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青時代開始,我的身體一直都是很棒的,這得益於我非常熱愛運動,後來又從事野外作業,長時期的爬山涉水、風餐露宿的練就。
可是在一九七六年的六七月,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我“爆發”了一次高血壓。記得當時我和老陳是在川西平原的土主鎮,那幾天我是覺得頭昏昏沉沉的,也沒有太多的在意,就憑我那種“國防身體”,即便是偶感風寒,對付幾天它自己也會痊愈的。正巧有一支從成都來的醫療隊,住地離我們不遠,那天無事大家在一起閑聊,不知是怎麽的說到了量血壓(如果按宿命論來解釋,恐怕也算是“天意”了吧),殊不知這一量就量出問題來了:180/120!我感覺莫名其妙,簡直不相信這個數字,可是接下來幾天的測量都是那個結果,我隻有臥床休息、服藥,接受現實了。
那次突然“爆發”的高血壓,不僅驚動了我的妻子,難為她大老遠地跑到“測區”,照顧了我一個多星期,直到血壓迴落穩定。遺憾的是唐山地震發生後,國家測繪局責成四川省測繪局組成一支高精度水準測量小分隊急赴災區,在第一時間段裏獲取災後資料,以提供與地質地震有關的地殼變化的科學研究之原始數據。當時四川省測繪局點了我的名,委我以觀測員的身分帶領小分隊去完成任務的,可惜我突發的高血壓讓我“錯失良機”沒能成行。
從我年輕參加測繪工作時起,我就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走南闖北能到西藏、新疆去體驗一下特別的氣象地理、風土人情,感受高原沙漠的“神秘”氛圍。可是直到我受傷倒下時,大西北我隻到了青海西寧,而西邊也隻到了川西高原的甘孜(接近西藏的邊緣),而後來我的年輕同事們卻是踏遍了西藏和新疆。
我的血壓從那一次起就開始偏高了,同事們說當時是因為太勞累了,還有的說是讓太陽給曬的(我外出作業時,經常是隻著短褲、戴墨鏡,赤膊上陣的),我覺得都很牽強,要說是因為遺傳基因那還有點巴譜;我的母親就患高血壓。可是從一九八三年那次車禍以後,我居然“摘掉了”高血壓的帽子。
在後來截癱人生道路上,每次我去醫院看病時,測定的血壓都非常正常,說是“非常”那是因為每次都是120/80。我都感覺費解了,但是從多年以後的情況來分析,那應該是一種“假象”;至少也是一種片麵的反映。要不是後來(那大概是我截癱二十年時)因為突發血壓升高、嘔吐、眩暈住院,經過住院的診斷為“高血壓”,我還會誤認為截癱改變了我的血壓,我還會一直躺在“非高血壓”的高枕上無憂呢。從那以後我就開始監測我的血壓了,我發現每天早上醒來時,是我血壓的峰值,說是峰值是因為我每天血壓的最高數值是在清晨,可它又是多變的:多數情況是140/90(高血壓的最低臨界值)但也常有150/95,甚至160/100,奇怪的是也有130/85、120/80的時候。等我起床坐到輪椅上後,血壓就正常了(120/80),由於我看病都是在上午,所以一直以來在醫院看病時我的血壓都正常,高血壓也就診斷不出來了。
對於高血壓我倒是不怎麽擔心,從年齡上看、從我長時期不能運動,身體發胖來看、從遺傳上來看,我患血壓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它有藥可“救”。令我發怵的是我的低血壓,每每到了中午時分,我的血壓就下降到了低點,午睡躺到床上時又恢複到了正常,等到了黃昏時我的血壓下降到了最低:向下不僅突破90/60的臨界,嚴重時會降到60/40!低血壓是個很麻煩的東西,血壓高了可用藥物降低,而血壓低了是沒有辦法能把它升上來的。
血壓60/40是個什麽概念?從醫學上的角度來說,60/40血壓的患者應該是瀕臨死亡。為此我訪遍了專家名醫,對於我的這種情況他們先是表示驚訝,但又都無法解釋,隻有一位專家算是圓了場:說是你這麽多年已經適應了,建議我密切觀察,尋求規律,適當地打破規律、改變改變生活習慣試試。
於是我每天早、中、晚三次測定血壓,並記錄在專門打印的表格中,還動用了24小時血壓檢測儀,結果表明:我的血壓最高值是發生在清晨,最低值則發生在兩個時段:中午和傍晚,有時最低血壓還會莫名其妙地發生在上午或者是下午(但都是在坐著時發生,隻要一躺到床上,血壓便立刻迴升,有點像是與體位有關,但又不完全是)。
伴隨高血壓的主要是頭暈,但是隻要能把血壓控製在140/90以下,盡管頭暈長此以往也已經無所謂了,可是低血壓則令人難受:在60/40的情況下,會有極度的頭暈、目眩、乏力、全身不適感,但是持續的時間不算太長,一般是一兩個小時就能捱過去了。對付低血壓的提升,曾有人建議我服用西洋參,但是我試了還是無法奏效,我想到運動能使血壓升高,便試著在發生低血壓時做點運動什麽的,比方來來迴迴地轉動輪椅、操作操作電腦、在床架前的吊扛上做做“引體向上”,也不知道是因為運動的奏效,還是低血壓發生時往往它延續的時間不長而自己恢複的,但至少在心理上讓我得到了安慰。
