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嚇的不行,隻好連夜收拾東西,帶著老婆逃了出來。
結果,這一逃,便逃到了蘇州府。到了這裏,我老婆生了一場病,我隻好暫時在此安頓下來。可是老婆這一病,把我們僅有的幾兩銀子也都給花光了。沒辦法下,我聽說汪先生是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我於是便恬著臉來試試。
方才小相公突然讓我畫圖,又要讓我解釋,我以為您也是跟他們一樣,是要殺我的。所以,我便嚇的趕緊跑了。”
俞仁聽到這裏,不由的想笑,可又為這個顏佩韋的命運悲歎。這是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啊!一個有著驚天發明的人,得到的社會迴報卻是背井離鄉、流浪異鄉。這又怎麽能不讓人扼腕歎息。
聽到了這裏,俞仁也終於相信了顏佩韋的話,相信他真的造出了蒸汽機。如今細想想,中國人在這個時期造出蒸汽的可能還是很大的。首先,與此同時期的宋應星編寫的天工開物上,便已經有了許多由水流推動的非人力的織機等一類的機器。
那麽,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由於手工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開始漸漸的意識到,需要一種來代替人或騾馬的動力。
其次,一台簡易的蒸汽機,並不是那麽的難造,技術難度並不是很大。
但是,所以會沒有被人們所推廣,大概跟那個時期的曆史大局有關。因為明末清初經曆了滿人入關,前後經曆了數十年的戰爭。東南半壁雖然較全國的遼東與山東、河北而言,受創較小,但是至少也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而餘下來的人們,因為戰爭的威脅,他們、僅僅是但救活命,至於什麽發展,自然也就無從談起。這就造成了中國經濟與科技一下子倒退了數百年。這大概也就是近代中國一直落後於西方的根本原因了。
俞仁將思緒拉到眼前,顏佩韋說完,帶著幾分不安的看著俞仁。
俞仁輕歎了口氣,“顏先生,真是委屈你了。你的發明,對我們這個世界是將會有大用的。他們這樣子的待你,實在是太不應該,太不應該了。”
說完,俞仁向趙蕊道,“蕊蕊。顏先生的事情,我就托付給你了。你給我擬一個方案,我要把顏先生研製出的這種蒸汽織機向眾人推廣。此外,你另撥一筆款子,交由顏先生自由支配,讓顏先生繼續研究這個蒸汽車。我少,這筆款起馬也不能少於五百兩。而且還得給顏先生準備地方、準備助手。
我相信,這個東西不僅僅可以推動織機,它還可以推動更多的東西。不久的將來,它將會徹底的改變我們的生活。”
趙蕊趕緊點頭,還從懷裏掏出一個小折子,然後又拿出一支精致的小筆在上麵寫起來。
這支筆是俞仁專門為趙蕊設計的,也就是類似於現代的鋼筆,是為了讓趙蕊記寫方便用的。
顏佩韋沒想到俞仁會如此重視他。他也是大為激動,連眼淚都在眼眶裏打轉了。但他還是極力的控製著情素。
他向俞仁深施一禮。“先生對我的再造之恩,我顏佩韋終生不敢忘。隻是不知道先生想讓我把這蒸汽機裝到什麽東西上去?”
“馬車。”俞仁迴答的非常簡潔。我要把它裝在馬車上,讓它可以代替騾馬。”
“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那咱們創造的價值就遠不隻五百兩了,就是五千、五萬兩也還要遠遠的超過。”
顏佩韋拍著胸脯保證道,“先生的話我記住了。隻要我顏佩韋還有一口氣在,必會全力以赴,達成先生的心願。”
俞仁點點頭,向趙蕊道,“顏先生這裏的事情,蕊蕊就托你安排一下了。你先拿一百兩銀子給顏先生。這是我方才答應顏先生的。後麵的事情,你務必要給我安排妥當。我進去看看你表哥可還有什麽事情。”
說完,俞仁向顏佩韋點點頭,便進裏屋去了。他其實也很想早些知道朝廷有沒有什麽新動向。可是突然在這兒遇到顏佩韋這個自造出蒸汽車的人才,他又不願輕易放過了。
汪文言正與他娘子交待著什麽。見到俞仁進來,便忙給他讓坐。在汪文言的眼裏,俞仁就跟他自家人一樣,所以並不忌諱。
“你總算來了,趕緊去準備一下,馬上隨我進京。”
俞仁倒是嚇了一跳。“幹嘛?”
