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見此,忙都讓道,許多人遠遠的跟隨著這一夥捕快,要看熱鬧。
這些捕快當中,領頭的是一位四十上下的中年人。鬆江府的人都認識他。他正是鬆江府衙的總捕頭孫慶。
孫慶領著這一班人,氣勢洶洶的來到正陽街俞氏錢莊總號門前,然後一揮手便把這兒給圍住了。孫慶則帶著五六名手下,威風凜凜的進了鋪子。
在遠處圍觀的人們便議論開了。
“這孫老虎居然親自出動,看來俞小相公這一次要吃虧了。”
“我看這俞小相公前幾天的那話不過是句大話罷了。他就是再有本事,也還是小民,又怎麽可能鬥的過知府大人呢!”
“我看也是,你沒見孫老虎今兒個帶了這麽多人來嗎?這孫老虎最是會欺軟怕硬的家夥,要是俞小相公真有什麽大後台,這孫老虎又哪敢如此的囂張。”
“唉!可惜這俞小相公少年英才,隻怕再難闖的過這一關了!”
“咱們以後再也沒有這麽好用的紙鈔使了。你們還真別說,現在用慣了紙鈔,突然又讓咱們用迴銀子,還真是很不習慣。這笨重的東西帶在身上,實在不方便。可惜,這樣的好日子以後不再有了!
聽說對麵徐三少也新開了一家錢莊,也有印錢鈔,不知道怎麽樣”
“你是說徐三少開的那個徐氏錢莊嗎?我換過。他們家的紙鈔不僅質量差,很容易壞,而且還有一項更重要的缺點。你去換紙鈔時,他們店裏的夥計都很熱情,待到你拿紙鈔去換銀子,他們就一下子變了臉,像是你前世欠了他們多少錢似的,還要想盡辦法的克扣些不給你全額。我可再不去了。就算是沒紙鈔用,我也不去了。”
人群當中,說什麽的都有。但是眾人都一致的認定,這一次俞仁必是要關門了。
可是,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是。一向兇狠的孫老虎,這一次卻是鼻青臉腫的被人給打了出來。一名長的活似李逵的大漢一手提著孫老虎跨步行到門外,然後將他重重的摔在地上。
“小子,你也不張大了你的狗眼看看。這是什麽地方,也是你撒野的地方嗎?我們家小相公是什麽身份,你也敢對他無禮。迴去告訴你們那姓馬的,就說他要是識相,還可以多做幾年知府,要是不識相,隻怕不用兩個月,便要滾蛋迴家。”
孫慶被大個子這一摔,差點摔斷了骨頭,可是他卻不敢吭聲。隻是默默的爬起來,然後向同來的手下揮一揮手,便灰溜溜的走了。
這一出大大超出了眾人的意外。於是,大家對俞仁的信心又增加了幾分。不過,他們也很清楚。這孫慶不過是馬知府的一個馬前卒。俞仁可以搞的定孫慶,不一定能夠搞的定馬知府。既然打了孫慶,這馬知府很快也就要來了。
果然,不一會兒,便見馬知府又帶著一堆的衙役,往這邊來了。
馬居仁必竟是知府,與孫慶是不同的。他來到錢莊門口,從容的下了轎子,然後隻帶了兩名隨從便走了進去。
馬居仁進了錢莊,見錢莊裏,此時早已沒有了客人,連掌櫃夥計也不見一個,隻有正堂當中坐著一人。此人二十上下,相貌俊朗。雖然隻是個弱冠之年的年輕人,可他的眼光卻沉穩老辣,見到他知府的排場也一點不為所動。
馬居仁看到這人的眼睛,心便跟著跳了一下,知道今天這事隻怕不好辦。方才孫慶迴來,馬居仁見他被人打的鼻青臉腫,便問他是怎麽迴來。孫慶隻說還沒見到正主,便被一個黑大漢給打了一通。然後便裝作受傷很重的樣子,死活也不再出門了。
問了幾名手下,眾人也都與孫慶的說法相同。馬居仁聽後大怒,於是隻親自出馬,帶著人來。他知道,自己剛到鬆江不久,這些衙役們並不怎麽買他的帳。對他往往是陽奉陰違。加之這鬆江府已有十餘年沒有知府了,隻一個焦推官主持大局。
如今他來了,便等於是搶了焦推官的飯碗,至少他再不能當這鬆江府的老大,也就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的肆無忌憚的收錢了。於是,這位焦推官便千方百計的暗中與他為難。而這個孫慶便是焦推官的心腹,所以,馬居仁對他一向也並不怎麽放心。
見到堂中的年輕人,馬居仁拱了拱手。“敢問可是俞當家?”
