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哥兒,你怎麽來了?”許倩有些吃驚,這順哥兒一般輕易是不會單獨出來的,看來島上一定出了什麽大事。


    果然順哥兒一見許倩,趕緊迎上去。“小姐,出、出事了!”


    俞仁趕緊阻止了順哥兒再說下去,然後把他帶到內宅的一處密室。俞仁知道,順哥兒帶的消息,十之**與許家有關。他還不想讓沈家的人知道自己與許家這樣的大海盜有什麽關係。必竟,這些人並不是他的親信。


    如此秘密的事,如果讓他們知道了,說不定會有人把這事拿去告官。就算不告官,遇到個大嘴巴的,把它捅出去,那也夠他麻煩的了。


    “出了什麽事?”一進密室,俞仁第一個開口問道。


    “出、出大事了!”順哥兒急道。“好多的官兵,把我們島給圍住了。少爺讓我傳話給小姐和俞相公,讓你們速速迴去。”


    俞仁吃了一驚,“怎麽迴事?”


    “我們也不知道呢!前幾天還好好的。前天在島周圍便突然出現了許多官兵的戰船,來迴不停的巡邏。大當家派人去打探了一下,這才知道,原來我們周邊的幾個小島都已被官兵給占了。


    大當家於是趕緊讓大家緊急備戰,少爺便派我悄悄的乘夜衝出了包圍來向小姐和俞相公報信,讓你們速速迴島。”


    順哥兒一口氣把話說完,有些氣結。俞仁拿起桌上的一杯茶遞給他。


    “怎麽辦?姐夫,咱們趕緊迴去吧!”許倩也急了。


    俞仁沉思了一會兒,搖了搖頭。“此時形勢不明,我們就這麽空手迴去,對大當家的他們也沒什麽幫助。要是真跟官兵打起來,多咱們兩個人少咱們兩個人,是不會影響大局的。


    現在的關鍵是,咱們要想辦法先摸清官兵的部署。然後盡快將這些消息送迴到大當家的手裏。這才是對他們的最大幫助。我想大當家最想讓咱們做的,也正是這一點。”


    許倩本就是聰明人,隻是因為突然聽到這個消息,一時掛念父兄的安危,沒想到這一層。這時聽俞仁一講,也頓時醒悟過來。


    “好,我這就找人去打探消息。鬆江城裏我們還有幾個暗探在。”說完,許倩便匆匆出門去了。


    許倩走了以後,俞仁也沒有閑著。他馬上把曹安召了進來,讓他立刻暗中開始囤積糧食。正好他們沈家在鬆江有一家米鋪,理由倒也正當。


    “要收多少?”曹安問。


    此時正是秋收後一兩個月,本來就是收糧的好時機,各家米鋪也都在收糧。


    “越多越好。”


    曹安聽了這話,不由的皺起了眉。“少爺,咱們家前幾天才剛剛收售了徐家的織房,手頭可用的銀子可並不多!”


    “沒關係,你用咱們家的兩個織房作抵押,向城裏的大錢鋪先借五萬兩銀子,專門用來收糧。”


    曹安吃了一驚。“少爺,你收這麽多糧做什麽。今秋蘇鬆一帶的糧米收成不錯,價格不高,按目前的市麵收售價,這五萬兩銀子能收二三十萬擔呢!咱們家就一間米鋪,就算是生意再好,也用不著囤這麽多米吧!何況,這麽多的米糧,咱們的米倉也不夠放。”


    “幹什麽用,你就別管了,反正我自有用處。至於沒有米倉的事。你可以一麵收米,一麵先修幾個臨時性的米倉堆放。”俞仁道。


    曹安還想再問,俞仁已經催他快快去辦了。“你先照我的事去做,現在沒時間慢慢跟你解釋了。等以後有空了,我再慢慢跟你解釋。”


    曹安知道自家少爺向來想法與眾不同,兼且朋友多、路子廣。雖然不知原因,但他還是一絲不苟的按著俞仁交待的去辦了。遣走了曹安,俞仁便在家裏焦急的等著消息。到了晚飯時候,卻仍不見許倩迴來,俞仁不由的著急起來。可是又沒有辦法,許家在鬆江府的眼線,他根本連一個也沒接觸過,就是想去找許倩也沒有辦法。


