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別小看這一件軟甲,它不僅可以防刀槍,還可以防毒。據說穿上它的人,可以百毒不侵呢!
這幾年,大小姐總是時刻把它穿在身上,未曾脫離一日。沒想到……”
俞仁聽說這件軟甲如此好,李瑩又如此珍視,卻為了自己把它脫了下來。這讓俞仁的心裏又多了幾分感動,這幾天來,因李瑩對他的淡漠而引起的不快,一下子便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由於俞仁他們留在陳錢島上的人數太少,曲先生於是將自己帶來的這兩百人分了一百五十人趕往陳錢島幫助劉強守島,餘下的人,便跟他們一起返迴大衢山。
等俞仁一行人的海船出現在大衢山的北麵港口時,他看到港口的碼頭上已經站滿了迎接他們的人。而為首的一人,正是李瑩。
第七十二章 隆重接風
這一次,俞仁無疑是給他們李家立下了一件大功。不僅攻下了陳錢島,而且還傷亡極小。由於曲先生提前讓快船傳迴了消息,俞仁他們的船隊還沒到達大衢山,捷報便已經傳到了這兒的總部。
李瑩接到戰報,既驚且喜。驚的是,石廷柱這個她一向十分看重的人,居然會陣前反叛,對俞仁暗下殺手,而江九郎又沒有極時趕到陳錢島支援。喜的是,俞仁居然就憑著他們這五十個人,不但炸了島上的炮台,還一舉擒獲了鍾老三和他的三百多名手下。而這一次,他們顯然低估了鍾老三的實力,原本以為陳錢島上隻有一百來人,卻沒想到會有三四百人。
當然,風險越大,功勞也就越大。這一次,李瑩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在眾手下麵前,給俞仁好好的出一次風頭了。這是她的私心,是為了幫俞仁在她們李家樹立起威信。其實,她在內心裏一直有一個願望,希望俞仁可以與她一起來經營這個商隊。可是,她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想法有些天真。
首先是,她不知道俞仁是什麽想法。必竟,他們這些人可是朝廷眼中的海盜。而俞仁的身份她早就打聽的清清楚楚了。他是當年抗倭名將俞大猷的堂孫,他爹在又在南京任刑部主事。他們家雖然不能說是朝廷重臣,但這刑部主事,怎麽也是個正六品銜,官級幾乎等同於知州,比知縣還要大上兩級。要說,也算是高幹子弟了。
要這樣的一個高幹子弟,跟著他們這些海盜一起混,且不說俞仁是什麽想法。李瑩自己從內心裏,也覺得這樣太委屈他了。但是,讓李瑩意外的是,從俞仁最近幾天的表現來看,他不但沒有一絲鄙視他們這些海盜的意思,而且還似乎很以能與他們混在一起為榮。
這讓李瑩既快樂,又有些為俞仁擔心。她總覺得俞仁是個有大才的人,俗話說,好男兒誌在四方。她也很想俞仁能有一翻建樹。可是,她又很明白,俞仁的前程在朝廷,而不是在她們這些海盜身上。
但是,要是俞仁真的為朝廷立了大功,到那時,他成了名動四方的大人物,他還能象現在這樣的在意自己、重視自己嗎?
李瑩不知道,因此她很煩惱。
這個問題從俞仁出現在聞濤院的那一刻開始,便一直困擾著李瑩,讓她十分矛盾。可是,當俞仁與劉強帶著人去攻陳錢島後,她便再沒心思想這些問題了,因為她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俞仁的安全上。
李瑩可不是第一次打海戰,這海上作戰最大的特點,她是再清楚不過的。陸上打戰,戰敗了,可以逃。而在海上,如果戰敗,你的船被別人擊中或擊沉,那你就連逃生的機會也沒有了。而俞仁他們這次登島偷襲,更是深入敵後,萬一他們還沒炸掉炮台便被敵人發現。如果江九郎他們不能及時攻上島。那俞仁他們的命運就隻有被殺或被俘了
因為他們的退路隻有大海。
正因為李瑩深知這其中的危險,她才這樣的擔心。如果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李瑩是絕對不願意讓俞仁去冒這個險的,她甚至願意以身相代。可是她也知道,這一次的任務,沒有人能夠代替得了俞仁。
從俞仁他們離開大衢山開始,李瑩便一直守在碼頭未曾移過步。直到曲先生的快船帶來了消息,李瑩這顆一直吊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
接下來,她馬上派人,把島上所有的人都召集起來,無論男女老幼。大家一起到碼頭,迎接他們的英雄凱旋。
當俞仁到達碼頭,突然看到近千的男女老少一起站在碼頭,還真把他嚇了一跳。“怎麽迴事?”