“不敢當,小人正是俞仁。”俞仁說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不知本府三天前發下的官府文告,俞當家可有收到?”馬居仁一上來也不客氣。
“收到了。”
“既然收到,你卻為何還要明知故犯?”馬居仁佯怒道。
第一百九十四章 貪官醜態
俞仁“嘿嘿”一聲冷笑。“馬大人此言差兒。正所謂,天下的生意天下人做。我開錢莊,那也是向朝廷交過稅、領過許可的。此時大人說讓我關門便關門,這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了吧!”
馬居仁無話可說,便隻能來硬的了。“大膽刁民。你是什麽東西,憑你敢與本府如此說話。來人,先給我把這刁民給綁了。待本府迴衙再於堂上好好審問!”
身後的幾名衙役正要上前拿人,便見後門突然打開,從中走出一個大胖子。
“馬大人好威風啊!”
馬居仁一見此人,早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忙阻止手下拿人。
“原來孫大人也在這裏。不知孫大人幾時來的?怎麽不通知下官一聲。下官也好早做準備。”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蘇鬆稅監孫盛。本來,要按說,孫盛這個稅監的職位,嚴格來講,還算不的是個什麽正經的官,與馬居仁這個正四品的知府是不能比的。可是,這隻是表麵。是人都知道,孫盛的這個稅監雖然看上去沒什麽地位,可是他卻是皇上親命的。
這些太監們,又向是皇上身邊的紅人,莫說是知府,便是熊文燦這樣的巡撫也輕易不敢與他們為難。特別是當今天子,最是信認這些太監們,自萬曆二十八年皇上開始向各省外派礦監稅使後,各省的知府知州不知被這些太監們背後參倒了多少。
馬居仁在官場打混也已是十幾年,自然十分明白這個其中的利害。
孫盛來到馬居仁麵前,先拿了把椅子坐了下來。他這身材,站的久了實在有些吃不消。
“馬大人就不用客氣了。我哪敢讓勞動你馬大人啊!隻盼著大人莫要封我的鋪子,能讓我安安心心的做點小生意,我就謝天謝地了!”
馬居仁聽到這兒,額頭的汗都下來了。
“孫大人說笑了,下、下官哪敢封您老開的鋪子。”
孫盛一瞪眼。“不敢嗎?那你今天來這兒是幹什麽來著?”
“下、下官是聽說方才有人來大人的鋪子裏鬧事,特帶人來為大人助陣的!”馬居仁也是個官場的老油條了,這腦子倒也轉的快。
“不是吧!我怎麽方才好像還聽到大人說要查封我這鋪子呢!而且還提前三天給我們發了公文。”
“那,那隻是一場誤會、誤會。是因為有人向我密告,說這俞氏錢莊暗中勾結奸商,做不法之事。既然這鋪子是您老人家開的,自然不會有這樣的事情。”馬居仁一麵解釋,一麵向身後的師爺使眼色。
那位師爺仍是跟隨馬居仁多年的老人,對馬知府的心思自然明白不過,知道這是他們大人要他向孫盛孫公公行賄。可是,這位師爺卻也無法。因為,他們今天原本是準備來查封俞仁的錢莊的,這位師爺還在心中盤算著,一會兒查封時,不知能進多少好處。卻沒想到這一兩銀子的好處還沒占到,反要先賠上銀子。
這位師爺平常跟隨馬居仁出門,一般身上都要帶些銀子,可今天因為是準備來收銀子的,自然便沒帶。直急的師爺額頭直冒汗。而那邊的馬居仁見師爺遲遲不肯掏銀子出來,也是心中暗急,心道你這家夥平常乖巧的很,怎麽今天到了關鍵時候,卻掉鏈子呢!
兩人正著急間,便聽得門外有人大聲的喊著。“看到了吧!這就是跟我們徐家作對的下場。他俞仁算個什麽東西。封了他的鋪子,這都還是便宜他了。我們徐家,那可是蘇鬆第一大族。想當年,我太爺在世時,那可是做過大明的首輔的,便是當時的皇上,也還要聽幾分我爺爺的話。
知道這位知府大人是誰嗎?那是我姑父。
所以,你們用銀子換我們徐家的紙鈔,那是絕對可以放心的。我們徐家的紙鈔,那比大明的寶鈔都還要保險的多!”
