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南京時,他派了個人去杭州送信。信雖然送到了,那人在杭州等了三日,卻沒有等到李瑩的迴信,隻好迴來複命。那時俞仁便在猜測:是不是李瑩出了什麽事,不然怎麽不給他迴信呢!
此時聽說許克明他們剛從浙江迴來,倒正好可以打聽一下消息。
“不知許公子可有李家最近的消息?”
許克明斜眼看了俞仁一眼,本不欲答他。可是見妹妹也一臉期待的樣子,於是便道,“倒也沒太多消息。我們先到的杭州,在城裏卻沒有找到李家的商鋪,所有原來的鋪子都關了門。
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無信
我也不知道爹爹從哪兒得來的李家的消息。聽說他們都退迴到海島上去了,杭州城裏已經沒有人了。
在湖州收絲時,也碰到不少的同行都在議論,說不知這李家為何突然關了杭州城裏所有的買賣。
此外,還有一個聽上去與李家沒有直接關係的消息。據說浙江巡撫新近調集了一千名新軍分散駐紮在寧波府的定海各衛所。”
俞仁聽到這話,不由的心一驚。定海與李瑩他們在浙江的總部大衢島不過數十裏的海路,這一帶最近幾年一向太平無事,朝廷突然調來一千兵丁,顯然是衝著李瑩他們來的。
“可有聽說李家有什麽行動?”俞仁追問道。
許克明搖了搖頭。
四人邊走邊說,不知不覺便到了住所。許克明顯然不太喜歡俞仁,便找了個借口,迴自己院裏去了,隻留下許倩陪著俞仁說話。
突然聽到朝廷在寧波府增兵的消息,俞仁的心裏又開始不安起來。雖然他相信,就憑這一千人的朝廷軍隊,很難對李瑩他們有什麽作為。可是這卻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說明朝廷已經開始對李家動手了。
俞仁心思不屬的陪著許倩說著閑話,又在島上呆了一夜。原本計劃好第二天要迴去的,這時候俞仁卻不走了。因為他要等許心素。在沒有聽到李瑩的確切消息之前,他終是不能放心離去的。
許心素直到次日的午後才迴來。見俞仁居然在島上,也很意外。原本以為俞仁是受李瑩之托來的,卻沒想到並不是。
俞仁簡單的跟許二爺說了一下,最近家中父親過世,自己被革除功名,然後又投奔舅父以及舅父病重自己倉促接手一個爛攤子的事情。
許海與許倩也是第一次聽俞仁講到他家最近的事情,聽說他接連不幸,也都不由的噓唏不已。
“沒關係。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思、勞其筋骨……。賢侄雖然連遭不幸運,卻銳氣未挫,將來必有一翻大成就。”許心素摸著他的美須安慰道。
“二爺過講了。我這人從小心無大誌,但有薄田十畝,茅屋三間,可以過些太平日子也就行了,倒不想追求那些富貴功名。”
許心素輕歎一口氣,“我又何嚐不是如此。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便如你現在一般。讓你放手沈家的事情不管,給你過太平日子,你就真的可以放心的下嗎?”
俞仁想了想,搖了搖頭。“二爺說的是。”
“所以啊!你我既已身入其中,便隻能奮力向前。迴頭路是不能想的!”