曲先生趕緊跟他解釋:這是大小姐的意思,要給你好好的風光風光。說你這一迴給李家立了大功。大小姐決定在大衢島上擺宴三天慶賀。
說著,曲先生將俞仁讓到前頭,以免自己搶了他的風頭。
當俞仁第一個從船上走下來時,碼頭上立時爆出一陣歡唿。看的俞仁心裏一陣緊張,長這麽大,他還真是第一次像今天這樣,在上千人的麵前成為焦點。俞仁心虛的迴頭看了一眼,想要從曲先生那兒找到些精神支持。可是,當他迴過頭,卻發現曲先生已經停下了腳步。
他們的那些兄弟們,此時全都拋下了他,讓他獨自一人暴露在這上千名歡迎他的粉絲的目光之下。而他們,則全都停在了船甲板上,沒有一人隨他下船。長長的跳板上,隻有他——孤單的一個人。
俞仁暗暗罵了一句:沒義氣。然後隻好學著那些出訪的國家元首的模樣,舉起了手,向著下麵的眾人揮手示意。
一直等到俞仁完全走下了跳板,曲先生才領著其他人陸續下船。然後是三百餘名陳錢島上的俘虜。這些俘虜並沒有用繩子綁上手腳,隻是派了幾名兄弟前後看押著。
碼頭上,迎接的人們看到他們還帶來了這麽多的俘虜,更加的興奮。有人當場便把俞仁誇成了千年不遇的第一能人。
連俞仁這樣厚臉皮的人,聽了他們的誇獎,也不由的臉紅起來。汗顏啊!
李瑩卻似乎對這些評價很是滿意。
出了碼頭,在李瑩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一處空曠的大稻場。這兒原是島上居民曬稻穀用的。可是此時卻擺上了上百桌的酒席。一旁還有人不斷的在往上端著菜。
俞仁被眾人引到首席的主位上坐下來,其他這次出海的兄弟們也都坐上了上席。俞仁這一席,李瑩親自在一旁坐陪,此外還有曲先生和幾名大衢山頭目。才一坐定,便有人提議,說應該讓俞相公說幾句。
俞仁推托不過,被眾人簇擁著站到旁邊空出的一張桌子上。俞仁明白,這一次的歡迎儀式,所以搞的如此隆重,顯然是李瑩有意為之的。看來,她是想讓自己盡快在這兒樹立起威信啊!俞仁不是笨人,自然可以看的懂李瑩如此的用心。
“各位兄弟姐妹們!我俞仁雖然現在還不是咱們李家的一員。但是,其實我在內心裏,早已把自己當作咱們當中的一員了。這一次能夠成功攻下陳錢島,都是眾兄弟,大家一起甘冒奇險,拚死掙來的。當然,我也出了些力,但俞仁絕不敢一人而居全功。”
俞仁的話還沒講完,台下便有幾人發出善意的笑聲:“俞相公為什麽早就把自己當成我們李家的一員了呢?”
旁的另一人聽了,馬上接口道,“這還不清楚,當然是俞相公對咱們大小姐有意思唄!人家常說,郎才女貌,你不知道嗎?要論才,俞相公稱當世第一,沒有人敢稱第二。而咱們小姐的貌,那也是、那也是,啊、啊、哈哈……”這人講到這兒,突然看到自家的大小姐正瞪著他,嚇的忙把後麵的話又吞了下去。
其實,李瑩並沒有真的生氣。她這些手下大多都是粗魯漢子,她也知道。這些人向來說話口沒遮攔的,她並不真的怪他們。隻是她倒底是個未出閣的姑娘,雖然常年的帶著這幫漢子,並不像其他的普通人家的姑娘那樣羞澀,但遇到別人把話說的這樣**裸,她還是忍不住臉紅起來。
李瑩本以為俞仁會不太習慣自己這些手下的魯直,必竟他是書生,儒家千百年來一向講禮義廉恥這些東西,對於男女之事,也總是遮遮掩掩的。
卻沒想到,這家夥居然處之泰然,還連連點頭,“是這麽個意思!就是這麽個意思!”
