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吃吃喝喝,眼見太陽已經偏西了。俞仁怕他爹迴來的早,於是趕緊會了帳,與三人道別,迴去了。自然,他是不敢從大門迴去的,隻好又爬牆頭。
俞仁迴到家,要按平常算,他爹俞元乾也快迴來了。可是俞仁在書屋裏假裝看了半天的書,到天快黑了,他爹也沒迴來。
直到吃過晚飯,將近亥時,俞元乾才趕迴來。
一迴到家,俞元乾便躲到自己的書房裏,似乎是在趕寫什麽東西。俞仁也不管這事,早早的洗洗便上床睡了。因為明天他還要準備早些出去玩呢!
次日,俞元乾起的格外早,連早飯都沒在家裏吃,便匆匆的拿著一小疊書冊一類的東西出門去了。
俞仁看到老爹出門了,這心裏便按捺不住了。可是,他又很清楚,現在時間太早,隻怕連對麵的孫老師也都還沒出門,虎子這時候是沒有辦法幫自己爬牆頭的。
好容易耐著性子吃過了早飯,俞仁便再也按捺不住,跳窗出去,在牆邊主動發出了暗號。
還好,沒過多久,對麵的暗號便來了。於是,孫夢虎三人又將俞仁接了出去。不過,一將俞仁接過去。孫夢虎便向他道,“我們今天有點事,就不陪你了。到申時末,我們在巷口碰頭。我再送你過去。”
三人說完便要走。俞仁卻覺得沒意思了。南京城裏,他還真沒幾個認識的,要讓他一個人在大街上空溜達,那他還是寧願選擇坐在書房裏看書。“等一下。你們有什麽事啊!就不能帶我一起去嗎?”
三人聽到這話,都麵有難色。但是大家必竟都是好兄弟,三人也不想讓俞仁誤會。於是孫夢虎便道,“仁哥,實話跟你說吧!其實我們今天是要去見一批客人。我們最近做的兩條船一直都沒賣出去,已經壓了快半年了。
再這樣下去,不僅我們自己這幾年賺來的一點錢要賠進去,就連剛剛借來的一百多兩銀子也要一起賠進去了。所以,我們托人找了個客人,約好今天去我們那兒看船。
我們打算低價把船處理給他們。”
說到這兒,孫夢虎重重的歎了口氣。
俞仁明白了,這個兒時的玩伴是因為現在混的並不太好,所以才不願讓自己知道他的近況。可是,作為朋友,俞仁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這三個鐵哥們度過眼前的難關。
雖然他並不知道這個難關應該怎麽度過,但是他覺得自己至少也要盡一份心。
“你們還把不把我當兄弟了。為什麽有這樣的麻煩也不跟我說!”
“虎子是擔心,我們的這些繁瑣小事影響了你的學業。眼看著就到秋閨之期了,我們不想讓你分神。”田嘉一旁道。
“秋閨的事情,我心裏有數。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解決你們的問題,把船賣出去。再這樣拖下去,你們可就要傾家蕩產了。”俞仁急道。作為一個現代人,俞仁的財務觀與孫夢虎他們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
在俞仁想來,孫夢虎三人既然借了一百多兩的外債,這每天的利息也是很高的。拖的越久,就越危險。可實際上,孫夢虎他們的情況還沒有俞仁想象的那麽不。因為他們借的這一百多兩的銀子,是跟朋友那兒借的,並不要利息。
孫夢虎知道,今天不帶俞仁一起去是不行了。於是四人便一起向城外走。
出城走不多遠,他們來到一處江邊的荒園。俞仁有些詫異,不是說去會客嗎?怎麽到這樣的地方來了。難道說他們與客人約定見麵的地點是在這兒嗎?俞仁有些意外,這樣的地方,要說打劫,倒實在是個不二之選的好去處。可要說在這兒與客人接頭,那實在有些擔心。
就見麵前的這座荒園大的嚇人,圍牆多已倒塌,可以清楚的看到裏麵成片的蒿草,長的足有一人高。遠遠的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像是蘆葦灘。
“你們怎麽選了這麽個地方跟客人接頭?”俞仁有些不解。
“我們的船廠就在前麵啊!”虎子迴答的很自然。
“怎麽選了這麽個地方做船廠?”俞仁很奇怪。
“這地方原來是一個荒園。據說當年三寶公鄭和下西洋時,就是在這兒造的船。可是後來朝廷不再派人出海了,再也用不著那樣大的樓船。於是,這造船廠也就漸漸的荒廢了。到如今,這兒早已成了一座廢園,被人給遺忘了。
我當初學做船時,他們就是在這兒教我的。這兒除了我們,還有幾個造船的人家,他們都是當年朝廷建造巨型樓船的船工的後人,世代以造船為業。
隻是如今,他們也早已不再建造像當年那樣的大船了,隻是造些小船給漁民們用。偶爾也造幾條稍大些的商船。不過,這樣的機會很少。因為南京這兒的海商很少。有來的,也幾乎都是外地來收貨的。我們大明如今出洋的海商,幾乎都是福建人。所以,南京這兒的海船也就無人定做。”孫夢虎一麵走,一麵向俞仁介紹著情況。
“你們造船難道不是客人先下訂單,然後再造的嗎?”俞仁問。
“是的啊!可是,有時候,客人下了訂單,事後又不要的也常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得不再找其他買家了。我們最近造的兩條船就是這樣的情況。我們前後搭進去了五百多兩銀子,可是客人看了船後並不滿意,便不要了。我們也沒有辦法,隻好另找別的客人,看看能不能便宜些處理掉。”孫夢虎無耐的道。
“為什麽?是他們下的訂單,怎麽又不要?”