孫盛聽到這話,突然一拍桌子。“什麽人在外麵如此放肆,居然當眾誹謗先皇。馬居仁,他說是你外甥,可是真的。”
馬居仁也早聽到了這話,知道這是徐家老四徐鏡水。馬居仁真是恨的牙都癢癢了,在心中早不知把這徐氏兄弟暗罵了多少迴。如果不是這徐氏兄弟竄唆,他也不會想起跟他們合夥開什麽錢莊,更不會無來由的跑來封這什麽鋪子,也就不會得罪了孫盛。
想到此處,馬居仁不由的怒從心起,他向孫盛一拱身道,“這定是有刁民借下官之名,欺騙鄉民。待我出去看個明白。”
說完,馬居仁怒衝衝的轉身出了門。他一來到外麵,果然見徐家老四正在門外,向那些圍觀的人們,口沫橫飛的吹噓著。
馬居仁二話不說,便向身邊的衙役們吼道,“你們這些不長眼的東西,怎麽看著這刁民在此誹謗先皇,侮損本府聲名?還不快快給我拿下!”
那些衙役本也都是認識徐鏡水的,知道他是馬居仁的外甥,可是被老爺這麽一罵,哪還管的這許多。於是便有四五個衙役衝上去,把徐老四給當場綁了起來。
那徐老四還不識趣,他見馬居仁居然叫人把他拿下。以為是馬居仁看錯了人,於是一麵掙紮,一麵大聲的喊著,“姑父、姑父,是我啊!我是小四啊!您怎麽不讓人去抓那俞仁,反把我抓起來了。”
馬居仁對著徐鏡水道,“誰是你姑父。你莫在此侮損本府的清名。”一麵又向手下喊道,“還不快些把他給我帶下去。”
徐老四偏是個直腸子,他一見馬居仁明明認的自己,卻故意裝作不識,不由的也怒起來,於是大聲罵起來。“好啊!好你個馬居仁,原來你他媽的是個白眼狼。想當年,你落魄到蘇州,窮困潦倒,幾乎淪為街頭乞丐,若不是我爺爺收留你。隻怕你早餓死了。
後來我爺爺又把我姑姑嫁給你,還幫你多方托情,你這才有了今天,沒想到你今天卻忘恩負義起來了!”
馬居仁聽了這話,氣的臉都青了,直向手下大喊,“給把嘴塞起來。打,往死裏打!”
那幾個衙役也嫌這許四少說話口沒遮攔,一個個早嚇的半死了,又見老爺發怒,哪裏還管的了那許多,於是掄起手裏開道的粗木杖便打下去。
徐四少向來嬌生慣養,哪裏受過這罪,一杖下去便趴到了地上,“哎呦”一聲,正要開口再罵,早已被人塞了嘴巴。接著,那些衙役的亂棍便一起一落的打起來,直把他打的隻有進氣沒有出氣了。馬居仁卻仍然絲毫沒有喊停的意思。
這時,從人群是衝出一個人,一把撲到徐四少的身上,大喊著,“你們別打他,要打就打我吧!我弟弟已經快要死了。”一麵又抬頭向馬居仁求情道,“馬大人,舍弟少不更事,方才胡言亂語,辱損了大人的清名。但是望大人看在先人的份上,放舍弟一條小命吧!”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徐三少徐鏡月。
這時候,俞仁跟孫盛他們也都走了出來。
馬居仁聽了徐鏡月的求情,卻不出聲,隻是拿眼去看孫盛。徐鏡月是聰明人,自然看懂了姑父的意思。於是,他膝行到孫盛麵前,向他一麵磕頭,一麵道,“這位大人,舍弟自小便有失心瘋病,方才一定是瘋病發作,才會如此的胡言亂語。還望大人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放過舍弟這一迴吧!”
孫盛卻不為所動,隻是不輕不重的說了一句。“你可知道汙蔑上官是什麽罪嗎?那可是要殺頭的!
不過,這事本與我無關。你就求情也該向馬大人求情,卻怎麽又求到我的頭上來。我是沒意見的,隻要馬大人同意,是放人還是打死,我都不會幹涉。”
馬居仁聽了孫盛的這話,便向那幾個衙役道,“你們幾個,怎麽停下了,給我繼續打,打死為止。”
第一百九十五章 遠方伊人
徐鏡月聽了這話,一把撲到弟弟身上,高聲喊道,“大人,家母年事已高,獨偏愛此子。如果舍弟有個什麽三長兩短,家母萬難承受的起這等打擊。大人便是不念先人之情,還忘看在家母的麵上,饒舍弟一條命吧!”
馬居仁又看了一眼孫盛,見孫盛也正一臉無所謂的樣子看著他,於是把心一橫,咬著牙喊了一聲,“給我拖開了,繼續打。”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慢著!”