第七十三章 閨房之樂
說完俞仁從桌上跳下來。他感覺心中突然輕鬆了許多,既然大家都明白了他的心思,他也就不必再遮遮掩掩的了。這樣也好,想來李瑩也不必再像開始時那樣的避諱,而有意的躲著自己了。
這一場酒席,直吃到月近中天,方才散去。俞仁也喝醉了,連怎麽迴去的都不知道了。
當俞仁一覺醒來,見自己正躺在一張舒適的大床上。俞仁四下看了看,這個房間很大,四壁布置的十分溫馨,看上去像是姑娘的繡房。
窗台邊,李瑩正坐在一張錦凳上,拿著手裏的一塊刺繡在努力著。她的麵前,還擺著另一塊已經繡好了的精致刺繡,上麵繡著兩隻栩栩如生的鴛鴦。
李瑩的動作很笨拙,完全是個新手模樣。顯然,她很少幹這樣的針線活,俞仁也相信,以她的位置與性格,她肯定也不會喜歡做這樣的事兒。可是,現在她卻正努力的照著麵前的那塊繡布,模仿著。
俞仁有些不解。他並不知道,李瑩是因為昨晚聽一位島上的大嫂無意中說起,說男人都喜歡溫柔的女人,如果女人連刺繡這樣簡單的活兒也幹不好,那也就肯定籠不住男人的心。於是,李瑩這位從小便沒有拿過繡花針的大小姐,便開始了她艱難的學習,因為她想要籠住麵前這個男人的心。
俞仁正看的出神,突然從門外傳來一個聲音。“小姐,小姐。”
李瑩一分神,手裏的針便紮的偏了,手指頭上立時被紮了一針,鮮血冒了出來。李瑩隻是微一蹙眉,便站了起來,同時迴頭看了一眼俞仁。
俞仁趕緊閉上了眼,裝睡起來。他現在還不想起床。就這麽躺著,在暗處悄悄的看著自己的心上人,俞仁感覺這才是他人生最大的享受。他不想打破這樣的氣氛。
李瑩迴頭看了俞仁一眼,見他還沒醒,忙做出一個小聲的動作。“噓!小聲點。他還沒醒,莫要吵著他。”
鶯兒見大小姐正拿著昨晚向自己要的那塊繡布,努力的模仿著,不由的歎了口氣。“小姐,您這又何必呢!您有那麽多重要的事情要做。這種簡單的事情,交給鶯兒便好了。您想繡什麽,跟鶯兒吩咐一聲就行了,何必又要親自動手!”
李瑩又看了俞仁一眼,這才漫不經心的道,“不行啊!針線活雖然簡單,卻是咱們做女人的基本功啊!針線活我固然可以交給你做,但是他,我總不能也交給你吧!”說著,李瑩向躺在床上的俞仁呶了呶嘴。
“我們鶯兒這麽伶俐的大美人,我要是把他交給你。就隻怕用不上幾天,他便把我都全給忘了。”
鶯兒聽了這話,紅起了臉,“誰稀罕他了。也就您把他當作個寶似的,我可看不上。”
李瑩見鶯兒害羞起來,便不再說了。李瑩沒有姐妹,從小鶯兒便跟在她身邊,在她的心裏,一直把鶯兒當自己的姐妹一般看待。也因此,兩人的關係格外的近,就算是開這樣的玩笑,也沒有關係。
“對了,你這麽急急的來找我,有什麽事嗎?”
鶯兒這才一跺腳,急急的道,“看被你打岔的,差一點把正事都給忘了。江九郎他們迴來了。”
李瑩一聽這話,立時大怒,她一把甩掉了手裏還沒繡上幾針的白布,匆匆向外走去,口裏還不停的罵著,“這個家夥還敢迴來。也好,那就先把他們通通抓起來。再細細審問。”
跟在身後的鶯兒暗暗搖頭。這就是自家的小姐,倒底不是幹這種細活兒的料。這才斯文了多久?便馬上原形畢露了!
俞仁聽說江九郎迴來了,也不再裝睡了。趕緊從床上爬起來,跟著李瑩主仆倆人的身後,向碼頭趕去。
等俞仁趕到碼頭,李瑩早已到了,還有許多先他到達的李家軍。那九條原本由江九郎帶出去的戰船全部整齊的停在港口。船上的人都已下了船。
李瑩一趕到碼頭,便馬上吩咐,先把這九條船上的頭領給抓起來。
九名頭領沒有反抗。當他們按著江九郎的話,於昨晚到達陳錢島,見上麵早已被李強他們占領時,他們便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錯。
劉強當場將江九郎大罵了一頓,但是由於劉強在李家的地位和職位都不如江九郎高,雖然不憤於他失約的行為,卻也不能把他怎麽樣。
可是,這九位頭領聽說劉強與俞仁前一天晚上驚險占領陳錢島的事後,便都知道迴去免不了要有一頓重責了。
沒有按大小姐事先約好的時間趕到陳錢島,延誤了戰機,這是多大的一件事啊!大小姐要怎麽處分自己幾個都不算過。他們九人都是李家的老人,是從東洋便開始跟著李旦的,對李家,可以說是絕對的忠誠。在他們的心中,李家也就是他們自己的家。
因此,他們雖然明知迴去沒有好果子,卻還是堅持星夜往大衢山總部趕。
“江九郎呢?”李瑩見沒有看到江九郎,便問其中的一名頭領。
“不知道,剛才我們靠岸的時候,還看到他呢?”
