,廖其廷。”
少年立於馬上,鬆開韁繩拱拱手:“陳大人。”
“下官見過廖小將軍。”
“不必多禮。在京時,伯父與在下常聽穆兄提及陳大人,他讚你踏實肯幹,為官造福一方。”
饒是陳縣丞臉皮再厚,此刻也難免激動。兩人誇讚廖將軍幾句,便打馬前去與大部隊匯合。
**
“總算出來了,娘你還不知,昨夜我醉酒沉睡,宜悠竟被那知州大人逮去。”
宜悠卻是想著方才告辭時,陳德仁仿若沒事人般的神色。若是一般人見此,定會覺得知州大人寬宏大量,不與升鬥小民多做計較。
而她卻不得不多想,位高權重之人往往兩極分化。要麽胸懷寬廣遇事一笑置之,要麽城府如無底洞般深,對惹他不悅者暗中打擊。陳德仁明顯屬於後者,雖麵上一副和善姿態,他卻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人。
若今早他借機發難還好,如此這般,怕是醞釀著別的什麽事。
“宜悠。”
她忙坐正:“夫人有何指教。”
“對我不用如此客氣,你與巧姐關係好,可喚我一聲伯母。”
宜悠從善如流的改口,恰到好處的露出一絲赧然:“伯母,此事皆因宜悠而起,實在帶累你們。”
客氣話人人都愛聽,章氏本是看在她與巧姐情誼的份上相幫,如今卻多了一絲真心。
“婚姻之事,向來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我看,怕是用不了幾日,便會有媒婆登門。”
宜悠卻知媒婆那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四五十歲的婆子最是口沒遮攔的時候。心善的媒婆尚且好些,若是遇到那貪財好利的,黑的能說成白的。稍不如意斷了他們財路,這些人能編出各種花樣壞了姑娘家名聲。
流言蜚語猛如虎,投繯吞金的姑娘也不是沒有。
“沈家日子雖不富裕,但安生著也頗喜樂,我是斷不會去與人做小。”
章氏更是欣賞:“小小年紀便能忍住富貴名利之誘惑,你這般便很好。”
宜悠垂眸,她哪是那種能忍住的女子。不過是走了一遭,經曆過方知其中艱險,心生退卻罷了。
“縣裏那些個婆子,我且能為你管上一管。若是雲州來人,還需你去應對。”
“父母之命卻在媒妁之言之前,媒婆手段再厲害,終歸不是能做主的父母。我自會將心意告知於娘,她定會為我遮擋一二。”
說到這恰好出城門,章氏也適時收住話題。
**
雲州東邊靠海,北倚雲泉山,乃是越京後關內第二天險。
過雲泉山便是沃野千裏,使得此地不若越京那般荒涼,自古便是兵家與朝廷必爭之地。
如此重鎮,城牆自是巍峨莊重,內外兩層城門高八丈,僅比越京九丈九低一線。前夜進城時未曾看清,今日下馬車,立於城門前仰頭觀望,她不由生出凡人若螻蟻之感。
“押送的官爺們迴城了。”門吏如此喊道。
章氏想都沒想,立刻命自家馬車靠邊。
“押送?”莫非是穆然所在的那支,算算時日,似乎正是今日。
巧姐小聲的為她解釋,每年秋收後便是秋決,此時也是赴京□□。押送嫌犯隻是其中很小的一樁事,各府各州要趕在入冬前將一年收成送入京中。
“那些收成一般是折成銀子,這還不算什麽,更重要的還在後麵。”
宜悠模糊的想起:“莫非是孝敬京中那些老爺?”
巧姐一副你怎麽知道的驚奇模樣:“便是如此,我爹每年都要為此事發愁。”
“今年不必了!”宜悠胸有成竹。
“為何?”
她也沒賣關子,小聲附在她耳邊說道:“百年薑家的傳家寶,如今不正擺在縣衙大院。”
“也是,如此向來,出嫁還真是樁好營生,怪不得那麽多人喜歡仙人跳。”
巧姐單手托腮,伸出手指頭,竟是算起她所得利益。半晌她突然興奮的睜眼:“當真是劃算,多來幾次,我全家便是幾輩子都吃著不盡。”
章氏初時還未當一迴事,如今聽她這般說,伸手談下她的額頭。
“哪有女兒家如你這般想,娘不缺你那點東西。”
“疼!”
巧姐捂住頭,撒嬌逃過一劫。
兩人閑聊這一會,差役也入內門。走在前麵的是一年輕將軍,與其餘人藍色布衣皆不同,他一身甲胄,胸前鑲嵌白虎護甲。
陳縣丞忙下車站立好,喃喃道:“是軍監大人。”
巧姐疑惑:“爹,軍監?看他那派頭,竟是比知州大人還要大。”
她未刻意壓低聲音,馬上將軍扭頭朝向這邊,行於另外一側的穆然亦看過去,恰好見到四人。
打馬慢慢行來,他先看了眼宜悠,而後正色道:“廖兄,這便是我與你提及的縣丞陳大人。大人,此乃廖將軍之侄,聖上欽點的雲州監軍,廖其廷。”
少年立於馬上,鬆開韁繩拱拱手:“陳大人。”
“下官見過廖小將軍。”
“不必多禮。在京時,伯父與在下常聽穆兄提及陳大人,他讚你踏實肯幹,為官造福一方。”
饒是陳縣丞臉皮再厚,此刻也難免激動。兩人誇讚廖將軍幾句,便打馬前去與大部隊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