【兌現暴更周的承諾,今天加更一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 首次進京
汪文言看了俞仁一眼,“你這麽聰明的人,怎麽有時候又這麽糊塗。新帝登基已近月餘了,東林黨內的要員幾乎全部都被征入了朝中,擔當重任。你雖然被革除了功名。可是那也是被人陷害,受浙黨的那些崽子的嫉妒。此時皇上初登基便重用我們東林人,打壓其他三黨,這不正是你翻案的最好機會嘛!”
俞仁被革除功名已有一年多,內心裏其實早已淡了。可是此時被汪文言一提,不由的又有些心熱起來。雖然他明知自己沒有機會通過科試之路而步入仕途,但對那件影響他至深的陷害案,他卻始終不能忘懷。
因為正是這一件事,讓他的老爹最終鬱鬱而終,早早的離開了人世。說的嚴重此,俞仁與這位陷害自己的人其實是有著殺父之仇的。因此,汪文言一說,俞仁馬上便心熱了。在內心裏,他在意的,並不是能不能重新拿迴他秀才的功名,而是要為他老爹翻案。
“那,那我要準備些什麽嗎?”
這時候,趙蕊也走了進來。
汪文言看了趙蕊一眼,“你什麽也不用準備。蕊蕊去內間與你表嫂幫著我收拾些東西,我叫人去客棧把你們的行李取來。也不用送到我家了,直接送到碼頭便好。我已經定下了一條快船,日夜不停的話,大概七天內便可到京。
咱們先去碼頭,蕊蕊收拾好行李便與你表嫂馬上來。”
說完,汪文言便帶著俞仁向碼頭趕。他們才上船不一會兒,便已經有一位腳夫把他們的行李送上了船,接著,汪府的一名家丁也送來了俞仁與趙蕊放在客棧的行李。
一待趙蕊上船,汪文言便馬上命令開船。
趙蕊有些意外,“表哥去京裏不帶表嫂去嗎?”
“咱們這一趟要趕時間,就先不帶她了。再說,家裏也還有些事情需要她處理一下。待我到了京裏,再派人迴來接她吧!”
此時船已駛入運河,汪文言也便稍稍的安下心來。
“你可知道皇上征召你爹進京的事情?”汪文言問趙蕊。
“前幾天剛剛聽說了,我這陣子一直都在鬆江,父親是從老家去的,我也不知道。後來家裏派了個家人送信來我才知道的。
汪文言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不無幾分得意的道,“我聽內府的王公公說,這一次,皇上必定會大用你爹。咱們東林黨也將迎來一次新的鼎盛,到時候,你爹隻怕還要入閣輔政呢!”
三人在船上,邊走邊聊,俞仁才知道,汪文言這一次迴蘇州,是為皇上身邊的一個叫王安的太監辦一件機秘的私事。
而這位王安,便是新帝身邊最信認的太監,與新帝風雨相依了幾十年,早在新帝未被冊封為太子之前,便跟隨在他的身邊。
提到太監,俞仁突然想到一個人。他忙問汪文言,“宮中是不是有一個叫魏忠賢的太監?”
“魏忠賢?”汪文言想了想,搖了搖頭。
“好像沒有。是先帝時的舊人嗎?”
俞仁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隻是聽說有這麽一個太監極其陰毒、狠辣。我是想提想汪兄,對他要小心。”
汪文言搖了搖頭,“我倒沒聽過這個名字,應該不是什麽大角色。”
俞仁見汪文言說沒聽說過這人,他便不好再說什麽了。誰讓他曆史沒有學好呢!他雖然確切的知道魏忠賢是個極惡的大太監,卻不知道他的輝煌是在具體哪個時候。
他隻記得這位魏公公輔佐的是似乎是一位年齡並不太大的年輕皇帝,而且十分喜愛木匠,而這位新帝按汪文言的話說,他應該有四十上下。似乎並不是。那麽,也就是說這位魏公公應該不是這個時期的人。俞仁於是又放下心來。
三人的船一直走了七八天,終於到了京城。
剛一到汪文言在京裏新置的家,便有家人向汪文言報告。“老爺,楊先生不久前剛剛來過了。”
汪文言一麵換衣一麵問,“可有交待是什麽事?”
“沒有。楊先生見老爺未歸,便又走了。不過,我聽別人說,好像是楊先生這一次闖了不小的禍事,把皇上都給得罪了。大概是想來找老爺您想辦法的吧!”
