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你去辦吧!要快。”候景如這才想起自己今天是來抓人,而不是來請人的。
這時,一名錦衣衛千總走到候景如麵前,在他耳邊小聲道,“大人,魏公公今次可是已向皇上打了保鏢的,說您這次出馬,必定馬到成功,一定可以將聞香教一網打盡。
可這次咱們就隻抓倒這麽幾個人,如果再放走了。迴去如何向皇上交待?”
第二百四十章 雞犬升天
候景如一瞪眼,“如何交待,那是你們的事了。反正不能因為這個,就汙蔑我恩公,把他們當聞香教徒抓起來!你沒聽我恩公說嗎?他們也是受聞香教所害的。”
那千總趕緊點頭,“大人說的是。小人也不敢起這個心思。小人是想說,要不然,咱們派一隊人,到周圍搜一搜,要是真搜不到,能不能在周圍的村子裏抓些人。這聞香教在這一帶很是猖獗,周圍的村子裏也必會有許多人與他們同謀。”
候景如想了想,瞪了那千總一眼,“你小子這是什麽意思,是讓我抓百姓假充盜匪是嗎?這種事情我候景如可幹不來!”
那千總臉上有些難看,甘笑了一聲,卻又悄聲道,“我知道大人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可是皇上那邊卻是不好交待的,魏公公早已把話說滿,到時候要是咱們空手而迴。皇上一生氣,這欺君之罪,咱們可吃不起啊!”
候景如瞪了那千總一眼,“有這麽嚴重嗎?”
那千總趕緊道,“大人難道沒聽過,‘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嗎?咱們給皇上辦事,那可是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啊!一個大意,說不定便會因為一件小事就腦袋搬了家啊!”
候景如被這千總的幾句話說的,心裏也有些慌了,猶豫了一會兒,向那千總擺了擺手。“那,這事我就不管了。你愛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那千總得了此話,立時轉憂為喜,向候景如一拱手,“大人英明,下官去了。”說完,一揮手,帶著一隊兩三百人的錦衣衛,悄悄轉道走了。
這一邊,候景如命人做了幾頂軟轎,將俞仁和梁如繼他們一起抬進了城。然後又找了最好的大夫給他們治傷。
總算是治的及時,加之梁宗仁從小練武,底子很好,倒給他撿迴了一條命來。
可是幾個人這就麽住在候景如安排的宅子裏,這心裏總是不安。眼見其他幾人的傷都好的差不多了,隻有梁宗仁的傷還未痊愈,梁如繼便找到俞仁,希望離開京城。
俞仁想了想,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於是便向候景如道了別,將梁宗仁托付給梁如繼一個在寺裏出家的朋友,其他幾人,則隨俞仁一同南下。
當然,趙蕊也隨他們一起。那天,當時眼見形勢危急,俞仁便讓若蘭先帶著趙蕊找一處安全的地方,把她安頓下來。然後再迴來與他們匯合,一起把梁如繼他們救出來。
待到候景如帶人趕到,若蘭自然又去親自把趙蕊給接了來。
於是,大家同包一條商船沿運河南下。本來,這船是有船夫的。可是梁如繼他們卻嫌有船夫在,大家說話不方便,於是便打發船夫走了,而由他們在通州的幾個門中的兄弟負責操船。在船上,俞仁又與眾人詳細的規劃起這個聚和村的事情。趙蕊也被俞仁拉進來,參與其中。
俞仁還特意交待,讓趙蕊把那天在汪文言家中遇到的,那個會造蒸汽機的顏佩韋也一起請到村子裏來。在那兒給他專門建一個院子,讓他安心的研究蒸汽機。再給他配幾個幫手。
趙蕊一一答應著,並用本子及時把俞仁的話記下來。
船過山東時,岸邊陸續的開始出現比較多的乞丐。起初,眾人都沒在意,必竟,這天下的乞丐,到哪兒都是會有的。可過了東昌府以後,這人便越來越多了。時常可見成群結隊,一走就是三五十人的。大家便感覺有些不對了。
又走了兩天的水道,眼看快出山東了,可是這道上的乞丐群卻更多了,有時多的,甚至有上百人一起出來的。雖然現在已是九月天氣,早晚開始涼了。可這些人大多衣不遮體,有的甚至隻用一塊小布遮著下體,也有一個大人帶著兩三個孩子,用一件衣服包著的。
俞仁從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慘景。雖然那次在福建時,看到的那些逃荒人的境況也很慘,可與這些人相比,又似乎要好的多,而且人數也遠遠不及此次。
“梁門主。這是怎麽迴事啊?”