第一百一十九章 銷售技巧
“他們說我們的船做的太厚,太笨重了。他們定的是江船,不是海船。這也不能怪他們。我們當時做的時候確實是忽略了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學做船時,學的都是做海船,接這個單子時,我也沒想到江船與海船會有這樣的區別。以我們想,反正不都是在水裏跑的嘛,所以就照著海船做了。誰想到會有這樣的問題。”
俞仁總算是明白了些事情的始末。“那你這次約的客人是要買海船還是江船啊?”
“海船。聽說他們就是跑海路的。原本這個客人隻是到南京來收貨的。我便托人給問,看他們有沒有意向買我的船。我打算便宜處理給他們。不然,這樣壓著,我們的銀子就都壓在這兒了,既造不了新船,也沒辦法還債。”
四人一麵說,一麵便進了園了。
雖然從外麵看,這個園子很荒蕪,其實裏麵還是有些生氣的。從斷牆處走進去,穿過一條荒草林立的小道,向前不遠便可以看到,園子裏緊靠江邊的地方,有三處沒有長草。
這三處就是各家造船的地方了。俞仁注意到,其他的兩家都有人在開工,唯了最靠西麵的一處地方沒有人,隻停了兩條已經做好了的船。俞仁猜想,那兒一定就是虎子他們三人做船的地方了。
這兩條船是一樣的製式,不算大,在海船裏,隻能算是小個子,長不過十幾米,寬不過四五米。俞仁走上船,見甲板上的漆麵已經有些舊了。俞仁知道,如果再不處理掉它們,隻怕很快就要把它們當舊船處理了。
看來,要是再不解決的話,虎子他們三個的日子就真的不好過了。可是,在這兒,俞仁又沒有一個可用的朋友。想要幫忙,也實在並不容易。
四人在船邊稍等了一會兒,便見一個個頭不高的麻子領著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進了園子。三人一進園,便直接向孫夢虎他們幾人走過來。
四人忙迎了上去。
“虎子,這位就是我先前跟你說過的史員外。史員外是山東人,這幾天正好在咱們這兒收貨。聽說你有兩條海船有意要處理,史員外便想來看看。”
那史員外五十上下,麵色白皙,看上去倒不像是長年在外麵跑的人。不過他倒是個直爽的人,眼見船就在麵前,史員外也不與他們多客套,便幹脆登上了船。
“就是這兩條嗎?”史員外問。
“對,就是這兩條。”孫夢虎忙應道。
史員外在船上看了一圈,又下船繞著兩條船走了一圈。“看起來有點小嘛!”
“小船有小船的好啊!跑起來快!”俞仁見孫夢虎三人都不說話,趕緊補上一句。
史員外看著俞仁。“它們跑的快嗎?我看它們跟其他的海船也沒什麽區別啊?”
俞仁眼見麵前的這單生意要黃,終於忍不住試探的問了一句,“史員外是跑海路的,不知道您認不認識許心素許二爺?”