汪文言搖了搖頭,“這你就想錯了。楊漣是什麽人,我還不了解嗎?他有事是絕對不會來找我討主意的,他辦事的手段雖然未必有我多,可是他這人一旦認準了的事情,就是九頭牛也拉不迴來。
如果真是如你所言,他這一次是得罪了皇上,那也必是他為國考慮說話太直,絕對不會是因為他的私事。咱們這個皇上雖然才登基未久,可他是個明白人。我想,就算是楊漣說話太直,他也未必便會處罰他。君明則臣直嘛!”
說完,汪文言還特意扭頭問了站在一旁的趙蕊一句。“蕊蕊我說的對吧!你這個公公的脾氣是不是這樣?”
趙蕊突然聽到汪文言這句話,臉色一下變的極難看。她抬頭看了一眼俞仁,似乎想要說話,卻最終沒有說出來,隻是緊咬著雙唇。
汪文言一見趙蕊的這個表情,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什麽,忙重重的拍了一下腦袋。“啊!對不起,對不起蕊蕊。我真不是有心的。不過,其實俞兄弟也不是那麽小氣的人。你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你雖然跟楊舉成了親,可是卻從來沒有同過房。而且你公公楊漣在楊舉死後便曾公開講過,說,雖然他兒子死了,但是他會把你當作他女兒一般看待。如果你今後有了好的歸宿,他是絕對不會阻攔的。”
趙蕊看了俞仁一眼,低聲道,“他,剛剛成親了。”
汪文言“啊”了聲,他因這次迴去的匆忙,在船上時,就光顧著談論國事了,倒還不知道俞仁已經成親了。不過,汪文言必竟是久混江湖的人,這種尷尬的局麵也見的不止一次了。見俞仁不語,便忙幫他開脫道,“噢!男人嘛!有個三妻四妾也是正常不過的事,何況是俞兄弟這要文采風流的輕年才俊。正常正常。”
俞仁仍不說話,一直以來,他都沒有把跟李瑩成親的事情告訴趙蕊,倒是不他不想告訴她,而是實在不知道要如何開口。但是,他也沒有刻意封鎖消息,或是向趙蕊隱瞞,隻是趙蕊也一直都沒有問他這事。
李瑩與俞仁迴國後,便暫時住在俞仁的舅舅家裏。沈明航如今的病情比之去年又好了不少,但是思維反映還是比較的慢。所以,家裏的事務他也還是從不插手,隻每天過他的逍遙日子。
李瑩一進沈府,自然沈家合府上下也就都知道了這事,趙蕊也是在沈府呆過的,而且跟很多下人們混的不錯。自然便有人把李瑩的事情告訴她。趙蕊早知道這一天早晚都是會到來的,可是當她得知俞仁與李瑩真的成親後,她還是控製不住內心的傷感。
但她是個情緒內斂型的女人,雖然心裏有事,卻並不怎麽表現在臉上。俞仁來找她,讓她幫著打聽朝廷局勢,她依然盡心盡力的幫忙。隻是兩人獨處中,自然的表露出與俞仁不再似從前那般親昵了。
俞仁自然也知道是為什麽事。可是,他的內心也很矛盾。他現在已經跟李瑩成親了,雖然內心裏,他確實也很喜歡趙蕊,可是他又覺得這樣對不起李瑩。所以,當他麵對趙蕊的冷落時,他卻選擇了不漠視。有時他甚至希望趙蕊就這麽一直對他冷淡下去,如此,他反而正好不必再為給她一個交待而煩惱。
可是,問題最終還是避不過去的。如今,趙蕊終於把問題提到了台麵上,他再也不能迴避了。
“我跟瑩兒認識在先,我們也是早有婚約的。我不能負她。”俞仁道。
趙蕊原本要走,聽到俞仁這話,又止住了腳步,“我幾時說要讓你負她了。我隻是為……,我……”
第二百二十章 楊漣托孤
說到這兒,趙蕊不知道要如何開口。她雖然成過一次親,必竟沒有圓過房,這臉皮還是跟姑娘時一般的薄。她的心裏是想問俞仁幾時娶她過門。可是,這話放在她自己嘴裏,又是萬萬問不出口的。氣的趙蕊一轉身,走了。
趙蕊剛一轉身,便見一個人匆匆走了進來,兩人差點撞了個滿懷。
趙蕊一抬頭,卻原來正是她現在名份上的公公楊漣。趙蕊趕緊後退,站到一旁,再不敢走了。
“楊兄怎麽有空到我這兒來了?”汪文言一見楊漣來了,忙迎了上去。
楊漣看了一眼俞仁,沒有說話。
汪文言會意,忙給楊漣介紹。“這位便是當初在杭州城裏,為我人東林黨人爭了大麵子的俞仁,說起來,他跟令郎也算是至交了。”
俞仁聽說這個楊漣居然便是楊舉的父親,倒也十分意外,忙向楊漣施了一禮。“世伯好。”
楊漣聽說是俞仁,知道不是外人,也便放下心來。他這次確實有急事來找汪文言,也便無心與俞仁虛套,隻向俞仁點了下頭,便轉向汪文言道,“汪兄可聽說皇上的事情了吧?”
