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迴去後,你把那七十兩的整銀放在你房裏藏起來,不要讓任何人知道。隻帶十幾兩的碎銀在身上就好。記住,贈銀的事情,千萬不可跟我爹說起。我爹要問我們旅費還剩多少,你就說隻剩十三兩了。記住了吧!”俞仁俯在曹安耳邊道。


    曹安連連點頭,終於明白了少爺的用心。


    俞仁這才放心的整了整衣服,然後上前敲門。


    大門很快便打開了。開門的是一個背有些微駝的中年人。這人大約三十五六,模樣有些斯文,倒不像是下人。俞仁知道,這人就是曹安口中所說的宋駝子了。當然,他不會這樣叫他。


    “宋叔,我迴來了。”


    宋叔看到俞仁迴來,臉上露出歡喜之色,忙迴頭向院子裏喊了一句,“老爺,少爺迴來了。”


    院子裏傳出一聲頗有威嚴的男聲,“讓他到書房等我。”


    俞仁聽到這聲音,心裏便跳了一下。雖然在情感上,他還不太認可這位父親。可是但是事實卻無法改變,他不能不接受這個現實。所以,聽到這一聲,俞仁的心頭便跳起來。作為一個從小便不太聽話的孩子,俞仁從他老爹的這個聲音中便判斷出,自己一會兒肯定要挨訓。


    在曹安的指引下,俞仁來到父親的書房。曹安則站在門外等著。


    俞仁進屋的時候,他爹俞元乾還沒來。俞仁便在書桌前的一把木椅上坐了下來,然後四下的打量起這間書房。這是一間很普通的書房,裝飾很簡陋,除去兩大書櫃的書之外,便隻有掛在牆上的兩幅畫和一幅字。其中,那幅字是橫條,上麵寫著四個大字:精忠報國。


    字體老練蒼勁,頗有北宋黃庭堅之風。


    而一旁的兩幅畫,一幅是嶽母刺字圖,另一幅則是一副山水圖。兩幅圖的落款都是泉州俞行健。


    俞仁知道,他爹的字號為行健。也就是說,這兩幅圖都是他爹自己畫的。俞仁對字畫向來一無所知,也不知這畫畫的怎麽樣。隻是感覺他老爹能畫出這麽複雜的畫,水平應該不低。


    俞仁正揣摩著他老爹應該是個什麽樣的人,他爹便進來了。


    俞仁聽到腳步聲,趕緊站起來,就見一個四十三四的中年人寒著臉走了進來。俞仁隻看了他一眼,便知道,他就是自己傳說中的那位老爹了。因為此人的相貌與自己實在太像,如果不是年齡上的差距,別人絕對會認為他們是雙胞胎。


    “你還知道迴來啊!我還當你樂不思蜀了呢!”俞元乾的聲音威嚴中透著幾絲喜悅,顯然是因為看到相別半年多的兒子,心裏的喜悅之情還是壓製不住。隻是為了要在兒子麵前保持威嚴,所以才刻意的板下臉來。


    俞仁從這句話裏便聽出了老爹並不是真的生氣,他的心也徹底放了下來。“爹,您不是病了嗎?怎麽不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俞仁想岔開話題。


    “我不說生病,你會迴來嗎?”一麵說,一麵拉開椅子,在書桌前坐了下來。


    俞仁小聲說了一句,“我在杭州剛好碰到幾個朋友,所以才耽擱了。本來我是早就打算迴來的。”


    俞元乾一聽這話,原來緩和的臉色又沉了下來。“不說這些我還不氣。我問你,出門前,我是怎麽交待你的。你都忘了是吧?我讓你不要結交朋黨,特別是不能結交東林黨和浙黨的人。你倒好,全把我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不但結交東林子弟,還給他們打頭陣。你以為你威風了,別人看的起你啊!其實背地裏,人家都笑你傻!”