俞仁似有所悟,連連點頭。想起李瑩,俞仁趕緊又問李家最近的情況,以及朝廷的動向。
“瑩侄女對朝廷在寧波府的增兵,早已有所耳聞了。她也曾派人捎信給我。說是她已做好了朝廷攻島的準備。不過,從目前來看,朝廷應該暫時還不會對他們動手。因為朝廷雖然對寧波府增了兵,可是卻都是步兵,並沒有船。
她在信上還說,萬一大衢山守不住,她便打算帶人先撤到陳錢島上去。那兒易守難攻,相信朝廷也拿她沒有辦法。隻是,不到萬不得已,她還不打算與官兵公開開戰。”
俞仁這才稍稍放心了些。
這一晚,許心素又大擺宴席,宴請俞仁。次日俞仁迴去,許心素特意派了兩名得力手下給他,以便協助俞仁處理眼前的沈家危局。此外,許心素知道俞仁最近手頭緊,還特意派人給他送了五千兩銀子。說是暫時借給他的。
俞仁也不客氣,他現在太需要錢了。這五千兩倒是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使他可以安心的跟著許心素他們,到東洋走一趟。
迴到鬆江,俞仁將許心素交給他的兩名手下分別安插在織房和府中,作為總管們的副手。雖然原本的人事都沒有變,可是俞仁突然帶迴這麽兩個人往總管身邊一放,明眼人誰都可以看的出來,這是俞仁防範未然的手段。那些原本在心裏打著小算盤的人,開始稍稍有些收斂了。
沒過幾天,那早幾日攜款跑路的五名掌櫃同時來到沈府請罪。這一下,倒是給沈家上下來了個不小的震懾。
又數日,五名掌櫃在流放的途中被強盜殺死。消息傳來,沈家上下徹底安靜了。這一迴,是真正的安靜了。那些原本不太老實的人們見識了俞仁這位新東家的霹靂手段後,嚇的哪還敢存半分的非份之想。
俞仁一直冷眼旁觀著這一切。待到他確定沈家上下,從管事到織工,再無一人敢存著不良心思之後。他知道,自己終於可以放心的去東洋了。
許家的小船裝走了倉庫裏的棉布後,俞仁決定次日出發,到南沙島上與許心素他們會合。
這一天,俞仁起了個大早。他先慣例的到舅舅的房裏看了看。見舅舅已經醒了,春梅正在給他洗臉。俞仁走上前。
“舅舅,我今天要出一趟遠門,早則一月遲則兩三月。家裏的事情我都已經安排好了,您放心好了。”
沈明航的眼珠子轉了幾轉,喉嚨裏發出一些聲響,可惜還是沒人能夠聽的懂。
“放心吧!我走了以後,春梅會好好照顧您的。”說完,俞仁暗暗歎了口氣,沒想到正當壯年的舅舅會突然得了這麽個病。想起事情的根源,便想到沈燕。不知道她現在在哪兒,是否正與她的蒙古丈夫在草原縱馬馳騁呢!
如果沈燕知道了,一向最疼愛她的爹爹因她的出走,而變成了如今的這個模樣,不知她會作何想?
自己要不要派個人去找一找,讓沈燕迴來看看舅舅呢?這個問題俞仁的腦中思慮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不派人去找了。
必竟,舅舅已經成這個樣子了,就算是燕表妹迴來了,舅舅的病仍然不會好,反而徒增表妹的自責。就讓她隨著她的蒙古漢子,在草原上過他們的幸福生活吧!俞仁這樣想。
看春梅給舅舅擦過了臉,俞仁親自給沈明航喂了一碗小米粥。
春梅站在一旁伺候著,說老爺今天吃的特別多。
俞仁喂完粥,將碗交還給春梅,向她道:“春梅啊!我今天要去東洋做一趟生意,可能要兩三個月才能迴來。舅舅的事情我就全托付給你了。也不要總讓老爺躺在床上,記得每天叫兩名家仆扶老爺到院子裏走一走。
走累了就歇一歇,不要累著老爺了,但是可以視情況每天增加一點活動的時間。具體的操作,便由你自己掌握了。
我聽人說,這樣子堅持鍛煉,仍然是可以慢慢恢複過來的。
我走以後,你有什麽事,便去找管家,不好找管家的,便找曹安。我已經跟曹安打過招唿了,讓他對你的事情都要優先處理。
老爺照顧的好,恢複的好了。等我迴來一定重重的賞你。”
春梅還是第一次與俞仁這個侄少爺,如此近距離的說這麽長時間的話,心裏實在有些小緊張,臉上也紅紅的,又不敢抬頭一直看著侄少爺。隻好低頭,眼觀鼻、鼻觀心。
聽到俞仁最後說到的重賞,春梅的心跳了一下。她抬頭偷偷瞄了俞仁一眼。“照顧老爺和侄少爺本就是小婢的職份,不敢求賞。小婢隻盼可以一輩子跟在侄少爺身邊,伺候您、和老爺。”
俞仁聽了這話,看了春梅一眼。這小丫頭的話裏,似乎還隱約著些什麽意思吧!好像是說:我也不想要公子您什麽重賞,隻盼公子能把我自己賞給您,一輩子跟在你身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俞仁定定的看著春梅,也不知自己的猜測對不對。難道這小丫頭對自己動情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戶小島
俞仁自來到沈家,便一直由春梅照顧起居。後來舅舅病了,春梅被調到了這裏,但每天她還是不辭勞苦的趕到自己的住處,安排自己的飲食起居一類的雜事。
相處了雖然已有近月,俞仁卻一直沒有真正的注意過,身邊的這位婢女的相貌。此時細看才發現,其實春梅長還是挺好看的,清秀的瓜子臉、柳葉眉,眼睛雖然不很大,但卻流動著溫柔的微光;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很耐看!