眾人尋聲望去,卻原來是一直站在孫盛身邊的俞仁。大家都困惑起來,他們以為俞仁是想要把徐老三也一起拉下水。沒想到俞仁卻道,“馬大人。依我看,這事就算了吧!這徐老四雖然胡言有辱損了大人的清名,大人也已讓人把他打的半死了,算是重重的懲戒了他。
俗話說的好,殺人不過頭點地。當今聖上又向來仁慈,不如放他一條生路吧!”
馬居仁雖然聽俞仁出來求情,可是他卻不敢放。於是又拿眼去看孫盛。
孫盛還是不說話。於是俞仁又把徐三少叫了過來,當著眾人道,“要按說,我本不該給你兄弟求情的。你三少爺幾次陷害我俞仁,甚至差一點讓我舅舅家滿門被抄斬。但是我總覺得大家既是同鄉,冤家宜解不宜結,我便再原諒你一迴,望你好自為之。”
徐鏡月聽了這話,趕緊要給俞仁磕頭,俞仁讓人攔住了。
馬居仁聽到俞仁再次給徐老四求情,便又去看孫盛。
孫盛也不看馬居仁,隻是不陰不陽的道,“既然俞相公都開口了,那馬大人便給個子吧!”一麵說,一麵轉身進了鋪子。
徐三少聽了這話,趕緊又給孫盛磕頭。馬居仁哪裏采他。頭也不迴的便走了。徐三少又要給俞仁磕頭,俞仁忙一把把他拉起來。
“徐三少就莫要跟我客氣啦!我隻盼著三少爺今後少給我製造麻煩便好了。”
徐三少口中連稱不敢。
經了這一場鬧劇,鬆江府裏到俞氏錢莊來存錢的人就更多了,雖然存錢的利錢其實很低,但是大家首先是覺得把銀子放在錢莊裏比放在家裏更安全;又看到這俞氏錢莊的後台,連知府大人都怕他成那個樣子,大家就更放心了。
而徐三少也把自家的錢莊關了門,發誓從此再不與俞仁為敵。
於是,俞仁又與趙蕊在蘇州開了兩家分號。由於到鋪子裏來存銀的人越來越多,俞仁同時開始感受到放銀的壓力。於是,俞仁與趙蕊專門組織了一批生意經驗豐富的老掌櫃,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小組。這些人專門負責尋找客戶放貸。雖然總體以穩健為主,但也偶爾找些高風險的投資,以便獲取高迴報。
而最讓俞仁失望的是,他最想扶持的那些有著科技創新的人,卻始終沒有看到一個。在大明,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商人們隻一味的想著低進高出,讀書人又隻一味的想著科考為官,最有創新可能的便是工匠。可是工匠由於受其傳統思想的束縛與影響,又往往是兒承父業、口口相傳,他們謹守著父輩們的行規與方法,不敢輕易改變。
有少數把手藝傳給外人的,也幾乎無一例外的沿襲著民間的惡習,教徒弟留一手。這使得大明的工匠們在創新方麵發展的很慢。而且,這些工匠即便有什麽新的發明,也往往隻想著怎麽用他來鞏固自己現在的地位,和在自己現在的老板麵前每月我討幾錢銀子,幾乎沒有哪個工匠會想到有了新的發明便找人合作或自己單獨創來。
俞仁特意交待這批專門找人放貸的手下,讓他們多多留心這樣的工匠,可是至今卻沒有發現一人。
俞仁非常失望,於是又想起自己在杭州結識的徐胖子幾人,還有南京的虎子他們。他正準備先迴南京,再到杭州,把徐胖子和孫夢虎這幾個人好好的利用起來。從前,他雖然有心想搞科研,但是卻苦於沒有銀子。
任何一項科研那都不是一天兩天便可以弄成的,也不是幾兩、幾十兩甚至幾百兩銀子便可以搞定的;往往都是動輒上千兩的投入。那時,俞仁是有心無力。如今真正有了錢,他又開始動起這方麵的心思。
於是,他便打算親自去一趟南京和杭州,給他們送些銀子,再幫他們好好規劃規劃。但這時候,一封東洋送來的急信打亂了他全盤的計劃。
這封信是托一個到東洋貶貨的客商帶來的。俞仁一看這信,便急起來。因為此信正是他相思多時的李瑩所寫。
接到這封信,俞仁才知道,李瑩隨父迴到東洋後,便被長期軟禁了起來,不但不能迴國,連信也送不出去。這一次她還是乘著丫環鶯兒出門去看一位親戚的機會,讓他將此信捎了出去,然後又由鶯兒的這位親戚將信轉交給一位來東洋的大明客商。
信上寫道:
家父自上次將我帶迴平戶,便一直限製我的行動,不得隨意出門,也不得再管生意上的事情。此後,又為我引薦了幾位平戶城內的青年才俊,有大明人也有東洋人。
這些捕快當中,領頭的是一位四十上下的中年人。鬆江府的人都認識他。他正是鬆江府衙的總捕頭孫慶。
孫慶領著這一班人,氣勢洶洶的來到正陽街俞氏錢莊總號門前,然後一揮手便把這兒給圍住了。孫慶則帶著五六名手下,威風凜凜的進了鋪子。
在遠處圍觀的人們便議論開了。
“這孫老虎居然親自出動,看來俞小相公這一次要吃虧了。”
“我看這俞小相公前幾天的那話不過是句大話罷了。他就是再有本事,也還是小民,又怎麽可能鬥的過知府大人呢!”