俞仁沒有提李瑩的名字。因為這個姓史的是山東人,李瑩的勢力重點在浙閩,南京一帶基本都是許心素的勢力範圍。
史員外聽俞仁突然問他認不認識許心素,也有些奇怪。可是他是跑山東到朝鮮這一帶線的,有時候也去去東洋。就算收貨也隻到南京。而且,史員外每次南下也都是走運河,然後轉大清河入海,根本就沒有機會與許心素他們接觸。
史員外搖了搖頭。
俞仁有些失望。他原本還想著,要是此人認識許心素,便多少要賣他些麵子,那麵前的這單生意也就好談了。可是現在看來,許心素的勢是借不到了。那就隻能憑真實力了。
“我們這條船與另家造的船有一處大不同,跑起來絕對比他們的要快的多。”俞仁道。他前世雖然是個化裝師,可是化裝的同時,也時常需要向客人推銷一些化裝品。因此,對於銷售的技巧,他還是知道一些的。俞仁知道,如果不拿出點特別的優勢出來,這史員外說不定轉身就要走了。
“噢!什麽特別之處?”史員外果然來了興趣。
一聽到這句問話,旁邊的孫夢虎的淚都要下來了。因為他知道,自己造的這條船與其他人家所造的船是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區別。他就是跟他們學的呀!可是俞仁偏要說不同。現在客人問起來了,孫夢虎怎能不緊張。
“我們這條船原本還要裝些東西的。隻是因為還沒來的及弄,您便來看船了。如果我們把這些東西裝上去。那可就大不一樣了。到時候,這條船就算是無風也可以照舊跑的很快。
到那個時候,您再出海貶貨,可就不用再受季風的影響了。一年跑他個十趟八趟都行。那樣的話,您想想,您一年得多賺多少銀子。”俞仁繼續著他的忽悠。
說是忽悠,也不能全算。因為他講的有些也確實是實情。與李瑩他們混的久了,俞仁知道,出遠洋做生意,是受海上的季風影響很大的,一般一年也就能跑個一趟。因為自然界因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海上的風向也有變化,一般會有幾個月的南風,幾個月的北風。
所以,出遠洋做生意的人,都會在南風到來之前將貨先裝好船,然後順風而下,到北風來時,再裝好一船異鄉的貨順風而歸。
所以,這一年也就能跑這麽一個來迴,到馬來半島這樣遠的地方也還罷了,必竟遠。可是有許多人是跑呂宋的。這樣的行程,一年隻跑一個來迴實在有些太浪費。可也沒辦法。
要是真的可以不受季風的影響,那這一年跑的趟數可就多了。俞仁並不知道山東的海商們是不是也與浙閩的海商有著同樣的問題,但是現在他也隻能賭一把了。
果然,這位史員外聽了俞仁的話,眼睛突然亮了起來。俞仁知道,他已經吸引了對方的注意力。對於銷售來說,能夠吸引客戶的注意力,便等同於成功了一半。這一點,俞仁還算清楚。
“真的有這樣的船!”史員外看上去有些激動。
“真的有!”俞仁十分自信的向他道。
“那你們現在就裝,裝上試給我看看。如果真的如你所說。你這兩條船,我每條出一千兩銀子。”史員外看上去比俞仁還要著急。
俞仁有些為難的道。“跟您老說實話吧!我們其實是因為手頭緊,所以才被迫不得不暫時沒有安裝這個東西的。要讓我們馬上裝,其實也不是不行,最主要的是沒有銀子。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打算將這兩條船賠本處理掉的。這個東西,我們前陣子在小船上試用成功了以後,便再沒有銀子來改造這兩條大船了。”
史員外點點頭。他原本也正懷疑著,為什麽這麽巧,正好自己來了就還差那麽一點。而且他也注意到了,這兩條船上的油漆都已經不新了,要說是剛剛造好的,那他是不會信的。反而俞仁這樣一解釋,史員外就覺得合情合理了。
“那你們的小船還有在嗎?能不能讓我看看?如果好,我便先訂下這兩條船。銀子不是問題,我可以先付你們一半的船費,等船做好了,再付你們另一半。怎麽樣?”史員外雖然想買俞仁說的這種船,但他倒底是久走江湖的人。從來也沒聽說,更沒有見過俞仁所說的這種船,所以他還是要看到真東西才肯相信。
即便是在被俞仁的話挑起強烈的欲望時,他還是保持著比較清醒的頭腦。這就是一個老江湖的精明。
第一百二十章 技術攻堅
“這個當然可以。不過,我們的小船前幾天在試驗時,跟別人的船撞了一下,眼下要修一下。大概要等五天,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等?”俞仁沒有這樣的船,但是他心中已經開始有了一點想法。他相信自己能弄出點不一樣的東西來。可是,這需要時間。他決定先接下生意,迴頭再想辦法。隻要生意接下來了,他相信自己一定有辦法。
史員外想了想。“可以,五天我還沒有走。不過,不能再拖了。不然,我就該迴山東了。”
“沒問題,五天保證給您把船修好,讓您看到一條您想要,卻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快船。”俞仁自信的道。
“好,那我就五天以後再來。還是在這兒見吧!正好可以就地試航。”史員外也被俞仁將情緒調動了起來。好像已經看到了他的海上生意,未來擴大數倍之後的情景。
“一言為定!”
