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 作者:魚丸和粗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女子迴過頭,放下手中麵團,自褂下腰間並蒂蓮荷包內掏出帕子拭去額前汗珠,笑著看向弟弟。
“長生今日已念完書?”
“恩,我識得五個大字,有三個是姐姐的名字。”
宜悠自荷包中捏出五枚銅錢:“去吧,記得多買一隻,給穆宇送去。”
“那我買一支蘋果的,再買一支山楂的,我倆換著吃。”
“都依你。”
請拍下長生後背,她也跟著走出廚房,坐在院中走廊欄杆上。四合院不大,方圓不過五十尺,卻五髒俱全。原先搬來時已是極為雅致,宜悠住進來後,在牆角點幾株爬山虎,窗沿下種一簇玫瑰,經過一夏,此刻院中更是生機勃勃。
看向門口跑出去的幼童,比起三個月前他又長高不少,春天合適的褲子,此刻卻成了九分。
是時候給他新做幾條褲子,等娘迴來,她們且去綢緞莊看看,有沒有物美價廉的花布。
托著腮,一陣風吹來,帶來陣陣花香,她眼神逐漸迷離。這三個月發生種種,對她來說真是跟夢境一般。
**
自那日由族中除名,隨後她就將吳媽媽請到沈家。
老太太還想直接趕他們出去,可他們母女也不是吃素的,僅僅是幾個眼神,沈福祥就訥訥的答應,未曾找好落腳點之前,原先房子任由他們住。
宜悠自然也不客氣,當下她用上真功夫,連哄帶騙,竟是將吳媽媽說的心悅誠服。
待到她將涼掉的糕點提迴去,縣丞夫人率先鬆口,不再追究四丫所犯之錯。消息傳來,雲林村沈家眾人自是鬆一口氣,對待他們母女態度也好起來。
一朝擺脫束縛,宜悠自是豁然開朗。趁熱打鐵,她找族人於白石堆邊修葺一座土牆。人力本就不值錢,幾頓包子管下來,牆自是建的無比堅固。
頭幾日沈福海與老太太也曾想來搗亂,可恰逢穆然到來,大馬金刀的衙役一座,立刻將這對母子打迴原形。而後她也不是吃素的,當日她便截取白布,趕製兩串元帕,再以雞血滴於其上。
一月有餘,牆建成那日,適逢她給縣丞夫人做得牡丹糕初具成效,縣城房子到手,雖暫無房契,但終歸是安生立命之所。
收拾細軟離村當日,她起個大早,用細竹竿將穿成串的元帕掛在沈家祖宅門前的燈籠和石獅子上。等到牛車離村,人來人往路過沈家祖宅,平息了一個月的傳聞立刻掀起軒然大波。
想到這,宜悠也不禁露出得意的笑。雲林村人閑來無事,最愛的便是這等雜談,先前無人起頭,大家頂多於夜深人靜時,躲在自家房裏當做笑聞。
如今被她擺在明麵上,那可不炸了鍋。
“二丫在想什麽?”
李氏的聲音驚醒了她,搬到這兩月有餘,雖然每日蒸包子辛勞,但不用下地受那風吹日曬,她皮膚白了不少。終日被熱氣熏著,原本幹裂的皮膚也水嫩起來。
三十多歲的婦人,如今看來竟如二十出頭的少婦般。
“我在想姑姑和大伯之事。”
“這孩子,那天幸虧咱們跑得快,不然那邊你二伯……沈福海他們人高馬大,萬一把咱們攔在村裏揍一頓,你當如何是好?”
“早先我就買了各式刀具,那天全都藏在手邊。他要是敢,我保準抽他個生活不能自理。”
“這些話都跟誰學的,一點都不像別家姑娘文文靜靜。”
宜悠站起來,幫娘卸下竹筐。女人力氣終歸不如男人,來縣城後,她將原先半人高的竹筐換成一個個小籠,一籠堪堪裝三十個包子,如此倒也輕省。
“如今我可是咱家頂梁柱,不能耐點,還不被別人吃得骨頭渣都不剩。”
初聽此言,李氏或許還悲傷。但這兩月她看女兒非但不悲戚,反而樂在其中,也就習慣過來。
“當家的,咱們包子包好沒?”