汪文言搖了搖頭,“我剛迴京裏,不知皇宮裏發生了什麽事情?”
楊漣說到這兒,大搖其頭,向趙蕊看了一眼道,“蕊兒,你先出去一下。”
趙蕊答應一聲,退了出去。楊漣這才向汪文言道,後宮給皇上新送了八位美女,皇上連日來又勤於政務,不數日,便身體大虧。如今已是臥病在床了。這也還罷了,偏偏他又相信那些太監。
那個崔文升,你聽說過的吧!他原是鄭貴妃身邊的人,如今是皇上身邊的秉筆太監。皇上生病以後,這個崔文升給皇上開了一副藥,皇上於是還真吃了。結果,這一味藥卻是一劑瀉藥,而且量還非常的大。
皇上吃了這藥,一日出拱數十次,如今更加起不來了。
我前日上了個折子,指斥皇上不該如此的不愛惜身體,不該信認這些太監們。今兒個上午,聽宮裏傳出來話,說是讓我午後跟劉首輔、周大人、張國公等一起進宮。
皇上這次召的都是內閣要員和一二品的各部要員,我一個七品給事中夾在他們當中,這事太不正常了。我估摸著,皇上定是看了我的折子生氣了,要治我的罪。此一去,隻怕是兇多吉少。我因此特來找你。希望我死以後,你要多多提醒劉大人、周大人、孫大人他們,要多多注意宮裏的這些太監們。
這些太監們天天都是圍在皇上身邊轉的人,萬一有一兩個居心叵測的,那後果是很可怕的。這些太監從前大多都是鄭氏的人,要防止有那冥頑不靈之徒。雖然皇上已經登了基,可那個女人還是沒有死心的,她還想讓她的兒子福王即位。
以我推想,她一定是在想,隻要皇上一倒,皇長子還小,要對付他更是簡單。如此一來,他兒子福王也便離皇位很近了。
幾位大人都是正人君子,雖不可欺之以方,卻可以欺之以圓。我們東林人中,隻有你跟黃兄還算是明白人。你們千萬要小心這些太監們對皇上使陰招。我走以後,你要與王安公公多多走動,多通消息。要時時提醒王公公,看好皇上身邊的這些太監們,發現誰有一點問題,一定要馬上清除。
對付這些太監,一定不能仁慈,發現了問題,就要動用東廠、錦衣衛的力量,把這些人連根拔除。
當今聖上是位仁愛之君,隻要眾位大人善加輔佐,大明中興的機會還是有。而你最重要的便是提防各方對皇上對我們東林人使陰招、下絆子,這些手段是各位大人們所不擅長的。他們都是有德君子,不屑於使這些手段。可是政壇上的事情,又往往無可迴避的會有這些陰招、損招。”
汪文言一直靜靜的聽了楊漣說完,他知道。楊漣這是在向他交待後事了。
“楊兄放心好了。雖然楊兄上書指斥皇上。但是當今聖上仍是一位賢明君主,皇上一定會體諒你的為國為民的一片忠心,不會重責你的。”
楊漣歎了口氣。“所謂聖意難測啊!我不得不早做準備。萬一我死了,你千萬要記得我今天跟你說過的話。”
汪文言見楊漣這樣講,便不好再說什麽了,於是道,“你放心好了。你的話我都記在心裏了。
不過,你的家事就沒有什麽要交待的嗎?萬一楊兄有什麽不測,家中可有什麽事情需要小弟代辦的?”