送走了一臉興奮的史員外,孫夢虎三人可就愁開了。因為他們太了解俞仁了。他們幾乎是從小穿一條褲子長大的呀!要說讀書寫字、寫詩作畫這一類的東西,俞仁倒也還拿手。可要說到造船,俞仁是不行的。
從來也沒聽說俞仁學過造船啊!雖然最近遊學了半年多,不知道他都學了些什麽東西,看到了些什麽。可是這造船的本事,可不是一天兩天便可以學會的。這一點,孫夢虎比誰都清楚。當年他初學造船,就差不多學了兩年,還隻是學的一些皮毛,真正的許多絕技,他還沒有學到。擺在眼前的這兩條船就差不多是他所能造的最大的船了,再大,他就造不出來了。
“現在怎麽辦?”田嘉問。他是問俞仁的,可是眼睛卻著孫夢虎,顯然他對俞仁也並沒有多少信心。
“什麽怎麽辦啦!自然是動手開始幹嘛!五天的時間可過的很快。要是在史員外再來之前,我們弄不出一條讓他滿意的船來。這單生意可就黃了。”俞仁道。
三人答應一聲,卻仍然一臉困惑的看著俞仁。“可是,仁哥。我們不知道怎麽弄啊!你說的這種船,我們從來也沒見過啊?甚至連聽都沒聽過!”
俞仁笑起來。“這個怪我。是我沒有跟你們說清楚。我見過這種船,跑起來可快了。根本不需要船帆。不過,咱們現下的條件有限,也沒法做一條跟他們一模一樣的。咱們隻要借用一下它上麵的一些東西,將我們的船稍稍改動一下,做出一條比普通船更快,並且主要不依靠風帆的船。這位史員外就一定會下訂單了。”
三人聽說俞仁見過這種船。這才稍稍放心了些。
“這樣。造船方麵,我是外行。我就把我見過的船,與咱們現在的船的主要區別給你們講一下,再畫個圖。改造的事情,那可就要靠你們自己了。”俞仁一麵說,一麵蹲在地上,就在沙地上畫了起來。
他先在地上畫了一個螺旋槳,然後又畫了幾個傳動的齒輪。因為他知道,現在這個時代裏,還沒有蒸汽機,也就是說,還必須要使用人力或是畜力。這樣子一來,他就不得不從杠杆省力和齒輪傳動改變方向上來想辦法。
然後,他又畫了一個明輪。俞仁知道,早期的歐洲船上裝的都是這種明輪,後來才漸漸的被螺旋槳所代替。
因為俞仁是單獨畫的一個一個的部件圖。所以,孫夢虎三人一時也沒有看明白。俞仁又給三個人解釋了一下螺旋槳的作用,以及齒輪在傳動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杠杆的原理。三人聽的有些將信將疑,必竟,這些東西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其實,在這個時代,大明的許多機械已經開始在使用杠杆省力了,甚至有些東西製作的精巧,讓俞仁這個現代人看了也驚歎不已。可是,卻從來沒有人總結這當中的原理。再加上孫夢虎三人都沒接觸過這些機器,他們隻會造船。
最後,俞仁又給三人講了一下明輪的作用。這一點,三人倒是容易理解,因為有水車啊!輪式的水車便跟這個極為近似。
見三人一時不能理解,俞仁也沒辦法,隻好自己來設計。必竟,隻有五天的時間了,要是這樣慢慢的先把他們教會,再讓他們去做。隻怕黃花菜都要涼了。隻能在一邊做的當中,一邊讓他們去領悟這其中的奧妙了。
於是,俞仁拋下三人,獨自在一旁推敲他的設計去了。他要想明白,如何才能將螺旋漿裝到大船上,還能用現有的人或畜拉的動。這實在有些困難。但是他並不需要這條船完全靠螺旋漿來驅動,或是跑多少節的快速度,他所需要的隻是能夠給船增加一些動力,使它能夠跑的比一般船快些。這就容易的多了。
俞仁也坐過好多次海船了。他知道,其實,現在大明的海船,有些大的也已經在下層安裝了一些可以用人來助力的裝置。隻是,這些人為的助力都隻是靠船漿劃。這樣子實在是不便又費力。
研究了半天,俞仁終於完成了草圖。可是當他把草圖拿給李夢虎三人看時,他們三個卻異口同聲的認定,這個設計在他們的船上根本就裝不起來。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船寬度不夠,俞仁設計的這個裝置在船上用騾馬拉的話,根本就走不開來。
這下子俞仁可出了愁了。眼見著已經日落西山,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了。怎麽辦?