俞仁看的稍稍有些意動,心中不免起了絲絲漣漪。不過,這也隻是短暫的一瞬。理智告訴他,眼前的這個女孩是個好姑娘,但她不屬於自己。所以,俞仁伸手輕輕的拍了拍春梅的肩膀,什麽話也沒說便走了。
曹安帶著沈家的幾名管事,將俞仁一直送出城外,這才迴去。俞仁出城後便坐上馬車,然後到江邊轉船。
當天下午,俞仁便到達了南沙島。
在南沙島上又逗留了幾天,船隊這才出發向東洋駛去。
這一趟還算順風,隻用了大半個月便到達了日本的平戶。這兒是漢人在日本的聚集地,也是日本與大明通商的最重要的一個港口。
許家的船隊在港口停下後,便有許多的當地客商來到船上拜見許心素,商議生意上的事情。
要知道,大明的船,由於受海上季風的影響,每年也隻能來個一兩趟。而大明的商品,無論是生絲、銅錢、陶瓷還是書籍、中藥,在這兒都有著極大的市場,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因此,每一次大明的海船到港,這些候在海港的客商們便蜂擁而至,唯恐遲了搶不到貨。
許心素自然不是什麽人都見的。他隻見了兩三名當地有名的大客商,其他人便打發給了許海和劉龍。
因為許家向來不販棉布,這些客商當中,倒沒有一個是做棉布生意的。因此俞仁反而無事可做。大家都忙的團團轉,獨他一人清閑自得、無人理會。
見俞仁一臉的落寞模樣,許倩走了過來。
“姐夫不必著急。我聽爹爹說,他已經放出話去了,說我們這一趟運來了兩船大明最好的棉布,價錢還很便宜。有不少的客人都說明天想帶人來看貨呢!爹爹讓我告訴你,明天就不要出門了,專等他們上門來看貨。有什麽事,盡量今天辦掉。”
俞仁想了想,“那我今天先去逛逛這兒的布莊吧!不然明天他們來了,我都不知道開什麽價格合適。不知道小倩能不能幫我找一個通譯?”
許倩擺了擺手。“不用通譯。在這個小集鎮上,漢人比當地人還多,幾家布莊也幾乎都是漢人開的。你盡管自己去看便可。”
俞仁聽說這樣,便獨自出門去了。
在集鎮上轉了一圈,這個集鎮上有三家大的布莊。他們幾乎都是以批發為主。不過,這些布莊裏的布,雖然幾乎都聲稱是從大明運來的。其實真正的大明產的棉布卻極少,多數都是質地和色染都比較差的本地布。價格也十分不低。即便是這些質量低下的本地產的冒牌大明貨,零售的價錢也幾乎相當於大明的兩三倍。
俞仁終於心裏有了底氣。照這樣看,自己運來的這些棉布,至少可以開大明的兩倍價出售。
在最後一家布莊裏,俞仁似乎看到了一個熟人,但是他一時也想不起來是什麽人。此人也隻看了他一眼,便低下頭,然後匆匆走了。俞仁也不在意,必竟天下長相相似的人太多了。他相信自己的運氣會這麽巧:第一次遠涉重洋,到這個萬裏之外的異國他鄉,便遇到了熟人。
再說,真要是熟人,怎麽會不跟他打聲招唿便走了呢!
