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 作者:魚丸和粗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宜悠搖搖頭,這百試不爽的手段,今日怕是不頂用。這麽多雙眼睛看著,大伯和五叔眼都紅了,豈是一個人的暈倒可以輕易解決。
不用她開口,沈福江拉過郎中:“勞您再過去診脈。”
最小的沈福瑞也抓住春媽媽胳膊:“沒看到主子暈倒了,還不燒水伺候著。這麽沒眼力見,要你們來何用?”
有人醫治又有人照看,這下程氏再也沒了躲避的理由。苦著臉,如今的情況隻有一個拖,先壓下來再徐徐圖之。
“福海,我看今日的族會暫且開到這,娘現在受不得刺激。”
“這怎麽行?!”
沈家老大和老五一致反對,宜悠從後麵走出:“二伯母,侄女敢問:如今誰才是沈家族長?”
房內一片寂靜,這問題看似無理,實則極為巧妙。老太太雖實際地位高,然職位卻可有可無。半月一次的宗族大會乃是沈氏重典,怎能因一婦孺之故而不了了之。
一直未曾說話的三伯站出來:“二哥……依我看,娘有如今郎中看著,有春媽媽在旁悉心照顧,咱們也在邊上,應該無甚大礙。”
“老三,你跟老四一樣,就一點都不關心娘的死活。她如今躺在裏麵不省人事,你還有心思在外麵開這個?”
多年淫威仍在,沈福海話以出口,沈福洋訥訥的閉上嘴。
躲在爹娘身邊的宜悠向前一步:“二伯何必拿著我家做筏子,今日之事起因,大家心裏都有一杆秤。莫非這祖宅著大院裏藏著什麽糟爛,所以才不敢讓人看?!”
“二丫小小年紀,嘴皮子倒是挺利。”
同往日的穩重不同,程氏聲音中帶著絲尖利。宜悠抬頭,眼中有著坦然:“比起二伯母巧舌如簧,二丫一向嘴拙。不過我相信,這朗朗晴日之下,任何陰私汙穢都將無所遁形。事實究竟如何,可不是兩片嘴皮子一碰就能輕易蓋棺定論!”
“事實如何,容不得你一個孩子在此瞎嚷嚷。”
宜悠挺直身板,就這樣立在人群中。精致的麵容,可以嚴肅的氣質,瞬間堵住了程氏到嘴的話。
“二弟妹,二丫一個孩子不便多說,那我總能說兩句。有件事我藏在心裏十幾年,索性當著這機會說出來。”
宜悠仔細聽著,慢慢發現事情竟比她想得還要複雜。
大越盛行嫡長子繼承製,可何為嫡長卻有不同釋義。嫡妻所育長子是為嫡長,此一無可厚非。然嫡妻未育長子之時,自朝野向民間有兩種言論。一派堅持嫡妻所出長子,無論行幾,均為嫡長子;另一派相反,無論是誰所出,長子都是家中成人的頭一子,嫡妻所出之子依次序齒。長或嫡熟尊熟貴,各憑本事。
大越曆經三帝,兩派唇槍舌戰,此事扔未曾有定論。她爺爺當初別出心裁,欲設嫡與長雙族長,相互壓製相輔相成。可惜還未實行,人已駕鶴西去。此事當初的大伯和柳姨娘都知情,剛想拿出來做最後掙紮,柳姨娘突因憂思成疾暴斃。
“娘死後就剩我自己,五弟年幼,無奈我隻得退一步。現在看到這帕子,我卻懷疑,娘是否死於非命。”
院中響起嗡嗡的商議聲,宜悠注意聽著,心中卻早知道真相。大伯所料完全正確,前年清明她偶然聽到老太太和程氏感慨。砒霜之事,確由老太太出謀劃策,程氏在旁操刀協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伯貪婪已久。她在旁鼓動人心,適時言明此事,定會讓其威信受損。隻要他不再一手遮天,自家就可以慢慢發展壯大。
“信口胡言!柳姨娘都已去世多年,一方帕子,不過是捕風捉影的事!”
沈福海的聲音卻不那麽確定,沈福江步步緊逼:“方才郎中驗時,說砒霜與嘔吐物遺留已久。當年娘死時,負責祖宅膳食的正是二伯母,隨後入殮發喪,你們連見都不讓我和五弟見一麵。如果不是因中毒臉色有恙,你怎會如此遮遮掩掩?”
“一個姨娘罷了,本就不該風光大葬,這是規矩。”
“既如此,我提議開棺驗屍。五弟,你覺得如何。”
“大哥,我都聽你的。你這都是為了娘,她在九泉之下,也會像以前那樣支持你。”
宜悠一直看著,到這她倒有些佩服大伯和五叔。同樣是被打壓,兄弟倆互相扶持,日子過得比她家還要滋潤。如今當著眾人的麵,他竟然有如此膽色。比起貪婪蠻橫的二伯、誌大才疏的三伯,麵團似得爹,柳姨娘這兩個兒子的確比老太太生的頂事,也怪不得她活著時受寵。如若當年爺爺的設想實現,怕是她家日子還要好一些。
“出門前我看過黃曆,今天適合動土。趁著大家都在,幹脆一塊去看看。”
“大哥,難道你要打擾沈家先輩清靜?”