望著落日的餘暉一點點的消失在遠處的天邊,俞仁突然一拍大腿。“好,就這麽定了。”
三人都被他嚇了一跳。“怎麽弄?”三人同時問。他們也著急啊!五天的時間,實在是太有些短了,連做一條小船都來不及。
“這樣啊!虎子你負責馬上去借一條小船來,如果借不到,就買一條來。要舊的,不要新的,能下水就行了。沒有銀子,我那兒還有八十兩。船隻要能坐下兩三個人的那種蚱蜢船,大了的不要。
俞仁迴到家,要按平常算,他爹俞元乾也快迴來了。可是俞仁在書屋裏假裝看了半天的書,到天快黑了,他爹也沒迴來。
直到吃過晚飯,將近亥時,俞元乾才趕迴來。
一迴到家,俞元乾便躲到自己的書房裏,似乎是在趕寫什麽東西。俞仁也不管這事,早早的洗洗便上床睡了。因為明天他還要準備早些出去玩呢!
次日,俞元乾起的格外早,連早飯都沒在家裏吃,便匆匆的拿著一小疊書冊一類的東西出門去了。
俞仁看到老爹出門了,這心裏便按捺不住了。可是,他又很清楚,現在時間太早,隻怕連對麵的孫老師也都還沒出門,虎子這時候是沒有辦法幫自己爬牆頭的。
好容易耐著性子吃過了早飯,俞仁便再也按捺不住,跳窗出去,在牆邊主動發出了暗號。
還好,沒過多久,對麵的暗號便來了。於是,孫夢虎三人又將俞仁接了出去。不過,一將俞仁接過去。孫夢虎便向他道,“我們今天有點事,就不陪你了。到申時末,我們在巷口碰頭。我再送你過去。”
三人說完便要走。俞仁卻覺得沒意思了。南京城裏,他還真沒幾個認識的,要讓他一個人在大街上空溜達,那他還是寧願選擇坐在書房裏看書。“等一下。你們有什麽事啊!就不能帶我一起去嗎?”
三人聽到這話,都麵有難色。但是大家必竟都是好兄弟,三人也不想讓俞仁誤會。於是孫夢虎便道,“仁哥,實話跟你說吧!其實我們今天是要去見一批客人。我們最近做的兩條船一直都沒賣出去,已經壓了快半年了。
再這樣下去,不僅我們自己這幾年賺來的一點錢要賠進去,就連剛剛借來的一百多兩銀子也要一起賠進去了。所以,我們托人找了個客人,約好今天去我們那兒看船。
我們打算低價把船處理給他們。”
說到這兒,孫夢虎重重的歎了口氣。
俞仁明白了,這個兒時的玩伴是因為現在混的並不太好,所以才不願讓自己知道他的近況。可是,作為朋友,俞仁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這三個鐵哥們度過眼前的難關。
雖然他並不知道這個難關應該怎麽度過,但是他覺得自己至少也要盡一份心。
“你們還把不把我當兄弟了。為什麽有這樣的麻煩也不跟我說!”
“虎子是擔心,我們的這些繁瑣小事影響了你的學業。眼看著就到秋閨之期了,我們不想讓你分神。”田嘉一旁道。
“秋閨的事情,我心裏有數。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解決你們的問題,把船賣出去。再這樣拖下去,你們可就要傾家蕩產了。”俞仁急道。作為一個現代人,俞仁的財務觀與孫夢虎他們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
在俞仁想來,孫夢虎三人既然借了一百多兩的外債,這每天的利息也是很高的。拖的越久,就越危險。可實際上,孫夢虎他們的情況還沒有俞仁想象的那麽不。因為他們借的這一百多兩的銀子,是跟朋友那兒借的,並不要利息。
孫夢虎知道,今天不帶俞仁一起去是不行了。於是四人便一起向城外走。
出城走不多遠,他們來到一處江邊的荒園。俞仁有些詫異,不是說去會客嗎?怎麽到這樣的地方來了。難道說他們與客人約定見麵的地點是在這兒嗎?俞仁有些意外,這樣的地方,要說打劫,倒實在是個不二之選的好去處。可要說在這兒與客人接頭,那實在有些擔心。
就見麵前的這座荒園大的嚇人,圍牆多已倒塌,可以清楚的看到裏麵成片的蒿草,長的足有一人高。遠遠的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像是蘆葦灘。
“你們怎麽選了這麽個地方跟客人接頭?”俞仁有些不解。
“我們的船廠就在前麵啊!”虎子迴答的很自然。
“怎麽選了這麽個地方做船廠?”俞仁很奇怪。
“這地方原來是一個荒園。據說當年三寶公鄭和下西洋時,就是在這兒造的船。可是後來朝廷不再派人出海了,再也用不著那樣大的樓船。於是,這造船廠也就漸漸的荒廢了。到如今,這兒早已成了一座廢園,被人給遺忘了。
我當初學做船時,他們就是在這兒教我的。這兒除了我們,還有幾個造船的人家,他們都是當年朝廷建造巨型樓船的船工的後人,世代以造船為業。
隻是如今,他們也早已不再建造像當年那樣的大船了,隻是造些小船給漁民們用。偶爾也造幾條稍大些的商船。不過,這樣的機會很少。因為南京這兒的海商很少。有來的,也幾乎都是外地來收貨的。我們大明如今出洋的海商,幾乎都是福建人。所以,南京這兒的海船也就無人定做。”孫夢虎一麵走,一麵向俞仁介紹著情況。
“你們造船難道不是客人先下訂單,然後再造的嗎?”俞仁問。
“是的啊!可是,有時候,客人下了訂單,事後又不要的也常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得不再找其他買家了。我們最近造的兩條船就是這樣的情況。我們前後搭進去了五百多兩銀子,可是客人看了船後並不滿意,便不要了。我們也沒有辦法,隻好另找別的客人,看看能不能便宜些處理掉。”孫夢虎無耐的道。
“為什麽?是他們下的訂單,怎麽又不要?”