從布莊出來後,俞仁看看天色還早,便在市集上轉了轉。雖然這兒是日本的市集,可是卻充斥著無數大明的各類貨品,讓人直以為這兒是大明了。俞仁隨便挑了幾件女孩子喜歡的小物事,準備帶迴去給許倩和許海六歲的小女兒。許海因為疼愛這個小女兒,每次出海都把她帶在身邊。
迴到客棧,大家都已出門去了,俞仁問了個守院子的兄弟,說是大家都到船上看貨去了。大當家還留下了話,讓他迴來後直接去醉風樓。晚上大當家在那兒擺宴。
俞仁搖了搖頭,“我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他們談的生意我一點也不懂,沒得給大當家的丟臉。我就在客棧裏吃吧!”
俞仁說完,來到外門的大堂,讓小二給他送些吃的來。
這間客棧也是本地比較大的一處客棧,外間也經營菜館。不過,來吃飯的,多數都是住在客棧裏的客人。今天因為許家船隊的人幾乎包下了這間客棧,他們又都去醉風樓了。客棧的大堂裏,幾乎就隻有俞仁一個人坐在那兒吃飯。
俞仁倒無所謂,他本就不是個喜歡熱鬧的人。隨便的點了兩三個菜,俞仁便坐在那兒喝起了茶。
俞仁的菜還沒上來,便見客棧裏進來一個穿著粉色和服的豔裝女子。這個女人一進門,便問客棧的掌櫃。
“敢問掌櫃,許當家的船上有一位鬆江來的俞仁俞小相公,可是住在此處?”
那掌櫃並不認識俞仁,搖了搖頭。“許當家的船隊每次到港,都是在小店打尖落腳,船隊的頭領們我幾乎全都認識。夫人您問的這位俞小相公,小的倒是第一次聽聞。許當家的他們今天都去醉風樓了,隻留下那邊的那位小相公。不如夫人去問問他吧!”
那女人看了一眼坐在桌旁,正在等飯的俞仁,便移步走了過來。
俞仁仍獨自坐在那兒喝著他的茶。雖然聽到這個女人正在打聽自己,不過俞仁並沒打算這麽早便顯露身份。倒不是擔心這個女人會對他有什麽不利,這兒他可是頭一迴來,應該不可能會有什麽冤家對頭。他隻是奇怪:這個女人是怎麽知道他的,她打聽自己,又是什麽目的?
女人來到俞仁的桌前並沒有馬上開口,而是先將俞仁仔細的打量了一遍,好像是要記住他身上的每一處特征一般。
俞仁也沒說話,他也在悄悄的打量這個女人。
這是一個二十上下的年輕女人。因為臉上畫了濃妝,倒有些看不大清她的樣子。隻是看臉形,應該也是個美女,而且這位美女身材也不矮。俞仁簡單的目測了一下,估計應該有一米七。
“這位小相公請了。小女子冒昧向您打聽個人,不知是否可以見告?”女人終於開口了。
俞仁抬起了頭。“夫人請問。”
“小相公可認識鬆江府來的俞仁俞小相公?”女人仍然站著與俞仁說話。
俞仁有些不太習慣這樣仰視的與她說話,而且這個女人的個頭還不矮,俞仁覺得這樣與她說話有種壓迫感。於是他便先請這女人坐了下來。
“不知夫人如何稱唿?”
“我夫家複姓前田,在這兒開了個小布莊。聽聞俞小相公此次從大明運來了兩船鬆江棉布,我夫君特意讓我出麵來找俞小相公。想在讓俞小相公給我們布莊留些貨。”
俞仁聽了這話,放下心來。原來是來談生意的。看來,自己這兩船棉布還真是不愁賣了。那邊許心素托人約的客人還沒來,便已有人先一步主動找來了。
既然是來談生意的,俞仁也不隱約,便公開了自己的身份。
“原來是俞小相公當麵,真是失禮了。”前田夫人說著,站起來向俞仁重新施了一禮。
俞仁與她客套了幾句便問道,“有一個問題我比較不解。許當家的船向來不販棉布,我們這一次又是剛到港,夫人何以知道我這次帶來了兩船的棉布?”