這時一名剛從船上下來的手水道,“我剛才看到江頭領獨自駛著一條小船向西南麵去了。”
李瑩一聲冷哼。“想跑!小六,你去帶二十個人,開一條快船去追。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站在一旁的一個十七八歲的長的精瘦的年輕人答應一聲,便領著二十名兄弟,登船去追江九郎了。
李瑩這才讓人把這九名頭領帶到她在大衢山的議事堂。這個議事堂又比聞濤院的大了許多。因為大衢島很大,長有近百裏,寬也有數十裏,差不多是一個縣的大小。可是島上的住戶卻少的可憐。在李瑩他們李家紮根的東部,原住的隻有兩個村子,一百多名漁民。
這個島離杭州灣很近,向西南不過幾十裏海路便可以到舟山,再向西幾十裏便是寧波府了。因此,倒是很便利。因為大明朝廷並沒有在這個島上設衙門,也就自然沒有人來管。
李瑩於是便帶著一批人,將這當作他們在浙江的總部。雖然朝廷的兩個衛所就在幾十裏之外的舟山島上,但李瑩一點也不擔心。一來,是因為他們李家的這些人向來以經商和農耕、打魚為主,從來不做打劫的生意;二來,就算朝廷派兵來,他們也不怕,因為他們在島上也建了炮台,而且他們的實力要遠比這兩個衛所強。
九名頭領被帶到議事堂,李瑩居中而坐,鶯兒站在她的旁邊。俞仁此時也來了,但是他沒有走出來,隻是與其他一眾兄弟站在下麵。
李瑩坐上位子,便把臉一沉。“蕭七叔。你們可都是我們李家的老人了。這延誤戰機,至使冒險登島的兄弟們險些被鍾老三的人全部殺光,你們自己應該知道這罪有多重吧!
可是,我就想不明白了,這是為什麽?為什麽你們要這樣做?”
見大小姐點了自己的名,這九名頭領中,一個五十上下,身材高大的半老頭子站了起來。
聽到李瑩還叫他蕭九叔,老頭子這懸著的心頓時便放下了一半。他趕緊向李瑩迴道:“大小姐,我們都是被江九郎那小子給騙了的。
當時,我們本來就是按著大家事先約定好的時間向陳錢山去的。可是,船隊才出發沒多久,便駛來一條快船。來人是江九郎的一名手下,他交給江九郎一封信便走了。
江九郎接到信,便跟我們說,是大小姐傳來的最新命令,說是整體行動推遲一天,讓我們萬萬不可過早向陳錢島推近,以免被鍾老三發現行蹤。所以,我們當天出發後不久,便在半途的一個荒島上暫時停靠了。”
李瑩氣的臉通紅。“你們都是跟著我爹多年的老人了。雖然江九郎是你們的頭領。可是,約定攻打陳錢島的命令可是我下的。你們難道就不會用腦子想想,這麽重要的事情,我怎麽可能會讓你們隨便更改時間呢?”
“江九郎當時跟我們說,是因為我們的那個什麽球臨時出了問題,需要修。而且還拿出了那人送來的信給我們看了。所以,我們就信了。”
“是我的筆跡嗎?”李瑩追問。
第七十四章 李家忠仆
蕭七叔低頭想了想,“這個我倒沒太注意。”
這時,另一個三十上下的漢子站了出來。“不是大小姐的筆跡。我記得當時我還特意問了江九郎,為什麽不是大小姐的筆跡。他說這是鶯兒姑娘的筆跡,是鶯兒姑娘代寫的。我所以也就沒有再問。”
李瑩氣的直咬牙。“你們這幫蠢材。如果真的要更改時間,如此重要的事情,我會不親自給你們寫信嗎?還會要鶯兒代寫。你們見過幾次鶯兒幫我代寫秘信了?”