“早就好了,就等發酵好晚間上籠。我等著娘迴來,想去截幾尺布,給長生換件衣裳。”
李氏將車立在牆邊,雖然車子看起來重,可前些年沒牛,沒到春耕之時她和沈福祥一人托著一隻木鐵做的犁耕地,那夥計比這要重得多。所以離開沈福祥,她絲毫沒有不適應。
三個月每日賣包子,家裏也攢下銀錠,原先肉疼的截花布,如今對她而言卻是無絲毫壓力。
辛辛苦苦賺錢不就是為了過好日子,孩子們沒了爹,別的地方可不能受委屈。
**
娘倆身上穿的衣裳已是新做的,少了每月給老太太的月錢還有族裏種種克扣,李芸娘發現,日子一下從赤貧得喝稀粥,變成如今頓頓吃肉吃到膩。
如此自然少不了做衣裳,趁著天變熱,她截來各色花布,母女倆每人做了五身。看著閨女穿上新衣裳的俊俏模樣,她真是恨不得把布莊每種花布都截來,全都摞在她身上。
宜悠敏銳的察覺到娘眼中的狂熱,如若不是親眼所見,她真無法想象,前世那個到死都懦弱的娘親,竟會有如此潑辣的性子。
兩名婦孺開著如此紅火的包子攤,有心覬覦之人自是不少,雖有縣丞夫人這麵大旗,更有穆然巡場時幫忙解決些許困難,可麻煩來了終歸是擋也擋不住。
上次有商販找茬,絕境之際,正是娘抄起菜刀,一往無前的砍上去。那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氣質,頓時震住了集上所有人。自此之後,包子攤所到之處,再無宵小敢作祟。
此刻,她哆嗦下,瞬間換為諂媚:“娘,女兒衣服夠多了。”
李氏抄起荷包在手心托托,斜她一眼:“你想得倒美,家裏哪有閑錢給你買衣裳。”
“那自是,咱們孤兒寡母,得節約度日。”
孤兒寡母觸動了李氏的神經,掃一眼街邊,她抄起宜悠胳膊:“走,咱們去銀樓看看,有沒有啥新首飾。”
宜悠無奈,但想起真金白銀,即便做了首飾也可當錢化用,她隨即釋然。
母女倆拐進去,掌櫃的見兩人穿著,雖不華貴但也簇新且精致,忙使一小廝前來招唿。
“二位,要點什麽?”
“長生今日已念完書?”
“恩,我識得五個大字,有三個是姐姐的名字。”
宜悠自荷包中捏出五枚銅錢:“去吧,記得多買一隻,給穆宇送去。”
“那我買一支蘋果的,再買一支山楂的,我倆換著吃。”
“都依你。”
請拍下長生後背,她也跟著走出廚房,坐在院中走廊欄杆上。四合院不大,方圓不過五十尺,卻五髒俱全。原先搬來時已是極為雅致,宜悠住進來後,在牆角點幾株爬山虎,窗沿下種一簇玫瑰,經過一夏,此刻院中更是生機勃勃。
看向門口跑出去的幼童,比起三個月前他又長高不少,春天合適的褲子,此刻卻成了九分。
是時候給他新做幾條褲子,等娘迴來,她們且去綢緞莊看看,有沒有物美價廉的花布。
托著腮,一陣風吹來,帶來陣陣花香,她眼神逐漸迷離。這三個月發生種種,對她來說真是跟夢境一般。
**
自那日由族中除名,隨後她就將吳媽媽請到沈家。
老太太還想直接趕他們出去,可他們母女也不是吃素的,僅僅是幾個眼神,沈福祥就訥訥的答應,未曾找好落腳點之前,原先房子任由他們住。
宜悠自然也不客氣,當下她用上真功夫,連哄帶騙,竟是將吳媽媽說的心悅誠服。
待到她將涼掉的糕點提迴去,縣丞夫人率先鬆口,不再追究四丫所犯之錯。消息傳來,雲林村沈家眾人自是鬆一口氣,對待他們母女態度也好起來。
一朝擺脫束縛,宜悠自是豁然開朗。趁熱打鐵,她找族人於白石堆邊修葺一座土牆。人力本就不值錢,幾頓包子管下來,牆自是建的無比堅固。
頭幾日沈福海與老太太也曾想來搗亂,可恰逢穆然到來,大馬金刀的衙役一座,立刻將這對母子打迴原形。而後她也不是吃素的,當日她便截取白布,趕製兩串元帕,再以雞血滴於其上。
一月有餘,牆建成那日,適逢她給縣丞夫人做得牡丹糕初具成效,縣城房子到手,雖暫無房契,但終歸是安生立命之所。
收拾細軟離村當日,她起個大早,用細竹竿將穿成串的元帕掛在沈家祖宅門前的燈籠和石獅子上。等到牛車離村,人來人往路過沈家祖宅,平息了一個月的傳聞立刻掀起軒然大波。
想到這,宜悠也不禁露出得意的笑。雲林村人閑來無事,最愛的便是這等雜談,先前無人起頭,大家頂多於夜深人靜時,躲在自家房裏當做笑聞。
如今被她擺在明麵上,那可不炸了鍋。
“二丫在想什麽?”