梁如繼趕緊走過來,“小相公還是叫我如繼吧!我說過,現在我已不是聚和門的門主了。無論您願不願意,你都已是聚和門實際上的門主了。”
俞仁露出一個苦笑。他有種被人賴上的感覺,不過,有時候,這種感覺也還是挺好,至少說明別人重視你。
“好,如繼兄,你可知道這兒這麽多的乞丐是怎麽迴事?”
梁如繼歎了口氣。“山東今年年景實在不好,許多地方都遭了旱。雖然秋收了,可百姓卻沒收到東西,隻好舉家出來乞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地方官府這些年搜刮的利害,把他們搜的家中沒有一點餘糧。這年景好的時候,糧食也還勉強可支撐到開春。待到了春後,地裏的東西也開始慢慢長起來了。就不怕了。
可是今年這年景,大家心裏都明白,這是不可能撐到年後了。所以,許多人便提前出來乞討了。”
俞仁點點頭。
“如繼兄,咱們在這兒停一天,上岸看看你看如何?”
“一切聽小相公吩咐。”
於是,俞仁一行人,就在前麵的一個小鎮靠了岸。他們扮作一家人,若蘭若梅姐妹緊緊的跟在俞仁和趙蕊身後。這是梁如繼私下裏悄悄吩咐的,為了保護兩人的安全。
這是一個不小的鎮子,有好幾條街。幾人上了岸,先找了家就近的麵館,打算吃午飯。
“老板,給我們來六碗牛肉麵。”幾人坐下後,俞仁向小二道。
那小二站在一旁聽了,卻沒有動。
“眾位客官自己可有帶米麵?”
俞仁聽了這話,不由的奇怪。“這是什麽話?我們是到你這兒來吃飯的,你怎麽反問我們有沒有帶米麵?”
小二趕緊向俞仁陪禮,然後苦著臉道,“不瞞小相公。小人們這地方,如今這米麥的價格實在貴的離譜。往常一斤麥子才五六文,今年從夏天起,這價格便不停的往上長,如今一斤麥子,都長到五十多文了。
我們也是沒辦法。所以,為了給客人省錢,也是怕客人罵我們。掌櫃給我們定了個規矩:凡有客人來館子裏點餐,先問客人是否有自帶米糧。如果客人沒帶,再跟客人說明情況,咱們這兒的麵比平常時候要貴十倍。如果客人願意吃,咱們就做,要是客人覺得貴,我們也不怪。”
俞仁點點頭,這才明白。於是口氣也跟著緩和下來,“你就給我們來六碗這貴十倍的麵吧!我們還吃的起。”
小二點著頭,這才下去。
若蘭一聽俞仁這話,不由的抱怨起來。“公子,咱們不是帶了米在船上嗎?幹嘛要買他們這兒貴十倍的麵。這一碗可就是六十文啊!咱們六個人這一頓就是三百六十文呢!這兒離船又不遠,要不您跟大家在這兒坐著,我去船上取米!”
說完,若蘭就要起身去找小二。
俞仁微笑著,卻沒有阻止。
“算了,若蘭,又何苦那麽費事,咱們也不過是吃這麽一頓。你家俞公子有的是錢,這一頓小錢,還吃不窮他。”
若蘭卻很倔,“那有錢也不能這樣浪費啊!我去取來,你們在這兒稍等。”說完,若蘭飛一般的去了。
趙蕊聽了若蘭的話,突然臉上一紅。
“怎麽了?”俞仁見趙蕊突然臉紅了,悄悄湊在她耳邊問。
“沒有。我隻是覺得若蘭姑娘說的對。咱們確實不該這樣浪費,不管有沒有錢,這浪費都是不應該的。唉!這若蘭姐妹兩真是好姑娘啊!隻不知將來便宜了誰?”說到這裏,不由自主的發出一聲感歎。
第二百四十一章 山東饑荒
俞仁向趙蕊開起玩笑,“若蘭姐妹再好,你也沒什麽想頭了。誰讓你外強中幹呢!”