    俞元乾說到這兒,氣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東林黨是些什麽人?他們自我標榜是以天下為己任,說到底還為是為了給自己謀權!咱們大明的朝廷這些年為什麽這麽亂?說到底,最魁禍首,就是他們東林黨人。


    如果不是他們東林黨人結黨營私,又怎麽會有後麵的浙黨、齊黨、楚黨這些大大小上的黨派。這些人為了爭奪自己的權位,打著為公的幌子,搞的朝廷上下,雞犬不寧,連皇上、太子都被他們牽進來。政事也因此而廢。現在朝中無論大小的官員,整天想著的都隻是如何搞倒對手,反而把國事拋在了一邊。這才會派出像楊鎬這樣的廢才去征討女真,至使全軍覆滅。


    你跟這樣的一群人混到一起,將來能有什麽好結果?搞不好,咱們俞家在你的手裏被滅門都有可能。


    所以,我現在正式告誡你。從今往後,再不許跟這些人往來,不然,我就把你趕出俞家,從此不認你這個兒子!”


    俞元乾說完這些話,一甩袖子走了。


    然後俞仁便聽到他爹在院子裏大聲的向宋駝子吩咐,“小宋,從今天起,你給我看著大門。沒有我的命令,絕不許少爺出這個大門!”


    俞仁的臉上露出的是無耐與困惑。


    無耐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從現在起,便算是被他老爹給軟禁了。困惑是因為,他想不明白,為什麽袁崇煥對東林黨人那般的推崇,而他爹對東林黨人卻如此的不滿。


    就這樣,俞仁被關進了他自己的書房裏。俞元乾隻撂下一句話:“專心備考秋閨。”


    俞仁看著滿室的書冊,不由的露出苦笑。他太知道自己的實力了。就憑自己現在的那點古文功力,不說考舉人,就算是考秀才,他也沒這個可能。但是他又不能對老爹說。因為他爹是不會相信他的話的。


    對著擺在桌上的四書五經,俞仁強迫著自己翻了幾頁,便實在看不下去了。在書架上翻了翻,居然從一個角落裏翻出了一本《續武經總要》。翻開了第一頁,俞仁便來了興趣。


    因為這本書,居然是他的那位聞名天下的祖叔俞大猷,和他的老師兩人編寫的。此書的前七卷是俞大猷的老師趙本學所編,後一卷是俞大猷本人所編。


    俞仁細細翻看了一遍,上麵全部講的都是自古至今的各種陣法,包括此陣法的優劣和運用。俞仁看了一會兒,感覺不太有興趣。因為他對陣法全然不懂。於是又去翻書櫃。


    這才發現,原來,他的書櫃的一個角落裏放滿了各種兵書。隻是前麵用一大堆的儒家經典給攔了起來。俞仁終於明白了。其實,他的這位前身,根本就是一個重武輕文的人。隻是因為老爹不讓習武,所以他才要把這些兵書藏在書櫃裏麵。


    俞仁向書櫃裏掏了掏,總共掏出了三十多本兵書。包括《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尉繚子》、《吳子》、《武經總要》等。此外,還有一本地圖冊。上寫:《大明十五省地圖》。


    其中,還有一個小布包,裏麵單獨包著幾本書。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逃出禁室


    俞仁仔細打開布包,發麵裏麵裝著幾本印製精美的書冊。俞仁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小子也藏禁書啊!


    可是打開細看,卻完全不是那麽迴事。布包裏一共有四本書,分別是:《兵法發微》、《劍經》、《洗海近事》、《正氣堂集》。


    俞仁一一打開書頁,見首頁上居然寫著一行小字:贈賢侄行健。俞仁吃了一驚。因為行健正是他爹的名字,上麵寫賢侄,也就是這個贈書的人,應該是俞大猷。他又翻看封麵。


    原來,這書正是俞大猷生前所著。


    俞仁又去翻看其他三本,也都有寫這樣一行小字,而且書的作者也都是俞大猷。再看他手裏的那本《續武經總要》,果然在首頁上也寫有這樣的一行小字。


    這一下,俞仁徹底明白了。這幾本書都是俞大猷所著,也是由他本人親自送給他爹的,希望他爹可以繼承自己的事業。可惜他爹重文輕武,於是便把這些書棄之一旁。可是卻沒想到他的這個兒子卻正好與他相反,於是這些難得的兵書便統統歸了俞仁。


    看來,俞大猷應該就是自己這位前身的偶像了。俞仁想。


    看著桌上的這一堆書,俞仁發起了呆。他其實不太喜歡看書。可是在這個即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的時代裏,看書實在是一件最佳的娛樂方式。如果在看四書五經和看兵書之間選擇的話,俞仁還是寧願選擇看兵書。這或許也可以叫兩害相權取其輕吧!