楊漣搖了搖頭,“內子早於數年前便離我而去了,犬子又與去年過世。家裏已經沒有什麽可交待的事情了。”
楊漣的話剛說完,突然看到站在一旁的俞仁,像是想起了什麽。
結果,這一逃,便逃到了蘇州府。到了這裏,我老婆生了一場病,我隻好暫時在此安頓下來。可是老婆這一病,把我們僅有的幾兩銀子也都給花光了。沒辦法下,我聽說汪先生是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我於是便恬著臉來試試。
方才小相公突然讓我畫圖,又要讓我解釋,我以為您也是跟他們一樣,是要殺我的。所以,我便嚇的趕緊跑了。”
俞仁聽到這裏,不由的想笑,可又為這個顏佩韋的命運悲歎。這是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啊!一個有著驚天發明的人,得到的社會迴報卻是背井離鄉、流浪異鄉。這又怎麽能不讓人扼腕歎息。
聽到了這裏,俞仁也終於相信了顏佩韋的話,相信他真的造出了蒸汽機。如今細想想,中國人在這個時期造出蒸汽的可能還是很大的。首先,與此同時期的宋應星編寫的天工開物上,便已經有了許多由水流推動的非人力的織機等一類的機器。
那麽,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由於手工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開始漸漸的意識到,需要一種來代替人或騾馬的動力。
其次,一台簡易的蒸汽機,並不是那麽的難造,技術難度並不是很大。
但是,所以會沒有被人們所推廣,大概跟那個時期的曆史大局有關。因為明末清初經曆了滿人入關,前後經曆了數十年的戰爭。東南半壁雖然較全國的遼東與山東、河北而言,受創較小,但是至少也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而餘下來的人們,因為戰爭的威脅,他們、僅僅是但救活命,至於什麽發展,自然也就無從談起。這就造成了中國經濟與科技一下子倒退了數百年。這大概也就是近代中國一直落後於西方的根本原因了。
俞仁將思緒拉到眼前,顏佩韋說完,帶著幾分不安的看著俞仁。
俞仁輕歎了口氣,“顏先生,真是委屈你了。你的發明,對我們這個世界是將會有大用的。他們這樣子的待你,實在是太不應該,太不應該了。”
說完,俞仁向趙蕊道,“蕊蕊。顏先生的事情,我就托付給你了。你給我擬一個方案,我要把顏先生研製出的這種蒸汽織機向眾人推廣。此外,你另撥一筆款子,交由顏先生自由支配,讓顏先生繼續研究這個蒸汽車。我少,這筆款起馬也不能少於五百兩。而且還得給顏先生準備地方、準備助手。
我相信,這個東西不僅僅可以推動織機,它還可以推動更多的東西。不久的將來,它將會徹底的改變我們的生活。”
趙蕊趕緊點頭,還從懷裏掏出一個小折子,然後又拿出一支精致的小筆在上麵寫起來。
這支筆是俞仁專門為趙蕊設計的,也就是類似於現代的鋼筆,是為了讓趙蕊記寫方便用的。
顏佩韋沒想到俞仁會如此重視他。他也是大為激動,連眼淚都在眼眶裏打轉了。但他還是極力的控製著情素。
他向俞仁深施一禮。“先生對我的再造之恩,我顏佩韋終生不敢忘。隻是不知道先生想讓我把這蒸汽機裝到什麽東西上去?”
“馬車。”俞仁迴答的非常簡潔。我要把它裝在馬車上,讓它可以代替騾馬。”
“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那咱們創造的價值就遠不隻五百兩了,就是五千、五萬兩也還要遠遠的超過。”
顏佩韋拍著胸脯保證道,“先生的話我記住了。隻要我顏佩韋還有一口氣在,必會全力以赴,達成先生的心願。”
俞仁點點頭,向趙蕊道,“顏先生這裏的事情,蕊蕊就托你安排一下了。你先拿一百兩銀子給顏先生。這是我方才答應顏先生的。後麵的事情,你務必要給我安排妥當。我進去看看你表哥可還有什麽事情。”
說完,俞仁向顏佩韋點點頭,便進裏屋去了。他其實也很想早些知道朝廷有沒有什麽新動向。可是突然在這兒遇到顏佩韋這個自造出蒸汽車的人才,他又不願輕易放過了。
汪文言正與他娘子交待著什麽。見到俞仁進來,便忙給他讓坐。在汪文言的眼裏,俞仁就跟他自家人一樣,所以並不忌諱。
“你總算來了,趕緊去準備一下,馬上隨我進京。”
俞仁倒是嚇了一跳。“幹嘛?”