第一百一十九章 銷售技巧
“他們說我們的船做的太厚,太笨重了。他們定的是江船,不是海船。這也不能怪他們。我們當時做的時候確實是忽略了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學做船時,學的都是做海船,接這個單子時,我也沒想到江船與海船會有這樣的區別。以我們想,反正不都是在水裏跑的嘛,所以就照著海船做了。誰想到會有這樣的問題。”
俞仁總算是明白了些事情的始末。“那你這次約的客人是要買海船還是江船啊?”
“海船。聽說他們就是跑海路的。原本這個客人隻是到南京來收貨的。我便托人給問,看他們有沒有意向買我的船。我打算便宜處理給他們。不然,這樣壓著,我們的銀子就都壓在這兒了,既造不了新船,也沒辦法還債。”
四人一麵說,一麵便進了園了。
雖然從外麵看,這個園子很荒蕪,其實裏麵還是有些生氣的。從斷牆處走進去,穿過一條荒草林立的小道,向前不遠便可以看到,園子裏緊靠江邊的地方,有三處沒有長草。
這三處就是各家造船的地方了。俞仁注意到,其他的兩家都有人在開工,唯了最靠西麵的一處地方沒有人,隻停了兩條已經做好了的船。俞仁猜想,那兒一定就是虎子他們三人做船的地方了。
這兩條船是一樣的製式,不算大,在海船裏,隻能算是小個子,長不過十幾米,寬不過四五米。俞仁走上船,見甲板上的漆麵已經有些舊了。俞仁知道,如果再不處理掉它們,隻怕很快就要把它們當舊船處理了。
看來,要是再不解決的話,虎子他們三個的日子就真的不好過了。可是,在這兒,俞仁又沒有一個可用的朋友。想要幫忙,也實在並不容易。
四人在船邊稍等了一會兒,便見一個個頭不高的麻子領著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進了園子。三人一進園,便直接向孫夢虎他們幾人走過來。
四人忙迎了上去。
“虎子,這位就是我先前跟你說過的史員外。史員外是山東人,這幾天正好在咱們這兒收貨。聽說你有兩條海船有意要處理,史員外便想來看看。”
那史員外五十上下,麵色白皙,看上去倒不像是長年在外麵跑的人。不過他倒是個直爽的人,眼見船就在麵前,史員外也不與他們多客套,便幹脆登上了船。
“就是這兩條嗎?”史員外問。
“對,就是這兩條。”孫夢虎忙應道。
史員外在船上看了一圈,又下船繞著兩條船走了一圈。“看起來有點小嘛!”
“小船有小船的好啊!跑起來快!”俞仁見孫夢虎三人都不說話,趕緊補上一句。
史員外看著俞仁。“它們跑的快嗎?我看它們跟其他的海船也沒什麽區別啊?”
俞仁眼見麵前的這單生意要黃,終於忍不住試探的問了一句,“史員外是跑海路的,不知道您認不認識許心素許二爺?”