一直以來,趙蕊都喜歡作男子打扮,隻有在家裏時才恢複他的女兒身。他當然明白,俞仁這話的意思是說他雖然表麵是個男子,內裏卻還是女孩。可她卻一副別有深意的樣子看著俞仁。“真的沒想頭嗎?”
俞仁被趙蕊一句話說的心中突然一動,忍不住扭頭去看坐在他旁邊的若梅。若梅也正好扭頭來看他。兩人四目相對,若梅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趕緊把頭低了下去。
別看若蘭若梅這兩姐妹才十六歲,可眉宇間早已流露出懷春少女特有的風流,顧盼之間風韻自露。加上這姐妹倆也是長的模樣可人、體態豐盈。俞仁本無此心,可是被趙蕊這句話一挑逗,再看兩姐妹時,這心裏便自然的想到那方麵。再被若梅這柔情的目光一看,心中也泛起小小的漣漪。
吃過飯,幾人起身向鎮內走。由於正是午後,鎮子上的人很少,街兩邊的鋪子生意也很冷清,隻有一家米鋪生意格外的好。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俞仁領著眾人在米鋪前轉了轉,見上麵的米價果然寫著六十三文每斤。看來,這店小二說的價格應該還是前幾天的舊價了,如今又漲了十多文。
就在幾人準備轉身離開時,突然聽到有人喊,“沈家的米船來了,快走快走。”
那些原本好好的排在米鋪前的人聽了這話,唿啦啦一下子跑了個幹淨。那個正給客人裝米的夥計,米還沒裝好,一抬頭,人都不見了。
站在旁邊的掌櫃忍不住罵了一句,“這個該死的沈家。讓咱們至少少賺了一千多兩銀子了。這樣下去可不行啊!看來,是到了給他們些利害瞧瞧的時候了。”
聽了掌櫃的話,站在他身後的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湊到掌櫃麵前道,“掌櫃,小人倒有個主意。”
“噢!什麽主意?”
那管家附耳在掌櫃麵前說了幾句,那掌櫃立時便轉憂為喜。“好,就按你說的辦。這事有我給你撐腰,你隻管放心去辦。出了事,我給你扛著。”說完,他從袖子裏拿出一塊銀子,交到管家手裏。
那管家接了銀子,一躬身,便走了。
俞仁遠遠的看著這一幕,終於忍不住向一旁的梁如繼道,“看來,這掌櫃定是想要對那沈家的米船打什麽壞主意。隻是不知這些人為何會一聽沈家的米船來了,便都跑了個幹淨,不再在這兒買米了?”
梁如繼點點頭,“這事,我也想不明白。宗義,你去悄悄跟上那管家,看他要打什麽壞主意。咱們到那邊看看沈家的米船到底有什麽吸引人的地方。”
幾人於是隨著俞仁迴到運河邊的小碼頭。
果然看到運河邊新停了幾條船,船上裝的一袋一袋的,應該都是米。岸上排起了長長的兩隊。俞仁看到一個人背著一小袋米正從前麵走過來,便迎上去。
“這位小哥,有個事想向您打聽一下。”
那人跟俞仁年歲差不多,隻是臉色有些蒼白,顯出明顯的營養不良的樣子。見俞仁向他問話,便停了下來。
“為什麽你們一聽這沈家的米船來了,便都跟來了。這沈家的米賣的格外便宜嗎?”
那人搖了搖頭,“沒有。沈家米船上的米價向來是隨行就市,到了哪裏,便與哪裏的米價相一致。不會貴,也不會便宜。”
“那你們怎麽還這樣爭著到沈家來買?”俞仁更加奇怪了。
“因為沈家賣的米那是貨真價實的,稱上沒有出入,米裏也不摻沙子。不像那鎮上錢老板的米鋪。錢家賣的米,不僅稱上要扣你的,買迴家,必須還要經過篩淘才能吃。這一篩淘過後,你的米至少又減了三成。
所以,大家都不想去錢家的米鋪裏買米。可是又沒辦法,全鎮就這麽一家米鋪。”
俞仁終於明白了是怎麽迴事。“那,你們為什麽不去告那錢老板。他這樣子賣米,官府就不管嗎?”