下麵的九人見大小姐發起怒來,都嚇的不敢說話了。他們也知道自己這一次犯的錯實在不小。要真論起罪來,隻怕殺頭也不為過。
“來人,將蕭七九人拖下去,先每人重打三十杖。”李瑩見幾人都不說話了,這才沉著臉,向下麵吩咐道。
門外馬上便走出幾名大漢,要上來拖蕭七幾人。曲先生這時與俞仁站在一起,他輕輕碰了俞仁一下。
俞仁立時會意,馬上站了出來。
“慢著!”俞仁先阻止了幾名準備要拖人的大漢,然後才向坐在台上的李瑩道:“大小姐。依我看,蕭七叔他們九人雖然有錯。可是,卻是因為受了江九郎的蒙騙,何況,我們也並沒有出事。反而因此還意外的將鍾三也擒住了。如果蕭七叔他們及時趕到,說不定鍾老三見形勢不妙,反而奪船逃跑了。
咱們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也可以說是天意了。所以,要是這樣算來,蕭七叔他們不但無過,反而有功了。”
在場的幾乎都是李家在浙江的精英,他們沒想到俞仁居然會站出來,為這幾個差點害死了他的人求情,也想不到俞仁居然講出無過有功這樣的道理來。他表現出來的大肚與機智,使這些人開始在心裏,把俞仁的地位又抬高了一級。
這幾年,大小姐總是時刻把它穿在身上,未曾脫離一日。沒想到……”
俞仁聽說這件軟甲如此好,李瑩又如此珍視,卻為了自己把它脫了下來。這讓俞仁的心裏又多了幾分感動,這幾天來,因李瑩對他的淡漠而引起的不快,一下子便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由於俞仁他們留在陳錢島上的人數太少,曲先生於是將自己帶來的這兩百人分了一百五十人趕往陳錢島幫助劉強守島,餘下的人,便跟他們一起返迴大衢山。
等俞仁一行人的海船出現在大衢山的北麵港口時,他看到港口的碼頭上已經站滿了迎接他們的人。而為首的一人,正是李瑩。
第七十二章 隆重接風
這一次,俞仁無疑是給他們李家立下了一件大功。不僅攻下了陳錢島,而且還傷亡極小。由於曲先生提前讓快船傳迴了消息,俞仁他們的船隊還沒到達大衢山,捷報便已經傳到了這兒的總部。
李瑩接到戰報,既驚且喜。驚的是,石廷柱這個她一向十分看重的人,居然會陣前反叛,對俞仁暗下殺手,而江九郎又沒有極時趕到陳錢島支援。喜的是,俞仁居然就憑著他們這五十個人,不但炸了島上的炮台,還一舉擒獲了鍾老三和他的三百多名手下。而這一次,他們顯然低估了鍾老三的實力,原本以為陳錢島上隻有一百來人,卻沒想到會有三四百人。
當然,風險越大,功勞也就越大。這一次,李瑩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在眾手下麵前,給俞仁好好的出一次風頭了。這是她的私心,是為了幫俞仁在她們李家樹立起威信。其實,她在內心裏一直有一個願望,希望俞仁可以與她一起來經營這個商隊。可是,她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想法有些天真。
首先是,她不知道俞仁是什麽想法。必竟,他們這些人可是朝廷眼中的海盜。而俞仁的身份她早就打聽的清清楚楚了。他是當年抗倭名將俞大猷的堂孫,他爹在又在南京任刑部主事。他們家雖然不能說是朝廷重臣,但這刑部主事,怎麽也是個正六品銜,官級幾乎等同於知州,比知縣還要大上兩級。要說,也算是高幹子弟了。
要這樣的一個高幹子弟,跟著他們這些海盜一起混,且不說俞仁是什麽想法。李瑩自己從內心裏,也覺得這樣太委屈他了。但是,讓李瑩意外的是,從俞仁最近幾天的表現來看,他不但沒有一絲鄙視他們這些海盜的意思,而且還似乎很以能與他們混在一起為榮。
這讓李瑩既快樂,又有些為俞仁擔心。她總覺得俞仁是個有大才的人,俗話說,好男兒誌在四方。她也很想俞仁能有一翻建樹。可是,她又很明白,俞仁的前程在朝廷,而不是在她們這些海盜身上。
但是,要是俞仁真的為朝廷立了大功,到那時,他成了名動四方的大人物,他還能象現在這樣的在意自己、重視自己嗎?
李瑩不知道,因此她很煩惱。
這個問題從俞仁出現在聞濤院的那一刻開始,便一直困擾著李瑩,讓她十分矛盾。可是,當俞仁與劉強帶著人去攻陳錢島後,她便再沒心思想這些問題了,因為她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俞仁的安全上。
李瑩可不是第一次打海戰,這海上作戰最大的特點,她是再清楚不過的。陸上打戰,戰敗了,可以逃。而在海上,如果戰敗,你的船被別人擊中或擊沉,那你就連逃生的機會也沒有了。而俞仁他們這次登島偷襲,更是深入敵後,萬一他們還沒炸掉炮台便被敵人發現。如果江九郎他們不能及時攻上島。那俞仁他們的命運就隻有被殺或被俘了
因為他們的退路隻有大海。
正因為李瑩深知這其中的危險,她才這樣的擔心。如果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李瑩是絕對不願意讓俞仁去冒這個險的,她甚至願意以身相代。可是她也知道,這一次的任務,沒有人能夠代替得了俞仁。
從俞仁他們離開大衢山開始,李瑩便一直守在碼頭未曾移過步。直到曲先生的快船帶來了消息,李瑩這顆一直吊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
接下來,她馬上派人,把島上所有的人都召集起來,無論男女老幼。大家一起到碼頭,迎接他們的英雄凱旋。
當俞仁到達碼頭,突然看到近千的男女老少一起站在碼頭,還真把他嚇了一跳。“怎麽迴事?”