俞仁沒有提李瑩的名字。因為這個姓史的是山東人,李瑩的勢力重點在浙閩,南京一帶基本都是許心素的勢力範圍。
史員外聽俞仁突然問他認不認識許心素,也有些奇怪。可是他是跑山東到朝鮮這一帶線的,有時候也去去東洋。就算收貨也隻到南京。而且,史員外每次南下也都是走運河,然後轉大清河入海,根本就沒有機會與許心素他們接觸。
史員外搖了搖頭。
俞仁有些失望。他原本還想著,要是此人認識許心素,便多少要賣他些麵子,那麵前的這單生意也就好談了。可是現在看來,許心素的勢是借不到了。那就隻能憑真實力了。
“我們這條船與另家造的船有一處大不同,跑起來絕對比他們的要快的多。”俞仁道。他前世雖然是個化裝師,可是化裝的同時,也時常需要向客人推銷一些化裝品。因此,對於銷售的技巧,他還是知道一些的。俞仁知道,如果不拿出點特別的優勢出來,這史員外說不定轉身就要走了。
“噢!什麽特別之處?”史員外果然來了興趣。
一聽到這句問話,旁邊的孫夢虎的淚都要下來了。因為他知道,自己造的這條船與其他人家所造的船是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區別。他就是跟他們學的呀!可是俞仁偏要說不同。現在客人問起來了,孫夢虎怎能不緊張。
“我們這條船原本還要裝些東西的。隻是因為還沒來的及弄,您便來看船了。如果我們把這些東西裝上去。那可就大不一樣了。到時候,這條船就算是無風也可以照舊跑的很快。
到那個時候,您再出海貶貨,可就不用再受季風的影響了。一年跑他個十趟八趟都行。那樣的話,您想想,您一年得多賺多少銀子。”俞仁繼續著他的忽悠。
說是忽悠,也不能全算。因為他講的有些也確實是實情。與李瑩他們混的久了,俞仁知道,出遠洋做生意,是受海上的季風影響很大的,一般一年也就能跑個一趟。因為自然界因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海上的風向也有變化,一般會有幾個月的南風,幾個月的北風。
所以,出遠洋做生意的人,都會在南風到來之前將貨先裝好船,然後順風而下,到北風來時,再裝好一船異鄉的貨順風而歸。
所以,這一年也就能跑這麽一個來迴,到馬來半島這樣遠的地方也還罷了,必竟遠。可是有許多人是跑呂宋的。這樣的行程,一年隻跑一個來迴實在有些太浪費。可也沒辦法。
要是真的可以不受季風的影響,那這一年跑的趟數可就多了。俞仁並不知道山東的海商們是不是也與浙閩的海商有著同樣的問題,但是現在他也隻能賭一把了。
果然,這位史員外聽了俞仁的話,眼睛突然亮了起來。俞仁知道,他已經吸引了對方的注意力。對於銷售來說,能夠吸引客戶的注意力,便等同於成功了一半。這一點,俞仁還算清楚。
“真的有這樣的船!”史員外看上去有些激動。
“真的有!”俞仁十分自信的向他道。
“那你們現在就裝,裝上試給我看看。如果真的如你所說。你這兩條船,我每條出一千兩銀子。”史員外看上去比俞仁還要著急。
俞仁有些為難的道。“跟您老說實話吧!我們其實是因為手頭緊,所以才被迫不得不暫時沒有安裝這個東西的。要讓我們馬上裝,其實也不是不行,最主要的是沒有銀子。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打算將這兩條船賠本處理掉的。這個東西,我們前陣子在小船上試用成功了以後,便再沒有銀子來改造這兩條大船了。”
史員外點點頭。他原本也正懷疑著,為什麽這麽巧,正好自己來了就還差那麽一點。而且他也注意到了,這兩條船上的油漆都已經不新了,要說是剛剛造好的,那他是不會信的。反而俞仁這樣一解釋,史員外就覺得合情合理了。
“那你們的小船還有在嗎?能不能讓我看看?如果好,我便先訂下這兩條船。銀子不是問題,我可以先付你們一半的船費,等船做好了,再付你們另一半。怎麽樣?”史員外雖然想買俞仁說的這種船,但他倒底是久走江湖的人。從來也沒聽說,更沒有見過俞仁所說的這種船,所以他還是要看到真東西才肯相信。
即便是在被俞仁的話挑起強烈的欲望時,他還是保持著比較清醒的頭腦。這就是一個老江湖的精明。
第一百二十章 技術攻堅
“這個當然可以。不過,我們的小船前幾天在試驗時,跟別人的船撞了一下,眼下要修一下。大概要等五天,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等?”俞仁沒有這樣的船,但是他心中已經開始有了一點想法。他相信自己能弄出點不一樣的東西來。可是,這需要時間。他決定先接下生意,迴頭再想辦法。隻要生意接下來了,他相信自己一定有辦法。
史員外想了想。“可以,五天我還沒有走。不過,不能再拖了。不然,我就該迴山東了。”
“沒問題,五天保證給您把船修好,讓您看到一條您想要,卻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快船。”俞仁自信的道。
“好,那我就五天以後再來。還是在這兒見吧!正好可以就地試航。”史員外也被俞仁將情緒調動了起來。好像已經看到了他的海上生意,未來擴大數倍之後的情景。
“一言為定!”