沈福江笑笑:“二弟,我娘葬在最邊上,就是墳塌了,也擾不到任何一個人。”
**
許是被真相刺激到,不顧所有人勸阻,沈福江扛著鐵楸開始刨起來。妾室墳塋不過是個小土包,挖下去沒幾鏟子,棺蓋露出。
“大哥,當真如此?”
宜悠牽著弟弟,看著冷汗直流的程氏。從剛才起,她就一直在堅決反對,甚至拿鐵楸往上撒土。
這般出力,難道墳中真有什麽蹊蹺?
伴隨著她越來越快的心跳聲,鉚釘被拔起來,粗製濫造的楊木棺材已經有些腐爛。黑漆門打開,暴露在陽光下,裏麵空空蕩蕩,連跟枯草都沒有。
“果然……你將我娘的屍身弄哪兒了!”
沈福江抓住沈福海,眼鏡更是赤紅。宜悠捂住嘴,雲林村並無外人,沈家人都葬在山下這一帶,往日種田都能看到,根本不存在盜墓可能。如今棺材這樣,隻能說明下葬時裏麵就是空的。
“福江,別太激動,有話迴去再說。”
二叔公出來調解,沈福海捋捋衣袖:“此事與我無關。”
“大哥,離這最近的地都是老四家的,這些年也一直是他種著,有事你可以問他。”
宜悠歎息,就知道這種“好事”少不了他們家。
李氏一直在忍著,看事情差不多,也開口:“二嫂,我們家隻管種地,不會去扒人家的墳。聽二丫爹說,當年公公死後,他隻顧著哭靈,並未經手過任何事。”
明晃晃的證據直接擋住了程氏所有的路,看著她那一直不善的麵色,宜悠愜意的揮著袖子扇扇風,悠哉悠哉的朝沈家祖宅走去。
**
離祖宅還有幾步,她就看到候在門邊的虎子。他穿著藍夾襖,壯碩的身軀透出一股土氣。
“四弟、四弟妹,你們也讓虎子來了?”
程氏想起親閨女口中心心念念的裴師爺,煩躁的心升起一股滿足。逞一時口舌之快又如何,還不得乖乖嫁個莊稼漢,還是頂著先婚後禮的名頭進去,成親指不定怎樣被婆家搓扁捏圓。
不用她開口,沈福江拉過郎中:“勞您再過去診脈。”
最小的沈福瑞也抓住春媽媽胳膊:“沒看到主子暈倒了,還不燒水伺候著。這麽沒眼力見,要你們來何用?”
有人醫治又有人照看,這下程氏再也沒了躲避的理由。苦著臉,如今的情況隻有一個拖,先壓下來再徐徐圖之。
“福海,我看今日的族會暫且開到這,娘現在受不得刺激。”
“這怎麽行?!”
沈家老大和老五一致反對,宜悠從後麵走出:“二伯母,侄女敢問:如今誰才是沈家族長?”
房內一片寂靜,這問題看似無理,實則極為巧妙。老太太雖實際地位高,然職位卻可有可無。半月一次的宗族大會乃是沈氏重典,怎能因一婦孺之故而不了了之。
一直未曾說話的三伯站出來:“二哥……依我看,娘有如今郎中看著,有春媽媽在旁悉心照顧,咱們也在邊上,應該無甚大礙。”
“老三,你跟老四一樣,就一點都不關心娘的死活。她如今躺在裏麵不省人事,你還有心思在外麵開這個?”
多年淫威仍在,沈福海話以出口,沈福洋訥訥的閉上嘴。
躲在爹娘身邊的宜悠向前一步:“二伯何必拿著我家做筏子,今日之事起因,大家心裏都有一杆秤。莫非這祖宅著大院裏藏著什麽糟爛,所以才不敢讓人看?!”
“二丫小小年紀,嘴皮子倒是挺利。”
同往日的穩重不同,程氏聲音中帶著絲尖利。宜悠抬頭,眼中有著坦然:“比起二伯母巧舌如簧,二丫一向嘴拙。不過我相信,這朗朗晴日之下,任何陰私汙穢都將無所遁形。事實究竟如何,可不是兩片嘴皮子一碰就能輕易蓋棺定論!”