曲先生趕緊跟他解釋:這是大小姐的意思,要給你好好的風光風光。說你這一迴給李家立了大功。大小姐決定在大衢島上擺宴三天慶賀。
說著,曲先生將俞仁讓到前頭,以免自己搶了他的風頭。
當俞仁第一個從船上走下來時,碼頭上立時爆出一陣歡唿。看的俞仁心裏一陣緊張,長這麽大,他還真是第一次像今天這樣,在上千人的麵前成為焦點。俞仁心虛的迴頭看了一眼,想要從曲先生那兒找到些精神支持。可是,當他迴過頭,卻發現曲先生已經停下了腳步。
他們的那些兄弟們,此時全都拋下了他,讓他獨自一人暴露在這上千名歡迎他的粉絲的目光之下。而他們,則全都停在了船甲板上,沒有一人隨他下船。長長的跳板上,隻有他——孤單的一個人。
俞仁暗暗罵了一句:沒義氣。然後隻好學著那些出訪的國家元首的模樣,舉起了手,向著下麵的眾人揮手示意。
一直等到俞仁完全走下了跳板,曲先生才領著其他人陸續下船。然後是三百餘名陳錢島上的俘虜。這些俘虜並沒有用繩子綁上手腳,隻是派了幾名兄弟前後看押著。
碼頭上,迎接的人們看到他們還帶來了這麽多的俘虜,更加的興奮。有人當場便把俞仁誇成了千年不遇的第一能人。
連俞仁這樣厚臉皮的人,聽了他們的誇獎,也不由的臉紅起來。汗顏啊!
李瑩卻似乎對這些評價很是滿意。
出了碼頭,在李瑩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一處空曠的大稻場。這兒原是島上居民曬稻穀用的。可是此時卻擺上了上百桌的酒席。一旁還有人不斷的在往上端著菜。
俞仁被眾人引到首席的主位上坐下來,其他這次出海的兄弟們也都坐上了上席。俞仁這一席,李瑩親自在一旁坐陪,此外還有曲先生和幾名大衢山頭目。才一坐定,便有人提議,說應該讓俞相公說幾句。
俞仁推托不過,被眾人簇擁著站到旁邊空出的一張桌子上。俞仁明白,這一次的歡迎儀式,所以搞的如此隆重,顯然是李瑩有意為之的。看來,她是想讓自己盡快在這兒樹立起威信啊!俞仁不是笨人,自然可以看的懂李瑩如此的用心。
“各位兄弟姐妹們!我俞仁雖然現在還不是咱們李家的一員。但是,其實我在內心裏,早已把自己當作咱們當中的一員了。這一次能夠成功攻下陳錢島,都是眾兄弟,大家一起甘冒奇險,拚死掙來的。當然,我也出了些力,但俞仁絕不敢一人而居全功。”
俞仁的話還沒講完,台下便有幾人發出善意的笑聲:“俞相公為什麽早就把自己當成我們李家的一員了呢?”
旁的另一人聽了,馬上接口道,“這還不清楚,當然是俞相公對咱們大小姐有意思唄!人家常說,郎才女貌,你不知道嗎?要論才,俞相公稱當世第一,沒有人敢稱第二。而咱們小姐的貌,那也是、那也是,啊、啊、哈哈……”這人講到這兒,突然看到自家的大小姐正瞪著他,嚇的忙把後麵的話又吞了下去。
其實,李瑩並沒有真的生氣。她這些手下大多都是粗魯漢子,她也知道。這些人向來說話口沒遮攔的,她並不真的怪他們。隻是她倒底是個未出閣的姑娘,雖然常年的帶著這幫漢子,並不像其他的普通人家的姑娘那樣羞澀,但遇到別人把話說的這樣**裸,她還是忍不住臉紅起來。
李瑩本以為俞仁會不太習慣自己這些手下的魯直,必竟他是書生,儒家千百年來一向講禮義廉恥這些東西,對於男女之事,也總是遮遮掩掩的。
卻沒想到,這家夥居然處之泰然,還連連點頭,“是這麽個意思!就是這麽個意思!”