“我看也是,你沒見孫老虎今兒個帶了這麽多人來嗎?這孫老虎最是會欺軟怕硬的家夥,要是俞小相公真有什麽大後台,這孫老虎又哪敢如此的囂張。”
“唉!可惜這俞小相公少年英才,隻怕再難闖的過這一關了!”
“咱們以後再也沒有這麽好用的紙鈔使了。你們還真別說,現在用慣了紙鈔,突然又讓咱們用迴銀子,還真是很不習慣。這笨重的東西帶在身上,實在不方便。可惜,這樣的好日子以後不再有了!
聽說對麵徐三少也新開了一家錢莊,也有印錢鈔,不知道怎麽樣”
“你是說徐三少開的那個徐氏錢莊嗎?我換過。他們家的紙鈔不僅質量差,很容易壞,而且還有一項更重要的缺點。你去換紙鈔時,他們店裏的夥計都很熱情,待到你拿紙鈔去換銀子,他們就一下子變了臉,像是你前世欠了他們多少錢似的,還要想盡辦法的克扣些不給你全額。我可再不去了。就算是沒紙鈔用,我也不去了。”
人群當中,說什麽的都有。但是眾人都一致的認定,這一次俞仁必是要關門了。
可是,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是。一向兇狠的孫老虎,這一次卻是鼻青臉腫的被人給打了出來。一名長的活似李逵的大漢一手提著孫老虎跨步行到門外,然後將他重重的摔在地上。
“小子,你也不張大了你的狗眼看看。這是什麽地方,也是你撒野的地方嗎?我們家小相公是什麽身份,你也敢對他無禮。迴去告訴你們那姓馬的,就說他要是識相,還可以多做幾年知府,要是不識相,隻怕不用兩個月,便要滾蛋迴家。”
孫慶被大個子這一摔,差點摔斷了骨頭,可是他卻不敢吭聲。隻是默默的爬起來,然後向同來的手下揮一揮手,便灰溜溜的走了。
這一出大大超出了眾人的意外。於是,大家對俞仁的信心又增加了幾分。不過,他們也很清楚。這孫慶不過是馬知府的一個馬前卒。俞仁可以搞的定孫慶,不一定能夠搞的定馬知府。既然打了孫慶,這馬知府很快也就要來了。
果然,不一會兒,便見馬知府又帶著一堆的衙役,往這邊來了。
馬居仁必竟是知府,與孫慶是不同的。他來到錢莊門口,從容的下了轎子,然後隻帶了兩名隨從便走了進去。
馬居仁進了錢莊,見錢莊裏,此時早已沒有了客人,連掌櫃夥計也不見一個,隻有正堂當中坐著一人。此人二十上下,相貌俊朗。雖然隻是個弱冠之年的年輕人,可他的眼光卻沉穩老辣,見到他知府的排場也一點不為所動。
馬居仁看到這人的眼睛,心便跟著跳了一下,知道今天這事隻怕不好辦。方才孫慶迴來,馬居仁見他被人打的鼻青臉腫,便問他是怎麽迴來。孫慶隻說還沒見到正主,便被一個黑大漢給打了一通。然後便裝作受傷很重的樣子,死活也不再出門了。
問了幾名手下,眾人也都與孫慶的說法相同。馬居仁聽後大怒,於是隻親自出馬,帶著人來。他知道,自己剛到鬆江不久,這些衙役們並不怎麽買他的帳。對他往往是陽奉陰違。加之這鬆江府已有十餘年沒有知府了,隻一個焦推官主持大局。
如今他來了,便等於是搶了焦推官的飯碗,至少他再不能當這鬆江府的老大,也就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的肆無忌憚的收錢了。於是,這位焦推官便千方百計的暗中與他為難。而這個孫慶便是焦推官的心腹,所以,馬居仁對他一向也並不怎麽放心。
見到堂中的年輕人,馬居仁拱了拱手。“敢問可是俞當家?”
