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且慢。”


    “師爺對此有何高見?”


    “大人學富五車,自是明察秋毫。然大越審案不能偏心一家之言,何不聽聽這母女二人如何說?”


    “證據確鑿……”


    “如今天色尚早。”


    縣丞摸摸鼻子,最終還是點頭允諾。


    **


    縣城許久未有此類案件,這會一傳十十傳百,忙碌一天的人紛紛前來查看,就這一會,外麵已是人聲鼎沸。


    身處其中,宜悠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事實確鑿,一定有什麽被她忽略,才導致如今進退維穀。


    “仵作大人,你如何分辨,這帕子非一人所繡。”


    仵作也未料一句公正之言引來如此後果,心中稍存愧疚,他解釋起來也格外仔細。


    “姑娘且看,女紅此物因人而異。兩方帕子雖都精致,但元怕陣腳粗,針孔大,而另一方完全相反,針腳細密,下針方式也不盡相同。不用細看,也知這並非出自一人之手。”


    宜悠盯著地麵,此刻她全數心神,皆被那“針腳細密”所吸引。觀沈福愛手指,五指粗大與豬蹄一般無二。仵作身為男子不會過多注意,這段時日她常刺繡卻明白,繡娘定要手指靈活。


    沈福愛隨身攜帶錦帕,定不是出自她本人之手!


    想到此點,方才困擾她的諸多問題悉數消散。是她一葉障目,大越女子雖均精於女紅,但富貴人家當家夫人所用之物,多數出自下人之手。程家雖不富貴,丫鬟通房也不少,所出繡品自會供予當家的沈福愛。


    胸有成竹她抬起頭:“大人,民女有話要講。”


    “講。”


    “沈大小姐所用錦帕,並非出自本人之手。”


    方才洋洋得意的沈家兄妹,此刻卻是黑了臉。沈福愛想起娘交給她細軟時的囑咐,她說二丫出身貧寒,未曾見識過富貴,自不會想到此處。


    可如今,她卻是想到,並且當著如此多人言明。


    沈福海勉強維持鎮定:“女兒家的貼身物件,豈會交由他人之手?”


    宜悠眼見的看到他腰上那方汗巾,陣腳歪歪扭扭。揚唇諷刺一笑,她踏步襲向沈福海腰間,抽出那方帕子,稍加比對果然陣腳一般無二。


    “此方帕子應是出自沈大小姐之手,還請仵作檢驗。”


    仵作比對後點頭:“是同一人之手。”


    沈福愛不可置信,娘千叮嚀萬囑咐,他怎會還放置此物在身上。完了,這下全完了。


    方才有多得意,如今她就有多心灰意賴。


    “大人,此物並不是出自小妹之手。”


    沈福海還欲抵賴,縣衙後宅跑出一小廝,貼到陳縣丞耳邊耳語道:“夫人令吳媽媽傳話,大人且要保住一世清名。”


    縣丞打個哆嗦,果然吳媽媽出手。他不會忘卻,出身貧寒的同窗被派往苦寒之地,未過幾年便病於任上。他能在富庶的雲州站穩跟腳,全是夫人多方走動。


    因著先前四丫之事,夫人本就對他多有不滿。今日若是再明著偏袒,後果可想而知。


    “大膽刁民,竟敢欺瞞本官。來人,杖責五十!”


    與縣衙責罰相同,大越刑杖,需要褪去褻褲。眼見沈福海如此,圍觀婦孺皆以帕掩麵,唯恐長了針眼。


    “大人,草民冤枉!”


    沈福海未曾想,隻這一會形勢竟急轉直下。往常無往而不利的賄賂手勢,如今縣丞卻權當未曾看到。如此多鄉民麵前,他露出□白花花的肉,日後還有何臉麵做人。


    宜悠站在李氏身側,不錯眼的看向沈福愛。隨著一聲聲的棍棒,她仿佛感覺那些年所受的閑氣皆被拍打在地上,消失於無形。


    握緊拳頭,她不靠陳德仁,也能討迴沈家昔日加諸於她身上的不公。而這種感覺,卻比百般諂媚牽絆討好後狐假虎威仗勢欺人要好太多。


    **


    五十杖責也隻是一小會,衙役亦不齒此等禽獸,每一下用足力氣,直打得二人哀嚎不已。


    隻是兄妹二人身上卻有不同,看似強壯的沈福海此刻皮開肉綻,而虛弱的沈福愛,卻因臀部肥肉多,此刻隻是略微發紅,並無任何傷口。


    宜悠目光自血滴上移開,昂首挺胸麵對夕陽,單單這些還不夠。依靠多年積累的民脂民膏,沈福海打通多方關係,如今還穩坐沈氏族長之位。今日,她要搏一把,將他徹底自上麵拉下馬。


    拈起藥包,她對著夕陽看一會,漸漸也看出點門道。


    “大人,民女另有事要說。”


    早先談論熱烈的婦孺,此刻早已閉上嘴巴。鐵證如山,再羨慕李家母女比自身貌美,他們也隻能閉嘴。多數信口開河之輩,此刻多少心存愧疚。


    “當年之事與沈大小姐無太大關係,因為其起因,乃是沈福海貪戀幼妹,借著送親,趁新郎敬酒空當行迷|奸之事。”


    提及“迷|奸”二字,縣丞臉色頗為尷尬。堂下女子正值碧玉年華,正是貌美如花之事,他也曾心存歹念。


    “你可如何得知?”


    “還請裴大人借宣紙一用,另請縣丞著人端一水盆。”


    二物齊備,宜悠小心將藥粉抖落出來,餘下空紙則投入水盆。經年累月黏在紙上的藥粉灰塵沒入水中,紙張漸漸變幹淨。


    “民女與娘親自離開沈家後,便以賣包子為生。包子販賣所用油紙,與藥鋪包藥所用一般無二。此紙牢固,但經人手往往留下手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魚丸和粗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魚丸和粗麵並收藏悠然田居劄記(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