第七十三章 閨房之樂
說完俞仁從桌上跳下來。他感覺心中突然輕鬆了許多,既然大家都明白了他的心思,他也就不必再遮遮掩掩的了。這樣也好,想來李瑩也不必再像開始時那樣的避諱,而有意的躲著自己了。
這一場酒席,直吃到月近中天,方才散去。俞仁也喝醉了,連怎麽迴去的都不知道了。
當俞仁一覺醒來,見自己正躺在一張舒適的大床上。俞仁四下看了看,這個房間很大,四壁布置的十分溫馨,看上去像是姑娘的繡房。
窗台邊,李瑩正坐在一張錦凳上,拿著手裏的一塊刺繡在努力著。她的麵前,還擺著另一塊已經繡好了的精致刺繡,上麵繡著兩隻栩栩如生的鴛鴦。
李瑩的動作很笨拙,完全是個新手模樣。顯然,她很少幹這樣的針線活,俞仁也相信,以她的位置與性格,她肯定也不會喜歡做這樣的事兒。可是,現在她卻正努力的照著麵前的那塊繡布,模仿著。
俞仁有些不解。他並不知道,李瑩是因為昨晚聽一位島上的大嫂無意中說起,說男人都喜歡溫柔的女人,如果女人連刺繡這樣簡單的活兒也幹不好,那也就肯定籠不住男人的心。於是,李瑩這位從小便沒有拿過繡花針的大小姐,便開始了她艱難的學習,因為她想要籠住麵前這個男人的心。
俞仁正看的出神,突然從門外傳來一個聲音。“小姐,小姐。”
李瑩一分神,手裏的針便紮的偏了,手指頭上立時被紮了一針,鮮血冒了出來。李瑩隻是微一蹙眉,便站了起來,同時迴頭看了一眼俞仁。
俞仁趕緊閉上了眼,裝睡起來。他現在還不想起床。就這麽躺著,在暗處悄悄的看著自己的心上人,俞仁感覺這才是他人生最大的享受。他不想打破這樣的氣氛。
李瑩迴頭看了俞仁一眼,見他還沒醒,忙做出一個小聲的動作。“噓!小聲點。他還沒醒,莫要吵著他。”
鶯兒見大小姐正拿著昨晚向自己要的那塊繡布,努力的模仿著,不由的歎了口氣。“小姐,您這又何必呢!您有那麽多重要的事情要做。這種簡單的事情,交給鶯兒便好了。您想繡什麽,跟鶯兒吩咐一聲就行了,何必又要親自動手!”
李瑩又看了俞仁一眼,這才漫不經心的道,“不行啊!針線活雖然簡單,卻是咱們做女人的基本功啊!針線活我固然可以交給你做,但是他,我總不能也交給你吧!”說著,李瑩向躺在床上的俞仁呶了呶嘴。
“我們鶯兒這麽伶俐的大美人,我要是把他交給你。就隻怕用不上幾天,他便把我都全給忘了。”
鶯兒聽了這話,紅起了臉,“誰稀罕他了。也就您把他當作個寶似的,我可看不上。”
李瑩見鶯兒害羞起來,便不再說了。李瑩沒有姐妹,從小鶯兒便跟在她身邊,在她的心裏,一直把鶯兒當自己的姐妹一般看待。也因此,兩人的關係格外的近,就算是開這樣的玩笑,也沒有關係。
“對了,你這麽急急的來找我,有什麽事嗎?”
鶯兒這才一跺腳,急急的道,“看被你打岔的,差一點把正事都給忘了。江九郎他們迴來了。”
李瑩一聽這話,立時大怒,她一把甩掉了手裏還沒繡上幾針的白布,匆匆向外走去,口裏還不停的罵著,“這個家夥還敢迴來。也好,那就先把他們通通抓起來。再細細審問。”
跟在身後的鶯兒暗暗搖頭。這就是自家的小姐,倒底不是幹這種細活兒的料。這才斯文了多久?便馬上原形畢露了!
俞仁聽說江九郎迴來了,也不再裝睡了。趕緊從床上爬起來,跟著李瑩主仆倆人的身後,向碼頭趕去。
等俞仁趕到碼頭,李瑩早已到了,還有許多先他到達的李家軍。那九條原本由江九郎帶出去的戰船全部整齊的停在港口。船上的人都已下了船。
李瑩一趕到碼頭,便馬上吩咐,先把這九條船上的頭領給抓起來。
九名頭領沒有反抗。當他們按著江九郎的話,於昨晚到達陳錢島,見上麵早已被李強他們占領時,他們便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錯。
劉強當場將江九郎大罵了一頓,但是由於劉強在李家的地位和職位都不如江九郎高,雖然不憤於他失約的行為,卻也不能把他怎麽樣。
可是,這九位頭領聽說劉強與俞仁前一天晚上驚險占領陳錢島的事後,便都知道迴去免不了要有一頓重責了。
沒有按大小姐事先約好的時間趕到陳錢島,延誤了戰機,這是多大的一件事啊!大小姐要怎麽處分自己幾個都不算過。他們九人都是李家的老人,是從東洋便開始跟著李旦的,對李家,可以說是絕對的忠誠。在他們的心中,李家也就是他們自己的家。
因此,他們雖然明知迴去沒有好果子,卻還是堅持星夜往大衢山總部趕。
“江九郎呢?”李瑩見沒有看到江九郎,便問其中的一名頭領。
“不知道,剛才我們靠岸的時候,還看到他呢?”