那人聽了這話,就好像是聽到一件從來沒有聽到過的新聞,忍不住笑起來。“小公子真會說笑,天下米鋪哪一家不是這樣?隻是在平常年月裏,他們沒做的這麽過份罷了。像沈家這樣公平買賣的商家,小人長這麽大,還是頭一次看見。聽說沈家當家的是一位公子,大家都說,這沈家的小公子一定是菩薩轉世,專門來救我們的。”
說著,那人背起米袋走了,一麵走,還一麵說,“好人有好報啊!好人……”
俞仁靜靜的看著那人的背影,忍不住出發一聲感歎。在這個時代生存,如果你沒有足夠強的實力,真是可怕啊!連吃飯都買不到正常的米。
看著前來排隊的人一個個滿心歡喜的背著米袋走了。俞仁突然很想看看這個好心的沈家少公子長的什麽樣兒。於是,他向前走了走。
俞仁剛走到米船邊,便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船邊。
“你們動作快些,咱們今天賣完米還要趕迴去呢!我聽少夫人說,咱們少爺最近可能要從京裏迴來了。”
俞仁聽了這話,終於忍不住叫起來,“曹安!”
那人聽到叫聲,忙迴過頭。果然正是被俞仁委以重任,負責沈家生意的曹安。
“少爺!”曹安見到俞仁,歡喜的一把拋下手中的活兒,向他跑過來。
那些本在排隊的人們,聽說這人正是沈家的少公子,都忍不住轉過頭來,向俞仁行注目禮。一直以來,沈家的少公子都隻是個傳說中的人物,他的米船近一年來,惠及山東運河一帶的許多地方的百姓,可是從來就沒有誰親眼看到過這位少公子倒底是個什麽樣子,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
今天,這些人終於有幸可以親眼目睹他的風采。他們很激動。群眾一激動,這後果往往就會很可怕。這些等在船前,排著隊準備買米的人也還罷了。
那不太遠的地方還有一群更多的人,這些人基本都是衣著襤褸,有老人也有孩子。聽說俞仁就是沈家的少公子,這些人一下子全都跑了過來,將他圍在當中,人數不下五百。
梁如繼幾人突然看到這個場麵,都嚇了一大跳,趕緊抽出刀劍,將俞仁護在當中,一副戒備模樣。
俞仁起初被這些人突然圍住,也是嚇了一跳。可是他很快鎮定下來。因為他發現,這些人圍住他,並沒什麽惡意。
就在俞仁不明白這些人圍住他,是什麽用意時,一名老人突然向他跪了下來。“沈相公,都說您是菩薩心腸,您救救我這倆個小孫子吧!求您把他們帶走吧!
今年田裏收成太差,他爹媽已連自己都養不活,哪裏還有餘糧來養他們。我老漢隻好帶著他們出來乞討。可是遇到這種天下大旱的年份,到處都是乞討的人,我老漢也實在是沒了辦法。
我老漢已經活了五十多年,死了也不可惜。隻可惜了這兩個孩子,他們都還不到五歲啊!求求您行行好,收留下他們,等過三五年,他們長大些了,便可以給您幹活了。不然跟著我,他們也隻有餓死這一條路了。”
俞仁看了看眼前的這個老人。他穿著一件已經破的幾乎不能遮體的衣服,臉色焦黃,頭上的頭發白了大半,像一堆亂草一樣。站在他身後的是兩個三四歲的孩子。老漢說著,一麵趕緊讓兩個孩子也一起給俞仁跪下來。
看到這一幕,俞仁的心顫抖起來。雖然小時候也曾聽父輩、祖輩們講述***的情景。可是,當他親身經曆時,卻又完全是另外一種心情。
俞仁含著淚走上前,輕輕將老漢扶起來,然後將兩個孩子摟在懷裏。
這時,一名錦衣衛千總走到候景如麵前,在他耳邊小聲道,“大人,魏公公今次可是已向皇上打了保鏢的,說您這次出馬,必定馬到成功,一定可以將聞香教一網打盡。
可這次咱們就隻抓倒這麽幾個人,如果再放走了。迴去如何向皇上交待?”