    隻能等。


    因為是新書期,需要時間積累讀者,所以不得不放慢更新。本月後麵將會是每日一更。還望大家能夠體諒我的難處。不過,催更達到條件的,不在此列。


    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南形勢


    這一夜,俞仁一直等過了二更天,才和衣睡下。


    俞仁感覺自己才剛睡著,便聽到門外的春梅突然叫他。“表少爺,表少爺,許小姐迴來了。 ”


    俞仁聽到這話,一骨碌從床上爬了起來,起身便往外走。春梅趕緊拿起床頭的一件大衣追著披在他的身上。


    來到外間,許倩已經等在那兒了。


    “姐夫,這一次,隻怕咱們家也不能幸免了。”許倩一見俞仁,便帶著幾分的哭腔道。


    “怎麽了?你先跟我說說情況。”俞仁看著許倩搖搖欲墜的樣子,不由的從內心升起一絲憐惜。她才隻是個十四歲的孩子啊!卻要讓她承受這樣大的壓力,俞仁有些不忍。


    俞仁伸出手臂,輕輕摟住許倩消瘦的肩膀,扶著她坐下來。安慰道,“不要急,再大的難題,也總有解決的辦法,你沒聽過那句話嗎?叫: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嘛!世上沒有過不過的坎。”


    許倩聽了俞仁的安慰,稍稍鎮定了些。這才緩緩的道。“我已經打聽清楚了。這一次,蘇鬆巡撫熊文燦從南京抽調了一萬精銳水師,突然出兵大江口,已經把南沙四周的幾處小島分別占據了,對南沙形成了合圍。而且福建總兵俞諮皋、浙江遊擊沈有容也各帶五千水軍到了崇明。


    他們有兩萬人,而我們家加上你上次帶來的,一共也不過兩三千人。而且他們還有許多大福船,遠比我們家的商船大。”


    俞仁低頭沉思,聯想到李瑩不久前在台灣島一帶被俞諮皋打落水狗,再到沈有容在舟山帶兵攻打大衢山,再到這一次的黃浦江口的海上合圍,這顯然是一個經過周密計劃的作戰部署。


    可是,一直以來,李瑩與許心素都並沒鬧多少事,雖然他們在江湖上的名聲很大,但對官府的態度,他們向來都是敬而遠之的。為什麽朝廷卻要在遼東大敗,國力與兵力都不濟的情況下,對這無關緊要的地方用兵呢?


    這個問題,看上去似乎對於解決眼前的危機並不重要,可實際上,他卻關乎大局。


    因為,大明朝的巡撫並不常設,一般都是有事才設。一旦時局平穩,巡撫也就很快便撤掉了。大多數的省都沒有巡撫,而東南沿海數省雖自嘉靖年間鬧倭寇時便常設巡撫,可是最近幾十年,已經不常見了。如今朝廷在東南數省再次分設巡撫,說明朝廷對於解決東南沿海問題的重視。


    如果這個巡撫常設。那麽,也就是表示自己和這一班兄弟們,要重新找一個長期落腳的地方了。


    俞仁將自己的疑慮跟許倩說了出來,來請她這個小諸葛幫著參詳參詳,看看自己分析的對不對。


    “隻怕這一次朝廷不會輕易撤兵了。東南沿海向來都是多事之地,卻又大明最富庶的地方,這幾年我們家與瑩姐在這一帶所做的生意雖大,但對於整個東南的生意,那也隻是九牛一毛。


    可就是這九牛一毛的生意,你知道有多少的進項嗎?”


    俞仁搖了搖頭。說實話,這個他還真沒留心過。


    “瑩姐是比較舍的花錢的,包括花錢買船、買火炮之類的武器。這些都是極費銀子的。可是,即便如此,她每年送到平戶的銀子也不下幾十萬兩。我聽說這僅是她每年進項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送到內陸開設各項生意了。


    而我們許家,在陸上的生意比較少,我爹是相對比較保守的人。因此,每年比瑩姐花的也少的多。有一次聽爹爹跟我講,說我們家就算生意不好,一年也至少有五十萬兩的進項。


    你想,這是多大的一筆進項。朝廷怎麽可能長期坐視。”