可是在一九七六年的六七月,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我“爆發”了一次高血壓。記得當時我和老陳是在川西平原的土主鎮,那幾天我是覺得頭昏昏沉沉的,也沒有太多的在意,就憑我那種“國防身體”,即便是偶感風寒,對付幾天它自己也會痊愈的。正巧有一支從成都來的醫療隊,住地離我們不遠,那天無事大家在一起閑聊,不知是怎麽的說到了量血壓(如果按宿命論來解釋,恐怕也算是“天意”了吧),殊不知這一量就量出問題來了:180/120!我感覺莫名其妙,簡直不相信這個數字,可是接下來幾天的測量都是那個結果,我隻有臥床休息、服藥,接受現實了。
那次突然“爆發”的高血壓,不僅驚動了我的妻子,難為她大老遠地跑到“測區”,照顧了我一個多星期,直到血壓迴落穩定。遺憾的是唐山地震發生後,國家測繪局責成四川省測繪局組成一支高精度水準測量小分隊急赴災區,在第一時間段裏獲取災後資料,以提供與地質地震有關的地殼變化的科學研究之原始數據。當時四川省測繪局點了我的名,委我以觀測員的身分帶領小分隊去完成任務的,可惜我突發的高血壓讓我“錯失良機”沒能成行。
從我年輕參加測繪工作時起,我就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走南闖北能到西藏、新疆去體驗一下特別的氣象地理、風土人情,感受高原沙漠的“神秘”氛圍。可是直到我受傷倒下時,大西北我隻到了青海西寧,而西邊也隻到了川西高原的甘孜(接近西藏的邊緣),而後來我的年輕同事們卻是踏遍了西藏和新疆。
我的血壓從那一次起就開始偏高了,同事們說當時是因為太勞累了,還有的說是讓太陽給曬的(我外出作業時,經常是隻著短褲、戴墨鏡,赤膊上陣的),我覺得都很牽強,要說是因為遺傳基因那還有點巴譜;我的母親就患高血壓。可是從一九八三年那次車禍以後,我居然“摘掉了”高血壓的帽子。
在後來截癱人生道路上,每次我去醫院看病時,測定的血壓都非常正常,說是“非常”那是因為每次都是120/80。我都感覺費解了,但是從多年以後的情況來分析,那應該是一種“假象”;至少也是一種片麵的反映。要不是後來(那大概是我截癱二十年時)因為突發血壓升高、嘔吐、眩暈住院,經過住院的診斷為“高血壓”,我還會誤認為截癱改變了我的血壓,我還會一直躺在“非高血壓”的高枕上無憂呢。從那以後我就開始監測我的血壓了,我發現每天早上醒來時,是我血壓的峰值,說是峰值是因為我每天血壓的最高數值是在清晨,可它又是多變的:多數情況是140/90(高血壓的最低臨界值)但也常有150/95,甚至160/100,奇怪的是也有130/85、120/80的時候。等我起床坐到輪椅上後,血壓就正常了(120/80),由於我看病都是在上午,所以一直以來在醫院看病時我的血壓都正常,高血壓也就診斷不出來了。
對於高血壓我倒是不怎麽擔心,從年齡上看、從我長時期不能運動,身體發胖來看、從遺傳上來看,我患血壓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它有藥可“救”。令我發怵的是我的低血壓,每每到了中午時分,我的血壓就下降到了低點,午睡躺到床上時又恢複到了正常,等到了黃昏時我的血壓下降到了最低:向下不僅突破90/60的臨界,嚴重時會降到60/40!低血壓是個很麻煩的東西,血壓高了可用藥物降低,而血壓低了是沒有辦法能把它升上來的。
血壓60/40是個什麽概念?從醫學上的角度來說,60/40血壓的患者應該是瀕臨死亡。為此我訪遍了專家名醫,對於我的這種情況他們先是表示驚訝,但又都無法解釋,隻有一位專家算是圓了場:說是你這麽多年已經適應了,建議我密切觀察,尋求規律,適當地打破規律、改變改變生活習慣試試。
於是我每天早、中、晚三次測定血壓,並記錄在專門打印的表格中,還動用了24小時血壓檢測儀,結果表明:我的血壓最高值是發生在清晨,最低值則發生在兩個時段:中午和傍晚,有時最低血壓還會莫名其妙地發生在上午或者是下午(但都是在坐著時發生,隻要一躺到床上,血壓便立刻迴升,有點像是與體位有關,但又不完全是)。
伴隨高血壓的主要是頭暈,但是隻要能把血壓控製在140/90以下,盡管頭暈長此以往也已經無所謂了,可是低血壓則令人難受:在60/40的情況下,會有極度的頭暈、目眩、乏力、全身不適感,但是持續的時間不算太長,一般是一兩個小時就能捱過去了。對付低血壓的提升,曾有人建議我服用西洋參,但是我試了還是無法奏效,我想到運動能使血壓升高,便試著在發生低血壓時做點運動什麽的,比方來來迴迴地轉動輪椅、操作操作電腦、在床架前的吊扛上做做“引體向上”,也不知道是因為運動的奏效,還是低血壓發生時往往它延續的時間不長而自己恢複的,但至少在心理上讓我得到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