【兌現暴更周的承諾,今天加更一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 首次進京
汪文言看了俞仁一眼,“你這麽聰明的人,怎麽有時候又這麽糊塗。新帝登基已近月餘了,東林黨內的要員幾乎全部都被征入了朝中,擔當重任。你雖然被革除了功名。可是那也是被人陷害,受浙黨的那些崽子的嫉妒。此時皇上初登基便重用我們東林人,打壓其他三黨,這不正是你翻案的最好機會嘛!”
俞仁被革除功名已有一年多,內心裏其實早已淡了。可是此時被汪文言一提,不由的又有些心熱起來。雖然他明知自己沒有機會通過科試之路而步入仕途,但對那件影響他至深的陷害案,他卻始終不能忘懷。
因為正是這一件事,讓他的老爹最終鬱鬱而終,早早的離開了人世。說的嚴重此,俞仁與這位陷害自己的人其實是有著殺父之仇的。因此,汪文言一說,俞仁馬上便心熱了。在內心裏,他在意的,並不是能不能重新拿迴他秀才的功名,而是要為他老爹翻案。
“那,那我要準備些什麽嗎?”
這時候,趙蕊也走了進來。
汪文言看了趙蕊一眼,“你什麽也不用準備。蕊蕊去內間與你表嫂幫著我收拾些東西,我叫人去客棧把你們的行李取來。也不用送到我家了,直接送到碼頭便好。我已經定下了一條快船,日夜不停的話,大概七天內便可到京。
咱們先去碼頭,蕊蕊收拾好行李便與你表嫂馬上來。”
說完,汪文言便帶著俞仁向碼頭趕。他們才上船不一會兒,便已經有一位腳夫把他們的行李送上了船,接著,汪府的一名家丁也送來了俞仁與趙蕊放在客棧的行李。
一待趙蕊上船,汪文言便馬上命令開船。
趙蕊有些意外,“表哥去京裏不帶表嫂去嗎?”
“咱們這一趟要趕時間,就先不帶她了。再說,家裏也還有些事情需要她處理一下。待我到了京裏,再派人迴來接她吧!”
此時船已駛入運河,汪文言也便稍稍的安下心來。
“你可知道皇上征召你爹進京的事情?”汪文言問趙蕊。
“前幾天剛剛聽說了,我這陣子一直都在鬆江,父親是從老家去的,我也不知道。後來家裏派了個家人送信來我才知道的。
汪文言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不無幾分得意的道,“我聽內府的王公公說,這一次,皇上必定會大用你爹。咱們東林黨也將迎來一次新的鼎盛,到時候,你爹隻怕還要入閣輔政呢!”
三人在船上,邊走邊聊,俞仁才知道,汪文言這一次迴蘇州,是為皇上身邊的一個叫王安的太監辦一件機秘的私事。
而這位王安,便是新帝身邊最信認的太監,與新帝風雨相依了幾十年,早在新帝未被冊封為太子之前,便跟隨在他的身邊。
提到太監,俞仁突然想到一個人。他忙問汪文言,“宮中是不是有一個叫魏忠賢的太監?”
“魏忠賢?”汪文言想了想,搖了搖頭。
“好像沒有。是先帝時的舊人嗎?”
俞仁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隻是聽說有這麽一個太監極其陰毒、狠辣。我是想提想汪兄,對他要小心。”
汪文言搖了搖頭,“我倒沒聽過這個名字,應該不是什麽大角色。”
俞仁見汪文言說沒聽說過這人,他便不好再說什麽了。誰讓他曆史沒有學好呢!他雖然確切的知道魏忠賢是個極惡的大太監,卻不知道他的輝煌是在具體哪個時候。
他隻記得這位魏公公輔佐的是似乎是一位年齡並不太大的年輕皇帝,而且十分喜愛木匠,而這位新帝按汪文言的話說,他應該有四十上下。似乎並不是。那麽,也就是說這位魏公公應該不是這個時期的人。俞仁於是又放下心來。
三人的船一直走了七八天,終於到了京城。
剛一到汪文言在京裏新置的家,便有家人向汪文言報告。“老爺,楊先生不久前剛剛來過了。”
汪文言一麵換衣一麵問,“可有交待是什麽事?”
“沒有。楊先生見老爺未歸,便又走了。不過,我聽別人說,好像是楊先生這一次闖了不小的禍事,把皇上都給得罪了。大概是想來找老爺您想辦法的吧!”