此時聽說許克明他們剛從浙江迴來,倒正好可以打聽一下消息。
“不知許公子可有李家最近的消息?”
許克明斜眼看了俞仁一眼,本不欲答他。可是見妹妹也一臉期待的樣子,於是便道,“倒也沒太多消息。我們先到的杭州,在城裏卻沒有找到李家的商鋪,所有原來的鋪子都關了門。
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無信
我也不知道爹爹從哪兒得來的李家的消息。聽說他們都退迴到海島上去了,杭州城裏已經沒有人了。
在湖州收絲時,也碰到不少的同行都在議論,說不知這李家為何突然關了杭州城裏所有的買賣。
此外,還有一個聽上去與李家沒有直接關係的消息。據說浙江巡撫新近調集了一千名新軍分散駐紮在寧波府的定海各衛所。”
俞仁聽到這話,不由的心一驚。定海與李瑩他們在浙江的總部大衢島不過數十裏的海路,這一帶最近幾年一向太平無事,朝廷突然調來一千兵丁,顯然是衝著李瑩他們來的。
“可有聽說李家有什麽行動?”俞仁追問道。
許克明搖了搖頭。
四人邊走邊說,不知不覺便到了住所。許克明顯然不太喜歡俞仁,便找了個借口,迴自己院裏去了,隻留下許倩陪著俞仁說話。
突然聽到朝廷在寧波府增兵的消息,俞仁的心裏又開始不安起來。雖然他相信,就憑這一千人的朝廷軍隊,很難對李瑩他們有什麽作為。可是這卻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說明朝廷已經開始對李家動手了。
俞仁心思不屬的陪著許倩說著閑話,又在島上呆了一夜。原本計劃好第二天要迴去的,這時候俞仁卻不走了。因為他要等許心素。在沒有聽到李瑩的確切消息之前,他終是不能放心離去的。
許心素直到次日的午後才迴來。見俞仁居然在島上,也很意外。原本以為俞仁是受李瑩之托來的,卻沒想到並不是。
俞仁簡單的跟許二爺說了一下,最近家中父親過世,自己被革除功名,然後又投奔舅父以及舅父病重自己倉促接手一個爛攤子的事情。
許海與許倩也是第一次聽俞仁講到他家最近的事情,聽說他接連不幸,也都不由的噓唏不已。
“沒關係。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思、勞其筋骨……。賢侄雖然連遭不幸運,卻銳氣未挫,將來必有一翻大成就。”許心素摸著他的美須安慰道。
“二爺過講了。我這人從小心無大誌,但有薄田十畝,茅屋三間,可以過些太平日子也就行了,倒不想追求那些富貴功名。”
許心素輕歎一口氣,“我又何嚐不是如此。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便如你現在一般。讓你放手沈家的事情不管,給你過太平日子,你就真的可以放心的下嗎?”
俞仁想了想,搖了搖頭。“二爺說的是。”
“所以啊!你我既已身入其中,便隻能奮力向前。迴頭路是不能想的!”