“不敢當,小人正是俞仁。”俞仁說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不知本府三天前發下的官府文告,俞當家可有收到?”馬居仁一上來也不客氣。
“收到了。”
“既然收到,你卻為何還要明知故犯?”馬居仁佯怒道。
第一百九十四章 貪官醜態
俞仁“嘿嘿”一聲冷笑。“馬大人此言差兒。正所謂,天下的生意天下人做。我開錢莊,那也是向朝廷交過稅、領過許可的。此時大人說讓我關門便關門,這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了吧!”
馬居仁無話可說,便隻能來硬的了。“大膽刁民。你是什麽東西,憑你敢與本府如此說話。來人,先給我把這刁民給綁了。待本府迴衙再於堂上好好審問!”
身後的幾名衙役正要上前拿人,便見後門突然打開,從中走出一個大胖子。
“馬大人好威風啊!”
馬居仁一見此人,早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忙阻止手下拿人。
“原來孫大人也在這裏。不知孫大人幾時來的?怎麽不通知下官一聲。下官也好早做準備。”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蘇鬆稅監孫盛。本來,要按說,孫盛這個稅監的職位,嚴格來講,還算不的是個什麽正經的官,與馬居仁這個正四品的知府是不能比的。可是,這隻是表麵。是人都知道,孫盛的這個稅監雖然看上去沒什麽地位,可是他卻是皇上親命的。
這些太監們,又向是皇上身邊的紅人,莫說是知府,便是熊文燦這樣的巡撫也輕易不敢與他們為難。特別是當今天子,最是信認這些太監們,自萬曆二十八年皇上開始向各省外派礦監稅使後,各省的知府知州不知被這些太監們背後參倒了多少。
馬居仁在官場打混也已是十幾年,自然十分明白這個其中的利害。
孫盛來到馬居仁麵前,先拿了把椅子坐了下來。他這身材,站的久了實在有些吃不消。
“馬大人就不用客氣了。我哪敢讓勞動你馬大人啊!隻盼著大人莫要封我的鋪子,能讓我安安心心的做點小生意,我就謝天謝地了!”
馬居仁聽到這兒,額頭的汗都下來了。
“孫大人說笑了,下、下官哪敢封您老開的鋪子。”
孫盛一瞪眼。“不敢嗎?那你今天來這兒是幹什麽來著?”
“下、下官是聽說方才有人來大人的鋪子裏鬧事,特帶人來為大人助陣的!”馬居仁也是個官場的老油條了,這腦子倒也轉的快。
“不是吧!我怎麽方才好像還聽到大人說要查封我這鋪子呢!而且還提前三天給我們發了公文。”
“那,那隻是一場誤會、誤會。是因為有人向我密告,說這俞氏錢莊暗中勾結奸商,做不法之事。既然這鋪子是您老人家開的,自然不會有這樣的事情。”馬居仁一麵解釋,一麵向身後的師爺使眼色。
那位師爺仍是跟隨馬居仁多年的老人,對馬知府的心思自然明白不過,知道這是他們大人要他向孫盛孫公公行賄。可是,這位師爺卻也無法。因為,他們今天原本是準備來查封俞仁的錢莊的,這位師爺還在心中盤算著,一會兒查封時,不知能進多少好處。卻沒想到這一兩銀子的好處還沒占到,反要先賠上銀子。
這位師爺平常跟隨馬居仁出門,一般身上都要帶些銀子,可今天因為是準備來收銀子的,自然便沒帶。直急的師爺額頭直冒汗。而那邊的馬居仁見師爺遲遲不肯掏銀子出來,也是心中暗急,心道你這家夥平常乖巧的很,怎麽今天到了關鍵時候,卻掉鏈子呢!
兩人正著急間,便聽得門外有人大聲的喊著。“看到了吧!這就是跟我們徐家作對的下場。他俞仁算個什麽東西。封了他的鋪子,這都還是便宜他了。我們徐家,那可是蘇鬆第一大族。想當年,我太爺在世時,那可是做過大明的首輔的,便是當時的皇上,也還要聽幾分我爺爺的話。
知道這位知府大人是誰嗎?那是我姑父。
所以,你們用銀子換我們徐家的紙鈔,那是絕對可以放心的。我們徐家的紙鈔,那比大明的寶鈔都還要保險的多!”