汪文言搖了搖頭,“這你就想錯了。楊漣是什麽人,我還不了解嗎?他有事是絕對不會來找我討主意的,他辦事的手段雖然未必有我多,可是他這人一旦認準了的事情,就是九頭牛也拉不迴來。
如果真是如你所言,他這一次是得罪了皇上,那也必是他為國考慮說話太直,絕對不會是因為他的私事。咱們這個皇上雖然才登基未久,可他是個明白人。我想,就算是楊漣說話太直,他也未必便會處罰他。君明則臣直嘛!”
說完,汪文言還特意扭頭問了站在一旁的趙蕊一句。“蕊蕊我說的對吧!你這個公公的脾氣是不是這樣?”
趙蕊突然聽到汪文言這句話,臉色一下變的極難看。她抬頭看了一眼俞仁,似乎想要說話,卻最終沒有說出來,隻是緊咬著雙唇。
汪文言一見趙蕊的這個表情,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什麽,忙重重的拍了一下腦袋。“啊!對不起,對不起蕊蕊。我真不是有心的。不過,其實俞兄弟也不是那麽小氣的人。你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你雖然跟楊舉成了親,可是卻從來沒有同過房。而且你公公楊漣在楊舉死後便曾公開講過,說,雖然他兒子死了,但是他會把你當作他女兒一般看待。如果你今後有了好的歸宿,他是絕對不會阻攔的。”
趙蕊看了俞仁一眼,低聲道,“他,剛剛成親了。”
汪文言“啊”了聲,他因這次迴去的匆忙,在船上時,就光顧著談論國事了,倒還不知道俞仁已經成親了。不過,汪文言必竟是久混江湖的人,這種尷尬的局麵也見的不止一次了。見俞仁不語,便忙幫他開脫道,“噢!男人嘛!有個三妻四妾也是正常不過的事,何況是俞兄弟這要文采風流的輕年才俊。正常正常。”
俞仁仍不說話,一直以來,他都沒有把跟李瑩成親的事情告訴趙蕊,倒是不他不想告訴她,而是實在不知道要如何開口。但是,他也沒有刻意封鎖消息,或是向趙蕊隱瞞,隻是趙蕊也一直都沒有問他這事。
李瑩與俞仁迴國後,便暫時住在俞仁的舅舅家裏。沈明航如今的病情比之去年又好了不少,但是思維反映還是比較的慢。所以,家裏的事務他也還是從不插手,隻每天過他的逍遙日子。
李瑩一進沈府,自然沈家合府上下也就都知道了這事,趙蕊也是在沈府呆過的,而且跟很多下人們混的不錯。自然便有人把李瑩的事情告訴她。趙蕊早知道這一天早晚都是會到來的,可是當她得知俞仁與李瑩真的成親後,她還是控製不住內心的傷感。
但她是個情緒內斂型的女人,雖然心裏有事,卻並不怎麽表現在臉上。俞仁來找她,讓她幫著打聽朝廷局勢,她依然盡心盡力的幫忙。隻是兩人獨處中,自然的表露出與俞仁不再似從前那般親昵了。
俞仁自然也知道是為什麽事。可是,他的內心也很矛盾。他現在已經跟李瑩成親了,雖然內心裏,他確實也很喜歡趙蕊,可是他又覺得這樣對不起李瑩。所以,當他麵對趙蕊的冷落時,他卻選擇了不漠視。有時他甚至希望趙蕊就這麽一直對他冷淡下去,如此,他反而正好不必再為給她一個交待而煩惱。
可是,問題最終還是避不過去的。如今,趙蕊終於把問題提到了台麵上,他再也不能迴避了。
“我跟瑩兒認識在先,我們也是早有婚約的。我不能負她。”俞仁道。
趙蕊原本要走,聽到俞仁這話,又止住了腳步,“我幾時說要讓你負她了。我隻是為……,我……”
第二百二十章 楊漣托孤
說到這兒,趙蕊不知道要如何開口。她雖然成過一次親,必竟沒有圓過房,這臉皮還是跟姑娘時一般的薄。她的心裏是想問俞仁幾時娶她過門。可是,這話放在她自己嘴裏,又是萬萬問不出口的。氣的趙蕊一轉身,走了。
趙蕊剛一轉身,便見一個人匆匆走了進來,兩人差點撞了個滿懷。
趙蕊一抬頭,卻原來正是她現在名份上的公公楊漣。趙蕊趕緊後退,站到一旁,再不敢走了。
“楊兄怎麽有空到我這兒來了?”汪文言一見楊漣來了,忙迎了上去。
楊漣看了一眼俞仁,沒有說話。
汪文言會意,忙給楊漣介紹。“這位便是當初在杭州城裏,為我人東林黨人爭了大麵子的俞仁,說起來,他跟令郎也算是至交了。”
俞仁聽說這個楊漣居然便是楊舉的父親,倒也十分意外,忙向楊漣施了一禮。“世伯好。”
楊漣聽說是俞仁,知道不是外人,也便放下心來。他這次確實有急事來找汪文言,也便無心與俞仁虛套,隻向俞仁點了下頭,便轉向汪文言道,“汪兄可聽說皇上的事情了吧?”