俞仁似有所悟,連連點頭。想起李瑩,俞仁趕緊又問李家最近的情況,以及朝廷的動向。
“瑩侄女對朝廷在寧波府的增兵,早已有所耳聞了。她也曾派人捎信給我。說是她已做好了朝廷攻島的準備。不過,從目前來看,朝廷應該暫時還不會對他們動手。因為朝廷雖然對寧波府增了兵,可是卻都是步兵,並沒有船。
她在信上還說,萬一大衢山守不住,她便打算帶人先撤到陳錢島上去。那兒易守難攻,相信朝廷也拿她沒有辦法。隻是,不到萬不得已,她還不打算與官兵公開開戰。”
俞仁這才稍稍放心了些。
這一晚,許心素又大擺宴席,宴請俞仁。次日俞仁迴去,許心素特意派了兩名得力手下給他,以便協助俞仁處理眼前的沈家危局。此外,許心素知道俞仁最近手頭緊,還特意派人給他送了五千兩銀子。說是暫時借給他的。
俞仁也不客氣,他現在太需要錢了。這五千兩倒是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使他可以安心的跟著許心素他們,到東洋走一趟。
迴到鬆江,俞仁將許心素交給他的兩名手下分別安插在織房和府中,作為總管們的副手。雖然原本的人事都沒有變,可是俞仁突然帶迴這麽兩個人往總管身邊一放,明眼人誰都可以看的出來,這是俞仁防範未然的手段。那些原本在心裏打著小算盤的人,開始稍稍有些收斂了。
沒過幾天,那早幾日攜款跑路的五名掌櫃同時來到沈府請罪。這一下,倒是給沈家上下來了個不小的震懾。
又數日,五名掌櫃在流放的途中被強盜殺死。消息傳來,沈家上下徹底安靜了。這一迴,是真正的安靜了。那些原本不太老實的人們見識了俞仁這位新東家的霹靂手段後,嚇的哪還敢存半分的非份之想。
俞仁一直冷眼旁觀著這一切。待到他確定沈家上下,從管事到織工,再無一人敢存著不良心思之後。他知道,自己終於可以放心的去東洋了。
許家的小船裝走了倉庫裏的棉布後,俞仁決定次日出發,到南沙島上與許心素他們會合。
這一天,俞仁起了個大早。他先慣例的到舅舅的房裏看了看。見舅舅已經醒了,春梅正在給他洗臉。俞仁走上前。
“舅舅,我今天要出一趟遠門,早則一月遲則兩三月。家裏的事情我都已經安排好了,您放心好了。”
沈明航的眼珠子轉了幾轉,喉嚨裏發出一些聲響,可惜還是沒人能夠聽的懂。
“放心吧!我走了以後,春梅會好好照顧您的。”說完,俞仁暗暗歎了口氣,沒想到正當壯年的舅舅會突然得了這麽個病。想起事情的根源,便想到沈燕。不知道她現在在哪兒,是否正與她的蒙古丈夫在草原縱馬馳騁呢!
如果沈燕知道了,一向最疼愛她的爹爹因她的出走,而變成了如今的這個模樣,不知她會作何想?
自己要不要派個人去找一找,讓沈燕迴來看看舅舅呢?這個問題俞仁的腦中思慮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不派人去找了。
必竟,舅舅已經成這個樣子了,就算是燕表妹迴來了,舅舅的病仍然不會好,反而徒增表妹的自責。就讓她隨著她的蒙古漢子,在草原上過他們的幸福生活吧!俞仁這樣想。
看春梅給舅舅擦過了臉,俞仁親自給沈明航喂了一碗小米粥。
春梅站在一旁伺候著,說老爺今天吃的特別多。
俞仁喂完粥,將碗交還給春梅,向她道:“春梅啊!我今天要去東洋做一趟生意,可能要兩三個月才能迴來。舅舅的事情我就全托付給你了。也不要總讓老爺躺在床上,記得每天叫兩名家仆扶老爺到院子裏走一走。
走累了就歇一歇,不要累著老爺了,但是可以視情況每天增加一點活動的時間。具體的操作,便由你自己掌握了。
我聽人說,這樣子堅持鍛煉,仍然是可以慢慢恢複過來的。
我走以後,你有什麽事,便去找管家,不好找管家的,便找曹安。我已經跟曹安打過招唿了,讓他對你的事情都要優先處理。
老爺照顧的好,恢複的好了。等我迴來一定重重的賞你。”
春梅還是第一次與俞仁這個侄少爺,如此近距離的說這麽長時間的話,心裏實在有些小緊張,臉上也紅紅的,又不敢抬頭一直看著侄少爺。隻好低頭,眼觀鼻、鼻觀心。
聽到俞仁最後說到的重賞,春梅的心跳了一下。她抬頭偷偷瞄了俞仁一眼。“照顧老爺和侄少爺本就是小婢的職份,不敢求賞。小婢隻盼可以一輩子跟在侄少爺身邊,伺候您、和老爺。”
俞仁聽了這話,看了春梅一眼。這小丫頭的話裏,似乎還隱約著些什麽意思吧!好像是說:我也不想要公子您什麽重賞,隻盼公子能把我自己賞給您,一輩子跟在你身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俞仁定定的看著春梅,也不知自己的猜測對不對。難道這小丫頭對自己動情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戶小島
俞仁自來到沈家,便一直由春梅照顧起居。後來舅舅病了,春梅被調到了這裏,但每天她還是不辭勞苦的趕到自己的住處,安排自己的飲食起居一類的雜事。
相處了雖然已有近月,俞仁卻一直沒有真正的注意過,身邊的這位婢女的相貌。此時細看才發現,其實春梅長還是挺好看的,清秀的瓜子臉、柳葉眉,眼睛雖然不很大,但卻流動著溫柔的微光;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很耐看!