    俞仁這樣的想著,便隨手拿起最上麵的一本《尉繚子》準備看,突然聽到外麵一聲咳嗽。俞仁馬上將桌上的三十幾本剛掏出來的“禁書”藏到了桌下,然後拿起一旁的朱批論語假裝認真的看起來。


    俞仁知道,他的這位前世既然把這幾本書藏的這樣嚴實,顯然這些書在他們家,是被他爹列為禁書的。要是被他老爹發現自己不是在認真備考,而是在偷看“禁書”,那自己就會死的很難看了。


    果然,門外傳來曹安叫老爺的聲音。俞仁知道,一定是他爹不放心,來查崗了。還好,俞元乾沒有進來,隻是站在窗外遠遠的看了俞仁一會兒,便轉身走了。


    俞仁暗乎一聲好險!


    一連幾天,俞仁都老實的呆在書房裏看他的書。俞元乾對兒子漸漸放心下來,於是他每天在外麵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又過了幾天,俞仁將他書房裏藏的那些兵書都看了一遍,已經無書可看了。他想出去玩,可是又怕宋駝子不讓他出門。於是俞仁便把曹安找來商議。


    曹安隻是眼睛轉了幾下,便立刻有了主意。


    “少爺想出去玩,其實很容易。隻要你假裝打發我出去買紙筆。然後我便到隔壁去找虎子他們。讓他們在虎子家的院子裏擺個梯子,再找根繩子吊過來,少爺便順著繩子爬過去。宋駝子絕對不會發現。


    中午送飯,我照舊送進來。然後再來收碗。宋駝子一定不會發現。隻是少爺你可一定要在老爺迴家之前迴來。不然,被老爺發現了,那我就死定啦!”


    俞仁高興的差點跳起來。


    “好,就這麽辦了。你現在馬上就去跟虎子他們商量。事情辦好了,我謝你們每人一兩銀子。”


    曹安倒不在乎賞錢,隻是他太了解俞仁了。以他的性子,這樣的整天關在屋子裏,他真擔心不到秋閨之期,俞仁便先瘋掉了。


    曹安出去不久,便拿著一小疊宣紙迴來了。


    “事情商量的怎麽樣了?”俞仁小聲的問。


    “沒問題。虎子他們正想你呢!隻是因為老爺吩咐了宋駝子,不讓他們來我們家。所以他們沒辦法進來找你玩。”


    “太好了。那,你有沒有問他們什麽時候行動?”俞仁太著急了。被關了十多天,現在終於盼到出去的機會,他真恨的得立馬就可以出去。


    “虎子說等他姐做好了午飯,去給他爹送飯去。他們便來接少爺出去。到時候,他們會用暗號通知我們的。”


    曹安出門後,俞仁再也坐不住了。他首先關上了東麵的窗戶,然後又在自己的椅子上做了些偽裝,這樣子,從外麵看窗戶紙上的影子,他好像還坐在那兒讀書。


    一切準備停當,外麵還是沒有一點動靜。俞仁很著急。但他知道,虎子是不會騙他的。


    他的鄰居虎子全名孫夢虎,是他啟蒙時所拜的孫先生的兒子。這小子從小與他一起進學讀書,可是卻始終沒什麽長進。到現在仍連個生員也沒考上。其實,虎子不喜歡讀書,他想學別人出去做生意。特別是對出洋做生意尤其有興趣。可是一來他們家家境並不好。他爹教書每月的銀子除去家用,便沒多少了,沒有資本。二來,他爹也不想讓他做生意。老頭子始終認為,生意人地位低下,沒有出息。


    可是虎子卻很執著,雖然沒有條件,他卻很能創造條件。前幾年俞仁在家時,虎子便糾結了幾個自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幾人湊了幾十兩銀子,虎子便溜出去做倒爺了。


    起初虎子是什麽生意都做,有時候賣傘、有時賣扇。可是後來,他又認識了幾個做船的年輕人。從此他便開始改行做船了。


    俞仁由於近兩年學業比較緊,與虎子他們在一起混的時間也少了許多。雖然知道虎子最近一兩年改行做船了,但是他跟曹安還沒去過他們的船廠。


    俞仁正在腦子裏清理著由曹安口中得知的關於孫夢虎的事情,門外便傳來曹安的聲音。“少爺,馬嬸已經把飯做好了。要現在送進來嗎?”


    “送進來吧!”