第二百四十章 雞犬升天
候景如一瞪眼,“如何交待,那是你們的事了。反正不能因為這個,就汙蔑我恩公,把他們當聞香教徒抓起來!你沒聽我恩公說嗎?他們也是受聞香教所害的。”
那千總趕緊點頭,“大人說的是。小人也不敢起這個心思。小人是想說,要不然,咱們派一隊人,到周圍搜一搜,要是真搜不到,能不能在周圍的村子裏抓些人。這聞香教在這一帶很是猖獗,周圍的村子裏也必會有許多人與他們同謀。”
候景如想了想,瞪了那千總一眼,“你小子這是什麽意思,是讓我抓百姓假充盜匪是嗎?這種事情我候景如可幹不來!”
那千總臉上有些難看,甘笑了一聲,卻又悄聲道,“我知道大人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可是皇上那邊卻是不好交待的,魏公公早已把話說滿,到時候要是咱們空手而迴。皇上一生氣,這欺君之罪,咱們可吃不起啊!”
候景如瞪了那千總一眼,“有這麽嚴重嗎?”
那千總趕緊道,“大人難道沒聽過,‘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嗎?咱們給皇上辦事,那可是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啊!一個大意,說不定便會因為一件小事就腦袋搬了家啊!”
候景如被這千總的幾句話說的,心裏也有些慌了,猶豫了一會兒,向那千總擺了擺手。“那,這事我就不管了。你愛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那千總得了此話,立時轉憂為喜,向候景如一拱手,“大人英明,下官去了。”說完,一揮手,帶著一隊兩三百人的錦衣衛,悄悄轉道走了。
這一邊,候景如命人做了幾頂軟轎,將俞仁和梁如繼他們一起抬進了城。然後又找了最好的大夫給他們治傷。
總算是治的及時,加之梁宗仁從小練武,底子很好,倒給他撿迴了一條命來。
可是幾個人這就麽住在候景如安排的宅子裏,這心裏總是不安。眼見其他幾人的傷都好的差不多了,隻有梁宗仁的傷還未痊愈,梁如繼便找到俞仁,希望離開京城。
俞仁想了想,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於是便向候景如道了別,將梁宗仁托付給梁如繼一個在寺裏出家的朋友,其他幾人,則隨俞仁一同南下。
當然,趙蕊也隨他們一起。那天,當時眼見形勢危急,俞仁便讓若蘭先帶著趙蕊找一處安全的地方,把她安頓下來。然後再迴來與他們匯合,一起把梁如繼他們救出來。
待到候景如帶人趕到,若蘭自然又去親自把趙蕊給接了來。
於是,大家同包一條商船沿運河南下。本來,這船是有船夫的。可是梁如繼他們卻嫌有船夫在,大家說話不方便,於是便打發船夫走了,而由他們在通州的幾個門中的兄弟負責操船。在船上,俞仁又與眾人詳細的規劃起這個聚和村的事情。趙蕊也被俞仁拉進來,參與其中。
俞仁還特意交待,讓趙蕊把那天在汪文言家中遇到的,那個會造蒸汽機的顏佩韋也一起請到村子裏來。在那兒給他專門建一個院子,讓他安心的研究蒸汽機。再給他配幾個幫手。
趙蕊一一答應著,並用本子及時把俞仁的話記下來。
船過山東時,岸邊陸續的開始出現比較多的乞丐。起初,眾人都沒在意,必竟,這天下的乞丐,到哪兒都是會有的。可過了東昌府以後,這人便越來越多了。時常可見成群結隊,一走就是三五十人的。大家便感覺有些不對了。
又走了兩天的水道,眼看快出山東了,可是這道上的乞丐群卻更多了,有時多的,甚至有上百人一起出來的。雖然現在已是九月天氣,早晚開始涼了。可這些人大多衣不遮體,有的甚至隻用一塊小布遮著下體,也有一個大人帶著兩三個孩子,用一件衣服包著的。
俞仁從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慘景。雖然那次在福建時,看到的那些逃荒人的境況也很慘,可與這些人相比,又似乎要好的多,而且人數也遠遠不及此次。
“梁門主。這是怎麽迴事啊?”