    俞仁吃了一驚,他還真沒想到,李瑩與許家每年的收入會有這麽多。加在一起的話,少說也有百萬之數,要抵的上大明好幾個省的賦稅了。難怪朝廷會眼紅。


    “如果朝廷僅僅是看上這海運的利益,那這事反而好辦了。就隻怕沒那麽簡單。”俞仁道。


    “可惜我們在官場沒有多少關係,不然找人打聽打聽內幕就好了。看看朝廷用兵的真正用心倒底是什麽。我們也好對症下藥。”許倩歎道。


    許倩的話,讓俞仁想到了幾位老朋友——他年初在杭州結識的那些東林子弟。東林黨向來以家國天下為己任,無論他們在朝廷是得勢還是失勢,對於朝局的影響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雖然現在東林黨在朝中失勢,但他們對朝局的把握依然很準,消息也極靈通。如果找他們打聽打聽,還真說不定能了解到一些內情。可是這些人多數都住在蘇州、無錫,眼下形勢緊迫,實在有些抽不開身。


    正在俞仁為去不去蘇州而猶豫的時候,門外突然來報,說是有位將軍登門拜訪。


    俞仁暗暗奇怪,他記得自己從來也沒認識過什麽將軍,怎麽會突然冒出這麽個人來。隱約中,俞仁預感到幾絲不祥。


    俞仁趕緊帶著許倩往向廳趕。


    還沒到前廳,便聽到家人的叫喊與爭執聲。


    “你們幹什麽?”是沈家下人的聲音。


    “奉我們大人的命令,搜查海盜。”是幾年粗壯的男人的聲音。


    接著便聽到物品被推倒的聲音、瓷器摔碎的聲音、小丫頭們喊叫的聲音……


    俞仁趕緊快走幾步,轉過門便看到四五個兵丁模樣的人正在前廳外的幾個廂房裏四處亂搜,東西也推倒了一地,還真有幾分抄家的模樣。兩名家丁想要上前阻攔,卻又不敢,隻好遠遠的跟在後麵。那四五個兵丁模樣的人,手拿大刀四處亂轉,就像是大熊進了瓷器店。


    桌椅板凳橫七豎八的倒了一地,一些瓷器摔到地上,立時便四分五裂了。見到喜歡的、方便帶的東西,這些兵丁也不客氣,伸手就揣進了懷裏。


    見此情景,俞仁的第一反映不是氣憤,而是吃驚。這些當兵的哪裏是來拜訪的,分明是來抄家的嘛!難道說自己的身份被這些人識破了?


    要真是如此,怕隻能先下手為強,將這幾個莽夫先拿下,再趕緊逃命了。可是自己現在早已不是當年獨身一人,在外遊學時的情景了。那時候,隻要別人找不到自己的家,跑了也就跑了。


    可如今卻不行了。自己現在也是拖家帶口的人了。自己要真這麽做了,這沈府上下幾十口人就得受自己的連累,隻怕都要難逃一死。俞仁一麵在心中思考著對策,一麵走進了前廳。


    就見前廳裏此時正坐著一個人。此人四十上下,長相魁梧,身材高大,一看便知道是教場中的好手。此時他正傲慢的靠坐在椅子上,一隻腳搭的老高,用桌上的台布慢慢的擦著自己的皮靴。


    俞仁走進大廳,向那人一抱拳。“這位將軍請了。在下與將軍素未平生,不知將軍今日光臨寒舍,有何見教?”


    那人並不起身,仍然用桌布擦著他的皮靴,隻是抬眼看了俞仁一眼。


    “你就是沈明航的外甥俞仁是吧!現在有人告發你們家有人私通海賊,所以我必須要搜一搜。”


    許倩一見這軍官傲慢的模樣,便氣不打一處來,正要發作,俞仁趕緊阻止了她。雖然俞仁也很看不慣這家夥小人得勢的樣子,可是他還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此時形勢不明,如果這些人真的發現了自己的隱秘身份,或是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蹤,那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萬萬不可為了眼前的這一點不忿,而壞了大局。


    所以,現下最重要的是,先把事情搞清楚,看看這個家夥對自己的事情到底知道了多少?然後才能決定用什麽辦法。


    一旁聞訊趕來的曹安見到這場景,趕緊走上去。


    【激情一痛,兩章豪華章,等於100貴賓。加更一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卒敲詐


    “這位將軍說笑了。我們家舅爺向來都是奉公守法的生意人,我們少爺又是個讀書人,我們老爺那也是當過從五品的主事的。像我們這樣的人家,怎麽可能會跟什麽海賊私通?一定是有人惡意中傷。還請將軍給我們做主啊!”曹安說著,從袖子裏摸出兩錠銀子悄悄塞到了那傲慢軍官的手裏。