孫盛聽到這話,突然一拍桌子。“什麽人在外麵如此放肆,居然當眾誹謗先皇。馬居仁,他說是你外甥,可是真的。”
馬居仁也早聽到了這話,知道這是徐家老四徐鏡水。馬居仁真是恨的牙都癢癢了,在心中早不知把這徐氏兄弟暗罵了多少迴。如果不是這徐氏兄弟竄唆,他也不會想起跟他們合夥開什麽錢莊,更不會無來由的跑來封這什麽鋪子,也就不會得罪了孫盛。
想到此處,馬居仁不由的怒從心起,他向孫盛一拱身道,“這定是有刁民借下官之名,欺騙鄉民。待我出去看個明白。”
說完,馬居仁怒衝衝的轉身出了門。他一來到外麵,果然見徐家老四正在門外,向那些圍觀的人們,口沫橫飛的吹噓著。
馬居仁二話不說,便向身邊的衙役們吼道,“你們這些不長眼的東西,怎麽看著這刁民在此誹謗先皇,侮損本府聲名?還不快快給我拿下!”
那些衙役本也都是認識徐鏡水的,知道他是馬居仁的外甥,可是被老爺這麽一罵,哪還管的這許多。於是便有四五個衙役衝上去,把徐老四給當場綁了起來。
那徐老四還不識趣,他見馬居仁居然叫人把他拿下。以為是馬居仁看錯了人,於是一麵掙紮,一麵大聲的喊著,“姑父、姑父,是我啊!我是小四啊!您怎麽不讓人去抓那俞仁,反把我抓起來了。”
馬居仁對著徐鏡水道,“誰是你姑父。你莫在此侮損本府的清名。”一麵又向手下喊道,“還不快些把他給我帶下去。”
徐老四偏是個直腸子,他一見馬居仁明明認的自己,卻故意裝作不識,不由的也怒起來,於是大聲罵起來。“好啊!好你個馬居仁,原來你他媽的是個白眼狼。想當年,你落魄到蘇州,窮困潦倒,幾乎淪為街頭乞丐,若不是我爺爺收留你。隻怕你早餓死了。
後來我爺爺又把我姑姑嫁給你,還幫你多方托情,你這才有了今天,沒想到你今天卻忘恩負義起來了!”
馬居仁聽了這話,氣的臉都青了,直向手下大喊,“給把嘴塞起來。打,往死裏打!”
那幾個衙役也嫌這許四少說話口沒遮攔,一個個早嚇的半死了,又見老爺發怒,哪裏還管的了那許多,於是掄起手裏開道的粗木杖便打下去。
徐四少向來嬌生慣養,哪裏受過這罪,一杖下去便趴到了地上,“哎呦”一聲,正要開口再罵,早已被人塞了嘴巴。接著,那些衙役的亂棍便一起一落的打起來,直把他打的隻有進氣沒有出氣了。馬居仁卻仍然絲毫沒有喊停的意思。
這時,從人群是衝出一個人,一把撲到徐四少的身上,大喊著,“你們別打他,要打就打我吧!我弟弟已經快要死了。”一麵又抬頭向馬居仁求情道,“馬大人,舍弟少不更事,方才胡言亂語,辱損了大人的清名。但是望大人看在先人的份上,放舍弟一條小命吧!”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徐三少徐鏡月。
這時候,俞仁跟孫盛他們也都走了出來。
馬居仁聽了徐鏡月的求情,卻不出聲,隻是拿眼去看孫盛。徐鏡月是聰明人,自然看懂了姑父的意思。於是,他膝行到孫盛麵前,向他一麵磕頭,一麵道,“這位大人,舍弟自小便有失心瘋病,方才一定是瘋病發作,才會如此的胡言亂語。還望大人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放過舍弟這一迴吧!”
孫盛卻不為所動,隻是不輕不重的說了一句。“你可知道汙蔑上官是什麽罪嗎?那可是要殺頭的!
不過,這事本與我無關。你就求情也該向馬大人求情,卻怎麽又求到我的頭上來。我是沒意見的,隻要馬大人同意,是放人還是打死,我都不會幹涉。”
馬居仁聽了孫盛的這話,便向那幾個衙役道,“你們幾個,怎麽停下了,給我繼續打,打死為止。”
第一百九十五章 遠方伊人
徐鏡月聽了這話,一把撲到弟弟身上,高聲喊道,“大人,家母年事已高,獨偏愛此子。如果舍弟有個什麽三長兩短,家母萬難承受的起這等打擊。大人便是不念先人之情,還忘看在家母的麵上,饒舍弟一條命吧!”
馬居仁又看了一眼孫盛,見孫盛也正一臉無所謂的樣子看著他,於是把心一橫,咬著牙喊了一聲,“給我拖開了,繼續打。”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慢著!”