梁如繼趕緊走過來,“小相公還是叫我如繼吧!我說過,現在我已不是聚和門的門主了。無論您願不願意,你都已是聚和門實際上的門主了。”
俞仁露出一個苦笑。他有種被人賴上的感覺,不過,有時候,這種感覺也還是挺好,至少說明別人重視你。
“好,如繼兄,你可知道這兒這麽多的乞丐是怎麽迴事?”
梁如繼歎了口氣。“山東今年年景實在不好,許多地方都遭了旱。雖然秋收了,可百姓卻沒收到東西,隻好舉家出來乞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地方官府這些年搜刮的利害,把他們搜的家中沒有一點餘糧。這年景好的時候,糧食也還勉強可支撐到開春。待到了春後,地裏的東西也開始慢慢長起來了。就不怕了。
可是今年這年景,大家心裏都明白,這是不可能撐到年後了。所以,許多人便提前出來乞討了。”
俞仁點點頭。
“如繼兄,咱們在這兒停一天,上岸看看你看如何?”
“一切聽小相公吩咐。”
於是,俞仁一行人,就在前麵的一個小鎮靠了岸。他們扮作一家人,若蘭若梅姐妹緊緊的跟在俞仁和趙蕊身後。這是梁如繼私下裏悄悄吩咐的,為了保護兩人的安全。
這是一個不小的鎮子,有好幾條街。幾人上了岸,先找了家就近的麵館,打算吃午飯。
“老板,給我們來六碗牛肉麵。”幾人坐下後,俞仁向小二道。
那小二站在一旁聽了,卻沒有動。
“眾位客官自己可有帶米麵?”
俞仁聽了這話,不由的奇怪。“這是什麽話?我們是到你這兒來吃飯的,你怎麽反問我們有沒有帶米麵?”
小二趕緊向俞仁陪禮,然後苦著臉道,“不瞞小相公。小人們這地方,如今這米麥的價格實在貴的離譜。往常一斤麥子才五六文,今年從夏天起,這價格便不停的往上長,如今一斤麥子,都長到五十多文了。
我們也是沒辦法。所以,為了給客人省錢,也是怕客人罵我們。掌櫃給我們定了個規矩:凡有客人來館子裏點餐,先問客人是否有自帶米糧。如果客人沒帶,再跟客人說明情況,咱們這兒的麵比平常時候要貴十倍。如果客人願意吃,咱們就做,要是客人覺得貴,我們也不怪。”
俞仁點點頭,這才明白。於是口氣也跟著緩和下來,“你就給我們來六碗這貴十倍的麵吧!我們還吃的起。”
小二點著頭,這才下去。
若蘭一聽俞仁這話,不由的抱怨起來。“公子,咱們不是帶了米在船上嗎?幹嘛要買他們這兒貴十倍的麵。這一碗可就是六十文啊!咱們六個人這一頓就是三百六十文呢!這兒離船又不遠,要不您跟大家在這兒坐著,我去船上取米!”
說完,若蘭就要起身去找小二。
俞仁微笑著,卻沒有阻止。
“算了,若蘭,又何苦那麽費事,咱們也不過是吃這麽一頓。你家俞公子有的是錢,這一頓小錢,還吃不窮他。”
若蘭卻很倔,“那有錢也不能這樣浪費啊!我去取來,你們在這兒稍等。”說完,若蘭飛一般的去了。
趙蕊聽了若蘭的話,突然臉上一紅。
“怎麽了?”俞仁見趙蕊突然臉紅了,悄悄湊在她耳邊問。
“沒有。我隻是覺得若蘭姑娘說的對。咱們確實不該這樣浪費,不管有沒有錢,這浪費都是不應該的。唉!這若蘭姐妹兩真是好姑娘啊!隻不知將來便宜了誰?”說到這裏,不由自主的發出一聲感歎。
第二百四十一章 山東饑荒
俞仁向趙蕊開起玩笑,“若蘭姐妹再好,你也沒什麽想頭了。誰讓你外強中幹呢!”