“事實如何,容不得你一個孩子在此瞎嚷嚷。”
宜悠挺直身板,就這樣立在人群中。精致的麵容,可以嚴肅的氣質,瞬間堵住了程氏到嘴的話。
“二弟妹,二丫一個孩子不便多說,那我總能說兩句。有件事我藏在心裏十幾年,索性當著這機會說出來。”
宜悠仔細聽著,慢慢發現事情竟比她想得還要複雜。
大越盛行嫡長子繼承製,可何為嫡長卻有不同釋義。嫡妻所育長子是為嫡長,此一無可厚非。然嫡妻未育長子之時,自朝野向民間有兩種言論。一派堅持嫡妻所出長子,無論行幾,均為嫡長子;另一派相反,無論是誰所出,長子都是家中成人的頭一子,嫡妻所出之子依次序齒。長或嫡熟尊熟貴,各憑本事。
大越曆經三帝,兩派唇槍舌戰,此事扔未曾有定論。她爺爺當初別出心裁,欲設嫡與長雙族長,相互壓製相輔相成。可惜還未實行,人已駕鶴西去。此事當初的大伯和柳姨娘都知情,剛想拿出來做最後掙紮,柳姨娘突因憂思成疾暴斃。
“娘死後就剩我自己,五弟年幼,無奈我隻得退一步。現在看到這帕子,我卻懷疑,娘是否死於非命。”
院中響起嗡嗡的商議聲,宜悠注意聽著,心中卻早知道真相。大伯所料完全正確,前年清明她偶然聽到老太太和程氏感慨。砒霜之事,確由老太太出謀劃策,程氏在旁操刀協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伯貪婪已久。她在旁鼓動人心,適時言明此事,定會讓其威信受損。隻要他不再一手遮天,自家就可以慢慢發展壯大。
“信口胡言!柳姨娘都已去世多年,一方帕子,不過是捕風捉影的事!”
沈福海的聲音卻不那麽確定,沈福江步步緊逼:“方才郎中驗時,說砒霜與嘔吐物遺留已久。當年娘死時,負責祖宅膳食的正是二伯母,隨後入殮發喪,你們連見都不讓我和五弟見一麵。如果不是因中毒臉色有恙,你怎會如此遮遮掩掩?”
“一個姨娘罷了,本就不該風光大葬,這是規矩。”
“既如此,我提議開棺驗屍。五弟,你覺得如何。”
“大哥,我都聽你的。你這都是為了娘,她在九泉之下,也會像以前那樣支持你。”
宜悠一直看著,到這她倒有些佩服大伯和五叔。同樣是被打壓,兄弟倆互相扶持,日子過得比她家還要滋潤。如今當著眾人的麵,他竟然有如此膽色。比起貪婪蠻橫的二伯、誌大才疏的三伯,麵團似得爹,柳姨娘這兩個兒子的確比老太太生的頂事,也怪不得她活著時受寵。如若當年爺爺的設想實現,怕是她家日子還要好一些。
“出門前我看過黃曆,今天適合動土。趁著大家都在,幹脆一塊去看看。”
“大哥,難道你要打擾沈家先輩清靜?”
沈福江笑笑:“二弟,我娘葬在最邊上,就是墳塌了,也擾不到任何一個人。”
**
許是被真相刺激到,不顧所有人勸阻,沈福江扛著鐵楸開始刨起來。妾室墳塋不過是個小土包,挖下去沒幾鏟子,棺蓋露出。
“大哥,當真如此?”
宜悠牽著弟弟,看著冷汗直流的程氏。從剛才起,她就一直在堅決反對,甚至拿鐵楸往上撒土。
這般出力,難道墳中真有什麽蹊蹺?
伴隨著她越來越快的心跳聲,鉚釘被拔起來,粗製濫造的楊木棺材已經有些腐爛。黑漆門打開,暴露在陽光下,裏麵空空蕩蕩,連跟枯草都沒有。
“果然……你將我娘的屍身弄哪兒了!”
沈福江抓住沈福海,眼鏡更是赤紅。宜悠捂住嘴,雲林村並無外人,沈家人都葬在山下這一帶,往日種田都能看到,根本不存在盜墓可能。如今棺材這樣,隻能說明下葬時裏麵就是空的。
“福江,別太激動,有話迴去再說。”
二叔公出來調解,沈福海捋捋衣袖:“此事與我無關。”
“大哥,離這最近的地都是老四家的,這些年也一直是他種著,有事你可以問他。”
宜悠歎息,就知道這種“好事”少不了他們家。
李氏一直在忍著,看事情差不多,也開口:“二嫂,我們家隻管種地,不會去扒人家的墳。聽二丫爹說,當年公公死後,他隻顧著哭靈,並未經手過任何事。”
明晃晃的證據直接擋住了程氏所有的路,看著她那一直不善的麵色,宜悠愜意的揮著袖子扇扇風,悠哉悠哉的朝沈家祖宅走去。
**
離祖宅還有幾步,她就看到候在門邊的虎子。他穿著藍夾襖,壯碩的身軀透出一股土氣。
“四弟、四弟妹,你們也讓虎子來了?”
程氏想起親閨女口中心心念念的裴師爺,煩躁的心升起一股滿足。逞一時口舌之快又如何,還不得乖乖嫁個莊稼漢,還是頂著先婚後禮的名頭進去,成親指不定怎樣被婆家搓扁捏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