這時一名剛從船上下來的手水道,“我剛才看到江頭領獨自駛著一條小船向西南麵去了。”
李瑩一聲冷哼。“想跑!小六,你去帶二十個人,開一條快船去追。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站在一旁的一個十七八歲的長的精瘦的年輕人答應一聲,便領著二十名兄弟,登船去追江九郎了。
李瑩這才讓人把這九名頭領帶到她在大衢山的議事堂。這個議事堂又比聞濤院的大了許多。因為大衢島很大,長有近百裏,寬也有數十裏,差不多是一個縣的大小。可是島上的住戶卻少的可憐。在李瑩他們李家紮根的東部,原住的隻有兩個村子,一百多名漁民。
這個島離杭州灣很近,向西南不過幾十裏海路便可以到舟山,再向西幾十裏便是寧波府了。因此,倒是很便利。因為大明朝廷並沒有在這個島上設衙門,也就自然沒有人來管。
李瑩於是便帶著一批人,將這當作他們在浙江的總部。雖然朝廷的兩個衛所就在幾十裏之外的舟山島上,但李瑩一點也不擔心。一來,是因為他們李家的這些人向來以經商和農耕、打魚為主,從來不做打劫的生意;二來,就算朝廷派兵來,他們也不怕,因為他們在島上也建了炮台,而且他們的實力要遠比這兩個衛所強。
九名頭領被帶到議事堂,李瑩居中而坐,鶯兒站在她的旁邊。俞仁此時也來了,但是他沒有走出來,隻是與其他一眾兄弟站在下麵。
李瑩坐上位子,便把臉一沉。“蕭七叔。你們可都是我們李家的老人了。這延誤戰機,至使冒險登島的兄弟們險些被鍾老三的人全部殺光,你們自己應該知道這罪有多重吧!
可是,我就想不明白了,這是為什麽?為什麽你們要這樣做?”
見大小姐點了自己的名,這九名頭領中,一個五十上下,身材高大的半老頭子站了起來。
聽到李瑩還叫他蕭九叔,老頭子這懸著的心頓時便放下了一半。他趕緊向李瑩迴道:“大小姐,我們都是被江九郎那小子給騙了的。
當時,我們本來就是按著大家事先約定好的時間向陳錢山去的。可是,船隊才出發沒多久,便駛來一條快船。來人是江九郎的一名手下,他交給江九郎一封信便走了。
江九郎接到信,便跟我們說,是大小姐傳來的最新命令,說是整體行動推遲一天,讓我們萬萬不可過早向陳錢島推近,以免被鍾老三發現行蹤。所以,我們當天出發後不久,便在半途的一個荒島上暫時停靠了。”
李瑩氣的臉通紅。“你們都是跟著我爹多年的老人了。雖然江九郎是你們的頭領。可是,約定攻打陳錢島的命令可是我下的。你們難道就不會用腦子想想,這麽重要的事情,我怎麽可能會讓你們隨便更改時間呢?”
“江九郎當時跟我們說,是因為我們的那個什麽球臨時出了問題,需要修。而且還拿出了那人送來的信給我們看了。所以,我們就信了。”
“是我的筆跡嗎?”李瑩追問。
第七十四章 李家忠仆
蕭七叔低頭想了想,“這個我倒沒太注意。”
這時,另一個三十上下的漢子站了出來。“不是大小姐的筆跡。我記得當時我還特意問了江九郎,為什麽不是大小姐的筆跡。他說這是鶯兒姑娘的筆跡,是鶯兒姑娘代寫的。我所以也就沒有再問。”
李瑩氣的直咬牙。“你們這幫蠢材。如果真的要更改時間,如此重要的事情,我會不親自給你們寫信嗎?還會要鶯兒代寫。你們見過幾次鶯兒幫我代寫秘信了?”
下麵的九人見大小姐發起怒來,都嚇的不敢說話了。他們也知道自己這一次犯的錯實在不小。要真論起罪來,隻怕殺頭也不為過。
“來人,將蕭七九人拖下去,先每人重打三十杖。”李瑩見幾人都不說話了,這才沉著臉,向下麵吩咐道。
門外馬上便走出幾名大漢,要上來拖蕭七幾人。曲先生這時與俞仁站在一起,他輕輕碰了俞仁一下。
俞仁立時會意,馬上站了出來。
“慢著!”俞仁先阻止了幾名準備要拖人的大漢,然後才向坐在台上的李瑩道:“大小姐。依我看,蕭七叔他們九人雖然有錯。可是,卻是因為受了江九郎的蒙騙,何況,我們也並沒有出事。反而因此還意外的將鍾三也擒住了。如果蕭七叔他們及時趕到,說不定鍾老三見形勢不妙,反而奪船逃跑了。
咱們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也可以說是天意了。所以,要是這樣算來,蕭七叔他們不但無過,反而有功了。”
在場的幾乎都是李家在浙江的精英,他們沒想到俞仁居然會站出來,為這幾個差點害死了他的人求情,也想不到俞仁居然講出無過有功這樣的道理來。他表現出來的大肚與機智,使這些人開始在心裏,把俞仁的地位又抬高了一級。