    軍官見到了銀子,這才把他那隻翹著的大腳從桌子上移了開來。


    “有人向我告發,說你們家有下人私自乘船出海,有通匪的嫌疑。所以我不得不帶人來查看查看。這陣子海賊鬧的利害啊!巡撫大人從各衛調了一萬水師,專供剿匪之用,我們也是沒有辦法!”軍官說著,拿起桌上的茶碗,輕輕喝了一口。還順便讚了一口,“好茶”。


    曹安趕緊接話,“這是杭州西湖產的明前龍井,將軍要是喜歡,迴頭我讓人送幾斤到府上。


    隻是這通匪的事,還望大人明鑒。像我們這樣的士紳之家,平常遇到這類的事情避之唯恐不及,又怎麽會主動招惹。這一定是有人成心陷害。將軍您也知道,我們家舅爺前陣子突然病倒,最近都是我們少爺管事。


    沈家上下怎麽著也有百十來口,我們少爺又新來不久,下人們難免有些欺上瞞下。最近又新添了些人手。底下的管事們乘機薦引些親信,也可能有些出身不太清楚的。這也是可能的。


    但這跟我們家實在沒有任何關係啊!”


    曹安說完,又遞上一張五百兩的銀票。


    那軍官看了銀票,眼睛有些發亮。他隻是個下級軍官,五百兩銀子對他來說,那就是一筆巨款了。那軍官看了看俞仁,似乎是有些心虛。


    俞仁低著頭,假裝沒看見。他也知道,眼下的形勢,也就隻能用曹安的辦法來應付。可是要真讓他自己低頭哈腰的與這樣的家夥套近乎,他又實在做不來。他雖然明著說是生意人,可骨子裏還仍有著讀書人的高傲。這種屈膝事人的活兒,他實在是做不來。還好曹安及時出現,補了他的缺。


    俞仁在心中暗暗感歎,這不過是短短的兩三月,曹安已經仿佛完全換了個人,當年那個懵懂書童,儼然已成了一名商場上的老手。


    當然,這首先要得益於俞仁對他的信認,讓他全權管理沈家這麽大的盤子。此外,跟蔡帳房那個老頭的指點也有著不小的關係。


    最近這陣子沈家出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俞仁又時常不在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便都落到了曹安的身上。這也是他能夠快速的從一個不知事的小書童,變成一個善於察顏觀色、老於世故的玲瓏人物的關鍵。壓力確實是促成一個人成長的最佳因素啊!


    那軍官見俞仁沒有看他,便趕緊伸手接過了曹安手中的銀票。


    “你說的也有道理。”軍官說著話,快步走到門口,向著外麵那四五個還在搜查的手下大聲喊道。“你們幾個不長眼的東西,不要搜了,都給我迴來。我是怎麽跟你們講的,沈員外家不同別處,讓你們都小心些,收斂一點。你們還敢如此的放肆,真是太不像話了。”


    俞仁聽到這軍官說出的話,不由的皺起了眉。這分明是個陰陽兩麵的老兵油子。看來,這種借機敲詐、勒索鄉紳的事情,他從前應該也沒少幹。如果猜的不錯的話,此人方才進門那樣的蠻不講理,其實就是故意的想給他們來個下馬威,然後再借機敲詐。現在見銀子到了手,這嘴上自然就客氣起來。


    不過,這同時也讓俞仁放下心來。這樣的人,沒有原則,隻要有錢便能辦事,是好對付的。


    那幾名兵丁聽到老大吩咐,自然都收刀撤了迴來。曹安趕緊上前,每人又送了十兩銀子。


    那幾個兵丁見了銀子,自然高興,一個個也都客氣了許多。


    俞仁實在不願與這種唯利是圖的人物多打交道,因此見曹安應付自如,他便借口下去吩咐下人們準備酒席,乘機退了出去。


    不一會兒,酒席便送了上來,俞仁將曹安叫到一旁,悄聲告訴他,讓他想辦法從這軍官的口中打聽到今天這事的原由。雖然今天這事已經揭過了,可是查不到事情的原由,俞仁還是不放心。更重要的是,他要查出那個告發他的人是誰。他辦事向來小心,特別是最近風聲緊,他就更加小心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人發現他們家有人出海,顯然此人早已留心上了他們,派了專人在暗中叮哨。否則便不可能發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巨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的男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的男人並收藏明末巨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