一直以來,趙蕊都喜歡作男子打扮,隻有在家裏時才恢複他的女兒身。他當然明白,俞仁這話的意思是說他雖然表麵是個男子,內裏卻還是女孩。可她卻一副別有深意的樣子看著俞仁。“真的沒想頭嗎?”
俞仁被趙蕊一句話說的心中突然一動,忍不住扭頭去看坐在他旁邊的若梅。若梅也正好扭頭來看他。兩人四目相對,若梅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趕緊把頭低了下去。
別看若蘭若梅這兩姐妹才十六歲,可眉宇間早已流露出懷春少女特有的風流,顧盼之間風韻自露。加上這姐妹倆也是長的模樣可人、體態豐盈。俞仁本無此心,可是被趙蕊這句話一挑逗,再看兩姐妹時,這心裏便自然的想到那方麵。再被若梅這柔情的目光一看,心中也泛起小小的漣漪。
吃過飯,幾人起身向鎮內走。由於正是午後,鎮子上的人很少,街兩邊的鋪子生意也很冷清,隻有一家米鋪生意格外的好。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俞仁領著眾人在米鋪前轉了轉,見上麵的米價果然寫著六十三文每斤。看來,這店小二說的價格應該還是前幾天的舊價了,如今又漲了十多文。
就在幾人準備轉身離開時,突然聽到有人喊,“沈家的米船來了,快走快走。”
那些原本好好的排在米鋪前的人聽了這話,唿啦啦一下子跑了個幹淨。那個正給客人裝米的夥計,米還沒裝好,一抬頭,人都不見了。
站在旁邊的掌櫃忍不住罵了一句,“這個該死的沈家。讓咱們至少少賺了一千多兩銀子了。這樣下去可不行啊!看來,是到了給他們些利害瞧瞧的時候了。”
聽了掌櫃的話,站在他身後的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湊到掌櫃麵前道,“掌櫃,小人倒有個主意。”
“噢!什麽主意?”
那管家附耳在掌櫃麵前說了幾句,那掌櫃立時便轉憂為喜。“好,就按你說的辦。這事有我給你撐腰,你隻管放心去辦。出了事,我給你扛著。”說完,他從袖子裏拿出一塊銀子,交到管家手裏。
那管家接了銀子,一躬身,便走了。
俞仁遠遠的看著這一幕,終於忍不住向一旁的梁如繼道,“看來,這掌櫃定是想要對那沈家的米船打什麽壞主意。隻是不知這些人為何會一聽沈家的米船來了,便都跑了個幹淨,不再在這兒買米了?”
梁如繼點點頭,“這事,我也想不明白。宗義,你去悄悄跟上那管家,看他要打什麽壞主意。咱們到那邊看看沈家的米船到底有什麽吸引人的地方。”
幾人於是隨著俞仁迴到運河邊的小碼頭。
果然看到運河邊新停了幾條船,船上裝的一袋一袋的,應該都是米。岸上排起了長長的兩隊。俞仁看到一個人背著一小袋米正從前麵走過來,便迎上去。
“這位小哥,有個事想向您打聽一下。”
那人跟俞仁年歲差不多,隻是臉色有些蒼白,顯出明顯的營養不良的樣子。見俞仁向他問話,便停了下來。
“為什麽你們一聽這沈家的米船來了,便都跟來了。這沈家的米賣的格外便宜嗎?”
那人搖了搖頭,“沒有。沈家米船上的米價向來是隨行就市,到了哪裏,便與哪裏的米價相一致。不會貴,也不會便宜。”
“那你們怎麽還這樣爭著到沈家來買?”俞仁更加奇怪了。
“因為沈家賣的米那是貨真價實的,稱上沒有出入,米裏也不摻沙子。不像那鎮上錢老板的米鋪。錢家賣的米,不僅稱上要扣你的,買迴家,必須還要經過篩淘才能吃。這一篩淘過後,你的米至少又減了三成。
所以,大家都不想去錢家的米鋪裏買米。可是又沒辦法,全鎮就這麽一家米鋪。”
俞仁終於明白了是怎麽迴事。“那,你們為什麽不去告那錢老板。他這樣子賣米,官府就不管嗎?”