    曹安於是托著一盤飯菜進了書房。


    放下托盤,曹安小聲的在俞仁的耳邊道,“我看到虎子他們已經把繩子丟過來了。少爺快吃。吃完了就可以走了。”


    俞仁聽說孫夢虎他們已經安排好了接應,哪裏還有心思吃飯。於是把托盤一推。“不吃了。這些飯菜,你幫我解決。我到外麵吃去。”


    說完,俞仁便翻窗跳到了屋後。果然便看到一旁的牆頭垂下來一根粗麻繩。俞仁趕緊按著約好的暗號,學了一聲貓叫。


    不一會兒,對麵也傳來一聲貓叫。俞仁知道,他們已經準備好了。於是用手拉了拉麻繩,果然麻繩已經受力。


    俞仁三兩下便爬過了牆頭


    就見對麵的牆邊已經靠上了一把長梯。三名年輕人手裏正拉著一條繩子。這三人當中的一個長的身材不高,卻很健壯的小夥子正是孫夢虎,另外兩個從曹安事先與他交待的外貌來判斷,應該都是他們少年時的玩伴。一個叫田嘉一個叫柳喜。這兩人從前便是跟孫夢虎一起做倒爺的。如今還跟著孫夢虎一起做船。


    俞仁趕緊從長梯上爬下來。三個年輕人將他接住。俞仁剛想說幾句感謝的話,虎子向他一堅手指頭,做出一個禁聲的動作。然後小聲的向他道,“我娘正在裏屋紡紗,咱們出去再說。”


    於是,四個年輕人像做賊似的,悄悄溜出了巷子。


    出了巷子,幾人這才放了心。為了感謝大家的幫忙,俞仁特意請他們幾個到酒樓裏撮了一頓。


    本來俞仁想去好點的酒樓。可是虎子三人硬是不同意,非要去路邊的棚子裏吃。因為他們知道,俞仁他爹雖然在朝中做官,可是他們家卻並不富裕。作為好兄弟,他們不想讓俞仁多破費。


    於是,幾人便在路邊的一個小攤上吃了飯。俞仁要子五斤熟牛肉又弄了此牛雜,然後搞了兩瓶酒。幾人許久不見了,終於有了聚在一起的機會,大家都顯的很開心。


    俞仁問了問三人的近況,虎子隻說還在做船,其他的便不說了。


    俞仁見講到這上麵,三人的神情都有些尷尬,便知道他們造船的事業不太順利。


    第一百一十八章 荒園小廠


    “我們天天就那麽過,沒什麽好說的。還是說說你吧!聽說你最近到外遊學,大有收獲啊!我們在南京都聽說了你在杭州的事情了。”田嘉道。


    “是啊是啊!我聽說你在杭州一人打倒了十幾名高手,其中還有李成梁的孫子在內。是不是真的?”柳喜問道。


    “還有人說,你在杭州結認了好幾位大戶人家的漂亮小姐。是不是再過些日子,我們就該吃你的喜酒啦?”田嘉接著道。


    俞仁被問的哭笑不得,隻能感歎這些傳播消息的人,誇大事實的能力實在是太強了。


    “沒那麽誇張。我隻是在比武時單對單的勝了他們幾個人。至於這後麵的事情,純屬謠傳、謠傳啊!”


    “還不承認,我私下裏都問過你們家曹安了。他都認了,你還不認!”田嘉不依不饒。


    “真沒有。曹安那是逗你們玩的!”俞仁並不是不想讓他們這般兄弟知道,他跟李瑩的事情,可是他又覺得現在講這事有些不太合適。因為他都還沒跟他爹講,要是萬一這事反而先從這班家夥的口裏傳到他爹耳朵裏,隻怕又有他的苦頭吃了。


    “是不是人家看上你了,你沒看上人家。仁哥,不是兄弟說你。雖然你現在聲名在外,秋閨高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做人眼界不要太高。我聽說人家家世可比咱們家高多了,你可不要錯失良機啊!”田嘉的這話說的有些中肯,俞仁就不好隨口敷衍了。他也終於知道了他們所說的這位小姐是什麽人了,原來他們所講的是趙蕊。


    “你們搞錯了。人家趙小姐早就名花有主了,哪輪的到我。”俞仁說到這兒忙給幾人斟酒。“不說這些了,喝酒喝酒。”


    眾人聽這樣說,也就都不提此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巨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的男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的男人並收藏明末巨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