汪文言搖了搖頭,“我剛迴京裏,不知皇宮裏發生了什麽事情?”
楊漣說到這兒,大搖其頭,向趙蕊看了一眼道,“蕊兒,你先出去一下。”
趙蕊答應一聲,退了出去。楊漣這才向汪文言道,後宮給皇上新送了八位美女,皇上連日來又勤於政務,不數日,便身體大虧。如今已是臥病在床了。這也還罷了,偏偏他又相信那些太監。
那個崔文升,你聽說過的吧!他原是鄭貴妃身邊的人,如今是皇上身邊的秉筆太監。皇上生病以後,這個崔文升給皇上開了一副藥,皇上於是還真吃了。結果,這一味藥卻是一劑瀉藥,而且量還非常的大。
皇上吃了這藥,一日出拱數十次,如今更加起不來了。
我前日上了個折子,指斥皇上不該如此的不愛惜身體,不該信認這些太監們。今兒個上午,聽宮裏傳出來話,說是讓我午後跟劉首輔、周大人、張國公等一起進宮。
皇上這次召的都是內閣要員和一二品的各部要員,我一個七品給事中夾在他們當中,這事太不正常了。我估摸著,皇上定是看了我的折子生氣了,要治我的罪。此一去,隻怕是兇多吉少。我因此特來找你。希望我死以後,你要多多提醒劉大人、周大人、孫大人他們,要多多注意宮裏的這些太監們。
這些太監們天天都是圍在皇上身邊轉的人,萬一有一兩個居心叵測的,那後果是很可怕的。這些太監從前大多都是鄭氏的人,要防止有那冥頑不靈之徒。雖然皇上已經登了基,可那個女人還是沒有死心的,她還想讓她的兒子福王即位。
以我推想,她一定是在想,隻要皇上一倒,皇長子還小,要對付他更是簡單。如此一來,他兒子福王也便離皇位很近了。
幾位大人都是正人君子,雖不可欺之以方,卻可以欺之以圓。我們東林人中,隻有你跟黃兄還算是明白人。你們千萬要小心這些太監們對皇上使陰招。我走以後,你要與王安公公多多走動,多通消息。要時時提醒王公公,看好皇上身邊的這些太監們,發現誰有一點問題,一定要馬上清除。
對付這些太監,一定不能仁慈,發現了問題,就要動用東廠、錦衣衛的力量,把這些人連根拔除。
當今聖上是位仁愛之君,隻要眾位大人善加輔佐,大明中興的機會還是有。而你最重要的便是提防各方對皇上對我們東林人使陰招、下絆子,這些手段是各位大人們所不擅長的。他們都是有德君子,不屑於使這些手段。可是政壇上的事情,又往往無可迴避的會有這些陰招、損招。”
汪文言一直靜靜的聽了楊漣說完,他知道。楊漣這是在向他交待後事了。
“楊兄放心好了。雖然楊兄上書指斥皇上。但是當今聖上仍是一位賢明君主,皇上一定會體諒你的為國為民的一片忠心,不會重責你的。”
楊漣歎了口氣。“所謂聖意難測啊!我不得不早做準備。萬一我死了,你千萬要記得我今天跟你說過的話。”
汪文言見楊漣這樣講,便不好再說什麽了,於是道,“你放心好了。你的話我都記在心裏了。
不過,你的家事就沒有什麽要交待的嗎?萬一楊兄有什麽不測,家中可有什麽事情需要小弟代辦的?”
楊漣搖了搖頭,“內子早於數年前便離我而去了,犬子又與去年過世。家裏已經沒有什麽可交待的事情了。”
楊漣的話剛說完,突然看到站在一旁的俞仁,像是想起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