俞仁看的稍稍有些意動,心中不免起了絲絲漣漪。不過,這也隻是短暫的一瞬。理智告訴他,眼前的這個女孩是個好姑娘,但她不屬於自己。所以,俞仁伸手輕輕的拍了拍春梅的肩膀,什麽話也沒說便走了。
曹安帶著沈家的幾名管事,將俞仁一直送出城外,這才迴去。俞仁出城後便坐上馬車,然後到江邊轉船。
當天下午,俞仁便到達了南沙島。
在南沙島上又逗留了幾天,船隊這才出發向東洋駛去。
這一趟還算順風,隻用了大半個月便到達了日本的平戶。這兒是漢人在日本的聚集地,也是日本與大明通商的最重要的一個港口。
許家的船隊在港口停下後,便有許多的當地客商來到船上拜見許心素,商議生意上的事情。
要知道,大明的船,由於受海上季風的影響,每年也隻能來個一兩趟。而大明的商品,無論是生絲、銅錢、陶瓷還是書籍、中藥,在這兒都有著極大的市場,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因此,每一次大明的海船到港,這些候在海港的客商們便蜂擁而至,唯恐遲了搶不到貨。
許心素自然不是什麽人都見的。他隻見了兩三名當地有名的大客商,其他人便打發給了許海和劉龍。
因為許家向來不販棉布,這些客商當中,倒沒有一個是做棉布生意的。因此俞仁反而無事可做。大家都忙的團團轉,獨他一人清閑自得、無人理會。
見俞仁一臉的落寞模樣,許倩走了過來。
“姐夫不必著急。我聽爹爹說,他已經放出話去了,說我們這一趟運來了兩船大明最好的棉布,價錢還很便宜。有不少的客人都說明天想帶人來看貨呢!爹爹讓我告訴你,明天就不要出門了,專等他們上門來看貨。有什麽事,盡量今天辦掉。”
俞仁想了想,“那我今天先去逛逛這兒的布莊吧!不然明天他們來了,我都不知道開什麽價格合適。不知道小倩能不能幫我找一個通譯?”
許倩擺了擺手。“不用通譯。在這個小集鎮上,漢人比當地人還多,幾家布莊也幾乎都是漢人開的。你盡管自己去看便可。”
俞仁聽說這樣,便獨自出門去了。
在集鎮上轉了一圈,這個集鎮上有三家大的布莊。他們幾乎都是以批發為主。不過,這些布莊裏的布,雖然幾乎都聲稱是從大明運來的。其實真正的大明產的棉布卻極少,多數都是質地和色染都比較差的本地布。價格也十分不低。即便是這些質量低下的本地產的冒牌大明貨,零售的價錢也幾乎相當於大明的兩三倍。
俞仁終於心裏有了底氣。照這樣看,自己運來的這些棉布,至少可以開大明的兩倍價出售。
在最後一家布莊裏,俞仁似乎看到了一個熟人,但是他一時也想不起來是什麽人。此人也隻看了他一眼,便低下頭,然後匆匆走了。俞仁也不在意,必竟天下長相相似的人太多了。他相信自己的運氣會這麽巧:第一次遠涉重洋,到這個萬裏之外的異國他鄉,便遇到了熟人。
再說,真要是熟人,怎麽會不跟他打聲招唿便走了呢!