那人聽了這話,就好像是聽到一件從來沒有聽到過的新聞,忍不住笑起來。“小公子真會說笑,天下米鋪哪一家不是這樣?隻是在平常年月裏,他們沒做的這麽過份罷了。像沈家這樣公平買賣的商家,小人長這麽大,還是頭一次看見。聽說沈家當家的是一位公子,大家都說,這沈家的小公子一定是菩薩轉世,專門來救我們的。”
說著,那人背起米袋走了,一麵走,還一麵說,“好人有好報啊!好人……”
俞仁靜靜的看著那人的背影,忍不住出發一聲感歎。在這個時代生存,如果你沒有足夠強的實力,真是可怕啊!連吃飯都買不到正常的米。
看著前來排隊的人一個個滿心歡喜的背著米袋走了。俞仁突然很想看看這個好心的沈家少公子長的什麽樣兒。於是,他向前走了走。
俞仁剛走到米船邊,便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船邊。
“你們動作快些,咱們今天賣完米還要趕迴去呢!我聽少夫人說,咱們少爺最近可能要從京裏迴來了。”
俞仁聽了這話,終於忍不住叫起來,“曹安!”
那人聽到叫聲,忙迴過頭。果然正是被俞仁委以重任,負責沈家生意的曹安。
“少爺!”曹安見到俞仁,歡喜的一把拋下手中的活兒,向他跑過來。
那些本在排隊的人們,聽說這人正是沈家的少公子,都忍不住轉過頭來,向俞仁行注目禮。一直以來,沈家的少公子都隻是個傳說中的人物,他的米船近一年來,惠及山東運河一帶的許多地方的百姓,可是從來就沒有誰親眼看到過這位少公子倒底是個什麽樣子,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
今天,這些人終於有幸可以親眼目睹他的風采。他們很激動。群眾一激動,這後果往往就會很可怕。這些等在船前,排著隊準備買米的人也還罷了。
那不太遠的地方還有一群更多的人,這些人基本都是衣著襤褸,有老人也有孩子。聽說俞仁就是沈家的少公子,這些人一下子全都跑了過來,將他圍在當中,人數不下五百。
梁如繼幾人突然看到這個場麵,都嚇了一大跳,趕緊抽出刀劍,將俞仁護在當中,一副戒備模樣。
俞仁起初被這些人突然圍住,也是嚇了一跳。可是他很快鎮定下來。因為他發現,這些人圍住他,並沒什麽惡意。
就在俞仁不明白這些人圍住他,是什麽用意時,一名老人突然向他跪了下來。“沈相公,都說您是菩薩心腸,您救救我這倆個小孫子吧!求您把他們帶走吧!
今年田裏收成太差,他爹媽已連自己都養不活,哪裏還有餘糧來養他們。我老漢隻好帶著他們出來乞討。可是遇到這種天下大旱的年份,到處都是乞討的人,我老漢也實在是沒了辦法。
我老漢已經活了五十多年,死了也不可惜。隻可惜了這兩個孩子,他們都還不到五歲啊!求求您行行好,收留下他們,等過三五年,他們長大些了,便可以給您幹活了。不然跟著我,他們也隻有餓死這一條路了。”
俞仁看了看眼前的這個老人。他穿著一件已經破的幾乎不能遮體的衣服,臉色焦黃,頭上的頭發白了大半,像一堆亂草一樣。站在他身後的是兩個三四歲的孩子。老漢說著,一麵趕緊讓兩個孩子也一起給俞仁跪下來。
看到這一幕,俞仁的心顫抖起來。雖然小時候也曾聽父輩、祖輩們講述***的情景。可是,當他親身經曆時,卻又完全是另外一種心情。
俞仁含著淚走上前,輕輕將老漢扶起來,然後將兩個孩子摟在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