眾人尋聲望去,卻原來是一直站在孫盛身邊的俞仁。大家都困惑起來,他們以為俞仁是想要把徐老三也一起拉下水。沒想到俞仁卻道,“馬大人。依我看,這事就算了吧!這徐老四雖然胡言有辱損了大人的清名,大人也已讓人把他打的半死了,算是重重的懲戒了他。
俗話說的好,殺人不過頭點地。當今聖上又向來仁慈,不如放他一條生路吧!”
馬居仁雖然聽俞仁出來求情,可是他卻不敢放。於是又拿眼去看孫盛。
孫盛還是不說話。於是俞仁又把徐三少叫了過來,當著眾人道,“要按說,我本不該給你兄弟求情的。你三少爺幾次陷害我俞仁,甚至差一點讓我舅舅家滿門被抄斬。但是我總覺得大家既是同鄉,冤家宜解不宜結,我便再原諒你一迴,望你好自為之。”
徐鏡月聽了這話,趕緊要給俞仁磕頭,俞仁讓人攔住了。
馬居仁聽到俞仁再次給徐老四求情,便又去看孫盛。
孫盛也不看馬居仁,隻是不陰不陽的道,“既然俞相公都開口了,那馬大人便給個子吧!”一麵說,一麵轉身進了鋪子。
徐三少聽了這話,趕緊又給孫盛磕頭。馬居仁哪裏采他。頭也不迴的便走了。徐三少又要給俞仁磕頭,俞仁忙一把把他拉起來。
“徐三少就莫要跟我客氣啦!我隻盼著三少爺今後少給我製造麻煩便好了。”
徐三少口中連稱不敢。
經了這一場鬧劇,鬆江府裏到俞氏錢莊來存錢的人就更多了,雖然存錢的利錢其實很低,但是大家首先是覺得把銀子放在錢莊裏比放在家裏更安全;又看到這俞氏錢莊的後台,連知府大人都怕他成那個樣子,大家就更放心了。
而徐三少也把自家的錢莊關了門,發誓從此再不與俞仁為敵。
於是,俞仁又與趙蕊在蘇州開了兩家分號。由於到鋪子裏來存銀的人越來越多,俞仁同時開始感受到放銀的壓力。於是,俞仁與趙蕊專門組織了一批生意經驗豐富的老掌櫃,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小組。這些人專門負責尋找客戶放貸。雖然總體以穩健為主,但也偶爾找些高風險的投資,以便獲取高迴報。
而最讓俞仁失望的是,他最想扶持的那些有著科技創新的人,卻始終沒有看到一個。在大明,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商人們隻一味的想著低進高出,讀書人又隻一味的想著科考為官,最有創新可能的便是工匠。可是工匠由於受其傳統思想的束縛與影響,又往往是兒承父業、口口相傳,他們謹守著父輩們的行規與方法,不敢輕易改變。
有少數把手藝傳給外人的,也幾乎無一例外的沿襲著民間的惡習,教徒弟留一手。這使得大明的工匠們在創新方麵發展的很慢。而且,這些工匠即便有什麽新的發明,也往往隻想著怎麽用他來鞏固自己現在的地位,和在自己現在的老板麵前每月我討幾錢銀子,幾乎沒有哪個工匠會想到有了新的發明便找人合作或自己單獨創來。
俞仁特意交待這批專門找人放貸的手下,讓他們多多留心這樣的工匠,可是至今卻沒有發現一人。
俞仁非常失望,於是又想起自己在杭州結識的徐胖子幾人,還有南京的虎子他們。他正準備先迴南京,再到杭州,把徐胖子和孫夢虎這幾個人好好的利用起來。從前,他雖然有心想搞科研,但是卻苦於沒有銀子。
任何一項科研那都不是一天兩天便可以弄成的,也不是幾兩、幾十兩甚至幾百兩銀子便可以搞定的;往往都是動輒上千兩的投入。那時,俞仁是有心無力。如今真正有了錢,他又開始動起這方麵的心思。
於是,他便打算親自去一趟南京和杭州,給他們送些銀子,再幫他們好好規劃規劃。但這時候,一封東洋送來的急信打亂了他全盤的計劃。
這封信是托一個到東洋貶貨的客商帶來的。俞仁一看這信,便急起來。因為此信正是他相思多時的李瑩所寫。
接到這封信,俞仁才知道,李瑩隨父迴到東洋後,便被長期軟禁了起來,不但不能迴國,連信也送不出去。這一次她還是乘著丫環鶯兒出門去看一位親戚的機會,讓他將此信捎了出去,然後又由鶯兒的這位親戚將信轉交給一位來東洋的大明客商。
信上寫道:
家父自上次將我帶迴平戶,便一直限製我的行動,不得隨意出門,也不得再管生意上的事情。此後,又為我引薦了幾位平戶城內的青年才俊,有大明人也有東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