送走了一臉興奮的史員外,孫夢虎三人可就愁開了。因為他們太了解俞仁了。他們幾乎是從小穿一條褲子長大的呀!要說讀書寫字、寫詩作畫這一類的東西,俞仁倒也還拿手。可要說到造船,俞仁是不行的。
從來也沒聽說俞仁學過造船啊!雖然最近遊學了半年多,不知道他都學了些什麽東西,看到了些什麽。可是這造船的本事,可不是一天兩天便可以學會的。這一點,孫夢虎比誰都清楚。當年他初學造船,就差不多學了兩年,還隻是學的一些皮毛,真正的許多絕技,他還沒有學到。擺在眼前的這兩條船就差不多是他所能造的最大的船了,再大,他就造不出來了。
“現在怎麽辦?”田嘉問。他是問俞仁的,可是眼睛卻著孫夢虎,顯然他對俞仁也並沒有多少信心。
“什麽怎麽辦啦!自然是動手開始幹嘛!五天的時間可過的很快。要是在史員外再來之前,我們弄不出一條讓他滿意的船來。這單生意可就黃了。”俞仁道。
三人答應一聲,卻仍然一臉困惑的看著俞仁。“可是,仁哥。我們不知道怎麽弄啊!你說的這種船,我們從來也沒見過啊?甚至連聽都沒聽過!”
俞仁笑起來。“這個怪我。是我沒有跟你們說清楚。我見過這種船,跑起來可快了。根本不需要船帆。不過,咱們現下的條件有限,也沒法做一條跟他們一模一樣的。咱們隻要借用一下它上麵的一些東西,將我們的船稍稍改動一下,做出一條比普通船更快,並且主要不依靠風帆的船。這位史員外就一定會下訂單了。”
三人聽說俞仁見過這種船。這才稍稍放心了些。
“這樣。造船方麵,我是外行。我就把我見過的船,與咱們現在的船的主要區別給你們講一下,再畫個圖。改造的事情,那可就要靠你們自己了。”俞仁一麵說,一麵蹲在地上,就在沙地上畫了起來。
他先在地上畫了一個螺旋槳,然後又畫了幾個傳動的齒輪。因為他知道,現在這個時代裏,還沒有蒸汽機,也就是說,還必須要使用人力或是畜力。這樣子一來,他就不得不從杠杆省力和齒輪傳動改變方向上來想辦法。
然後,他又畫了一個明輪。俞仁知道,早期的歐洲船上裝的都是這種明輪,後來才漸漸的被螺旋槳所代替。
因為俞仁是單獨畫的一個一個的部件圖。所以,孫夢虎三人一時也沒有看明白。俞仁又給三個人解釋了一下螺旋槳的作用,以及齒輪在傳動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杠杆的原理。三人聽的有些將信將疑,必竟,這些東西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其實,在這個時代,大明的許多機械已經開始在使用杠杆省力了,甚至有些東西製作的精巧,讓俞仁這個現代人看了也驚歎不已。可是,卻從來沒有人總結這當中的原理。再加上孫夢虎三人都沒接觸過這些機器,他們隻會造船。
最後,俞仁又給三人講了一下明輪的作用。這一點,三人倒是容易理解,因為有水車啊!輪式的水車便跟這個極為近似。
見三人一時不能理解,俞仁也沒辦法,隻好自己來設計。必竟,隻有五天的時間了,要是這樣慢慢的先把他們教會,再讓他們去做。隻怕黃花菜都要涼了。隻能在一邊做的當中,一邊讓他們去領悟這其中的奧妙了。
於是,俞仁拋下三人,獨自在一旁推敲他的設計去了。他要想明白,如何才能將螺旋漿裝到大船上,還能用現有的人或畜拉的動。這實在有些困難。但是他並不需要這條船完全靠螺旋漿來驅動,或是跑多少節的快速度,他所需要的隻是能夠給船增加一些動力,使它能夠跑的比一般船快些。這就容易的多了。
俞仁也坐過好多次海船了。他知道,其實,現在大明的海船,有些大的也已經在下層安裝了一些可以用人來助力的裝置。隻是,這些人為的助力都隻是靠船漿劃。這樣子實在是不便又費力。
研究了半天,俞仁終於完成了草圖。可是當他把草圖拿給李夢虎三人看時,他們三個卻異口同聲的認定,這個設計在他們的船上根本就裝不起來。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船寬度不夠,俞仁設計的這個裝置在船上用騾馬拉的話,根本就走不開來。
這下子俞仁可出了愁了。眼見著已經日落西山,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了。怎麽辦?
望著落日的餘暉一點點的消失在遠處的天邊,俞仁突然一拍大腿。“好,就這麽定了。”
三人都被他嚇了一跳。“怎麽弄?”三人同時問。他們也著急啊!五天的時間,實在是太有些短了,連做一條小船都來不及。
“這樣啊!虎子你負責馬上去借一條小船來,如果借不到,就買一條來。要舊的,不要新的,能下水就行了。沒有銀子,我那兒還有八十兩。船隻要能坐下兩三個人的那種蚱蜢船,大了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