從布莊出來後,俞仁看看天色還早,便在市集上轉了轉。雖然這兒是日本的市集,可是卻充斥著無數大明的各類貨品,讓人直以為這兒是大明了。俞仁隨便挑了幾件女孩子喜歡的小物事,準備帶迴去給許倩和許海六歲的小女兒。許海因為疼愛這個小女兒,每次出海都把她帶在身邊。
迴到客棧,大家都已出門去了,俞仁問了個守院子的兄弟,說是大家都到船上看貨去了。大當家還留下了話,讓他迴來後直接去醉風樓。晚上大當家在那兒擺宴。
俞仁搖了搖頭,“我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他們談的生意我一點也不懂,沒得給大當家的丟臉。我就在客棧裏吃吧!”
俞仁說完,來到外門的大堂,讓小二給他送些吃的來。
這間客棧也是本地比較大的一處客棧,外間也經營菜館。不過,來吃飯的,多數都是住在客棧裏的客人。今天因為許家船隊的人幾乎包下了這間客棧,他們又都去醉風樓了。客棧的大堂裏,幾乎就隻有俞仁一個人坐在那兒吃飯。
俞仁倒無所謂,他本就不是個喜歡熱鬧的人。隨便的點了兩三個菜,俞仁便坐在那兒喝起了茶。
俞仁的菜還沒上來,便見客棧裏進來一個穿著粉色和服的豔裝女子。這個女人一進門,便問客棧的掌櫃。
“敢問掌櫃,許當家的船上有一位鬆江來的俞仁俞小相公,可是住在此處?”
那掌櫃並不認識俞仁,搖了搖頭。“許當家的船隊每次到港,都是在小店打尖落腳,船隊的頭領們我幾乎全都認識。夫人您問的這位俞小相公,小的倒是第一次聽聞。許當家的他們今天都去醉風樓了,隻留下那邊的那位小相公。不如夫人去問問他吧!”
那女人看了一眼坐在桌旁,正在等飯的俞仁,便移步走了過來。
俞仁仍獨自坐在那兒喝著他的茶。雖然聽到這個女人正在打聽自己,不過俞仁並沒打算這麽早便顯露身份。倒不是擔心這個女人會對他有什麽不利,這兒他可是頭一迴來,應該不可能會有什麽冤家對頭。他隻是奇怪:這個女人是怎麽知道他的,她打聽自己,又是什麽目的?
女人來到俞仁的桌前並沒有馬上開口,而是先將俞仁仔細的打量了一遍,好像是要記住他身上的每一處特征一般。
俞仁也沒說話,他也在悄悄的打量這個女人。
這是一個二十上下的年輕女人。因為臉上畫了濃妝,倒有些看不大清她的樣子。隻是看臉形,應該也是個美女,而且這位美女身材也不矮。俞仁簡單的目測了一下,估計應該有一米七。
“這位小相公請了。小女子冒昧向您打聽個人,不知是否可以見告?”女人終於開口了。
俞仁抬起了頭。“夫人請問。”
“小相公可認識鬆江府來的俞仁俞小相公?”女人仍然站著與俞仁說話。
俞仁有些不太習慣這樣仰視的與她說話,而且這個女人的個頭還不矮,俞仁覺得這樣與她說話有種壓迫感。於是他便先請這女人坐了下來。
“不知夫人如何稱唿?”
“我夫家複姓前田,在這兒開了個小布莊。聽聞俞小相公此次從大明運來了兩船鬆江棉布,我夫君特意讓我出麵來找俞小相公。想在讓俞小相公給我們布莊留些貨。”
俞仁聽了這話,放下心來。原來是來談生意的。看來,自己這兩船棉布還真是不愁賣了。那邊許心素托人約的客人還沒來,便已有人先一步主動找來了。
既然是來談生意的,俞仁也不隱約,便公開了自己的身份。
“原來是俞小相公當麵,真是失禮了。”前田夫人說著,站起來向俞仁重新施了一禮。
俞仁與她客套了幾句便問道,“有一個問題我比較不解。許當家的船向來不販棉布,我們這一次又是剛到港,夫人何以知道我這次帶來了兩船的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