李氏的聲音驚醒了她,搬到這兩月有餘,雖然每日蒸包子辛勞,但不用下地受那風吹日曬,她皮膚白了不少。終日被熱氣熏著,原本幹裂的皮膚也水嫩起來。
三十多歲的婦人,如今看來竟如二十出頭的少婦般。
“我在想姑姑和大伯之事。”
“這孩子,那天幸虧咱們跑得快,不然那邊你二伯……沈福海他們人高馬大,萬一把咱們攔在村裏揍一頓,你當如何是好?”
“早先我就買了各式刀具,那天全都藏在手邊。他要是敢,我保準抽他個生活不能自理。”
“這些話都跟誰學的,一點都不像別家姑娘文文靜靜。”
宜悠站起來,幫娘卸下竹筐。女人力氣終歸不如男人,來縣城後,她將原先半人高的竹筐換成一個個小籠,一籠堪堪裝三十個包子,如此倒也輕省。
“如今我可是咱家頂梁柱,不能耐點,還不被別人吃得骨頭渣都不剩。”
初聽此言,李氏或許還悲傷。但這兩月她看女兒非但不悲戚,反而樂在其中,也就習慣過來。
“當家的,咱們包子包好沒?”
“早就好了,就等發酵好晚間上籠。我等著娘迴來,想去截幾尺布,給長生換件衣裳。”
李氏將車立在牆邊,雖然車子看起來重,可前些年沒牛,沒到春耕之時她和沈福祥一人托著一隻木鐵做的犁耕地,那夥計比這要重得多。所以離開沈福祥,她絲毫沒有不適應。
三個月每日賣包子,家裏也攢下銀錠,原先肉疼的截花布,如今對她而言卻是無絲毫壓力。
辛辛苦苦賺錢不就是為了過好日子,孩子們沒了爹,別的地方可不能受委屈。
**
娘倆身上穿的衣裳已是新做的,少了每月給老太太的月錢還有族裏種種克扣,李芸娘發現,日子一下從赤貧得喝稀粥,變成如今頓頓吃肉吃到膩。
如此自然少不了做衣裳,趁著天變熱,她截來各色花布,母女倆每人做了五身。看著閨女穿上新衣裳的俊俏模樣,她真是恨不得把布莊每種花布都截來,全都摞在她身上。
宜悠敏銳的察覺到娘眼中的狂熱,如若不是親眼所見,她真無法想象,前世那個到死都懦弱的娘親,竟會有如此潑辣的性子。
兩名婦孺開著如此紅火的包子攤,有心覬覦之人自是不少,雖有縣丞夫人這麵大旗,更有穆然巡場時幫忙解決些許困難,可麻煩來了終歸是擋也擋不住。
上次有商販找茬,絕境之際,正是娘抄起菜刀,一往無前的砍上去。那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氣質,頓時震住了集上所有人。自此之後,包子攤所到之處,再無宵小敢作祟。
此刻,她哆嗦下,瞬間換為諂媚:“娘,女兒衣服夠多了。”
李氏抄起荷包在手心托托,斜她一眼:“你想得倒美,家裏哪有閑錢給你買衣裳。”
“那自是,咱們孤兒寡母,得節約度日。”
孤兒寡母觸動了李氏的神經,掃一眼街邊,她抄起宜悠胳膊:“走,咱們去銀樓看看,有沒有啥新首飾。”
宜悠無奈,但想起真金白銀,即便做了首飾也可當錢化用,她隨即釋然。
母女倆拐進去,掌櫃的見兩人穿著,雖不華貴但也簇新且精致,忙使一小廝前來招唿。
“二位,要點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